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1 21:5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

第一篇:《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

9、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1、韩愈,祖籍在昌黎(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3、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代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昌黎先生集》。

二、文言句式

1.其他则又何说?(反问句)译: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此矢所以志也。(判断句)译: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东西。

3.城陷,贼以刃降巡…..又降云。(使动用法)降:使…….降。

译:城被攻陷,叛贼用刀威胁使张巡投降,又使南霁云投降。4.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被动句式)译:南八,男子汉死就死罢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5.远宽厚长者。(判断句)

译:许远是个宽仁忠厚的长者。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被动句)译:于嵩将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所杀。三、课文翻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对自己写的文章很自负,这篇传记也写得详尽周密。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它仍有遗漏的地方:没有为许远立传,也没有记载雷万春(应是南霁云)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好象不如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来就在张巡之上,可他把指挥守城的权柄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领导之下,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终和张巡守城而死,建立了功勋,保全了名节。城池陷落许远被俘,他只是死的时间与张巡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后人才智低下,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先死)而许远被俘(后死),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许远果真怕死,何必坚守睢阳城这狭小的地方,吃他所爱之人的肉,以抗击叛贼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包围而固守时,城外没有一兵一卒的援助,所要效忠的,是国家与皇帝,而叛贼告诉他们唐朝已经灭亡,皇帝已不存在了。许远看援兵不到,而敌人却越来越多,一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的。城外没有可等待的援兵却还拼死守城,人吃人也将要吃完了,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着日子知道死期已经不远了,(可见)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池被攻陷,他的部下都死了,而惟独自己蒙受耻辱乞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笨 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象许远这样贤明的人却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议论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别坚守睢阳城的一方,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用这个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子的见识没什么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一定有先得病的地方;用力拉绳子,直到把它拉断,绳子断了一定有个断的地方。旁观者看见这样的情况,就责备先患病的脏腑和绳断的地方,这些人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们喜欢议论别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象这样的啊!象许远、张巡所取得的成就,如此卓越非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巡、许远二人开始守睢阳城时,谁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而放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如果这个地方不能守住,即使逃跑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陷入困境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伤残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被困的睢阳城,也一定不能实现了。以张巡、许远二人那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他们守住了一座城池,捍卫了整个国家,凭着千百个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一天天增加的百万敌人,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在那时,弃城而逃,贪图活命的人,不是一两个。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不追究议论这些人,却责备张巡,许远二人死守睢阳城,也可见那些议论诽谤的人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制造夸大事实的邪说帮助叛贼攻击英雄。

我曾在汴、徐二州的节度使幕府任职,经常来往于两州之间,亲

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两位英雄。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时的事情。他们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援兵,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救援。喜爱南霁云的勇敢强壮,不听他求援兵的话,强迫他留下,并准备了酒食与歌舞,宴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根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都很震惊,都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给自己派援兵的意思,就骑马离去。临出城的时候,他抽出箭射佛寺里的佛塔,箭身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退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人还指着佛塔把这件事告诉我。睢阳城陷落的时候,敌人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杀他;敌人又要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回头)呼唤南霁云说:“南八,男子汉死就死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本想要有所作为;您这样说,我岂敢不去死吗?”也就不屈服而死。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的时候投靠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时,于嵩曾在被围的睢阳城中。我曾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已有六十多岁了。因为曾经跟随张巡抗敌的缘故,起初得到了一个临涣县尉的职务。他喜欢学习,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我当时年龄还小,粗略问过一些张巡、许远的事,不能

了解得很详细。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般。他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你老看这部书?” 于嵩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读书超不过三遍,就一辈子不忘。”于是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吃惊,以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胡乱的抽其它卷来试他,结果没有一卷不是这样。于嵩又拿书架上的许多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十分流利。于嵩跟随张巡很长时间,也没有看见张巡经常读书。张巡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刚开始守睢阳城时,士卒近万人,城里居住的百姓户数也将近几万,张巡凭着见一次面问过姓名,过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的时候,胡须就蓬开。等到睢阳陷落,敌人捆绑了张巡等几十个人,坐在地上,并且将要杀害他们。张巡站起来转过身,他的部下见张巡起身,有的也起来了,有的哭了。张巡说:“你们不要怕,死,这是天命啊!”大家哭得不能抬头看他。张巡被杀时,脸色不变,像平常那样安详。许远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外面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忠厚;他和张巡同年出生,出生的月日在张巡之后,称张巡为兄长,死的时候四十九岁。于嵩在贞元初年死在毫州、宋州之间。有人传说于嵩在毫州和宋州之间有田产,有个当兵的抢夺占为己有,于嵩将要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所说的。

四、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对造谣中伤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

弃和澄清。

第三部分(5,6自然段):主要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在睢阳城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和有关轶事。

五、课文阅读分析

(一)简答题:

1.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哪些人的事迹和轶事?

答: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 人在睢阳战役中的事迹和轶事。

2.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答:张巡:博闻强记,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许远:为国让贤,宽厚谦和。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3.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议论与叙事并重。

4.本文叙事和议论是怎样分工的?它们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本文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后半部分侧重叙事。两个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个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5.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一是细节描写,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正衬),三是用反面人物反衬正面热闹物。

6.解释下列句中带“.”的字,请注意一字多义现象:

1)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张中丞传后叙》)

益:益处,好处。

2)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就:被。3)如巡,远之所成就……

就:成就。

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接近,趋向。5)…….即不屈。(《张中丞传后叙》)即:就。

(二)段落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1)这段话主要驳斥了什么论点?

主要驳斥了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于许远的论点。

2)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 两个。事实论据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法

4)这段话了运用了哪两个比喻?

一是“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二是“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三)论述题

1、论述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的联系。

这是一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驳论为主,痛斥了对许远、张巡污蔑攻击的种种不实之词。在驳斥中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第二部分以叙事为主,补叙了张、许的其他轶事及其部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这前后两部分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叙事的“纲领”,后者叙事又是前者议论的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密围绕着赞美英烈之士、痛斥小人卑劣的言论之主题展开。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作用。

本文的第一部分,既是驳论,又具有“以论传人”的艺术效果。他在辩驳中树立起张巡、许远两人永垂史册的英雄形象,确立了本文歌颂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中起的作用。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三个主要人物写的各个生动传神。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忠贞刚烈和疾恶如仇的个性。补叙张巡轶事几乎全用细节描写,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写文章不打稿,一挥而就;对守城士卒,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张巡过人的记忆和非凡的文采,使其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张巡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又刻画出他从容镇定、视死如归的品质。作者笔下的张巡不仅是为国殉身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博古通今、才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作者一方面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文强识,许远的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嫉恶如仇、刚烈、忠肝义胆,一经相互辉映,更加光彩照人。

作者又从另一方面用反面人物来反衬正面人物,如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一段,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有力地反

衬出南霁云的忠肝义胆、一心报国的浩然正气,使正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作者在行文中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物,起到了为英雄辩诬,为议论主题服务的作用。

第二篇:《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

9、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1、韩愈,祖籍在昌黎(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3、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代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昌黎先生集》。

二、文言句式

1.其他则又何说?(反问句)译: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此矢所以志也。(判断句)译: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东西。

3.城陷,贼以刃降巡…..又降云。(使动用法)降:使…….降。

译:城被攻陷,叛贼用刀威胁使张巡投降,又使南霁云投降。4.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被动句式)译:南八,男子汉死就死罢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5.远宽厚长者。(判断句)

