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舒婷朦胧诗鉴赏
-
舒婷朦胧诗赏析
舒婷《双桅船》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
-
舒婷诗歌鉴赏论文(最终版)
浅析舒婷其诗歌理念 学号:1004220241 姓名:闫康俊指导老师:丁燕 摘要:舒婷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中国诗坛的重要人物,她和同时代的顾城,北岛,梁小斌等以不同于前人的创作风格开启了
-
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区别
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的不同点: 一、语言风格上: (一) 北岛的诗歌主调是沉重、悲壮和冷峻,但也可以明显分出两个时期,80年代的直白、对抗和90年代的隐晦、平静。 北岛的诗歌创作是
-
朦胧诗
朦胧诗朦胧诗是孕育于“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朦胧诗的作家群则是以生长在“文革”时期的年轻人为主。他们生活在那个特殊混乱的时代,现实中的黑暗给予了他们写作的动力。
-
浅析朦胧诗
浅析“朦胧诗”史加香 (重庆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09 级汉文班)【摘要】近期以来,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愈加深入了。对 80 年代的“朦胧 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
-
朦胧诗赏析
经典朦胧诗赏析 《雨巷》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
-
朦胧诗经典句子
1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会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星星变奏曲》 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同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顾
-
朦胧诗讲稿
朦胧诗讲稿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1979年3月,《
-
舒婷经典语录
篇一:舒婷经典语录 舒婷经典语录 总会燎原。--《曾经深爱过》 43 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以收藏,篇二:席慕容 张爱玲 舒婷名言 席慕容 张爱玲 舒婷语录 席慕容语录 1.“在年轻的时
-
舒婷诗集
1:《致橡树》舒婷 朗诵者:邀月共醉 原文: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
-
舒婷论文定稿
论舒婷的作品 摘要 舒婷创作的诗歌具有明显的个性。在她的诗中有着独特的女性见解,读来也别有韵味。她的诗歌时而柔美时而刚毅,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就要从她的诗歌的创作
-
舒婷诗歌范文
《舒婷诗歌》教学设计文字稿 舒婷诗歌在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足印。她的诗歌传达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的女性觉醒,宣告
-
讲课课件朦胧诗
一、朦胧诗的出现 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
-
朦胧诗赏析[精选5篇]
中国当代文学史
舒婷、顾城 诗歌赏析
【也许】
舒婷
——答一位读者的寂寞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
朦胧诗新编读后感
《朦胧诗新编》之《致橡树》读后感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社工142 练韵 201411424207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如果把诗歌比喻成珊瑚,它晶莹剔透,多姿多彩,犹如诗人笔下的这些汉字,散发
-
中国当代朦胧诗(推荐阅读)
1978年12月23日,油印的《今天》创刊号以“大字报”的方式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诗歌民间刊物。第一期刊出的诗作就有蔡其矫的《风景画》、《给》、《思念》,舒婷的《致
-
舒婷诗歌赏析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
-
舒婷诗歌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考查论文发掘舒婷诗歌中的美与哲思 引言: 舒婷以特有的女性细腻而温柔的文字加以诗意化表达,让诗歌读起来流溢着婉转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