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排球裁判理论考试试卷(最终版)
排球裁判理论考试试卷(二级)
一 是非题(正确用“√”,错误用“×”)
20分
1、排球场地的中线、进攻线、发球区短线是可以延长的。
()
2、换人区规定在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内。
()
3、在队员席的侧后方有准备活动区,在比赛进行过程中队员可以在区域内用球做准备活动。
()
4、在发球时,司线员发现某队场上队员踏出场外,可向第一裁判员做出旗示。
()
5、某队发球时,该队场上队员密集站立,应判为掩护发球犯规。
()
6、甲队发球队员犯规,乙队队员站在场外,应判乙队队员站在场外犯规。
()
7、第一裁判有权判断发球一方的位置错误,也可以判断接发球一方的位置错误。
()
8、发球队员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时,应判双方犯规重新发球。
()
9、记录员发现某队发球次序错误后,不得提示,应等死球后,立即通知裁判。
()
10、发球队员击球前一脚踏及端线,而在击球瞬间又将脚抬离地面,位置在空中超过端线进 入场内,应判为犯规。
()
11、在比赛进行中,某队员在场区外并支撑某种障碍物,将球救回,应判为犯规。
()
12、在比赛中,球触及地面第一裁判员未鸣哨,第二裁判员应鸣哨并及时做出手势。
()
13、在比赛进行中,队员身体任何部分都不得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地。
()
14、甲方二传将球传过网,甲方队员由扣球动作改为拦网动作,将球拦入乙方场区,应判为界内球
()
15、乙队过网拦网队员的手触及甲队跳传二传队员的手,应判乙方拦网犯规。
()
16、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称为进攻性击球。
()
17、后排队员参加了对对方来球的集体拦网,但球未触及任何拦网队员,应判拦网没有犯规。
()
18、某队第三次击球入网,球肯定不过网,第一裁判员应立即鸣哨判该队失误。
()
19、甲队前排队员与乙队后排队员在网上同时击球,球落入甲方场区,应判甲方失误。
()20、某队员拦网时,球触及手后又触及头和肩部,而该队员又再次击球,应判连击犯规。
()
二、简答题 30分
1、第二裁判掌握暂停的操作程序?
5分
2、场上队长有哪些权利和职务?
5分
3、司线员的职务?
5分
4、什么是后排违例?
5分
5、判断未知错误的依据是什么?
5分
6、用直线把相对应的连接起来。5分
两条罚球线和端线
前场区
两条边线和中线、进攻线
后场区
两条边线与进攻线、端线
发球区
三 简答题
1、第一裁判员到达比赛场地应做哪些工作?
12分
2、第一裁判员与第二裁判员大比赛中时如何分工配合的?
12分
3、记录员的职责有哪些?
12分
4、六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按“贝格尔”方法应如何编排?又如何确定各队的名次?
14分
第二篇:排球裁判理论考试答案
答案
一 判断题 二 简答题
1、当教练员或场上队长在死球时用相应手势提出要求后,第二裁判员首先应鸣哨,然后看表掌握暂停时间,并观察场上情况,双方有无其他犯规情况,同记录台进行工作联系,必要时将暂停次数通知第一裁判员,暂停时间到第二裁判员鸣哨恢复比赛。
2、代表球队参加掷硬币等事宜。死球有权代表球队向裁判发言。
3、位置:两名司线员时,一名处第一裁判员右侧的边线与端线交界处2米左右位置上,另一名在另一场区的对角上;四名司线时,各站一条线后1~3米处。
司线员主要判罚:界内外球,病疫情时表明自己判断;用旗示表明球出手后出界犯规;对发球队员脚触及端线及越出发球短线犯规并用旗示表明;在观察判断时因视线被挡无法判断时出示无法判断旗示。
4、发球前(不管是本方还是对方),轮转到后排的队员,如果在三米线以后起跳,扣球后进入三米线没有问题,将高于网的球扣进对方半场,这种情况称为后排为例。
5、当发球队员击球瞬间,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在发球队员击球时场上其他队员未完全站在比赛场区内 在发球队员击球时未按规则规定站位
轮转错误犯规,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应判为轮转错误 三 问答题
1、赛前:主持场地器材检查工作,主持挑选发球权,场区工作,主持入场仪式,掌握准备活动时间。
赛中:第一裁判员的判定是最终判定,他有权更改其他裁判员的判断,在比赛成死球时,允许比赛队的暂停或换人请求,主持决胜局的工作,回答场上队长提出的解释规则等问题。负责决定赛场条件是否符合让比赛要求,赛中,只有第一裁判有权对不良行为和延误比赛规则进行判罚,对于高于球网上部的犯规进行判罚。
比赛结束:主持退场仪式,检查计分表确认无误后签字。赛前:登记队员姓名、号码、取得双方队长教练员签字。登记上场阵容,并有责任给与保密。
赛中:主要工作是记录两队得分情况,登记发球轮次,并观察罚球次数是否错误,记录并掌握换人和暂停次数并通知裁判员,当发现请求为不合次序的错误时,应拒绝并通知裁判员,在每一局结束和决胜局交换场地时,应及时通知裁判员,记录延误比赛犯规和对不良行为判罚。赛后:登记比赛最终结果一栏相关,记录员签字,然后依次取得双方对方队长、裁判员签字。如果赛中运动员提出抗议申诉,比赛后允许队长在记录表上填写相关内容,将记录表盒成绩报告单交竞赛部门。
第三篇:2012排球裁判理论试题
2012排球裁判员理论试题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身高:_____ 学历: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30分)
1.排球比赛场地包括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2.中线的_________将比赛场区分为两个相等的场区。比赛场区的对角线为_______米。
3.比赛场区四周至少应有_____米宽的无障碍区,其上空至少应有_____米的无障碍空间。
