人文地理课件总结

时间:2019-05-11 21:0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文地理课件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文地理课件总结》。

第一篇:人文地理课件总结

人文地理课件总结

1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 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古代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4学科体系的形成

•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同自然地理学一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5、近代(19世纪下半叶至二战)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二)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三)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四)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五)俄国流派:地理学派(巴朗斯基等)、经济学派(费根等)近代人文地理学:对人文地理现象的解释、分析 6.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 1.研究领域扩大; ※ 2.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深化;

※ 3.方法手段上的巨大革命; ※ 4.应用化、计量.化社会化和行为化。7.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

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8.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2.文化适应:是指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了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的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环境—(首先是)工具的利用、改造和制造,例如: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9..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传递方式不同。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传(递)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常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而文化的取代是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其适应性。(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4)在竞争与选择过程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10.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空间地域。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目前世界上大致可划分为十一个形式文化区 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区

 2.印度文化区:包括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以多神教为主,古文明中心之一;  3.东亚文化区:  4.东南亚文化区:

 5.非洲文化区:撒哈拉以南  6.西欧文化区:  7.东欧文化区:  8.北美文化区:  9.拉丁美洲文化区  10.澳大利亚文化区:  11.太平洋诸岛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 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特征: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11,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3)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

12.我们通常把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的产物叫做文化景观。景观本身是、而且始终是包含了人类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架构 13.二、文 化 景 观 的 形 成

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由于民族的迁移,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仅是一个民族形成的

14.世界遗产即分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15.一、人口:

生活在特定社会形态、特定地域范围和特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多种社会属性和自然特征的人的群体和总和。

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地理学是研究人口现象空间分异规律的科学,它以人口数量与质量、人口增长与分布、人口结构与移动的地域特征和空间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人口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

这个定义的特点是:

(1)把整个人口现象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分异作为人口地理学特有的研究领域;

(2)强调了人口的空间特征及地域差异;

(3)强调了人口现象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4)提出了人口地域系统的新概念.人口现象的各种地域差异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16.三)四大人口密集区:1.东亚;2.南亚次大陆 3.欧洲;4.北美;(面积14%、人口2/3)

四)四大人烟稀少区:1.两极;2.热带雨林 区;3.副高控制的内陆区;4.高海拔区 17.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18.人口移动: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人口流动,后者称人口迁移。

19, 1.人口结构(人口构成)的定义:一个地区人口总量中不同属性人数的比例关系 20, 人口的性别结构,1.概念:一个地区男女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自然增长:一地区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结果引起的人 口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A :人口自然增长的三种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2)传统型:高、低、高 3)现代型:低、低、低 21,、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一)资源、环境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适度人口 :指对一国或一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人口理论的一个概念。22.(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时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2.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需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碗豆,第六区为黑麦。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 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

※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本农业圈内全部耕地中仅有24%为谷物种植面积。

※ 6.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km处。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11.11地科)23.1.种族 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球的颜色、发色、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 24.)概念:民族的分布可分出形式分布区与机能分布区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25.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即发生学上的关系),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如下:

(1)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2)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

(3)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4)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26..语言的传播特性: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1)外延性和连续性;2)距离衰减性;3)层序性和阶层性;4)复合性;5)竞争性和同化性;6)演化性等特点 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因素的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1)行政区划的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3)人口迁移的影响 27, 1.宗教的定义: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28, 3.宗教的五大要素:教会(组织、机构)、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

1.基督教: 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2.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3.佛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29..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30.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3)摩擦力:

31.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

31..城市体系:一个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系统,系统内部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这种同一地区不同类型、规模的城市所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2.城市的等级结构:城市体系内城市的规模层序 及职能作用 有规律的配置关系即称为城市的等级结构

32.旅游者: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小时以上的人 33.一)旅游与环境关系类型

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 三 种。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植物 2.旅游与水质量 3.旅游与大气质量 4.旅游与野生动物 5.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五个方面:建筑、旅游沿风景线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2010.12.10)34..政治:追求权力(如支配权、占有 权、管理权)的文化现象; 2.政治地理现象: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的空间现象、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 1.欧洲共同体 2.东南亚国家联盟 3.其他国际性组织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啊

第二篇:陕西人文地理课件资料

陕西人文地理知识

1、陕西省位于中国中部,处于东经105度29分至110度15分、北纬31度42分至39度35分之间,是我国的内陆省之一,60%的面积属于黄河流域。全省东西宽约150——500公里,南北长约870公里,那么你知道陕西与哪些省份毗邻吗?

