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社会实践报告(共5篇)

时间:2022-07-20 01:4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春节社会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社会实践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践地点简介:

街道办事处位于省xx市城北区区境中南部,管辖范围是:此次的实践地点在的欣乐社区处。

实践目的:

此次暑假,我充分利用了时间,在马坊居委会进行了10天的实践,这10天对我来说收获颇丰,让我了解了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也让我更加敬重这些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工作人员。

在这次实践中,我的工作就是辅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文件处理以及法制宣传工作。我想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不在是位自己挣得多少社会经验,而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了解那些整天服务在我们身边却又经常被我们忘记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了解他们怎样为社区居民服务,了解社区能为我们做什么,了解这个服务团体。学会如何把社区服务与居民社区工作的做好。

实践内容:

王秀芳主任告诉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实践期间,帮忙接待处理电话事务、整理文件、辅助社区活动开展、以及进行法制宣传等工作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当听到这些工作的时候,我们几个都觉得是小菜一碟,盲目的认为这些工作没有什么的,只要耐心,细致,勤奋就可以处理好。但是理想和现实是有巨大差别的,别看表面是小小社区工作,但实质上在这里需要学的东西可是很多的`。

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能亲身感受到居委会的热情与团结:在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的社区工作中,独有的亲和力已经融入他们的工作中。在工作时的微笑服务,让更多居民舒心,让每一个来的人都感到亲切;在工作之余,她们也耐心的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居委会能真正学到东西。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很热心,努力工作服务居民是他们的宗旨。

主要活动:法制宣传活动工作

法制宣传活动算是我们几个最期待的工作了,因为这是一次难得走进社区,展现我们能力的机会。当然开展一场宣传活动前期的布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印刷传单、设备布置、宣传工具、人员分工一样都不能少。我们的活动开展在早上星期日9点到下午1点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社会实践报告。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几个星期日早上7点半就开始和社区职工一起工作。活动虽然整体进展比较顺利,但中间我们也总结出了不少问题:

1、法制宣传辐射面不够大

由于社区比较的,住户多,所以只有一个宣传点远远不够,法律宣传的目的就在于让更多人了解并能过运用法律武器,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才能让宣传更有效果。

现场的传单发出去了,但是也有一些被行人丢弃,他们并没有阅读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被丢弃的传单其实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无论你的传单是多么精美,总有人会丢掉他们。为此在下会宣传的时候因该在宣传点放置回收箱,而不是被扔进垃圾箱。

2、法律普及工作还要多多展开

虽然社区不断再进行居民普法工作,但是有些法律深奥,阅读起来拗口,对于以下老年人或文化水平有限的人,就可能出现不理解的问题。普法的工作是让居民知道法律融于我们的生活要学会合理利用他们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宣传中腰尽可能的简单易懂使用

主要活动:解决居民矛盾

社区里居民数量多,也有不少流动人口。社区居民之间不免有不少矛盾和生活的困难。7月27日,我和同学张佳蓓一起和王主任拜访一家居民。在拜访前我们了解到这家居民生活叫困难,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尽管能温饱,但也是在拿不出多余的钱为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儿子支付学费。

我们一起拜访这家居民,王主任告诉我们不能表现出怜悯他们意思,一定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我们是去解决困难的,不是去看他们到底有多贫困的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篇。

经过和这家居民的谈话,可以看出这家的女主人李阿姨很热情,在了解他家困难后,社区决定为他们家提供3000元的困难家庭大学生扶助金,以及帮助办理大学生的贷款工作。给了这个家庭财力以及心灵上的慰藉。让这个家庭也让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

能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得到真正的帮助,快速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我很是佩服社区主任的工作能力。需要向她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主要活动:参与社区人大代表换届选取

参与了7月21日的人大代表换届准备工作.换届选取的宣传文件张贴,换届结果公布文件等一系列琐碎的事情都是我们几个参与在其中准备的。办桌,准备宣讲文件,候选人名单,计票,公开信息。换届是一个严肃的事情,所以前期准备工作十分繁杂,但当天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我们也算是知道了换届工作的流程,以及在换届的意义,让人人参与,民主公开,让居民见证有一个公开透明的选举过程。

尽管前期准备工作比较辛苦,但是能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期望的成果也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辛苦后能有满意的结果,总让人很开心、很满足,也充满动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居民交谈,如何帮助居民解决困难,如何最好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

实践结果

委会工作看似没有什么大事,但是每天细小的琐事不容你有半点差池,而机关里的报纸最多,但并非供娱乐所用,而是让领导干部了解社会动态,政府政策,国内外大事,只有这样在开会的时候才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为民办事。

第二篇: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

一、实践单位

二、实践时间

三、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

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

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

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

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

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

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

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五、实践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

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2

这个寒假,学校再次让我们做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假期作业的惯例,之前,这个作业我没有特别的重视,所以之前并没有参加之前的评比。这个假期,这个作业我将会好好完成。

放了寒假了,20xx年有两个九月,所以这学期的时间较长,放假较晚。一到了假期,同学们一定在家里都规划好了自己的假期。随着寒假的开始,也寓意着快要过年了。春节,大家并不陌生,这是我国每年都要庆贺的大事。再说春节习俗,有人说,不就是吃饺子、放鞭炮吗?其实不然,我国各地人民的春节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想要了解?我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国异地的春节习俗:

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祭灶

在河南,春节的祭灶仪式尤为重要。这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两人非常疼爱他,可没办法,家中贫困,只能让儿子上煤矿去挖煤。有一次,老汉去探望儿子,在路上遇见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交谈中得知,光脚片是阎王派来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儿子,光脚片应允,让他别告诉别人。此事过了三年之后,在腊月二十二晚,老汉将此事讲给自己的老伴,谁知被灶神听去禀告了玉帝,玉帝随之收回老汉的儿子,惩戒了光脚片。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祖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广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穷鬼日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黑龙江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黑龙江农村,按老规矩,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意思是水连续不断,什么时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1.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神要升天,即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像烧了,有的人家会摆些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3.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库房冻起来。

4.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和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天天做饭,也要歇歇,也要过年。吃饭时,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也不多了,面食买着很方便。

5.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屋贴,连鸡窝猪圈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除了春联,还贴窗花剪纸、挂帖和年画。

6.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有家谱的人家,会将家谱贴上,没有家谱的人家,会用红纸写一张“三代宗戚”,贴在墙上,摆上供品供奉。同时,也迎接灶王爷和财神回来。有一些人会印许多财神像到各家送,这是送财,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还要赏些钱的。

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连年有余。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了解了这么多省份的春节习俗,原来各地的春节习俗是不同的。接着,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数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让我一一介绍给大家。

壮族:

壮族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壮族春节习俗中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在傣族春节习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彝族: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彝族过年前除催喂肥猪、酿好酒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

朝鲜族:

春节早晨起来,首先洗簌干净,然后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结束后,需进行新年第一次行礼,即所谓“拜年”。在家人拜年时,接收拜年的长辈需要给小辈一些压岁钱;拜年时,公公婆婆除了给新过门的儿媳妇压岁钱,还会送一些诸如化妆品、头绳等小礼品。家人百年后有祭祖的饮食做为早餐。然后,小辈们又出门给亲戚或邻居的长辈们拜年。春节的年饭一般为年糕汤、打糕、米糕、松饼等。从春节那天起,各种民俗游戏会陆续展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风筝等游戏。

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但其实,只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才有过年的气息。虽然各地的春节习俗也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地方,我们大家都在庆祝同一个节日——春节!

这是我的实践报告,没有太过绚丽的色彩的文笔,只是想体会在人内心中的一份爱。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3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历史了。而平时的假期短而分散,因此,春节是旅游旺季。在此春节期间,我班调查小组针对春节出行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调查。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分析数据并总结出旅游的规律,作为春节出行参考。

你春节是否出行?

你春节出行地点是哪里?

你是以什么方式出游?

你会给亲戚朋友带一些礼品吗?

你出行前会看一些相关攻略吗?

你是自己独自出行还是和家人一同出行?

以上是我们的调查问题。我们利用网络以及亲朋好友,共发出270张调查问卷(由于部分人春节不止去一个地方,所以数据有重复)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被调查人中出行的人约占:81.95%,说明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在春节出行。

从选择的地点方面看:一半以上的人都喜欢去南方。最热门的地方是杭州,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杭州距离我县较近,且交通方便。上海位列第二,我们认为其热门原因与杭州相同。另外,许多人选择去海南,厦门,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许多人都喜欢去温暖的地方。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有少部分人已经开始选择春节出国,这也体现了春节出行已经越来越多样化。但也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出行。

从交通方式的选择上看:一般离我县近的地方,多数人选择自驾,而少数选择飞机和动车火车的,主要由于他们选择这些地方为旅行的中转点或终点。 而北方的地区,大部分人选择了飞机和动车火车。因为他们认为自驾游时间很宽裕,而且条件也都会比旅行团好。这点说明现在自驾游已经占了旅游方式的主要部分,当然,也有一少部分的人选择了旅行团出游,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比较省力,而且还可以有讲解。我们觉得两者各有各的好处,可以互补。

在调查时,我们也询问了购票的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跟随旅游团,不需要自行购票;另一类自助游,需要自行购票。由于网上购票快捷方便且价格便宜,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在网上购票,这一购票方式,已经越来越普及,渐渐取代了传统的购票方式。

有一些人表明在出游时没有帮亲朋好友带礼品,但许多人表示会帮亲朋好友带些礼品,有些人甚至帮朋友及亲戚带了许多礼品。而当我们问及礼品的价格时,还是有许多人表示这些礼品的价格有些偏高,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愿意购买而且买的不止一点点。我们发现,往往出远门的人会习惯性地给亲戚朋友带礼物,而越是旅游热门地点,往往礼品的价格会偏高。

许多人表示在出行前会先看一看相关的旅游攻略,这些攻略都有各自特点,例如,有些人喜欢热闹,就会选择一些热门地点;另一些人喜欢清静,就会选择一些特别的路线。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我县大多数的人会在“春节黄金周”的时候出门散散心,游山玩水。行前会先看一些攻略,许多人会在“春节黄金周”时期选择与家人朋友一同自驾游去离自己较近的地方出游,而也有不少人会选择在难得的长假里去一些较远的地方游玩。并且,我们预测:在旅游业不断发展和交通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未来我县选择在春节出行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不断上涨。同时,我县作为一个旅游发展县,相信在未来也会有更多游客来到这里游玩。大学生课外兼职调查报告小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报告关于中学生消费的调查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4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标准不只是重视理论知识,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使学生得以在社会的大熔炉中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为今后更好地完成学业积累经验,赢得筹码。社会实践活动使参与实践的成员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是促进学生素质拓展、全面参与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校团委有关文件的要求,我院团总支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下面是数学计算机学院20xx年寒假社会实践的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 认真负责

放假前,院团委接到校团委发出的《关于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我院积极响应号召,鼓励全院学生踊跃参加,各班团支部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做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均以认真的姿态对待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以及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个人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截至2月19日,我院团总支共收到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05份,占我系总人数的97.6%。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社会打工 体验生活

随着社交的广泛,知识的增长,对社会了解的加深,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因此,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假期打工。来投入社会,融入社会,提前进入“战备”状态,感受生活的艰辛,激励自己努力奋斗,用经验和知识来武装自己。他们从事的工作性质、种类也各异,主要有纯体力劳动,一定技术的工作和带有“高科技”的工作。有的在商场超市做搬运工、促销员,有的在单位做技术方面的辅助人员,有的则负责假期网站的维护和更新等。一部分农村学生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只能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农活,来分担父母的艰辛和苦累,但他们同样是出色的,他们变得越来越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决心要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2. 调查研究 关心社会

另外一部分大学生用其敏锐的目光去洞察当今社会问题,关注时事,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有对农民收入的调查,“三农”问题的调查,农村教育的调查,养老退休金发放的问题,环境污染的调查,手机的调查,不久前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等等,仿佛一本百科全书真实地了解社会,反映社问题。同时给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政府机关的调控能力更加有效。

3.服务社会 体验生活

在寒假期间,有些学生自发组织在当地进行志愿者服务,例如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对那些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等等。由于春节的到来,有些同学在当地市区的拥挤地段进行交通疏导,使得当时拥挤的交通得到缓解。

总之,本次寒假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提交报告的情况来看,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综合和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1、亲身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话一点不假!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唯有团队配合才能事半功倍。在这次实践中,有些同学都是以团队形式进行,分工明确,相互扶持,配合协调,齐心协力携手完成了任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的魅力所在,也使我提高了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的能力,使我学会了宽容、理解与支持。

2、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实践中,与人交谈必不可少,掌握说话的表达技巧、增强随机应变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于领导、员工的攀谈中,同学们时刻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措词,并针对新发现的问题随时请教,让自己的说话更干练,反应更灵敏,让自己的口才、说话的艺术、应变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是时尚。在实践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艰苦的条件中去锻炼的必要性。作为时代的幸运儿,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已不是个别现象,为此,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理应成为一种引导新时代的潮流,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少些娇气,多些勇气;少些享福,多些吃苦;少些肤浅,多些成熟。

三、经验和收获

1、学校以及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是我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当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都会组成领导实践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

