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调研报告(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1 21:1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文化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文化调研报告》。

第一篇:社区文化调研报告

以文化繁荣促进社区和谐 ——24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彭焱飞)

24社区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地段,由2号小区和24小区两个小区组成,总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9377人。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之路,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区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24社区结合社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有利契机,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召开文艺骨干座谈会、设立意见箱、走访居民群众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调研。

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几年来,24社区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始终坚持把打造精品文化社区和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作为服务群众、凝取民心的重点,通过特色文化促进社区和谐。

1、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依托社区文体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极大地改善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条件;二是发挥24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开展广场特色文化;三是建立社区书屋,每天对外免费开放,方便了居民对知识的需求;四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开辟了3处健身路径,安装了几十套健身器材,为我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打下了基础;五是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现社区共有阅报栏,计生宣传栏,劳动保障宣传栏等不同内容的宣传栏25块,为及时宣传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提供了平台。

2、有良好的人才资源优势。

社区聚拢了一批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文艺人才。精于体育的申秉昌;酷爱书法、绘画的张继德;擅长剪纸、刻纸的赵大成和吴鲁闽;爱好写作的张友华;痴迷摄影的杨钦善;能歌善舞的张梅花等一大批既有能力又热心社区事业的老同志,成为社区开展文化体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3、有固定的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充分发挥文艺骨干优势,组建了各类文艺表演队。从原先的一只社火秧歌队,到目前合唱队、歌舞队、棋牌队等7支文化活动队伍。

4、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许多自己的特色活动品牌。一是根据驻区文化单位多、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共建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使社区逐步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社区先后与15个驻区单位签订了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协议,文化宫,群艺馆、体育馆、二小、二中等文体教育单位,为居民免费开放活动场所和设施,免费提供师资人才,实现了辖区内文体资源的共享。

二是打造社区文化服务品牌。24社区积极挖掘人力资源,先后组建了社火队、秧歌队、合唱队、舞蹈队等6支文艺团队,通过开展特色文化,界次文化,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社区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棋牌比赛、六界纳凉晚会、四届健身路径大赛,成功举办了五届“邻居节”系列活动和两届“红歌会”。特别是邻居节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内容包括“百家宴”、“文艺晚会”、“电影进社区”、“家庭趣味运动会”、“知识讲座”等,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居民们在活动中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和谐的是邻里关系,形成的是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密切了与驻区单位关系,被社区居民亲切的成为“我们的节日”。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随着社区的发展,24社区的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

1、社区室内活动场地偏小,还不能完全做到专室专用。

目前社区活动室场地偏小,仅50平米,对开展大型活动存在场地的制约。给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随着社区工作量的增加,许多工作下放社区,需要专用服务站,社区的文化活动场所一一被挤占。现在社区文化活动站经常是一室多用,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文化的需求。

2、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专业文化工作人员,只有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于业务的不熟练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导致社区文化的阵地和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二是由于社区又没有专业的创作人才和老师,大都是群众业余水平,文艺演出队在节目的质量上,活动的运作上都有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制约了社区文化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三是文艺骨干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四是热心社区文化事业的居民年龄结构偏大,有的甚至已是80多岁了。看到这些老人,我们很为他们热爱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但也产生了一些忧虑。文艺队的新人较少,新的热心人也不多,特别是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年人更是难得。

3、社区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建局面。24社区虽然驻区单位多,平时也能给予社区一定的支持,但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共建单位向居民开放的文化设施场所难以长期维持,只停留在偶尔使用,不能长期开放; 其次,社区民民的观念尚未转变。社区居民大都要求社区文体设施无偿开放,只要一收费,即使是非常低廉的收费,参加活动的人数就激剧减少。

4、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社区居民参与度偏低,参与人员老龄化。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活动的吸引性还不够,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中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有些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这一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对社区活动关心参与度较低,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份集中在社区文艺骨干,社区楼栋长,党总支骨干这些特定群体上,活动的人员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青壮年少。社区组织了许多活动,经常苦于无人参加,社区也只能硬性压指标,给社区文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

