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特种设备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20-6-30发布 2020-6-30实施
一、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的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的正常、有效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 公司的特种设备管理。
三、特种设备定义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和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其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督管理还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安全附件: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阀等;
四、管理职责
1、设备部职责
1.1 负责制定、修订《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1.2 负责组织使用单位制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日常点检表,并负责检查监督使用单位的执行情况;
1.5 负责建立公司特种设备总台账,并负责定期更新工作;
1.6 负责组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和取证工作,并对检验结果及鉴定结论进行整理、建档。负责将特种设备检验结果及鉴定结论原件移交给公司档案室存档;
1.7 负责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使用情况、基础资料、检修维护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1.8 负责办理特种设备的换证、停用、启用、报废等手续。
2、安环部职责
2.1 负责检查、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2.2 有权对全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管理部职责
3.1 负责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
3.2 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按期培训、取证、换证工作;
4、使用单位职责
4.1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点检、检修维护和管理工作;
4.2使用单位负责编制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3使用单位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台账和运行记录;
4.4 使用单位须接受安环部、设备部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组织相关人员积极落实整改工作;
五、特种设备管理内容及要求
1、特种设备采购、安装和取证
1.1 使用单位负责提报计划,设备部负责审核,采购部进行采购;
1.2 特种设备出厂时,制造厂家须提供出厂合格证、图纸、说明书等资料,由设备部负责整理、建档,资料原件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1.3 特种设备安装前,设备部配合安装单位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特种设备安装备案。安装结束后,设备部配合安装单位办理《特种设备检验合格证》、《特种设备注册使用登记证》等手续,取证后方可使用;
2、特种设备的改造、维修
2.1 由使用单位以报告形式提出,设备部审核,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2.2 施工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实施前,设备部配合施工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告知手续;
2.3 特种设备改造、维修后,设备部配合施工单位办理检测、检验手续,经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
3.1 使用单位应将取得的合格标志,安置在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2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等资料;
(2)、特种设备的点检记录、检修计划及检修维护记录;
(3)、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3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一名特种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点检和检修维护工作;
4、特种设备定期检测、检验
4.1 使用单位根据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周期,提前1个月向设备部提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计划;
4.2 设备部负责整理、汇总各使用单位需要检验、检测的特种设备清单,负责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4.3 需要送检的特种设备,例如压力表、安全阀等,由各使用部门负责拆卸并送到指定位置,设备部负责联系车辆送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检验、检测。检验、检测完毕后的特种设备,由使用单位负责安装;
4.4 需要到厂检验、检测的特种设备,例如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全力配合;
4.5 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报告,由设备部移交公司档案室存档,特种设备合格标志,由使用单位负责安装在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5、特种设备的停用、启用、报废手续
5.1 对需要停用的特种设备,由使用单位向设备部提出书面报停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设备部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报停手续;
5.2 报停后的特种设备,如需启用,由使用单位向设备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设备部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启用手续,根据特种设备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重新报检,检验、检测合格后,使用单位方可启用;
5.3 特种设备报废,由使用单位向设备部提出书面申请,设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技术鉴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由设备部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报废手续;
6、特种设备的日常点检、检修维护和管理
6.1 使用单位的值班人员,要每日定时进行特种设备巡视、点检工作,并按要求填写相关记录;
6.2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要每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特种设备自查工作,并填写相关记录;
6.3 设备部每月应对使用单位特种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填写相关记录;
6.4 使用单位不得对特种设备擅自进行改造和安装;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要求
7.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7.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技术规程和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
7.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部门负责人报告;
六、特种设备考核管理
1、对特种设备合格证没有按要求进行现场放置的;或特种设备技术档案没有及时填写、更新的;考核责任单位或责任人100-200元;
2、值班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巡视、点检的,或巡视点检记录填写不全的;考核责任单位或责任人100-200元;
3、特种设备管理员没有按规定进行每周自查工作的,或自查记录填写不全的;考核责任单位或责任人200-300元;
4、设备部未按规定进行每月监督检查的,或监督检查记录填写不全的;考核设备部负责人或责任人300-500元;
5、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或野蛮操作的,造成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的,考核责任单位或责任人500-1000元;
七、相关文件
1、质检总局下发的《特种设备目录》2014年版
2、《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许可目录》
八、附表:
附表1:特种设备 巡视、点检记录;
附表2:特种设备 周检查记录;
附表3:特种设备 月度检查记录;
九、本制度由设备部负责解释、修订;
十、本制度自2020年6月30日起执行;
第二篇:特种设备管理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管理岗位职责
1、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1、对公司所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熟悉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章管理制度,对特种设备的使用、检验、维修、报废等实施全过程管理。
2、贯彻执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安全监察条例等规章管理制度负责按照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安全监察条例等编制和完善公司特种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熟悉公司特种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和使用主法,建立、健全公司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提报特种设备的审验、检测、维修、报废计划。,办理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停用、报废、注销等相关手续。
4、按规定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负责上报公司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计划,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按时对特种设备进行统计并及时上报。
5、负责监督、检查、验收以及公司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负责组织公司特种设备一般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6、掌握公司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状况和按规定进行定期自行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对上级部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及检测检验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其职责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要求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2、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3、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4、收集、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编制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
6、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7、提出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负责组织救援演练具体工作。
8、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按时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审。
9、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
10、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11、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12、实施对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维保工作的监督。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指使用单位中,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并经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管理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包括使用单位所有在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