译:许远是个宽仁忠厚的长者。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被动句)译:于嵩将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所杀。三、课文翻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对自己写的文章很自负,这篇传记也写得详尽周密。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它仍有遗漏的地方:没有为许远立传,也没有记载雷万春(应是南霁云)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好象不如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来就在张巡之上,可他把指挥守城的权柄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领导之下,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终和张巡守城而死,建立了功勋,保全了名节。城池陷落许远被俘,他只是死的时间与张巡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后人才智低下,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先死)而许远被俘(后死),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许远果真怕死,何必坚守睢阳城这狭小的地方,吃他所爱之人的肉,以抗击叛贼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包围而固守时,城外没有一兵一卒的援助,所要效忠的,是国家与皇帝,而叛贼告诉他们唐朝已经灭亡,皇帝已不存在了。许远看援兵不到,而敌人却越来越多,一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的。城外没有可等待的援兵却还拼死守城,人吃人也将要吃完了,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着日子知道死期已经不远了,(可见)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池被攻陷,他的部下都死了,而惟独自己蒙受耻辱乞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笨 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象许远这样贤明的人却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议论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别坚守睢阳城的一方,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用这个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子的见识没什么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一定有先得病的地方;用力拉绳子,直到把它拉断,绳子断了一定有个断的地方。旁观者看见这样的情况,就责备先患病的脏腑和绳断的地方,这些人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们喜欢议论别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象这样的啊!象许远、张巡所取得的成就,如此卓越非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巡、许远二人开始守睢阳城时,谁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而放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如果这个地方不能守住,即使逃跑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陷入困境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伤残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被困的睢阳城,也一定不能实现了。以张巡、许远二人那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他们守住了一座城池,捍卫了整个国家,凭着千百个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一天天增加的百万敌人,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在那时,弃城而逃,贪图活命的人,不是一两个。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不追究议论这些人,却责备张巡,许远二人死守睢阳城,也可见那些议论诽谤的人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制造夸大事实的邪说帮助叛贼攻击英雄。

我曾在汴、徐二州的节度使幕府任职,经常来往于两州之间,亲

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两位英雄。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时的事情。他们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援兵,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救援。喜爱南霁云的勇敢强壮,不听他求援兵的话,强迫他留下,并准备了酒食与歌舞,宴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根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都很震惊,都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给自己派援兵的意思,就骑马离去。临出城的时候,他抽出箭射佛寺里的佛塔,箭身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退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人还指着佛塔把这件事告诉我。睢阳城陷落的时候,敌人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杀他;敌人又要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回头)呼唤南霁云说:“南八,男子汉死就死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本想要有所作为;您这样说,我岂敢不去死吗?”也就不屈服而死。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的时候投靠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时,于嵩曾在被围的睢阳城中。我曾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已有六十多岁了。因为曾经跟随张巡抗敌的缘故,起初得到了一个临涣县尉的职务。他喜欢学习,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我当时年龄还小,粗略问过一些张巡、许远的事,不能

了解得很详细。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般。他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你老看这部书?” 于嵩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读书超不过三遍,就一辈子不忘。”于是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吃惊,以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胡乱的抽其它卷来试他,结果没有一卷不是这样。于嵩又拿书架上的许多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十分流利。于嵩跟随张巡很长时间,也没有看见张巡经常读书。张巡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刚开始守睢阳城时,士卒近万人,城里居住的百姓户数也将近几万,张巡凭着见一次面问过姓名,过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的时候,胡须就蓬开。等到睢阳陷落,敌人捆绑了张巡等几十个人,坐在地上,并且将要杀害他们。张巡站起来转过身,他的部下见张巡起身,有的也起来了,有的哭了。张巡说:“你们不要怕,死,这是天命啊!”大家哭得不能抬头看他。张巡被杀时,脸色不变,像平常那样安详。许远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外面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忠厚;他和张巡同年出生,出生的月日在张巡之后,称张巡为兄长,死的时候四十九岁。于嵩在贞元初年死在毫州、宋州之间。有人传说于嵩在毫州和宋州之间有田产,有个当兵的抢夺占为己有,于嵩将要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所说的。

四、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对造谣中伤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

弃和澄清。

第三部分(5,6自然段):主要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在睢阳城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和有关轶事。

五、课文阅读分析

(一)简答题:

1.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哪些人的事迹和轶事?

答: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 人在睢阳战役中的事迹和轶事。

2.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答:张巡:博闻强记,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许远:为国让贤,宽厚谦和。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3.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议论与叙事并重。

4.本文叙事和议论是怎样分工的?它们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本文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后半部分侧重叙事。两个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个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5.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一是细节描写,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正衬),三是用反面人物反衬正面热闹物。

6.解释下列句中带“.”的字,请注意一字多义现象:

1)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张中丞传后叙》)

益:益处,好处。

2)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就:被。3)如巡,远之所成就……

就:成就。

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接近,趋向。5)…….即不屈。(《张中丞传后叙》)即:就。

(二)段落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1)这段话主要驳斥了什么论点?

主要驳斥了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于许远的论点。

2)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 两个。事实论据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法

4)这段话了运用了哪两个比喻?

一是“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二是“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三)论述题

1、论述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的联系。

这是一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驳论为主,痛斥了对许远、张巡污蔑攻击的种种不实之词。在驳斥中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第二部分以叙事为主,补叙了张、许的其他轶事及其部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这前后两部分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叙事的“纲领”,后者叙事又是前者议论的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密围绕着赞美英烈之士、痛斥小人卑劣的言论之主题展开。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作用。

本文的第一部分,既是驳论,又具有“以论传人”的艺术效果。他在辩驳中树立起张巡、许远两人永垂史册的英雄形象,确立了本文歌颂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中起的作用。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三个主要人物写的各个生动传神。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忠贞刚烈和疾恶如仇的个性。补叙张巡轶事几乎全用细节描写,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写文章不打稿,一挥而就;对守城士卒,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张巡过人的记忆和非凡的文采,使其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张巡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又刻画出他从容镇定、视死如归的品质。作者笔下的张巡不仅是为国殉身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博古通今、才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作者一方面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文强识,许远的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嫉恶如仇、刚烈、忠肝义胆,一经相互辉映,更加光彩照人。

作者又从另一方面用反面人物来反衬正面人物,如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一段,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有力地反

衬出南霁云的忠肝义胆、一心报国的浩然正气,使正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作者在行文中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物,起到了为英雄辩诬,为议论主题服务的作用。

第三篇:《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

9、张中丞传后叙

一、作家作品:

1、韩愈,祖籍在昌黎(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3、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成就斐然,对当代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昌黎先生集》。

二、文言句式

1.其他则又何说?(反问句)译: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2.此矢所以志也。(判断句)译: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东西。

3.城陷,贼以刃降巡…..又降云。(使动用法)降:使…….降。

译:城被攻陷,叛贼用刀威胁使张巡投降,又使南霁云投降。4.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被动句式)译:南八,男子汉死就死罢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5.远宽厚长者。(判断句)

译:许远是个宽仁忠厚的长者。6.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被动句)译:于嵩将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所杀。三、课文翻译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对自己写的文章很自负,这篇传记也写得详尽周密。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它仍有遗漏的地方:没有为许远立传,也没有记载雷万春(应是南霁云)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好象不如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来就在张巡之上,可他把指挥守城的权柄交给张巡而自己处在张巡的领导之下,没有什么猜疑和妒忌,最终和张巡守城而死,建立了功勋,保全了名节。城池陷落许远被俘,他只是死的时间与张巡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后人才智低下,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先死)而许远被俘(后死),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许远果真怕死,何必坚守睢阳城这狭小的地方,吃他所爱之人的肉,以抗击叛贼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包围而固守时,城外没有一兵一卒的援助,所要效忠的,是国家与皇帝,而叛贼告诉他们唐朝已经灭亡,皇帝已不存在了。许远看援兵不到,而敌人却越来越多,一定认为敌人的话是真的。城外没有可等待的援兵却还拼死守城,人吃人也将要吃完了,即使是愚笨的人也能计算着日子知道死期已经不远了,(可见)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池被攻陷,他的部下都死了,而惟独自己蒙受耻辱乞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笨 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象许远这样贤明的人却会做这样的事情吗?

