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业自我介绍
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1我是来自**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我叫***,我个人比较喜欢看书,因为书籍能够丰富我的知识。平时我还比较喜欢跑步,因为我认为跑步在无形中能够磨练我的意志,我为人很真诚,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必定会为我的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最专业的服务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2
性格活泼开朗,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一件事就该认真去完成,不可以马虎对待,那是对自己对工作不负责。我不会因为自己的高中文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要求自己、充实、充实、再充实。完善、提炼自我,是我的未来目标。我相信:用心做人,我一定能赢得精彩!
如若有机会为贵公司效力,一定会尽力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
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3**年7月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但我本人对经济学一直十分感兴趣,除了拜读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外,从事经济金融工作一直是我的梦想。**年7月19号非常有幸加入河北首家外资寿险公司中英人寿,成为公司第一批储备经理,经历了全方位的培训,成为公司最专业的理财顾问,是公司重点培养对象之一。
加盟中英人寿是我第一次从事寿险行业,从入职至今,所服务的客户基本上为中高阶层的白领及成功人士,且专业度较高,不断取得客户的信任和转介绍。
我的从业格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助客户实现财物的安全与自由。
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4我叫xxxxx,本人于暨南大学毕业,今年20岁。下面就是本人的自我介绍:
我,开朗 乐观 坦诚 勤奋 热心 自律 自信主要优点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与人交往与沟通;做事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文字处理能力,熟悉办公室事务;具有创新能力,对新事物有很好的接受能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公关能力;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可很好的应对挫折和困难。
一年以后我放下了所有的行业全心全意的做了一名专职保险营销员现在已经是第6年在这6年里经历过无数次打击和挫折。。但是我都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知道风雨过后才会见彩虹。
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5本人于暨南大学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从事过技术管理、教育。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平安,才真正认识到保险的真实内涵,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于是我毅然辞去之前的教育工作,全身心投入保险事业,以便为更多的人与家庭带来保障送去平安!
保险营销是一份传递爱心的事业,科技越发达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高,正所谓意外无处不在,但我们可以将这样的风险有效地转移给保险公司,让自己有个保障,同时对身边的亲人也是责任心的体现。选择保险,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选择一个实力较好的保险公司;第二看这份保单是否适合自己;第三就是业务员的服务。我为人很真诚,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必定会为我的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最专业的服务,看到自己的客户因我的帮助而露出笑容,说声谢谢的那一刻,自己那份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也是对我工作与服务的最好的回报。
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6我叫,本人学的是旅游服务与导游专业.于今年6月份毕业于XXX学校,今天来面试贵公司的导游一职。在校期间,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普通话二级乙,初级计算机.餐厅等证书.在假期日,为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曾到绍兴各个景点做讲解员.期间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工作能力,更是增加了我的社会经历.实习期间8月至今在义乌海洋世界担任务讲解员一职,工作期间负责馆内海狮表演、人鱼表演以及海洋生物的讲解,讲解中能做到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思路清晰。在这期间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与素养,处事有责任心,有耐心。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尽力的!如果我获得了这份工作,我将会很努力去做它,我希望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去做好它!不求做的最好,只求做的更好!
保险业自我介绍范文7本人于暨南大学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后从事过技术管理、教育。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平安,才真正认识到保险的真实内涵,认识到工作的价值。于是我毅然辞去之前的教育工作,全身心投入保险事业,以便为更多的人与家庭带来保障送去平安!保险营销是一份传递爱心的事业,科技越发达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就越高,正所谓意外无处不在,但我们可以将这样的风险有效地转移给保险公司,让自己有个保障,同时对身边的亲人也是责任心的体现。选择保险,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选择一个实力较好的保险公司;第二看这份保单是否适合自己;第三就是业务员的服务。我为人很真诚,非常乐意帮助别人,必定会为我的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最专业的服务,看到自己的客户因我的帮助而露出笑容,说声谢谢的那一刻,自己那份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也是对我工作与服务的最好的回报。
第二篇:保险业学习心得
保险业学习心得
昨天保监会组织学习新保险法,听完有些许体会。
首先感叹中国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变通性,稍微改两个字就可以和原法有很大的区别,并延展出很多信息。比如很多地方把原来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改成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这就意味着有些事情必须经保监会,而不是保监局可以做主的了。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魏副主席提到了贯彻保险法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二、诚实信用原则。
三、保险专营原则。貌似还有第四个加强监管方面的,没记下来。
保险业对诚信的要求高于一般行业,这就是为什么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而现在我国的保险业中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不仅让投保人遭受损失,失去信心,还对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比较新旧保险法中总则第一条就可以看出差别: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既然诚信如此重要,我们来探讨一下诚信的本质。
记得我在某次重大的升学考试中语文作文题是诚信,估计99%的学生都是围绕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来抒发自己对诚信的信念,对投机倒把的不耻。在了解社会,学习历史之后,会发现以德服人太不靠谱,参考方世玉他岳父就知道了。在拜读明朝那些事儿时,才发现博弈论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精髓,比纳什要早几千年了,只是没有形成文字和理论而已,毕竟如果大家都知道就没得玩了。如果你想要某个人做某件事或达到某个目的,必须有能力制定好规