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湖北、河南等七个省区毗邻

2、陕西八大怪是陕西特色人文所在,也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陕西八大怪有哪些呢?

一怪面条像腰带;二怪锅盔像锅盖;三怪油泼辣子一道菜;四怪凳子不坐蹲起来;五怪帕帕头上戴;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碗盆分不开;八怪秦腔吼起来;

3、陕西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写出四个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嘉陵江等

4、陕西境内的最高山峰是哪座山峰呢? 太白山

5、西安一直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将西安(古称长安)作为都城的呢?(请至少写出8个)

西安的十三朝: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6、不论是儿童、成年或老年缺钙都会影响健康,患各种疾病,钙的吸收与()有关; 维生素D

7、新疆的哈密瓜之所以甘甜主要是因为(昼夜温差较大); 8.西安的四个城门名称是:东门(长乐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取“长安永安”之寓意。9.南门(永宁门)今年因举办了春晚而蜚声海内外。称为永宁门是因为古代民间认为南方是火种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往南开,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祈祷,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以示诚意,永不开南门。

10.南门的仿古入城式被誉为:天下第一礼.中华仿古迎宾第一式

11.西安除了四个正门外还有四个小城门,它们是:小东门(中山门),小南门(勿幕门),小西门(玉祥门),小北门(解放门)12.西周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叫(镐京)13.西安原本只有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南门(永宁门)、北门(安远门)四座城门。后来的中山门表示崇敬孙中山,是当时去往临潼的29.主要通道,西安事变“捉蒋”就是由此出发;勿幕门是为了纪念陕西辛亥起义将领井勿幕而命名的。小北门则是日本人空袭炸开的大口子。

14.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西大街迎祥观内。明万历十年,将原楼拆迁至今址。相传夜深人静时去钟楼底下,能听见水涛翻滚、铁链震动的声响,因为底下震锁着一条龙。

15.由于西安城东西二门稍偏南,所以城内北大街较长,南大街较短。16.以钟楼为交汇,沿着东、北两条大街,原有一道城墙,将西安城内的东北部隔离出来,这一部分被称为“满城”或“皇城”,是清朝满人驻防的地区。辛亥革命后,满城即拆去,仅有其中“秦王府”一部分,称为“新城”,即今陕西省政府所在地。

17.据传,清代康熙初年,有一位善识水脉的刘某,在西安城西门的雍城内打出一眼水井,井水甘甜可口,水源旺盛。一直到了民国,全市大多数民众的饮用水都要靠这口井,西安城内水质较好地水井大都集中在这一带,于是这里地一条主要街道被命名为“甜水井”。

18.莲湖公园以西有一口水井,苦涩不能食,但西安的腊牛羊肉之所谓鲜美好吃,就是用了这口井水浸泡一天一夜的缘故。

19.鲁迅曾来西安讲学,为易俗社题下“古调重弹”的匾额。

20.辛亥革命成功后,军阀混战,杨虎城、李虎臣“二虎守长安”长达八月之久,战死、饿死、病死的军民达五万人。最后冯玉祥、于右任前来解了西安之围,并从城墙北部炸开一大口攻进城内,这个大口后来被修成城门,即如今的“玉祥门”。

21.为了纪念围城时死难的军民,时任陕军总司令的于右任,倡议在皇城(今新城)北门外乱葬坟地安葬死难军民,并在此处修建了公园,即“革命公园”。园内两个大冢都是西安割接群众负土建成,所埋遗骨按男左女右葬,东边是男冢,西边为女冢。

22.西安南城内以东,有一处地叫“下马陵”,陵园内埋的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据说汉武帝去南郊游宜春院时曾在此下马,以后,儒家弟子过此皆下马步行以 2 示尊敬,后人便称此地为“下马陵”。

23.西安为什么叫长安?因为在这里,统治者可以长治久安,生活富足。西安城市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的建设和毁坏,直到600年前明朝才基本确定了今天的位置。