对 策 及 建 议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根据24社区文化发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社区文化建设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使文化建设有目标、有布局、有重点、有举措。要强化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形成活力,确保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真正负起责任来,为发展文化服务体系尽义务、作贡献。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将文化公共设施纳入整体规划,一起开发,综合利用。社区文化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相协调,制定出近期和中远期总体规划。在制定具体社区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充分体现该社区的特色以及适应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在具体执行中,将战略规划分解为每年的目标管理,由宣传文化部门总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组织调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各行其责,做到建设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进、措施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2、着力抓好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以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文化站为纽带,居民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的作用,这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应积极帮助辅导社区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全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社区文化站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既要服从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又要策划、组织辖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发挥社区优势与特点,激励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社区的文化工作。社区应以文艺团队为依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根据居民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文化骨干为核心,建立社区文体团队,加强引导,制定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社区宣传、教育、文娱、卫生、体育等社区文化各领域的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3、坚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何开展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呢?我们认为除了要有一个明确社区文化功能作用、健全的网络以外,在具体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贴近居民群众。在策划一项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有无群众基础。因为他们是活动的主角和参与者,离开了居民的要求,势必影响活动效果。社区应根据居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激发起居民的热情,才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只有开展贴近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才能充分地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使居民群众在社区内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达到自娱自乐、陶冶情操,自我教育,明理增智,自觉健身,健美增寿的目的。

第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小型多样为主。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对象、参与者都是居民群众,而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爱好又千差万别,要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就得开展多门类、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家庭文化、门栋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美术、摄影、书法、健身、科普、工艺制作等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

第三、形成活动品牌。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树立精品意识,求效果、重质量,注重群众的参与率。为此,就必须注意培养特色活动项目。在创办社区的特色活动项目中,要因地制宜,注意发挥辖区社会力量的作用,挖掘本辖区的人文资源,发挥辖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优势。在具体工作上应把握几点:一是创办特色活动项目,要有连续性,要长期坚持,有规律地开展活动;二是特色活动要有群众基础,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三是要不断地宣传和普及这种活动形式,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这种活动,从而达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效果;四是在策划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这是使活动富有吸引力所不可缺少的,使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形成品牌。

4、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

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虽然政府投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师市财力有限,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社区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输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其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同时,社区要利用现有文化设施、文化队伍的优势,实施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等方式自筹资金。

二十四社区 二00九年五月一日

第二篇:社区文化调研报告

以文化繁荣促进社区和谐 ——24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彭焱飞)

24社区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地段,由2号小区和24小区两个小区组成,总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9377人。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之路,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区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24社区结合社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有利契机,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召开文艺骨干座谈会、设立意见箱、走访居民群众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调研。

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几年来,24社区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始终坚持把打造精品文化社区和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作为服务群众、凝取民心的重点,通过特色文化促进社区和谐。

1、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依托社区文体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极大地改善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条件;二是发挥24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开展广场特色文化;三是建立社区书屋,每天对外免费开放,方便了居民对知识的需求;四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开辟了3处健身路径,安装了几十套健身器材,为我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打下了基础;五是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现社区共有阅报栏,计生宣传栏,劳动保障宣传栏等不同内容的宣传栏25块,为及时宣传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提供了平台。

2、有良好的人才资源优势。

社区聚拢了一批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文艺人才。精于体育的申秉昌;酷爱书法、绘画的张继德;擅长剪纸、刻纸的赵大成和吴鲁闽;爱好写作的张友华;痴迷摄影的杨钦善;能歌善舞的张梅花等一大批既有能力又热心社区事业的老同志,成为社区开展文化体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3、有固定的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充分发挥文艺骨干优势,组建了各类文艺表演队。从原先的一只社火秧歌队,到目前合唱队、歌舞队、棋牌队等7支文化活动队伍。