则,当规则制定的足够有水平,不管这个人是聪明(看破局的除外),还是笨,不论他处在什么样的立场,都可以达到目的。就如同走迷宫,迷宫设计的好,不管是人还是骡子都只能走一条路达到那唯一的出路。
如果指挥一个人,那还是很容易的,推着他往前走就是了。那如果要一个行业两百五十万人都按一个诚信的方向走呢,如果要整个市场都按一个诚信的方向走呢,这么多不同思维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人都要求自己修善其身,损己利人或损人不利己,未免太乐观,也太不靠谱了。所以要让所有人达到一个目的,我觉得得有三个力量,首先,完善精准的规则。毕竟咱们不是英美法系,首先规则一定要到位;其次,相互牵制的力量,监管单位就是朱元璋在世也统一不了那么多人的具体行为,各个层次之间必须是相互牵制的,比如魏副主席提到的,保监会惩戒有问题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惩戒有问题的销售、理赔人员和中介公司等等。第三,道德方面的诚信力量。这里说他是道德,更不如说是习惯。这个规则的头开好了,要让业内坚持放弃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利益,就得形成习惯,而道德方面的作用,就是让你看着眼前的肥肉不能吃时聊以慰藉的精神鸦片,当长远利益终于到来时,你会感叹坚持就是胜利,于是诚信就成为了真正能作为法律补充的有力手段。
总的来说,有效规则制定是重要的,让规则得以执行的严刑峻法更为重要。诚信的本质就是规则。有了诚信以后,保险业的内伤才能得以恢复,再打江山,即可手到擒来„
保险业学习心得(2):
我是刚进这家公司没多久的,因为刚实习.什么也不懂,而且保险公司也好复杂的 ,最主要的是业绩,像我一个小毛孩子.他们理都不理你,幸好那时有好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我们之间就有了共同语言,嘿嘿!,然后刚开始的时候好辛苦,跑来跑去的 ,慢慢的.我把它看做是生活的一种的乐趣.,其实还好拉,我干这行我只想在我刚进入社会的时候锻炼下自己.,好好的把学校的那种坏习惯都改掉.,所以我会好好的努力.,争取改善自己.为了自己,也为了爸爸妈妈..下面我来介绍我一下我们公司还有我们产品的情况..一 保险的种类难点及问题
(一)财产保险险种创新难点及问题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总的趋势还是把目标盯在传统的三大险种上,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仍占产险的绝大部分比例,而在国外产险业中占半壁江山的责任保险等在我国仅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传统险种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1、机动车辆保险虽持续增长,但赔付率却居高不下。机动车辆保险在我国一直是龙头险种,它撑起了财产保险的一片天,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险种能与之抗衡,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以湖南省湘西等地为例,由于其地势险要,出现了其赔付费超过其保费总收入、保险公司净亏的现象,其他地区情况稍好些,但赔付率一直降不下来。
2、企业财产保险业务原地徘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盈亏状况的不确定,企业对保险的支付能力仍受到一定的影响。
3、货物运输保险经营有所滑坡。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发育不断完善,该险种的发展应从规模和效益上得到根本改善。但受我国宏观经济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其业务稍呈下滑趋势。
4、责任保险发展滞后。目前责任保险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九十年代中期,各地保险机构才开始试办各种责任保险业务,且速度缓慢,一些直辖市和沿海城市对责任保险的重视程度好些,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大部分地区对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有些地方多次发生矿井坍塌、公共娱乐场所失火等,也未吸取其教训,对转嫁其风险探讨不够。
(二)人身保险险种创新难点及问题
1、传统寿险虽然总量呈增长态势,但适销对路的险种屈指可数。目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和生死两全保险等险种上,那种“生不见,死才给”的险种对人们已缺乏相当的吸引力了。
2、健康保险的广泛需求和险种的吸引力矛盾仍困扰着健康保险市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群众盼望商业保险能担负起公众对健康保险需求的角色,一旦出现亮点,这个潜力将是惊人的。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所开发出来的一些险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遗憾。如:对于基本住院医疗费用保险而言,年费率达30%-50%,若选定一个较高的保障水平,如保险金额10万元,每年需净付出保费3000-5000元,对于年轻人及健康体而言,购买愿望不会太大;若选定一个较小的保额,如5000元—1万元,保费可以在接受的范围内,但无法解决客户真正希望解决的问题,即医疗费用的高额性和不确定性。又如,对于重大疾病保险,年费率亦达25%-70%,且必须选定一个较高的保费水平,何况也无法解决一般性的疾病治疗问题,等等。
3、非传统寿险目前市场上虽然火爆,但前景的估测令人难以乐观。自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上已有九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分属于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三大类十六个投资类的新险种。据XX年6月份公布的消息,目前北京保险市场上,投资类和分红类保费收入已占总收入的50%.但是对于新型的寿险产品而言,除保障性的给付外,还要分给客户一定的红利和收益,如果保险公司单纯靠增加保费收入来提高市场份额,而不注重自己的资产投资,如果还象《保险法》那样对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加以种种严格的限制,那么等到保险事故发生时,或承诺到期时,保险公司将无力给付客户。
二、各险种创新难度原因分析
(一)保险费率厘订难以准确把握,为险种创新设置了一定障碍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要掌握某一险种纯费率的参考统计数据还比较困难,即便是有些数据,但其可靠性也有待证实。就财产保险险种而言,主要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数据计算费率,而我国保险业务统计档案建立的时间普遍不长,因此难以准确定价;另外,就目前来说,我国对短期险费率统得过死,搞“一刀切”,造成短期险费率过高,短期效益型险种业务拓展十分困难。对寿险产品而言,我国出台的生命表的时间不长,并有待完善,这给寿险产品费率的厘订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且,传统寿险产品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固定预定利率,不管市场利率如何变,保险公司的费率都不可能随意更改,所以遇到近几年的银行利率频频下调时,我国寿险行业的利差普遍损失严重。
(二)保险险种克隆多,针对性不强,组合性能差目前,保险市场上,各公司的主力险种大多类似,财产保险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三大险种上,而责任、信用、保证保险等仅占产险业务总量的10%以下,这个险种结构与加入wto以后即将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相比严重失调。寿险方面,往往是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销售状况较好,其他保险公司则纷纷仿而效之,换一个名称,在保险责任方面略作修改,即仓促上阵。因此造成保险产品虽多,但似曾相识,真正能供不同阶层者选择的险种并不多,而且大多主力险种是综合型的,不能自由组合。
(三)保险产品缺乏险种创新的市场环境
应该承认,我国民族保险业在险种开发上亦作出了很大努力,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1998年仅区域性保险条款就有约1500多个,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有效的供给却很有限,在监管部门备案的诸多条款中实际上只有十几个险种发展了起来,形成规模效益的险种更是寥寥无几。另外,我国保险险种的创新缺少政策性扶持,体制完善不够。险种创新需要技术、人才、管理和环境等,但目前我国保险知识产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缺乏创新的法制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竞争的公平性,助长了价格战。保险新产品被克隆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以更优惠的责任保障和价格损害了原开发公司的利益,长此以往,中国保险险种的创新能力又怎能得到培育?
