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拉拉勾》及教学反思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拉拉勾》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3.根据歌词内容,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即兴表演。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两幅幼儿表情图示、歌曲《拉拉勾》的歌词、歌曲《拉拉勾》音乐
【活动过程 】
一、音乐进场,引发幼儿兴趣
1.幼儿自由结伴随音乐进活动室,导入主题。
2.师:“孩子们,我们随着好听的音乐动起来吧!”
3.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自己讨论,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怎么了?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教师生动地讲述歌词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生气时的表情动作与和好时的难为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2.教师有表情地,重点地范唱部分乐句,然后带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三、分段字唱,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
1.第一段:
师:“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回怎么样?(教案出自:xiexiebang.com)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点还是唱得慢一点?重点儿唱还是轻点儿唱?”
2.第二段:
师:“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样唱?后来已经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
3.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要求幼儿节奏准确,并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同时要求幼儿咬字清楚。
四、即兴表演,幼儿自由表演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来吧,请小朋友每个人找一个小伙伴共同合作,表演时,注意表情哦!”
幼儿离开座位找朋友,边唱歌曲边即兴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
【活动延伸】
孩子们,今天和老师一起进行了这次活动,你们开心吗?"和小朋友怎样才能做到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呢?小朋友们在一起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会有一些小矛盾。只要我们能互相谦让,宽于待人,和这两个小朋友一样很快就能和好,那我们一定会很愉快的,让我们都来做好朋友吧!
教学反思:
在音乐课“拉拉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发声练习,师生共同问好!教师能注重在活动中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不断提高幼儿的活动情趣。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比较自然,在边走边看边中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们没有压力,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教师不作答,让幼儿在讨论中寻求答案既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又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最后在尝试创编歌词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大胆、自由、认真。使每个幼儿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创造的欲望,同时教师让幼儿把创编的歌词填入熟悉的旋律中又大胆又很有创意,使幼儿的兴趣达到了高潮。歌声齐气又响亮,是孩子们对自己创编结果的肯定,也是孩子们有自信的一种表现,很棒!
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拉拉勾》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340字。
第二篇: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教学反思
歌曲《拉拉勾》是一首融入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而且经常会在孩子之间发生类似例子的歌曲,它表现了孩子之间争吵生气、和好快乐的两种不同感觉,能让孩子感受到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有: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初步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初步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活动流程设计以“欣赏——理解——学唱——表演”等教学环节。
在歌曲《拉拉勾》教学活动中,我以图片“同伴争吵生气”导入,通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两个小朋友生气的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大胆猜测、回答:“两个小朋友怎么啦?”“你们猜猜,他们俩为什么会生气了?”周周小朋友说:“我觉得是他们俩打架了”;婧婧小朋友说:“我觉得是他们俩玩游戏的时候抢东西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孩子还兴奋的表演着生气的模样。于是我紧抓孩子们的学习热点,抛出问题跟他们一起讨论想象。“当你们生气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是什么表情呢?”“老师,我会哭的。”我们可爱的铭铭小朋友还捂着脸假哭了起来,他的调皮引来了全班孩子们的哈哈大笑。
歌曲的欣赏加上图片的引导,马上帮助孩子们快速理解了第一段歌词,同时也为第二段歌词的熟悉与理解设下了较好的铺垫。当我组织孩子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两人和好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多可爱幼稚的方法。如:我会对他微笑的点点头,抱抱他;我也可以向他说对不起,这样他就不会生气了;我把心爱的玩具让他玩;我画一幅画送给他,他就笑了等等。无疑,这个音乐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掌握了唱歌的技能技巧,更让他们懂得了维持团结友爱的可贵!
