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预防性侵和欺凌工作实施方案
为持续深入地做好我县中小学校幼儿园防性侵、防欺凌工作,健全防治长效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将防欺凌、防性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工作列入校内重点教育内容,确保所有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包括教学点、校外培训机构等)全体教职工以及每一位家长(监护人)都能了解其具体内容、重大意义以及他们所负有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
二、主要内容
(一)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教育管理。
各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师德教育,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一要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和“一号检察建议”等规定,列入校内法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二要贯彻“八个严禁”。严禁单独与异性学生相处或辅导学习,严禁单独进入异性学生宿舍(租住房),严禁异性管理学生宿舍,严禁与学生酗酒,严禁与学生谈论低俗言语,严禁与学生有亲密举止,严禁与学生观看或发送色情电影(不健康视频、刊物作品),严禁穿短、露、透、紧服装上班,严禁诱导学生涉足不健康场所或不健康行业。三要强化学习考核。防欺凌、防性侵、心理健康、法治等知识的专题培训、相关教育,要纳入校领导和教职工培训、学习的考核内容。切实提高师生预防欺凌和性侵害的意识和能力。(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新教育方式,将防性侵、防欺凌和心理健康等知识教授给学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一要集中开展以防欺凌治、防性侵、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利用案例分析、国旗下讲话、法治讲堂、班会、广播站、黑板报、手抄报等传授相关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影视节目、网络游戏等侵蚀影响。二要关注学生日常表现。对学生成绩突降、情绪低落或波动较大、无故旷课等现象及时了解情况,形成“早研制、早干预”机制。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智力缺陷学生要建立档案并安排师生重点关注关心,一旦有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帮扶。三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每学期邀请法治副校长至少两次开展法治教育,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宣传解读,让学生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四要强化学生的“自护教育”。教育学生离家时告知父母出行情况,尽量避免独行外出,牢记父母电话和报警电话。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和特殊儿童开展安全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三)加强制度建设。
各校要从制度上优化校园管理,建立一套“防性侵防欺凌”机制,出台预防及处理方案。一要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职责,按照制度开展工作。制订学生防欺凌、防性侵工作责任清单,明确职责,压实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和教职工等岗位责任。二要建立健全惩戒机制。针对欺凌、性侵举报等行为,设立举报信箱及举报电话。建立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明确中小学(幼儿园)所有工作人员对性侵害案件、欺凌事件相关线索都有报警、报告的义务和责任。三要加强学校“三防”建设。从技术上升级校园管理辅助设施。要严格校园值班,加强外来人员登记管理,防止发生侵害学生案件。四要加强摸底排查。要定期开展校园欺凌、违反“八个严禁”的摸底排查、匿名举报等工作,定期开展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收缴活动。(四)加强宣传引导。
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各学校要密切与检察、公安、司法、卫健、民政、妇联等部门的联系,对学生做到安全监管、预防、救护全覆盖。同时,加强补救性“救助关怀”。对遭受欺凌、性侵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其走出阴影。二要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各学校要加强与属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联系,强化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校园周边巡查防控,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要推进家校合作。密切家校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依法落实监护责任。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周密部署。
各校要把做好防欺凌、防性侵工作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底线要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各校要结合普法工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防欺凌、防性侵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推广防治学生欺凌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普及防欺凌、防性侵知识和方法。对已发生的防欺凌、防性侵事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满足群众信息需求。(三)开展督查,确保落实。
防欺凌、防性侵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办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教体局将会同检察、公安等相关部门对学校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指导学校不断改进防治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对开展不力或未开展行动的学校,将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