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精选5篇)

时间:2020-11-05 13:4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

第一篇: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

本次远程研修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它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

研修总结小学数学1

研修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专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做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早已不陌生,然而能够深入进去地去对新课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却不多,而这样的学习似乎正好为我们去挖掘去思考新课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内容提供了机会。这次远程研修让我有幸与专家和各地的数学精英们交流,面对每次探讨的主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杼已见,浓浓的学习氛围不言而露,尽管不曾谋面,但远程研修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经过这次研修,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六个专题的学习,收获的确不小,同时也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很多新思考,下面就对本次培训学习作以总结:

一、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研修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通过这次研修,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

四、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教学反思,几年以后很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总之,回顾这次研修学习,可谓收获颇丰,收获的是一名专业教师专业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对于这样的学习来说,也许我们付出的是忙碌,但我们收获的却是提高,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它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资本。并且这样一种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培训模式中走向网络平台时,产生了极大新鲜感和神奇感,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困惑、思考、收获很难有机会倾情表达,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研修平台共同与同仁们,一起进行交流、研讨。同行们身上的闪光点也会时刻鼓励着我,不断进取,永不停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研修中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将本次研修所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用到实处,同时还要带动其他老师积极参与,以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同大家一起在网络研修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研修总结小学数学2

通过这次研修,使我认识到,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要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进行合作型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给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能力的手段,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包办代替,绝不能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创设情境。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联系实际,多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数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现实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

3、注重过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设计

新课改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包括知识、技能、创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探究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及团体合作的意识。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过去的教学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讲的太多,许多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已去讨论、归纳和总结的内容都被老师取而代之;该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被演示实验代替。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同时也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非知识的传授者,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注重课后的做一做和说一说。

说一说和做一做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地方。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去做一做,想一想,既达到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目的,又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既扩展了数学课堂,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研修的动力将驱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克服惰性、无计划性,要通过各种学习,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切实为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而不懈努力。

研修总结小学数学3

本学年,我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特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能扎扎实实丰富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政治修养,以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二、详细目标:

1、业务素质方面

①丰富了远程教育专业的知识,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②丰富了教研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③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④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计算,使计算能力有了提高。

三、具体措施:

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

我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2、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书刊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业务水平,来加快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3、更好地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和教学课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听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

5、教学观摩:随时和本组教师互听互评,进行教学交流。

总之,本学期我勤奋努力,很好地完成了计划。使自己有较大的进步。

第二篇:城关小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城关小学校本研修总结

体育校本课程——跳绳

一年来,我校遵循校本研修“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课堂教学精彩引领”的原则,立足校本,聚集课堂,追求有效,开展了以提升教师素养为前提,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入开展新课改理念下的校本研修,引领教师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促使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资源整合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逐步形成了城关小学“走精品之路、办特色教育”的校本课程模式。现将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规范的管理使校本研修得到了保障。㈠领导重视,正确引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的实施,成立了由赵永峰、路战军为组长,张秋娥副组长、各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任成员的研究小组,制定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成员常抓不懈,全员参与的研究工作格局。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各部门协同配合,课题研究进行得有声有色。

㈡健全机制、保障支持

为了推动我校课题研究正常开展,我校建立了保障机

制,购置书报杂志、跳绳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还开设了电子备课室,为广大教师深入开展研究提供了设施保障。

㈢管理规范,落实责任

为了做好研究工作,学校制订和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学校制订了城关小学考核评价奖励等制度。坚持做到有计划、有研究内容,有总结,使教师研究既有针对性,又具有可行性,力求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次研究做到“四定”:定组、定人、定时、定内容,做到研究规范化,制度化,为保证研究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成效显著 ㈠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一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校本研修的开发、实施,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宏扬了优秀的校本文化。二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在开发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是为学生的需要而研究,解决了校园面积小,学生多,体育活动不易开展的问题:跳绳不受运动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不论在操场上,在田野里,在公园中,只要有一根跳绳,就可以练习。还解决了低段学生外出调查研究中的安全问题和技术指导问题。这样满足了学生的活动需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㈡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我校切实以研修为契机,使研究成果不断向实践转化,形成效益,让研究回归教师,回归课堂,构建学校教科研的新平台,让研究成为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校本研究是校长、教师、学生、社会、家长方方面面成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但开发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肯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了问题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交流探讨,你问我答,你的问题我补充,你写第一课,我编第二课,在来来去去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

