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对表沪苏浙,向榜样看齐、向使命聚焦
——在“大学习、大研讨、大改变”活动中的研讨发言
文旅局
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观念更新;主动求变,首先要有思路之变。近期,《决策》杂志刊发《江苏、浙江的干部是如何突破常规的?》和湖北日报刊载的《上海、浙江的干部,理念强在哪儿?作风好在哪?》两篇文章,对沪苏浙干部勇于打破思想桎梏、摒弃路径依赖,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学习过程中,让我进一步端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强化在工作中突破常规、锐意进取、因地制宜求发展的意识,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身工作的差距和不足,为下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提供了借鉴。
一、沪苏浙先进经验
走在发展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等未必优于内地,却实实在在走在了发展前列。他们快速发展的原因何在?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
点:一是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工作思路灵活。思想无禁区,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落实工作没有办法想办法,没有方案可以出方案,把应该办而又“行不通”的工作变成“行得通”,他们敢于突破常规去谋划,这种先行先试、锐意进取的闯劲,值得我们学习。二是眼界开阔,勇于担当,目标定位超前。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沪苏浙的发展之所以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我认为与他们奋勇争先的创新状态,敢想、敢为、敢担当的精神密不可分。三是狠抓落实,久久为功,工作推进扎实。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唯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在沪苏浙处处是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赛场,浙江宁海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的争取,最终获得国家旅游日发祥地的“金名片”加持。四是勤于学习,高效服务,干部素质过硬。沪苏浙基层干部普遍专业水平较高,中高层领导善于且勤于学习,对专业领域工作抓得准;服务意识超前,把服务作为第一资源,善待市场主体,鼓励创新,能创造性落实营造良好发展生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的差距及原因
对标沪苏浙干部队伍,反思本人及本单位工作实际,我认为存在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观念理念方面。
思想没有向沪苏浙干部那样真正解放,虽然能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但在政策学习研究、政策吃透深度上不够,特别是在我县生态红线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抓旅游资源整合、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基本没有灵活运用政策、破解难题。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理论学习不够深、不够透,认为自己的学习深度和高度只要能够应对好工作就可以了,不往深处挖掘做到全面理解。(二)担当作为方面。
在某些工作上过于谨慎,没能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导致将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上思路不清、行动不实。工作上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避责思维”,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墨守成规,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三)工作成效方面。
聚焦主业主责全篇布局不够强。原因是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有求稳思想,按部就班,导致工作推进较慢,成效不明显。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考虑问题不够深入,安排部署不够全面的现象。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虽然知道文旅富民是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未能进行深入思考,找到合适的、有利于旅游资源整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四)为民服务方面。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入脑入心还不够,没能很好地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方面做的还不够。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理念,对标沪苏浙地区,真抓实干,推进我县文旅体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在实干中全面解放思想。
正确理清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文旅体业务知识的学习,吃透政策内容,提高政治意识,把学习作为立身、为政、干事之本,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活学活用,进一步增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旅游产品创新发展,推动全域旅游品质提升,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在实干中强化责任担当。
切实担当起新形势下文旅体事业发展的重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把担当精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我县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全域共建”大景区,大力实施“旅游+”,加快SS文旅事业产业发展,加大旅游项目策划和谋划,引导乡镇有序、差异化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认真研究政策法规,深入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大力支持旅游项目建设,并在生态红线、供电、环保、用地等方面主动担当与服务。(三)在实干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坚持从群众的立场看待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树立“金杯银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的正确政绩观;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做到工作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果在一线体现。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民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好乡村旅游整体策划规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一村一品”为原则,推动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全县乡村旅游大格局及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体系。培育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加快民宿品质的升级,打造乡村旅游度假区,形成有“看头、吃头、玩头、住头、买头”的集聚区效应,给群众创造更多就业致富机会,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