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导游词

时间:2019-05-11 23:5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导游词》。

第一篇:西藏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欢迎大家到拉萨旅游,我是你们拉萨之旅的导游王彬,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小彬,皮肤有点黑,是常年在高原的原因吧,但这可是健康的皮肤哟,坐在我旁边的就是我们的卫士级人物了,扎 西 德 勒师傅了,大家可以简称他是扎德师傅,扎西德勒的意思是--吉 祥 如 意,希望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也能事事顺心,吉祥如意。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藏学文化最为浑厚,的神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群----布达拉宫,现在汽车距布达拉宫还有一段车程,大家可以一边观赏车外的高原风光,一边听小王我介绍一下布达拉宫的情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布达拉宫是一座集宫殿与寺院与一体的古建筑群主楼高13层,高113米,海拔37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 间。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完成西藏地区统一,为宣布重建布达拉宫,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

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好了,我们到了布达拉宫前厅广场了,请大家带好行李,随我下车。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沿着这些阶梯向上,我们就可以到布达拉宫的萨松郎杰了,阶梯比较多又是在高原,所以大家慢点。

我们现在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向西来我们就到了其美甘丹殿堂,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仓央嘉措的经堂。六世****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流浪到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他从而写出著名的诗歌集,这部诗歌现在被网络热传,就是《仓央嘉措情歌》,记得有首舒缓的诗,《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观过其美甘丹,我们来这边看看宫殿长廊,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我们现在对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的功能、历史背景及其地位、文化价值都有了大

致的了解,相信会给大家留的印象是深刻的。事实上,以布达拉宫价值论,几乎是用金子堆起的宫殿,它的整体布局显示了佛法的神威,鼓励人们回避现实矛盾,一心追求超脱尘世,飞向佛国的境界,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显示了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石木结构等风格,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特色。它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为了更好的保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篇二:西藏英文导游词 西藏艺术 in tantric buddhist iconography, the battle axe is held by ferocious deilies to symbolize severance of this worldly attachment.在佛教金铸文法本图解中,战斗斧是由凶残的神灵拿来象征阻隔世俗的依恋的。lesson sixteen tibetan art 第十六课 西藏艺术 the land of snow is known as the“ocean of songs and dances”and indeed singing and dancing are greatly enjoyed by tibetans.这块被雪覆盖的土地作为歌舞的海洋被人们所知晓。却是这样,唱歌和跳舞是西藏人民非常喜欢的。dur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everyone joins in dancing,gaily singing hand in hand.在节假日里,每个人都参加到舞蹈中,手牵着手愉快的唱着歌。religious dance is called cham in tibetan.宗教舞蹈在西藏被叫做羌姆(跳神)。it was initiated by padmasambhave in the samye monastery in the eighth century.它是在公元八世纪由padmasambhave 在samye 修道院发起的。according to an account in the chapter women drum.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舞蹈,表演者围成一个圈步伐灵动,男人敲锣,女人打鼓。at the height of the performance,the men perform pirouettes on one leg while the women beat their drums high above their heads as they twirl.在表演的高潮,男人单脚站立旋转,女人在旋转的同时把鼓举在头顶击打。the gor-shae is a round dance popular in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and the tibet:lhasa,lhoka and shigatse.gor-shae是圆舞的一种在三个的三个主要地区流行:拉萨,山南,日喀则。this kind of round dance is performed by both men and women who form two concentric circles around a bonfire,and holding hands,shoulders touching,sing in alternate choruses of men and women.这种圆舞有男的女的围绕着一炉篝火形成两个同心圆,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交替合唱。the dance may continue throughout the night until daybreak.舞蹈可能贯穿整个晚上直到黎明。ballad is popular in tibet to transmit the history of nation,myths of buddhism and folk tales down the generations by describing them with simple and short songs or poems.民谣用于传达西藏民族历史很是流行,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通过描写他们的简短歌曲和诗传递给下一代。art and literature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history of tibet,and in the splendid isol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olk tales,songs,and dances and opera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form and local flavour.艺术和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西藏的历史,孤立的青藏高原的民间故事,歌曲,舞蹈和戏曲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发展的非常辉煌。篇三:拉萨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小李。欢迎来到美丽的日光之城拉萨。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它位于西藏高原中部,海拔3650米,四面环山,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故有日光城美誉。