4、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许多自己的特色活动品牌。一是根据驻区文化单位多、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共建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使社区逐步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社区先后与15个驻区单位签订了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协议,文化宫,群艺馆、体育馆、二小、二中等文体教育单位,为居民免费开放活动场所和设施,免费提供师资人才,实现了辖区内文体资源的共享。

二是打造社区文化服务品牌。24社区积极挖掘人力资源,先后组建了社火队、秧歌队、合唱队、舞蹈队等6支文艺团队,通过开展特色文化,界次文化,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社区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棋牌比赛、六界纳凉晚会、四届健身路径大赛,成功举办了五届“邻居节”系列活动和两届“红歌会”。特别是邻居节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内容包括“百家宴”、“文艺晚会”、“电影进社区”、“家庭趣味运动会”、“知识讲座”等,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居民们在活动中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和谐的是邻里关系,形成的是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密切了与驻区单位关系,被社区居民亲切的成为“我们的节日”。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随着社区的发展,24社区的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

1、社区室内活动场地偏小,还不能完全做到专室专用。

目前社区活动室场地偏小,仅50平米,对开展大型活动存在场地的制约。给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随着社区工作量的增加,许多工作下放社区,需要专用服务站,社区的文化活动场所一一被挤占。现在社区文化活动站经常是一室多用,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文化的需求。

2、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专业文化工作人员,只有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于业务的不熟练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导致社区文化的阵地和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二是由于社区又没有专业的创作人才和老师,大都是群众业余水平,文艺演出队在节目的质量上,活动的运作上都有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制约了社区文化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三是文艺骨干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四是热心社区文化事业的居民年龄结构偏大,有的甚至已是80多岁了。看到这些老人,我们很为他们热爱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但也产生了一些忧虑。文艺队的新人较少,新的热心人也不多,特别是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年人更是难得。

3、社区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建局面。24社区虽然驻区单位多,平时也能给予社区一定的支持,但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共建单位向居民开放的文化设施场所难以长期维持,只停留在偶尔使用,不能长期开放; 其次,社区民民的观念尚未转变。社区居民大都要求社区文体设施无偿开放,只要一收费,即使是非常低廉的收费,参加活动的人数就激剧减少。

4、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社区居民参与度偏低,参与人员老龄化。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活动的吸引性还不够,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中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有些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这一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对社区活动关心参与度较低,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份集中在社区文艺骨干,社区楼栋长,党总支骨干这些特定群体上,活动的人员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青壮年少。社区组织了许多活动,经常苦于无人参加,社区也只能硬性压指标,给社区文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

对 策 及 建 议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根据24社区文化发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社区文化建设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使文化建设有目标、有布局、有重点、有举措。要强化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形成活力,确保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真正负起责任来,为发展文化服务体系尽义务、作贡献。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将文化公共设施纳入整体规划,一起开发,综合利用。社区文化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相协调,制定出近期和中远期总体规划。在制定具体社区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充分体现该社区的特色以及适应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在具体执行中,将战略规划分解为每年的目标管理,由宣传文化部门总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组织调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各行其责,做到建设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进、措施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2、着力抓好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以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文化站为纽带,居民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的作用,这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应积极帮助辅导社区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全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社区文化站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既要服从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又要策划、组织辖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发挥社区优势与特点,激励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社区的文化工作。社区应以文艺团队为依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根据居民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文化骨干为核心,建立社区文体团队,加强引导,制定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社区宣传、教育、文娱、卫生、体育等社区文化各领域的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3、坚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何开展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呢?我们认为除了要有一个明确社区文化功能作用、健全的网络以外,在具体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贴近居民群众。在策划一项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有无群众基础。因为他们是活动的主角和参与者,离开了居民的要求,势必影响活动效果。社区应根据居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激发起居民的热情,才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只有开展贴近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才能充分地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使居民群众在社区内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达到自娱自乐、陶冶情操,自我教育,明理增智,自觉健身,健美增寿的目的。