4.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时,在每条进攻线两端各画五段长____厘米、宽____厘米、间隔____厘米的虚线。
5.判罚区位于比赛场地端线延长线处的控制区内,长宽各为_____米,线宽____厘米,划线为_____颜色。
6.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画有____米×____米的准备活动区。
7.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______米,女子______米。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_______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___厘米。
8.球网为____色,长__________米,宽____米,其上沿的全长缝有____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
9.标志带为两条宽____厘米、长___米的白色带子,分别系在球网的两端,垂直于_______。
10.标志杆的长度为____米,直径___毫米。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_______两侧。
11.正式比赛用球其颜色应是_________________,圆周为_________厘米,重量为___________克,气压为______________公斤/平方厘米。
12.队员的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应为________号。其身前号码至少_____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_____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_____厘米。13.在队长上衣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____厘米、宽____厘米的带状标志。
14.比赛时,全队队员的服装,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必须统一、整洁和颜色一致(后排自由防守队员除外)。
15.一场比赛的裁判员由以下人员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每场比赛开始前以及进行决胜局比赛前,都应由第一裁判员主持抽签,抽签的获胜方可选择: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
17.每局比赛中,每队最多可请求_____次暂停和_______次换人。所有被请求的暂停时间限制为_____秒钟。
18.第一裁判员鸣哨终止比赛后,应立即以法定手势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二裁判员鸣哨终止比赛后,应立即以法定手势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给与判罚的不良行为,根据程度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辨析题(30分)
1.只有教练员和场上队长可以在死球时请求裁判员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也可向裁判员转达本队队员提出的问题和请求。()
2.比赛开始前,第二裁判员在核对场上位置时,发现甲队场上四号位的⑦号队员并未登记在位置表上,该位置填写的是⑨号。经询问教练员得知是其笔误所致。于是,第二裁判员请教练员在位置表上进行了更正,将⑨号改写为⑦号。()
3.暂停和技术暂停时,比赛队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区,回到替补席附近的无障碍区休息或接受教练员指导;而此时替补队员可以在本方场区的端线外用球做准备活动。()
4.甲队⑥号队员发球后,经过激烈争夺,甲队赢得一球。当⑥号队员准备再次发球前,乙队场上队长向裁判员指出甲队本轮次应为⑧号队员发球而非⑥号发球。第二裁判员和记录员经过认真核实,认定甲队确为“发球次序错误”。于是判乙队赢得一球,并纠正了甲队的轮转次序错误。()
5.比赛成死球时,乙队教练员请求换人,接着甲队教练员请求暂停,随后甲队教练员也请求换人,紧接着乙队教练员又请求换人,这样连续请求比赛间断符合规则要求。
()
6.甲队教练员请求暂停,第二裁判员鸣哨同意后,记录员发现甲队该局已经用完了两次暂停,这是第三次暂停,于是马上通知了第二裁判员。第一裁判员在得知情况后立即终止了这次已成事实的暂停,迅速恢复了比赛。()
7.乙队教练员请求换人,第二裁判员鸣哨同意,替补队员在到达换人区后才发现匆忙之中拿错了换人牌,赶紧回去调换。裁判员对此无意行为给予了谅解,允许其上场替换。
()
8.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在球未发出前,第二裁判员又鸣哨同意接发球队教练员的暂停请求,此时球已发出并落在对方场内,第一裁判员应判为发球得分。()
9.自由防守队员的替换必须是在比赛成死球后,第一裁判员鸣哨发球前进行。每局比赛开始后,只要经过一个比赛过程,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就可以上场替换。()
10.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甲队的替补队员对本方场上队员的出色表现时常报以鼓掌、跺脚和欢呼喝彩。而乙队替补队员也不甘示弱,不停地敲击空矿泉水瓶,为其场上队员鼓劲打气,赛场气氛异常热烈。这种良好的氛围正是发展排球运动所必需的,裁判员不应予以干涉。()
三、问答题(20分)
1.在比赛中,第二裁判员应对哪些犯规作出判断,同时鸣哨并做出手势?
