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1-11-02 20: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及教学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8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3.引发幼儿对购物的兴趣,积累购物经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乐乐玩具店”,玩具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玩具上都用数字标价;

2.1~8的数卡;幼儿身上贴上数卡。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参加数学游戏的兴趣。

“看!乐乐玩具店里的玩具真多,你喜欢什么玩具?今天我们一起坐汽车去买玩具好吗?”

二、复习8的组成(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8。

2.小组长做检票员,检查每个小朋友拿的数卡是否正确。

(二)幼儿购买两个玩具。

1.提出要求:用8元钱去买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再互相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三)用8元钱购买三个玩具。

1.幼儿讨论:怎样用8元钱买三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8元。(请个别幼儿去尝试)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玩具,再拿一个3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用8元钱去买三个玩具,先拿的两个玩具,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8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8元。

3.幼儿购买,教师观察并适当指导。

4.幼儿互相检查拿得是否正确。

(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掌握情况,可让幼儿再次进行购买活动)

三、游戏:我和朋友一起去购物。

1、可以三人在组,也可能两人一组,但你和好朋友拿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8。

2、找对后一起跳《娃娃舞》。

四、结束活动

师:“乐乐玩具店打烊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教学反思: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而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经验总结。[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大班幼儿的活动与数学的联系更加密集,它常常出现在幼儿的身边,源于幼儿的生活。

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321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

③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考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讨论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鼓励多种组合的方法。)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要求及玩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需要你根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细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如果你要买,应该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买卖玩具。)(3)交流付钱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买玩具

从孩子身上的问题生发出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题生成:

在以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似乎迢留在“l”和“许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游戏用的硬币和纸币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游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2)复习顺数、倒数游戏“打电话”;(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 ①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挚热。

教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经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②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积极思考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这只狗我喜欢,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该怎么付钱?” ③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考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讨论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鼓励多种组合的方法。)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要求及玩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需要你根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细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如果你要买,应该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3、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流买卖玩具。)(3)交流付钱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因为在此活动前曾经开展过“卖玩具”的活动,因此,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买卖经验,对“卖玩具”很感兴趣。在“卖玩具”的活动中,一个一个数硬币付钱的方法也让幼儿感到不方便,他们迫切需要学会方便、快捷的付钱方法,以满足他们买卖玩具的需要。所有这些,为数学活动“买玩具”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活动中,通过看情景表演、帮小猪解决难题、学算账及要玩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尝试了多种组合的方法。他们和 千图库图片素材_千图网qiantuku.net投入,思维也很活跃,活动环节的一步步深入将幼儿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家点评

孩子都有介入成人生活的愿望,而买卖常是发生于成人之间的活动,幼儿只是旁观者。当老师把“买卖”引入幼儿的活动,有场景、“商品”、有“钱币”、有“交易”时,幼儿的需要被激活了,于是,他们很投入地进行“钱币”与“货物”的交换,进行钱币的计算。老师们不妨再大胆些,在班级或幼儿园搞一个小“市场”,让幼儿把自己不想玩的玩具带来,带上10元钱(由不同面值组成),让幼儿进行“交易”,以体验一次真正的钱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可以断言:当数学活动与幼儿的内在需要联系起来时,他们的数学活动会非常投入。

三、反思与讨论

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需要吗?试着也从孩子的问题和需要生成教育活动。资料卡——有关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关键经验。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分类。

*探究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注意并描述事物的异同,进行分类和匹配。*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和描述物体。

*描述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或不归属的类别。*同时注意到事物的一个以上的特征。*区别部分和整体。

排序。

*比较:哪一个更大(更小)、更重(更轻)、更粗糙(更平滑)、响(更轻)、更硬(更软)、更长(更短)、更高(更矮)、更宽(更窄)、更暗(更明)等等。

*根据某种特征来排列物体,并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最长的、最短的等)。数概念。

*比较数量:多/少,等量:更多/更少,数目一样多。

*用一一对应匹配的方式来比较两个数群的数量。(如:饼干和小朋友的数量是否一样多?)*点数物体和唱数。

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经验。空间关系。*装拆物体。

*重新安排一组或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折叠、弯曲、铺开、堆积、结扎),并观察由此产生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不同的空间角度观察事物和场景。

*体验和描述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如:在中间、在旁边、上去、下来、在顶上、在上面、在„„以上)。

*体验和描述物体和人的运动方向(去、来自、进去、出来、朝向、远离)。*体验和描述事物之间和地点之间的相以距离(靠近、邻近、远、紧靠、相隔、在一起)。

*体验和表征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样的结构,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学习确定教室、幼儿园以及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理解绘图和图片中所表征的空间关系。*识别和描述各种形状。时间。

*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描述和表征过去的事件。

*用语言推测将要发生的事件,并为此作好适当的准备。*按信号开始或停止一个动作。*识别、描述和表征事件的顺序。*体验和描述不同的运动速度。

*在讲述过去和将来的事件时,学习使用惯例的时间

*比较时间的间隔(短、长、新、旧、年青、年老、一会儿 间)。*注意观察把钟表和日历当作时间消逝的标记。*观察季节的变化。

第四篇: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活动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两个(自备)多用插板1个,已插好的29个组块(如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派派麦麦带来了许多围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数一数)“派派和麦麦想请你用一种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棋子,这种方法叫两个一数,你们知道两个一数是怎么数的吗?大家会数了吗?”