(四)绩效标准不合理,产品开发的后续工作跟不上
目前,中国的保险业大多还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其绩效评价主要以年保费收入为指标来衡量各公司的业绩情况,以完成多少保费来决定员工的收入分配,这就导致业务人员片面追求保费收入而忽视公司的长远利益,出现“重盈利,轻服务”、“收费见一见,平时不照面”、“不如实告知,蓄意欺骗客户”、“续保不及时,理赔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
再说,新险种的推行有一个过程,例如包装、宣传、策划、销售方式和渠道,相关人员的新险种专业培训等,即使做到了这些步骤,有时也难免脱节。一般来说,业务人员愿意把精力放在自己比较熟知的险种上,而对有潜力的新险种,如投资分红和万能寿险等,由于其自身的证券知识和投资知识掌握不够,说不清,道不明,客户也只能“雾里看花,望洋兴叹”了。
第三篇:保险业学习心得
昨天保监会组织学习新保险法,听完有些许体会。
首先感叹中国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变通性,稍微改两个字就可以和原法有很大的区别,并延展出很多信息。比如很多地方把原来的‘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改成了‘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这就意味着有些事情必须经保监会,而不是保监局可以做主的了。
在进一步的学习中,魏副主席提到了贯彻保险法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二、诚实信用原则。
三、保险专营原则。貌似还有第四个加强监管方面的,没记下来。
保险业对诚信的要求高于一般行业,这就是为什么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而现在我国的保险业中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不仅让投保人遭受损失,失去信心,还对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比较新旧保险法中总则第一条就可以看出差别: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既然诚信如此重要,我们来探讨一下诚信的本质。
记得我在某次重大的升学考试中语文作文题是诚信,估计99%的学生都是围绕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来抒发自己对诚信的信念,对投机倒把的不耻。在了解社会,学习历史之后,会发现以德服人太不靠谱,参考方世玉他岳父就知道了。在拜读明朝那些事儿时,才发现博弈论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精髓,比纳什要早几千年了,只是没有形成文字和理论而已,毕竟如果大家都知道就没得玩了。如果你想要某个人做某件事或达到某个目的,必须有能力制定好规则,当规则制定的足够有水平,不管这个人是聪明(看破局的除外),还是笨,不论他处在什么样的立场,都可以达到目的。就如同走迷宫,迷宫设计的好,不管是人还是骡子都只能走一条路达到那唯一的出路。
如果指挥一个人,那还是很容易的,推着他往前走就是了。那如果要一个行业两百五十万人都按一个诚信的方向走呢,如果要整个市场都按一个诚信的方向走呢,这么多不同思维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人都要求自己修善其身,损己利人或损人不利己,未免太乐观,也太不靠谱了。所以要让所有人达到一个目的,我觉得得有三个力量,首先,完善精准的规则。毕竟咱们不是英美法系,首先规则一定要到位;其次,相互牵制的力量,监管单位就是朱元璋在世也统一不了那么多人的具体行为,各个层次之间必须是相互牵制的,比如魏副主席提到的,保监会惩戒有问题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惩戒有问题的销售、理赔人员和中介公司等等。第三,道德方面的诚信力量。这里说他是道德,更不如说是习惯。这个规则的头开好了,要让业内坚持放弃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利益,就得形成习惯,而道德方面的作用,就是让你看着眼前的肥肉不能吃时聊以慰藉的精神鸦片,当长远利益终于到来时,你会感叹坚持就是胜利,于是诚信就成为了真正能作为法律补充的有力手段。
总的来说,有效规则制定是重要的,让规则得以执行的严刑峻法更为重要。诚信的本质就是规则。有了诚信以后,保险业的内伤才能得以恢复,再打江山,即可手到擒来…
保险业学习心得(2):
我是刚进这家公司没多久的,因为刚实习.什么也不懂,而且保险公司也好复杂的 ,最主要的是业绩,像我一个小毛孩子.他们理都不理你,幸好那时有好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我们之间就有了共同语言,嘿嘿!,然后刚开始的时候好辛苦,跑来跑去的 ,慢慢的.我把它看做是生活的一种的乐趣.,其实还好拉,我干这行我只想在我刚进入社会的时候锻炼下自己.,好好的把学校的那种坏习惯都改掉.,所以我会好好的努力.,争取改善自己.为了自己,也为了爸爸妈妈..下面我来介绍我一下我们公司还有我们产品的情况..一 保险的种类难点及问题
(一)财产保险险种创新难点及问题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总的趋势还是把目标盯在传统的三大险种上,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仍占产险的绝大部分比例,而在国外产险业中占半壁江山的责任保险等在我国仅占很小一部分,而且传统险种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1、机动车辆保险虽持续增长,但赔付率却居高不下。机动车辆保险在我国一直是龙头险种,它撑起了财产保险的一片天,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险种能与之抗衡,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但以湖南省湘西等地为例,由于其地势险要,出现了其赔付费超过其保费总收入、保险公司净亏的现象,其他地区情况稍好些,但赔付率一直降不下来。
2、企业财产保险业务原地徘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盈亏状况的不确定,企业对保险的支付能力仍受到一定的影响。