议论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别坚守睢阳城的一方,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用这个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子的见识没什么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一定有先得病的地方;用力拉绳子,直到把它拉断,绳子断了一定有个断的地方。旁观者看见这样的情况,就责备先患病的脏腑和绳断的地方,这些人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们喜欢议论别人,不乐意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象这样的啊!象许远、张巡所取得的成就,如此卓越非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巡、许远二人开始守睢阳城时,谁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而放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如果这个地方不能守住,即使逃跑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陷入困境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伤残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被困的睢阳城,也一定不能实现了。以张巡、许远二人那样贤明,他们已经考虑得很周到了。他们守住了一座城池,捍卫了整个国家,凭着千百个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一天天增加的百万敌人,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在那时,弃城而逃,贪图活命的人,不是一两个。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四周都是。不追究议论这些人,却责备张巡,许远二人死守睢阳城,也可见那些议论诽谤的人自列于叛逆乱臣之中,制造夸大事实的邪说帮助叛贼攻击英雄。

我曾在汴、徐二州的节度使幕府任职,经常来往于两州之间,亲

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两位英雄。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时的事情。他们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援兵,贺兰进明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救援。喜爱南霁云的勇敢强壮,不听他求援兵的话,强迫他留下,并准备了酒食与歌舞,宴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根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都很震惊,都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给自己派援兵的意思,就骑马离去。临出城的时候,他抽出箭射佛寺里的佛塔,箭身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退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进明,这支箭是用来做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人还指着佛塔把这件事告诉我。睢阳城陷落的时候,敌人用刀威胁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杀他;敌人又要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回头)呼唤南霁云说:“南八,男子汉死就死了,不能被不义所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本想要有所作为;您这样说,我岂敢不去死吗?”也就不屈服而死。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的时候投靠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时,于嵩曾在被围的睢阳城中。我曾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已有六十多岁了。因为曾经跟随张巡抗敌的缘故,起初得到了一个临涣县尉的职务。他喜欢学习,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我当时年龄还小,粗略问过一些张巡、许远的事,不能

了解得很详细。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般。他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你老看这部书?” 于嵩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读书超不过三遍,就一辈子不忘。”于是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吃惊,以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胡乱的抽其它卷来试他,结果没有一卷不是这样。于嵩又拿书架上的许多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十分流利。于嵩跟随张巡很长时间,也没有看见张巡经常读书。张巡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刚开始守睢阳城时,士卒近万人,城里居住的百姓户数也将近几万,张巡凭着见一次面问过姓名,过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的时候,胡须就蓬开。等到睢阳陷落,敌人捆绑了张巡等几十个人,坐在地上,并且将要杀害他们。张巡站起来转过身,他的部下见张巡起身,有的也起来了,有的哭了。张巡说:“你们不要怕,死,这是天命啊!”大家哭得不能抬头看他。张巡被杀时,脸色不变,像平常那样安详。许远是一个宽厚的长者,外面如同他的内心一样忠厚;他和张巡同年出生,出生的月日在张巡之后,称张巡为兄长,死的时候四十九岁。于嵩在贞元初年死在毫州、宋州之间。有人传说于嵩在毫州和宋州之间有田产,有个当兵的抢夺占为己有,于嵩将要到州里去告状,被人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所说的。

四、课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对造谣中伤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

弃和澄清。

第三部分(5,6自然段):主要补叙张巡、许远、南霁云在睢阳城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和有关轶事。

五、课文阅读分析

(一)简答题:

1.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哪些人的事迹和轶事?

答:这篇后叙主要补叙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 人在睢阳战役中的事迹和轶事。

2.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答:张巡:博闻强记,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许远:为国让贤,宽厚谦和。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3.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议论与叙事并重。

4.本文叙事和议论是怎样分工的?它们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本文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后半部分侧重叙事。两个部分有着内在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的“纲”后者叙事是前者的事实佐证,两个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5.本文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一是细节描写,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正衬),三是用反面人物反衬正面热闹物。

6.解释下列句中带“.”的字,请注意一字多义现象:

1)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张中丞传后叙》)

益:益处,好处。

2)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就:被。3)如巡,远之所成就……

就:成就。

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接近,趋向。5)…….即不屈。(《张中丞传后叙》)即:就。

(二)段落分析(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1)这段话主要驳斥了什么论点?

主要驳斥了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理由把城陷的责任归于许远的论点。

2)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 两个。事实论据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类比法

4)这段话了运用了哪两个比喻?

一是“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二是“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三)论述题

1、论述本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并分析这两者内在的联系。

这是一篇驳论与叙事并重的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驳论为主,痛斥了对许远、张巡污蔑攻击的种种不实之词。在驳斥中补叙和赞扬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第二部分以叙事为主,补叙了张、许的其他轶事及其部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这前后两部分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前者议论为后者叙事的“纲领”,后者叙事又是前者议论的事实佐证,两部分都紧密围绕着赞美英烈之士、痛斥小人卑劣的言论之主题展开。

2、理解本文“以论传人”的写人方法在驳论部分的具体作用。

本文的第一部分,既是驳论,又具有“以论传人”的艺术效果。他在辩驳中树立起张巡、许远两人永垂史册的英雄形象,确立了本文歌颂英雄、斥责小人的主题。

3、分析本文细节描写在刻画张巡、南霁云性格特征中起的作用。

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将张巡、许远、南霁云这三个主要人物写的各个生动传神。写南霁云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细节,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忠贞刚烈和疾恶如仇的个性。补叙张巡轶事几乎全用细节描写,如读书过目不忘,不过三遍就能记一辈子;写文章不打稿,一挥而就;对守城士卒,见过一面,以后没有不认识的。这些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张巡过人的记忆和非凡的文采,使其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张巡就义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又刻画出他从容镇定、视死如归的品质。作者笔下的张巡不仅是为国殉身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博古通今、才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4、分析本文三个主要人物相互映衬的关系,以及通过反面人物来反衬他们的特点。

作者一方面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文强识,许远的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嫉恶如仇、刚烈、忠肝义胆,一经相互辉映,更加光彩照人。

作者又从另一方面用反面人物来反衬正面人物,如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一段,用节度使贺兰进明的嫉贤害能、狭隘自私,来有力地反

衬出南霁云的忠肝义胆、一心报国的浩然正气,使正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人。

作者在行文中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物,起到了为英雄辩诬,为议论主题服务的作用。

第四篇:《张中丞传后叙》教案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P99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今属辽宁)。故他又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

韩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但其“三岁而孤”,由其兄韩会抚养。韩愈在《与凤翔邢尚书书》中自言“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可能与韩会的抚育有关。父辈能文者有韩云卿,李白称他“文章盖世”。韩愈也说:“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由此看来,韩愈既出生于官宦之家,叔父与兄又都以文章名世,这样的门第对于他后来的趋向有一定的影响。韩愈时,家道已中落,而且韩会早死,韩愈随寡嫂颠沛流离,《祭郑夫人文》云:“就食江南,零丁孤苦。”韩愈二十岁时,赴京师求官,又曾“穷不自存”。

韩愈初到长安谋考进士,在《答崔立之书》中说:“仆始年十六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之书,以为人之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时,苦家贫,衣食不足,谋于所亲,然后知仕之不唯为人耳。乃来京师,见有举进士者,人多贵之。仆诚乐之,就求其术。”但此后举进士,三次落第,终于寄食于人。

直到贞元八年(792),韩愈二十五岁,始中进士。这次考试,由陆贽主考,梁肃、王础为佐,号称得人。“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除韩愈外,还有李观、李绛、崔群、欧阳詹、王涯、冯宿等,“皆天下之选”。韩愈此后又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但前后三年,终于落选。此后,韩愈便上书宰辅,以求闻达。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内三次上书,竟无消息。于是离开京师,到地方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直到贞元十八年(802),韩愈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贞元十九(803)年十月,又与柳宗元、刘禹锡等同为监察御史。

韩愈以书生而得官,立即上书言事,却不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一奏,即得罪“专政者”,贬为连州阳山令。十年谋官,两月即贬。当“永贞革新”的期间,韩愈正在贬所。永贞元年(805)八月,宪宗即位,韩愈遇赦,移官江陵,为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奉诏回长安,充国子博士。因避谤毁,求为分司东都,移官洛阳。又因“日与宦者为敌”,降职河南县令。