2、演示规则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来做数数的游戏。(请一名幼儿配合,边说边演示下面的操作),两人分工,一个数白棋子,一个数黑棋子,一个数白棋子。数之前先在活动单上的方框先画出你数的是那种棋子,然后开始两个两个数,数完之后在活动单上圈出你的总数,然后两人交换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两人圈出的总数是否一样。“教师:“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数的快“。大家会玩了吗?

3、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底纸1(排座号):“今天我们可以接着玩“排座号“的游戏,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请幼儿复述规则。

4、分组操作

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理解规则,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合作游戏和两个一数的表现,并做个别指导。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观察幼儿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将两个数,选择指导对象,适时提供帮助。

5、提示换组

教师:“做完一个活动的小朋友 请你先把材料还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组去玩一玩。

6、交流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为三点: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操作,兴趣点很高。但是对于两个一起数的方式,很多幼儿还是在这节活动中很难掌握,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环节还是会一个一个的点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减少棋子的数量,比如一开始各投放20个黑白棋子,然后通过幼儿的掌握水平,再逐渐增加棋子的数量。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2

设计意图:

守恒观念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各种最基本的推理形式都是建立在量的不变性的原理基础上的。大班的幼儿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已倾向于自主探索去寻求答案。“面积守恒”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难理解的一个内容。但却符合大班幼儿爱探索的年龄特点。对此,我选择了《体验面积守恒》这节活动。幼儿通过感知亲身体验,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在活动中我将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操作的环节,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体验感知,会比较用相同的小图形组成不同形状的大图形的面积,感知大图形虽然形状不同,所摆放的小图形个数、形状相同,从而推理出大图形的面积相等。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活动,使自身动作与所学知识协调,从而获得知识。整个活动由初步感知——排除干扰——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难度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引导幼儿去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继而粗浅地掌握了图形面积守恒的概念。

在本节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讨论法、操作法,让幼儿在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玩一玩中了解了原来判断两个图形的大小是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的。从而轻松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够大胆的探索发现。

2、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进一步发展观察力、探索发现能力。

3、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难点:能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活动准备:

图形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一)整体导入,引发话题。

请幼儿观察正方形并沿着图形上面的虚线进行分割。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部分?是什么图形?

(二)探索发现,分割比较。

1、比一比、看一看这四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为什么说它们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操作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四个三角形是一样大的。

小结:将四个三角形摞在一起,边与边、角与角对齐的方式重叠在一起,比较出四个三角形一样大。

(三)图形还原,逆向深化。

还记得老师最初给你们的是什么图形吗?你还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回原来的图形吗?

小结: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合起来能在拼成原来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大小不会变。

二、排除排列干扰,体验面积守恒

(一)知识迁移,感知面积守恒。

这四个三角形除了能变成之前的正方形,你还能把它们变成其他的图形或图案吗?

(二)排除排列干扰,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1、你变出的图形和刚才的正方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2、观看PPT课件,拓展幼儿知识经验。

小结:分割出的图形的排列方式虽然改变了,但它们数量和大小没变。由它们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大小也不会改变。

三、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面积守恒

请幼儿分小组合作拼摆图案,并通过记录进一步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小结:数量、形状、大小相同的地垫拼成的不同的图案,它们的平面大小是一样的。

我这里还有更多的地垫,我们一起到外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它们还能变出什么不同的图形或图案,在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带好你的地垫,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3

“百数表”的教学是在幼儿学过读数、写数之后。教材的编排意图是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幼儿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但发展幼儿的思维,而且开阔幼儿的思路,提高幼儿的学习的兴趣。

第一次观察是完整的百数表,让幼儿根据老师提供的百数表去观察。让他们快速发现百数表的横行、竖行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从中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二次观察是遮挡百数表的部分数字,让幼儿猜一猜,从而达到使幼儿对数的位置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利用百数表猜数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因为幼儿对数字间的相互联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幼儿只要利用学会的方法对重排的数字进行推理论证,就能形成结论,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本次活动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采取阶梯式的办法――先遮挡一个数字,慢慢增加到遮挡四个数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方法,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

开始找规律的时候,有些幼儿对规律的表述还是存在表述不清的。因此活动上中幼儿能说出最后一竖列都是10,20,30……,已经是很好的答案了。行列的规律的寻找,在上课的时候,引导得还是太快,有很多幼儿还是没有很好的反应过来。幸亏练习的设计比较好,还是能帮助幼儿逐渐清晰数在百数表中的位置。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通过故事,认识“-”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图片放入玩具蛋壳中。

2、《狮子和蛋》幼儿用书。

3、白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为。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边,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第二组图:鸟妈妈筑了个窝,生了3个蛋,有两个蛋孵化小鸟,窝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鳄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孵化小鳄,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

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都孵化出小宝宝,叶片还有多少个蛋?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促故事,老师引导幼儿 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4、幼儿两人一组,师 给每组幼儿5个玩具蛋壳,请他们轮流用玩具蛋壳讲述有关动物宝宝出生的故事,并在纸上写下5以内 减法算式。

5、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可以在生活还可以利用什么东西进行5以内的减法学习的?