3、货物运输保险经营有所滑坡。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发育不断完善,该险种的发展应从规模和效益上得到根本改善。但受我国宏观经济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其业务稍呈下滑趋势。
4、责任保险发展滞后。目前责任保险在我国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九十年代中期,各地保险机构才开始试办各种责任保险业务,且速度缓慢,一些直辖市和沿海城市对责任保险的重视程度好些,也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大部分地区对之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有些地方多次发生矿井坍塌、公共娱乐场所失火等,也未吸取其教训,对转嫁其风险探讨不够。
(二)人身保险险种创新难点及问题
1、传统寿险虽然总量呈增长态势,但适销对路的险种屈指可数。目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和生死两全保险等险种上,那种“生不见,死才给”的险种对人们已缺乏相当的吸引力了。
2、健康保险的广泛需求和险种的吸引力矛盾仍困扰着健康保险市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群众盼望商业保险能担负起公众对健康保险需求的角色,一旦出现亮点,这个潜力将是惊人的。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所开发出来的一些险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遗憾。如:对于基本住院医疗费用保险而言,年费率达30%-50%,若选定一个较高的保障水平,如保险金额10万元,每年需净付出保费3000-5000元,对于年轻人及健康体而言,购买愿望不会太大;若选定一个较小的保额,如5000元—1万元,保费可以在接受的范围内,但无法解决客户真正希望解决的问题,即医疗费用的高额性和不确定性。又如,对于重大疾病保险,年费率亦达25%-70%,且必须选定一个较高的保费水平,何况也无法解决一般性的疾病治疗问题,等等。
3、非传统寿险目前市场上虽然火爆,但前景的估测令人难以乐观。自1999年10月,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开始,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上已有九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分属于分红保险,万能寿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三大类十六个投资类的新险种。据XX年6月份公布的消息,目前北京保险市场上,投资类和分红类保费收入已占总收入的50%.但是对于新型的寿险产品而言,除保障性的给付外,还要分给客户一定的红利和收益,如果保险公司单纯靠增加保费收入来提高市场份额,而不注重自己的资产投资,如果还象《保险法》那样对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式加以种种严格的限制,那么等到保险事故发生时,或承诺到期时,保险公司将无力给付客户。
二、各险种创新难度原因分析
(一)保险费率厘订难以准确把握,为险种创新设置了一定障碍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要掌握某一险种纯费率的参考统计数据还比较困难,即便是有些数据,但其可靠性也有待证实。就财产保险险种而言,主要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数据计算费率,而我国保险业务统计档案建立的时间普遍不长,因此难以准确定价;另外,就目前来说,我国对短期险费率统得过死,搞“一刀切”,造成短期险费率过高,短期效益型险种业务拓展十分困难。对寿险产品而言,我国出台的生命表的时间不长,并有待完善,这给寿险产品费率的厘订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且,传统寿险产品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固定预定利率,不管市场利率如何变,保险公司的费率都不可能随意更改,所以遇到近几年的银行利率频频下调时,我国寿险行业的利差普遍损失严重。
(二)保险险种克隆多,针对性不强,组合性能差目前,保险市场上,各公司的主力险种大多类似,财产保险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三大险种上,而责任、信用、保证保险等仅占产险业务总量的10%以下,这个险种结构与加入wto以后即将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企业相比严重失调。寿险方面,往往是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销售状况较好,其他保险公司则纷纷仿而效之,换一个名称,在保险责任方面略作修改,即仓促上阵。因此造成保险产品虽多,但似曾相识,真正能供不同阶层者选择的险种并不多,而且大多主力险种是综合型的,不能自由组合。
(三)保险产品缺乏险种创新的市场环境
应该承认,我国民族保险业在险种开发上亦作出了很大努力,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1998年仅区域性保险条款就有约1500多个,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有效的供给却很有限,在监管部门备案的诸多条款中实际上只有十几个险种发展了起来,形成规模效益的险种更是寥寥无几。另外,我国保险险种的创新缺少政策性扶持,体制完善不够。险种创新需要技术、人才、管理和环境等,但目前我国保险知识产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缺乏创新的法制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竞争的公平性,助长了价格战。保险新产品被克隆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以更优惠的责任保障和价格损害了原开发公司的利益,长此以往,中国保险险种的创新能力又怎能得到培育?