2、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各级地方政府把接受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3、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深入社会,使不少同学了解了社会,体验了生活,自身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四、总结经验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因为有院领导及团总支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策划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各年级在开学后及时上交实践报告及心得,在经过团总支的认真、公平、负责的评比下,推选出5份优秀个人实践报告以及4组优秀实践小组报告。

本次寒假实践圆满结束,在本学期的寒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认真积极地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实践报告的完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实践中,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通过实践也进一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社会实践工作仍然有许多困难与不足,今后我们会进一步拓宽渠道,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努力使我院的社会实践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5

一、主题的确定

传统的寒暑假作业,老师一般都是布置学生完成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寒假(暑假)乐园》或《寒假(暑假)新时空》之类的作业。一学期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对这一类作业慢慢地产生厌倦感,觉得做这一种作业很枯燥、很乏味,从而在做作业的态度上慢慢变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那么,如何激起学生的作业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作业。话说每一年的寒假,都有一个我们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过春节,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令人兴奋的事儿!他们天天感受着有关“春节”的民风民俗。于是,“走进春节,感受春节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就这样诞生了。

二、作业的指导

确定了作业的主题后,接下来就要设计作业的相关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的本次作业内容是:

1、查找资料,了解年和春节的来历。

2、了解自己家乡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吃的、穿的、人们的活动等)

3、搜集有关春节的对联和诗歌,并摘抄下来。

4、写一写过春节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儿。

5、拍一拍过春节时,一家人团团圆圆热闹喜庆的照片。(至少3张)

6、画一画过春节时,家乡热闹美丽的景象。(8k纸)

7、做一做富有春节特色的手抄报。(8k纸)

8、剪一剪富有春节气息的纸工。(福字、春字、窗花等)

9、写一写本次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自己做了些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值得今后继续探究)

(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和居住条件的限制,可以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必要时可以请家长帮忙,同时要注意安全。有条件的同学,有些作业成果,可以以电脑打字的形式呈现。)

在布置作业时,单单把这一大块作业内容抛给孩子们,那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这样孩子们会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处着手,还需教师作细细地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一)时间和内容上的安排

寒假前期,查找资料,了解年和春节的来历,搜集有关春节的对联和诗歌。寒假后期,

画一画过春节时,家乡热闹美丽的景象;做一做富有春节特色的手抄报;剪一剪富有春节气息的纸工;写一写过春节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儿;写一写本次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贯穿整个寒假的,了解自己家乡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吃的、穿的、人们的活动等);拍一拍过春节时,一家人团团圆圆热闹喜庆的照片。

(二)人员上的安排

根据孩子们居住条件和兴趣爱好,可以自由组队(要给自己的小队起一个富有新意的队名),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几个人组成一小队的,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任务,比如谁负责搜集资料、谁负责整理资料、谁负责拍照摄影、谁负责美工设计等等,同时又要做到相互合作。独立完成的同学,必要时请求家长帮忙。

(三)作业形式上的辅导

五年级的孩子,大多数同学都具备了很强的作业能力,比如:编手抄报、画画、剪纸等等;但是对一些不常见的作业,还是需要教师在形式上加以指导。如写心得体会,要让孩子知道从“自己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做了些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问题值得今后继续探究”等方面去思考,为孩子们消除畏难情绪。

三、作业成果展示

开学初的第一堂课,是孩子们最激动最兴奋的一堂课,因为教室里成了孩子们的“作业展览会会馆”。孩子们个个喜气洋洋,脸上无不流露出幸福喜悦的神情。他们互相传递着自己辛勤换来的成果,彼此介绍着、交流着、欣赏着。于是,教师趁热打铁,先让孩子们在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优秀组派代表在班里进行交流。下面,摄取几组镜头:

摄影队:这几组照片是我们小组正月初六在皤滩古街拍的。我们赶到那儿,正好那儿有舞龙表演、花灯展出、民间舞蹈表演等等。我就快速按下数码相机的快门,留下到这一幅幅精彩的画面。此次的皤滩之行真快乐!

剪纸队:你瞧!我的“红色小兔子”剪得多精致呀!看上去,小兔子活灵活现的!因为今年是兔年,再加上我的阿姨是剪纸能手,于是,我们组的同学都向我的阿姨学习剪“兔子”,以表示喜庆。祝愿大家在兔年里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编报队:同学们,新年好!请大家把目光聚集到我们小队同学精心编制的几张手抄报,这可是我们小队同学一寒假的心血呀!瞧!图案色彩鲜艳,字迹工整漂亮,内容新颖独特,主题鲜明突出,处处洋溢的春节喜庆热闹的气息!怎么样!给我们一点掌声吧!

小画家队:我们组在“郑王也画画大王”的带领下,每人都从不同的角度画出了新年新气象。方馨宁同学的“舞龙”、赵婉彤同学的“吃年夜饭”、朱彥霖同学的“放烟花”、郑王也同学的“看联欢晚会”等等,都富有新年喜庆快乐的味儿!我觉得大家虽然画得很辛苦,但还是觉得收获多多!

心得队:我觉得这一次实践活动非常有意思,不但让我们懂得了有关“年”和“春节”的来历,感受到了我们仙居人过春节的民风习俗,而且还提高了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我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作业多多布置!

……

四、作业带来的思考

我觉得这一次作业设计有几大亮点:首先,作业设计有主题,整个作业都是围绕“春节”这一主题而展开,显得集中而不零散,学生作业过程中容易操作;其次,作业设计面广,有画一画、剪一剪、拍一拍、编一编、写一写、搜一搜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都是来自学生的身边,是学生能触摸得到、感受得到的,是学生愿意去做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兴趣;第四,作业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在相互合作过程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从而懂得合作是多么重要、集体是多么温暖。同时,通过这一实践活动的作业,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本次作业活动,从横向来看,确实是面上比较广,考虑到了各个方面;但是,从纵向来看,作业的每一个点都还没有做深做实,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点到而已,学生的作业不够丰厚、精致。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6

到今天寒假已经结束了,但寒假里那十天社会实践的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我为佳惠葡萄酒公司做终端超市春节前酒水促销情况的巡查。走遍XX市县一区15所超市,我所得到的不仅是填写在表格上的巡查结果,更重要的是我对超市的经营以及XX市各县区的发展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以前逛超市只看商品和价码,从没考虑过其布局、运营之类的东西。在巡查前期简单的“培训”中,我第一次得知,超市的货架一般分普通货架、端架和堆头。在五层的普通货架上,第三、四层是最佳的商品摆放位置,顾客不需要过度地仰头,也需要弯腰或下蹲便能看清商品,所以,这两层摆放的商品应该就是超市的主推商品,当然商品厂家提供给潮湿的经费也要多。对于堆头,特别是促销商品的堆头,更有彩旗、气球、围档等渲染气氛之说。一般说来,一个堆头的大小是1米*1米或者1米*2米,更大的1米*3米或者2米*2米的比较少见,如果超市有这类堆头的摆放,那么其摆放的商品必定是促销商品的重头戏。

从对我们进行简单“培训”的佳惠葡萄酒公司销售部经理口中,我大概了解到,超市促销用的堆头、围档以及颈标(针对酒水)的经费是由厂家提供的。而我们这次巡查的目的就是为佳惠公司提供各超市促销的真实情况(如堆头大小、端架个数、促销人员数量及表现等),以便将结果与超市呈报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决定下一是否继续在该超市促销商品。

上面提到促销人员,使我想到,促销人员数量及表现能特别明显地反映出该超市的经营状况。如威XX县的新合作购物广场,佳惠葡萄酒的堆头是两个1米*2米,而促销人员有三个,每个促销人员对消费者都很热情,即使是对学生身份很明显购买酒水可能性不大的我。双水区的银座一店、二店也都如此。这类超市总能让人感觉到其蒸蒸日上的大好前途。而在六枝县的德达鑫超市和XX县的新世纪超市,佳惠葡萄酒的堆头只有一个1米*1米的,现场无促销人员,看上去经营很萧条,而实际上几乎也是这样的。

关于促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品的摆放。就佳惠葡萄酒来说,在普通货架或端架上,如果颈标悬挂不齐甚至酒瓶东倒西歪或者落满灰尘,不管促销人员多热情地推荐,消费者早就打心底里否定了这个商品。当然,出现这种商品摆放情况的超市,其促销人员一般不会太热情,甚至可能没有促销人员。

另外,这次巡查还带给我远超出超市经营之外的知识。

走过个县区的大街,便能明显的感觉到它们彼此之间不同的人文气息,当然还有经济发展水平。

除去繁华的市区不论,六县之中给人感觉最好的当属经济最发达的XX县。xx年XX县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十九。坐上去XX县的县际班车便感觉到一点奢华,其班车是六县班车之中最豪华的,车上的水城人总让人觉得他们有一种傲气十足的优越感,这大概就是物质上的充裕在精神上的反映了。

第一次到XX县城,隐约能看到一点大城市繁华的气息。走过其主干道之一的中山二路,便可发现其经济发展水平绝不只是略高于其他县。肯德基、一条街三座大型购物广场是其他县城没有也不可能有的。XX县的发展方向完全超越了县级而朝向市级。

众所周知,人们在满足生存资料、发展资料需求的基础上,才会追求享受资料的消费。走完中山二路,我很惊讶地发现,这里的鲜花等装饰品特别畅销,而这类商品在我所在的威XX县几乎被列为了奢侈品,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劳苦大众没有闲情逸致去买束鲜花来欣赏。这是让人心寒的差距。

比较XX县和威XX县,出现这种差距有点让人费解但又在情理之中。

XX县有大片的沿海滩涂和芦苇湿地,西部有徒骇河流经,淡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辽阔,土壤肥沃,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还有特色农产品——冬枣。可以说XX县无论发展渔业还是种植业甚至是造纸业等工业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XX县的渔业还停留在家庭式发展阶段,完全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海产品未经深加工便售出,毫无附加值可言。再将特色农产品冬枣,县里为了打造冬枣之乡的名声确实耗费了巨资,比如为了方便冬枣出口,负债建起了大高航空城,年年举办冬枣节,其初衷明显是为了XX县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仅靠这些环境建设是远不够的。这些年枣农积累了一些经验,尝到了一点甜头,便开始有点晕了头,无节制的喷施有机肥、叶面肥、果面肥,结果,“维生素丸”活生生变成了“毒药丸”,农药残留严重。这不是自毁名声,而是确实希望沾化政府可以加强管理,重视质量,形成规模经济。

对于威XX县,我不甚了解,但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毗邻工业发展城市——毕节,这大概是其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这只是外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除了XX县,对其他县也有一些大致的印象。把双水区排除在外,我所感到的六县经济发展水平大致是XX县、六枝县、XX县、威XX县、二塘

县、金钟县,不知道这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这些大致就是我寒假打工的所见所感所得了,收获颇丰!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7

系部名称:专业:年级: 班级:姓名:学号:

实践地点:实践时间: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8

一、课题引入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据资料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对于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盛大的节日,让我们来深入体验了解一下吧。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

对于春节有很多美丽古老的传说,在各种书上都有记载。我们利用身边的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搜索查阅。

对于大江南北的炎黄子孙,过春节的方式也丰富多彩,我们通过网络提问等方式还原过春节最真实的一面。

2)访问亲友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利用此机会我们可以走亲访友,我们通过亲友之口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与美好寓意,并询问家中老人对于春节的祝愿。

3)调查实录

我们对春节期间的家乡状况进行了拍摄,得到了一些照片。

一家人喜气洋洋地贴春联。以前贴时习惯贴一个倒的“福”,寓意“福到(倒)”,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喜欢正过来贴上“福”。

火红底色的春联,预示着来年生活的红红火火,表达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期待。

三、研究成果

Ⅰ.春节由来的传说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Ⅱ.春节的各种习俗

1.祭灶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2.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由长辈偷偷放在晚辈的枕头底下,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其他习俗

除此之外,春节还有其他很多习俗。如以前极为流行的逛庙会、观社火、舞龙舞狮、大年初五迎接财神等,无一不象征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Ⅲ.春节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当然春节的饮食更为丰富讲究。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如北京人喜食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而河北人却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如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却在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可谓花样繁多啊。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Ⅳ.春节问卷

访亲问友

q1:现在的春节习俗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了?

答:现在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严格遵循日期了。以往有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而现在都是根据是否有空余时间来完成的。当然,还有其他的不同。现在时代不同了,年前有单位组织的团拜,拜年方式也由以前的登门拜访变成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贺卡等。

q2:你觉得春节最重要的习俗是什么?

答:当然是守岁了。一年在外打工,就盼着春节回家和家人好好聚聚。守岁可以和家人聊聊一年的得失,接下来一年的打算。

网络提问

q1:中国各地有什么特色的春节习俗?

福建网友:福建乡村农家的房门两旁除了贴春联外,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甘蔗,叫“门蔗”,寓意渐入佳境。

河南网友:我们河南人最重视的莫过于祭灶了。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云南网友: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

q2:中国春节习俗对外国有什么影响?