反思:这堂课整个过程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一开始动物和他们的蛋出现时,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很想知道答案,所以课堂气氛很好,孩子也很积极配合,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开始时孩子们还很清楚开始有几个最后剩几个,后面就有点乱,有些是不明白讲的是什么,有些是知道但是结果却算错了,但总体而言还是达到了整个活动的效果。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将数量为4的雪花片分别分成两份,探索各种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发现分合式中互换关系和递增递减关系。

3、尝试运用不同方式,如数字、标记等、记录自己分雪花片的结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雪花片、本子、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

教师: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做问答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你们会吗?(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二、幼儿探索并验证4的`组成规律。

1、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雪花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每次取出四片分成两份,每次分的数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分一次记录一次。

2、教师指导幼儿探索。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给予提示。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样,分出来的两部分数量合起来要和原来的数量(四片)一样多。分好后及时记录分的结果,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相同。

3、幼儿展示探索结果。

教师:小朋友们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每一种组成形式,教师要用数字在黑板上有顺序的记录下来。

教师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并让个别幼儿说一说他喜欢哪一个记录单,为什么?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比较清楚的记录方式。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数的组成规律。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记录下来的4的各种组成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和思考。

教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的记录,你们能发现什么:左边的一行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逐一递减)再看右边一行数有什么特点?(逐一递增)

(2)教师小结:分出来的两个数一个数减去1,另一个数就增加1,但总数不变。我们再来比较第一和第三组的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有1和3只是互换了一个位置,1和3,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巩固练习。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

2、教师读题:请用画圈的方式把4个苹果分成两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讲评作业。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6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该活动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幼儿在分东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数的分合关系;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了记录方法并内化数的分合知识:在帮玩具找家人时运用已有经验解决了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数学是抽象的,需要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提供玩具让幼儿操作,同时通过猜拳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猜拳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活动过程充满挑战,幼儿跃跃欲试;猜拳过程需要两人的磨合,能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幼儿只有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才能逐渐体验到数学的意义。幼儿只有在不断接受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信心,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帮玩具找家人”的游戏任务是让幼儿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当教师问及怎样才能知道气球中的秘密时。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完成了任务,满足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玩具的活动远没有结束,教师可以在节日里提供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玩具让幼儿分类、数数,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玩具,统计不同特征和种类的玩具,并进行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教师应努力让数学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核心,将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相关经验,并逐步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7

数学活动《打扮新年树》该活动我准备了一棵实物新年树,和许多礼物挂件,这样的情景创设着实让孩子们激动了一回。如此,孩子们在按数取物的环节,无论是操作者还是关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然而,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细节了。看到孩子们在第一环节中的出色表现,想必孩子们是牢牢掌握了6以内数量的数物对应关系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将人手一份的“新年树”操作材料投入集体操作活动,难点就是在每棵新年树的树干上写上了不同的数字,让孩子们根据新年树上的数字画上自己喜欢的礼物数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孩子画着画着,就忘记了先前的任务,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以图画为乐趣,礼物画得细致精美,但是数量却不符合事先核定的数量。我想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不长,画礼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动展开,调整为贴礼物的环节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扰,从而真正为操作实效服务。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8

《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反馈提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方法。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我思考了许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

3、《看谁拿得对》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拿正确。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9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10的加法》PPT课件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PPT课件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

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PPT课件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2、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3、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4、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2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3

《找邻居》教学反思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也会有难度,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能更难。但它既然出现在了幼儿园中班的教材里,就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是能够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决定选择《我的邻居朋友》这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让幼儿能够学会这一知识,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一结束就发现许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对此次活动作以反思:

一、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故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二、调整教学顺序,分解知识难点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对学习相邻数的安排是先认识比本数多1的数,再认识比“本数”少1的数,最后总结出比本数多1或少1的数是它的相邻数。我觉得这种教学不利于幼儿掌握相邻数这一知识,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三、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用一节课中的学习方法,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4

数学游戏对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在游戏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同步协调发展。