三是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研究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结合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扬弃,这样的过程实则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㈢学校特色得到了凸现

校本研修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健康第一,德育为首,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放飞童心,张扬个性”的特色教育正在形成。学校校风良好,学风严谨,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

㈣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把校本课程—跳绳作为课题研究的同时,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到跳绳活动中,研究开发跳绳花样,现在已经开发出跳绳花样三十余种,编写了城关小学《跳绳》一书、这本书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循渐进,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为今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使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深受师生的喜爱。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兴趣。这些内容和方法,不是最好和最独特的,但他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来源于学生的,最符合我们学校现有水平的学习内容。“适合的才是好的”,我们

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在传统跳绳的基础上,渗透新的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的构成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与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教材是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资料,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总结和完善编写出来的。首先我们对本校学生进行分析,一方面,根据实际水平对练习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根据实践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对本教材进行完善。这样就形成一个实践——编写—实践—总结反馈—完善修改—运用—-总结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我校在校本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进展部分还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在深度问题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校本研究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努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才干、有特长的创新型人才。

印台区城关小学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日

第三篇: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形式

赤城县马营九年一贯制学校 何忠海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我积极主动的承担了校本教研的活动。通过这一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本人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较圆满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以“基于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校本研修的切入口,立足我校数学教学实际,依据教学实际问题,求真务实,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2015年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召集数学教师开教研会,确定了这次教研会的目的,大家听了积极发言。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我们确定了校本教研的分工和和校本教研的课题。

1.校本教研的分工 组长:何忠海

组员:李海永 石桂山 张文祥

2.校本教研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形式。

课题确立之后,我们又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1.集体备课。制定具体的上课方式。

2.上观摩课。(以我为实施者,以我们班为实验班)跟踪听课,观察效果;

3.做好研讨工作,逐步完善。具体方法措施如下:

一、方式转变: 分好座位、分好小组,为经常合作做好准备。(1)分好同桌:同桌采用异质搭配,这便于同桌互帮互助,优质学生担当 起小老师的责任,有利于大面积转化学困生;(2)分好小组:小组以 4 至 5 人一组,以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合,分布在班级座位的同一列,选择学习好,责任心强的同学做组长。分任务:组长负责辅导、督促组员完成作业,同桌也起到互助作用。教师负责点拨、培训组长、辅导督促学困生、给出目标、营造学习环境等

二、合作方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有如下几种分组办法:①优差组合。对于比较重要而且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但是这种交叉合作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如果一味的使用这种方法,优生就不会有跨越式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有时候还可以采用第②种方法——同等生合作,1、优优合作,给他们布置一些较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使他们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2、差差合作,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时候,让学习困难生互相合作,由于基础相同,他们可以无所顾及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还有近邻合作、自由合作、网上合作,这是由学生们把合作教学进行了延伸、完善,应用于家庭学习中。

三、做好阶梯式学习计划: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特别是在学习中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更加明显。在具体教学中我用得最多的是阶梯式学习法,即给每个小组布置的作业分为层次不等,有些同学只要解决基本题,有些必须完成更高层次的题目,对那些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适当增加一些思维拓展训练,在解题讨论时互相帮助。这样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学习,让各层次的同学的学习都得到满足,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本身最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四、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群体认定,或者是学生自发认定。③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学习伙伴之间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在组织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在教学中,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发现问题,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尝试自我解决;然后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由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新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五、操作过程:

教师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基础。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

六、小组合作的好处

1.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合理搭配,各小组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016年5月