1、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特种设备有关的法规、规章、标准,督促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2、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及其操作人员依法进行安全管理并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记录。
3、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使用违章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4、负责对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工作。
5、接受并配合质监部门依法实施的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
6、负责对本单位内列入重点监控范围的特种设备进行监控。
7、负责对本单位特种设备进行事故隐患自查并上报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8、参加对本单位突发特种设备事故进行应急救援并负责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
9、履行法律、法规和质监部门规定的其它职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三篇:特种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丰宁县医院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1.主要负责人岗位职责
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2.安全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安全管理负责人受主要负责人委托,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组织实施单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了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持证上岗。
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4.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负责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借阅及保管工作,确保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档案齐全完好。
(一)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定期报检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制定特种设备(含需定期校验的安全附件、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定期报检制度.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本单位特种设备作业情况,正确合理地发放、使用和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确保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安全操作规程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种设备特点,操作步骤、巡回检查、运行记录、异常处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操作规程应悬挂于操作场所。
(三)特种设备使用及管理 1.使用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核对其是否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
2.报废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3.设备状态标志
特种设备登记标志是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证明其特种设备合法的证明,如使用登记证、安全检验标志等,该标志应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4.运行与维护
(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2)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日常检查制度,并作出记录。(3)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和检查;其他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使用单位无能力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的,应当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实施,但必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法律责任。
5.定期检验
(1)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2)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检验检测工作条件,告知检验检测人员安全注意事项。检验完成后应及时取得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安全装置校验报告并存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到位。
(3)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准投入使用。
(四)特种设备应急管理 1.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即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建立事故应急组织和队伍,储备应急救援资源,制定出现紧急情况时或发生事故时的应对措施、处理办法、程序及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应急培训与演练
应对特种设备使用负重要职责岗位的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使其熟知岗位上可能遇到紧急情况及应采取的对策。
使用单位应针对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演练前应经过演练策划和批准,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告知,特种设备演练次数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以验证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工作,以及应急响应规定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
1.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主要负责人应当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加强作业人员安全、节能培训教育,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作业知识、作业技能。
2.本单位没有培训能力的,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培训。
第四篇: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包括特种设备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的专用设备的安全管理,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必需的经费,并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纳入对下级人民政府的考核内容。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等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机构)应当加强对本辖区内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监督检查,明确人员,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设、财政、价格、工商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本行业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自律管理,配合、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法报经____或者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报经____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或者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第七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使用,保证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提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九条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为管理责任人;使用单位委托其他管理人管理特种设备的,受托人为管理责任人。管理责任人依法履行特种设备的管理义务。
新安装特种设备未移交使用单位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管理责任人。
业主共有的电梯,由业主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为管理责任人。业主未委托的,由全体业主协商确定管理责任人;协商不成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园区)管理机构等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机构)应当指导、协调业主确定管理责任人。未确定管理责任人的,电梯不得投入使用;已投入使用的,应当暂停使用。
第十条
气瓶充装单位在气体充装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
禁止使用下列气瓶充装气体:
(一)没有检验、检测标识的;
(二)超过定期检验周期的;
(三)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
(四)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
气瓶充装单位发现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气瓶,应当按规定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发现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气瓶,应当作出回收处理。
气瓶的回收处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一条
锅炉房的建造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
锅炉用水的水质、锅炉的化学清洗和停炉保养,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锅炉停用一年以上重新启用的,应当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合格。
第十三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进行。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其他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由管理责任人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进行。管理责任人不能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的,应当委托依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或者其他有日常维护保养能力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
鼓励特种设备制造单位直接从事本单位所制造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活动。
第十四条
电梯主要部件严重损坏,危及公共安全的,可以按照设区的市规定的简易程序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未设立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电梯大修、改造、更新经费筹措方案。
按照简易程序申请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的,应当将维修内容、维修预算、维修单位等事项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公示,并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拨付使用完毕后一个月内将维修资金使用总额及业主分摊情况向全体业主公告。