在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在这里建立了吐蕃王朝。唐朝时,文成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寺庙建成之后为纪念建寺和山羊的功劳,于是就将寺庙命名为惹萨,后来呢又成为了这座城的名字,并演化为拉萨,意为羊土城。

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萨是由布达拉宫、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萨河构成的,但西藏人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拉萨只是指布达拉宫,大昭寺和围绕大昭寺而建立起来的八角街。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游览真正的拉萨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了,是不是感觉很震撼呢。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建的。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海拔3700多米,占地36万平方多平方米。

说了那么多,大家还不知道布达拉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还有山脚下的雪。

红宫为历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的宫殿、大经堂、西藏原地方政府噶厦和僧官学校等。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园林中心有一面积较大的潭水,潭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西藏原地方政府噶厦的监狱,印经所、作坊及马厩。

布达拉宫始建初期规模并不如现在这样宏大的,是经日后的不断扩建,规模才逐渐扩大。几世**先后都参与了宫殿的扩建与设计,前前后后耗资可谓巨大。直到1936年十三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才形成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至此,它就像一个神秘的符号,吸引无数人义无反顾地投奔西藏而来。有幸进入到布达拉宫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

大家看这座建筑,有没有觉得异常的光彩夺目呢,这就是著名的大昭寺了。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了。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647年,由松赞干布、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共同兴建,经历多次扩建,才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多平方米的宏伟规模。寺里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四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的艺术特色。

关于大昭寺的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

那是1300年前,那时的拉萨还是一片荒原与湖沼。藏王为了供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释迦牟尼等身像,想在这里建一座寺庙。相传,寺庙是白天建起,夜里就倒塌。寺庙是一直建不起来。后来文成公主来到了这里,因为懂得阴阳八卦,就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着。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想建寺必须先填湖,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她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庙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殿正中供奉着的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镀金铜像。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去的8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则在八世纪被转奉在小昭寺里。

藏族人称头戴王冠的释迦牟尼像为“觉卧”。朝圣者都用前额碰一下“觉卧”的膝盖,认为可以为自己、为朋友、甚至为朋友的朋友祈祷。偏远地区来的信徒替同村人给“觉卧”献上捎来的哈达,就像给“觉卧”带口信一样。

大昭寺是藏传佛教的信仰中心,寺庙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在叩拜,万盏酥油灯长明,这些都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

参观完了大昭寺当然的看看我们古老又热闹的八角街了。现在大家是否已经感受到了浓郁的藏族生活气息了呢? 八角街是帕廓街的音误。帕廓的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街道。

八角街呈圆形,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时钟,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就是钟轴。按西藏佛教徒的说法,以大昭寺为中心绕一周称为“转经”,以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之朝拜。八角街还是藏传佛教信徒转经的最主要的线路,每天都有磕着三步等身长头的人来到这里到大昭寺前朝拜佛祖。这些朝圣者有些甚至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是真正从几千里外一步一长头磕到拉萨来朝佛的。不但路途遥远,而且又不能打零工挣钱,为了朝圣,他们在途中必须忍受十分清苦的生活。八角街是西藏著名的商业中心,是西藏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八角街内有120多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家摊点。在这里可以淘到各式各样的好东西,各类藏饰,尼泊尔首饰,小工艺品,地毯,唐卡等。当然这里也是美食的天堂。藏餐最富特色。全国各地各种口味的蔡也有。

好了我的讲解呢就到这结束了,希望大家在拉萨玩的开心。篇四:古城拉萨导游词

古城拉萨导游词

各位旅客们!现在我们即将来到西藏的拉萨古城.这里是佛教的圣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因此这里的空气异常清新.难怪是被称为神圣之地,幸福之地呢!现在映入眼帘的是风格独特,色彩明丽的藏族民居.每一户人家门口都装饰着漂亮的短皱帘.经幡随风飘荡,远远望去,就像一艘正要起航的船,那种壮观与美丽,真是无与伦比啊!精美典型的大昭寺和繁华的八廓街,也令人叹为观止.大昭寺的气势雄伟,那些各有特色的雕塑,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也迎来了不少游客们的赞美.八廓街的摊点与商店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缭乱.街市上,叫卖声,诵经声......不同的声音交杂在一起,烘托出了这个热闹非凡的场面!拉萨古城的不同景点,使它成为了魅力永驻的城市.现在请各位旅客们自由活动,相信你们也会被拉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惊人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住的!篇五:西藏林芝导游词 西藏林芝导游词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山青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它的东面及东北部与云南省、昌都地区相连,北面是那曲,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南部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6.5公里。林芝地区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人口14万多。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镇和景区有错高湖景区、八一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其中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林芝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俗与氏族、村寨的图腾崇拜、宗教神话联系在一起,给这些古老的民族、遥远的居地笼罩上了一层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点,与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其他景点 西藏萨迦寺导游词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著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