在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我在教大班学习6的分合与加减时,我在导入时出示小猴小动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然后用儿歌;小猴爬上苹果树,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一直数到八个苹果,吞下肚,呃!呃|!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我都爱。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是6的分合,趁小朋友兴趣·正浓我又在新授环节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轻声喊:魔箱魔箱呼啦啦!可以让每个小朋友的思想高度集中,接着老师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操作物品“苹果”,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6的分合。再用口编应用题的方法学习6的加减法。就这样每个小朋友学的都很认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巩固时我用平时没做过的游戏——“摘取爱心”的游戏:出示一颗爱心树,树上结满爱心卡片,卡片的背面是6以内加减法试题,幼儿随音乐摘爱心后算对的爱心卡片就送给他。这样大大的增强了小朋友的兴趣。接着是出拳游戏:如复习6的分合时教师与幼儿共同玩出拳游戏,我出“2”,小朋友出“4”,2和4合起来是6,小朋友找朋友玩出拳游戏。

真正让小朋友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合”、“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幼儿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这些游戏都为以后学习有关应用题做了铺垫。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活跃思维。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具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教具要新颖、直观,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好奇心,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如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可操作性教具,让幼儿去摆弄、去思考、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幼儿才会有兴趣,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更新教具,给每个孩子提供充分感受数学,参与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

情趣。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让数学变成一种好玩、有趣的游戏。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5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加强,随着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幼儿会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与同伴教师的互动。由于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他们喜欢用数字相互留下电话号码,喜欢用很多常见的字来相互留下地址,加强相互间的交往。这时,对数字概念的理解都还都处于零碎状态的幼儿,那些知识碎片就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和疑问,比如“我家是102,你家也是102,那我们俩不是住在同一个家里了么?”。

为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以门牌号码为切入口,将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挖掘、梳理和提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设计了《楼房与号码》这一数学活动,揭示数字和住址之间的联系,引导幼儿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生活出发,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幼儿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正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

2、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3、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材料:纸盒做的楼房材料人手一份,门牌插卡(用不同颜色区别层与间的数字)人手一份,多媒体课件,写有具体地址的信封若干,人物图像若干,彩色胶带卷(用于标示楼房位置)。

环境:多媒体、幼儿操作学习的场地、桌椅、地垫人手一块。

幼儿:一定的生活经验,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对门牌的已有经验

1、(师幼交流)徐老师第一次来东阳,发现我们东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马路又宽又干净,不仅大街上都是高楼大厦,而且住宅小区建设得特别漂亮。请你告诉我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吗?(幼儿介绍自己的家庭住址)

2、这是XX住宅小区,我们一起去参观。(播放多媒体,直观感受小区一栋一栋的住宅)

3、这栋楼我们来数数有几层?(镜头到一个单元)让我们来看看这第一单元。这是一楼,(镜头到一个门牌)这是什么?(101)你知道它的对面一间门牌号是多少吗?(在幼儿有答案后出现对面的门牌号)它楼上呢?(同法)

4、(镜头到小区人来人往的大门口)看来这个小区里住着很多的人哦。人越住越多,所以还需要很多的楼房才够呢。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工人叔叔造楼房好吗?

二、尝试操作梳理幼儿对门牌知识

1、造楼房

我们造楼房用的材料是椅子和纸板,(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这里有造3、4、5层楼房的材料,喜欢造4层楼的小朋友可以选择这些,喜欢3层或者5层的可以选另外的一些。方法是:每个人拿一份材料,把材料折成楼房后套在你现在坐的椅子背后,把楼房正面展示给大家。

2、编门牌

楼房都有门牌。请你把造好的楼房按照一定的规律编上门牌。

1)幼儿尝试自主编号。

2)请你说说是怎么编号的。

3)讨论:门牌号上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最底下的层叫做第一层,把最左边的间叫做第一间,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编门牌的方法是:从下往上,从左往右,第一个数字表示层,最后一个数字表示间,中间用0隔开,楼房的门牌号就是101、102、201、202等,

4)请小朋友检查一下自己的门牌编对了吗?没有编对的调整过来。

三、探究学习认识住宅地址

(幸福小区)小区落成了,大家为小区的落成放个三响炮表示庆祝吧。“啪!”(集体击掌三下)

1、探究楼号。XX小区里有几栋楼房?请小朋友来编号。

2、探究单元号。观察第一栋楼房和第二栋楼房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栋短,第二栋长……)第一栋楼房有三个单元,第二栋楼房有1、2、3,4、5五个单元。让我们从左往右数一数。教师逐一指各栋楼房,说说各栋楼房都有几个单元。

3、探究栋、单元、层、间的关系。红红要住进这个幸福小区了,她拿到了她家的钥匙,钥匙上有她家的地址(出示及钥匙地址卡片2—3—301),你看得懂吗?你知道他家的地址是XX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单元?哪一间吗?