第十五条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履行法定的检验、检测义务时,有权自主选择委托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有关部门不得对其选择委托权进行限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法定的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报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应当客观、公正,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依法对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禁止转让、出租和出借下列证书、文件或者标识:
(一)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书;
(二)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书;
(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或者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五)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或者鉴定结论;
(六)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标识。
第十八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用油桶等容器改装或者采用其他类似材质卷制、焊接的可以输出蒸汽、产生压力的简易设备。
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执法责任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二十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事故等级依法履行特种设备事故调查职能。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事故影响程度,委托下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受委托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得再委托其他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书。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注销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书,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或者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法生产、销售简易设备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简易设备,可以并处简易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违法使用简易设备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拆除、销毁;
逾期未拆除、销毁的,予以没收,并处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简易设备构成特种设备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追究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___年___月___日起施行。
第五篇: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编制: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应件设施设备保障,是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的制度,应根据部门和人员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容,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本单位设备部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各级领导,各部门责任人应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予以落实。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本单位使用的压力容器、行吊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一)、特种设备购置、安装。凡属特种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部门审核并报公司
领导批准后采购,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二)、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在特种设备明显的位置。
(三、)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订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当需要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 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各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如:空压机房、行吊场地等)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凡进入危险场所的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护、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3、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 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操作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科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或节门状态、油温、油压、液位、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运行必要的检测;根据经济实用的工作原则,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启动备用设备,若没有备用设备时,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者抢修,保证正常经营工作,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一时难以处理的,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抢修设备,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各使用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校验合格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并送交质监部门备案。
6、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30天,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各设备使用部门应予以配合、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通知各使用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维护工作,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7、单位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并做出记录。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或者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管理部门。
8、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或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由使用部门向市(地、州)特种设备监察科办理注销手续。
9、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本单位制定了详尽的,可靠的、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紧急处置措施方案;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经费保障,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控制以及疏导人员,防止引发事故。
应急预案另行公布,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10、本单位公司办理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各使用部门。
11、本单位结合年终评比工作,对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使用管理不善、设备隐患较多,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部门或个人,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者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六)其他
设备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按单位内部逐级审批,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严禁擅自大修、改造、移动、报废、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一经发现给予严肃处理外,责任人还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事故责任。
三、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本制度。
(一)根据设备使用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月、周、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二)根据设备运行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按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编制维护保养项目明细,对易磨损、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保证设备的安全登记和质量标准。
(三)在维护保养工作中,摸索设备使用及磨损规律,确定维护保养周期,依据维护保养周期,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护保养计划。
(四)在不影响维护保养质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增强设备维修人员节支降耗意识,减少和降低维护保养的物料消耗。
(五)维护保养工作切记走过场,敷衍了事,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将每次维护情况,维修内容、更换配件情况用文字记录备案。使维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员工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案,做到心中有数,设备使用部门的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负责监督检查,使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化、规范化。
设备维护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各部门应加大维修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使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 技术,才能满足本单位应件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同时,对设备故障点相关部位进行附带检查,防止遗漏其他事故隐患,确认排除故障后,交由运行人员启动设备,待设备运行正常后方能撤离设备维修现场。
如果达到了应急预案的预警要求,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故障扩大。
(七)其他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有取得国家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上述安全管理制度请各设备使用部门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并根据有关要求贯彻落实。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XXXX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201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