2.一局比赛开始前,如果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裁判员应如何处理?
3.对运动队延误比赛的行为,裁判员应如何处理?
4.比赛中队员出现严重伤害事故,裁判员应如何掌握和处理?
四、专业英语(20分)
1.汉译英:
司线员__________ 规则__________ 暂停__________ 连击__________ 记分表__________ 换人__________ 犯规__________ 发球__________ 位置表__________ 判罚__________
2.英译汉:
(1)I am second referee of the next match.(2)What is the result of the toss?(3)The match is won by the team that wins three sets.(4)The ball touched the blocker and landed outside.(5)The first referee gave No.8 player of team B a yellow card.
第四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排球理论考试试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排球理论考试试卷(用手抄、学校专用信笺)姓名:学院:学好:成绩:
基础理论题(20分)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文件中提出“每个大学生每周不少于————次体育运动,每周次走向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
二、体育的概念及分类:
专项理论题(80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所有排球界线宽————厘米,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米,宽————米比赛场地内。
2、标志杆长————米,应设在标志带的————,并高出球网————厘米。
3、网球的高度成年男子————米,女子————米。
4、国际排球比赛应采用————制,一场比赛设第一裁判员————人,第二裁判员————人,记录员————人,司线员————人。
5、赛前四局有技术暂停————次,在任一对领先地————分和————时自动执行,时间————。
6、一局每对最多可替换————人次,主力队员可上场————次,替补队员上场————次。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请说出发球犯规的几种情况?
2、阐述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
第五篇:排球理论考试
1、排球比赛是由两队在长18米,宽9米,中间用球网隔开的场地上,运用发、传、垫、扣、拦等技术进行攻防对抗,并不使球落在本方场内的一种球类运动。(+)
2、排球比赛中每局(决胜局除外)先得25分的队为胜一局。(-)
3、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运动员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弹跳、反应等素质和能力。(+)
4、排球运动能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还能培养机智、沉着、果断、冷静等心理素质。(+)
5、当前世界盛大的排球比赛有奥运会、锦标赛、世界杯、青年锦标赛等。以上比赛都是每隔2年举行一次。(-)
6、排球比赛中由发球方的6号位队员发球。(-)
7、排球比赛中,在任何情况下每方最多允许击球三次(-)
8、在排球比赛中,不能持球、连击,也不允许触网或过中线犯规。(+)
9、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获得发球权的队要先按逆时针方向发球轮换一个位置再发球。(-)
10、我国国内最重大的排球赛事是全运会排球项目比赛。(+)
11、在1913年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中,我国首次参加了国际排球比赛。(+)
12、为适应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我国在50年代正式采用了6人制排球比赛规则。(+)
13、百年来,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14、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可以担任场上队长。(-)
15、在比赛中,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之前,发球队员将球发出无效。(+)
16、六十年代初,国家体委提出了“三从一大”等号召,对当时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7、自由防守队员不允许在前排完成进攻性击球,但在后排是允许的。(-)
18、由于球被击入球网而造成球网触及队员,不算犯规。(+)
19、在排球比赛中各项技术既能得分,也能失分。(+)
20、正面上手飘球能使球在空中产生不规律的飘晃,使接发球更困难,因而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21、发球队员发球时,踏及发球区的短线,应判踏线犯规。(-)
22、自由防守队员与场上队员替换必须经过第二裁判员允许。(-)
23、发球次序错误是指发球队员没有按位置表上的顺序进行发球。(+)
24、拦近网扣球时,手臂不能伸过球网,否则判过网击球犯规。(-)
25、自由防守队员除了不能将高于球网的球进行进攻性击球外,没有其它限制。
(-)
26、后排队员在比赛中试图拦网即判为拦网犯规。(-)
27、垫球的部位在腕关节上方10厘米的地方。(+)
