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考模拟考试八
-
中考模拟考试简报
简报 第三期 城关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务处2012年3月24日 积极备战,以考促学 ——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 中考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拔。为了让九年级学生尽早
-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往北京MH370航班与地面死去联系,机上载有239人,其中中国人154人。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中美越马新等国相继派出军舰等参加搜救,多日过去,仍没有相关消
-
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2009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思想品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 -
中考模拟考试测试卷(科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Zn-65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在白天进
-
2013年生物中考模拟考试
双水镇2013年生物中考模拟考试1.将一定量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血液分层现象,中间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白细
-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2011.6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祈(qí)祷亵渎(dú)恪(kâ)尽职守忍俊不禁(jīn) 倒坍(tān) .....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 -
2015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5年中考模拟性考试
历史试题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B.《甘石星经》C.《天工开物》D.《九章算术》
2.想通过诗歌了解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可以 -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3分)常常是:言者未倦,听人已厌。世间不知怎样的知己可以达到山水这般境界,静静地níng望,默默地
-
2007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07年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涂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我国
-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中学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苏教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其后题目。(6分) 文学是一个xuàn( )烂迷人的世界。
-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思 想 品 德 试 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面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 2013年9月
-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pfzx
初三毕业班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基 (3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四季景色千zī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 -
中考作文——北京中考及模拟考试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北京中考及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汇编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全命题: 一
-
2018年普宁市中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2018年普宁市中考模拟 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说明: 1 全卷共 6 页,考试 用时 80 分钟, 满分为 100 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宇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
-
2017年中考模拟考试(一)听力
株洲县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英语试题卷(一)听力 第一节 (共5个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
-
中考政治模拟题八
2012年初中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八) 第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在下列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你知道世界“枕头大战”吗?当天,活动参与者自带枕头互相击
-
2014初三学业水平中考模拟考试(四)
2014初三学业水平中考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四)(全卷共四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宽恕(shù)归
-
寻乌县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思想品德试题
寻乌县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思想品德试题(温馨提示:本卷共7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考生可携带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试时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A.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