第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小型多样为主。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对象、参与者都是居民群众,而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爱好又千差万别,要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就得开展多门类、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家庭文化、门栋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美术、摄影、书法、健身、科普、工艺制作等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

第三、形成活动品牌。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树立精品意识,求效果、重质量,注重群众的参与率。为此,就必须注意培养特色活动项目。在创办社区的特色活动项目中,要因地制宜,注意发挥辖区社会力量的作用,挖掘本辖区的人文资源,发挥辖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优势。在具体工作上应把握几点:一是创办特色活动项目,要有连续性,要长期坚持,有规律地开展活动;二是特色活动要有群众基础,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三是要不断地宣传和普及这种活动形式,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这种活动,从而达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效果;四是在策划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这是使活动富有吸引力所不可缺少的,使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形成品牌。

4、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

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虽然政府投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师市财力有限,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社区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输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其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同时,社区要利用现有文化设施、文化队伍的优势,实施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等方式自筹资金。

二十四社区 二00九年五月一日

第三篇:社区文化调研报告

以文化繁荣促进社区和谐 ——24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彭焱飞)

24社区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地段,由2号小区和24小区两个小区组成,总面积0.5平方公里,人口9377人。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之路,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区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24社区结合社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有利契机,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召开文艺骨干座谈会、设立意见箱、走访居民群众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调研。

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几年来,24社区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始终坚持把打造精品文化社区和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作为服务群众、凝取民心的重点,通过特色文化促进社区和谐。

1、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一是依托社区文体活动室,为居民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极大地改善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条件;二是发挥24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开展广场特色文化;三是建立社区书屋,每天对外免费开放,方便了居民对知识的需求;四是在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开辟了3处健身路径,安装了几十套健身器材,为我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打下了基础;五是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建设,现社区共有阅报栏,计生宣传栏,劳动保障宣传栏等不同内容的宣传栏25块,为及时宣传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提供了平台。

2、有良好的人才资源优势。

社区聚拢了一批热心社区文化事业并有一技之长文艺人才。精于体育的申秉昌;酷爱书法、绘画的张继德;擅长剪纸、刻纸的赵大成和吴鲁闽;爱好写作的张友华;痴迷摄影的杨钦善;能歌善舞的张梅花等一大批既有能力又热心社区事业的老同志,成为社区开展文化体育工作的得力助手。

3、有固定的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充分发挥文艺骨干优势,组建了各类文艺表演队。从原先的一只社火秧歌队,到目前合唱队、歌舞队、棋牌队等7支文化活动队伍。

4、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了许多自己的特色活动品牌。一是根据驻区文化单位多、资源丰富的特点,以共建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使社区逐步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社区先后与15个驻区单位签订了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协议,文化宫,群艺馆、体育馆、二小、二中等文体教育单位,为居民免费开放活动场所和设施,免费提供师资人才,实现了辖区内文体资源的共享。

二是打造社区文化服务品牌。24社区积极挖掘人力资源,先后组建了社火队、秧歌队、合唱队、舞蹈队等6支文艺团队,通过开展特色文化,界次文化,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社区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棋牌比赛、六界纳凉晚会、四届健身路径大赛,成功举办了五届“邻居节”系列活动和两届“红歌会”。特别是邻居节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内容包括“百家宴”、“文艺晚会”、“电影进社区”、“家庭趣味运动会”、“知识讲座”等,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居民们在活动中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和谐的是邻里关系,形成的是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密切了与驻区单位关系,被社区居民亲切的成为“我们的节日”。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随着社区的发展,24社区的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点:

1、社区室内活动场地偏小,还不能完全做到专室专用。

目前社区活动室场地偏小,仅50平米,对开展大型活动存在场地的制约。给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随着社区工作量的增加,许多工作下放社区,需要专用服务站,社区的文化活动场所一一被挤占。现在社区文化活动站经常是一室多用,远远不能满足社区文化的需求。

