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导游词(范文大全)

时间:2019-12-06 00:3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鹿洞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鹿洞导游词》。

第一篇:白鹿洞导游词

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林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占3800平方米。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组建筑。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150多块历代碑刻和许多摩崖石刻。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地方。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书香依旧的圣地,去感受一下书院的瀚墨香味……

第二篇:《白鹿洞书院揭示》读后感

朱熹是南宋一位大儒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从他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们了解了这位大儒。现在将读书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从登第之后,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

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

“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结合当今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许多十五六岁的学生上完初中就失学了,很让人担忧。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校教育是否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呢?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于此。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如“五教之目” “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他把封建道德作为至纯至上之物,要求大家去遵守,如果谁违反了着中封建道德,就应该是异端。

至于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他

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后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

朱熹的上述见解,反映了道德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至今仍有可供借鉴之处。朱熹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朱熹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不仅是研究宋朝教育的重点,而且也有助于了解元、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朱熹逝世50多年后,宋理宗为其幼年读书处赐额御题“南溪书院”,悬挂大门上方。清康熙帝也御赐“文山毓哲”匾额。历代对朱熹的赞誉不胜枚举。说明朱熹的包括教育思想在内的理学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后半期,就是到了今天还有其积极的意义。

第三篇:“白鹿洞讲坛”开坛省领导讲话

省领导: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暨“白鹿洞讲坛”开坛讲话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这为我们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值此江西财经大学、九江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暨‘白鹿洞讲坛’开坛”之际,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在当代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首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文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诸方面紧密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要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否则就难以为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居于主流地位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也因时代的变迁起起伏伏。春秋时,周王朝统治者以“天”、“礼”、“孝”思想为核心的“德治”严重动摇,孔子为维护这一统治秩序,始提“仁治”,因其代表了部分统治者的意志,故儒学开始兴起。战国时期,社会急激变革,诸侯列强实行图富国强兵,企图在诸侯争霸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一统天下,新兴地主阶级思想的代表商鞅主张推行变法,实行“法治”,帮助秦国一统天下。秦国统一后,面对原诸侯各国旧贵族的分裂势力,秦始皇、李斯认识到儒家“仁爱”思不合适宜,推行“焚书坑儒”。到西汉武帝时,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社会渐趋稳定,统治者地位已牢,为使这“家天下”的封建制传留万代,便又“罢黜百家,独尊 1 儒术”,儒学再兴。此后,儒家思想便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盛唐时期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儒学大有成儒教之势。但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许多受西方社会思潮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把国弱民穷的根源归罪于传统文化,便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林彪集团“尊孔犯法”,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指示许多对传统文化的无知政治青年打击破坏儒家文化,更使儒家思想跌入深渊。可见,文化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深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国势日趋强盛。在当今思想解放的视野中,许多人发现传统文化不仅不“腐朽、没落、反动”,反而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事实上,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韩国、日本、新加坡,包括台湾地区,这些认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其文化根源的国家和地区,都没摒弃传统,而是坚持创新发展。在上下五千多年的文化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诚信于人、互助互爱,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爱国爱家等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价值,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识记传统文化的知识、观念,而是要找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契合之处,吸收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断调整、改革和创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发展。

其次,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由之途。许多事物都具有排他性,文化的许多方面也具有排他性。但文化的排他性越强,则越不能长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指中国文化适应现代中国社会的需要,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之间相互交流、互补、融合,求同存异,和谐发展。传统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和社会价值,所以儒家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圣,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重“仁”昌“礼”,讲“等级秩序”,反对严刑峻法,蔑视体力劳动,轻视科技工艺。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者。技术、工艺也大多是师徒相承,口手相传。西方基督教文化以人性本恶为前提,为限制人类的原恶,讲究外在的约束,故西方实行法治,讲究平等,推行民主,重视科技。可见,中西文化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坚持博采众长的宗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对话、融合,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推动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和生活化。