韩愈这几年的贬官生涯,对于思想文章都有裨益。可惜贬官不久,又回长安。元和六年(811),迁为尚书职方员外郎,坐论柳涧,调为国子博士。元和八年,迁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十二年,因附议裴度用兵淮西,被任为行军司马,功成之后,迁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正当宪宗妄图福田,迎接佛骨之时,他又上书直谏。《论佛骨表》一疏,引起宪宗震怒。一封朝奏,夕贬潮阳。一到贬所,他立即上表请罪,长庆元年(821)又返长安做官。由兵部侍郎转吏部侍郎、京兆尹。

韩愈二十年间,两次贬官,都由极谏,说明其人确有正直的品质。但贬官不久而又升官,则是他的不幸。如果长期被贬,成就可能更高。晚岁定居长安,没有写出更好的文章。

韩愈卒于长庆四年(824),终年五十七。韩愈的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李翱所撰《行状》。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二)地位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大家。苏轼从文、道、忠、勇四方面对他坎坷而辉煌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见《潮州韩文公庙碑》。意思是:他的创作振兴了文学的衰落,他的治国方略使天下百姓受益,他的耿直所显示的忠诚曾触怒皇帝的龙颜——他因直谏曾两度被贬谪,他的勇敢超过了三军统率)。当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方面。因他自谓郡望是昌黎(即昌黎郡的名门望族),故世称韩昌黎。

他卒后谥曰文,故又称韩文公。

(三)政治思想

韩愈的政治思想复杂而充满矛盾。他既以儒者自居,排斥佛老,又多“离经叛道”言论。他既极力推尊孔孟之道,又相信天命和鬼神。他一方面宣扬统治人民的刑政,另一方面在灾荒年头又能上疏德宗为民请命。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集团的革新运动,而另一方面却追随另一个政治上比较进步的裴度,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擅权等改革弊政方面,与王叔文集团的革新主张并无二致。正是因为韩愈思想复杂,因而,尽管他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可在宋代理学家眼里,韩愈不过是个驳杂的文人。也就是说,从思想核心的吻合程度看,他还不能算是一个道地的儒家卫道士。

(四)文学主张

韩愈的文学主张,指导思想主要是儒学,但并非完全出于儒家道统。他的生活遭遇、社会经历,古代的前辈作家(如庄周、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优秀的文学传统,对他文学思想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韩愈的文学主张主要体现在他在散文和诗歌创作上有自己整套的理论。

第一,提倡“文道合一而道为主”。认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用“道”来充实“文”的内容。道的内涵,就是仁义。尊尚古道,所以要提倡古文。

第二,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因为古道载于古人之文。

第三,既要学古,又要变古。用意并不是复古,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的写作原则,反对因袭摹拟乃至剽窃。

第四,要求作品有充实的内容。为此,作者须有扎实的道德修养。

第五,作品的充实的内容,又必须植根于作家现实生活的土壤。他从自身的坎坷遭际,不得志的感受,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也就是说,作家有切身体验,才能产生有真情实感、内容充实的文学作品。这就突破了文以裁道观点的局限,继承了儒家关于《诗三百篇》的“怨”“刺”说,屈原的“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说,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而对宋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六,在作品风格方面,强调“奇”。当时,韩愈诗文,被称为“元和体”的一种。韩愈和“元和体”中另一派诗人元(稹)、白(居易),都推尊杜甫,而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元、白扬杜而抑李,韩愈则李杜并重。韩愈本人的诗作,在语言的锤炼、风格的雄浑方面,接近杜甫;而在诗歌创作中的奇情壮思,幻想驰骋方面,尤其倾向于李白。韩愈强调诗文风格的“奇”,对同代及后代作者的创作,都有一定影响。

(五)文学成就

1、领导古文运动

作为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的理论和实践对唐代文风的变化起过主要的推动作用。他主张“文以载道”,要求言之有物;反对骈俪文风,提倡文体改革;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文从字顺”、“惟陈言之务去”等。这一系列明确的理论主张在文学史上具有革新意义。

2、散文创作

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古文运动,不仅有重要的理论建树,而且致力于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典范性的散文作品。特点是:敛气蓄势,雄奇奔放,曲折变化,流畅明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力强,无论议论说理、写人叙事、言志抒情,都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苏洵《上欧阳内翰书》:

韩子长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

(1)论说文

按其内容和形式来说,大体可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中心内容的长篇和中篇。如《原道》从现实的政治、经济观点着眼,提倡儒道,反对佛老。文中举出佛、老二家是古代士、农、工、贾四民以外的寄生者,他们不事生产,靠别人养活;而且佛、老还处于“教者”的地位,与儒家并而为三,和文、武、周公、孔、孟之道争天下。主张把僧、道返回四民之中。又如《原性》从哲学观点立论,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善,下品恶,中品可导而上下。篇末说今之言性者,“杂佛老而言”,所以异乎孔子之说。韩愈认为,凡佛老之言,统统是异端邪说,在人性问题上也不例外。再如《师说》论师道,是从传道授业角度立论,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传之道,就是儒家之道。这类文章,论题明确,论证有力,言词锋利,说理深刻,很有气势。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格局严整、层次分明的特色。

第二类,属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四首。名篇《杂说》之四,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慨叹名马不遇伯乐,贤才难遇知音,揭露封建社会昏聩的执政者埋没人才的罪过。比喻巧妙,寓意深远,是韩愈短篇杂文中的佳作。长篇如《进学解》,构思奇特,用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的问答形式,幽默的笔触,表现自身的坎坷遭遇,嘲讽社会的庸俗习气。

第三类,论述文学艺术思想。如《答李翊书》、《送高闲上人序》等。提出自己的文艺主张,总结诗文创作的经验。《送高闲上人序》说人们要把自己的“巧智”寓用于某类事物,必须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怕挫折,坚持不懈,专心致志,不受外物的纠缠,才能有所成就。人的一生,无论作甚,都必须“乐之终身不厌”,不能另外有所爱慕而改从别业。序文强调学艺必须用心、专一,对人的执业敬业与成才,颇有启发教益。

(2)叙事文与抒情文

韩愈的叙事文也有多种类型。或学习儒家经书(如《尚书》、《雅》、《颂》等)笔法,文字古雅。如《平淮西碑》(记述平淮经过,歌颂唐王朝平定藩镇叛乱的业绩);或继承《史记》等历史散文传统,融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通过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张中丞传后序》。

韩愈的抒情文,多见于祭文、书信、赠序。如《祭十二郎文》,《祭柳子厚文》等。情真意浓,感人肺腑。

《祭十二郎文》,被成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该文通篇散体,一改过去以骈文或四字一句韵文的旧制,在祭文中为首创。该文深情地叙写了和十二郎的情谊和对十二郎之死的无限悲痛,字字情,声声泪,令人动容。韩愈和十二郎的关系非常特殊。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愈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他和十二郎名为叔侄,实同兄弟,感情特别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心酸回忆。

韩愈的古文,与同时代传奇小说的写作,有相互影响。《毛颖传》之类,是完全出于虚构,具有小说意义的作品。但和当时流行的一般传奇小说,还有些区别。《毛颖传》用拟人化手法,为毛笔作传,写“毛颖”博闻强记,善随人意,任人使用,最后以老见疏,多少带有韩愈身世的感慨,它不象典型的传奇小说那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用文采藻绘精细刻画,其“驳杂无实”的虚幻构想,则是受当时传奇小说影响的。

(3)艺术特色

韩愈古文,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尤其在语言创新上,堪称语言大师。他善于在学习前人语言基础上推陈出新,又能对人们的口语进行加工提炼,创造出新颖词语。如“蝇营狗苟”、“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垂头丧气”(《送穷文》),“贪多务得”,“佶屈聱牙”、“动辄得咎”、“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俯首帖耳”、“摇尾乞怜”(《应科目时与人书》)等,数量不少,一直沿用至今,丰富了我国语言的宝库。他主张“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创造比较接近于口语的文体,在当时历史阶段,初步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对当时和后世的散文写作,都有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韩愈文章中还有“佶屈聱牙”的文句,少数篇章使用僻字,追求怪奇。对后来一部分文人的写作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3、诗歌