24.西安南边有上百个峪口,就是山里的河把山劈开后的河道,古人的意味是将山川精华全部汇集到西安城。(西安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皂河,南有滈河、橘河,北有泾河、渭河,此即“八水绕长安”)

25.羊肉泡馍距离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东坡诗句“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羊羹就是羊肉泡馍,已经是确证了的)26.西安楼观台是老子讲道的地方。

27.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发生在现今西安城东的骊山上,而当时的帝王宫殿,在今西安城的西郊。

28.买东西的典故来自“东西木头市”,买“东西木头市的东西”天长地久就是买“东西”了,现今街道在西安城区原址。

29.西安霸河是秦穆公振兴秦国,独霸西戎后为纪念霸业而命名的河。30.西安东大街有个端履门,端履门的意思是官员在这里必须端正朝服,整装入觐。

31.下马陵,为纪念独尊儒术的董仲书,汉朝规定必须在他陵墓前下马。32.大雁塔曾经是科考中榜之人留名的地方,白居易也曾留过。是为雁塔题名。33.吕洞宾被点化成仙的酒馆在八仙庵前,那里有一石碑。

34.唐朝的时候,皇帝住在大明宫,因为这里是西安城区地势最高的地方,可以鸟瞰全城(大明宫词看过吧?现在就剩遗址了,在北郊,还有个规模不小的大明宫家具城)

35.西安有条龙脉,头向北,饮渭河之水,尾朝南,吸天地之灵气,从秦岭里冲出,龙头就是今天的龙首村附近。

36.唐朝的皇宫和汉朝的皇宫是对称的,一个在东边,一个在西边,都在“龙头”附近,是西安最高的地方。

37.中国最古老的巷:大小“学习巷” 盛唐时候,那里居住着几万胡人,在那里学习汉语。38.大地原点在陕西。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它并非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而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陕西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距我国边界正北为880公里,距东北2500公里,距正东1000公里,距正南1750公里,距西南2250公里,距正西2930公里,距西北2500公里,正处在祖国大陆的中部,由此,就有了中国的大地原点。

39、老陕最懂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众所周知,我大陕西是《诗经》的发祥地,《诗经》的大部分诗歌在以丰、镐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产生和最初编集。经专家考证,今天渭南市合阳县的洽川,就是《周南》早先的诗歌采集之地。40、西安城墙竟然还有这俩门

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在西安东城墙中段新开辟了一座城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门。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将军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

41、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2、西安市有9个管辖区,你都知道是哪些吗?(至少写出6个)

莲湖,未央,新城,碑林,雁塔,长安,43、西安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有很多的作家也诞生在西安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你能写出你所知道的著名作家吗?(写出三个)

陈忠实,贾平凹,路遥

44.秦代老百姓为啥被叫做“黔首”?

黔字从黑从今。“黑”指“黑色头巾”,“今”意为“当面的”。“黑”与“今‘联合起来表示”戴黑色头巾出门见人“,即以黑色头巾作为出门的行头。黔首是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45.都知道鼓楼南面写着“文武盛地”,那北面写的啥?

北匾“声闻于天”,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46.陕北民歌里的山丹丹花究竟是啥花?

山丹丹花,学名斑百合,别名红百合,幼时和杂草毫无区别,一旦绽放,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它的背景。

47.古诗“空山新雨后”指的是哪座山?

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山”指的是终南山。

48、小南门大名叫个啥?

朱雀门旁边的小南门,又名勿幕门,就是民国时期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49.、孙悟空舍利竟然在陕西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型是陕西泾阳人,俗名叫车奉朝。悟空禅师的舍利在陕西泾阳嵯峨山。

50.朱雀门是皇城南城墙的正门,明德门是整个长安城南城墙的正门,而两者之间是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

51.2016年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激情四射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县市,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

52.高亢嘹亮的陕北民歌唱起来。

陕北民歌是陕北汉族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陕北地区的汉族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汉族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全国闻名的曲目有《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五哥放羊》、《绣金匾》等。

“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小学课本上的综合知识

1、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答:笔、墨、纸、砚。

2、中国画从题材分可分为哪几种? 答:人物、山水、花鸟。

3、狂草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张旭、怀素,并称“颠张醉素”。

4、“天下三大行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答:王羲之、颜真卿、苏轼。

5、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指的是什么? 答:唐三彩。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随葬品。

6、“唐三彩”的基本釉色是哪三种? 答:黄、褐、绿。

7、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什么节? 答:春节。

8、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答:祭祖、扫墓、踏青。

9、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有哪些?

