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考试题
一、新课程理论部分(20分)
(一)、填空。
(16分,每空0.5分)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构建符合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_、_、_、_、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学习_、学习_、学习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观、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者,也是新课程的_者和_者。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教师_和课程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具有_的人。
(二)、简答4分)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二、专业知识部分(80分)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
(40分,每题8分)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