28、自由防守队员在场上拦网就是犯规。(+)
29、跳发球队员落地时不允许踏及场内,否者视为发球犯规。(-)30、拦网已不再是单纯的防守手段,也是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
31、接发球队得分的同时获得发球权,2号位队员轮转至1号位进行发球。(+)
32、发球队得分时保留发球权,由2号位队员轮转至1号位进行发球。(-)
33、胜三局的队为胜一场。如果2:2平局时,决胜局打至15分的一方获得整场比赛的胜利。(-)
34、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
35、发球队员击球时,场上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
36、如果两名不同队的队员在网上同时“持球”。则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
37、发球队得分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
38、排球中的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五种。(+)
39、排球比赛中的第一次击球包括接发球、接扣球、接拦起的球和接拦回的球这四种情况。(+)40、比赛中,当队长不在场上时,他可以指定一名场上队员当场上队长。(-)
41、一局比赛中,一个队最多可以请求一次暂停。(-)
42、一局比赛中,一个队可以请求六人次换人。(+)
43、一局比赛中,一名替补队员上场并被替换下场后,可以继续替换场上队员再次进场比赛。(-)
44、一局比赛中,每队请求换人时只能换一人。(-)
45、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替换记在正常换人次数之内。(-)
46、第一裁判鸣哨允许发球后,运动队可以请求暂停。(-)
47、第一裁判应允许替换发球已经得分的发球队员。(+)
48、第一裁判鸣哨允许发球后,发球队员击球前,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不能进行替换。(-)
49、发球队员击球后,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不能进行替换。(+)50、拦对方的发球是允许的。(-)
51、排球运动起源于1895年。(+)
52、排球比赛场地长16米,宽9米。(-)
53、成人男子比赛球网高2.43米。(+)
54、成人女子比球球网高2.26米。(-)
55、排球比赛中,一个球队最多有队员12名,教练员1名,助理教练员1名,训练员1名,医生1名。(+)
56、只有教练员或教练员缺席时场上队长可以请求正常比赛间断。(+)
57、比赛中,只有队长可以请求裁判员解释规则。(-)
58、发球犯规与接发球队队员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为位置错误犯规。(-)
59、发球击球后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为位置错误犯规。(+)60、首创了排球运动的威廉•摩根是英国人。(-)61、发球队员击球时与场上本队后排队员有位置错误的关系。(-)62、发球犯规与接发球队队员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双方犯规,重新发球。
(-)63、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延长线前跳起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应判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64、排球比赛局间休息时间为2分钟。(-)65、全队击球次数不仅包括球员有意的击球,也包括无意的触球。(+)66、无论何种发球,首先需要抛好球。(+)67、比赛中,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击球。(+)68、排球比赛每局的比分都为25分。(-)69、排球比赛中,每局每队除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替换外,最多能换6人次。(+)70、比赛中,球触及地面,第一裁判员鸣哨,第二裁判员应跟随鸣哨。(-)71、中国女排夺得的第二个奥运冠军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72、中国女排两次夺得奥运冠军的时间间隔为16年。(-)73、在比赛中,某队一名队员因受伤不能继续比赛,而该队只有场下一名已在本局上过场的替补队员,裁判可以允许该队进行特殊替换。(+)74、后排队员进攻起跳时,脚不能踏及进攻线,但落地时可以。(+)75、队员不得在比赛场地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支持进行击球,但若队员即将犯规(如触网、过中线等),队友可以将其拉回或阻止。(+)76、双方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后而比赛继续进行时,得球的一方只有2次击球机会。(-)77、比赛时上场队员必须按照位置表上的顺序轮转发球。(+)78、发球时将球抛离手后,可以用身体任何部位将球击出。(-)79、在比赛中,队员身体任何部分都不允许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80、某队员在比赛中受伤无法继续比赛时,即使在第一裁判没有发现的情况下,第二裁也无权鸣哨中止比赛。(-)81、队员在不妨碍对方球员的情况下,可进入对方的无障碍区。(+)82、在暂停时,队员可以站在场区内。(-)83、发球队员在发球区直接将球抛到对方场区内,属于发球违例。(+)84、排球比赛时,一方必须3次击球过网,拦网也算作击球次数内。(-)85、球入球网时,可在击球次数之内将球救起(发球除外)。(+)86、排球场地的各条线,不计入场内面积。(-)87、拦网队员起跳后,小臂不能伸过网,但手掌可以。(-)88、连击是一名球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的不同部位。(+)89、跳发球的起跳点必须在发球区内,落地时也不能踩线。(-)90、比赛时,球从标志杆以外进入对方场区是好球。(-)