第四篇: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数形结合思想

保定市清苑区大魏庄中学付素芬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急剧变化和经济迅猛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必须从现存的各种问题出发,寻找最佳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初中数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的要接受挑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化教学的倾向,初中数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思想方法,过分重视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却使数学自成体系,而忽视了数学与初中初中学生关系的建立,结果造成数学教育的内容笼杂、单调且重复性强。致使初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初中学生从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畏惧与厌烦。因此,探索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课标》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而易见,数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不是为了让初中初中学生获得有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初中学生在掌握初浅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知识尝试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实践证明对初中初中学生来说,通过数学启蒙教育获得的知识是很有限,但是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却是终身有益的。

从初中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把较为抽象的数方面知识与较为形象的形方面知识统一起来,是有利于初中初中学生学习、理解数学的,同时更有利于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此,大量事实证明我对初中初中学生园数学教学模式探索的改革将是可能,也是可行,且是有用的。

二、课题的界定

数学是由两个概念构成的,一个是数,一个是形,数抽象,形直观。数学就像一棵大树,它是从数和形这两类基本东西里生长出来的并能长出千奇百怪的分枝和花朵。数形结合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

“数形结合”是本课题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指把几何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操作材料,让初中初中学生在发现图形的各种规律中了解数学的初浅知识。它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指直接的数形结合。把图形作为数学学习的操作材料,在摆弄、玩耍、游戏中感知数学的存在与有用。第二层次指间接的数形结合。这种结合是指在初中初中学生掌握数的初浅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空间,各种数学规律的高一层次教学活动。如:加法交换律,认识时钟等内容。

“从形入手数形结合”它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即指:抓住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以各种美丽的图形方式导入数教育。在感知几何图形内在数形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两者之间的巧妙融合、巧妙渗透让初中初中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数形结合以及自身的内部机制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引导初中初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从形入手数形结合初中初中学生园数学模式”是指:在皮亚杰认知理论和新《纲要》思想的指导下,将“从形入手数形结合”的思想,作为制定教育计划的基础,并用以处理各种数学学习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建构生成内容与预设内容相结合的,并能适应初中初中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新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目标、内容等)由于“从形入手数形结合初中初中学生园数学模式之探索”课题研究的范围比较大,为了能对此课题进行深入的、可操作性的、富有实效的研究,采用总课题分解、带动子课题运转模式,逐步形成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使课题研究日趋完善。

1、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初中初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研究目标

让初中初中学生在探索形的规律中,认识与走近数,从而激发初中初中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确立初中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体地位

在感知几何图形的和谐、美丽、神奇中,体验数学世界的抽象美。在数形相互作用与巧妙融合下,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

让初中初中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将学到的数学运用在生活中

培养初中初中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初中初中学生,促进每个初中初中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培养初中初中学生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研究策略

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目标、内容是对初中初中学生数学素质的要求

4、研究内容

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如何将从形入手、数形分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从形入手、数形结合5、新的教学模式

强调环境对初中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价值意义,借助直观的形,结合抽象的数,把数与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初中初中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和谐、美丽,数学的抽象美,在有趣、奇妙的想象中进入数学领域,获得有关数方面的粗浅知识,让初中初中学生在生活中、活动中主动学习数学,通过评价了解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现状,创造适合初中初中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培养初中初中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研究对象

本校初中学生。

五、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教师通过直接的观察,搜集日常生活或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或资料,了解初中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确定研究目标、内容、过程等。如:初中初中学生在自由摆放图形时,观察初中初中学生的摆放规律、动作、表情、语言、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确定教育措施,为课题开展积累第一手感性材料,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起点。

(二)调查法

为切实了解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现状与初中初中学生的数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就根据小、中、大班初中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自行设计了包括初中初中学生数、量、形、时间、空间等方面内容的“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逐步形成不同年龄段初中初中学生的研究方案。在每学期末,采用情景调查与试卷调查的方法,检验科研成效。

(三)行动研究法

是教师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一起探寻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根据课题目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施行方案→评价问题解决的情况→再次发现问题„„循环反复,直至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如:在中班的课题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初中初中学生的操作摆弄,而忽视了初中初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思考和教师的适时指导,使操作过程成为了一种无目的的行为。课题组通过反复的研究、讨论,从而提出了正式教学与非正式教学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师的角色迁移的新理念。