韩愈的诗歌也颇有成就,主要特点是,以文为诗,奇崛险怪,笔力矫健,境界雄奇。和孟郊的诗风格接近,形成了韩孟诗派。

名诗有《调张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

皇甫湜云:韩公愈茹古涵今,无有端涯。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耀天下。

二、《张中丞传后叙》P99 1.解题

叙,也作序。现在的序一般放在著作的前面,而古代的序多放在书末,称为“后叙”——本篇就属此类。现在把放在后面的序称为“跋”(后记)。

题目中的张中丞,指唐玄宗时的大将张巡。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真源县令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共同起兵讨贼,守卫睢(虽音)阳,被敌围困,苦战十月,终因粮尽援绝,睢阳城陷,二人被俘壮烈牺牲。但当时朝廷一些文武官员为开脱自己见死不救、临阵脱逃的无耻行径,百般诋毁张、许。致使忠君卫国的功臣蒙受不白之冤。

李翰在玄宗天宝年间担任史官,是张巡好友,曾同张巡在睢阳,亲历战守情形,便写了《张巡传》上呈肃宗,澄清是非。但是,可能是受当时流言的影响(如有人说,许远怕死,在睢阳城沦陷后投降了叛军。事实并非如此。许远也是慷慨就义的,只是比张巡牺牲得晚些而已),李翰没有给许远立传。之外,李翰在《张巡传》中还写了张巡手下的一员猛将南霁云(参见P100注解①)的事迹,但无头无尾,不够完整。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仍处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混乱状态。拥兵自重的各地节度使为给自己的分裂叛乱活动制造舆论,还在不断制造关于张、许的流言。对此,韩愈无比愤慨,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出发,于宪宗元和二年(807)写作此文,给李翰的《张巡传》以重要补充和发挥,热情表彰张、许等忠贞为国的功绩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义正词严地批驳了强加在他们头上的诬蔑不实之辞。

本文的写作意图,在第一段说得明白。即弥补《张巡传》的不足:一是为许远立传;二是补《张巡传》不记雷万春(南霁云)事迹首尾之缺憾。

2、课文串讲 第一段P99 【原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自负),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通“缺”)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从后文看,应是“南霁云”,两人同为张巡部下)事首尾。

【译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旧书,翻得李翰撰写的《张巡传》。李翰因文章写得好而自负,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但可惜还有不足之处,没有替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本段内容】说明写作本文的动机。

第二段P99 分两小段讲

第一小段。

【原文】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许远是太守,张巡是县令,许远的级别高于张巡),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终于,最后,毕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成就功勋名节),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注⑩通晓,了解)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辞,讲话,告诉)。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形容地方狭小)之地,食其所爱之肉(睢阳被围日久,城中食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张巡杀爱妾,许远杀家奴,以为士兵之食),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形容极微小的援助。蚍蜉,音皮浮,黑色大蚂蚁),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公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一定把他们的话当作真的。信,真实。),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蜀音,计算日期,指为期极短)而知死处(地方,此处指时间)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被攻破),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译文】许远虽然才能似乎赶不上张巡,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地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柄交给他,受他指挥,没有任何猜疑和妒忌,最后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勋和名节。许远在城池沦陷被俘,跟张巡一样从容就义,只是时间先后不同罢了。许、张两家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彻底理解两位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死了许远却做了俘虏,就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假如真的怕死的话,何苦要死守小小的睢阳城,吃他所爱的人的肉,去同敌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们被围困坚守的时候,城外没有任何援兵,他们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和君主罢了,但叛军却告诉他们,国家已亡、皇帝已死。许远看见救兵不来,而叛军却越来越多,一定一定把敌人的话当真。外面没有可待的援军却还有死守,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傻瓜也会计算日期知道死亡的期限!许远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却独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第二小段

【原文】说者(指发议论的人)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当时张巡守东北,许远守西南),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注解15,辱骂,诽谤)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同“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拉扯)绳而绝(断)之,其绝必有处(地方)。观者见其然,从而尤(责怪)之,其亦不达于理(不明事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原意是助人为善,后引申为成全别人的好事。本句意思是:不乐于成全别人的美名)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卓绝,突出),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译文】议论的人又说许远和张巡分段守城,城的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地段开始的,拿这个来辱骂许远。这又和儿童的见识没有差别。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内部器官一定有首先患病的部位;拉绳子使它断,那总会从一处断。看的人见这样,就去责怪它(指患病的部位、绳子断的地方),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欢非议,不乐意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哇!象张巡、许远所成就的功名(指他们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如此卓越突出,还不免遭受指摘,别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本段内容】说明许远能容、尽职且不畏死。

第三段P99 【原文】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岂能,哪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注19预先逃跑)?苟(假若)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困窘)也,将(带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贤明,有道德,有才能),其讲之精(讲,研究,商讨。精,精细、周到。本句的意思是,两人那样聪明,他们会商量得很周密。)矣。守一城,捍天下(守住了睢阳一座城,捍卫了整个国家),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掩护)江、淮,沮遏(阻止)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弃城逃跑、贪图活命)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拥有强大的军队),坐而观者,相环(四周都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把自己摆在叛贼的行列。比,并列),设淫辞(捏造荒谬的言辞)而助之攻(帮助叛贼攻击张许二公)也。

【译文】当张、许二公刚守睢阳的时候,怎能料到别人终于不来救援,因而放弃睢阳事先逃走呢?如果这座城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别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兵而且陷入困境时,带着那些伤残病弱的部下,即便想撤离,也肯定不可能。张、许二公如此贤明,他们会考虑得很周到。守一座城,来捍卫整个天下,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护江淮流域,阻止敌人的攻势。国家(指唐王朝)没有灭亡,是谁的功劳呢?在当时,弃城逃跑、贪图活命的不是少数;手握重兵、见死不救的人到处都是。不去追究这些人,反而责怪张、许不该死守,可见那些人是把自己摆在叛贼的行列,捏造荒谬的言辞帮助叛敌攻击(张、许二公)。

【本段内容】说明二公死守之壮而有功。

第四段P99-100 【原文】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动词,取道,往来)于两州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两人死后,唐宪宗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并在睢阳立庙,当时称为霜庙)。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句末语气助词)。【译文】我曾在汴州、徐州两府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的睢阳城,亲自到那称为“双庙”的地方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本段内容】写己曾听当地人言二公事。(结构上属过渡)

第五段P100 【原文】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在自己之上,即超过自己),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准备了酒食、歌舞),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一个多月没有东西可吃)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给„„看)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感动),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佛塔),矢著(着,射中)其上砖半箭(本句:箭的半截射进了佛塔上边的砖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同“识—志音”,作标记)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本想活着有所作为——指破贼杀贺兰进明);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译文】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贺兰喜欢南霁云的英勇和豪壮,不听他求救的要求,硬要留住他,准备了酒肉、歌舞,请南霁云入座。南霁云情绪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城内的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东西吃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也不忍心,即使吃也咽不下去。”于是抽出随身佩带的刀,砍断一个手指,血淋淋的,来给贺兰看。满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地为他掉泪。南霁云明白贺兰终究没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飞马离去了。快要出城的时候,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的半截穿进佛塔的砖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叛贼,一定回来灭掉贺兰!这一箭就作为我报仇的记号。”我于贞元年间路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当年的事儿。睢阳沦陷后,叛贼用刀威逼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随即被拉走,行将斩首。又威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不理。张巡对南霁云喊道:“南老八,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南霁云笑着回答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的。现在你有了话,我岂敢不死?”于是就没有屈服。