中新 张帮俊:美国:纽约从20xx年起就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了。喧天的锣鼓,欢快的舞蹈还有各种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中国风浓郁的庙会在美国格外红火。很多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沾沾中国春节的喜气。德国:春节前夕商场里就醒目的摆出了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片,德国人非常喜欢这些卡片。现在很多德国人都学会了包饺子。的却,越来越多的老外对中国年从好奇、欣赏直至加入欢庆,一声声“大吉大利”“恭喜发财”的祝福不断从他们口中传来。

Ⅳ.体验实录

周楠:在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吃团圆饭的时候家人会一起吃荠菜,因为它谐音“聚财”,表达了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现在的守岁却不一定是通宵了。家人吃过饭以后看过烟花,男人们便一起围成几桌打牌,女人们坐在一起闲聊,而老人与小孩就更愿意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虽不一定通宵但是却真的整晚都热热闹闹。

陆佳柔、殷子妍:我们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家人一起吃自己亲手准备的年夜饭。印象最深的有做元宵。元宵取义团圆,在与家人一起做元宵的过程中更能体验到其乐融融与春节洋溢的喜庆色彩。

毛忠洁、王佳睿:放烟花、鞭炮几乎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事情。每逢喜庆的节日,中国的习俗里一定有烟花礼炮这一条。而春节更是尤为热闹。夜晚的时候几家一起放烟花,并接连不断,这几家放完了那几家放,整个天空都被照亮,绚烂多姿的烟花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

黄煜、王诗雨:正月初一一大早起床,见人一定要笑着拜年祝他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吃过早饭后挨家挨户去串门拜年,邻居看见了我们去拜年一定会笑着拉过我们,赛一把糖给我们。亲戚们会给压岁钱,孩子们围在一起玩耍,长辈们坐在一起聊天。

四、研究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研究的春节习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是春节习俗的皮毛,还有更多的等着我们去深入。

我们参与到研究的没一个环节,针对每一个组员的工作进行了编排,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促使整个课题研究不断深入、有条不紊的开展。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春节,从而更好认识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同时,我们在春节期间更亲身参与其中,体验春节的诸多习俗,乐在其中并收获颇丰。比如我们的组员参与了年夜饭的准备,亲手包饺子,从和面到包成漂亮的形状都自己亲自动手,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更使我们进一步融入春节喜庆洋洋的氛围之中,是一顿终身难忘的年夜饭。再比如亲手放飞孔明灯,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写在上面,寓意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春节,辞旧迎新。过完了春节我们便到了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会加紧努力,满怀梦想与激情,迈向下一个春节。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9

为增加同学们对食品价格的了解,促进食品安全的推广,2月15日,聊城大学社会体育部志愿者来到了聊城市龙苑社区举行了一次主题以“关注食品价格 服务社区居民”为主题的关于食品价格的调研活动。

在向社区居委会说明了来意并获得允许后,志愿者们便投入到忙碌的宣传工作中来。为了吸引居民的注意,社体部志愿者们制作了有关食品安全内容的展板。活动一开始就有市民细心观看展板,志愿者们热情地向市民详细讲解展板内容并回答了市民的一些问题。随着活动的进行,人流量达到高峰,展板前围满了很多市民,志愿者们忙得不可开交。现场到处都是志愿者与市民交谈的场景,市民们对举办这样的活动表示肯定,大加赞赏。在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有了一定得认识后,现场便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了的“有奖竞答”活动,居民们的情绪都十分高涨,通过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积极抢答,志愿者们随即给答对问题的居民颁发了本次活动的纪念品。11点半,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使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注意健康合理饮食,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0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一、我们的调查研究:

1、我们在方池路上,姜怡婷家门前的一个垃圾箱口统计了一下,半小时扔大大小小的包装袋、快餐盒与塑料制品的次数:早上总共扔了210次;中午扔了105次;而晚上则扔了95次,这仅仅是一个垃圾箱,一天之内废弃的塑料如此多,不难想象全国乃至整个地球上废弃的塑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2、我们在勤俭南路的一家小快餐店里打听到:“他们一天中能卖掉快餐250份左右,每份快餐至少需要塑料快餐盒2个,也就是一天至少用掉塑料快餐盒500个。”

3、延续第二项调查,我们又走访了海盐县武原镇工商所。工商所的王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海盐武原镇共有大大小小的快餐店200家左右。照这样计算,仅武原镇,一天所产生的废弃塑料快餐盒就多达1万个左右。

4、我们去了新华书店,学校的图书室查阅资料,但关于“白色污染”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少,看来,我们得找另外的办法。

5、我们去了海盐县武原镇环卫所。环卫所的蒋叔叔告诉我们,在我们海盐县武原镇,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为海盐的环境卫生辛勤地工作着。在那里,我们还了解到了“白色污染”的真正组成,并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危害。

6、为了摆脱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在网上我们寻找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对“白色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们撰写论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白色污染”的危害: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发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了。当太阳辅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由于“白色污染”确实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时,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们海盐县武原镇,虽然每天都有300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们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此,我们建议从我们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4、尽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积极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减少白色污染。

5、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

春节环保社会实践报告二

寒假的前期在武汉环境保护局度过了。回想这个过程,真是一笔不小的收获啊,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达到了实践的目的。

开始几天,我和徐海亮是做地表水和工业污水的油的提取和检验方面的。虽然操作很简单,也没有学校里的要求高,不过我认为自己还是不能很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很简单的问题分液漏斗竟没有打开上面的盖子就直接分液。在学校,我们有时在抱怨实验条件差,学的东西没用,在实验室也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有关实验的知识(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的操作,实验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安全方面的意识)。

再者,我有幸和张老师做了水的ph的测定、水硬度的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测定和地表水和污染水中油物质的提取这些过程中,无一不在运用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而且这些可能恰恰是我们认为的无所谓也无用途的知识。

这些是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收获吧。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也值得与大家分享的收获是工作的重复性。记得和余老师聊天时,她做水中cr、f等元素的测定竟达30年,现在还在做... 我当时就想起在大学象牙塔的我们,当然包括我周围的朋友,在表达这个观点: 这重复的工作毫无挑战性,也没意义,以后肯定不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我想,那位老师年轻是可能也有此想法。而后来还的选择做那份重复了30年的工作。究其原因呢,可能有很多,但是我认为家庭方面的原因是比较重要之一吧。

所以,从现在起,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这样就能多一点收获,少一点遗憾吧!

暑期实践进行到中期阶段,在这个难得接触社会的机会中,我感受很多... 当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方面的。 在出去的这几天,我真正体会到了学校的宁静,那种宁静是一种没有外面城市喧嚣、快节奏、嘈杂的宁静。回想一位耳聋的教育家说过:耳聋是给他另一种享受人生的机会,同时也给了他一种幸免被这个嘈杂的世界所影响的特权...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感慨,但为了生存这一看似比较低级却又很现实的初衷,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尽管有时有点残酷、有点无奈、有点想逃避,但是只要用一颗坚韧的心去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会克服掉的吧。即便是最终没有理想的那样成功或是完美,但这个过程是我们用双手去体验的,获得的。

一句话:走路就像读书一样,读的书多了。你就会融会贯通(当然要活学活用),同样走路多,见识广了,就回很快适应这个社会。

其实我们这次实践不仅仅是说把平时所学知识运用,更大一方面是体验一下社会那种氛围,毕竟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mr.society。

一转眼,暑期实践在不知不觉中跨过一大半,而我们所在的团队以饱满的热情来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今天上午在田田广场就有关环保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武汉最近几年的水质变化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尽管调查之后发现问卷里的我呢提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体会有两点:

1)社会上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多的接受,有时更多的是拒绝,营销行业有句名言:今天的拒绝为明天接受而准备,今天的冷漠为明天笑脸而筹备。原来只是能用经验和观察去体会(我认为学校里的问卷调查还是比较好做的,所以尽管在校里搞过,但在这里我不想把它作为一次真正地体验)。而这次我们在大街上忙碌的行人中展开调查,更具有挑战性。

2)正如高老师那天开会所说的,社会上跟要注意细节,要把别人放在第一位。就拿今天的调查为例吧。大家都很忙,所以要尽量减少调查时间,最起码给被调查者一种感觉,不会占用很长时间,我的描述是“请用30秒左右对您身边的环境的变化做一下反映”。还有一位男子正在推水果车,看起来有点艰难,我过去主动帮忙...这些对今天比较顺利搞定问卷有一定的帮助吧!

记住这句话:在这个世上,除了我们的父母和未来的另一半,还有难得的几位知己,他人也许就是匆忙的过客,所以他们没有必要非要接受你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样的要求...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不怎么成熟的想法,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喔!

真快啊! 暑期实践已接近尾声了,这几天坐在车上和在环保局,也包括与潘科长、桂老师、魏师傅等取不同的污水处理厂采样,了解一些化学工艺方面的流程、设备,我格外的珍惜这几次机会。

虽然说现实有时带来会一些消极的思想,不过真正决定的是我们的心态,如何去看待!

记得那天在三金潭污水处理厂的刘副总说,他在上大学期间也很辛苦,除了刻苦学习外,搞些兼职。那时是给长江货船搬运工送冰袋,一次要送300多袋,因为是冰块,有点重又怕融化,所以每次都要用一层层盒子包装,等他过去时,衣服与搬运工的一样:在骄阳的照射下,有时还能看到衣服上的汗珠闪闪发光...

当时我就想起了自己,尽管搞了三份兼职,也没有累到如此地步。我想正是由于刘副总吃的苦太多了,才有今天,可以用英语去和外国厂家谈生意。

虽然这些事我们在励志或是人物传记的书籍都能读到类似的例子,不过在你身边的人不会让我们产生距离感,否则会觉得飘渺...

坦白的讲,我这几天有点小小失落(可能我这人超前意识有点强哈)---那就是我们即将离开这个让我学到很多很多的地方,尽管这种感觉没有等再过两年我们离开母校那种感觉强烈,但是我想一定会有共同点的。另外我觉得这个大家庭也是我在两年遇到的最有感觉之一吧,裴小丽重返实验室,匡敏在调查问卷时的表现,晚上聚餐之后庆祝卢军和曹金莲生日,还有今天下午我们一起等徐海亮等等都是让我感动的地方,让我感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所以我要好好珍惜剩余的两天时光,珍惜点点滴滴...

两天就这样飞逝过去了,噢,不! 是两个星期就这样毫无征兆地过去了,回想一下整个过程----“连载心得”的源泉,让我有幸与这么多积极进取、热情活泼、认真负责的队友度过了令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我们就要离开武汉环保局时,我,还有匡敏、刘露,三个人一起离开了,当时我不想回头去看用大理石刻出的“武汉环保局”以及其英文名称“ wu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刻意地向575车站走去...

记得我刚被华农录取时,家人都在关注,从而莫名的对这个火炉长生了一种亲切感,尽管家人之前都没有来过。推置于此,在此之前我觉得武昌是我的亲近的地方。可能也是平时很少去汉口,所以对汉口这边有种距离感、生疏感,尽管她是武汉的核心地带(至少现在是)。自从这几天,每天搭着571的车从学校到中山公园的路途中,我几乎都在观望着车窗外的风景(除了记英语单词外),当然有高楼大厦,也有地摊小卖,还有排长龙的汽车,也有匆忙的行人和锻炼身体的市民。从这些景象中,我感觉到了都市的气息,也感受到了汉口的魅力。

所以我不会再对汉口陌生了......

这篇心得有点像是随记,不管了,只要能记录下自己的足迹,表达我的内心感受即可,有时不用华丽的词藻,深邃的语言,那么多的形容词效果更好!

我坚信这个寒假又是一个既充实又快乐的时期,因为这次实践活动为我开好了这个头。尽管在这期间,付出了汗水,也付出了精力,但作为回报的收获已经足够了...

再次感谢能给我提供这次实践机会的所有老师、同学、环境局的工作人员。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1

调查目的:

在春节期间,我国每个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了解这丰富多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

家中及周边

调查对象:

家中及附近老人

调查方式:

询问并记录

调查结果: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直到正月十五。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恶行。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爷敬香,供上甜品。举行过祭灶后,便要扫尘,新春扫尘其用意是要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三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守岁年吃饺子放爆竹给压岁钱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过年都有贴门神春联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旁,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春联原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大红纸上,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绿黄三色。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饺子则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时吃。当新年钟声敲响时,整个中华大地上爆竹声震响天宇。下面就是给压岁钱,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了。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聚财春节早晨,开门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拜年的形式一是走亲戚的拜访。初一必须到长辈家,须带礼物。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般寒喧两句就要告辞。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一年来欠人家情,就要借拜年之机买些礼物。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见面彼此说:“恭禧发财”

另外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正月初二祭财神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张灯放火、观灯游赏是元宵主要的节俗活动。元宵节真是中国的狂欢节过了正月十五,这一年的春节算是结束了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2

20xx年的春节过得格外欢乐,就连天公也好像受到人间的感染,格外开恩眷顾,接连几天晴空万里,气温也上升到13—14度,可真是风和日丽,春光融融啊!