(四)质的研究法

每个初中初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初中初中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此项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状况,对数学能力超常与数学学习困难的初中初中学生进行重点的、内在的、长期的研究,形成特殊初中初中学生的研究策略。

六、课题的实施

(一)学习理解《课标》,建立目标、评价体系

《课标》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没有将数学领域单列,而是放在科学领域之中,并明确指出:“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初中初中学生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有力的说明了数学教育必须以科学的事实为依据,初中初中学生只有处于自主和主动的状态下,通过对物体的操作,知识的建构才有可能。

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反复的学习和研究,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逐步明确了初中初中学生数教育研究的重点是: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到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从符号为主的学习到实际意义为主的学习,让初中初中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使图形成为科学探究的工具。逐步确立了以培养初中初中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习惯等内容为重点的研究目标,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多元化、多样化、个别化,关注初中初中学生内在变化和情感体验的描述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探究教学模式,选择适宜内容,体现全新观念

1、教学计划的探究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初中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本园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我们首先把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美丽的图形当作初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领路人”,运用欣赏、讲述、寻找、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初中初中学生认识图形,感知图形。也就是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的起点不再是学科知识的起点“1”(1和许多),而是从现实生活中事物各种形状的认识、摆弄、拼搭过渡到对数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初中初中学生在直观的观察、操作中进行归纳,发现规律。其次是在图形的摆弄中运用集合、对应等方法发现物体的多少,并将物体进行分类、排序。最后才过渡到数的理解以及时间、空间、方位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数学教学新模式(计划)。

2、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为此我们从初中初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学科的特殊性入手,注重内容的生活性、丰富性、启发性、连贯性,从兴趣入手,选择有探索欲望的教学内容,真正调动初中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过程的探究

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能生存、发展、合作,具有竞争力人,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由教师教→初中初中学生学的单一传导过程,变为教师←→初中初中学生双向互动及多向互动的过程。

4、日常教学中,教师时刻观察、注意初中初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作为调整和重新安排材料的依据,同时也在时刻思考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建议初中初中学生在更高一层次上运用材料或教给初中初中学生一些能够接受的数概念,还经常主动地与一些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初中初中学生一起活动,教给前者一些更高水平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带动其他初中初中学生,给予后者必要的帮助,使他们能跟上其他初中初中学生。在初中初中学生之间发生争执时,教师又是活动的协调者,以初中初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解决相互间的矛盾。使教师、初中初中学生、材料、环境都互动起来。

(三)采用多种手段,发展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

1、丰富的环境,为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外部条件

中国古代曾有人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隐性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初中初中学生来说,初中初中学生园的一切包括人、事、物、时间、空间等都是构成初中初中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初中初中学生切实感受到图形的美丽、神奇,激发初中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首先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的创设其实是教育思想、教育概念和教育价值的物化。

(2)心理环境

我们在注重创设物质环境的基础上,还及时将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结合起来。

一是教师常常以伙伴的身份与初中初中学生一起玩,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气氛。

二是活动中给予初中初中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初中初中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甚至做出决定。当发现初中初中学生遇到问题自已想办法解决或表现出兴趣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三是平日里常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使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提高了初中初中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可能性。

2、激发兴趣,为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内部动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前初中初中学生思维总是伴随着活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变化而同步进行。科学家发现学前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既可受活动兴趣因素的激励获得超常发挥。也可因活动兴趣的丧失而产生失常表现。所以,激发兴趣就成了数教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教师所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兴趣主要是通过材料的操作与摆弄;数学美的欣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激发的。为此我们首先从初中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初中初中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操作材料)。其次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操作材料的摆弄中引导初中初中学生欣赏数学的科学美、抽象美和创造美。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初中初中学生在生活中举一反三,不断的发现与发展。

因此,兴趣是学前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调控器。在课题进行中,我们正是抓住了兴趣这一思维调控器,使 “从形入手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大放异彩,达到发展初中初中学生思维,提高认知能力,增强内部动力的功效。