答: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10、为什么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 答:为了夏日驱病防病。

11、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

答: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

12、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什么? 答:团团圆圆。

1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答: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重阳糕。

14、“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指的是哪个节气? 答:惊蛰。

15、气候清爽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指的是哪个节气? 答:清明。

16、九连环是中国民间玩具。是金属丝制成的圆环,共有几个圆环? 答:九个。

17、由七块板组成的一种智力游戏,被称作什么? 答:七巧板。

18、华容道游戏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答:中国。

19、华容道游戏取自哪个故事? 答:三国故事。20、说出华容道游戏中两个关键人物? 答:曹操、关羽。

21、七巧板的完整图形是什么图形? 答:正方形。

22、跳皮筋有哪些基本动作?

答:有挑、勾、踩、跨、摆、碰、绕等10余种动作。

23、跳皮筋有哪些好处?

答:有效地增强内脏器官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24、跳皮筋分为哪几种玩法? 答:单人跳和集体跳两种。

25、玩丢沙包游戏有哪些好处?

答: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

26、丢沙包有哪些规则? 答:采取淘汰制,被击中的充当投手。

27、《本草纲目》是谁编著的? 答:李时珍。

28、谁被尊称为“药王” 答: 孙思邈。

29、被后世誉为“外科鼻祖”的是谁? 答:华佗。30、中国古代谁被称为“医圣”? 答:张仲景。

31、京剧分为哪几种行当? 答:生、旦、净、丑。

32、对联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答: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

33、对联按修辞技巧可分为哪几类? 答:对偶联、修辞联、技巧联等。

34、对联具备什么特点?

答: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节奏相应。

35、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答:对仗。

36、对联书写按什么方向? 答:竖向。

37、什么是谜底? 答:题目的答案。

38、灯谜猜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拆字法、离合法、减损法、半面法等。

39、一条完整的灯谜须具体哪几部分? 答:谜面、谜目、谜底。40、什么是谜面?

答:谜面是灯谜的面目、颜容,它包含着灯谜艺术的全部内容、涵义。

41、灯谜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谜面、谜目和谜底。

42、中国武术有哪四大门派? 答:少林、武当、峨眉、南拳。(二)1.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中的“杏坛”指的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张择端? 3.“推敲”的典故与谁有关? 贾岛?

4.彩色摄影主要是靠哪三种颜色来混合成我们见到的每种颜色的?红蓝绿 5.“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水混,渭水清?

6、速度快、分辨率高的打印机类型是?激光式

7、假设你在宇宙飞船上烧一壶水,烧多少时间才会烧开呢? 不会烧开

8.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即可避免破伤风,这种免疫属于: 人工免疫

9.农夫有17只羊,除了9只以外都病死了,农夫还剩几只羊?9只 10.红药水能否和碘酒一起使用?不能,会有毒性物质产生

11.市场上为什么没有活的带鱼出售? 带鱼被捕捞上来时由于压强变化巨大而立刻死亡

12、世界上哪一种动物的寿命最长?乌龟

13、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是血液的颜色

14.在真空里同样为1吨重的木头和铁,在空气里哪个更重?木头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中燃烧发出: 蓝色火焰 16.一个苹果最甜的地方是哪个部位? 顶部

17.我国高速公路对车辆最低时速有限制,一般不得低于: 60千米/小时 18.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从左到右的顺序是: : 红黄绿

19、人的泪水里的咸味是从哪里来的? : 血液中来

20.、凤凰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端庄、美丽的鸟,其雌鸟是: : 凰 21.酸味感会随着食物的温度升高而: : 增强

22、冬天使用电火锅,当水煮干时应加入什么水? : 热水

23.《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这里的“天方”是指:古代阿拉伯24.古代人作文章被称之为“捉刀”,“捉刀”最早说的是谁? : 曹操 25.广州又称“羊城”,它指的是几只羊? : 五只 26.“打蛇打七寸”的七寸是指: : 心脏

