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鞭炮绽放烟花的美丽
参评单位: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五初级中学
通讯地址:
商丘市示范区周集乡示范区五中
邮
编:
476000
联
系
人:
王方静
联系电话:
***
让鞭炮绽放烟花的美丽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五初级中学
王方静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爱”是万物之源,更是教育的永恒,没有爱便不谈教育。而教师的“责任”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同时也要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把负面情绪带入课堂,重视学生,重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重视自己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在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路上,踏实每一个步伐。
2020年夏第一次担任班主任这个职务,想象过班主任的工作繁杂、沉冗,万千头绪要去理一条明路。开学之后,尽是在处理学生的问题,刚开始我特别纳闷,状况怎么会有这么层出不穷。可既然出现问题,作为班主任就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在彷徨中也渐渐摸索一条路。
我感觉我们班像是个大花坛,他们或已亭亭玉立、也有折了枝条、还有那迟迟不肯出土的。经过一个学期,我也努力着托直枝条、唤醒种子,而让我最费劲心力的是在花坛中点着的小鞭炮——小晴同学。
一、案例描述
最初的印象,是白白净净的脸,甜甜美美的笑和蹦蹦跳跳的身姿,从未想过这是个一点就炸的炮仗。
第一幕
在一个寻常的课间我坐在办公室,有同学慌慌张张过来,“老师老师!小晴在班里‘发疯’了”!我心里疑惑级了,来不及思考赶忙起身往教室跑“啊啊啊!!”“谁都不能动我东西!”还没走到教室,就听见里面的喊叫声。等我进去,看到她有些愣住了,满脸通红,布满泪痕,咬牙切齿,眼珠好像要蹦出来,座位旁边是散落的卷纸,像布条一样交叉从座位摊在地上。旁边同学有些惊恐的看着她。
第二幕
她踌躇着走进我的办公室说要请假,我就询问理由,她说她要回去找猫,我奇怪地问为什么。她解释早上来学校之前猫跑出门去,妈妈催促她去上学,说自己帮她找,可她用学校打电话回家,妈妈说没找到。我就说这样你回去也找不到了,妈妈都努力找了。谁知她突然就爆发,歇斯底里地喊:“她没有!就是她故意放出去的!都不是一两次了,我每回都说关好门,她都不听!”“我不回去就真的没有了!”攥紧的双手,紧绷的神经,突出的青筋,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她的暴脾气。
第三幕
一大早她就走进我的办公室,交给我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呵呵,我才不怕你,放马过来”,询问出是小慧写的,就先让她回教室,想着先了解情况再处理,也怕她突然爆发。我把小慧喊来,事情缘由是小慧的表弟在晚自习课间不小心踩到小晴的脚,并说了对不起,但她还是态度不好。小慧和几个好朋友看到就与小晴理论,过程中产生争执,结果小晴就喊:“那我说了对不起,是不是就可以‘杀’了他”!并且放学前在自己桌子贴上纸条“谁动我东西,我就杀死谁”,小慧看见就回了便利贴贴在她桌子上。
二、案例分析
小晴是个极其“特殊”的孩子——她冲动倔强、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暴力解决问题、与家长同学关系极其紧张……诸多令老师家长头疼的表现如此集中在这个女孩身上,我必须要尽力解决,首先找出原因。
1.家长的原因
她爸爸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不过两三次,而她最亲近的是她爸爸。儿时的她在重男轻女的奶奶那里没有得到任何关爱,有时弟弟犯错误受惩罚的反而是她,妈妈和奶奶差不多,甚至会打她。她说只有爸爸疼她,可是爸爸在她四年级时候出去了,在家只剩弟弟和妈妈,她每天都不开心,妈妈总是责怪她,对她大喊,不尊重她的隐私,乱翻她的东西。十几岁的少年正是青春期,本就叛逆,想反抗,却不自觉中成为家长的影子,用妈妈的方式对待她的同学。
2.老师的原因
面对一个随时爆炸的炮仗,说实话,她的行为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刚开始的我很头疼,甚至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不满的情绪,在平时,老师讲话的语气或向她投射的眼光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敏感的她会立刻捕捉到,并且会肆无忌惮的发泄出来,不考虑任何人的情绪。另外通过了解,她在小学的时候,有老师对她讲一些特别过分的话,让她产生抵触心理,更别说信任、依赖老师了。
3.同学的原因
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谁也没有比谁多多少忍耐力。更何况她自己都跟我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脾气不好就已经在学校传开了,甚至连男生都打不过她。所以我们班的孩子在接触她之后,基本上慢慢远离她,我第一次发现不对劲是他们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同学三三两两在一起,只有她自己拿跟跳绳无助的张望。调位置的时候也没有人愿意和她是同桌,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惹到她,她喊得声音太大,叫人发慌,所以选择避开。
4.孩子的原因
(1)
缺乏安全感
儿时不好的记忆,妈妈时好时坏的态度,联系不到的爸爸,老师异样的眼神,同学背后的议论,都让她时刻高度警觉,不信任任何人。别人一碰就歇斯底里地大喊,说出像“杀”这样令人惊恐的字眼,老师一批评就痛彻心扉的哭,她觉着没人愿意向着她,特别委屈。
(2)
自我中心
或许小时候就一直只有自己一个人,家里只让他谦让弟弟,所以她就特别反感考虑别人,作为一个女孩,经常与男生动手,她特别自信地对我说“没人能干过我”,那次与小慧的表弟起冲突就是因为最一开始她给她说离远点,会撞上,结果表弟因为太闹没听见就还在那儿玩耍,结果踩到她。她咬牙切齿对我说:“我都给他说了,他为什么不让开!”