4、巩固认知。如果请你也来这个新小区住,你希望住在那里,请在新家的阳台上插一枝花,并告诉大家你的新家住在第几栋第几单元几零几?(请幼儿指出具体住处并完整表述地址,并说“我的新家在XX小区XX栋XX单元XX室,欢迎大家到我的新家来玩”。)教师根据幼儿的选择分别板书。

这个小区太漂亮了,徐老师也想把家搬到XX小区来,我喜欢这套房子,你能说说徐老师新家的详细地址吗?(XX小区第4栋第二单元501。)

四、巩固迁移尝试生活中的运用

搬新家:小区建好了,很多住户要搬进来了。请你帮助大家一起搬家好吗?请你根据他给的地址帮助他们搬进新家。

请一幼儿讲解他准备把新住户搬进哪里?为什么是那一家?最前面的XX表示第XX栋,中间的XX表示XX单元,后面的XX表示XX房间。(同伴间可相互交流)

五、延伸活动:小朋友互相交换家庭住址。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活动制作楼房的时候非常的感兴趣。

2、在刚开始编排门牌号时少数的小朋友会把楼数和号数弄混。

3、在最后找地址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能真确的找到地址。

第五篇: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

《找邻居》教学反思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也会有难度,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能更难。但它既然出现在了幼儿园中班的教材里,就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是能够理解的,因而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决定选择《我的邻居朋友》这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让幼儿能够学会这一知识,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活动一结束就发现许多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特对此次活动作以反思:

一、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故事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

二、调整教学顺序,分解知识难点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对学习相邻数的安排是先认识比本数多1的数,再认识比“本数”少1的数,最后总结出比本数多1或少1的数是它的相邻数。我觉得这种教学不利于幼儿掌握相邻数这一知识,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三、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促进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虽然因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能脱口而出某一数字的相邻数,但一定会用一节课中的学习方法,然后慢慢找出答案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2

《认识人民币》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这节课的开始时。我以提问的形式,引入课题“认识人民币”同时也渗透一种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钱,教育幼儿养成节约的品质。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区分硬币和纸币。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为了完成这一环节,我课前让幼儿准备了假币,所以我就让幼儿拿出样币逐一进行辨认,并让有疑问的幼儿请教同桌。反馈提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人民币的面值?”通过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方法。再让幼儿对手中的样币进行分类。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在这次活动,课上的很好,完成得还很顺利。我思考了许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在这次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于1元的人民币比较熟悉。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因为人民币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

2、在《纸币找朋友》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是多少人民币,幼儿怎样拿这么多钱。

3、《看谁拿得对》这个游戏,大部分幼儿都能拿正确。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3

数学游戏对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在游戏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同步协调发展。

在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我在教大班学习?6?的分合与加减时,我在导入时出示小猴小动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然后用儿歌;小猴爬上苹果树,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一直数到八个苹果,吞下肚,呃!呃|!苹果布丁苹果派,什么水果我都爱。指出今天我们要学的是6的分合,趁小朋友兴趣·正浓我又在新授环节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轻声喊:魔箱魔箱呼啦啦!可以让每个小朋友的思想高度集中,接着老师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操作物品“苹果”,让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6的分合。再用口编应用题的方法学习6的加减法。就这样每个小朋友学的都很认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巩固时我用平时没做过的游戏-----“摘取爱心”的游戏:出示一颗爱心树,树上结满爱心卡片,卡片的背面是6以内加减法试题,幼儿随音乐摘爱心后算对的爱心卡片就送给他。。这样大大的增强了小朋友的兴趣。接着是出拳游戏:如复习6的分合时教师与幼儿共同玩出拳游戏,我出“2”,小朋友出“4”,2和4合起来是6,小朋友找朋友玩出拳游戏。

真正让小朋友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每个小朋友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合”、“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幼儿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这些游戏都为以后学习有关应用题做了铺垫。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学概念,活跃思维。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教具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如教具要新颖、直观,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好奇心,高度集中注意力。又如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可操作性教具,让幼儿去摆弄、去思考、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幼儿才会有兴趣,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更新教具,给每个孩子提供充分感受数学,参与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幼儿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思考操作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有趣化,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征,用自身的教育热情和情绪去感染带动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产生对数学的

情趣。令幼儿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游玩,让数学变成一种好玩、有趣的游戏。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4

《测量远近》教学反思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 “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 “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因此大班数学活动《测量远近》,正好符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帮助幼儿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在活动中 尽管之前我已经考虑了很久怎么样把语言说的更周密更完整,但是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略显含糊的地方。就因为这一点,幼儿的操作方法不是很准确,使得第一个活动目标没有实现,所以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尽量把话说周全,以免有些小朋友喜欢转空子或者抓你的漏洞,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而忽略了口头的能力。

每个老师都跟我们说过,在互动上遇到紧急情况要懂得随机应变,我们都觉得挺简单,但是当你真正遇到这种“突发状况”的时候,也许你就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灵活”。所以无论如可,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PPT课件、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学习9的组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PPT)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9的组成》含PPT课件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2、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3、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8种)