3、鼓励操作,为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可能

皮亚杰曾经说过:“数学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质的,他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可见,数学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同时在心理上建立相应的协调联系。因此,初中初中学生只有通过画、剪、拼、排、贴等操作活动,让数学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并受初中初中学生喜爱的活动。

为使操作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从数学学科本身固有的特点出发,以《课标》的理论为依据,边实际边总结,提出以下几条教学原则:

(1)条件性原则:指在初中初中学生操作探索过程中具备的条件①为每位初中初中学生提供人手一份的村料。②给予初中初中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和空间。③允许初中初中学生有同伴间交流的机会。

(2)目的性原则。在初中初中学生操作摆放图形或实物的过程中,教师都应明确活动的目的。一是通过图形“力”的作用,发现问题,初步体验到某些概念的内涵或运算规律,二是有目的的让初中初中学生用语言表述动作的结果,三是引导初中初中学生讨论操作结果,使目标有效达成。

(3)规则性原则:操作活动中的规则性可以减少教学活动或日常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特别是自发性探索活动中,只有建立了合乎情理的规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与初中初中学生探索的要求。

(4)评价性原则。在操作摆弄中所获得的知识是初浅的、零碎的,需要教师归纳和评价。因此,评价性原则往往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差异性原则。在初中初中学生操作与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根据初中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促进初中初中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鼓励初中初中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初中初中学生体验操作的乐趣,才能发展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感受和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探索,为初中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扩大空间

引导探索的最大特点是不直接将知识或经验告诉给初中初中学生,而是留给初中学生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初中初中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其实,引导初中初中学生探索时不但不宜急于将答案全盘托出,而且也不宜急于否定或肯定初中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不同想法,即使初中初中学生提出的见解是错误的,也要提供机会让初中初中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放手让他们大胆尝试,求新、求异。

5、相互渗透,促进初中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初中初中学生教育应注意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初中初中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各种知识都是相互联系渗透的,为此我们在注重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将数学内容渗透到一日生活和各领域间。表现为整理玩具时启发初中初中学生思考如何分类、排序;在游戏活动时,把数、量、形等内容有机的融入;进一步促进初中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两年的课题研究,使我们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获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而且也使我园的教育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家长的信任。

(一)建构了“从形入手数形结合”这一新的数学教学模式

(二)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紧密

两年来,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反复探索中,我们逐步扩大了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围,不仅使教学目标更贴近初中初中学生原有的基础;教学内容更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有创意;环境创设更体现初中初中学生的参与性和班级的个性,并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和数学游戏活动,让理论与实践联系得更紧密。

由于突出初中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操作化、游戏化,重视教师的自主创新,在探索新模式的过程中,使教育理论得以进一步内化,提出了教育教学中的三条原则、五个注重和六个不要。

1、三条原则:

①教是为了不教,教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初中初中学生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②扶是为了不扶,帮助而不代替。

③导是为了不导,不断提高初中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

2、五注重: ①注重现实,从现实中来,并帮助初中初中学生实现。

②注重优势,善于发现初中初中学生优长,善待初中初中学生。

③注重过程,研究活动过程艺术,活动的过程就是教育。

④注重方法,探索教学方法的科学,用正确的方法引出好效果。

⑤注重效果,没有效果的教育不是高质量的教育。

3、六不要:

①不要简单否定学生的想法。

②不要对学生有固定的看法。

③不要说学生不行。

④不要追求学生一下子就做得完美(标准)。

⑤不要强制学生一定按照教师的意见做。

⑥不要让学生在众人面前难堪。

(三)大大促进了初中初中学生的发展

新的教学模式使数学教育活动成为了一种形成态度、发展思维、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活动。在后期的测查评估中发现实验班初中初中学生的数概念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而且还带动了相关技能提高,表现为:

1、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初中初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了很大提高。逐步变单向思维,为多项思维、创新思维,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初中初中学生也常常好学、好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带动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全面发展。

2、主动性的提高

在数与形的结合、抽象与直观的结合、思维与感知的结合中,使初中初中学生接触到的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抽象的,而是美丽、生动、具体的,使初中初中学生对数学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会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表现为:

