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篇一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的教育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篇二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福建省香火最旺的南普陀寺,它位于五老锋下,为子五座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占地面积有3万多亩,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1684年由靖海侯重建,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快牌匾“南普陀”是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在1981年写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去看它的一些主体建筑,这是天王殿,在1925年改建的,我们看它的建筑结构是木构架结构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嘻嘻哈哈的菩萨是弥勒菩萨,他是一坐艺术品,他是采用福建省特有工艺“脱胎漆器”而制作的,要先用泥做出他的泥身,难后用金漆精描细画千遍,最后再破去泥胎才完工的。这种工艺品不仅美观、坚固、而且还不怕火,因此很深受游客的喜欢。佛预言在56。7亿年之后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道因此人们称他为未来佛。这是四大金刚,文革中曾被破坏,这是经过重塑的金身,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天下,我们看他们的兵器和形象都不同,这是东方持国天王,这是南方增长天王;这是西方广目天王,这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们手上拿的法器都有不同的含义:剑,锋也,比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含着雨的意思;龙,有青龙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是万事如意,国泰民安。
我们看到这四大天王的一只角是悬挂在空中的,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关于这个有一个传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农家,小时侯家境很贫寒,经常饿着肚子,于是就到庙里做小沙弥,负责清扫,他扫到天王殿的时候看到四大天王的角周围不干净,于是就叫四大天王把脚抬起来,因为朱元璋是真命天子,天王不好不从,结果打扫干净后,小家伙就听到开饭的钟声,于是就顾不得眼前的事,就放下扫帚,跑去吃饭,四大天王的脚就一直抬到今天了。那么只要谁能命令四大天王把脚放回去谁就是真命天子,这是跟大家开个小玩笑。那我们来看一下后面的这是天神韦驮,他曾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据说佛在捏磐时,有邪魔将释迦的佛舍利偷走,韦驮历经艰难,把舍利追了回来。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他身穿甲胃,手持金刚杵就是保护佛祖,降妖的。
韦驮手上拿的法器不同就表示这个寺庙的制度,如果韦驮手上的金刚杵是着的的,是表明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游僧不开放,最多只能吃两餐,不能住宿;假如韦驮的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的,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叉腰,右手握着金刚杵过额头就说明这寺庙对外来的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比臂上,仍保持原来的,按十方丛林的规矩,云游僧人是可以免食宿的。
我们现在走到天王殿后面这一花岗岩铺地的大庭院,建筑上称为“埕”石埕左右分为钟楼和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庙的制度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敲钟的,听到这钟声可以解脱人的108种烦恼,钟楼是供奉地藏菩萨,鼓楼是供奉伽蓝菩萨。
我们在继续走带上面,这是大雄宝殿,为何把它称为 “大雄”呢?那是对佛主至高无上的尊称。我们看到门前的这副对联:“经始朔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曙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挥”;这副对联将寺庙的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寺庙在唐朝就有了,据说最早到岛上开发的是陈氏家族。五代时这里称为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来改为普照寺、普照院,因与浙江的普陀山是同供奉观音菩萨的,且又地处普陀山的南面,因此就把它称为南普陀寺。大雄宝殿基本采用了花岗岩,朴素,端庄,有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翘角飞檐,草龙飞舞,看上去非常的精致灵巧,并且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主殿供奉的是竖世三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边为药师佛,西边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
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唐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观音菩萨和百姓之间可说是缘情深厚,她的传说世人都在纷纷说道:(古时候有一老汉,年纪大了患眼急就要失明,到处去求医都没有用,最后得到别人的指点,需要用人的眼睛做药引才能好,结果他的大女儿、二女儿都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做药引来给他的父亲治眼睛,惟独他的小女儿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眼睛换来父亲的光明,结果就感动了天地,释迦牟尼佛就赐她千眼让她能够普视人间的一切苦恼,千手截难保佑人间。观音菩萨座下还放着一个木鱼主要是用木鱼的方法让僧人在念1是提神的。大雄宝殿的背后还有三尊佛像,他们被称为“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本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大悲殿,殿前的这两棵佛家圣树菩提树,十分的干净,连蜘蛛网都不结,当年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大悲殿原来为砖木结构,在1928 年因香火过旺而被烧毁,在1962年进行大翻修,主题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推叠但不承受重力,用于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以彩绘装饰造形巧妙,结构严密,称为蜘蛛结网。殿内供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都有拿者不同的物品,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悲愿;常会有人对观音的性别表示怀疑,究竟是男还是女?门住是这副对联解释得很巧妙:菩门无定向,慈悲济世即观音。实际上考证,唐宋时期画观音的名家有很多,但都是不画妇女形象,但宋代之后,观音就成为了女身,一直到明代,大概是观音具有“菩萨心肠”与女性特点更家的相协调,因而就刻画成女像就流传了下来。
最后这一边是大殿的藏经阁,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的建筑很有特色,有中西合并的韵味,上层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上层是藏经,下层是法堂如果你们想更多的了解佛教法那么可以到上面去看看。
使南普陀寺享有盛名的还有“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现在的佛学院已经是僧教育的重点学院。