【本段内容】记叙南霁云(乞救于贺兰事)之义与勇。第六段P100 【原文】张籍曰:有于嵩(张巡部下)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指起兵讨伐安、史叛军),嵩常(同“尝”,曾经)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因和张巡的密切关系的缘故)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粗略,大致)问巡、远事,不能细(详细了解)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胡须的总称。长在下巴上的叫须,长在两腮的叫髯)若神(天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指背完一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随便)抽他帙(至音,书套,这里指书)以试,无不尽然(都是这样)。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拿起纸笔就写),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将近)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将近)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就)张(蓬开)。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转身,一说作“小便”解),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脸色不变),阳阳(安详的样子)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到)州讼理(告状),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译文】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时,于嵩也曾在围城中。张籍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由于张巡的缘故,当初曾担任过临涣县尉的职务,爱学习,无书不读。张籍那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和许远的事情,还不够详细。于嵩说张巡身高七尺,胡子长得像天神。他曾有一次看到于嵩在读《汉书》,便问:“为什么老是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终生不会忘掉。”于是背诵起于嵩正读的那卷书,背完整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读过这一卷,于是随意抽出其他各卷来测试,无不如此。于嵩又从书架上取出另外一些书,试着拿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毫不迟疑。于嵩跟随张巡很久,也没见张巡经常读书。张巡写文章时,拿起纸笔就写,不曾打过草稿。开始驻守睢阳时,土兵差不多有上万人,城里的居民,也将近几万户。张巡凭一次见面、问过姓名,以后碰见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时候,胡须就张开。到了睢阳失陷的时候,叛贼捆绑张巡等几十个人坐在地上,快要杀他们。张巡起身小便,部下看他站起来,有的也站起来,有的掉眼泪。张巡说:“你们别害怕,死是命中注定的。”大家哭得不能抬头仰视。张巡就义时,脸色不变,安详得同平常一样。许远是位宽厚的长者,相貌也同他的心地一样质朴。他和张巡同年生,月份和日子比张巡晚些,称张巡为兄长。死时四十九岁。于嵩贞元初年死在毫州、宋州一带。有人说于嵩在毫、宋一带有田产,强盗霸占了它们。于嵩打算到睢阳告状,被他们杀害。于嵩没有儿子,这是张籍说的。

【本段内容】记叙(张籍所述)张巡一、二轶事(见其博学强记及从容就义之一斑)及(张籍转述)于嵩事。

3、主旨

本文通过议论和叙述,驳斥了对张许二人、尤其对许远的诽谤,歌颂了张巡、许远和南霁云等人死守孤城、抗击叛贼、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伸张了正义,鞭挞了邪恶,弥补了《张巡传》的缺憾。

4、写作特点

(1)议叙结合,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先叙后议,夹叙夹议,以叙为主,是一般论说文的写法。与此不同,本文先议后叙。前半部分(1-3自然段)重在议论,后半部分(4—6自然段)重在叙述。从篇幅看,几乎各占一半,实际是以议为主,以叙为辅。

前半部分分析论理,驳斥邪说,为许远辩诬,是本文重点所在。后半部分叙述张巡、南霁云、许远事迹,对前半部分起到了充实论据、增添感染力的作用,也弥补了《张巡传》的不足。议论和叙述通过第四段过渡,显得十分自然。

但遗憾的是,前半为许远辩诬,主要靠分析、推理和比喻论证,后半所叙述的许远事迹又寥寥数语,并不具体,和南霁云事迹相比就显得逊色,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前半为许远辩诬的力量。

(2)采用多种手法驳斥谬论,透彻有力

如,针对许远“畏死而辞服于贼”的传言,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层层深入论证许远并不怕死。理由有三:一是主动让权于张巡,足见其品格高尚;二是城内弹尽粮绝又无外援仍死守,足见其不怕死;三是城被攻破其部下俱死,他怎会蒙羞苟活?——推论合理,令人信服。

又如,驳斥远应负城陷责的责难,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用人死与断绳作比。形象贴切。说明城破许远也无力回天,从而指出以此垢远是儿童之见,不通情理。

再如,驳“责二公以死守”淫辞,采用列举充足理由和对比方法。

列举理由,说明“死守”是当时的唯一选择。同时,拿死守与“弃城图存”的贪生怕死者、“擅强兵坐而观”的见死不救者对比,更加突出了两人贤德忠烈的品格。

(3)选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生动传神

如写南霁云,抓住他“断指拒食”和“矢射浮图”两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并用贺兰进明爱其“勇且壮”和“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来烘托,最后再记叙其慷慨赴死的情境,这样,南霁云的壮士性格和英雄形象,就生动地立在读者面前。

再如写张巡,通过“长七尺余,须髯若神”的描写,从外形上刻画出他的高大威猛、气宇轩昂;通过“巡怒,须髯辄张”的简洁描写,突出了他的刚烈性格;通过他赴死时的“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的神态描写,生动表现了他的镇定从容、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

5、“研习与思考”P101 1.分析韩愈是如何选取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答:参见

4、(3)。

2.谈谈韩愈分析和评价人物的手法。

答:(1)多角度:文章的角度很复杂,既根据文献记载,又以意逆志,动用推理,判断人物动机,同时选取自己的采访和他人的转述,丰富了人物内涵。

(2)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文章开始先议论,立其大旨,其中已含感叹同情之意。以下全叙张巡轶事,与前面的讨论与感慨丝丝入扣,生动逼真而耐人味。

3.《旧唐书》、《新唐书》经及其他唐代史料中查阅张巡、许远等人的事迹,结合本文,对这一段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将研究的结果写成历史散文、小说或小说论文。

答:略。

第五篇:张中丞传后叙与课件同步教案范文

、张中丞传后叙(与课件同步)教案

9、张中丞传后叙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体和“叙”的特征

2、辨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了解文学家韩愈其人、其作品及其文学成就。

4、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叙事与议论)。

5、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6、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的形象特征。

7、把握文中的细节描写和衬托写法,分析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写法。

2、积累文化知识:作者及作品。

3、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批注法、赏析法;自制PPT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读传记:爱英雄人物,做好汉男儿,这是我们有志青年的追求。《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就是为安史之乱中的几位英雄做的一篇叙,是一篇后叙。读起来让人血脉贲张,豪气顿生。年轻人特别要受到精英人物的精神滋养,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内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集》。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衰”是针对八代中的骈文而言的,表达了唐宋古文家对骈文的贬斥和不满。因为两晋以后,骈文风气大盛,不分内容场合,几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走向了形式主义歧途;内容上大多风花雪月,儿女情态,无病呻吟,趋于堕落。

到了唐代中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主张用散句单行的形式写作散文,使这种散文逐渐代替了此前的骈文,并持续千百年。在这场运动中,韩愈的开创之功是不可没的,并且有着卓越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所以,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古文运动】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

、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生平经历: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石鼓歌》等。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传世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名人轶事】

华山“韩退之投书处”趣事 游人游览华山,都会注意到苍龙岭上的摩崖石刻“韩退之投书处”几个大字。相传韩愈当年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

【传记文学】

概念:记载人物事迹以传于世的文体 ? ? “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 “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

基本特征:

1、所记人物和事件应有历史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

2、所记事件应相对完整,着意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3、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艺术加工。分类:标准有内容和作者两个。

1、史传:纪传体正史中的人物传记。《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

2、杂传:单独成书的类传。《列女传》

3、散传:一人一传,但不单独成书,以单篇流行,或散见于各家文集中的个人传记。包括传状、碑铭、自序等。

4、专传:一人一传,单独成书的中篇以上个人传记。

5、别传或他传:由别人写的。

6、自传:由自己写的。

7、合传:把几个人合在一起写的。【关于“叙”】

叙(序)和引言、跋、:

1、叙(序),一般写在书或文的前面,也有写在后面的,议论叙事兼有之。

2、引言(前言、导言、绪言、序言)是正文的引子,相当于演说中的开场白。内容切忌空泛,篇幅不宜过长。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引言只起引导作用,引言一般不另列序号及标题。

3、置于书后之文谓之“跋”,也称后记。“后叙”,类似“后记”,是对前人为张许作传的订正、补充。这种文体,议论与叙事并重,笔法灵活。【人物介绍】

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令,又调真源县令。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变,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孤城,被围经年,终因兵尽粮绝,援兵不至,与肃宗至德二载(757)城破被俘,与部将36人同时殉难。中丞是朝廷加封张巡的官衔。《张中丞传》即《张巡传》,唐李翰撰,今佚。《张中丞传后序》是对《张巡传》的补充。【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下洛阳。次年,叛军又攻据长安,玄宗逃往四川,其子肃宗逃往灵武。在叛军强大的攻势面