(四)绩效标准不合理,产品开发的后续工作跟不上
目前,中国的保险业大多还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其绩效评价主要以年保费收入为指标来衡量各公司的业绩情况,以完成多少保费来决定员工的收入分配,这就导致业务人员片面追求保费收入而忽视公司的长远利益,出现“重盈利,轻服务”、“收费见一见,平时不照面”、“不如实告知,蓄意欺骗客户”、“续保不及时,理赔不到位”等现象时有发生。
再说,新险种的推行有一个过程,例如包装、宣传、策划、销售方式和渠道,相关人员的新险种专业培训等,即使做到了这些步骤,有时也难免脱节。一般来说,业务人员愿意把精力放在自己比较熟知的险种上,而对有潜力的新险种,如投资分红和万能寿险等,由于其自身的证券知识和投资知识掌握不够,说不清,道不明,客户也只能“雾里看花,望洋兴叹”了。
第四篇:保险业持续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保险、金融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同时,建立和健全保险体制、发展和完善保险机制、提高和改善保险效率,既保证当代人对保险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利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配置保险资源,实现保险业的资源供需平衡和良性循环。因此保险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表现为规模、数量的扩大、而且还必须表现为保险职能和质量的深化,从而使保险业能够长期可持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而汽车保险业在汽车消费的增长下迅速发展,成为保险业中一支重要的队伍。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借鉴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理上分析中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发掘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中国汽车保险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分析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趋势。【关键词】 保险业
可持续发展 汽车保险 保险市场秩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3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3 第二节 意义„„„„„„„„„„„„„„„„„„„„„„„3
第二章 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4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4 第二节 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4
第三章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5 第一节 浅析中国汽车保险的现状„„„„„„„„„„„„„„5 第二节 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5
第四章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趋势„„„„„„„„„„„„„9 第一节 以创新推动车险发展方式转变„„„„„„„„„„„„9 第二节 关于汽车保险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11
第五章 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一 引言
(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特征。在保险市场越来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必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视保险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由推销向营销、由经营业务向经营文化的根本转变。通过加快保险经营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保险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来源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源于中国发展建设中日益丰富的保险需求。只有充分发掘中国保险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二 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我们共有明天》报告中提出的。所谓可持续发展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让后代人的利益不受当代人的侵犯。另一方面发展要讲后劲,要确保发展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在保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突出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和发展的持续性。我国是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它要求我们在制订政策、确定发展计划时,必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险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保险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发展能力和外部发展能力的制约和影响。前者就是由保险发展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保险发展能力,它主要由保险发展系统的人力、物化劳动、科学技术和系统内的协作联合组成。后者是指保险发展系统外部的环境资源对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内容十分广泛,可归纳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策尤其是保险政策的宽松度、政策的连贯性、政策的稳定度等;经济和社会环境方面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方面主要指一个社会中人们的习俗、道德规范、价格观念和保险意识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机结合,而这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存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历史积累的结果,这是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三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现状
(一)浅析中国汽车保险的现状
1中国保险业市场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最核心的问题,是国内保险业的市场、法律基础等还不完善,影响了对外开放的安全与效果。再当前的市场与法律环境下,保险机构的行为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不得不进行同质恶性竞争。再这种环境下对外开放,虽然有助于推动保险业宏观环境的改革,但如果宏观环境再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或者说改革压力没有转化为改革现实,反而会成为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使市场主体降低对风险的约束,追求规模扩张。国际经验表明,保险业的国内市场竞争越充分、越有序,法律等基础设施越完善,对外开放就越能促进本国保险业的良性发展,就越能再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发挥保险保障等功能。
具体而言:一是国内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能对新产品的开发起到良好的法律反对和指导作用。加上各类保险数据不健全,医疗体系等其余领域的限制,也影响了各类创新性保险业务的开展,甚至是某些国外传统保险品种的开拓,也面临一定挑战。二是保险市场还相当不规范,恶性竞争较为严重。三是府再社保方面的职责范围尚不明确,社会保障相关机构不段扩大承保范围,再个别地区甚至还出现再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的保险品种获得市场成功后,利用政府力量将其转为社保品种的现象。
2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车险市场经过了许多改革,可仍旧存在许多问题。车险销售中回扣率过高;车险发案率高,导致理赔率高;车险理赔水分高等等。这些问题存在已久,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仍旧没有达到现实中需要的效果。
(二)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