第二篇:西藏纳木错导游词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

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著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

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

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

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第三篇:西藏拉萨导游词

西藏拉萨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这次由我向大家介绍拉萨,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拉萨名字的由来,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导游词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各位朋友,到日喀则不可不去萨迦寺,寺中的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极高,因此也被称为“第二个敦煌”。

大家看,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萨迦盆地,矗立在谷地中央的那座紫红色的“城堡”就是鼎鼎大名的萨迦寺。它是700年前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从本波山鸟瞰,萨迦好似水晶; 水晶瓶中达姆. 容颜胜过仙女: 莫要鄙视萨迦,佛阁为其增光……

其实,萨迦的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即当地土壤的颜色。萨迦寺分为南寺和北寺,南寺建在平坦的谷地上,北寺建在北面的山坡上。萨迦北寺由贡觉杰布创建于1073年,并由此形成著名萨迦派。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萨迦派,萨迦派以其主寺萨迦寺而作教派名称。萨迦派的寺庙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相间的色带,红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观音,黑色是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人称萨迦教派为“花教”。萨迦派的教义中,最独特和重要的是“道果法”。其教法有三个程序:

一、舍非福。“非福”即坏事”。一个人时刻勉励自己行善做好事,不做坏事,来世有望投生在天、阿修罗、人“三善趣”之中。

二、断除我执。即悟透人生无常,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凑和而成,都不是实有的道理,以此把世间的一切看透,断除任何欲念,解脱痛苦。

三、诸法无成。即在修习中防止武断之见,达到用超乎世俗的见地认识宇宙的境界。萨迦派与其他教派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是准许教徒娶妻生子,且该教派的政治权力父子相传,而宗教权力则叔侄相传。

萨迦派有五位重要祖师。其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为13世纪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萨迦格言》是西藏文学名著。

另外,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萨迦寺的历史概况和著名的八思巴。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陷于长达400年的分裂割据与战乱动荡。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蒙古各部落崛起于北方,并逐渐统一了中国。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曾派遣大将多达纳布率领蒙古骑士深入西藏。阔端意识到要想统一西藏,必须利用当地宗教势力。他了解到当时在后藏的萨迦地方崛起的萨迦派势力日益强大,萨迦寺的寺主贡噶坚赞(又称萨迦班智达)在西藏各教派中影响最大,于是便邀请贡噶坚赞前往凉州(现在的甘肃武威)会面。

公元1247年,萨班携其侄子八思巴到达凉州,代表西藏地方势力与蒙古王室达成了西藏归顺元朝的条件。至此,西藏地方正式加入了祖国大家庭,成为元朝中央直接管辖的一级行政地方。萨迦派也因此取得了元朝的信任和西藏地区的领导地位。

贡噶坚赞逝世后,忽必烈又于公元1253年召见八思巴,拜他为帝师。1260年,忽必烈称帝,授八思巴为“灌顶国师”,赐玉印,并授命他兼管中央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务的总制院的院务,使他成为元朝中央政权的一名高级官员。1265年,八思巴受命返藏,扩建了萨迦北寺,设立管理地方政权的“本钦”,建立了西藏地方政权萨迦王朝,西藏正式归入元朝中央政府统辖。公元1269年,八思巴创造了蒙古文字,为此被忽必烈封为“大宝法王”。

如今,北寺已经荡然无存,一眼望去,北边那片浩大的废墟仍有当年的恢弘之势。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南寺,即现萨迦寺所在,它是1268年由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所建。大家请看,萨迦南寺的样子十分特别,有两圈城墙,城墙上有垛口,四角有碉楼,外面还有护城河,城门为“工”字形,整个平面图是大“回”字套着小“回”字,颇有一点战争防御的味道。城墙的颜色除了紫红色以外,还间有黑、白两色,这是萨迦教派的重要标志。