2、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专业文化工作人员,只有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由于业务的不熟练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导致社区文化的阵地和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对社区文化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二是由于社区又没有专业的创作人才和老师,大都是群众业余水平,文艺演出队在节目的质量上,活动的运作上都有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制约了社区文化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三是文艺骨干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四是热心社区文化事业的居民年龄结构偏大,有的甚至已是80多岁了。看到这些老人,我们很为他们热爱文化的精神所感动,但也产生了一些忧虑。文艺队的新人较少,新的热心人也不多,特别是能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中年人更是难得。

3、社区难以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建局面。24社区虽然驻区单位多,平时也能给予社区一定的支持,但是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共建单位向居民开放的文化设施场所难以长期维持,只停留在偶尔使用,不能长期开放; 其次,社区民民的观念尚未转变。社区居民大都要求社区文体设施无偿开放,只要一收费,即使是非常低廉的收费,参加活动的人数就激剧减少。

4、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社区居民参与度偏低,参与人员老龄化。可能是宣传力度不够,活动的吸引性还不够,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中出现了“上热下冷”的局面。有些社区成员对社区建设这一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调动起来,对社区活动关心参与度较低,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份集中在社区文艺骨干,社区楼栋长,党总支骨干这些特定群体上,活动的人员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青壮年少。社区组织了许多活动,经常苦于无人参加,社区也只能硬性压指标,给社区文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社区文化活动的覆盖面窄。

对 策 及 建 议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现有的条件下,创造条件,更好地发挥社区文化在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根据24社区文化发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社区文化建设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中长期文化发展规划,使文化建设有目标、有布局、有重点、有举措。要强化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形成活力,确保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真正负起责任来,为发展文化服务体系尽义务、作贡献。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要将文化公共设施纳入整体规划,一起开发,综合利用。社区文化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相协调,制定出近期和中远期总体规划。在制定具体社区文化发展战略时,要充分体现该社区的特色以及适应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在具体执行中,将战略规划分解为每年的目标管理,由宣传文化部门总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组织调动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各行其责,做到建设有人分管、工作有人推进、措施有人落实、问题有人解决,保证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2、着力抓好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以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文化站为纽带,居民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的作用,这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应积极帮助辅导社区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全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工作的发展。社区文化站作为承上启下的枢纽,既要服从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又要策划、组织辖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发挥社区优势与特点,激励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社区的文化工作。社区应以文艺团队为依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根据居民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文化骨干为核心,建立社区文体团队,加强引导,制定激励等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社区宣传、教育、文娱、卫生、体育等社区文化各领域的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3、坚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如何开展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呢?我们认为除了要有一个明确社区文化功能作用、健全的网络以外,在具体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贴近居民群众。在策划一项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有无群众基础。因为他们是活动的主角和参与者,离开了居民的要求,势必影响活动效果。社区应根据居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激发起居民的热情,才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在群众中扎根、开花、结果。只有开展贴近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文体活动,才能充分地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使居民群众在社区内能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达到自娱自乐、陶冶情操,自我教育,明理增智,自觉健身,健美增寿的目的。

第二、丰富活动形式。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以小型多样为主。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对象、参与者都是居民群众,而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爱好又千差万别,要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就得开展多门类、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家庭文化、门栋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美术、摄影、书法、健身、科普、工艺制作等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

第三、形成活动品牌。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树立精品意识,求效果、重质量,注重群众的参与率。为此,就必须注意培养特色活动项目。在创办社区的特色活动项目中,要因地制宜,注意发挥辖区社会力量的作用,挖掘本辖区的人文资源,发挥辖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优势。在具体工作上应把握几点:一是创办特色活动项目,要有连续性,要长期坚持,有规律地开展活动;二是特色活动要有群众基础,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三是要不断地宣传和普及这种活动形式,使更多的人关心、支持这种活动,从而达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效果;四是在策划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竞技性与娱乐性,这是使活动富有吸引力所不可缺少的,使社区文化活动真正形成品牌。