①会看。会观察,能发现环境、材料中提供的可以利用的条件,看懂蕴含在材料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操作规则、方法。

②会想。不是盲目的做(试误),而是能建立数学问题(任务)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相关的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已有经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③会做。按照已想出的办法(假设),去动手操作(实验),若行不通,还能另辟蹊径,找别的方法。

3、良好个性的形成

课题研究使初中初中学生在搭搭、摆摆、连连、拼拼、剪剪等操作过程中,在积累感性经验的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无形中增强了初中初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力的促进了初中初中学生间的互相合作、交往与谦让。培养了初中初中学生大胆、开朗的性格及乐意帮助同伴、愿意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4、良好学习习惯的习得

通过课题研究和培养,我校初中初中学生在数学活动及其他活动中都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注意力集中,不易受干扰。对数学活动兴趣浓厚了,求知欲旺盛了,他们爱动脑筋、爱提问题、爱探索,并反映在其他各科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爱学习将为入高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素质的提高

1、更新了教育观念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初中初中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教师成为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观察者、困难的引导者、过程的参与者,教师更关注的是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状况,制定系列活动方案,给予初中初中学生不同的帮助与指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初中初中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2、变备课为备教材

以往备课,教师首先要熟悉、分析教材,找出重点、难点,寻觅与教材相匹配的教具,在教案中写明整个教学过程的细节。现在,备课成了为初中初中学生准备活动材料,重点是如何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初中初中学生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如何为初中初中学生提供多种的、丰富的活动材料以及每一种材料本身具有多功能性,使课堂教学变成了初中初中学生作用于不同材料的探索活动,逐步实现了变统一要求、统一行动向同一活动、不同要求的转化。

3、增强了整合意识

一直以来我们教改的侧重点是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课题研究却使教师的眼光着眼在初中初中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学习上。使各种有效资源得到了整合。

4、提高了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要设计既符合课程目标,又适合初中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对教师们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大家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而且也发扬了不怕苦的精神,常常为设计一个好的活动废寝忘食,又为创设出一个学生喜欢的活动欢欣鼓舞。

5、增强了相互间的交流,提高了科研能力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经常一起探讨、研究。选择教材、创编教材、研究教学计划、讨论观察记录、开展教学评估、进行效果分析等等,特别是课题后期更是有许多案头工作,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在不断磨练中逐渐成长。

八、问题与思考

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师教育观念转变落后于教育行为还有不相协调的因素,在新理念的贯彻方面还需不断探索。

2、如何更系列、有序地投放丰富、多变的活动材料。

3、如何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每位初中初中学生数知识发展情况,使每个初中初中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4、如何进一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也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更好的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总之,初中初中学生的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也使我们吸取了一些教训。我们既认识到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模式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复杂性。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我们愿继续努力探索,创造出更加完善的初中初中学生数学教育新模式。

第五篇: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研究课题:新课程理念和实践“四环节循环教学法”

课题主持人:

研究人员: 全体语文教师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组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组织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语文组语文老师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本期研修内容

认真学习《有效地教学技能》,把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认真学习,积极探讨,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验证新课程理念和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法”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本次校本学习中,我们组全体语文教师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勤勤恳恳,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不断开拓创新,一定会争取到更优异的成绩!

下载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XX县XX中学 贾XX 30多年的教学生活,寒来暑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送旧迎新,亲自批阅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作业。 一、自我反思。在批阅作业尤其是作文时,发现学生升......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当素质教育一路坎坷走来,当免费义务教育蓬勃发展,“后进生”的问题仍然长久地伤痛着所有关注和关心教育的人们的心。小学作为共和国教育大厦的基石,是学生......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研修课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全国范围的新课程改革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教师都能及时地融入新课程,用新的课堂理念来组织......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形式 实验小学 : 郭晓云 我们这里地处偏远农村,近几年学生的父母多在外打工,孩子们多数是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在家没人辅导,因......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课程研修报告总结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是教授者,更是学习者,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不进则退,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教师的师......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和学习形式我们这里地处偏远农村,近几年学生的父母多在外打工,孩子们多数是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在家没人辅导,因此学困生多,学生学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