规范保险市场秩序,是防范化解保险风险的必然要求。保险持续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特性,决定了防范化解保险风险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国际经验看,保险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问题集中暴露时期,美国在20世纪初、日本在20世纪末都经历了保险市场由乱到治的历史阶段。我国保险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期。近年来行业没有出现大的风险,除了加强监管的原因,客观上是一些风险因素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业务和资产规模扩大过程中得到了及时化解。但是,行业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一遇经济周期波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就会逐步显现。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保险业面临的风险来源更多、传递更快、破坏力更大,全行业防范风险的责任比以往更重,任务也更加艰巨,各级保险机构的管理者对此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这些年来,保监会高度重视市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取得了重要的效果和经验:通过发挥偿付能力监管在风险防范中的核心作用,督促部分保险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充实资本金,改善偿付能力状况;通过把资金运用监管作为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基本维护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稳健;通过把强化内控监管作为风险防范的基础工作,督促保险公司构建更加科学的内控管理体系、内控标准和流程;通过建立健全全过程的风险防控体系,推行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特别是进一步健全防范风险的应急工作机制,发挥保险保障基金作用,对发生重大风险的公司,完善风险处置和救济制度,妥善处置了个别公司的风险。总的来看,市场秩序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主流。业内外公认,“十一五”期间,是保险业面临形势最复杂、经历考验最多的时期,是发展变化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的时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瑕不掩瑜,当前保险市场秩序的确还存在很多问题。从保监会通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不严格执行报批报备的条款费率,非理性价格竞争在一定业务领域还比较突出;销售误导、理赔难的问题社会反映还比较集中;经营数据不真实,虚假列支中介代理手续费和营业费用问题比较普遍,虚假退保、虚挂应收保费、虚假赔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个别分支机构还出现虚假承保农业保险问题;非法集资、保险欺诈、商业贿赂等保险领域的司法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不仅会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破坏行业形象,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对比较普遍的问题更要果断集中解决,更何况,当前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如不有效治理,已经影响到行业发展大局。这次保险业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况通气会明确提出,明年规范市场秩序,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各保险公司应该早知道,早部署,早动手,早治理。
第一项工作是,把打击虚假经营行为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财产保险领域以车险和农业保险为重点,要在巩固已有监管成果的基础上,突出整治虚假批单退费、虚挂应收保费、虚列中介代理手续费、虚列营业费用和农业保险虚假承保、虚假赔案问题。通过加强监管,逐步解决条款、费率报备与执行不一致的问题。人身保险领域以银行保险为重点,突出整治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和销售误导问题,同时对电话销售业务和团体年金业务开展集中治理。保险中介领域以保险公司中介业务为重点,突出整治利用中介业务和中介渠道弄虚作假、虚增成本、非法套取资金等问题,同时对保险代理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第二项工作是,把加大查处力度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对明年的现场检查工作,保监会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业务领域的检查方案,明确了检查对象、检查重点和时间安排。监管机构将按照检查方案,统筹监管力量,深入开展现场检查。对查实的违法违规问题,以处罚责任人、停业、吊销许可证、追究上级领导责任为主,严厉处罚违规保险机构和违规人员。对于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项工作是,把完善制度和强化执行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针对保险市场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具体监管制度,从源头上规范市场行为。一是完善中介业务管理规定。二是强化关键岗位职责。落实法律和精算责任人的问责机制,要求他们对公司的条款、费率执行情况切实负起监督检查责任。三是完善保险公司财务内控制度。四是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同时,为净化行业发展环境,中央纪委已经转发保监会文件,对违规支付手续费等涉嫌商业贿赂和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保监会要求,对明年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各保险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监管要求。一是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监管要求,查找违规经营行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二是完善内控制度。针对存在的违规行为,要从激励机制、财务管理等方面认真分析原因,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三是强化制度规定的执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要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合规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确保监管规章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对制度执行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机构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让我们统一思想,雷厉风行,迅速贯彻落实保险业情况通报会的部署,在新的一年,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为重点,举行业之力,治行业之弊,树行业形象,努力开创保险工作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四 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一)以创新推动车险发展方式转变
以2008年保监会70号文件为起点,保险行业,特别是以车险为主的财产险进入了重要的行业转型期。经过两年多的全面整顿、全力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大为改观,以车险为代表的财产业发展速度回归理性,经营质量明显提高,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是保险行业商业化转型的关键之年,以发展为主题、转方式为主线将是经营车险的主旋律,以创新方式推动车险发展方式将是经营车险的根本方向;以实现工作上台阶、服务上水平、目标创新高、业绩争一流将是经营车险的主基调。
1要深化经营模式的改革
省、市分公司是经营车险的管理层面,在车险发展、盈利活动过程中,要按照经营管理的职能,改革经营模式,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一是要完善政策、用活政策。车险承保面广、保费量大,在经营政策贯彻上,需秉承既要体现统一性,又要平衡差异性的原则,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客户群、不同的车型,采取统一政策框架内的差异化政策。二是要制定标准、落实标准。要围绕加快发展、降低成本、提升盈利,制定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配置标准,把有限的费用资源配置到发展快、成本低、盈利能力强的地方去;要按照上线限制要求,制定手续费跟单标准,严格手续费使用范围。三是要强化管控、抓好管控。要抓住经营管控风险的关键领域,在折扣率、续保率、核保条件、出险率、市场份额等核心风险指标控制上,要把指导性管控转化为刚性化管控,细化管控内容、量化管控责任、落实管控目标。
2要深化车险承保定价改革
承保定价是保费充足和盈利的基础,要进一步深化车险承保定价改革,科学判断风险,准确细化承保定价。一是要细化ABCDE模型定价基础。以模型定价为基础,以折扣率为刚性控制手段,按照盈利价值确定承保价格,以盈利价值,确定不同的支公司、不同的客户群、不同的车型承保价格,刚性落实费率系数。二是要细化核保条件。以行业平台上线信息数据监控为基础,以赔付率R嵌入为刚性监控手段,细化承保条件、科学识别风险、提高自动核保门槛、降低环节损失率。三是要细化客户资源管理标准。在客户资源中,有续保客户、新保客户和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入客户,在已保的客户资源中又分未出险客户、出险客户和多次出险客户。细化客户资源管理标准,是差异化定价的基础,省、市分公司要深化客户资源管理,细化客户资源管理标准,以客户价值确定客户享受公司优惠价格和服务等级。3要深化考核分配制度改革
①是要量化考核内容。在考核内容上,要嵌入清晰可见、便于操作、刚性直观、界定分明的核心指标量,便于考核有依据,让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怎么做。②是要明确奖惩标准。对个性化与非个性化指标进行权重比例区分,按权重比例突出个性化指标考核。要明确奖惩的标准、确定奖励的时间、规定问责的范围,让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做什么。③是要严格兑现落实。考核分配的成效关键在于兑现承诺的及时性。每一个层级都要严格标准、严格考核,按照时间维度及时进行奖惩兑现,让每一个管理者都知道如何做。4要深化理赔管理管控改革