4、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

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虽然政府投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由于师市财力有限,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社区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输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其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同时,社区要利用现有文化设施、文化队伍的优势,实施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等方式自筹资金。

二十四社区 二00九年五月一日

第四篇:社区文化调研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协会建设为载体

努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富蕴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富蕴县立足实际和居民素质现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居民兴趣协会建设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小兴趣促进了大教育,小协会发挥出大作用,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社区整体凝聚力得到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真正走出了一条以居民兴趣协会带动社区现代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一、创新思路,探索成立居民兴趣协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社区居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在社区中普遍存在。鉴于此,富蕴县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在社区开展居民兴趣协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居民群众的兴趣为切入点,鼓励、引导社区居民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爱好,成立、参加相应的协会组织,通过协会作用的发挥,把社区居民紧紧吸引到社区党组织周围,让社区真正成为群众心目中的精神家园。为更多掌握居民兴趣协会创建的第一手资料,1

论证协会建设的可行性,富蕴县积极组织专人深入各社区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出台了《关于成立居民兴趣协会的实施意见》,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思路,率先在库额尔齐斯镇赛尔江东路社区试点推行,进而推动居民兴趣协会在各社区普遍建立、完善提高。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参加兴趣协会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截止目前,仅库镇5个社区就成立社火协会、书法协会、豫剧协会、音乐协会、爱心妈妈协会、奇石协会、钓鱼协会等居民兴趣协会32个,协会成员达837人。

二、加强管理,推动兴趣协会健康发展

一是健全组织,提供保障。在协会成立之初,同步设立党支部,协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确保协会在党的领导下顺利开展活动,保证了协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由各乡镇党委牵头,成立社区共建单位、社区辖区单位参加的区域性党建协调机构,定期召开例会,帮助解决协会发展中的困难,县委还将此作为“三联共建”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单位支持协会发展。截止目前,各单位共投入协会扶持资金近百万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3000多个。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全天候向协会开放;先后在13个小区实施了社区服务、居民活动

为一体的小区活动中心建设,全部允许各协会开展活动;结合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活动场所设备多的实际,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协调动员其向协会和居民免费开放,既使辖区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又缓解了协会活动经费不足的现状。截止目前,各单位向协会开放的场所达70余处。

三是培育骨干,加强引领。在开展居民兴趣协会建设过程中,注重骨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动员社区内有一技之长、思想觉悟高、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干部、老党员担当协会骨干,有效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少、精力不够的难题。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把辖区内各方面有专长的特色人才组织起来,成立了居民兴趣协会优秀人才储备库,纳入统一管理,作为活动开展的师资来源。目前,每个协会均能保证有3—8名骨干,负责协会筹备、完善、拓展队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了协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各级党组织积极引导、帮助协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协会科学、规范运行,自身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为引导协会组织加快发展,及时建立评先晋优等多项机制,积极鼓励协会组织参加各级别的评选活动,对获得荣誉的协会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激发了各协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豫剧、音乐、书画等协会先后荣获国家奖项3个、自治区及地区奖项21个。

三、以协会为载体,带动社区现代文化建设

近年来,富蕴县始终围绕中心工作、主题教育及时事政策,以各类协会组织为载体,大力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在弘扬现代文化、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素质和自治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社区居民爱国爱县意识增强。在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庆祝建党90周年等主题活动期间,豫剧、音乐等协会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创作了《今日富蕴》、《请到富蕴来做客》等20多部文艺作品,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及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使各族群众凝聚共识,形成同心同向、同调同力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坚定了各族群众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社区自治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从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爱心妈妈、扶贫帮困、民主议事等协会的作用,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原则,先后建立了爱心超市、岗位银行、群众议事厅等服务项目146个,广泛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服务和面向商业网点的社会化服务,让困难居民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关心和关爱。截至目前,各协会共为32名贫困学生资助学费11.7万元,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100多个。三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充分考虑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教育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引导民族特色协会组织

