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当铺地学区 钱秀芹 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想、告、诉、路”等12个生字,会规范地书写““京” “门”“广”3个生字,通过范读读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复沓,让课堂弥漫诗意之美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第11课。 【文本解读】 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以诗歌的
-
我多想去看看(推荐)
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想、能”等13个生字,认识“心”字底,会写“广、足”等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六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复习词语 朗读、背诵诗歌 谈谈观看升旗仪式的场景 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
-
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组第2课。 【文本解读】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新疆孩子想去遥远的北京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三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
-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
我多想去看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多想去看看》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部分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 教学设想: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第一段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实用】我多想去看看教案四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2、认识2个偏旁“
-
我多想去看看[五篇范文]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 赵纯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设计 教学设
-
我多想去看看5则范文
11、《我多想去看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102页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2、认识2个偏旁“心、方”。 3、使学生在学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诉”等12个生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会、走、北”等6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3.通过诵读和交流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2 我多想去看看(二) 科目: 语文 班级: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想、告”等12个生字。 2、会写“会、走”等6个字。 3、认识偏旁:足字旁“足”,巾字底“巾” 将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11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淮阳县实验小学一年级组雷莉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心”、“方”。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
一、看图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同学们,谁能知道这是哪里呢?(天安门、故宫、万里长城、颐和园、天坛......)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2.导入:有一个
-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读本。我多想去看看,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