27.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是哪一条? : 多瑙河

28、中国最大的湖泊是: : 青海湖

29、湖南湖北的“湖”是指: : 洞庭湖 30、我国最北面的城市是哪个? : 漠河 31.围棋共有多少个棋子? 361 32.饱食后不宜做剧烈运动这是因为: 有障消化

33.周恩来倡导中小学生每天必须多长时间的体育运动? 一小时

34.“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哪位领导人的题词? 毛泽东

35.色盲患者最普遍的不易分辨的颜色是什么? 红和绿 36.电度表上的一度电表示耗电量为: 1千瓦/小时 37.看鱼鳞能识鱼龄,鱼鳞上的一圈是表示: 半岁

38.坐长途车要注意揉搓小腿、大腿这是为防止: 脚浮肿 39.山东山西的“山”是指: 太行山 40.火车连续发出两声长鸣,这表示: 倒退 41.“隐形飞机”是指什么样的飞机? 雷达测不到

42.我国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这也是为纪念哪位人物而定的? 孙中山 43.铅笔有硬软之分,用英文字母来表示,下列符号相比哪个表示较硬:(A)“H” “HB” “B” “2B” 4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B)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王充

45.乒乓球比赛中,甲方进攻时未将球打在台内,而是直接打到了台外乙方的球拍上,请问该球应判谁得分? 乙方得分

46.为了表演的需要,芭蕾鞋的鞋尖内塞有一小块: 木头

47.美丽奇特的“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它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夏天

48.“豆寇年华”是指几岁? 13岁

49.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知道“三宝”是指哪三宝?佛、法、僧 50.零时到八九点钟,有许多称谓,如:凌晨、黎明、清晨、早晨等,你知道凌晨是哪一段时间? 零时至六时

51.“四个现代化”是哪四个?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

第三篇:人文地理总结

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学、区域性、综合性。

3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或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4研究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5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人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6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7形式文化区概念——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

特征—— 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

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

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文化现象:语言、宗教、心理等

.8功能文化区

概念——指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都有中心,功能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

国家、城市、农场、教区、学区等

9乡土文化区

• 概念——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 特征——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

• 思想感情上的文化

10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区的迁移与扩散。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

第四篇: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环境是相对于自然地理而言,包括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高中人文地理主要研究1:人口(主要是人口增长类型,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及人口变化的影响及对策);2:城市(主要是研究的城市的整体布局与规划包括住宅区商业区与工业区等的区域规划):3:交通(常考交通方式及路线的选择重点是公路及铁路路线的选择);4:经济(农业经济占很大的比重,学习重点是全球范围内-但侧重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地中海-等五种农业类型特点及其分布和对某一地区农业类型的分析判定,国内农业经济主要研究东北,新疆,西南等几个特色地区。至于商业经济,一般只研究商业网点的选择);5:资源(大致了解中国重要资源大致分布,重点是水,煤,气,油等的开发利用,此处常涉及交通,污染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6:环境(重点是荒漠化,泥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的影响与治理);7:文化(简单提一下文化景观及其分类,基本不考);8:旅游(重点是景点的开发与维护,观景技巧及时机,旅游路线等).........高中学的有点遗忘,只能帮到这了

