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感悟-把师德渗透进日常教学中
师德师风感悟-把师德渗透进日常教学中
师德师风感悟-把师德渗透进日常教学中学习师德师风的理论,最终要求人们把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否则就会变成空谈理论。在师德师风学习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教师要有崇高的师爱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培养,都同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应把和蔼可亲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学生,用真诚炽热的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去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圆满完成他们的学业。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则必然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有位教师曾说过:“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的工作刚开始时就意味着已经结束。”以前在高一(12)班有位名叫佳的同学,是年级出了名的“坏”女生。经常迟到、旷课、顶撞老师,甚至还在校内打了几次架,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女孩,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叫人看了真是头疼和心疼。记得那天的一节讨论课上,课已经进行了一半,佳气喘吁吁地从外面闯进教室,她刚坐下,就向周围的同学吹嘘她的所见所闻。我故意装着没看见她的左顾右盼并看着她对全班同学说:“佳刚从外面进来,还不知道我们讨论的话题,我再讲一遍给她听。”接着,我把整个讨论的思路整理了一下,并把讨论引导到更深的层次。没想到,一份单独的邀请、一句动听的话竟然起了作用。这节课,佳听得格外认真,并且还站起来加入了讨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了,对我更是格外的友好尊重。上我的课的时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甚至周围有人上课违纪时,她还会提醒他们。在课外,我也借机会或深或浅地找她单独谈了几回。佳曾经封闭的心扉逐渐地向我打开。在那节课上,对于佳的左顾右盼,我最初只是不想跟佳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在这之前老师们过多的指责、教诲对于她来说已经麻木了,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指责不但不能起任何教育效果,反而只会增强她自暴自弃和逆反的心理。可见,崇高的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架起师生纽带的桥梁。崇高的师爱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水。教师应注重教育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而仅仅依靠已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然要遭到时代的淘汰。平时我在课堂上非常欢迎学生问问题。学生可以就课本中的、以及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大胆提问,并且可以不经举手就站起来直接发问。有时,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很尖锐,例如,“唯心主义哲学既然是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发展它?”有的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学生就敢于提出疑问,例如,“我们应如何看待民营经济?”还有些问题是社会上刚刚出现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认识,例如,今年前段时间粮油刚刚涨价时,就有同学发问,“这次粮油全面涨价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等。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尤其是今年上了高二(1)班的政治课后,文科班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政治课堂里,经常会出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而我又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甚至会被问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常常被学生们问的没招时,下课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组里的或年级里的老师请教,或者搬出读大学时候的课本、资料,或者到图书馆、到网上查询答案。有时费了几番周折终于获得较满意的答案后,心情比谁都要兴奋和愉快。这时,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充分享受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快乐。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既要有崇高的师爱,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师德师风修养水平,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不断发展自我,从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师德师风感悟——把师德渗透进日常教学中
学习师德师风的理论,最终要求人们把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水平,否则就会变成空谈理论。
在师德师风学习中给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教师要有崇高的师爱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培养,都同他们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应把和蔼可亲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学生,用真诚炽热的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去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圆满完成他们的学业。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则必然会成为教育的障碍。
有位教师曾说过:“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的工作刚开始时就意味着已经结束。”
以前在高一(12)班有位名叫佳的同学,是年级出了名的“坏”女生。经常迟到、旷课、顶撞老师,甚至还在校内打了几次架,对于一个十五六岁的花季女孩,这种自暴自弃的行为叫人看了真是头疼和心疼。
记得那天的一节讨论课上,课已经进行了一半,佳气喘吁吁地从外面闯进教室,她刚坐下,就向周围的同学吹嘘她的所见所闻。我故意装着没看见她的左顾右盼并看着她对全班同学说:“佳刚从外面进来,还不知道我们讨论的话题,我再讲一遍给她听。”接着,我把整个讨论的思路整理了一下,并把讨论引导到更深的层次。
没想到,一份单独的邀请、一句动听的话竟然起了作用。这节课,佳听得格外认真,并且还站起来加入了讨论,这是从未有过的事!
从那以后,我发现她变了,对我更是格外的友好尊重。上我的课的时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甚至周围有人上课违纪时,她还会提醒他们。在课外,我也借机会或深或浅地找她单独谈了几回。佳曾经封闭的心扉逐渐地向我打开。
在那节课上,对于佳的左顾右盼,我最初只是不想跟佳在课堂上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在这之前老师们过多的指责、教诲对于她来说已经麻木了,恨铁不成钢的埋怨和指责不但不能起任何教育效果,反而只会增强她自暴自弃和逆反的心理。
可见,崇高的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架起师生纽带的桥梁。崇高的师爱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常言道:“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并且这桶水是不断流动、不断更新的有源头的水。教师应注重教育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和业务水平。而仅仅依靠已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然要遭到时代的淘汰。
平时我在课堂上非常欢迎学生问问题。学生可以就课本中的、以及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进行大胆提问,并且可以不经举手就站起来直接发问。有时,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很尖锐,例如,“唯心主义哲学既然是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要发展它?”有的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学生就敢于提出疑问,例如,“我们应如何看待民营经济?”还有些问题是社会上刚刚出现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理论上的认识,例如,今年前段时间粮油刚刚涨价时,就有同学发问,“这次粮油全面涨价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等等。有些问题不是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三言两语就能讲得清的。尤其是今年上了高二(1)班的政治课后,文科班的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在政治课堂里,经常会出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而我又拿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甚至会被问得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答。于是,常常被学生们问的没招时,下课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组里的或年级里的老师请教,或者搬出读大学时候的课本、资料,或者到图书馆、到网上查询答案。有时费了几番周折终于获得较满意的答案后,心情比谁都要兴奋和愉快。这时,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充分享受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快乐。
总之,在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既要有崇高的师爱,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师德师风修养水平,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不断发展自我,从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