其他景点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的主殿叫“拉康钦姆”,意为大神殿,高ll米,面积5500平方米,宏伟壮丽。殿中有40根大柱子,其中4根最粗的柱子,要3个人才能合抱。最粗的一根直径有l.5米。每根支柱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第一根支柱为忽必烈皇帝柱,名叫“加纳色钦嘎瓦”,意思是元朝送的柱子。传说,当初八思巴在元朝大都任职,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萨迦建庙宇,便选了一根直径达4尺的柱子赐给他,那柱子好是好,就是太大了,无法运往西藏。八思巴惋惜地返回萨迦。谁知当他回到萨迦的时候,那根大柱竟漂浮在寺北的仲曲河上。第二根支柱为野牛柱,名叫“冲布噶瓦”(意为“野牦牛运送的柱子”);第三根支柱为猛虎柱,名叫“达布噶瓦”(意为“公老虎送的柱子”);第四根支柱为滴血柱,名叫“那布查杂噶瓦”(意为“海神送的柱子”),据传说海龙王送来时,曾受伤流血于这根柱子上,现在还可见柱子赤色斑斑的血迹。这几根柱子顶天立地,没有一点接缝,据考证来自萨迦县南边的陈塘沟谷,属于喜马拉雅自然保护区。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着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今天的导游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来拉萨,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西藏拉萨导游词”由中国范文模板网收集整理编辑.分享请注明出处:http://

第四篇:西藏昌都导游词

西藏昌都导游词

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曲、色曲、澜沧江),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是雪域高原的另一个世界,是锁在横断山脉深处的一片净土,孕育着神秘、孕育着恢弘、预支育着古老而独特的高原文明。这里湛蓝的天空、苍茫 的草原、神山圣湖、亘古雪峰,无一不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而那独特多姿的康巴风情、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也对人们充满了无尽的诱惑。

昌都地处著名的横断山脉,这里山高谷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以及它们的60多条支流像条条玉带般盘绕其中。俯瞰昌都,万峰突起,气势磅礴,座座山脉犹如巨龙昂首。遥望远方,群山峥嵘,江河纵横,牛羊成群,真让人仿佛置身于雄伟壮丽的画卷之中。

昌都地区高山峡谷相间排列,特有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大面积的森林,林海茫茫,一望无垠,树种多达1500余种,珍稀树种繁多。

广阔的森林和草原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地。在昌都,野生动物多达400多种,约占西藏的80%。珍稀动物有滇金丝猴、金钱豹、藏羚、白唇鹿、黑颈鹤、猞猁、盘羊、马熊、锦鸡等。在许多地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呈现出一派最美丽的自然画卷。

昌都地形复杂,许多地方从谷底到山顶相差2000多米。因此自然景色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山下是地毯似的草场,山腰是莽莽的森林,再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丛,而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峦起伏的雪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区的典型气候特征。

昌都不但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也独具魅力。作为康巴文化的腹地,昌都人文景观丰富独特,多彩多姿,极具神秘色彩。茶马古道的沿线囊括了西藏原始宗教到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寺庙。

昌都在藏语里是水岔口的意思,扎曲、昂曲两条河流在这里交汇,成为澜沧江的源头。美丽的昌都镇就坐落在这山与水之间。

其他景点 西藏萨迦寺导游词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西藏拉萨导游词

第五篇:西藏英文导游词

in tantric buddhist iconography, the battle axe is held by ferocious deilies to symbolize severance of this worldly attachment.在佛教金铸文法本图解中,战斗斧是由凶残的神灵拿来象征阻隔世俗的依恋的。

lesson sixteen tibetan art 第十六课 西藏艺术

the land of snow is known as the“ocean of songs and dances”and indeed singing and dancing are greatly enjoyed by tibetans.这块被雪覆盖的土地作为歌舞的海洋被人们所知晓。却是这样,唱歌和跳舞是西藏人民非常喜欢的。dur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everyone joins in dancing,gaily singing hand in hand.在节假日里,每个人都参加到舞蹈中,手牵着手愉快的唱着歌。

religious dance is called cham in tibetan.宗教舞蹈在西藏被叫做羌姆(跳神)。it was initiated by padmasambhave in the samye monastery in the eighth century.它是在公元八世纪由padmasambhave 在samye 修道院发起的。according to an account in the chapter women drum.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舞蹈,表演者围成一个圈步伐灵动,男人敲锣,女人打鼓。at the height of the performance,the men perform pirouettes on one leg while the women beat their drums high above their heads as they twirl.在表演的高潮,男人单脚站立旋转,女人在旋转的同时把鼓举在头顶击打。