①是深化理赔风险流程管控改革。按照省、市集中的框架要求,以信息技术嵌入为支持,本着简捷、简便、公开、透明原则,全面梳理风险管控要点,细化风险管控流程,建立上下内外监督流程线路图,提高流程运行效能,全流程化解理赔风险。在省、市集中操作层面实现日清日结,达到零积压、零差错、零投诉;在支公司传送操作层面实现信息要素真实、全面,数据真实、完整,零延误、零差错、零失实。②是深化理赔作业团队管理改革。在持证上岗、编码管理的基础上,对理赔作业团队实行垂直管理,通过规范身份、以岗定薪、等级量化定期考核,按岗位业绩取酬的管理机制,全力打造精锐理赔作业团队。③是深化理赔过程监督改革。省、市分公司都要建立独立理赔督察制度,设置理赔督察团队,对理赔工作线多层次、全流程跟踪督察。督察内容包括:理赔流转效率、作业团队职业行为、案件处理过程、理赔查勘工具使用、投诉、举报疑难案件落实等。④是深化理赔提速增效改革。以就近服务客户满意为宗旨,以降赔增效为目标,以省市集中操作平台为基础,深入推进重点工作举措落实。5要深化工作管理团队改革
①是要提高选人用人门槛。车险和理赔工作线是公司的重要工作线,两条工作线的成效,关系着公司总体工作成效。市分支公司要从公司发展大局的角度,看待两条工作线选人用人的重要性,提高选人用人的标准,把那些品行好、素质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能干事、干成事、不误事、善团结、讲和谐的人员选到两个团队中来,打造精英和谐团队。②是要配齐配强管理团队。车险和理赔工作线肩负着公司发展、盈利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基本面。市分支公司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强两条工作线团队的必要性,把那些能力强、听招呼、讲大局、懂规矩、守纪律、敢担重任、不怕困难、善拼硬打仗的人员充实到两个团队中来,打造精锐管理团队。③是要严格工作考核。车险和理赔工作线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不在管理过程,而在管理结果,在于用数据说话。省、市分公司和区、县支公司,要重视对管理团队的量化考核,把以成效决定岗位、以岗位业绩决定薪酬贯穿管理团队每一个成员工作的全过程,以动态调整岗位和变动薪酬为杠杆,牵引每一个管理团队成员主动履职、忠诚履职、高效履职。对那些不适岗的人员要坚决转岗,不能迁就。
车险是财险公司的龙头险种,车险的发展、盈利程度决定财险公司总体目标实现的程度。加快车险高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是关键,通过深化关键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发挥车险在发展、盈利上的龙头拉动作用。
(二)关于汽车保险业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保险公司和汽车保险中介组织
①增设保险公司。一方面,必须有足够多的保险公司,才能为这些中介组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采用中介组织的经济效益才能充分体现。保险公司越多,中介组织的经济效益越明显,从而保证汽车保险中介组织有足够的业务量。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竞争加剧,必然要考虑降低成本,而采用汽车保险公司中介是降低经营成本、改善服务的较好途径。
②发展汽车保险中介组织。我国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的规模和数量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尚不能满足我国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所带来的保险服务要求,各地应积极扶持各类去哦车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
③引进外资保险公司和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积极引入外资保险公司和汽车保险中介组织,特别是进入内陆地区,从而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传入我国,促进汽车保险业的发展。2加快人才培养
①开办各个学历层次的汽车保险专业。可依托已有的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程专业、交通运输等汽车相关专业,开设汽车保险专业方向的学历教育,应包括从高等职业教育到本科和研究生等各个学历层次,尤其是硕士和博士层次,形成技能到理论的丰富,完善现有的保险教育。②建立汽车保险中介的继续教育体系。3进行配套一年过节设施建设
①建立汽车产品信息共享体系,②建立汽车远程服务网,③开展直复营销。4开展汽车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服务
汽车保险中介服务创新应重点开展汽车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服务。一方面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全社会都迫切要求保证出行的安全。另一方面,汽车保险中介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汽车,以及具体的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等知识;与客户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客户自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汽车保险中介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五 结论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增长51.8%。2008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2675亿元,同比增长32.7%。在抗灾救灾中,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支付赔款55亿元和10亿元。
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1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7%。截至9月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48091.3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1倍。
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这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保险行业保费总收入将达到1.47万亿元,比2009年增长32%,到2015年,全国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总收入将会突破3.6万亿元,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保险的起源、定义、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保险业的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了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再保险、健康保险、汽车保险、农业保险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保险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中介市场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资金运营分析、营销分析和行业竞争分析,最后对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同时也谢谢伴我一同度过这段美好时光的老师同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中山车世界 中国保险网 2011-1-7 2 赵健 中国保险报 2010-12-28 3 中国汽车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2011-2-12
第五篇:保险业发展
“保险业科学发展观内涵是坚持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做大做强,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保险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形成与提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对保险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保险业工作者,我想结合当前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战略思维从理论高度把握这一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创新要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力度与深度决定了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质量与效益。改革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扬弃。改革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在其进程中,必须注意突出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合适的时机与推进的节奏。运用这一发展观来审视当前保险业的各项改革活动,关键在于要着力解决束缚保险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这实际上涉及到制度创新这一核心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心在于如何驾驭制度创新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之间关系的协调。