好了南普陀寺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
第二篇: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南普陀寺导游词
南普陀导游词
游览路线:五老峰---南普驼沿革---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佛---素菜
各位团友,五老峰乃南普陀寺后面的五座山峰,依次为钟峰(一峰)、二峰、中峰(三峰)、四峰、鼓峰(五峰),凌空而立,远远望去,宛如五位老髯面天盘座,丛树若须,云雾似袖,故名“五老凌霄”。是新评厦门二十名景之一。
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原名泗洲院,始建于唐,由入厦始祖南陈族人所建。大雄宝殿石柱上有副对联:“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这副对联将寺庙开基的年代和地理位置说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寺庙在唐朝就有了,距今己有1200多年。五代时,称泗洲院,宋初叫无尽岩,后改名普照寺、普照院,元代至正年被毁;明洪武时重建,明末又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由统一台湾的施琅将军重建。因与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遥对南太武山,寺院呈中轴线递次向上,主体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向左右对称展开,依次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庑廊,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雄伟壮观。正对寺门,有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十一层高的万寿塔,是1993年、1994年由信士捐建的。塔前为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这里是分外清净高洁的佛门净地。塔间是放生池,专门为施主放生所设。为什么庙前都要有一个放生池呢?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后来与佛教的“慈悲”、“不杀生”等教义相融合,进而衍变成一种较普遍的佛事活动。提倡放生,反对杀生,示意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难的和平乐园!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于1925年重建的,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天王殿”匾额。天王殿里,除四大天王外,中间还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他的身后是护法韦驮。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天王,中国称四大金钢,有坚固、锐利、无坚不摧之意:东方持国天王,身白,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南方增长天王,身青,手持无鞘剑,意为劈开爱锁情枷,斩尽妖魔;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无鳞龙,左手念珠,叫吞龙吐珠,意即如意吉祥;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无骨伞,左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这些法器,均有含义:剑,锋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风调雨顺”乃万事如意,国泰民安!而盘坐殿正中的叫弥勒佛。相传弥勒佛出生于印度一个婆罗门家庭,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弁尼为未来佛。我们看到的这位弥勒佛已经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相传他是我国五代后梁时,明州(今宁波)奉化人,名契此。他常常荷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称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在岳林寺磐石上坐化时念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人们也常用“开口常笑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来形容他。
弥勒佛身后的韦驮,按佛教寺院的规矩,韦驮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弁尼,身着甲胄,手持降魔金刚杵,其意是保护佛祖,驱除邪魔。韦驮英勇善战,威镇八方,饰以童子面相,表明其有赤子之心。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云游僧不开放,至多只能在寺中吃两餐,不得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韦驮的手臂上,表示寺庙是十方丛林,游僧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握金刚杵过额就说明这寺庙对游僧要适当收费。南普陀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的,改为十方丛林制后,金刚杵没有改为横放在手臂上,仍保持原样。按十方丛林的寺规,云游僧人是可以免费食宿的。江苏常州天宁寺的韦驮是坐着的,全国独一无二。据说乾隆出巡江南,行至常州天宁寺,参拜佛祖时,发现韦驮在侧,顺时说了一名:韦驮,你跑得快,到天津买“狗不理”来吃,说完就径直往寺后方丈室饮茶去了。待乾隆从方丈室出来时,韦驮手托冒着热气的“狗不理”,跪在呈上,满头是汗。乾隆见状说:累成这样,赐你坐下。从此,天宁寺的韦驮是坐着的。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始建于1921年,后被台风吹倒,是后来重建的。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主殿正中供奉三世尊佛,中间是佛祖释迦弁尼佛,东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他们的莲花座上都刻有释迦传记和唐三藏取经的故事。释迦两旁站立的,东边是大弟子迦叶尊者,西边是他的堂弟阿难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观音。两边站立的是帝释天王和梵释天王。释迦弁尼,历史上确有其人。“释迦“是一个种族的名字,”“弁尼”是圣人的意思,其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梵文为“最好的牛”和“目的达到的人”)。据说,他原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母亲摩耶夫人生下他7天后即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从小善于沉思,虽然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深感人世间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认为要拯救人类只有出家修行,才能寻找到解脱苦难的道路。所以,29岁时便出家苦修6年,但“苦修”并不能解脱痛苦,他于是盘腿而坐,在菩提树下静思默想人生真谛,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成道。得道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成为佛教的创始人。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殿后供奉的是“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俗称弥陀,意译为“无量光明”佛,传说人死后都得向他报到,否则灵魂就无法升到西方极乐世界,故又称“接引佛”。观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念其名号,观音就会寻声来救,所以叫“观音”。