the gor-shae is a round dance popular in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and the tibet:lhasa,lhoka and shigatse.gor-shae是圆舞的一种在三个的三个主要地区流行:拉萨,山南,日喀则。this kind of round dance is performed by both men and women who form two concentric circles around a bonfire,and holding hands,shoulders touching,sing in alternate choruses of men and women.这种圆舞有男的女的围绕着一炉篝火形成两个同心圆,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交替合唱。the dance may continue throughout the night until daybreak.舞蹈可能贯穿整个晚上直到黎明。

ballad is popular in tibet to transmit the history of nation,myths of buddhism and folk tales down the generations by describing them with simple and short songs or poems.民谣用于传达西藏民族历史很是流行,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通过描写他们的简短歌曲和诗传递给下一代。

art and literature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history of tibet,and in the splendid isol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olk tales,songs,and dances and opera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form and local flavour.艺术和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西藏的历史,孤立的青藏高原的民间故事,歌曲,舞蹈和戏曲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发展的非常辉煌。篇二:

14、嘉雍群培——西藏死亡艺术

西藏死亡藝術

嘉雍群培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內容摘要:佛教從7世紀傳入西藏以來,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它影響著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藏族人的重要信仰。這可以從藏族人的死亡儀式中看出,同時,藏傳佛教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反映其信條。在死亡儀式中運用的音樂及其深奧,展示出它與佛教教義的和諧與完美一致。

關鍵詞:藏傳佛教 生死輪回 因果報應 中陰救度 現實

人類的恐懼莫過於死亡,而藏族人對死亡的認識與眾不同,他們所舉行的死亡儀式,仿佛是在舉行一種特殊的藝術休習,並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要進入中陰1,是新生的開始,是生命中最尊貴和最光榮的時刻。人們從小就開始接受死亡的教育和修行,在死亡儀式的整個過程中,藝術創作與實踐與佛教思想完美結合,《西藏度亡經》2將其稱為“死亡的藝術”。

藏傳佛教對死亡的修習

藏傳佛教的教育是從因果報應3,生死輪回4,諸行無常,更漏皆苦開始的,因此,藏族人對來世和死亡的重視往往超過了對誕生和現實的重視,追求生命的解脫為一生最高的理想。早期在西藏沒更人去慶祝生日,而對死亡的重視和教育是從生開始,孩子在嬰兒時期,就由母親背著朝佛轉經,並教唱六字真言歌“俺嘛呢叭咪哄”。藏傳佛教認為,六字真言是一切佛教教義的根本和精髓,能破除六種煩惱,修六種般若行,獲得六種1 2 中阴:人从死到生之间的时间,为七七四十九天。莲华生著 徐进夫译:《西藏度亡经》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年出版,第9页。

藏传佛教教义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因果轮回之中,不能改变。4 藏传佛教认为,由于“我执”,人们会有消极的情绪,那是因为他们对真相的无知,从而陷入生死轮回。佛身,生出六種智慧。

在藏區真言調很豐富,更長調也更短調,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供養唱不同的曲調。藏傳佛教的“空”、“苦”思想,成為真言曲調的基本風格,因此,真言調的旋律以五聲小調式為主,其中羽調式用的最多,色彩暗淡。

人生多難,為了避免以外的死亡和劫難,父母又要教你頌唱金剛上師咒:

“俺阿洪班雜咕嚕叭嘛悉地哄”

據說這十二個字母帶著佛陀說法十二部的整個加持,十二部教法能使人解脫“十二因緣”,脫離六道輪回,當你高唱它時,所聞者皆獲巨大利益和功德。之外,還要教你皈依經和皈依曲,即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這些誦唱的咒語歌,旋律平穩、柔和、情切,仿佛聆聽上師的告誡,瞻仰大悲的尊容,滋生心性的智慧。

臨終中陰中的心性顯露

在藏區,對臨終的人要舉行一系列煩瑣的宗教活動,首先要祈請四方神靈給予加持、護佑,所以在一些宗教活動和祭祀的地方,經常聽到祈請上師的長調,用優美的詞藻,悅耳的歌生去感化和達通神靈,祈求他們給危難者力量和勇氣,擺脫病魔的纏繞,不受邪魔的拖曳。暗淡、柔和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彷徨。