前,唐朝官吏纷纷逃跑或投降,但也涌现出一些坚持抗战、宁死不屈的英雄,领导雎阳保卫战的张巡、许远,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张巡,原为真源县令,在上司谯郡太守投降敌人后,帅兵入守雍丘,叛军数万来攻,张巡英勇拒敌,屡战屡捷。继而转移阵地,驻守宁陵。

肃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叛军以重兵猛攻雎阳,应太守许远的请求,张巡率部自宁陵前往救援,与许远合兵共守雎阳,担负军事指挥的重任,而许远则主管粮草供应等后勤工作。守城初期,张巡率南霁云、雷万春等战将奋勇杀敌,重创叛军,连敌方主将尹子奇也被南霁云射中左目。但是,后来敌人不断增兵,城中粮食渐少,伤亡增多,处境极度艰难。张巡派南霁云突出重围,前往临淮,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救。贺兰拥兵自重,不肯出师。南霁云转至宁陵,获三千援兵,冲入雎阳城后,仅余千人,而叛军攻势越来越猛,城中陷于绝境。当时,除贺兰进明外,谯郡许叔冀、彭城的尚衡等都有军事实力,却都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据《资治通鉴》记载,雎阳城内粮食告罄,张巡、许远与士卒同食茶纸,“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继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到了十月,叛军从许远所分守的西南方攻入,雎阳遂告陷落,张巡与部将三十六人一同殉难。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后亦遇害。张、许坚守雎阳,蔽障江淮财赋之区,且为唐朝军队重整旗鼓,发动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雎阳城破三日之后,唐朝援兵赶到了,后十日,洛阳即告收复。

张、许殉国后,那些为叛军的淫威所震慑的文武官吏,为了替自己逃跑和投降的可耻行径辩解,反而散步流言蜚语,指责张、许不该死守雎阳,应转移阵地,声言与其吃人,不如保全人命,等等。张巡的友人李翰当即写了《张巡传》,上呈肃宗,褒扬张巡的忠义。李翰还撰有《进张中丞传表》,充分表彰张巡等死守雎阳的业绩,指出雎阳出现人吃人现象,实出无奈,并非有意,为受誣的英雄作了有力的申辩。

到了代宗大历年间,又有人议论所谓许远后死的问题,重新刮起污蔑抗敌英雄的歪风。张巡的儿子张去疾以谣传为信,上书:“父巡与雎阳太守远各受一面,城陷,贼所入自远分”;“巡及将校三十余皆割心剖肌,惨毒备尽;而远与麾下无伤。故远心相背,梁、宋人皆知之”,“请追夺官爵以刷冤耻”。代宗令百官议论此事,结果认为许远为雎阳主将,被叛军押往洛阳报功,故死于张巡之后,无可非议,张、许同为忠烈,不可

妄加轻重。可是,在张、许殉国五十年后,对许远后于张巡而死的问题,社会上仍有议论,藩镇割据势力想通过对英雄的中伤,制造分裂的舆论。【写作意图】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韩愈写作本文的意图就是为了说明事实真相,歌颂英雄,驳斥流言,颂扬正气,打击邪恶。本文完美地体现了韩愈的为人及为文的风格,疾恶如仇,力排众议,表明了作者对忠臣烈士的景仰之情。感情充沛,叙事与议论的完美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课文解读】 第一段:

原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译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一向因文笔好而自豪,这篇传记写的也很详细周密。然而我觉得遗憾的是、仍有遗漏,(那就是)没有为许远写传记,也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小结:是引子,借评论李翰的《张巡传》,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重点词解:

1、恨:遗憾。

2、阙:通“缺”,缺少,不足。第二段:

原文: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译文:许远虽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职位本在张巡之上,却把指挥的权力交给张巡自己甘居其下,而且丝毫也不怀疑和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雎阳城陷落而被俘获,与张巡死的时间前后不同罢了。

分析:对许远在睢阳之战中的表现以及他和张巡的关系做了一个总的评价。结论是,许远的死和张巡的死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死的时间有先后罢了。许远——忠于国家,毫无私念,以大局为重

原文: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译文: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们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便认为许远是怕死而用言辞向敌人降服了。分析:提出问题,以便后文进行驳斥。

本句写后人受流言蜚语的惑乱,对许远的误解。

原文: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

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

译文:许远真的怕死,为什么还要苦苦坚守住那小小的地盘,吃他所爱之人的肉,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坚守时,城外没有一丁点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国家与君主而已,而敌人告诉说唐朝已亡了,国君已经死了。许远眼看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军却越来越多,必定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提出反诘,为许远澄清,点明事实——远非畏死而降敌

在外无援兵可待的情况下仍誓死守城,已经人吃人且将要吃尽,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数着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由此看来,许远不怕死这是很清楚啦。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么做。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指明当时的客观情境,说明许远抱定必死的决心。

分析:这段话是驳论,驳对方的结论,着重在“畏死”二字上做文章。列举了两条理由:

1、“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反证法)

2、“外无待而犹死守”,“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直接论证)小结:补叙许远轶事,用事实批驳许远畏死而辞服于贼的错误观点。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 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许远——忠勇坦荡、为国尽职,死而后已 重点词解:

1.竟与巡俱守死:守城而死。2.远诚畏死:果真、真的。表示假设。3.食其所爱之肉:所喜爱的人的肉。所字结构。4.当其围守时:被围困。被动用法。5.而贼语(yù)以国亡主灭:倒装、省略句。正确语序:“而贼以国亡主灭语(之)”。6.人相食且尽:将要。注意本段中“之”的用法。第三段:

原文: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

译文:造谣的人又说什么许远与张巡分守雎阳城,城池的陷落,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想用这些来诽谤许远。

分析:提出问题,以便后文驳斥。

另一种人对许远的诬陷——由于他个人的过失导致睢阳城的沦陷

原文: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译文:这种论调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什么两样。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绳子而拉断它,绳子的断绝必定有裂痕处。旁观的人看到它这样,就跟着归罪它(先患病

的脏腑和绳断之处),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分析:比喻论证——睢阳城的沦陷,许远不当独任其责

原文: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译文:小人喜欢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这样啊!像张巡、许远所成就的事业,如此卓绝不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小结:以人之将死心脏肺腑先病和引绳而绝必有断处为喻,说明城陷必有一处先破的道理,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从而把城陷的责任归之于许远的观点。比喻论证: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重点词解:

1、以此诟远:辱骂。

2、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内脏。

3、引绳而绝之:拉。

4、从而尤之:从:跟从。而:并且,表递进。

5、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宁: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卒:最终。

6、弃城而逆遁:逆:预先。遁:逃跑。

7、战百万日滋之师:每天增长。

8、擅强兵坐而观者:擅:拥有。而:表修饰。

9、设淫辞而助之攻也:制造。第四段:

原文: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译文:当初许、张二公初守雎阳时,哪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因而抛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他们终无救援而又困难到极点时,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疲弱的残余士兵,即使想离开,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了。凭着张、许二公的贤明,他们考虑得太精切了。

分析:第一层,也是驳论,但没有直接摆出敌论。(敌论在《张巡传》中)反驳的理由共有三点:

1、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2、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3、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原文: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译文:守住一座城池,捍卫着整个天下,靠着千百名誓死就战的士乓,抗击着百万个一天比一天多的敌军,掩护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分析:从驳转入立,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从正面肯定张、许保卫睢阳的重大战略意义。

原文: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

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译文:在那个时候,弃城逃命的,不能一个两个地数;拥有强大的军队坐而观望的人,环绕睢阳城四周有的是。不追究评议这些人,反而指责张许二公以死坚守,也 可见他们自己把自己和叛贼并列了,编造夸大失实邪 说而帮助叛贼攻击(张、许等英雄)啊。

分析:对那些好议论的小人以及别有用心者进行批驳,起到了统一舆论,统一认识的作用。对比论证: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小结:在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充分肯定张、许坚守睢阳城的功绩,对“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进行了揭露批判。延伸—— ? ? 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保障给养由淮河、长江沿汉水进入唐军后方,意义重大。历史学界认为,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之功,不亚于郭子仪、李光弼的用兵。