91、在死球时,作为替补队员的某队的队长在场外请求换人,裁判予以拒绝。
(+)92、在一局比赛中,某队员被裁判红牌罚出场外,下一局此队员可以继续留在场上比赛。(+)93、比赛时,球触及到标志杆,司线员应作出旗示。(+)94、自由防守队员可以替换前排或后排的队员。(-)95、场上4号位和5号位的队员都是属于前排。(-)96、当某队对裁判判罚有争议,场上队长有权利在死球时请求裁判作出解释。
(+)97、自由防守队员进行替换的区域涵盖靠近球队席一侧的整个边线。(-)98、裁判员整个手臂和手指斜指向地面是指界内球。(+)99、排球场区内,中线至进攻线之间的距离为3.5米。(-)100、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时期,所采用的是每球得分制。(-)101、比赛中三次必须击过网(拦网除外),一个队员最多击球2次。(+)102、比赛中,对某队第一次延误比赛的处罚是给予“延误警告”。(+)103、在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中,每局除有可以请求的暂停外还有两次技术暂停。
(-)104、所有直接向对方的击球称之为进攻性击球。(-)105、后排队员完成拦网或参加完成拦网的集体没有构成犯规。(-)106、排球比赛局间休息时间为3分钟。(+)107、乙方拦网队员的手无意中触及了甲方传球队员传出去的球,应判乙方队员犯规。(+)108、在拦网时的同一个动作中,球可以连续触及1名或更多拦网队员。(+)109、比赛中,当对方发球时,本方前排队员可跳起,直接将发过来的球扣入对方场区。(-)
110、发球队员可任意用单手或是双手将球抛起再击出。(+)111、比赛中,六名场上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前将高于球网上沿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112、在比赛中,每局开始阵容里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多次替换下场和再上场,且可以与原阵容位置不相同。(-)113、当后排队员或后排自由防守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时,第二裁判员无权鸣哨。
(-)114、在比赛中,轮转到2、3、4号位的队员属于前排。(+)115、在比赛中,位于1、2号位的队员之间是左右关系。(-)116、每一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中线更远。(+)117、在对方进攻前,拦网队员的手碰到在对方空间的球属于拦网犯规。
(+)118、当第一裁判员鸣哨的同时,单手挥动手臂指出发球方向,代表允许发球。(+)119、比赛场地的面积包括比赛场区、无障碍区和观众席。(-)120、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发球队员必须在5秒内将球发出。(-)121、世界排球锦标赛每4年举行一届。(+)122、当一局比赛的比分为25:24时,此局比赛结束。(-)123、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中,每次技术暂停的时间是30秒。(-)124、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中第1—4局里,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125、教练员可以在比赛成死球时请求暂停或者换人。(+)126、当司线员一手举旗,另一手置于旗顶时表明的性质为界外球。(-)127、当司线员双臂在胸前交叉时表明的性质为无法判断。(+)128、当第一裁判员双臂在胸前交叉,手伸开,掌心向内时,所表示的性质为一局(场)比赛结束。(+)129、正式比赛前如无其他场地供比赛队活动,当裁判员主持完挑边,运动员进场后,两队可共同练习10分钟。(+)130、某队在一局比赛中A把B换下,C把A换下,比赛继续进行。(-)131、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两次替换之间必须经过完整的比赛过程(伤、病或判罚造成的位置轮转除外)。(+)132、“四二” 配备即安排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133、排球场地所有的线宽为8厘米。(-)134、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中第1—4局,每当领先队到达8分或16分时自动执行技术暂停。(+)135、发球区宽9米,包括端线在内。(-)136、中线中心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137、进攻线的延长线不包括在前场区之内。(-)138、中国女排涌现出了许多优秀运动员,被称为“铁榔头”的是郎平。(+)139、在同一局比赛当中替补队员只有1次上场比赛的机会。(+)140、在决胜局中,当领先队到达7分时交换场区继续比赛。(-)141、在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中必须设2名司线员。(-)142、发球区的深度延伸至无障碍区的终端。(+)143、排球场地所有的线宽为5厘米。(+)144、两名不同队的前排队员在网上同时触球,如果该球落在某方场区之外,判对方得分。(-)145、拦网后的第一次击球可由任何球员来进行,包括拦网时触球的队员。(+)146、扣球或拦网落地时,脚踩在中线上即为犯规。(-)147、完整的比赛过程是造成了得分结果的比赛行为。