(3)
矛盾体
在后来的了解中,知道她是渴望得到友谊,与妈妈和平相处的。但从小没有人教过她,她不会,她以为示好就行,去挽着胳膊、搂着肩膀,谁知道同学都无法接受这没有任何缓冲的亲密,太肉麻。失败之后,她就躁动、觉着同学都是敌人都在说她坏话,排斥每一个人。她在挣扎,想要靠近,却不得章法,然后控制不住像炮仗一样炸开,伤到了其他人,自己也成了碎片。
三、案例反思与对应策略
空余时间,我大量阅读书籍、报刊文章,在网上搜罗专家讲座、主题电影。我无比渴望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始终坚信她并不愿意这样,谁不想成为阳光可爱的孩子啊!我一定让她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1.先和孩子的爸爸联系,这是她唯一美好的回忆,让他的爸爸多多的联系她,听她诉说。然后和她的妈妈谈心,她妈妈也承认自己脾气爆,并允诺以后控制,平常多沟通。
2.关注她、夸奖她。比如换了妈妈买的新衣服,就尝试说妈妈是关心她的,也给她看与她妈妈的微信对话,缓和她们之间的关系,教她去理解家人,也去学会正确保护自己,看到她的改变,肯定她的表现。
3.开展“我喜欢这样的朋友”主题班会,展映关于友谊的电影。告诉她为什么别人会说不喜欢她,她想要得到同学的认可,就要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待人。比如或许有的同学就不习惯搂搂抱抱,坚固的友谊并不靠肢体的亲密。将心比心,如果不喜欢妈妈的方式,就不要成为她的影子,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群策群力,找班干部们帮忙。虽然刚开始很多人是不满抵触的,接受不了她的脾气,我就说:“小晴是真的想和大家交朋友的,她只是不会方式,虽然她总说一些可怕的话,但她除了大喊也没有做过太出格的事。我们是一个集体,老师真的希望大家圆圆满满的,咱们试一试行吗?”听了我的话,都表示可以试着与她交朋友,平时我会私底下表扬这些同学,感谢他们的努力,辛苦了。
5.只属于我俩的时间。我们约定,她有任何疑惑随时找我,我愿意倾听她所有的抱怨、吐槽,哪怕是她不对,我也会心平气和同她交流,她太需要被温柔对待了。当然更乐意她分享自己的喜悦,我会表现得比她更开心,摸摸她的头,抱抱她,说“好样的,你会更好的”。
经过一个学期,即便她没有交到很多朋友,偶尔脾气仍会爆炸,我仍很欣慰。在体育课自由活动上,她可以和一群人跳大绳;会有人搀着她到办公室说她有点儿不舒服,但忍着不来找你;参加学校拔河比赛,她拼到手掌磨破,同学们都为她鼓掌给她去找碘伏。我经常告诉她也告诉我的学生,不要慌张否定一切,也不需着急立刻改变,你们只需心向阳光,终究迎来属于自己光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对啊,教育就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充满人性的关怀,正因为他们出现“问题”,才更需要“教育”,不是吗?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走进学生的心灵,去触摸学生的灵魂,不仅只有花朵能在阳光下灿烂,鞭炮也能绽放出烟花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