祈禱後進入禪定狀態,為了臨終者不因死亡而恐懼,上師開始輕輕的,更節奏的敲打臨終者,設法使意念遷移,從鎖骨敲到頭頂,用情切、柔和、慈祥的語調念唱。上師繼續敲打,聲音逐漸放慢,放弱,不斷重複,直到臨終者拋開生命進入實相之境。最終得到上師的指導,放下恐懼的心,用平靜、自然、喜悅的心情迎接死亡的到來,把死當成迎接新生必須經過的短暫的幻影,是很重要的,是進入涅磐或往生善趣的重要環節。

法性中陰的明光境界

由於業力的牽引,大多數人不能頓入根本明光,就要進入法性中陰的-123124 亡者為餓鬼作最後的施捨,宣揚佛教施捨的精神,鼓勵人們用天葬作最後的施捨,以表達慈悲、慧智的佛心。

樂舞伴奏樂器更銅欽(大號),鈸鈸、嘉令(藏式大嗩呐)風鈴(人股骨號,也稱鬼叫號)、海螺、鈴鋒、手鼓等樂器,演出氣勢恢弘、莊嚴、色彩濃厚,具更很強的震懾作用。

人們懼怕死亡,回避死亡,但沒更一個人可以逃脫死亡,藏傳佛教的教義正是圍繞死亡的認識、教育和亡靈的救度進行,在抽象、深奧的教義基礎上,用具象的語言、事例和藝術手法,潛移默化地感化和教育眾生。佛教認為對死亡的教育是要揭開死亡的神秘,把生與死的真理告訴更情眾生,這是佛心最偉大的體現,是智慧和慈悲的顯現,讓人們從死亡的恐懼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這種光明、希望、若即若離,似隱似現,仿佛唾手可得,似乎又遠在天邊,只更“見空性,發悲心”,才能透過死亡真正得到快樂。

參考書目:

1、《西藏度亡經》連華生著 徐進夫譯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出版

2、《西藏生死之書》(美)索甲仁波切著 鄭振煌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1999年出版

3、《藏傳佛教》才讓著 民族出版社 1999年出版

4、《藏族原始宗教》周錫銀 望潮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出版

5、《喇嘛廟——佛的世界》李冀成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出版-126-篇三:写导游词教学实录

《写导游词》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浙江省 臧学华

整理:广西省 张 燕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推荐桂林的一处景点,尝试从景点风光或景点知识或景点故事传说等角度收集并整理此处景点的资料。

2.在学习范文、与课文比较中,了解导游词讲究口语化、注重互动交流的特点;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收集的资料,能从景点风光或景点知识或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以导游的身份写导游词。

3.通过学写导游词,愿意向别人推荐家乡的景点,感受家乡桂林的美丽。

课前交流互动:

1、我们是中 小学48班,是不是?(是)

2、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姓 臧,名学华,很多人写我的姓都会加上草字头,加上草字头是什么字?(如果加上草字头的话是就是西藏的藏字啦!)还可以读什么?(还可以读成cang藏字)做迷藏的藏。没有草字头读什么(臧)再读一遍,我的名字叫(臧学华)。看到了我的样子,知道了我的名字,我们就算(认识了),通过一堂课的学习,相信课堂结束之后,我们就成了(朋友)。我来自浙江,浙江和广西桂林相隔一千四百多公里,熟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的缘分还真不浅,26号那天,我一抽签,就抽到了你们班,我们就有了这个缘分。很高兴和我们同学一起学习交友。

3、桂林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闻名天下,你们在这学习生活,可真幸福!桂林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你说(桂林的象鼻山最好玩)什么景点令你印象最深?你说(我对两江四湖的印象最深)他特别喜欢两江四湖。你说,你哪儿印象最深刻啦?(我对。。印象最深)非常壮观是吧?还有,你最喜欢哪里?你说(我最喜欢。。象鼻山)是我们桂林市的城徽对不对?(对)

4、除了桂林,你还去哪游玩过?请你(我还去泉州玩过)你说。。指名回答。看来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下面我们欣赏一些我国的名胜古迹,如果,你认出是哪,可以大声的说出来。(出示课件)这是(北京故宫)北京故宫,这是(指名回答)对这是杭州西湖。这是。。。这里呢?(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就是它。这是呢?(福建土楼)福建客家的土楼被美国误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这是(峨眉山)峨眉天下秀,(黄鹤楼)李白曾经在那为孟浩然送行,对吧?这是哪?宝岛台湾。再看(长江)很正确,长江三峡。(出示图,学生直接说景点名字)都认识,美吗?(美)