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中挖掘素材,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了富蕴文化的独有魅力。例如,幸福路社区成立阿肯阿依特斯协会,积极传承哈萨克族的木沙依拉(诗歌朗诵),受到群众的欢迎。在其带动下,哈萨克群众学习木沙依拉的热情高涨,2011年,富蕴县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哈萨克族木沙依拉)之乡”。四是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健身舞蹈、腰鼓等协会组织作用,组织开展以文艺演出、书画比赛、趣味体育等为主线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军营文化和家庭文化活动,举办了“额河源”—社区文化节、周末大舞台、“八一”军民鱼水情联欢会及大型节日庆祝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目前,共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575场次,参与群众达3.5万余人次。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富蕴县社区以兴趣协会为载体、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协会运行不够规范、凝聚力不够强、协会文化骨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方面问题。今后,富蕴县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和职能部门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大力支持兴趣协会建设,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凝聚力和共建合力,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第五篇:关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文化服务升级

——关于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为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作用,保障广大社区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区文化局党支部积极响应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工作部署,于2009年4月上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对全区四个街道2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认真调研,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研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针对目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与使用存在新问题,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和使用的原则,区文化局将2009年确定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确定为“管理提高年”,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满足社区居民崇尚知识、追求进步,以及健身、休闲、娱乐的文化需要。

一、当前全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区文化局坚持以强化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为原则,坚持走区分层次、全面推进的建设发展模式,引导区、街道、社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4500万余元,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基本构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经过持续四年“文化设施配送工程”的实施,促进四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均达到了省级先进标准,全区139个农村社区均建起了达到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覆盖面达100%,辖区内“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设施的功能作用,区文化局 坚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管理”的工作思路,创新固定资产的监管模式,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管理、使用上狠下功夫,为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制定标准、统一要求,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奠定基础。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区文化局在对全区文化设施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青岛市先进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标准,制定《崂山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统一要求,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要建有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对硬件设施较好但内部设施尚未完善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为其配送电脑、书架、乒乓球台、台球桌、棋牌桌、阅览桌椅、乐器等文体设施,使其达到青岛市先进文化活动中心标准,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实现质的提升。

二是制定办法、强化监管,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监管的要求,联合财政、发改、监察、审计等部门制订《崂山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所配送设备所有权属区文化局,接受配送的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享有管理使用权,要定期对所配送的固定资产进行养护、检测与修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为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区文化局根据社区实际,制定出台了《社区文化中心考核办法》,加大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使用的考核力度,强化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为提高利用率奠定了基础。

三是统一标识、形成合力,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条件。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与区委组织部、文明办、教体局、团区委、工会、妇联、老龄委、残联、教体局、司法局、计生委等单位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社区学院教学点、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之家、巾帼健身活动站、残疾人康复中心、健身路径、法制学校等有关职能有效整合,进一步拓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作用,使其成为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活动阵地。同时,邀请专业公司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标识统一设计,统一安装悬挂在指定位臵,做到美观大方、整齐划一,使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各单位开展基层工作的主要阵地。

四是完善机制、加强辅导,为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规范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区文化局制定了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基层图书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使用与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安排业务骨干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人员进行群文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图书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文体设施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对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业务提出统一要求,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做好制度上墙、档案完善等工作,营造出环境整洁、品位高雅的文化氛围。

五是乐器配送、资源共享,以品牌塑造推动群众文艺队伍的规范化。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要求,积极鼓励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培育、发展群众文艺队伍,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建成了周 3 哥庄军乐团、枯桃威风锣鼓队、山东头民乐团、东台京剧团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队伍,全区已发展群众艺术队伍230支。区文化局对群众文艺队伍重新登记整理,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开展艺术辅导与排练,指导他们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获取节目资源,健全社区文艺队伍活动制度。通过规范化建设与引导性管理,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文艺队伍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调动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