4、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6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该活动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幼儿在分东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数的分合关系;在交流分享中学习了记录方法并内化数的分合知识:在帮玩具找家人时运用已有经验解决了问题,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数学是抽象的,需要幼儿通过游戏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动中教师提供玩具让幼儿操作,同时通过猜拳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猜拳结果的不确定性使活动过程充满挑战,幼儿跃跃欲试;猜拳过程需要两人的磨合,能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

幼儿只有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中,才能逐渐体验到数学的意义。幼儿只有在不断接受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自信心,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帮玩具找家人”的游戏任务是让幼儿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当教师问及怎样才能知道气球中的秘密时.幼儿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完成了任务,满足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玩具的活动远没有结束,教师可以在节日里提供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玩具让幼儿分类、数数,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玩具,统计不同特征和种类的玩具,并进行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教师应努力让数学教育回归幼儿生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核心,将数学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有机整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相关经验,并逐步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学习的乐趣。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7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8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9

学期工作又结束了,本期我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认真实施了本班的数学实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认真落实各项实验活动,较好的完成了本期实验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对幼儿进行了操作习惯的培养

1、教孩子认识数学书,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学会怎样爱惜书。

2、教孩子怎样运用学具,怎样保管好自己的学具。

我班经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孩子们已熟练的掌握了学具的操作方法,没有一人的学具和书丢失。

二、游戏式的教学活动

在课前我认真分析教材,画好挂图,准备好所需教具。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活动以“游戏式数学”的精神为主轴,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下展开与数学的第一类接触,在学习历程中积累足够的操作经验,建构完整的数理概念,让孩子更喜欢数学并养成主动探索,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良好品质。

特别是在本期的《组合建构篇》活动中,孩子对变化万千的方块学具非常感兴趣,我充分抓住孩子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做中学、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的方式,以“手、眼、脑并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学具教学操作活动。通过对学具的嵌入、翻转、排列、组合,将所需传授的知识展开,螺旋式深化,运用学具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把零散的感性知识概括化,促进学习的迁移,形成举一反三的认知能力。并且在活动中我注重增强教学的多样性,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自学的能力。

通过一期的学习,孩子在听故事、玩游戏的快乐环境中学习了量、数、计数、空间与数概念,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一生都受用的基础.

三、密切的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的对象,家长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于孩子的认知与学习,家长不仅不能缺席或忽视,更该担负部分的责任。所以在活动中我非常注重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协助幼儿园共同构建孩子的心智与学习能力发展。

本学期,孩子们完成的《亲子手册》我都认真的检查过,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得非常好。可见,密切的家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取得的成果

1、孩子们对数学活动非常感兴趣,知道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关系,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孩子们对数学活动很有信心,并愿意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相信自己的数学能力。

3、孩子们能正确翻阅书籍了,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

4、孩子们主动自学的能力提高了,能用多想法、多方法、多模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思考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有探新的强烈愿望。

5、家长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受的家长和领导的好评。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0

数学活动《打扮新年树》该活动我准备了一棵实物新年树,和许多礼物挂件,这样的情景创设着实让孩子们激动了一回。如此,孩子们在按数取物的环节,无论是操作者还是关注的孩子都十分的投入,操作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然而,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就有一些值得自己反思的细节了。看到孩子们在第一环节中的出色表现,想必孩子们是牢牢掌握了6以内数量的数物对应关系了。因此,我迫不及待地将人手一份的“新年树”操作材料投入集体操作活动,难点就是在每棵新年树的树干上写上了不同的数字,让孩子们根据新年树上的数字画上自己喜欢的礼物数量。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孩子画着画着,就忘记了先前的任务,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以图画为乐趣,礼物画得细致精美,但是数量却不符合事先核定的数量。我想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不长,画礼物的形式使得孩子注意分散,不利活动展开,调整为贴礼物的环节就可以避免孩子操作中的不利因素干扰,从而真正为操作实效服务。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将数量为4的雪花片分别分成两份,探索各种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发现分合式中互换关系和递增递减关系。

3、尝试运用不同方式,如数字、标记等、记录自己分雪花片的结果。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雪花片、本子、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

教师: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做问答游戏,老师问,小朋友答,你们会吗?(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二、幼儿探索并验证4的组成规律。

1、幼儿操作探索。

教师: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许多雪花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每次取出四片分成两份,每次分的数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分一次记录一次。

2、教师指导幼儿探索。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给予提示。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样,分出来的两部分数量合起来要和原来的数量(四片)一样多。分好后及时记录分的结果,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相同。

3、幼儿展示探索结果。

教师:小朋友们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每一种组成形式,教师要用数字在黑板上有顺序的记录下来。

教师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并让个别幼儿说一说他喜欢哪一个记录单,为什么?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比较清楚的记录方式。

4、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数的组成规律。

(1)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记录下来的4的各种组成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和思考。

教师:小朋友仔细观察黑板上老师的记录,你们能发现什么:左边的一行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逐一递减)再看右边一行数有什么特点?(逐一递增)