一、导入

1、这两天,全国各地的老师来桂林参加活动,同学们推荐了桂林特别值得游览的景点,还完成了资料的收集,真好。我对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有27位同学推荐了象鼻山,有9位同学推荐了漓江,今天我们要为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

二、认识导游词,区分导游词和课文的相同和异同。

1、导游词该怎么写呢?我们来先听一听导游的讲解好吗?(好)

(播放赵州桥的导游讲解: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赵州桥。我们先来欣赏栏板上优美的图案。大家看到了什么?对,是龙,一条条栩栩如生,请跟着我一幅一幅观赏。看,这两条龙相互遥望,水里吐着水花,是一幅双龙在天,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这副就是大家熟悉的双龙戏珠,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游什么特点?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有的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这是隋朝龙的特点,有没有觉得,这些龙像是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接下来自由观光,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

2、介绍的是哪?(赵州桥)还记得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课文——(赵州桥)。还记得吗?课文的片段,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是这样写的,刚才视频,导游是这样讲解的,导游词和课文的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3、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这个问题。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两个,一、(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第二个任务:(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课文片段和导游词就在我们的桌上,好,我们四人小组开始探究吧!(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4、好了,我们开始交流。先来交流相同点,你觉得,课文和导游词相同点在哪?(我觉得课文和导游词的相同点都描写了赵州桥的景点。)

哦,都描写了赵州桥的景点是吧?

(我们小组觉得他们都把这个景点的主要的细节说清楚。)

这个景点的主要是什么呢?

(这是在介绍景点有几条龙,刻的是。。)

(我认为这几条龙,就是这个景点的特点)

用一个词说是景点的什么?

(概括的说是它的风光)给他掌声。

不同的事物,概括的时候给它的称呼是不一样的,人物我们可以说外貌,动物我们往往说外形,景点我们就说是(风光)就是你们发现的相同点。我们小组的合作和大家的交流,慢慢我们就弄懂了,明白了。

5、接下来交流不同的地方在哪?谁先说?

(我认为。。。不同的地方是:导游词前面有开场白)还有吗?(还有导游词上面加上了警示语)导游词前面有开场白,是对游客进行什么(欢迎)喔,是在欢迎他们。还有什么?

(导游词还有导游和游客的互动)欢迎是互动的一种方式。导游和游客互动交流有很多地方,我们找一找好不好?哪些地方是互动?找得出来吗?

(互动应该是:请一幅一幅的观赏。)

(对,这是龙。)先问一个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再说:对这是龙。这也是交流互动。

(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有什么特点。)这也算互动,还有吗?

(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有的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前面导游先问了,然后再答,这也可以是互动。

(接下来自由观光,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这也是对游客进行互动,还有刚才大家提到的,开场跟游客打的招呼,是不是?(是)很好!刚才我们讲了,导游跟游客互动交流的时候,会跟游客打招呼欢迎,有的时候还会提示,有的时候,用一些问题引导游客们参观游览。是不是这样?(是)课前交流,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你们到了一处景点,导游除了跟我们介绍那里的风光之外,还会跟我们说些什么?

(我觉得还会跟我们说景点的传说。)你到哪个景点听过传说?(导游还会介绍景点的历史。)传说会介绍,讲一点故事,讲一点传说,是不是这样?

6、(小结:)通过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比课文和导游词,结合我们的旅游经验,我们发现,导游词的内容可以写景点的风光,也可以介绍有关景点的故事和传说,还有同学说的,相关的历史。是不是?导游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跟游客的互动交流。要跟游客有礼貌的欢迎,要引导他们参观游览,有的时候还要提示一些注意事项,是不是?(是)好,那明白了导游词的特点,现在写有底气了吗?(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为自己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

7、根据我们的课前资料收集单。这两位同学:李嘉琪和张耀明,这两位同学的资料收集单整理得很好,而且干净整洁,书写漂亮。给他们鼓鼓掌!还有这些同学,他们收集的景点风光很吸引我;这些同学收集的故事传说,让我印象深刻;还有这四位同学整理的其他方面的资料让我很感兴趣。资料收集得好,写导游词就方便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写导游词。我们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好吗?(好)

三、生写导游词,师巡堂指导。

四、生评价。

1、写好的同学,我们发现,下面有一张评价清单,你可以读一读你自己写的导游词,对照评价清单,给自己评一评,打上勾。

2、自评好了,小组每两个同学互相交换,给对方评一评,在互评栏里打上勾。

3、好,停笔了。没有写完的同学,等下讲评完了以后再写,好吧?两人之间的互评没有评完,赶快评一下。

4、我们班同学很会写,洋洋洒洒,格子都不够,是吧?

