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传标语口号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传标语口号
1、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实现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凝心聚力、争先跨越,奋力开创我省大开发大开放新局面
3、创新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举措,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4、凝心聚力、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
5、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
6、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7、开发开放、转型转移、创新创业、民族民生、安全安定
8、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9、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10、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11、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1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保证
13、扩大经济总量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步推进
14、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步推进
15、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同步推进
16、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步推进
17、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18、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
19、八个发展取向引领,十大重点行动带动
20、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1、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谱写甘肃发展崭新篇章
22、开创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新局面
23、坚持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的发展新路
24、坚持好中求快、“三化”并进、基础优先、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才支撑、产业富民的发展取向
25、倾心打造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
26、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27、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28、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更高水平、更长时期发展
29、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30、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加快全省改革发展步伐
31、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
32、突出主攻方向,创新工作举措,奋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33、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34、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第二篇: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精神
大会的主要精神
王三运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
1、《报告》从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就: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二是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三是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四是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五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六是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七是民主法治呈现新气象。八是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四个方面的矛盾和制约:一是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任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与城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四是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不相适应,等等。
做好甘肃工作的六个体会:一是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依法办事,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六是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二部分: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1、《报告》综合分析了未来五年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最大的矛盾、机遇、希望、责任以及4个经济社会的特征和变化:
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期。
我们面临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四个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近;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今后五年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即 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八个发展取向”: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二是坚持“三化”并进取向;三是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四是坚持开放带动取向;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取向;七是坚持人才支撑取向;八是坚持产业富民取向。
“十大重点行动”:一是联村联户行动;二是多级突破行动;三是项目带动行动;四是扶贫攻坚行动;五是全民创业行动;六是生态屏障行动;七是文化提升行动;八是效能风暴行动;九是和谐构建行动;十是先锋引领行动。
第三部分: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重点突出5个方面的主攻方向。
1、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
2、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加快提升基础承载能力。
5、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第四部分: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主要在八个方面加强工作:
1、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2、大力促进创业就业。
3、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7、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8、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第五部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实施五大工程
1、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2、深入实施文化信息惠民工程。
3、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
4、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
5、深入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第六部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在四个方面抓好工作:
1、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2、着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3、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4、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第七部分:提高党的建设化水平,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保证
《报告》提出六方面要求:
1、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一要强化领导核心;二要牢牢把握重心;三要切实顺应民心。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一是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大力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三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锻造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坚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三是坚持以战略眼光优化干部结构。四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5、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彰显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一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二要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三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6、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大廉政教育力度;二是加大源头防范力度;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四是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五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目的:让甘肃人民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意义:
一、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之所在;
二、是甘肃省情的紧迫任务之所在;
三、是群众呼声和为民造福之所系;
四、是转变职能和改进作风之所系;
五、是培养干部和提升能力之所需;
六、是加强“三农”和固本强基之所需。主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基本原则:四级联动、综合带动、全面覆盖、务求实效、长期坚持。主要内容:
1、宣传政策 重在抓实见效;
2、反映民意 重在了解实情;
3、促进发展 重在示范引领。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四个体现”(全覆盖、大规模、综合性、长效化)、“三个防止”(增加基层负担、形式主义、弄虚作假)、“三大工程”努力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要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瓜州需强化争先进位、作风效能、全民招商、项目争取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要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瓜州“重调研、转作风、抓落实、促跨越”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全民创业年、政策落实年、作风转变年、党风廉政年活动。
以人为本的含义: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务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就是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2
第三篇: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
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
一、会议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会议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三、会议精神
(一)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1、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
新甘肃。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
2、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
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要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三化”并进取向。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统筹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必须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城市带动乡村、承载工业发展的能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增强农业支撑工业、保障城市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是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基础条件薄弱,既是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我们必须坚持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
四是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开放开发是推进甘肃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要充分发挥我省坐中连六和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充分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使甘肃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取向。甘肃生态具有多样性、脆弱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特点,推进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七是坚持人才支撑取向。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八是坚持产业富民取向。发展富民产业是破解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路径。我们必须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共同促活,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坚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打造,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坚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共同推进,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3、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
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
第三、项目带动行动。在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
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
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统筹各种资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第五、全民创业行动。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第六、生态屏障行动。明确生态地位的全局性、紧扣国家的大战略,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
第四篇: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
一、会议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会议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三、会议精神
(一)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1、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
2、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
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首要任务。我
1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要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坚持“三化”并进取向。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统筹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必须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城市带动乡村、承载工业发展的能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增强农业支撑工业、保障城市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是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基础条件薄弱,既是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我们必须坚持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
四是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开放开发是推进甘肃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要充分发挥我省坐中连六和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充分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使甘肃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取向。甘肃生态具有多样性、脆弱性、战略性、全局
性的特点,推进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七是坚持人才支撑取向。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八是坚持产业富民取向。发展富民产业是破解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路径。我们必须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共同促活,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坚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打造,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坚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共同推进,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3、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
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
第三、项目带动行动。在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
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统筹各种资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五、全民创业行动。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第六、生态屏障行动。明确生态地位的全局性、紧扣国家的大战略,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强化文化辐射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要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精简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和政风评议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服务开放、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增进一切为了群众、真诚关心群众、有效帮助群众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焕发一心谋事、扎实干事、能够成事的创业激情,努力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创效能、事事高效能的浓厚氛围。
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福祉,是加快发展的前提。要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竭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
三个翻番:
经济总量翻番;财政收入翻番;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六个提升: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产业发展层次明显提升;文化发展实力明显提升;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两个接近:
主要经济指标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一个缩小: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三)主题的升华: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使命所系!
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号召: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为任何困难所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勇于担当、善谋敢为的责任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要求、无愧于人民愿望、无愧于岗位职责的光辉业绩!
第五篇:学习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党更加注重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在落实好党代会精神,我谈谈三点体会。
一是注重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加强作风建设,学习提高是关键。要做新时期合格的党员,必须更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否则就难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就难以树立全局意识,驾驭复杂局势,实施科学决策。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现代社会的灵魂。学习是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我们干部要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有危机感,要有不学习就恐慌的感觉。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实践、实践、再实践,应该成为我们党员的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更高素质的永不满足的升华过程
二是廉洁从教。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廉洁从教。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教师如果有率先垂范、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行,不仅对学生进行言传,而且还以身示范,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腐败之丑恶和危害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做一个清廉纯洁之士,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人才基础。同时还以教师的廉洁形象来教育、影响、感化其他的社会成员,使腐败不廉分子可耻,反腐倡廉有榜样,这样有助于社会不正风气的匡正。
三是俭以养德。
作为教师,“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奉献”的红烛精神教书育人,努力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