这里我们仅从企业———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视角来分析。当前保险业的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那么,实际生活中的保险需求又有哪些特性,保险企业如何应对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这一利益需要?我们知道,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及其最大诚信原则使得满足与维护被保险人利益应该成为保险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这就表明,保险业经营改革的重心应该不断下移,下移到市场中最为贴近消费者的层面。因为市场经营中,消费者是市场的核心,保险企业离开了市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保险企业的创新实质是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利益的价值。这一思想应深入到保险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保险企业给予消费者的形象与关怀等各项活动中去。明确了这一本质,当前我国保险企业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的改革举措就知道具体朝向哪些方面去努力。
二、科学发展观的协调要义在于“以开放促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对提高我国保险业整体水平,加快保险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开放带来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之间的互为流动与重组,带来了竞争机制在更广范围、更大程度的自由运营,从而为国内保险业提供了从国外最新理念、先进经验到成熟制度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借鉴学习机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保险业作为我国金融领域开放最早的一块,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
我国保险业近二十多年持续以30%以上的速率增长;国内保险监管体系得到初步健全;保险市场的结构与层次日趋合理化;保险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实现了平稳增长;此外,保险业在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强大而有效力的积极影响。这一切,既得益于我国保险业自身积累与发展的不懈努力,更是在开放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保险业先进经验、文化与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这种开放的实质便是保险业通过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融合发展来获取自身协调发展的契机。比如自友邦保险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寿险营销员制度后,这一舶来品不但未水土不服,反而为中资公司大力借鉴并因此在国内扎根生芽,迅速扩展与推广,从而有了中国目前100多万寿险营销员大军的壮观规模。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精神来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国内保险业应该在开放中切实把握这样几个协调原则:一是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这既是履行国民待遇机制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尤其要鼓励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与保险业接壤,包括对民营经济提供切实可行的风险保障产品服务以及为民营经济进军保险业切实做好服务指导。二是通过结构调整与政策引导,努力促进外资保险资源流向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需要的地方。诸如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等方面就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外资保险资源的流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加速我国保险经济资源的协调配置。三是在开放过程中尝试“走出去”战略。可以根据自身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保险资源的战略经营,这包括我们可以向与我国文化与传统渊源较深的周边国家进行跨国投资,也包括向发达国家等市场容量巨大、市场细分中可以有我立足之处的地方进行渗透。
三、科学发展观的持续要义在于“以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理论上,均衡发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效果,但在实际中,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对非均衡发展过程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调整。就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来说,其非均衡的特征非常明显:比如我们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却不得不面临即将到来的全面开放,因而要与西方发展成熟阶段的对手同台竞技;国内保险监管方式与手段也是传统与现代兼具。解决非均衡发展状况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进行持续的结构优化调整。以当前国内保险市场结构层次为例,由于再保险市场滞后发育,这对整体保险市场的风险转移与功能深化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鼓励增加再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强化对再保险分保业务的监管。而对于原保险市场来说,其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可能表现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对于不同种类的经营主体进行分类引导;对于中介市场创新经营模式的鼓励;如何差异化保险产品与服务的结构、类型,从而形成以社会需
求为导向的保险产品创新体系。这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持续地结构优化调整,不但让保险市场自身拥有了快速反应机制,而且这一调整过程中资源的配置机制通过强有力契合,会进一步引发自我强化的效应,例如保险企业自身可能因此累积并拥有强大的知识基础与发展能力,这样,在企业进一步演化过程中,先前所积累的共同知识架构与基础能力就可以推动企业持续前进而形成内生的增长动力与机制。
四、科学发展观的保障要义在于“加强和改善监管促进健康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对保险业的监管在于防范化解风险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这既是监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我国保险监管工作自保监会成立以来,从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加强偿付能力监管与预警系统设计,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等方面都采取了积极举措,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保险业的高速、平稳增长。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临近,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保险资本相继涌入,这对我国保险监管事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对外资保险企业的组织、业务、市场行为等方面监管新情况;如何对保险资金的运营进行监管,特别是涉及跨领域投资问题;如何加强与国际保险机构合作,适应不同监管体制与模式下的双边与多边规则的冲突与协调等等。显然,应对前述新背景、新情况,要求我国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切实转变其职能,要把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作为自身的主要职责。为此,监管机构就需要切实加强监管的系列基础工作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与监管技术水平提高,强化对市场监管与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力度;加大信息发布规范与披露程序,提高保险市场透明度;严格关于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与惩处机制;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与手段,建立动态与多维度的监管体系与联合反应机制;这样,通过审慎及时调控市场,防范化解风险。另一方面,监管机构需要高屋建瓴,从行业规划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引领制度创新。如果保险监管机构通过职能转变,寓监管于服务当中,并使监管实践的影响与效果深入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日常行为表现中,这将大大提升保险监管的效率与活力,并最终使防范与化解风险这一管理职责内化为保险市场参与者的一种集体理性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