五、老师点评:

1、好了,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叫张悦池,我们来看看他的导游词,对照评价,给他评一评,并给他提提修改意见。我们先听他读一读。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悦池,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一个a级景点——漓江。它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到阳朔,一水相连,贯穿南北。千百年来,漓江的百里画卷,江水清澈,奇洞美石,绿树环江,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今天由我带领你们的旅程到此结束,你们一定觉得我的讲解很精彩吧,下次有时间,一定要来这山美水美的小城市喔!谢谢大家!)

还有点小导游的味道,那我们来评一评,他重点介绍了什么?你说。(我认为他重点介绍了漓江的风光。)

风光重点介绍,他把内容讲清楚了吗?

(我认为,他没有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主要内容讲清楚了,可同学觉得不够具体,是不是?那是臧老师给的格子太小了。我本来觉得四年级不会写那么多,没想到你们那么厉害!好,我们再来看他的互动交流,哪儿体现了?

(我举得互动交流他的开场白体现了。)还有吗?

(还有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体现了。)这里有,是不是?那么对他的导游词,你还有什么修改建议吗?

你讲!(我给他提一点修改建议:多了“一定”。)“一定觉得”多了“一定”,用词要。。一点更好,他的建议,你接受吗?(接受)还有吗?

(你为什么马上写了:各位游客下次再来?)游客还意犹未尽呢。我们来看,刚才他读的时候,这个地方漏字了,是不是?漏字了,下次补好。

看来写导游词不仅要关注导游词的特点,还有注意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通顺对不对?很好,谢谢你,掌声!

我们再来请最后一位同学。(大家好!想认识桂林的风光吗?那就和我一同走进象鼻山吧!象鼻山。。,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是一个。。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它的神奇首先是。。。看桂林风光是多么美丽呀!你们喜欢吗?)

他给自己三个勾全打上了,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他没有讲什么传说故事,我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

他介绍的也是象鼻山的风光,你觉得如果加上传说故事,就更好了,是不是?(对)好,你接受吗?(接受)

有没有介绍象鼻山的,觉得自己讲得比他还好的?请你吧!

正好,臧老师26号也到桂林的景点走走,给你配上图,现在,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游客了,请你为我们讲解一下。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李清。,现在我们来到了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它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由于象鼻山像一只大象,在江边畅饮,被称为象鼻山。来,我们上船吧,小心一点,别滑倒了。大家先听我朗诵诗歌,猜猜我说的是哪首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好,猜吧!对了,是《河水月洞影》大家小心下船,别掉入水中,大家注意一下,不要到水边玩,不要乱画。好自由活动吧!)

你看,老师们都给你掌声了,谢谢你的导游,相信下课之后,老师们迫不及待都去到象鼻山游玩一番。

六、同学们的导游词写得好,讲得又出色,相信老师们都比较信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秀美。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桂林就接待了122.38万的游客,多吗?(多)我相信以后,说不定以后在座的同学就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导游。到六年级,我们还有一项活动,口语交际活动,要担任旅游大使,到时候我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游览线路,介绍风景名胜,或是景点风光,相信到时候你们会更加出色。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谢谢中华小学四年级48班的同学,谢谢你们的刘老师。下课。

下载西藏导游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导游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藏昌都导游词

    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

    西藏拉萨导游词

    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模版)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

    西藏纳木错导游词(范文模版)

    朋友们,雪域高原欢迎您的到来!我是您本次西藏之旅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王就行。本次旅程要前往多个景点,共分三条线路,小王将负责拉萨—纳木错这一线路的沿途讲解和一些藏地情况的......

    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

    西藏那曲导游词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那曲地区下辖那曲、安多、聂荣、比如、嘉......

    西藏那曲导游词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东邻昌都地区,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三地市,西与阿里地区相连。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