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第一条 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境内机构(以下简称企业)出口后应当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收回货款或按规定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
附件1: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完善货物贸易(以下简称贸易)外汇管理,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涉外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制定本指引。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全文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第一条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境内机构(以下简称企业)出口后应当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收回货款或按规定存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共5则)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货物贸易(以下简称贸易)外汇管理,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涉外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国家
-
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操作指引
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企业版)操作指引 一、界面登录,用外管局所给用户代码和密码登录 二、业务操作员维护: 1、新设置一个用户代码和密码,填写相应的信息 2、选中未分配的角色列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问题解答(第三期)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相关问题解答 (第三期) 问题1:90天以上海外代付,企业应如何认定是否需要进行报告,是按实际付款时间为准还是以还款给银行的时间为准来计算? 答:90天以上海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相关问题解答[推荐五篇]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1:企业名录的变动周期是怎样的?对于贸易收支业务发生频率较高的企业,是否在办理每笔业务前都需要查询名录? 答:企业名录根据企业实际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问题解答(第二期)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相关问题解答 (第二期) 问题1:企业如何知晓自身的名录状况? 答:企业可登陆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企业版)通过【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全国施行
为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改进货物贸易外汇服务和管理,自2011年12月1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在江苏、山东等七省(市)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实行情况汇报1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实行情况汇报 2011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等七个省(市)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
-
外汇局:解读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
2011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等七个省(市)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
-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附件 2 :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实施细则 第一条依据 《 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指引 》 (以下简称 《 指引 》),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等除货物
-
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2012年第1号 为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改进货物贸易外汇服务和管理,国家
-
外汇局就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问题答记者问
外汇局就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问题答记者问 2011年12月07日18:2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自2011年12月1日起,我国在江苏、山东等七个省(市)启动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操作规程(银行、企业版)》及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5篇材料]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试点指引操作规程(银行、企业版)》及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10-24 文号:汇发[2011]40号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打
-
内保外贷外汇管理操作指引
第一部分 内保外贷外汇管理操作指引 一、境内担保人办理内保外贷业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及外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可自行对外签约。二、内保外贷登记 境内
-
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操作指引-国家外汇管理局
附件2 跨境担保外汇管理操作指引 第一部分 内保外贷外汇管理 一、担保人办理内保外贷业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及外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可自行签订内保外贷
-
国际收支外汇管理业务办理指引(五篇材料)
国际收支外汇管理业务办理指引 (2015年5月15日) 1.事项名称:银行结售汇业务监管操作 1.1.事项名称:银行业金融机构即期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退出管理 (一)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