(2)教师小结:分出来的`两个数一个数减去1,另一个数就增加1,但总数不变。我们再来比较第一和第三组的分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有1和3只是互换了一个位置,1和3,3和1合起来都是4。

三、巩固练习。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

2、教师读题:请用画圈的方式把4个苹果分成两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讲评作业。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投计了时以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和玩中学习,使幼儿了解4的组成,让幼儿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2

一、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通过故事,认识“-”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图片放入玩具蛋壳中。

2、《狮子和蛋》幼儿用书。

3、白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为。

2、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边,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第二组图:鸟妈妈筑了个窝,生了3个蛋,有两个蛋孵化小鸟,窝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鳄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孵化小鳄,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

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都孵化出小宝宝,叶片还有多少个蛋?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促故事,老师引导幼儿 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4、幼儿两人一组,师 给每组幼儿5个玩具蛋壳,请他们轮流用玩具蛋壳讲述有关动物宝宝出生的故事,并在纸上写下5以内 减法算式。

5、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可以在生活还可以利用什么东西进行5以内的减法学习的?

反思:这堂课整个过程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一开始动物和他们的蛋出现时,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很想知道答案,所以课堂气氛很好,孩子也很积极配合,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出现,开始时孩子们还很清楚开始有几个最后剩几个,后面就有点乱,有些是不明白讲的是什么,有些是知道但是结果却算错了,但总体而言还是达到了整个活动的效果。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3

设计意图:

守恒观念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各种最基本的推理形式都是建立在量的不变性的原理基础上的。大班的幼儿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已倾向于自主探索去寻求答案。“面积守恒”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为难理解的一个内容。但却符合大班幼儿爱探索的年龄特点。对此,我选择了《体验面积守恒》这节活动。幼儿通过感知亲身体验,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图形面积的守恒。在活动中我将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操作的环节,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体验感知,会比较用相同的小图形组成不同形状的大图形的面积,感知大图形虽然形状不同,所摆放的小图形个数、形状相同,从而推理出大图形的面积相等。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活动,使自身动作与所学知识协调,从而获得知识。整个活动由初步感知——排除干扰——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难度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引导幼儿去观察、比较,探索发现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继而粗浅地掌握了图形面积守恒的概念。

在本节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讨论法、操作法,让幼儿在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玩一玩中了解了原来判断两个图形的大小是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的。从而轻松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能够大胆的探索发现。

2、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学习,进一步发展观察力、探索发现能力。

3、能不受形状、颜色、方位等因素的干扰,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难点:能不受排列形状、颜色、方位的影响,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活动准备:

图形操作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初步感知图形面积守恒

(一)整体导入,引发话题。

请幼儿观察正方形并沿着图形上面的虚线进行分割。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部分?是什么图形?

(二)探索发现,分割比较。

1、比一比、看一看这四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为什么说它们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操作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四个三角形是一样大的。

小结:将四个三角形摞在一起,边与边、角与角对齐的方式重叠在一起,比较出四个三角形一样大。

(三)图形还原,逆向深化。

还记得老师最初给你们的是什么图形吗?你还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回原来的图形吗?

小结:我们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合起来能在拼成原来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大小不会变。

二、排除排列干扰,体验面积守恒

(一)知识迁移,感知面积守恒。

这四个三角形除了能变成之前的正方形,你还能把它们变成其他的图形或图案吗?

(二)排除排列干扰,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1、你变出的图形和刚才的正方形,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2、观看PPT课件,拓展幼儿知识经验。

小结:分割出的图形的排列方式虽然改变了,但它们数量和大小没变。由它们所组成的新图形的大小也不会改变。

三、小组合作,进一步感知体验面积守恒

请幼儿分小组合作拼摆图案,并通过记录进一步深入感知面积守恒。

小结:数量、形状、大小相同的地垫拼成的不同的图案,它们的平面大小是一样的。

我这里还有更多的地垫,我们一起到外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它们还能变出什么不同的图形或图案,在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是不是一样,带好你的地垫,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准备

活动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两个(自备)多用插板1个,已插好的29个组块(如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派派麦麦带来了许多围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吗,怎样才能知道呢?(数一数)“派派和麦麦想请你用一种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个棋子,这种方法叫两个一数,你们知道两个一数是怎么数的吗?大家会数了吗?”

2、演示规则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人合作来做数数的游戏。(请一名幼儿配合,边说边演示下面的操作),两人分工,一个数白棋子,一个数黑棋子,一个数白棋子。数之前先在活动单上的方框先画出你数的是那种棋子,然后开始两个两个数,数完之后在活动单上圈出你的总数,然后两人交换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两人圈出的总数是否一样。“教师:“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数的快“。大家会玩了吗?