大众化是传统文化能够经世致用最为重要的途经。西周时期“学在官府”,教育为奴隶主贵族阶层所垄断,当时的文化官吏对图书典籍是“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目的是“父子相传,以持王公”(《荀子》)。春秋时期,孔子始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但他是轻视体力劳动的,当其弟子樊迟要去学种田和种菜,他生气地说“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可见,秦代之前,文化高高在上,几与劳动者不沾边。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亦游离于劳动人民之上。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文化更是遭受重创,被剥离人民大众的视野。因此,大众化是传统文化能够经世致用一个尤为重要的途经:一方面,要有一批精英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准确把握其实质内涵,然后进行当代阐释,正确做好引导大众的工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要在大众中普及,当下比较有效的途径是要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普及,让他们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各种养素,培育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生活化增添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生命力。传统文化融入广大民众的生活中,发挥其引导、规范人们日常言行举止和思想情感的作用。中国之所以被誉为礼仪之邦,就是因为传统文化有效引导、规范了广大民众的言语行动。传统文化某一方面一旦被广大群众普遍理解、接受和掌握,并自觉遵守和奉行,就会转化为一种社会群体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精神财富,也能促进物质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因此,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尤其是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人民的生活中。

第三,坚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今天,东西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这种态势下,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利用这个重要资源。目前,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就是一体化,民族文化将不复存在、民族精神将逐渐消解。这种说法,要么是缺乏常识和情绪化,要么别有用心。因此,学习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坚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发扬“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并加强文化安全,防范一切西化、分化图谋。与此同时,也应当坚决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割据主义和保守主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增强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及其影响。当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妄自尊大和盲目排外,而应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永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里生生不息,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信你们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暨‘白鹿洞讲坛’开坛”及今后的系列活动一定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挥其积极价值和意义。

最后,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第四篇:白鹿洞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白鹿洞二首·其一原文及赏析

原文: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唐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来寸光阴就像来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来个坪地。

春深:春末,晚春。

来寸光阴来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

寸阴:极短的时间。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逗笑,开玩笑。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追寻:深入钻研。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说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春末。“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作者介绍: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第五篇:说课15分钟《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意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各位一起来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意义。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史(修订版)》第七章第三节。

1、本节课分两部分内容,分别是:《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和《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意义.2、本节课贯穿了中国教育史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3、本节课是在学习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宋代书院的特点的关键。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及其意义加以识记。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关于宋代书院问题的能力。

2、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中国教育史的热情。

在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了。

重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需求”。

最后,我说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投影仪,黑板等。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七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和意义两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本次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白鹿洞导游词(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鹿洞导游词(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朱子学规】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他

    【朱子学规】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他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 在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上,除了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之外,还有《胡居仁规训》,《布衣章演为学次第》,《参议葛寅亮......

    白鹿洞镇“双学双比”女能人裴玉兰推荐材料(推荐阅读)

    慧眼识得致富路真情换来和谐村——记苏仙区白鹿洞镇上白水村妇女主任裴玉兰裴玉兰,女,42岁,中共党员,苏仙区白鹿洞镇上白水村人,现任上白水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曾荣获2009年度郴......

    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天龙风景区。 景川天龙景区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种植、农业休闲体验、农产品研发推广、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全景区总......

    导游词

    导游词 亲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阿里山的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阿里山风景最近的概况。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位于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2000公尺以上,东临......

    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姓应,你们可以叫我应导。今天,就让我带大家游览北京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是我国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导游词

    欢迎词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百年修得同车行”,我们大家今天在同一辆车里可是百年才修得来的缘分啊,真是荣幸......

    导游词

    岳阳楼 朋友们,你们好。 首先热烈欢迎你们来到岳阳。我来自岳阳国际旅游公司,是你们此次岳阳之旅的导游。我得名字叫易玲,但是我更愿意你们叫我的英文名silver。本人将尽我所能......

    导游词

    “亚洲第一洞”荔浦丰鱼岩导游词 (大厅) 各位嘉宾: 大家好!欢迎来到亚洲第一洞丰鱼岩游览,我是景区内的__号讲解员,很荣幸有机会为大家讲解。 首先为大家介绍丰鱼岩的概况:丰鱼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