欢欢乐乐过春节,热热闹闹逛庙会,莫辜负了这大好的春光,到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举办的春节河洛文化庙会去逛一逛,那是非常开心的。

正月初一上午,我和朋友就来到了庙会的举办地,只见车辆如游龙,游人如潮水,满园张灯结彩,到处人头攒动,一派欢乐喜庆祥和的热闹景象。

随着滚滚的人流,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了大门,看到在民俗综艺大舞台前早已站满了观众,一阵阵欢呼呐喊声传来,我们只能从远处隐隐约约地看到舞台上是杂技魔术演员正在表演精彩的节目。

再往前走,在经典戏曲大舞台上正在表演当地人最喜爱的豫剧,在木偶剧舞台上正在表演木偶戏,在洛阳海神乐专区正在表演乐曲,在河洛大鼓书场正在表演河洛大鼓,在少数民族风情区,有民间艺人正在表演非常惊险的爬刀山。每一处都围满了欢乐的人群,每一处都充满了开心的笑声。

在舞狮区,那威武的狮子,抖动着鬃毛,摇头晃脑,蹦蹦跳跳,而且还爬上桌子,登上高高的架子,如履平地般表演着惊险的动作,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在舞龙区,两条红色的巨龙,在众多舞龙人的精彩舞动下,上下翻飞,腾挪滚动,仿佛真龙在腾云驾雾,凌空飞跃,观众们报以热烈的喝彩声。园内还有的地方在表演抖空竹,有的地方在表演抬花轿,有的地方在表演踩高跷,有的地方在表演扭秧歌,观众也可以随时加入到里面扭一扭,乐一乐。当你在园内前行时,还会不时地遇到一队队民间乐队在在巡游表演,他们有的吹着芦笙,有的吹着唢呐,有的敲着梆子,边走边奏,吸引了游人驻足观看,此时,他们也表演得更加投入,园内的欢乐气氛也更加热烈。

庙会表演的,除了这些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节目外,还吸引来了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哥伦比亚等国内外大马戏团的表演,在那直径40米,高达10多米的半球形演出大棚内,各国演员大显身手,表演出最拿手的节目,尤其是四位俄罗斯马术演员,身着鲜艳的表演服,各骑骏马,在飞驰的马背上或骑、或吊、或躺,或立,将观众看得心醉神迷,因而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庙会,最初是人们为了祭祀神灵,在寺庙所在地举行的娱乐活动,后来有了固定的日期并在寺庙附近形成了集市。在中华民族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庙会也吸纳了许多民俗要素,成为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现在,不仅我国传统的民俗内容得到继承和发扬,还引进了异域风情助阵,使庙会有了新的年味儿。

在民间工艺一条街上,有捏面人的,有画糖稀画的,有写花鸟字的,有捏泥人的,有制作玻璃工艺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因为今年是兔年,最受欢迎的还是用各种不同原料制作的兔子工艺品,成为逛庙会的游人最抢手的纪念品。在游乐区,有的人坐在旋转秋千上在空中游荡,有的人骑着旋转木马在转圈,有的人乘着“海盗船”摆动,有的人坐上碰碰车撞击。欢声笑语,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如果你走累了,玩饿了,就可以到名优小吃一条街上去大饱口福,这里的风味小吃有200多种,除了洛阳当地的各种小吃外,还有北京风味的雪梨,天津风味的大糖堆,东北风味的粘玉米,四川风味的串串香,xx风味的打糕,武大郎的炊饼,海南的元宝蟹、云南的香草饭,激情蒙古烤肉,尤其是新疆塔里木馕饼烤肉王的摊位里,几个新疆小伙子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一边烤着羊肉串,一边伴着动听的民族音乐跳着新疆舞,还在不停地吆喝着招徕顾客,那种载歌载舞的方式,吸引了众多游人,不仅在品尝地道的新疆烤肉,而且在感受个民族团结过大年的特殊体会。有的人还拿出照相机,摄影机,录下这动人的场面。

河洛文化庙会,既有传统的习俗,又有现代的风情,更有土洋结合,中外包容,与时俱进的崭新内容,让河洛文化和其他文化有了交流的平台,促进彼此的发展,让河洛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3

这个寒假是我成为志愿者以来,第一次的假期扶贫助教实践活动。几天下来,我不仅推荐了一些学生,同时陪伴跟随上期志愿者回访了受资助的孩子,去了xxxx乡xx小学。在村长的支持下,走访调查了整个xx村,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受教情况。

仅仅几天的时间,却在我的心里留下太多回忆,孩子们稚嫩的脸旁,老奶奶慈祥的面容,村民憨厚的背影??一幕幕场景都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在每次想起的时候一次次的闪现。

这次寒假的工作重点是在xx县xx乡。听上期的志愿者说,以前有的工作时候,天气很不好,路很难走。但这一次工作的这几天阳光明媚,和风微微。在一同去的上期志愿者的陪同和指导下,我回访了受资助的几个学生。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很是激动,热情的面容让我这个新一期的志愿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即开心又紧张。正好有一天村里有村民办婚礼,午饭时间,村民们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

但回访工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xx同学的家。去之前,志愿者于婷就给我介绍了她,她母亲患病瘫痪在床,父亲也身体不好,xx还有个弟弟。以前每次去都可以看见躺在床上的母亲向我们微笑地说:“来啦??”我们沿着小路走到村里面,越过山坡,到了xx家里,却发现他的母亲不久前已经离开了人世。当xx的弟弟抱着我们带给他的小书包时,他瞬间哭着叫着他的妈妈。看着他们,我心里难过极了。意识到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也许在物质上给予他们的帮助不够多,但的确在精神上给了他们很多支柱。

我主要的工作是推荐更多的家庭学习上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xx的是我心里最同情的孩子。

xx家里只有她的爷爷和奶奶,我是在路上碰见她的奶奶,当她的奶奶把我带到家里给我讲述的时候,和蔼的奶奶即刻流下眼泪哭了起来。爸爸妈妈离婚后,各自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重新建立了家庭。乐乐是爷爷和奶奶抚养长大的。如今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且身体患有重病根本无劳动能力。可是乖巧的乐乐小小年纪就成熟懂事,学习之余照顾着爷爷奶奶照顾着家。我多么希望我这次的推荐工作可以给与乐乐帮助,即使只是一份小小的力量,那也将会是鼓励她坚持学习,快乐成长的精神支柱。

我还去了xx小学,校长既和蔼又谈吐大方幽默。在与校长的交流中,我了解了该校的建成和发展,这所学校就是整个xx村家长和孩子的希望。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这里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一样的天真浪漫,一样的可爱。多么希望“xx”可以帮助到这里,让更多xx村的孩子在这里快乐成长,快乐地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实现梦想!

最后,我们见了xx村的村长。那也是一次体会深刻的交流。村长是刚在县里开会结束就匆匆赶来见我们。在村长的心里,大到每一座山,小到每个村民家里养的鸡,都是清

清楚楚。听村长讲述了xx村的发展,我们都很是欣慰和幸福,在国家的领导下,生活总是前进的,xx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整个工作下来,我们几乎走遍了xx村,村民们都深深的记住了我们,记住了“xx”。对了,还有一件意外事件,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xx村,xx村名的一件感动的事儿。

那次工作结束后,我们坐车回家,司机是xx村民。当我们下车快回到家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手机丢了,当时都急坏了,真不知道丢到哪里了。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志愿者的手机响了,是那位司机打来的,司机说当他回家的时候发现车上有个手机,想着会是我们当中谁的手机。这位xx村司机,找到其他村名要到另一位志愿者的手机号,就打来了电话。后来他亲自把手机送了过来。

各种心情,在这几天的工作中一一体会,我永远都会庆幸加入“xx”志愿者活动,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快乐工作,为这个计划,这个希望奉献自己。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4

调查时间:

xx年1月21日——xx年1月31日

调查对象:

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进程:

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高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调查结果: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高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高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高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高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高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高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高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高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高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高三学生,为了在这次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

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5

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期间在xx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xx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xx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1.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2.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5.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6.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7.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8.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9.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10.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11.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12.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3.“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4.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15.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 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第三篇: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

摘 要:随着时时代的改变,科技的日益更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春节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这个国家,春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关键词:春节 送灶 压岁钱 春晚

正 文:在我国要说节日的隆重恐怕没有什么节日能比得上春节了,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历时方面春节都是其他的节日所不能相媲美的。春节的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就把夏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即“年”),春节从那时候开始便这样定了下来,流传至今

春节并不像其他的传统节日那样一天就搞定了,春节是慢慢过的,以时间为横轴,气氛为纵轴的话那么春节的图像就是一个抛物线。几乎是从冬天开始,大家就会想到快过年了。尤其是灶祭之后,也就是送灶,送灶的日期是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在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按照习俗这一天早上要起早吃糯米饭,同样的灶王爷也要吃,就把糯米饭涂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可以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吃人的嘴短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哈哈其实送灶还有一个后续的环节,显然,灶王爷被送走了不能不会来吧,那什么时候回来呢?这个就有讲究了,按传统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会给诸神引路带来这家当年应得的吉凶祸福。这天只要换一个新的'灶灯烧个香就行了,可是现在这个环节差不多都被省略了,起码就很少有哪家还换灶灯的。

送灶之后这年味就可嗅可闻了。接下来大家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置办年货了,有的甚至这之前就开始置办的差不多了。灶祭之后紧跟着就要蒸花馍了,我们这里叫做蒸糕,上面印有福禄寿喜才等等字的那种,要用到模具,很有雕版印刷的意思。打记事时起就很少有人家做这个了,但是爷爷每年都做好多还送人,越到后来就越来越简单了,但是每次都要把亲友召集起来一起蒸包子馒头什么的,从早忙到晚,小孩儿当然是从早吃到晚啦。 写春联这个是必须要进行的环节,没有春联就没有气氛。小时候每年快三十的时候庄上家家户户就忙着请人写春联了,写了十几年春联的老人如今都快80了,当然他也很久没有再写春联了,至今仍记得他当年泼墨挥毫在朱色纸上落下一个又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时的那种豪情。那时候他才刚刚有点儿老春联的内容是很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以前的春联好多现在都不怎么能看到了,比如“天恩深似海, 地德重如山”等等这一类的。有些老春联还在用,比如“瑞雪兆非年,红梅报新春”,其实也不是很老,如今的春联增加了很多的现代元素,看了春晚的都知道。以去年的春节晚会就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说:(北京)上联:三海九门 京华迎奥运(上海)下联:一江两岸 世博靓申城。

既然是过年嘛,那么在如此隆重的节日之前很显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扫除了,我们这里都叫做掸尘。小时候的时候都要用竹枝绑在竹篙上掸尘,现在都买现成的毛掸了。为什么要扫尘呢?其实就是因为尘与陈字同音,人们为了涂个吉利,又因为确实需要,所以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扫陈布新,把不好的东西全都扫出门,望即将到来的一年能够好运滚滚!

接下来可就是重头戏了,相信年夜饭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占着最重的分量。打家都辛辛苦苦了大半年了,盼望的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幸福的吃个年夜饭,幸福的看看春晚。这个

晚上是有很多内容的。首先是它的传说,联系到它的名字除夕。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的时候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这个其实只是个插曲,最重要的还是主题。这个年夜饭吃了是有讲究的,丰盛自然不用说了,一定要有鱼。还有的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允许争执任何事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因为这样对来年的家庭和睦有影响,奶奶对这个管的超严但是这个现在几乎没人在乎了,既然是年夜饭么,当然是要吃的开心,至于形式那个随便了。

在此重头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头戏,显然是发压岁钱嘛。每次除夕夜的年夜饭总是吃的最快,然后幸福的等着爷爷发压岁钱,知道妹妹也想早吃完的时候我才把这个第一让给了她。小孩子最期待就是这个环节了,记得小时候三个姑姑还没出嫁的时候每次过年她们的零钱便都是我的了。如今时代变了又变,我们也从收压岁钱到了发压岁钱的年纪,但是压岁钱这个环节始终这么有人气。

接下来便是守岁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来辞旧岁迎新年。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的普及守岁不再那么单调了,全家人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聊天,其乐无穷。

到这里其实还没完,这时候年纪越小便会越兴奋,因为明天早上大年初一要起早拜年。从这里开始,好吃的好玩的享用不尽,就这样一直到初五迎财神气氛不减。再接着走亲访友一直到十五元宵元宵节也是一个重头戏,从明代时在北京就已经很常见了。

结论: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2

一、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所有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观点式标题,

2、前言:作为调查报告的开端,简要说明寒假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

3、正文:为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包括活动情况、经验体会、理性思考、存在问题等内容。

4、结语:可以写出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或建议。

5、落款:署名和报告时间。写上团队名称,报告完成的时间。

二、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必须是经过实地考查,实事采集,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有实际内容、理论水平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1、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材料的获取

(1)必须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调查报告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2)在调查报告中,应提供材料的来源,反映材料获取的过程。

2、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须注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主题,以及调查的主要方法;

(2)须将调查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并依据事实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合符逻辑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3、须针对调查得到的事实,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或有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工作提供参考,发挥社会调查报告应有的社会价值,

4、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字数在3000—5000字左右。(团队5000,个人3000)

三、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1、内容

必须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四个部分;如有引用他人文章的还要加注参考文献,具体顺序如下:

(1)标题

(2)摘要

(3)关键词

(4)正文

(5)参考文献

2、版式要求

(1)纸张:A4纸

(2)字号及字体:姓名用4号仿宋;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及电话号码小4号宋体;标题部分2号宋体字;摘要部分小4号楷体字,摘要黑体字;正文部分一级目录小4号黑体,其他部分小4号宋体字;引文小4号宋体字。