3、介绍巩固活动 出示底纸1(排座号):“今天我们可以接着玩“排座号“的游戏,还记得是怎么玩的吗?“请幼儿复述规则。

4、分组操作

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帮助幼儿理解理解规则,教师重点关注幼儿合作游戏和两个一数的表现,并做个别指导。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观察幼儿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将两个数,选择指导对象,适时提供帮助。

5、提示换组

教师:“做完一个活动的小朋友 请你先把材料还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组去玩一玩。

6、交流评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为三点:

1、能进行30以内的物群计数,说出总数。

2、体验两个一数计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细致地用新的办法计数。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操作,兴趣点很高。但是对于两个一起数的方式,很多幼儿还是在这节活动中很难掌握,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在操作活动环节还是会一个一个的点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减少棋子的数量,比如一开始各投放20个黑白棋子,然后通过幼儿的掌握水平,再逐渐增加棋子的数量。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15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九以内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学中,学会10的加法。

3.能将的10的加法运用到超市购物的游戏中。

4.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PPT、购物券、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10的加法》PPT课件

教学过程:

1.碰球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碰球的游戏吗?(会)那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这里有一个规则,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来是9。你们准备好了吗?嘿嘿,我的两球碰几球?(嘿嘿,你的两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师:刚才小朋友的表现可真好,所以我决定要给你们一些奖励。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去吗?(想)好,那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0的加法》含PPT课件

师:你们看,那边有很多漂亮的鸟。请你们自己观察,你看见了什么?有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鸟儿?你能为这些鸟儿列个算式吗?

师:看过了美丽的小鸟,接下来会是哪个小动物呢,让我们继续逛下去。呀,这次来的是谁呀?(小狗)小狗怎么样了?(有的关在笼子里,有的在笼子外面)数数笼子里的有几只?外面的又有几只,一共有什么?你来给小狗们列个算式好吗?还可以有怎样一个算式?

师:最后我们去美丽的花丛里看看,这里面也藏着小动物哦。原来是勤劳的小蜜蜂。我发现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样哦,你发现没有?有绿头发和黄头发的蜜蜂。数数绿色的有几只?黄色的几只?总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请你来给小蜜蜂列算式了。那这次还有没有其他的算式呢?(没有)为什么?(前面的数字又是5,换位置以后也是一样的)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动物园的小动物呀,每个种类都是10个,这就是这个动物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戏:动物超市

1)幼儿购物游戏师:动物园逛完了,我在动物园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动物超市。在里面我们可以买些纪念品。看,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10元购物券,你们等会可以去超市你买你喜欢的东西。每个纪念品后面都标有价钱。在这里呀,我有一个要求,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有没有听明白。这是我在动物超市买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买了什么?你们看,我买了两样,这个是多少钱?这个呢?..+..=10,所以我刚好把10块钱用完了。好,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购物券去超市购物吧。记住你只能买两样东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给用完了。

2)互相检查师:买好的小朋友请回到位置上,现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买到了什么?还可以互相检查你有没有买对,有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发现错误的小朋友,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儿介绍自己的购买情况师: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买了些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从两方面谈一下:因为本班都是维吾尔族小朋友,对于汉语的表达还是有困难的,前几节课学过1-9的加法,部分幼儿有了一些基础。因为是纯汉语授课,对于我的授课一部分幼儿听起来还是有困难的,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就知道根本就不懂,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和我配合一下,在我讲完以后,民考汉教师再进行解释,那些和我配合的幼儿进一步理解了,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幼儿,对民考汉教师的讲解的维语可以理解了,但是用汉语就根本表达不出来。所以一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我的备课是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思路设计的,课也是按照几个环节的设计开展的,能听得懂汉语的孩子和我配合得很高兴,听不懂汉语的孩子认识一脸的茫然,总之,每次上课之前我准备一些教具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结果在语言的障碍中“枯萎”了。

下载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买玩具》及教学反思[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数学活动:买玩具(6以内的加减)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可见数学不再是脱离幼儿生活的......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弹簧玩具》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弹簧玩具》 活动目标:1、认识圆柱螺旋弹簧,尝试用细铁丝环绕成圆柱螺旋弹簧。2、通过比对、交流等方式,探索制作圆柱螺旋弹簧的方法。活动准备:......

    幼儿园大班教案:玩具展览会

    【活动目标】1、通过开玩具展览会,让幼儿将自己的玩具带给大家玩,从中感到快乐。2、让幼儿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活动准备】每人带一件玩具。【活动过程】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看图列式 孙小花 看图编应用题是大班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活动中,教师出示图片,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

    大班数学 买礼物 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数学买礼物 设计思路: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

    幼儿大班教案:农家乐 及反思

    活动内容:农家乐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气氛和农家生活的情趣,熟悉农村,热爱家乡。 2 初步探索用图示法理解并记忆歌词,学会唱歌。 活动准备: 1 准备贴绒数卡1—8各一张......

    幼儿大班教案:《摇篮》及反思

    幼儿大班教案(附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摇篮》 活动目标: 感受诗歌中的优美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诵。 学习诗歌的语言特点,根据已有经验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幼儿向家长......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数学活动:多角度分类(集合)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2.能记录集中分类标准。 3.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分别有大小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