(+)148、比赛中进行换人时,可以换1人多人次。(+)149、所有被请求的暂停时间均为30秒钟。(+)150、奥运会排球项目比赛共设2块金牌。(-)151、队员的位置应该根据脚的着地部分判断。(+)152、当发球队员击球时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犯规被认为在先。(+)153、当发球队员击球后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犯规被认为在先。(-)154、比赛中,当接发球队得分并获得发球权时,不需要进行位置轮转。(-)155、比赛中,替补队员可坐在球队席上进行准备活动。(-)156、球员一旦击球后,可以在不干扰比赛的情况下,触及球网全网长以外的网柱、网绳或标志杆以外的其他任何物体。(+)157、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不包括边线和端线)为界内球。(-)158、沙滩排球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159、沙滩排球1992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60、在比赛中,裁判员发现某队后排队员与前排队员一起进行集体拦网,球触及了后排拦网队员的手,应判其拦网犯规。(+)161、在一局比赛中,某队教练员请求的第3次暂停,裁判员应予以拒绝,如教练员再次请求第3次暂停时,应判延误犯规。(+)162、甲队第一次击球后,球从过网区以内飞入对方的无障碍区,甲队队员可将球击回同侧本方无障碍区,比赛继续。(-)163、沙滩排球在1927年传入欧洲。(+)164、排球比赛场上4、5号位队员是处于前后的关系。(+)165、准备姿势和移动是属于排球技术中的无球技术。(+)166、排球比赛场上1、6号位队员有可能造成前后位置错误。(-)167、排球比赛场上2、3、4号位队员是处于同排的位置。(+)168、在第一次击球时,身体的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是不被允许的。
(-)169、中国女排一共夺得过2次奥运冠军。(+)170、排球运动和现代奥运会几乎同时产生,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71、比赛中两名队员同时去接球,球被其中一人垫起后又触碰了另外一名队员的身体,只算作一次击球。(-)172、在决胜局中,当领先队到达8分时交换场区继续比赛。(+)173、比赛场区就是比赛场地。(-)174、比赛场地为18米×9米的长方形。(-)175、比赛场区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176、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8米。(-)177、室内比赛场区的地面必须是深色。(-)178、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179、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以有10毫米的坡度。(-)180、排球场地界线的颜色应该是与地面以及其他画线不同的深色。(-)181、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182、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183、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时,进攻线是被延长的,在每条进攻线两端向无障碍区各画6段虚线。(-)184、端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185、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奥运冠军时的主教练是袁伟民。(+)186、中国女排第二次获得奥运冠军时的主教练是陈忠和。(+)187、梁艳是中国女排“五连冠”中唯一一名以队员身份全部参赛的运动员。(+)188、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边线后。(-)189、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后排自由防守队员替换区。(-)190、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无障碍区外的球队席远端角落,画有3米×3米的准备活动区域。(+)191、判罚区域位于控制区内各端线的延长线后,放有1把椅子。(-)192、判罚区域长宽各1米,线宽5厘米,为白色。(-)193、球网的高度应从场地两边丈量,球网两端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194、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米,直径10毫米。(+)195、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同一侧面。(-)196、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197、两根网柱分别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0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198、正式国际比赛使用的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199、正式国际比赛使用的球的重量为260-280克。(+)200、正式国际比赛使用的球的气压为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201、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球的圆周、重量、气压必须统一标准,牌号和颜色则不必。