(3)行间距:行距为19磅固定值,字间距为标准值。

(4)页边距:上3.0cm,下2.5 cm,左2.8 cm,右2.8 cm,页脚1.5 cm。

四、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交稿的时间和形式

1、交稿的时间定于下学期开学后第一周晚点名。

2、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统一收齐后交实践部。交稿时须清点报告份数,并登记。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3

这个寒假是我成为志愿者以来,第一次的假期扶贫助教实践活动。几天下来,我不仅推荐了一些学生,同时陪伴跟随上期志愿者回访了受资助的孩子,去了xxxx乡xx小学。在村长的支持下,走访调查了整个xx村,了解家乡人民的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受教情况。

仅仅几天的时间,却在我的心里留下太多回忆,孩子们稚嫩的脸旁,老奶奶慈祥的面容,村民憨厚的背影??一幕幕场景都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在每次想起的时候一次次的闪现。

这次寒假的工作重点是在xx县xx乡。听上期的志愿者说,以前有的工作时候,天气很不好,路很难走。但这一次工作的这几天阳光明媚,和风微微。在一同去的上期志愿者的陪同和指导下,我回访了受资助的几个学生。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很是激动,热情的面容让我这个新一期的志愿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即开心又紧张。正好有一天村里有村民办婚礼,午饭时间,村民们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

但回访工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xx同学的家。去之前,志愿者于婷就给我介绍了她,她母亲患病瘫痪在床,父亲也身体不好,xx还有个弟弟。以前每次去都可以看见躺在床上的母亲向我们微笑地说:“来啦??”我们沿着小路走到村里面,越过山坡,到了xx家里,却发现他的母亲不久前已经离开了人世。当xx的弟弟抱着我们带给他的'小书包时,他瞬间哭着叫着他的妈妈。看着他们,我心里难过极了。意识到我们的志愿者活动也许在物质上给予他们的帮助不够多,但的确在精神上给了他们很多支柱。

我主要的工作是推荐更多的家庭学习上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xx的是我心里最同情的孩子。

xx家里只有她的爷爷和奶奶,我是在路上碰见她的奶奶,当她的奶奶把我带到家里给我讲述的时候,和蔼的奶奶即刻流下眼泪哭了起来。爸爸妈妈离婚后,各自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重新建立了家庭。乐乐是爷爷和奶奶抚养长大的。如今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且身体患有重病根本无劳动能力。可是乖巧的乐乐小小年纪就成熟懂事,学习之余照顾着爷爷奶奶照顾着家。我多么希望我这次的推荐工作可以给与乐乐帮助,即使只是一份小小的力量,那也将会是鼓励她坚持学习,快乐成长的精神支柱。

我还去了xx小学,校长既和蔼又谈吐大方幽默。在与校长的交流中,我了解了该校的建成和发展,这所学校就是整个xx村家长和孩子的希望。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这里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一样的天真浪漫,一样的可爱。多么希望“xx”可以帮助到这里,让更多xx村的孩子在这里快乐成长,快乐地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实现梦想!

最后,我们见了xx村的村长。那也是一次体会深刻的交流。村长是刚在县里开会结束就匆匆赶来见我们。在村长的心里,大到每一座山,小到每个村民家里养的鸡,都是清

清楚楚。听村长讲述了xx村的发展,我们都很是欣慰和幸福,在国家的领导下,生活总是前进的,xx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整个工作下来,我们几乎走遍了xx村,村民们都深深的记住了我们,记住了“xx”。对了,还有一件意外事件,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xx村,xx村名的一件感动的事儿。

那次工作结束后,我们坐车回家,司机是xx村民。当我们下车快回到家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手机丢了,当时都急坏了,真不知道丢到哪里了。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志愿者的手机响了,是那位司机打来的,司机说当他回家的时候发现车上有个手机,想着会是我们当中谁的手机。这位xx村司机,找到其他村名要到另一位志愿者的手机号,就打来了电话。后来他亲自把手机送了过来。

各种心情,在这几天的工作中一一体会,我永远都会庆幸加入“xx”志愿者活动,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快乐工作,为这个计划,这个希望奉献自己。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4

实践目: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17日期间在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

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囯是一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说法,写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是送上门,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

少数民族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有传下家谱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

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随自己喜欢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晚上,家人団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1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美食。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囯自古就有一种很有特色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囯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人口习俗也是不一样。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叫金灯,用白面做成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芦苇做成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蜡烛来代替原来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时候,家里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祖宗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意义不同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春节,全囯各地除了一些共同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地域色彩。如东北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8如果把以前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发展,当绝大多数人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传统习俗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5

到今天寒假已经结束了,但寒假里那十天社会实践的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我为佳惠葡萄酒公司做终端超市春节前酒水促销情况的巡查。走遍XX市县一区15所超市,我所得到的不仅是填写在表格上的巡查结果,更重要的是我对超市的经营以及XX市各县区的发展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以前逛超市只看商品和价码,从没考虑过其布局、运营之类的东西。在巡查前期简单的“培训”中,我第一次得知,超市的货架一般分普通货架、端架和堆头。在五层的普通货架上,第三、四层是最佳的商品摆放位置,顾客不需要过度地仰头,也需要弯腰或下蹲便能看清商品,所以,这两层摆放的商品应该就是超市的主推商品,当然商品厂家提供给潮湿的经费也要多。对于堆头,特别是促销商品的堆头,更有彩旗、气球、围档等渲染气氛之说。一般说来,一个堆头的大小是1米*1米或者1米*2米,更大的1米*3米或者2米*2米的比较少见,如果超市有这类堆头的摆放,那么其摆放的商品必定是促销商品的重头戏。

从对我们进行简单“培训”的佳惠葡萄酒公司销售部经理口中,我大概了解到,超市促销用的堆头、围档以及颈标(针对酒水)的经费是由厂家提供的。而我们这次巡查的目的.就是为佳惠公司提供各超市促销的真实情况(如堆头大小、端架个数、促销人员数量及表现等),以便将结果与超市呈报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决定下一是否继续在该超市促销商品。

上面提到促销人员,使我想到,促销人员数量及表现能特别明显地反映出该超市的经营状况。如威XX县的新合作购物广场,佳惠葡萄酒的堆头是两个1米*2米,而促销人员有三个,每个促销人员对消费者都很热情,即使是对学生身份很明显购买酒水可能性不大的我。双水区的银座一店、二店也都如此。这类超市总能让人感觉到其蒸蒸日上的大好前途。而在六枝县的德达鑫超市和XX县的新世纪超市,佳惠葡萄酒的堆头只有一个1米*1米的,现场无促销人员,看上去经营很萧条,而实际上几乎也是这样的。

关于促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品的摆放。就佳惠葡萄酒来说,在普通货架或端架上,如果颈标悬挂不齐甚至酒瓶东倒西歪或者落满灰尘,不管促销人员多热情地推荐,消费者早就打心底里否定了这个商品。当然,出现这种商品摆放情况的超市,其促销人员一般不会太热情,甚至可能没有促销人员。

另外,这次巡查还带给我远超出超市经营之外的知识。

走过个县区的大街,便能明显的感觉到它们彼此之间不同的人文气息,当然还有经济发展水平。

除去繁华的市区不论,六县之中给人感觉最好的当属经济最发达的XX县。xx年XX县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十九。坐上去XX县的县际班车便感觉到一点奢华,其班车是六县班车之中最豪华的,车上的水城人总让人觉得他们有一种傲气十足的优越感,这大概就是物质上的充裕在精神上的反映了。

第一次到XX县城,隐约能看到一点大城市繁华的气息。走过其主干道之一的中山二路,便可发现其经济发展水平绝不只是略高于其他县。肯德基、一条街三座大型购物广场是其他县城没有也不可能有的。XX县的发展方向完全超越了县级而朝向市级。

众所周知,人们在满足生存资料、发展资料需求的基础上,才会追求享受资料的消费。走完中山二路,我很惊讶地发现,这里的鲜花等装饰品特别畅销,而这类商品在我所在的威XX县几乎被列为了奢侈品,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劳苦大众没有闲情逸致去买束鲜花来欣赏。这是让人心寒的差距。

比较XX县和威XX县,出现这种差距有点让人费解但又在情理之中。

XX县有大片的沿海滩涂和芦苇湿地,西部有徒骇河流经,淡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辽阔,土壤肥沃,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还有特色农产品——冬枣。可以说XX县无论发展渔业还是种植业甚至是造纸业等工业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XX县的渔业还停留在家庭式发展阶段,完全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海产品未经深加工便售出,毫无附加值可言。再将特色农产品冬枣,县里为了打造冬枣之乡的名声确实耗费了巨资,比如为了方便冬枣出口,负债建起了大高航空城,年年举办冬枣节,其初衷明显是为了XX县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仅靠这些环境建设是远不够的。这些年枣农积累了一些经验,尝到了一点甜头,便开始有点晕了头,无节制的喷施有机肥、叶面肥、果面肥,结果,“维生素丸”活生生变成了“毒药丸”,农药残留严重。这不是自毁名声,而是确实希望沾化政府可以加强管理,重视质量,形成规模经济。

对于威XX县,我不甚了解,但从地理位置上看,它毗邻工业发展城市——毕节,这大概是其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这只是外因,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除了XX县,对其他县也有一些大致的印象。把双水区排除在外,我所感到的六县经济发展水平大致是XX县、六枝县、XX县、威XX县、二塘

县、金钟县,不知道这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这些大致就是我寒假打工的所见所感所得了,收获颇丰!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6

xx年寒假,是我大学第1个寒假,我参加了我们学院组织假期挂职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锦江区东光街道办安排,我及另叁个个同学挂职在五桂社区。我们从7月2日至8月2日,实践时间为一个月,在开始工作中,虽然遇到过一些困难,和自己想象有一些区别。但在社区千部进行指导下,在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后,又逐渐着手于一些新方面工作。在慢慢工作进程中,逐渐有了一种“充实”感觉。

在这段时间里挂职锻炼经历不仅使我学到了不少工作经验和社会知识,受益匪浅,而且也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很多东西。下面就结合我挂职锻炼过程所做工作及参加活动,谈一谈自己在这段时间里体会和收获。

走进院落,了解实际情况。在下社区第1周里,我们一行人就在社区千部带领下对所辖居民所居住院落进行了走访。其中包括了解院落楼栋分布,说居住居民概况等。在这次走访中,我们详细了解了各院落基本情况,为以后开展各项工作做好了准备;同时也是我第1次这么认真客观地去看待院落各种情况,使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很多没学过知识。

走进院落,进行调查。在本次挂职实践中协助东光街道办事处做好东光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是我们此次重要工作。为此,东光街道办事处对我们实习大学生专门进行了培训,然后各千部也在下面对我们进行了详尽说明,以使得我们在实际中能尽量少走弯路。在一切准备都做好后,我们就开始到各个院落去参与调查。这次调查也得到了院落门卫保安热心支持,顺利进行调查。

整理调查资料。为了更好管理和利用调查所得资料和为以后进一步上户提供资料,我们对已收集到调查问卷进行了分类调查,并做好各项信息记录。由于收集上来资料繁多,在整理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社区千部知道后主动帮助我们,介绍一些资料整理方法技巧。这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对以后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协助千部做好日常工作。在工作之余,我们也利用我们在一些方面特长,协助千部更快更好完成一些工作,如打印资料,整理文件等,感受着工作氛围,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

以上即为参与主要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感到很充实,亲身参加了这么多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社会实际工作,达到了锻炼成长目。

我也坚信所获得时间经验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在我们毕业后实际工作中将不断得以验证,我会不断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知识,在未来工作中我将把所学到理论知识和时间经验不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自我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理想和光明前程努力。同时,在接下来实践中继续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以取得更大成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7

调查目的:

在春节期间,我国每个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了解这丰富多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

调查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家中及周边

调查对象:

家中及附近老人

调查方式:

询问并记录

调查结果: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直到正月十五。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恶行。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爷敬香,供上甜品。举行过祭灶后,便要扫尘,新春扫尘其用意是要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三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守岁年吃饺子放爆竹给压岁钱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过年都有贴门神春联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旁,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春联原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大红纸上,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绿黄三色。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饺子则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时吃。当新年钟声敲响时,整个中华大地上爆竹声震响天宇。下面就是给压岁钱,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了。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聚财春节早晨,开门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拜年的形式一是走亲戚的拜访。初一必须到长辈家,须带礼物。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般寒喧两句就要告辞。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一年来欠人家情,就要借拜年之机买些礼物。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见面彼此说:“恭禧发财”

另外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正月初二祭财神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张灯放火、观灯游赏是元宵主要的节俗活动。元宵节真是中国的狂欢节过了正月十五,这一年的春节算是结束了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8

对现实社会,我们大力培养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是尤为重要。在我们学校,老师及校领导关切地鼓励我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假,我很幸运去了xx区xx10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工作。在工作中,我了解了作为政府职员应具备怎样素质,同时,也意识到:凡事学着尝试,学着自己动手是非常重要。

一参加寒假实践活动背景

这次实践活动工作是在学校帮助找到。在上学期期末时,我收到老师通知说是希望参加寒假社会实践同学可以报名参加。我当时一惊,兴奋得不得了。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望吗?

