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普及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登记注册的信鸽协会会员近五百万人。驯养信鸽的数量更不计其数,因此称我国为世界第一赛鸽大国当之无愧,但我国还不能称为赛鸽强国,因为无论是国内赛鸽的血统和种源还是各类赛事的举办都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和国际赛鸽的交流广泛,近年来国内引进了大量西方优秀血统的种鸽,同时学习西方模式,信鸽比赛的赛制也有了很大改进,国际公棚赛这一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一、赛事的举办
信鸽国际公棚赛分每年4月和10月两次举行。经省、市体育主
管部门审批,并全程参与组织和监赛,每次比赛分100KM、250KM、400KM三站,历时10天。
每次比赛计划参赛鸽1.2-1.5万羽,参加的国内及荷兰、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会员1500-2000人。
二、规模和投入
我公司拟投入三千万元人民币举办春秋两季国际公棚赛及建设国际赛鸽公棚项目,其中:主鸽棚为轻钢机构约4000 m2,另建办公、生活用房及实验室计约1000 m2;项目用地需150亩以上一般农业用地,其中设施用地5000 m2。
项目计划在2019年十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可容纳赛鸽
1.2-1.5万羽,可吸纳国内外会员1500-2000人次。
三、社会效益
公棚建成后每年举办春、秋两次赛事,每次比赛历时两周。通过
赛事可以丰富民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本地区赛鸽运动水平;更主要的是通过赛事的举办可以极大提高旅游区乃至盐都区在国内的知名度,让外界更好了解盐都,认识盐都。另外每年的两次赛事可以为旅游区带来数千人次的客流量,日均消费额在百万元以上。
四、环境影响
该项目已通过市、区两级环保部门的评估认证。信鸽养殖有别于传统的禽类养殖,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饲养模式,信鸽饲养强调精细化、科学化,对卫生、防疫有着极高的要求;其次由于信鸽的排泄量很少,加上每日两次的清理和消毒,粪便集中处理成袋装花卉用肥输出,因此对周边环境基本不构成影响。
另外,赛鸽公棚是将会员们当年出生的幼鸽集中起来驯养至一岁
左右进行比赛,赛事结束后赛鸽均退还原主人,所以公棚每年约有100天左右处于空置状态,这一时间段更谈不上对环境的影响。
五、未来的发展
目前全国有赛鸽公棚350家,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京兆地区,该公棚的建成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接着我公司打算学习荷兰、比利时等国经验,依托春、秋公棚赛逐步向个性化赛鸽俱乐部的模式发展,把国内的赛鸽运动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同时也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