早期的观音均为男身,随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日益理想化、世俗化,特别是唐以来,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观音化为美女劝人行善的故事,观音渐渐变成了女身。观音手里拿的是净水瓶,倒出的净水,可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到彼岸的极乐世界去。这里观音手中的净瓶口是朝下的,意为普救众生。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众生遇着皆能息火、血、刀、光之灾,且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地狱、饿鬼、畜生),得无上力,所以称“大势至”。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的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燕尾脊、飞檐翘角、轻巧灵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脊上剪瓷镶嵌,有九鲤化龙、凤凰展翅、麒麟显瑞等图案;墙上有“清影摇风”、“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鸟画;壁上有“禅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释迦诞生的连环画,这又是闽南寺庙建筑的技艺。
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悲殿,这也是南普陀寺的第三殿,清初由施琅将军创建,原称大悲阁,专供观音,是福建寺庙中特有的。大悲殿原为砖木结构,1928年因香火过盛被烧毁,1930年住持大虚法师重建。1962年进行大翻建,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斗拱堆叠但不随承受重量,只作装饰。殿高20米,三重飞檐,彩绘装饰,中心藻井由斗拱层层叠架而成,造型巧妙,结构严密,称“蜘蛛结网”。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殿内祀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各臂各有执物,执物各不相同,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如手下伸、掌向上的叫“施无畏手”,象征能排除众生的一切恐怖畏惧;“持日手”能救眼睛无光明众生;“杨枝手”能除种种疾病;“空镜手”象征能成为大智慧;“空印手”象征能成为大辩才;“如意宝珠手”象征能使人富裕等。观音,原名“观世音”,梵文,也译“观自在”、“阿婆罗”,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简称“观音”。观音在印度为男身,佛经说,原为王太子,名不煦;又据说,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从小吃斋信佛,后削发为尼,妙庄王坚决反对,把她闷死,坠入地狱,佛又把她复活于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莲花上。从此,她发誓要超脱尘世凡人之外,长出千手千眼,普渡众生,行善天下。寺院一般造型是两眼两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而成千手千眼。大悲殿前有两株枝叶茂盛的菩提树,使整个环境典雅肃穆。菩提树原产于印度,“菩提”是梵文BODHI(觉道)的译音。大悲殿前种植菩提树,体现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氛围!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建筑的最高层,建于1936年。这个藏经阁建筑颇有特色,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这里的藏经有:《碛砂藏经》、《明大藏经》、高僧弘一的手稿《佛说阿弥陀经》、明末用信徒和沙约刺血写成的《血书妙法莲花真经》、1936年日本赠送的100卷《大正新修大藏经》;这里的文物有:唐铜宝像、铜钟、宋七宝铜塔、明七宝铜观音、缅甸白玉卧佛、坐佛等,其中明白瓷观音,据说是著名艺术家何朝宗的作品。
各位团友,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字了,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振慧所书,你看它笔力圆润,粗犷豪放,刚劲有力。那边是“兜率陀院”,“兜率陀”是梵文译音,知足之意,是寺院退休和尚和高僧大德的静养处,以前曾有多位大和尚来此静养。
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在它旁边的是闽南佛学院,1925年创办,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教育的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院部在南普陀,女院部在金榜公园内的宝山岩紫竹林寺。在南普陀寺另一边的是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严守素菜素料素做的工艺,革除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以素菜素名而独树一帜。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的游览到此全部结束了,让我们归纳一下,南普陀金碧辉煌,禅堂为全国最大、僧人为全国较多的重点寺庙;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又紧邻厦门大学;又是福建佛教改革,首先实行十方丛林选贤制的寺院;也是开放度较高,对外交流频繁的寺院。这里的素菜品名优雅,品位较高,独具一格。
第四篇: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的教育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厦门火烧屿导游词 ·日光岩导游词 ·武夷山龙川大峡谷导游词 ·永定土楼导游词-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您正浏览的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第五篇:厦门南普陀寺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原称为普照寺后被毁,在康熙二十三年施琅将军在此重建寺庙,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普陀山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南普寺原是临济宗派世袭主持,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选拔贤能之人当任主持,自那时起已有十一任主持了,现任的主持是圣辉法师,南普陀寺庙的建筑也别具一格,现在,就随小吴一同前往参观一下吧!那我们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请各位与我一同往回走,南普陀是全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这是闽南佛学院,创办于1925年,由当时南普陀的主持会泉大师为首任院长,他将佛学院作为改革中国僧侣的教育实验园地,使之成为中外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1937年抗日军兴,学院停办,1985年又正式复办,由赵朴初会长重写了院额,现设有男女两部,男部在南普陀,女院在金榜公园内的紫竹林寺内,学院的每任校长都是由南普陀现任主持当任,所以现在的校长就是圣辉师。
各位来宾,看对面的普照楼,是专门供应素斋的地方,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纯素雅的独特风味驰名中外,抛开了素菜仿制荤腥模样的传统,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其中有道菜名为半月沉江这是郭沫若先生所取的名,1962年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来到南普陀寺,参观品尝素菜,他看过菜单后便把菜名排列编成韵律诗句,边吃边打拍子唱,兴致甚高,当端上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时,见其一半香菇为墨色,一半面筋为白色,宛如半轮月影沉入江底,于是便为这道菜取名为半月沉江。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