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
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各项消毒工作,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幼儿园保健室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
二、环境及物品日常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三、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方法消毒时,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环保型消毒剂;发生传染病时根据病原体抗力和相关方案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四、所使用的消毒药械应符合国家消毒产品相关规定,按照消毒产品管理的消毒药械需有有效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并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五、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并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套和脱卸个人防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消毒完毕做好消毒记录登记。
六、幼儿园教室、寝室、活动室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 1 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气净化消毒器除外)。温暖季节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户外活动期间进行空气通风换气。
七、教室、寝室、保健室和隔离(观察)室应使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进行室内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车必须在无人存在情况下进行,消毒后应开窗通风,驱散残留臭氧后人方可进入室内。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体积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大于 60 分钟。
八、传染病流行期间消毒。每年的 5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为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年的 11 月 1 日至第二年的 4 月 30 日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在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手卫生,适当增加洗手的频次,必要时采用适宜的手消毒剂进行快速手消毒;加强环境表面消毒,增加消毒频次和延长消毒作用时间。针对肠道传染病,应加强对盥洗室的消毒,特别需避免气溶胶所致污染;针对呼吸道传染病,应加强开窗通风,暂停使用集中空调、空气净化器(有特殊规定除外);针对介水传染病,应暂停使用嬉水池。
九、发生传染病时的消毒。幼儿园内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根据传染病传播途径,按照《GB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保健医生负责,及时对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开展终末消毒。
十、传染病流行期间(如新冠肺炎期间),除班级外各独立办公室要求严格通风、消毒。每天两次通风,每次 30 分钟;高频接触部位,如门把手、键盘、鼠标要每日酒精擦拭 3-4 次;地面每天 1-2 次 84 喷洒消毒。禁止办公室内酒精喷洒消毒。
第二篇: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
00幼儿园
清洁、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清洁制度
(一)室外环境清洁管理要求:
1.室外环境做到整洁、美观、所有墙面按园统一规划布置不随意更改,教育幼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不随意乱扔垃圾果壳等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操场、花坛、走廊
等场所的整洁。
3.场地做到雨天无积水、阴井、下水道等有定期灭虫消毒措施。
4.绿化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绿地无杂草、花坛无杂物、定期修剪、教育幼儿不随意攀摘花草树木、加强爱护绿化教育。
5.操场内或过道上不随意停放自行车和堆放建筑垃圾等杂物,保证幼
儿活动的安全和道路的畅通。
(二)室内环境清洁管理要求:
1.由教师、保育员负责教室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墙
面完好无损、布置美观、教育幼儿不抠墙,不弄脏墙面。
2.不随意在墙上拉线、钉勾子、钉阁板等物、确保室内整洁。
3.建立健全环境清扫制度与四定制度。每月一大扫、每周一小扫、分
室分片包工、定人、定点、定时、定期检查。
4.保育员要管理好室内的设备和自己的工作用具,如抹布、拖把、扫
帚等物,要按固定地点安放、不随意乱放。
5.保持厕所清洁无尿垢、无臭味、定期打扫走廊和擦玻璃窗,保持园
内玻璃窗明亮、走廊清洁。
6.保持各活动室无积灰、无垃圾,并做好灭蝇、灭鼠工作。
7.园内做到无死角、库内存放物不宜过多,应离地、离墙、防虫害和
霉变。物品要按类堆放、排列整齐。保健老师负责全面环境卫生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妥善处理。
二、开窗通风制度
1.教室、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
3.食堂、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
4.每天对各班教室、各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
三、消毒制度
1.园所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消毒液等。
2.园所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4.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00幼儿园
2022年2月7日
第三篇:通风消毒制度
通风消毒制度
通风类
一、学校教室、宿舍要保证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于30分钟。
公共场所以自然通风为主。室内外空气不建议使用化学消毒液进行消毒。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二、学校要严格教室、宿舍通风制度,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通风记录,通风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通风时间、执行人。
三、加强教室、宿舍、室外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消毒类
一、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二、消毒方法和时间
(一)一般预防性消毒为主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一次。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一般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
2.地面、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
—500mg/L的消毒剂拖拭,再用清水拖拭干净;物体表面使用喷雾消毒剂消毒或使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二)异常情况消毒
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病例时,按照相关要求配合卫生疾控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如校内出现疫情,学校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在相关卫生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所在的教室、宿舍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液(有效含氯量为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
三、疫情期不同场所的消毒方式
(一)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师生离校后,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
mg/L的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两次。
(二)集体食堂厨房餐具消毒
首选餐具消毒器消毒,常用的消毒碗柜有紫外线臭氧消毒碗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
分钟
消
毒,或
采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三)卫生间消毒
师生离校后,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将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拖把、抹布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每天两次。
(四)手部消毒
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含醇类快速手消毒液。
(五)校车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物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四、应急消毒(新冠肺炎)
学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消毒。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2000mg/L的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擦拭消毒。
五、注意事项
师生离校后,室内消毒时,应先关闭门窗,在密闭的环境内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进行通风换气。学生进入室内,要先开窗通风20分钟。设有专人负责,并填写消毒记录,消毒记录内容要详细,包括日期、消毒时间、执行人。
第四篇: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
幼儿园消毒通风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园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园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园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按照传染病时期幼儿园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园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班、各组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6、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7、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第五篇:学校幼儿园通风消毒制度
通风、消毒制度
一、医疗活动室消毒要求
(一)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二)治疗室、换药室每天早晚各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紫外线灯消毒超过 1000 小时要更换。观察床用品至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
(三)体温表(腋表)用有效氯含量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用清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存放于清洁的容器内备用。一用一消毒,消毒液每日更换,盛放体温表的容器应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和消毒。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应达到 100%,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一次,并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无菌溶液要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冰箱消毒保养1次/周,物品放置有序。
(四)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 7 天。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五)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应妥当收集保管,浸泡消毒后进行毁形,按医疗垃圾要求处理。
二、场所消毒
(一)学校食堂的餐厅开窗通风,每日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配餐间每天使用前用紫外线进行一次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消毒超过 1000小时要更换。
(二)传染性疾病流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需对食堂采取医学措施时,必须积极协助相关消毒工作。对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的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进行化学消毒,也可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揩擦。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疫点消毒)要增加消毒次数,可请疾控中心操作或指导下进行,消毒结束后要通风换气。
三、学校饮水机消毒要求
(一)每天安排专人对学校每层楼的饮水机进行卫生清洁、消毒。
(二)每台饮水机均由供水商进行检测,定期检修、消毒,并有检修、消毒的时间标识。
(三)由饮水机公司定期更换滤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饮用。
(四)做好饮水机清洁消毒、检测和更换滤芯等工作的日常记录。
四、消毒灭菌保障措施
(一)有消毒灭菌器材,如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
(二)有常用必需的消毒药(剂),如过氧乙酸、消毒片等,并定期检查消毒药(剂)有效期限。
(三)掌握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用量技术,准确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所需消毒液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