虽然,这次音乐活动基本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也明显发现了活动中孩子们遇到的困难和教学组织环节的不足点:
1、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倚音、切分音、休止符三种修饰音的唱法,对于孩子们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倚音的演唱。由于倚音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思考到更好、更生动的教学方法。因此,幼儿在演唱时常常出现主音和倚音喧宾夺主的情况,颠倒修饰效果。在这个难点的突破上,老师的引导还需要加强,不断地指导孩子们试唱和练唱。
2、当教学环节中组织幼儿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时,孩子们的原有经验还是不够,他们都多于模仿老师的动作,富于创编的孩子个数寥寥无几。同时当孩子们在进行歌表演活动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往往乐衷于表演,而忽视于歌唱,甚至于有的孩子出现了只表演不歌唱的现象。
音乐活动能提高幼儿的乐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能,丰富幼儿的表演空间,但是如何能有效的帮助孩子们在活动中轻松、无压力的掌握歌唱技能,如何能有效的让孩子们歌唱、表演两不误,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尝试。
第三篇: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设计方案:拉拉勾(歌曲)
执教人:马山县中心幼儿园 陆小妹 日期:2018年1月26日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准确掌握间奏、休止符的唱法。2.尝试用不同的眼神、动作、表情表现歌曲的情绪。
3.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歌曲音频,歌词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表情歌。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二)幼儿学唱歌。
1.整体欣赏歌曲,初步感知感受歌曲的情绪。听一听,记一记,歌里唱了些什么事情?
2.解释歌词。教师根据幼儿的回应出示图谱,并按照歌曲的节奏念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注意在间奏部分和小节中休止符处,较明显的动作暗示。再次感受歌曲中前后的情绪变化。
4.初步学唱歌曲,用整体教唱法。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重点引导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间奏部分定格生气的动作,用轻快活泼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尝试歌表演。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在《拉拉勾》音乐声中愉快地做动作,如两人生气、嘴巴翘、拉手、拥抱、跑跳等,体验欢快、愉悦的情绪。
(四)结束活动。教师小结:《拉拉勾》这首歌曲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和睦相处,小朋友们在一起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也会有一些小矛盾。只要我们能互相谦让,宽于待人,就像歌曲里的这两个小朋友一样,很快就能和好,那我们每天都会很开心很愉快的。
附:
第四篇:大班《拉拉勾》教学活动反思
大班《拉拉勾》教学活动反思
大班《拉拉勾》教学活动反思
今天是第一堂音乐课“拉拉勾”,已经半年没教学的我有点害怕,一个是孩子也都是不认识,第二我对音乐课有恐惧。结果真的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懒懒散散的歪着脑袋,没有任何兴趣,结果上了20分钟就结束了。唉,心中有点说不出的味道。不能怪孩子们,大概是上的不是方法。安排孩子们分组去上厕所后我自己对着钢琴唱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有部分孩子也跟着我的琴在唱,比上课时要好的多了,我还看到有些孩子明明是唱错的但也在唱。这一幕看的我一愣,孩子们学的挺好的,那怎么上课时都没精打采的,分明是打击我吗。唉,算了,至少还有点安慰。
我觉得这样的现象跟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虽然是大班了,可毕竟孩子学龄前儿童,我们不能够像中学那样,学生们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跟着老师的思绪学着知识。音乐课本身是活的课,更应该让他们在动中学唱,在唱中表演。
第五篇:大班音乐活动 拉拉勾(最终版)
大班音乐活动:拉拉勾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和睦相处的快乐以及合唱的乐趣.2.引导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启发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3.引导幼儿根据儿歌歌词创编表演动作, 丰富其表现力.活动准备:
◇ 学具:钢琴 儿歌歌谱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创设两种情境,让幼儿分别感受与同伴发生矛盾及与同伴友好相处时的不同心情。
2、引导幼儿探讨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应如何解决。
3、学唱部分。
(1)教师边弹边唱,先让幼儿熟悉一下(2)教师把儿歌分句,引导幼儿学唱(3)强调儿歌前后部分情绪的转变
4、表演部分(1)根据歌词内容,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创编相应的动作、表情
(2)待幼儿都学会后,鼓励他们两两结伴,共同表演.5、鼓励幼儿扮演教师的角色,带领其他小朋友一起唱.6.引导幼儿多加练习,回家唱给家人听.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找到一个好朋友教他唱这首儿歌.(可以是父母或者邻居),并且感受合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