我报名了。大概三天后,我又接到通知说是要去参加寒假实践活动培训及动员大会。我很高兴,就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爸妈。他们很体谅我心情,但是,同时他们又担心说:过年时候怕大家都在休息,只有我在工作,这样我会不高兴。我很自然跟他们说:关于这点我不在乎。

参加寒假社会实践培训及动员大会我是极其高兴,在高兴之余,我又有些担心,因为我以前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我很害怕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些差错,造成别人麻烦。我更害怕我去了单位上什么都不会做。

因此,我小心翼翼听老师给我们交代和经验传授。我也认真写下要点,生怕有漏掉。在培训中,我知道了自己实践地点和时间伙伴,我也麻烦了我们指导老师。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即将开始我梦幻生活。

二参加实践人物及时间

x月x日。这天,我清楚地记得。前一天我们完成了期末考试,第二天,我们就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我还有一位“实践伙伴”。也是女生,我暗喜女生好相处。第1天到了我们实践单位(xx区xx街道办事处)上,做第1件事就是报到。在完全陌生一个环境,我们有些不知所做,并且还是这样一个严肃地方。我惶恐心开始一阵阵颤抖。可以没办法,我们反正都要面对事情,无法有实践与地点让我们来躲避。于是,我们按照老师说,一点点摸索,开始了我们二十多天“实践生活”。

三参加社会实践收获

短短二十几天实践生活,是我心一次磨砺和成长。我不仅在做事态度与方法上收获了很多知识,我也对自己以后可能要面对工作岗位有了些认识。参加寒假实践活动,留给了我更大空间锻炼自己,让自己更早认清世界冷暖,为自己以后能更好服务社会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我必须得做到时时警惕,凡事细心。因为,我很害怕事情没有做好而造成他人麻烦。我也害怕因为不上心儿造成不可弥补错误,伤害到单位部门等因为害怕,原本大大咧咧我开始转向细致成熟。

(一)告别了幻想年纪,就应该踏踏实实勇敢面对现实,学着生活

由于我实践部门是社会事务科,所以大多数事情就会和普通群众打交道。由于我们所在xx街道办事处属于乡镇级,所以我们也会和很多农村居民交流。从这个方面讲,生活给了我更多启示——凡事靠自己动手,生活才会变得充实,有价值。另外,我也意识到:工作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价值实现与否。

农民伯伯们没有高学历,没有高人才智,每年就重复同样工作:春天播种,夏天乘凉,秋天收获,冬天取暖。可是,就是因为他们简单与淳朴,才使得人间有播种时期待,秋收时喜悦啊!他们有他们生活,他们也许崇拜有钱人,震惊有才人,可是,他们重来都不放弃自己生活,踏踏实实做平凡而不平庸人。

农民伯伯们真实生活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他们可以为了一年低保而哭诉,到处托人解决家里困难,那么坚持,不放弃。在爸爸妈妈金窝中长大我们,可能还不知道,在农村还有那么一部分人没坐过火车见过飞机呢。而我们呢?在生活中,有时还会为某样东西不上档次而懊恼。想想,这样我们,还能抱怨什么?真是应该好好珍惜把握我们拥有幸福。

我记忆中有这么一位老婆婆。身穿蓝色布衣,弯曲身体幅度让人有时看不清她容貌,白白头发蓬乱着。她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有一大把纸票。她喘息着着用微弱声音说道:请问一下,这个,住院报账在哪儿弄啊?这时,有一大群目光聚集在老人身上,老人抬起头,前额上几丝头发微微随着摇晃了几下,然后用非常期待混色眼神左右看了一下。这时我,我自觉就吧一板凳送上前,然后让她坐下。看到这一幕,我心又惊又抖:她为什么会自己来?她儿女呢,去哪儿了?我转过头,斜眼看过去,从她身上我看见了妈妈影子。我很伤心,我妈妈以后也会是这样吗?我暗暗地下决心,不能这样。

体会了那么多不同人,才知道,生活并不像电视剧里“灰姑娘遇到王子”那么美妙。他远比战争要残酷得多。我想,走出社会,面对现实,接受生活,这会是我们又一课程吧!

(二)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这对我以后可能选择工作岗位有很大帮助

1耐心静心细心“三心”必须有。这是我认识,也将是我培养自己一个方面。

接触了他们才知道:他们工作很杂,很靠脑力,很零碎,量很大。在我脑海里,一直都认为“人民公仆”工作很多,但是会很简单。没想到,他们工作原来很考验一个人意志。

我所在社会事务科,不*议就是处理社会家庭事务等琐碎小事件。每天会有很多不同相同问题情节在办公室里发生,但是,科室里工作者们不辞辛苦,耐心一遍又一遍解释解决。可能口会说很干,嘴皮会摩擦很软,但他们也只能接受。有些话,有些原因,在办公室里实践我就学会了,有时还会帮忙解释呢。可是,作为“公仆”他们无权反抗,必须接受,一点一点解释给群众们听。我想,他们耐心一定不差吧。

因为是处理琐碎杂事,作为办公人员,他们必须很小心,不容许有半点差错。在他们心中:人民事情出了半点差错,人民丁点儿事情没得到解决,他们算就是失职,这样责任他们12不愿担当,也担当不起。因此,在平常工作中,应该更加细心才是。

2初次接触了打印机复印机应用;大胆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关于wordexcel知识;学会了简单文件归档知识。

办公职员头脑一定要灵活,应用知识很多,有问题一定要学着立刻马上处理,这点是很重要。另外,问题不可能永远都发生一样,所以要学会变通。第1次触摸复印机时候,心里很担心,不知从何下手。在老师帮助下,我学着去了解它,认知他,发现他其实并不难使用,之后,我总是有意识去接触他。比如,在办公室里有谁需要复印,我会马上提出来我去做。这样,我就学会了简单使用复印机了。真很开心,因为试一次小小成功。

(三)和陌生人大方有底气交谈,是我们生活另一门课程

刚开始到单位时候,一个人也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也不了解他们职位姓氏,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别人,所以有问题也不会问别人,首先想到是自己解决。所以呀,这让我有了一种习惯,就是:遇到困难时候,首先让自己解决。

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与人说话不难,但与人交流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如果和不认识人随便问候几句,我们平时都经历过,很容易。但是如果要和陌生人进行长时间交流,这就要靠我们敏捷洞悉能力了。这需要交流双方有共同话题,兴趣点。最重要是:不知道要怎样开口。

比如,在实践中给乡村千部打电话通知事情时候,我既要大声以办事处名义介绍自己,也要向他通知清楚事情,并且说话不能颤颤抖抖,要自信,有底气。在开口说话时候,如果迟疑或吐字不清,打哆嗦,电话那方人可能会听不清楚,要求你再说一遍,这时,心里会很不好受。

在与人交流方面,我认为放宽心态,把对方看作是和自己一样人,自然地开口说话,就会有所收获。

(四)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这对我们人生有很总要意义

“随时要想着自己找事情做!”这时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时候老师嘱咐我们。我一直怀揣着这句话快活陶醉在我实践愉快当中。因为,事情自己不会指定对象被做。

主动和人说话,主动给人微笑,主动找事情做,主动学习使用打印机。这一切都离不开主动。因为主动地去接触,我学会了文件归档;因为主动地微笑,我认识了更多陌生人;因为主动地寻找,我寒假过得很充实。

(五)作为大学生,我很自豪

一直认为,作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很渺小,很有可能会被世人所忽略。但是,到了时间单位时候,我感受到,作为大学生,我应该是很自豪。

在我们还不熟悉那个严肃单位时候,总是自我介绍说:我们是xx学院学生,到贵单位实践。而他们总会代问一句:你们是大学生啊?之后,每次科长向不认识我们人介绍,就会说到:是我们科室来实习,都是大学生。每次他们提到我们是大学生时候,我们心理都会感到乐滋滋。

其实,我们都因该这样:从内而外自豪,我们是大学生。

四总结

这次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大成功。在这过程当中,我拒绝了父母一丝不苟庇护;在这二十几天中,我远离了朋友们真心真意关心;在这段时间内,我感受到了老师细致入微关爱;在这寒冷冬天里,我享受到了陌生人好意问候;在这热呵呵阳光里,我送出了我真切爱心;在这热闹新年里,我送走了旧时我,改造出一位大方坚持成熟实实在在我!

这次参加实践活动,很幸运,我体验到了学习以外另一种不同生活;很幸福,我感受到了关怀温度;很满足,我收获了很多实际操作知识;很高兴,我认识了更多人;很感动,发现有那么多默默为人民着想人;很自豪,我作为正向未来奋发大学生;很感激,有那么多关心我们人。

很幸运,能够有这样机会让我们得到锻炼,因此,感谢市政府市委细心地为我们着想,为我们提供这样好时间机会。另外,这次能够顺利完成社会实践,我发自内心感谢李涛老师,因为在这之间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都是求助于他,不管有多晚多忙,他总会帮助我们,真心感谢李老师。

另外,我要对我们辛勤辅导员武老师说声谢谢。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他不直接负责我们这一小组,但是,只要我有问题求助于他,他都会尽力帮忙解决。

最后,很谢谢办事处叔叔阿姨们对我们照顾。即使是给他们添了麻烦,他们也会耐心教导我们。很感谢他们,在很多时候能想起我们!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9

为增加同学们对食品价格的了解,促进食品安全的推广,2月15日,聊城大学社会体育部志愿者来到了聊城市龙苑社区举行了一次主题以“关注食品价格 服务社区居民”为主题的关于食品价格的调研活动。

在向社区居委会说明了来意并获得允许后,志愿者们便投入到忙碌的宣传工作中来。为了吸引居民的注意,社体部志愿者们制作了有关食品安全内容的展板。活动一开始就有市民细心观看展板,志愿者们热情地向市民详细讲解展板内容并回答了市民的一些问题。随着活动的进行,人流量达到高峰,展板前围满了很多市民,志愿者们忙得不可开交。现场到处都是志愿者与市民交谈的场景,市民们对举办这样的活动表示肯定,大加赞赏。在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有了一定得认识后,现场便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开展了的“有奖竞答”活动,居民们的.情绪都十分高涨,通过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积极抢答,志愿者们随即给答对问题的居民颁发了本次活动的纪念品。11点半,宣传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使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注意健康合理饮食,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0

通过在社区里两周的社会调查和走访,我对于昆山春节习俗有了很大的了解,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以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不仅是前人为后人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而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昆山作为拥有中华古镇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城市,自然拥有许多自古流传的习俗和新的习俗。

自古就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在昆山也不例外,每逢春节来临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把家里各个角落都要打扫干净。但从大年初一开始,一般人家都是不扫地的,即使扫了地,家里的生活垃圾包括脏水是无论如何不能倒到外面去的,那会倒掉“财气”,必须聚集起来,过了大年初三再倒出去,有的甚至要过了正月半,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农历正月初一,我们称做“大年初一”。按照传统这天是新一年的开始,古时称之为“元日”。元日的早晨叫做“元旦”,乃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一年、一月、一天的早晨结合在一起,这一天可真是非同寻常。既然是一年的开始,也应该是万象更新的开始,这一天,昆山人有很多“老规矩”,除了不能扫地,大年初一也是不能动用刀剪的,认为动了刀剪会带来“血光之灾”。还有大年初一不吉利的话是绝对不能说的。而我妈妈则告诉我初一不能懒床,真不知道是真的习俗,还是妈妈不想让我懒床诓我的`。这一天小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辈红包,称之为“压岁钱”。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虽然春联并不是昆山的习俗,但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大多数人家还是会贴上喜庆的春联和门神像,还有“福”字,“福”字一定要倒过来贴。为什么要倒过来贴?因为“倒”和“到”同音,“福倒福倒”,就是说福气“到”了。

“大年夜”是大年初一前一天,昆山习俗要“守岁”。“守岁”也有规矩,比如家家户户要将蚕豆、黄豆等等放在锅里炒,炒得毕咧剥落响,这叫“炒杂脚”,又叫“炒发禄”,意味着新的一年要“发”了,这当然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如今虽然过年越来越简单,但“守岁”是大多数家庭都会进行的。一过大年夜的半夜子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爆竹,因为爆竹有“辟邪驱鬼”的功能。后来时间越来越提前,提前到了子夜零点。虽然春节联欢晚会一直被吐槽,但我们家还是基本每年都看,零点一到,外面的鞭炮声是根本不断,小鞭炮更是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最起码要持续半个小时,晚会也是看不成了,更别说想睡着了,不想守岁也难。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昆山民间特别是做生意人有“接路头”(财神又叫路头神)的习俗。蔡云《吴歈》诗中写道:“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就是说初四半夜就要“抢路头”了,从“接”到“抢”一字之差,“以争先为利市”,便体现出这急不可耐的心情。所以初四的下半夜起爆竹声便不绝于耳,震耳欲聋。接来“路头”,商家要将他供起来,供桌上除了香烛供品之外,梁上还要有一根长线吊一条鲜龙活跳的鲤鱼,因为“鲤”谐音“利”,故美其名曰“元宝鱼”。祭拜完毕就将鲤鱼放生到河浜里去。因鲤鱼放入水中时会跳跃,所以叫做“跳龙门”,视为吉祥之兆。