(-)202、国际排联的英文缩写是FIVA。(-)203、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应采用5球制。(-)204、比赛时,替补队员只能在准备活动区域内,教练员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不能离开。(-)205、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206、在比赛中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207、替补队员可以在比赛中,准备活动区域内做无球的准备活动。(+)208、替补队员可以在暂停或技术暂停时在本队场区之后的无障碍区做有球的准备活动。(-)209、队员可以在两局比赛之间在比赛场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210、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的颜色、样式必须统一,比赛服必须整洁。(-)
211、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队员服装的号码序号是1-20号。(+)
212、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不允许穿主色为黑色的鞋。(+)
213、队员身前号码至少10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
214、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队员短裤右腿处须有4-6厘米高的号码,号码笔画至少宽1厘米。上衣和短裤要符合FIVB标准。(+)
215、队长上衣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5厘米、宽2厘米的条状标志。(-)
216、禁止穿着不符合规则规定号码的服装和与同队其他队员不同颜色的服装。
(+)
217、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中允许赤脚比赛。(-)
218、在局间或换人后更换湿的或损坏的服装,但其颜色、式样和号码必须相同。
(+)
219、队员可以戴眼镜比赛,但风险自负。(+)220、只有教练员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请求对规则和规则的执行进行解释,转达本队队员提出的问题或请求。(-)221、场上队长可以在教练员缺席的情况下请求暂停或换人。(+)222、教练员在比赛中必须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不允许离开。(-)223、在比赛中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判为双方犯规。(-)224、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判为双方犯规,该球重新比赛。(+)225、完整的比赛过程是造成了得分结果的比赛行为。(+)226、如果2:2平局时,决胜局打至15分并领先对方2分者获胜。(+)227、比赛开始前的抽签由第一裁判员主持,双方运动队的教练员参加。(-)228、抽签获胜方选择发球或接发球,另一方挑选场区。(-)229、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6名队员进行比赛。队员的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至该局结束。(+)230、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1号位(左)、2号位(中)3号位(右)。(-)231、发球击球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232、如果裁判员是因出现犯规而鸣哨,则比赛的中止是由犯规一刻开始的。(+)233、比赛队员与球的无意识接触不能被视为击球。(-)234、一个队连续击球4次为四次击球犯规。(+)235、队员在比赛场地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为借助击球犯规。
(+)236、出现球被接住和/或抛出,而不是被弹击出的情况为持球犯规。(+)237、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其身体的不同部位为持球犯规。(-)238、当接发球队胜一球时获得发球权并轮转,由前排右侧队员轮转至后排右发球。(+)239、发球队员在发球前拍球或在手中摆弄球是允许的,球可以被抛起或撤离多次。(-)240、球的整体通过球网垂直平面或触及对方队员,则认为完成进攻性击球。(+)241、在对方进攻性击球的同时,在对方空间完成拦网不能被视为拦网犯规。(-)242、在同一次比赛间断中,同一队未经过比赛过程不得连续提出换人请求。但在同一次换人请求中可以替换两名或更多的队员。(+)243、在所有的暂停时,比赛队员必须离开比赛场区到球队席附近的无障碍区。
(+)244、换人时所持续的时间,仅限记录员登记和队员进出场必需的时间,不能超过15秒。(-)245、场外队员在比赛间断时只要进入了换人区,并且做好了上场的一切准备,就是提出了换人的请求。(+)246、一个队拖延比赛继续进行的不当行为为延误比赛。(+)247、“延误警告”和“延误判罚”是对个人的延误比赛的判罚。(-)248、比赛中出现严重受伤事故,裁判员应该立即中断比赛,允许医务人员进入场地。该球重新比赛。(+)249、比赛中出现外界干扰,不应停止比赛,比赛继续。(-)250、一次或数次间断时间累计超过4小时,全场比赛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