重点词解:

1、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宁: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卒:最终。

2、弃城而逆遁:逆:预先。遁:逃跑。

3、战百万日滋之师:每天增长。

4、擅强兵坐而观者:擅:拥有。而:表修饰。

5、设淫辞而助之攻也:制造。第五段:

原文: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译文: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职,经常来往于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

分析:承上启下 原文: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译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故事。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请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喜欢南霁云勇敢豪壮,不听他的话,硬要留他,准备酒席与歌舞,请(迎接)南霁云入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雎阳的人没饭吃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喉咙!”于是拔出佩刀斩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昂地为南霁云流下眼泪。霁云知道贺兰终究没有为他出兵的意思,立刻奔

驰而去。

快要出城,抽出箭来射佛寺的佛塔,箭的半截射进了它上边的砖中,说:“我回去击败叛逆,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支箭用来作标记!。”我在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来互相谈论。分析: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原文: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译文:城破以后,叛军用刀威胁迫降张巡,张巡不屈服,就拉出去,准备杀死他;又迫降南霁云,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呼喊霁云道:“南八,男子汉一死罢了,不可为不义之人所屈服!”霁云笑着说:“本想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为国捐躯!”于是就义了。分析:叙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小结:叙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及其与张巡英勇不屈、壮烈就义的事迹,塑造了南霁云这个忠贞勇敢、爱憎鲜明、浩气凛然的人物形象,也从则面凸现了张许的光辉形象,衬托出了贺兰等人的丑恶本质。南霁云——

1、乞救于贺兰,被强留。

2、断指不食。

3、射矢明志。

4、笑而就义。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慷慨激昂、坚强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并借以烘托巡加倍义烈。重点词解:

1、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从:跟从。事:做事.。

2、屡道于两府间:名作动,取道,来往。

3、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当时的事。

4、具食与乐(yuè):准备。

5、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于是,就。

6、一座大惊:全,整。

7、皆感激为云泣下:感动。

8、矢著(zhuó)其上砖半箭:加在„„之上。

9、贼以刃胁降巡:使动用法,使„„投降。

10、即驰去、即牵去、即不屈:于是,就。

11、不可为(wéi)不义屈:被,表示被动。第六段:

原文: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尝)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帖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

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译文: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投靠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时,于嵩曾在围城之中。” 张籍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那时年纪六十多岁。因为张巡,起初得到了临涣县尉职务,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听到张巡、许远的事,没能细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长得像天神。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老读这部书?” 嵩回答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对书读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认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乱抽其他书套里的书来试,没有不是这样的。于嵩又拿书架上的许多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毫无迟疑。于嵩跟随张巡时间长了,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从来没打过草稿。刚守雎阳的时候,士卒近万人,城里的居民也近数万,张巡凭着一次见面问过姓名,那以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怒,胡须就蓬开。到雎阳城陷落,叛贼捆绑着张巡等数十人,坐在地上,将要杀害。张巡起身一动,他的部下见他起身,有的站起,有的哭泣。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是命。”大家都哭得不能抬头看他。张巡就义时,脸色不变,安祥得跟平时一样。分析: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原文: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译文:许远是宽仁厚道的人,外表如同他的内心;跟张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张巡晚,称张巡为兄长,死时年仅四+九岁。分析: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原文: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于嵩无子。张籍云。

译文:于嵩贞元初死于亳州、宋州之间,有人传说于嵩在亳、宋之间有田产,武人夺去占有它,于嵩准备到州里去告状,被武人杀害。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说的。

分析: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小结: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写于蒿,看似闲笔,但对表现张巡的形象有作用,而“尽卷不错一字”、“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的描写则非常传神地刻划出了张巡博闻强记的一面。这些叙述的文字和议论部分相辅相成,既深化了议论,又弥补了人物塑造缺乏立体感的缺憾,可谓一举两得。重点词解:

1、少:年轻时。

2、依于巡:跟随着

张巡。

3、起事:指起兵讨伐叛军。

4、粗:大略。

5、须髯(rán)若神:胡须长得象神仙一样。

6、尽卷:背完一卷书。

7、帙(zhì):包书的套子。他帙:另外一卷书。

8、尽然:都是这样。

9、操:拿起。

10、立书:立即就写。

11、辄(zhé):就。

12、张:张开。

13、戮(lù):杀。

14、起旋:指起来小便。一说,指站起来环顾四周。

15、汝:你们。

16、怖:害怕。

17、颜色:面色。

18、阳阳:安祥镇定,毫无畏惧的样子。

19、诣(yì):去到,往。讼理:告状。【文言词语】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所要效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2)何为久读此: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3)为所杀:

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部分(2,3,4段):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补叙许远轶事,用事实驳斥“畏死辞服于贼”的错误论调。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 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第三层(4):

1、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2、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3、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第三部分(5、6段)展开对英雄人物南霁云和张巡的轶事的描写。第一层:(5)记叙南霁

云的事迹

1、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经过。

2、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第二层:(6)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之死。【课文主旨】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轶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人物形象】

1、张巡: 为捍卫国家的统一和拯救民族的危亡而艰苦卓越、英勇顽强地与敌人决战到最后一息的忠勇品质,慷慨悲壮、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节,洋溢着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博闻强记的品格。

2、许远:具有宽厚谦和、忠贞不渝、为国让贤、以大局为重的崇高品质。

3、南霁云:关羽式的人物,箭法超群,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生于魏州顿丘(今河南省清丰县)南寨村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屡建奇功。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

4、贺兰进明:善嫉,自私;爱才。作者对三个人物的写法不同:

对许远是严正的描写,伴以精到的论析,夹叙夹议,笔调郑重,不容置疑,展示了许远宽厚磊落的人格品性;对南霁云则以色调强烈,充满力度的笔触,集中写出他在贺兰宴上的抽刀断指,慷慨陈词和抽矢射佛寺浮图,最后慷慨赴死等几个人生片段极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其豪爽性格和侠肝义胆;写张巡主要是转述跟随过张巡的于嵩的话,从侧面加以补充。【写作特色】

(一)、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1、主题鲜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强烈的爱憎贯穿于文章始末。

2、议论、叙述转接自然。

3、夹叙夹议,议是抽象的叙,叙是形象的议。

4、前后关联,遥相呼应。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

统一在一起。再如“远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二)、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场面描写

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张巡就义:“及城陷„„阳阳如平常。”——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2)语言描写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义愤填膺,刚烈无比。3)细节描写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4)衬托手法

A、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B、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

C、“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的插叙,将霁云射塔明志的豪壮举动,衬托得如在目前。【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赞扬了怎样一种精神,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二、本文哪些地方表现出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

三、试具体分析文中在塑造英雄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有效方法。

下载《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中丞传后叙》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9[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中丞传后叙与课件同步教案

    、张中丞传后叙(与课件同步)教案 9、张中丞传后叙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体和“叙”的特征 2、辨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了解文学家韩愈其人、其作品及其......

    《张中丞传》后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二、学习写作技巧:叙议结合、细节描写、运用衬笔、曲笔 三、感受人物精神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相关背景 二、学......

    张中丞传后叙的原文和翻译

    导语:《张中丞传后叙》是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表彰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

    张中丞传后叙与课件同步教案(小编推荐)

    、张中丞传后叙(与课件同步)教案 9、张中丞传后叙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体和“叙”的特征 2、辨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3、了解文学家韩愈其人、其作品及其......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阅读答案五篇范文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阅读答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

    张中丞传翻译

    鲁僖公三十二年的 冬天,晋文公去世。庚辰日,将要移灵到晋国旧都曲沃去停放,刚抬出国都绛城时,棺柩里突然发出响声,如同牛鸣。卜筮官郭偃带领随行的大夫们向灵柩行礼,并传告:“晋文......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阅读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

    《桥的运动》大学语文教材和课件7

    7、桥的运动 【作家作品知识】 1. 茅以升,我国现代著名桥梁专家。 2. 30年代,他曾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文体知识】 1.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