当然春节作为喜庆的节日当然少不了吃,年前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过年期间更有许多就有昆山习俗的特色小菜。如“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是老昆山的传统习俗,虽然现在自己腌咸菜吃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腌制的雪里蕻已成为儿时的回忆。但是,现在的一些老昆山人喜欢自己准备一个腌菜坛子,腌上一坛咸菜,能吃好长时间。腌腊肉是每年必做的一项工作,虽然现在能买到现成的,

春节在中国是个非常古老的节日,也是在一年的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也有许多的风俗。而在我们的祖国中国地域广阔,所以春节也会因地域的不同在春节习俗上有着南北的一些差异。每个城市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这一次的调查也让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让我对自己的家乡的春节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1

题目:

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

系部名称:

旅游管理学院专业:酒店管理

年级:大二

班级:xx

姓名:xxx

实践单位:

xx市各市区及乡村

实践时间:

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x日共x天

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xx年1月29日至xx年2月x日期间在xx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xx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xx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福倒(到)了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代表着〝幸福〞。〝福气〞。〝福运〞。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都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到)了〞。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写的就是〝福〞字。〝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上。商店中均有出售。

请财神

每家为了来年财源广进,春节都要请财神,有的是送上门的,说是请都要花钱买,但是绝对不能说买。

祭神祭祖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相联系。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祭祖也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家谱的

守岁与〝年夜饭〞

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菜必须要有鱼(年年有余),有鸡(大吉大利),其他的随自己喜欢的定。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主食是饺子,饺子的说道很多,最好是猪肉芹菜的,要选两个饺子一个放硬币,一个放糖,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祝福来年一年财源广进,幸福甜蜜。其实这个祝福很好,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服气。饺子煮好了要从锅心涝第一下几个丢外面去,据说是为了敬给过路鬼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放鞭炮

年夜饭做好还没吃之前要放烟花鞭炮,这是孩子门最喜欢的节目了。其实烟花春节一般要放两次的除夕和元宵夜,鞭炮就多了,除夕晚饭和年夜饭前,初一早中晚饭前都要放,还有逢五的日子,等等。

初一初二不扫地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孝感人不扫地。不挑水。不生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台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要在初二取下烧掉。

拜年

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2

这个寒假,学校再次让我们做关于假期的社会实践报告,这也是假期作业的惯例,之前,这个作业我没有特别的重视,所以之前并没有参加之前的评比。这个假期,这个作业我将会好好完成。

放了寒假了,20xx年有两个九月,所以这学期的时间较长,放假较晚。一到了假期,同学们一定在家里都规划好了自己的假期。随着寒假的开始,也寓意着快要过年了。春节,大家并不陌生,这是我国每年都要庆贺的大事。再说春节习俗,有人说,不就是吃饺子、放鞭炮吗?其实不然,我国各地人民的春节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想要了解?我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国异地的春节习俗:

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祭灶

在河南,春节的祭灶仪式尤为重要。这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两人非常疼爱他,可没办法,家中贫困,只能让儿子上煤矿去挖煤。有一次,老汉去探望儿子,在路上遇见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交谈中得知,光脚片是阎王派来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儿子,光脚片应允,让他别告诉别人。此事过了三年之后,在腊月二十二晚,老汉将此事讲给自己的老伴,谁知被灶神听去禀告了玉帝,玉帝随之收回老汉的儿子,惩戒了光脚片。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祖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广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穷鬼日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黑龙江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黑龙江农村,按老规矩,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意思是水连续不断,什么时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1.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神要升天,即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像烧了,有的人家会摆些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3.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库房冻起来。

4.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和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天天做饭,也要歇歇,也要过年。吃饭时,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也不多了,面食买着很方便。

5.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屋贴,连鸡窝猪圈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除了春联,还贴窗花剪纸、挂帖和年画。

6.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有家谱的人家,会将家谱贴上,没有家谱的人家,会用红纸写一张“三代宗戚”,贴在墙上,摆上供品供奉。同时,也迎接灶王爷和财神回来。有一些人会印许多财神像到各家送,这是送财,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还要赏些钱的。

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连年有余。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了解了这么多省份的春节习俗,原来各地的春节习俗是不同的。接着,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数民族。想不想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让我一一介绍给大家。

壮族:

壮族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壮族春节习俗中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在傣族春节习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彝族: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彝族过年前除催喂肥猪、酿好酒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

朝鲜族:

春节早晨起来,首先洗簌干净,然后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结束后,需进行新年第一次行礼,即所谓“拜年”。在家人拜年时,接收拜年的长辈需要给小辈一些压岁钱;拜年时,公公婆婆除了给新过门的儿媳妇压岁钱,还会送一些诸如化妆品、头绳等小礼品。家人百年后有祭祖的饮食做为早餐。然后,小辈们又出门给亲戚或邻居的长辈们拜年。春节的年饭一般为年糕汤、打糕、米糕、松饼等。从春节那天起,各种民俗游戏会陆续展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风筝等游戏。

这是我所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但其实,只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才有过年的气息。虽然各地的春节习俗也有不同,但是不管是什么地方,我们大家都在庆祝同一个节日——春节!

这是我的实践报告,没有太过绚丽的色彩的文笔,只是想体会在人内心中的一份爱。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3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2.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3.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4.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

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5.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

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6.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7.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8.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20xx年最新春节风俗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四) 一、实践单位

二、实践时间

三、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

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xx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xx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xx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xx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

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

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

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

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

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

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五、实践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

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4

一、课题引入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据资料介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民间在此期间的各种习俗,可以说由大年初一直到初七都会有要求。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对于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盛大的节日,让我们来深入体验了解一下吧。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

对于春节有很多美丽古老的传说,在各种书上都有记载。我们利用身边的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搜索查阅。

对于大江南北的炎黄子孙,过春节的方式也丰富多彩,我们通过网络提问等方式还原过春节最真实的一面。

2)访问亲友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利用此机会我们可以走亲访友,我们通过亲友之口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与美好寓意,并询问家中老人对于春节的祝愿。

3)调查实录

我们对春节期间的家乡状况进行了拍摄,得到了一些照片。

一家人喜气洋洋地贴春联。以前贴时习惯贴一个倒的“福”,寓意“福到(倒)”,但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喜欢正过来贴上“福”。

火红底色的春联,预示着来年生活的红红火火,表达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的期待。

三、研究成果

Ⅰ.春节由来的传说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Ⅱ.春节的各种习俗

1.祭灶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2.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是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有的由长辈偷偷放在晚辈的枕头底下,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7.其他习俗

除此之外,春节还有其他很多习俗。如以前极为流行的逛庙会、观社火、舞龙舞狮、大年初五迎接财神等,无一不象征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Ⅲ.春节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当然春节的饮食更为丰富讲究。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如北京人喜食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而河北人却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

饺子,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如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却在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可谓花样繁多啊。

元宵,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Ⅳ.春节问卷

访亲问友

q1:现在的春节习俗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了?

答:现在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严格遵循日期了。以往有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而现在都是根据是否有空余时间来完成的。当然,还有其他的不同。现在时代不同了,年前有单位组织的团拜,拜年方式也由以前的登门拜访变成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贺卡等。

q2:你觉得春节最重要的习俗是什么?

答:当然是守岁了。一年在外打工,就盼着春节回家和家人好好聚聚。守岁可以和家人聊聊一年的得失,接下来一年的打算。

网络提问

q1:中国各地有什么特色的春节习俗?

福建网友:福建乡村农家的房门两旁除了贴春联外,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甘蔗,叫“门蔗”,寓意渐入佳境。

河南网友:我们河南人最重视的莫过于祭灶了。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云南网友: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

q2:中国春节习俗对外国有什么影响?

中新 张帮俊:美国:纽约从20xx年起就把春节定为法定假日了。喧天的锣鼓,欢快的舞蹈还有各种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中国风浓郁的庙会在美国格外红火。很多美国人表示,他们愿意沾沾中国春节的喜气。德国:春节前夕商场里就醒目的摆出了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片,德国人非常喜欢这些卡片。现在很多德国人都学会了包饺子。的却,越来越多的老外对中国年从好奇、欣赏直至加入欢庆,一声声“大吉大利”“恭喜发财”的祝福不断从他们口中传来。

Ⅳ.体验实录

周楠:在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吃团圆饭的时候家人会一起吃荠菜,因为它谐音“聚财”,表达了家乡人民的美好祝愿。现在的守岁却不一定是通宵了。家人吃过饭以后看过烟花,男人们便一起围成几桌打牌,女人们坐在一起闲聊,而老人与小孩就更愿意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虽不一定通宵但是却真的整晚都热热闹闹。

陆佳柔、殷子妍:我们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家人一起吃自己亲手准备的年夜饭。印象最深的有做元宵。元宵取义团圆,在与家人一起做元宵的过程中更能体验到其乐融融与春节洋溢的喜庆色彩。

毛忠洁、王佳睿:放烟花、鞭炮几乎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事情。每逢喜庆的节日,中国的习俗里一定有烟花礼炮这一条。而春节更是尤为热闹。夜晚的时候几家一起放烟花,并接连不断,这几家放完了那几家放,整个天空都被照亮,绚烂多姿的烟花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

黄煜、王诗雨:正月初一一大早起床,见人一定要笑着拜年祝他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吃过早饭后挨家挨户去串门拜年,邻居看见了我们去拜年一定会笑着拉过我们,赛一把糖给我们。亲戚们会给压岁钱,孩子们围在一起玩耍,长辈们坐在一起聊天。

四、研究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研究的春节习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只是春节习俗的皮毛,还有更多的等着我们去深入。

我们参与到研究的没一个环节,针对每一个组员的工作进行了编排,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促使整个课题研究不断深入、有条不紊的开展。通过这次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春节,从而更好认识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同时,我们在春节期间更亲身参与其中,体验春节的诸多习俗,乐在其中并收获颇丰。比如我们的组员参与了年夜饭的准备,亲手包饺子,从和面到包成漂亮的形状都自己亲自动手,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更使我们进一步融入春节喜庆洋洋的氛围之中,是一顿终身难忘的年夜饭。再比如亲手放飞孔明灯,把自己最美好的祝愿写在上面,寓意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春节,辞旧迎新。过完了春节我们便到了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会加紧努力,满怀梦想与激情,迈向下一个春节。

春节社会实践报告15

系部名称:专业:年级: 班级:姓名:学号:

实践地点:实践时间: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好爱国主义精神。

2、将成果广而告之,一次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的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继承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职责;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宣泄情感之波,体味人生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聚。

*年二十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贡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来年衣食丰足暨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二十八洗邋遢:

年二十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运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祛病。

*年三十晚上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寓意。晚上一家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的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要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整,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的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

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排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毕后,晚辈向长辈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是例如碎碎(岁岁)平安,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

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你家拜年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

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

话说年二十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则是诸天神由天界返人间之时,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备齐。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回人间。

另外,还有扫尘: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通通都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祷。

贴春联:将春联贴在门口,贴够八张,代表由头发到尾。

帖窗花:在窗上帖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挂年画:寄托人们喜庆美好的愿望。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迎接这个日子,念一遍寄托新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时“福倒了”真的“福到了”!希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的人们在加快生活节奏中还能记得这个宝贵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传承下去。

第四篇: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佳节,我国地域辽阔,千百年来形成的关于春节的习俗礼仪有许多。今年春节,按照学校团委的要求,我通过网上查阅资料、阅读报刊、和长辈聊天、亲自参与等方式,对春节的习俗进行了解和实践,现将本次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一、打扫卫生

清扫家庭卫生也是人们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除旧迎新”。这项工作基本上都会在除夕之前完成。许多家庭进入腊月后,就陆续开始了擦窗户、洗窗帘、擦洗油烟机等清洁工作。今年,我也参与到其中,在爸爸的指导下学会了更换纱窗,并能独立完成,和爸爸一起帮助奶奶把家里的旧纱窗全部更换。

二、购买年货

购买年货也是过年的一项准备工作。我在胜利电视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上面说以前物资匮乏时,人们从中秋节过后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可是现在不用了,节日的市场可谓是繁荣热闹。放假后,我跟随姥姥去过孤岛农贸市场,和奶奶去过仙河镇幸福村市场,发现都比平时要拥挤很多,到处是摆摊的小商贩和前来采购年货的人们。采购的东西大多都是瓜子、糖果、春联、富贵竹等物品。

三、祭拜先人

祭拜先人,也是春节的一项重要习俗。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缅怀自己的祖先,祈求先辈保佑家人。这项习俗一般在腊月29或30进行。姥姥家和奶奶家祭拜的方式是一样的:买上许多叠黄纸把它叠成一定的形状,并带上酒和炸的食品,到十字路口和野外把纸烧掉。

四、贴春联

贴春联也是过年的一个习俗。一般都是在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上红色的春联。但是家里有老人去世的,家里一般不贴春联。我姥姥家是鲁西南的,那儿的风俗是家里如有老人过世,可以贴蓝色的对联。