第五篇:人文地理

1.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的科学。2.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规律,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人文地理学是区域科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4.世界古代地理学奠基者、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和卡尔·李特尔(德国)。我国近代地理学先驱:张相文、竺可桢等。李旭旦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德国拉采尔,人文地理学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可以说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市场区位理论。5.文化:人类劳动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结构:①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②制度文化(又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③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6.人文地理学研究的5大基本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7.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①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特征: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②功能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特征:功能中心位置明确,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及边界的界限确切。)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形成机制方面的差异,两者是不相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③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特征:无功能中心,无明确的边界线,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8.文化扩散:①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不同)【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②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的不连续,扩散速度快)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10文化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11人口:指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1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有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13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14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时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15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一般被看做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16人口迁移:人们处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18文化(人文)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现象综合体。【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索尔/苏尔主张已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19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20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 → 制定研究计划 → 资料收集和整理 → 实地考察 → 分析研究 → 成果总结。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2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阶段,地区)。(1)高,极高,极低,高位静止阶段,原始部落(2)高高低,早期扩张阶段,少量名族(3)高低高,后期扩张阶段,印度(中国大部分)、大部分非洲(4)低低低,低位静止阶段,美、日(5)极低低极低,(负增长)减退阶段,西、北欧、俄罗斯。22 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理论【兰迪的“三个序列”(基础)①(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②(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③(现代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诺特斯坦“人口转变”(完善)把兰迪的“第三序列”又分为“三个阶段”。①人口高增长②人口的过渡增长阶段③人口低增长阶段。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①高位静止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增长处于静止;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③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下降,人口扩张到最快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降至最低并平衡,人口增长处于新静止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23工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1)经济快速发展,农业进步与工业化促使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2)工作条件改善3)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医疗进步4)社会改良、进步。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重视。工业革命前期(18c中后期——19c中期)人口出生率增加的原因:1)经济水平提升,物质条件满足,早婚人数增加2)劳动门槛很低,童工现象增加工业革命中期,人口出生率缓慢下降到大幅下降的原因:1)死亡率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下降2)抚养孩子的成本提高3)城市化的发展,观念变化。工业化发展依靠的变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信息24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25.拉文斯坦提出了七条迁移法则: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迁移倾向。即“工商业中心(城市)吸引周围乡镇的居民迁入,因此而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处乡村居民所填补,如此反复逐步影响到遥远的村落”。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26人口迁移的机制:(内力:经济因素;外力:环境、军事、政治、宗教等)1)主要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钱。2)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1947年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因为印度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3)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洪涝、地震、火山等环境灾变引起大规模移民的现象。27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墨西哥28人种即人类的种族: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等。世界种族划分:黄色种族群、白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必要时加上棕色种族群)。地理人种:亚洲地理人种(蒙古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高加索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尼格罗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南北美洲的土著)、印度地理人种(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澳大利亚地理人种。29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

畴。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种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30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的特点: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外延特征:传承性、变异性。31 传统农业(生计农业)的基本特征:①是一种生计农业,产品剩余量不大,依靠体力、畜力、简单器械、传统经验等进行生产②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③农业人口比量大,农业社会发展慢。32 现代农业包括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商品农业)基本特征:①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②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农业人口比重低③大量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④农场规模大⑤与其它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农业社会化程度高“农工商一体化”。33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首要地位):分布于27~57°N和25~40°S之间。①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②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③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④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水稻: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玉米(玉米王国-美):北美和欧洲。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生长于20°~40°N地区。①亚洲中部、东部、东南部②美国南部。糖类作物分布:①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高温环境。主要分布在35°N~35°S之间。甘蔗大国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等。②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以中温带地区种植最广泛。主要分布在:40°~60°N之间的广大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饮料作物分布:目前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咖啡。①茶:亚热带常绿植物,分布比较广。在42°N以南至33°S以北。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茶最多的国家。②可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于非洲;③咖啡(咖啡王国-巴西):主要产于拉丁美洲。哥伦比亚位居第二,以优质软咖啡闻名于世。34影响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三个)运费、工资、集聚。(或者五个:原料、燃料费用,劳动力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35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基本特点:①需求不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世界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②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③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市场有限,竞争激烈;组成经济集团,加强竞争。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④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利用资源与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36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基本特点:①美国保持其领先地位.美国是超级经济强国。二战后,美国GDP总值占世界GDP总量曾经超过50%。目前始终保持在20-30%的水平。2007年美国GDP总量13.7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25.8%。A.领先的科技水平。B.优越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重约75%,从业人员的比重80%左右。C.两次世界大战中受益一战使美国变为资本输出国,债权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二战使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利益:美国海外投资在全球名列第一。2007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一。E.美国政府创造了一套在现代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模式:通过法律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保护竞争,健全市场制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谋求社会公正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美国将努力维持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②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③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东亚合作形式包括:A.“10+3”,即东盟与中、日、韩的对话与合作;B.“10”,即东盟自身的发展与合作;C.“10+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D.“3”,即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④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由其它力量影响。37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部分。38.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39.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主要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①城市中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位置好,会吸引城市内各方向的顾客。商业区位最好。市中心商业较发达,会吸收其他服务部门。中心区位的集聚力,推动人、物、服务向中心集聚。②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①经济条件。原来城市中心商业区由于周围原高级住宅区富有阶级转向郊区,经济效益下降。由集聚力带来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中心地区高成本与负担,企业选择搬迁。一些在中心区的服务业随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形成城市分散化过程(或郊区化过程)。②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市中心开始衰落,富有阶级空出的居住区被低收入者所填补。城市中心声望下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增强吸引力,加速城市的分散化过程)40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一般类型的乡村1)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2)分散型农村聚落: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3)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2)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41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城市体系的概念: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2)首位城市法则42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43语言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外延性和连续性2)距离衰减性3)层序性和阶层性4)复合性5)竞争性和同化性6)演化性。43语言的传播和环境1)自然因素的影响2)社会人文因素影响(行政区划、经济条件、人口迁移)。44语言扩散及其结果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45宗教: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46 语言的本质属性: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社会性;②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体现交际性;③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体现工具性。④语言是符号系统。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47语言的传播的影响要素:自然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在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在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①行政区划的影响,②经济条件的影响③人口迁移的影响。48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抪(交流和传教、有组织的传教)、领土竞争和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49宗教与政治: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神权政治。在神权政治中,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50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徒众多)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伊斯兰教(扩展迅速