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职人员管理。尽管每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都建起了功能完善的五室一场:图书室、阅览室、“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培训室、文体活动广场。但目前,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均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大多由社区干部兼职从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工作,导致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不能长期正常开放,限制了其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社区档案意识不强。社区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很多社区,平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社会各界都很了解,但是在档案上却没有体现,缺乏历史文化积淀与经验积累。有的社区人员工作热情很高,但是存在有劲无处用的状态。只能凭借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档案整理,这样就造成了各个社区的档案格式都不一样,有的有图片,但是没有文字说明;有的光有文字档案,但是没有图片。

3、配送设施利用率不高。由于缺乏专人管理,为社区所配送的电脑、书架、乒乓球台、台球桌、棋牌桌、阅览桌椅、乐器等文体设 施的利用率不高,年服务人次基本都达不到社区总人数的50%以上。图书室的图书大多没有登记、编目、分类,有的还没有上架,而是打包存放。个别社区将甚至将所配送的电脑挪用到了社区领导的办公室,社区居民无法利用电子阅览室获取网上共享工程的资源,严重违背了共享工程配送的初衷。

4、电子阅览室上网率较低。由于上网费用过高(每个社区每月约400元),加上社区没有对电子阅览室配备专项资金,社区上网确实存在一些切实困难。同时,由于白天留在社区里的基本都是老人、幼儿,青壮年多数有自己的正当职业,因此,社区电子阅览室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部分电脑因为长期不使用、机器受潮且无专业维护存在损坏的情况,无法正常启动。

三、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与使用效率的建议措施 针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管理与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区文化局将按照建管并举的原则,重点在管理与使用上下功夫,扎实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管理提高年”活动,努力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效率,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一是争取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为充分发挥社区文化阵地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中的功能作用,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够采用与雇佣护林防火队员相同的办法,按照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的标准,为每个基层文化活动中心配臵1名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的正常开放及其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满足社区群众就近、经常性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 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是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考核力度。依照《社区文化中心考核办法》及《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围绕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管理是否完善、造成损坏;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电脑是否上网、挪作他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房舍是否改变功能,挪作其他部门办公场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否有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卫生状况是否脏乱差;社区除区里配送的图书外是否有自购图书,数量是否达标,图书是否登记、分类和编目,借阅手续是否健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否长期正常开放等方面,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逐一检查,对存在问题仍不改正的社区将亮黄牌限期整改,促其成为社区居民健身益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三是要切实提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档案意识。通过思想教育、实地查看交流等方式,重点提高社区领导的档案意识。同时,安排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各街道、社区,采取集中学习、一对一指导等方法,依据《青岛市崂山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考核评分表》,对社区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档案文件的格式,使社区档案工作规范、有序。同时,积极与网通公司协调,争取能够免费或者按普通家庭上网费用标准,收取社区电子阅览室的上网费用,真正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功能作用。

四是要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指导与培训。针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人员少、文化业务不够熟练的情况,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要安排业务骨干,适当增加图书管理、电脑管理维护、文体 设施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专业性培训,提高社区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特别要加强对群众文化队伍的指导与排练,提高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升级,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下载社区文化调研报告(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文化调研报告(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见》(供销合字[2012]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供销合作社的软实力,促进全区......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初稿) 社区的存在问题 (一)、社区办公经费不足 一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除了社区自身水费、电费、电话费、宽带费及制作有关制度上墙费用开支都由街道统一解决外,但......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我们凌源调研小组一行5人,对***6个街道32社区和2个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凌源民政局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通过听取社区工作人员汇报与实地调研,发现了一......

    社区调研报告

    xxxx社区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深入开 展“百团进百村、千人访万户”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动社区创先争优活动,促进我县社区健康发展,为县委、......

    社区调研报告

    AA社区调研报告一、社区基本情况:........二、社区特点1、退休人员多。社区管理服务的退休职工人数逐年净增,从社区成立时的X人,到目前已达到X人,且大部分退休工资低,年老体弱,身......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

    社区调研报告

    整合资源 以人为本 ——凉水井社区需加强治理能力 社区即是城市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也是住房、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公共服务承接和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围绕“......

    社区调研报告

    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