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意义精选三篇
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看法1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今年9月起,小学和初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做菜做饭的本领,还要会设计营养食谱。1―2年级
要会择菜、洗菜和削皮
《课程标准》要求,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初步了解蔬菜、水果、饮品等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科学的食用方法。可以做水果茶、剥毛豆、择韭菜等劳动。3―4年级
要会制作凉菜和面食
3―4年级学生要会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切配,按照一般流程制作凉拌菜、拼盘,学习用蒸、煮的方法加工食材。例如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将几种水果削皮去核并做成水果拼盘;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煮鸡蛋、水饺等。5―6年级
要会做家常菜并设计食谱
5―6年级学生要会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7―9年级
要会营养搭配一日三餐
7―9年级学生应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等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注意三餐营养的合理搭配,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要了解科学膳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增进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了解。会做饭的儿童青少年摄入更均衡中小学生掌握烹饪和营养搭配的能力,益处颇多——不仅能让自己和家人吃得健康,还有益于心理的发展。不论是自己全程动手做,还是协助家长准备饭菜,都有积极的影响。国际学术期刊《食欲》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跟那些不参与烹饪的孩子相比,那些帮助父母准备食物的孩子可能会摄入更多的蔬菜。在实验当中,研究人员要求47对父母分别与6―10岁的孩子一起准备一顿饭。这顿饭包括各种食材,比如裹着面包屑的鸡肉、沙拉、花椰菜和意大利面。实验中有一半的孩子参与了烹饪过程,比如把沙拉搅拌在一起、帮助父母给鸡肉裹上面包屑等;另一半孩子则在父母做饭的时候在一旁玩耍。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干活只是玩的孩子相比,那些参与干活的孩子食用蔬菜沙拉的量更多,多出了76%。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帮助准备食物改善了孩子对食物的感受,特别是一些他们曾经不大喜欢但有营养的食物,使他们对这类食物摄入更多;同时也表现得更加积极和自豪。儿童青少年学烹饪,有益于心理健康对于这次教育部的新要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张妍表示,儿童青少年通过感知食物的颜色、软硬、味道、气味和形态等特性,了解食物的加工和营养价值,学习烹饪技法和饮食礼仪等,有助于促进语言、感官、认知、社会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儿童青少年拥有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来源:保健时报
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看法2
最近看到教育部正式印发了2022年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今年秋天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
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中小学孩子要学煮饭了,这个消息一下子在家长、老师群里炸开了锅。
新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程内容包括了三个大类:
①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②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③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那么这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方案里提出了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比如,在烹饪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
第三学段(5~6年级),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
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等。
不过网友们对这件事似乎并不看好,甚至有家长担心:在哪里学习煮饭?谁来教?设施场地谁来提供?不会最后让家长拍视频给老师交差吧?!
-----
增加劳动课程,玫瑶觉得这是一个好事。这说明我们国家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了。
我想起前段时间深圳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小区的外卖不能进来。一个不会做饭的朋友在小区群里求助:有谁做饭多的,可以“顺便”给她多做一份吗?(可付费)
在非常时期,才发现会做饭,在现代社会是多么实用的一项生存技能啊!
会做饭的孩子,可以自理。在极端的环境下也不至于把自己饿坏。长大后和朋友们一起,会做饭的孩子可以招呼朋友来家里吃。
孩子
一来二去人际关系网就发展起来了。
看,这不就解决了两件重要的事: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问题了吗?孩子就拥有了非常实用的技能去适应未来复杂的社会。
----
厨房不是孩子的禁区
如果能预备好环境,一岁多的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参与进来。以下是玫瑶总结的几个小贴士:
1.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固的踩脚凳。孩子可以站在上面帮忙摘菜洗菜,淘米洗米等工作。
2.提供孩子尺寸的吸水毛巾围裙,挂在孩子小手够得着的地方。
3.提供孩子尺寸的、相对安全的去皮刀和小切刀。这些工具是真实并具有功能性的,但不至于切到孩子的手。
4.预留一个小的抽屉柜,孩子使用的厨房用品可以有序地摆放在上面,方便孩子取用和放回。
5.厨房有明火,因此孩子进入厨房需要父母陪同,同时需要教孩子一些规矩,比如不去触碰正在煮的锅、不自己打开燃气灶开关等等。
孩子一旦参与到了餐食准备的过程,他会更加享受和家人一起分享的每一餐食物。孩子收获的不只是好胃口,还有很多内在的满足感和信心。
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看法3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今秋开学起,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据了解,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70后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了。
01网友讨论热烈
媒体报道量高
5月5日,#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首,据政企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新浪舆情通数据显示,5月4日-5月10日,该话题全网信息总量约12万条,其中,5日信息总量6.9万,事关中小学教育,网友讨论热烈、发声踊跃。
新方案发布后,各级媒体积极报道传播。据新浪舆情通数据显示,5月4日至10日,“潇湘晨报”为报道量最多的媒体,报道量达548条,其次为“九派新闻”。
02北京、广东网友关注度高
大V引爆话题点
消息一出,各地网友纷纷展开议论,从各地网友声量数据来看,北京、广东两地网友对此话题关注度最高,江苏、上海、山东等地重视程度也很高,发布信息量排在全国前列。
该话题的引爆离不开大V的助力,在@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的热门微博中,@是艾宝妈妈啊
@无边桃炎
@王人平
@武志红等大v成为核心传播人,覆盖微博粉丝数达到1.05亿。
03舆论态度不一
培养“一技之长”为网友心声
让中小学生学会煮饭,网友对此观点不一,一些网友持积极态度,表示“教育问题可不能马虎”,也有一些网友持消极观点,认为“最后这活还得交给家长”。
从微博转发表情看,“捂脸”“狗头”“哭笑”成为网友转发使用次数较多的表情。还有网友用“good”“赞”表达支持态度。
专家认为,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孩子独立成长,还能培养其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更好帮助孩子全面发展。这一举措还可以作为增进亲子关系的机会,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刻与孩子进行友好互动。
@财经网
发布投票“如果你还能上劳动课,你想学什么”?截至5月12日,共有12.3万网友参与投票,有36%的网友把票投给了“做饭”,另有43%的网友把票投给了“兴趣类”选项,培养孩子们的“一技之长”成了网友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