最快)分布亚非欧美洲,佛教(最早出现)分布东亚及东南亚。中国本土宗教:道教51.旅游业: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旅游行为主体产生空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旅游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其中的旅游活动)。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1.同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发达国家;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西欧——地中海、北美——加勒比海、东北亚——东南亚;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5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①独立关系。各自发展,没有接触和干扰。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②冲突关系。冲突关系会刺激和促进旅游目的地采取措施。③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a.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激发对于公园和野外空间的需求。b.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是最大的利用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最小的环境退化。c.旅游观光极大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d.保持人与环境协调对人类的进步发展非常重要。e.自然环境、人类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使旅游业得到了经济效益。53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或政治区、政治空间组织。政治地理结构:①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基础,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②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技、国民士气、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是政治地理单元中相对活跃的因素。54国家:是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55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形状有坚实型,延伸型,狭长型,分离型,穿孔型,飞地型。形状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坚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国家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造成麻烦。56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或国家实力。57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1)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2)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 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3)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4)经济水平: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5)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6)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国民士气: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8)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58国家的基本特征(四要素):①拥有确定的领土;②具有一定数量定居人口;③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职能的政府;④拥有主权。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59 综合国力构成(“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1.国际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①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技实力;②政策能力:财政实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2.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3.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60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2)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6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1)马汉大的“海权论“(意大利杜黑的“空权论”)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61 环境知觉:人们在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地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或称心象)。特点:①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②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包括直接和间接活动空间范围。心理图谱: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剌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62人文地理学(当前人类)面临三个最重要的问题: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②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包括政治地理新现实,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③全球化与本土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63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①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②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的环境问题: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造成污染酸雨现象;沙尘暴天气;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水体污染加剧。人口的迅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64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内涵:①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⑤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下载人文地理课件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文地理课件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地理

    名词解释 1、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认识人地系统,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 2......

    人文地理考研总结[推荐5篇]

    《人文地理学》 考研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y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

    人文地理论文

    在柳永,苏轼。周邦彦,姜夔,李清照等此人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谈谈他们对词的贡献和成就 在上诉此人中选择2或者3个,谈谈内容,词风的差别 1500 苏轼,李清照。内容,词风的区别, 苏轼,李......

    人文地理论文

    浅谈杭州话 摘要:杭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其文化特征十分鲜明,尤为杭州话,受到各个时期的移民潮的影响,与周边吴语片地区有着明显区别,通过研究杭州话的历史根源,可以更深刻的了......

    人文地理 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复习思考题 一、人文地理学 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

    人文地理论文

    《人文地理学》公选课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焦作和十堰的城市转型与思考姓名:刘蔚学号:311101010218专业班级:--------------------------- 论文成绩:评分人:郜智方□95:语言表达流畅,格......

    人文地理论文

    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人文地理研究报告 2010级地理科学一班尹志强 学号:170210002 花沟镇一个名不见转的地方,提到他很多人都会很陌生。既然如此就让他自我介绍一下吧。 Hell......

    人文地理试卷

    2013合肥工业大学人文地理学试卷一、名词解释 1、文化整合 2、七通一平 3、走西口 4、人口构成 5、迁移农业 二、简答题 1、原始宗教的特点有哪些 2、谈谈你对宅男宅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