五、年夜饭

年夜饭,指的是除夕晚上这顿饭。有的资料上介绍说,年夜饭是家人团圆饭,这天是忌讳外人去家里吃饭的。但现在生活方式变了,这项禁忌逐渐在被打破。年夜饭的餐桌要比平时丰盛。今年在叔叔的提议下,我们的年夜饭是火锅,希望今年生活工作红红火火。吃饭前,奶奶还给我和妹妹发了压岁钱。

七、饺子

饺子是北方人的饮食特色。北方人过春节就会包饺子,尤其是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吃饺子,但很多南方人是不吃饺子的。姥姥家附近有一户安徽人,爸爸的一个好朋友是四川人,他们初一早上吃的是汤圆。

六、春晚

年夜饭过后,大多数人就开始看春晚了。春晚从1983年举办到今天,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关于春晚的争议有很多,但看春晚也成了海内外中国人过春节一个重要内容。

七、放鞭炮

古人认为,年是一种怪兽,于是就发明了鞭炮来驱逐它。现在家家户户过年的时候都会放鞭炮,有的在除夕夜十二点的时候放,有的在初一早上放。近年来,孤岛、仙河镇的空气污染严重,今年燃放鞭炮的比往年少,爸爸在物业工作,据他了解环卫工人清扫的鞭炮纸屑量比往年至少少了有1/3。

七、拜年

初一那天,人们都会走街串巷,互致新年的问候。奶奶家的传统是:初一早上起来后,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爸爸和叔叔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妈妈、婶婶、我和妹妹我们相互说“过年好”。放过鞭炮,吃完饺子后,大人们外出拜年。爷爷和往年一样去幸福村参加滨州老乡团拜会,爸爸和妈妈一起外出拜年,我要在家照看妹妹,所以没有出去拜年。

八、回娘家

“回娘家”是指已出嫁的女儿回去看望父母,一般在年初二、初三。我是初三跟随爸爸妈妈回姥姥家的。我家和姥姥家都在孤岛,平时经常去姥姥家吃饭,妈妈提前和姥姥说过不用做很多菜,向平时一样就好,但初三那天姥姥还是做了一桌子好菜招待我们。

九、元宵节

农村有这样的说法:“从初一到十五都是年”,“过了十五年才过完”,因此正月十五对中国南北方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即“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比如看灯会彩灯迷、放焰火、划龙舟、扭秧歌、舞狮子,而元宵节的热闹程度,

南方更甚于北方。孤岛地区在滨海公园绿地举办了元宵社火游园活动。

总结与体会:年俗就是过年的风俗。通过实践我发现,过年的风俗有很多。但我想无论哪种年俗,体现的都是中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有的甚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希望这些古老的年俗能被我们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浓。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2

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祭灶

在河南,春节的祭灶仪式尤为重要。这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两人非常疼爱他,可没办法,家中贫困,只能让儿子上煤矿去挖煤。有一次,老汉去探望儿子,在路上遇见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交谈中得知,光脚片是阎王派来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儿子,光脚片应允,让他别告诉别人。此事过了三年之后,在腊月二十二晚,老汉将此事讲给自己的老伴,谁知被灶神听去禀告了玉帝,玉帝随之收回老汉的儿子,惩戒了光脚片。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祖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广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穷鬼日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黑龙江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黑龙江农村,按老规矩,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意思是水连续不断,什么时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1.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神要升天,即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像烧了,有的人家会摆些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3.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库房冻起来。

4.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和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天天做饭,也要歇歇,也要过年。吃饭时,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也不多了,面食买着很方便。

5.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屋贴,连鸡窝猪圈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除了春联,还贴窗花剪纸、挂帖和年画。

6.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有家谱的人家,会将家谱贴上,没有家谱的人家,会用红纸写一张“三代宗戚”,贴在墙上,摆上供品供奉。同时,也迎接灶王爷和财神回来。有一些人会印许多财神像到各家送,这是送财,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还要赏些钱的。

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连年有余。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3

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方式,询问长辈。

2.跟爸爸妈妈打理家务,亲自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妈妈早早把我叫起来,叫我和她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庭院的旮旮旯旯彻彻底底地清扫一遍。我很疑惑,问妈妈为啥打扫这般早哩?

妈妈告诉我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不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在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听妈妈这么一讲,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妈妈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妈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傻孩子,这是因为福到来了。

妈妈,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原来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用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豆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守岁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守岁,共同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爸爸说: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聚,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家人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在这个激动的时刻,我们边看春晚,边吃东西,谈笑风生。

4、放爆竹

第二天一大早,哥哥就去点响了爆竹,啪啪声音真响,我赶紧捂住了耳朵。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巴巴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质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穿着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兔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互祝贺,称为团拜。

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拱手作揖,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五、调查结论

我们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当然不止这么几种,但唯有一个是不变的,它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4

一、实践单位

二、实践时间

三、实践目的

为响应我校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传统文化学习践行活动,弘扬优良社会风气;拓展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四、实践内容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在饮食、文娱及传统活动等方面对沅江市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调查。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然而各个地区风俗不尽相同。据调查,xx市的春节习俗主要可以概括成: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

1、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九,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大年初六,把店开;七不去,八不归;正月十五,挂灯笼。

2、二十三,打扬尘、送灶神:打扬尘的意思就是大扫除。

一般这类清洁平时是不太做得,但等到要过年的时候,就要把房间彻彻底底的清扫一遍。湖南话为“打扬尘”。每次,我家在二十三这一天打扬尘,最重要的事就要擦窗户,尤其是室外那一侧面。一年积攒的灰尘要在这一天清理的干干净净,更好的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打扫,就是祭灶神了。家家户户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盆打扫干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贡品,我家一般用香油,但也有用糖果之类的。全家大小要在这时行礼许愿。

3、二十四,过小年:关于小年,xx各地过的时间有些差别。

xx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为“小年”,xx等地以二十三为“小年”,而xx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不过我家的小年就是这二十四这天。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一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从这天开始,餐桌上就会大鱼大肉不断,一直到元宵过后。

4、二十九,贴春联:春节时张贴对联由来已久。

对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清人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街头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春联最能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氛围。

5、大年三十熬一宿:全家团圆聚饮,菜肴有余有剩,叫吃团年饭。

吃饭的时间是不定的,从凌晨到晚上十二点都可以,这段时间会听到各处都有鞭炮声,表明就是哪一家开始吃团年饭了。

说到这里要讲讲鞭炮了,过春节放鞭炮是一个古老的民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放鞭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加节日欢乐的气氛。现在更多的是增加节日气氛了。

不过现在很多城市禁鞭,无形中削弱了过年的气氛,不过湖南好多地方过年从来就没有禁过鞭。除夕这天晚上,就要放三次鞭炮:一次是在吃团年饭时放,意思是告诉人们吃团年饭了:再一次是在新年钟声敲响是放,意为辞旧迎新;另一次就是早上开门时放,表示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年头。

6、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这句俗语讲的是大年初一儿子要携妻带子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而大年初二是一家人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街坊互拜。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湖南人特别重礼节,常以情义待人。这几天,街坊邻里们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祝“过了一个热闹年”。拜年时,主人会放鞭炮以示喜庆。

7、大年初六,把店开:初六取六六大顺之意,很多商家也会选在这天开门大吉,以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一些在外地工作的人也会选择这一天离家外出工作,民间谚语:“三六九,往外走”,所以这几天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人流量会大大增加。

8、七不去,八不归:到了初七初八,湖南人讲究“七不去(念ke去声,家乡话发音),八不归”’意思是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初八这一天,“八”取“发”之意,工厂上班,商家营业,一切活动都恢复正常。以后,熟人见面,互道“请拜个迟年!”

9、正月十五,挂灯笼: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有俗语说:“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元宵观灯多是用篾扎纸糊的各式灯笼,有的挂于门顶屋檐,有的就是手拿着去游街了。这一天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团。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手持灯笼上街去赶庙会、唱大戏、耍狮舞龙、骑竹马等迎春文艺活动,还有猜灯谜等等,通常是喧闹通宵,故名闹元宵。

其中以舞龙灯最为普遍,乡下的舞龙的队伍是最多的了,民间认为耍龙可保清吉,所以“龙”所到之处,鼓乐齐鸣,鞭炮不绝,大家多会赐上一个红包。湖南人拜年、看龙灯、放鞭炮之外,还有唱花鼓戏,至于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点全国各地全都一样吧,就不多说了。

五、实践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相隔遥远的家人,朋友一年中有很多机会能相见或交流,所以人们对春节的团圆变得不那么重视了。

但是春节依旧是我心中一个最特殊的节日,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团圆似乎更有一种喜庆和吉祥的感觉,或许这其中就包含了我在每年春节时对于新的一年的祝愿吧。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5

一、实践目的:

为了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组成员于1月15日至2月6日期间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在辽宁朝阳,盘锦等地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春节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内容:

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调查了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我们市区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乡村的文化娱乐及传统活动。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文化习俗时,通过在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进行调查。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我们的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有贴春联、贴挂钱儿、放鞭炮、守岁、吃饺子、给压岁钱、跑黄河、闹花灯等等。有民谣道出了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但是不同的地区过年的习俗也不同。

(1)小年祭灶:在辽宁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农村,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要祭灶。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这样做就是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很粘牙。

(2)扫尘:在腊月二十四这天,人们会将房间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3)春节前的准备:

置办年货:在农村,人们会热热闹闹的赶大集,采购春节用品,会在集市上给孩子买新衣服,买鞭炮,买菜等。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卖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而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的,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炸食品。

(4)贴春联、挂钱儿:在朝阳的农村,不仅要贴春联,也要贴挂钱儿,其含义是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也暗藏着每个家庭对新一年的期待,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5)贴窗花、挂年画、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城里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在窗户上贴上窗花,贴窗花显示出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贴福字代表“幸福”、“福气”、“福运”的到来。

(6)祭神祭祖:在朝阳的农村,春节时,祭祖是很重要的,有传下家谱的就要给祖宗供奉丰盛的祭品、上香,全家男丁都要祭拜,也有在除夕之夜烧纸送“钱”祭祖,祭祖一般要到初三结束,在结束前女婿是不允许看丈母娘家的家谱的。

(7)年午饭与年夜饭:在朝阳市建平县一些偏远的农村,年午饭是很重要的一顿饭,年午饭的菜数和菜式都有很严格的规定,年午饭会很丰盛但必须有鸡和鱼,代表着年年有余和大吉大利。吃完年午饭之后就会换上新衣服,等家族的长辈请完年之后就会准备年夜饭,年夜饭主要是肉馅的饺子,还要在饺子里放一个一角钱的硬币,看谁能吃到,谁吃到了就会财源广进,其实谁吃到了都是一家人的福气。一般年夜饭是等在零点之后,放完鞭炮才开始吃的。

(8)守岁与放鞭炮:守岁是在准备年夜饭开始的,一直到零点吃完饺子才可以睡觉,在这期间可以看春晚,还可以吃一些代表平安的苹果,糖果,瓜子等。在零时的钟声敲响时,就准备放鞭炮了,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了,放鞭炮创造了一种喜庆的气氛,给人们带来了欢愉和吉利。

(9)拜年:年夜饭吃完后孩子要给长辈拜年,给爸妈、爷爷奶奶、叔叔伯伯磕头,然后大人准备红包,成年人也要给父母拜年,祝福老人长寿、健康。然后就是从初一开始要带上礼物给亲朋好友等等挨家挨户拜年,要很多天。一般已婚男子携全家除夕、初一要在父母家过年,初二要到岳父家拜年。也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庭、初三初四拜丈人”之说。

(10)“破五”:“破五”要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是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11)扭秧歌、看大戏:在辽宁建平县朱碌科镇,初六开始就有秧歌可看了,有高跷,打花棍,跄驴等形式,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回荡,有扮演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年画上常见的公子和丫鬟等,此外还有舞龙舞狮。等到晚上就有皮影戏可看了,皮影戏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影人来表演故事的戏剧,表演时,演员在白色幕布后操纵影人,配以戏曲及对话形式。由于评剧是辽宁建平县的特色,多半都是用评剧唱出来的。

(12)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围在一起吃元宵或者汤圆,在朝阳建平县喀喇沁镇会有撒路灯的习俗,而朱碌科镇会有跑黄河等习俗,这一天,大街小巷都会很热闹,在城市会有闹花灯,猜灯谜,赏月,燃灯放焰等活动,在辽宁盘锦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都举办为期三天的

大型灯展,每个单位会出至少一个声色光俱全的大型灯盏,今年在辽宁盘

锦市大洼县展出了一座冰灯,正月十五,人们通过热闹的方式期冀了美好的祝愿。

三、实践结果:

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个人会有个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般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与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不管怎样都体现了现代人对于幸福团圆的好日子的期盼。

四、实践总结和体会:

这次社会实践是我们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以各种方式深入社会,了解春节而展开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我们组成员经过自

己的调查研究,有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这方面的知识收获很大,在实践的

同时体验到了春节喜气洋洋的气氛,也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不容易。不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的结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使我们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这次寒假的社会实践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这也为我们走向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原文地址: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6

调查目的:

在春节期间,我国每个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祝,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应了解这丰富多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

调查时间:

20xx年x月x日

调查地点:

家中及周边

调查对象:

家中及附近老人

调查方式:

询问并记录

调查结果:

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直到正月十五。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恶行。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爷敬香,供上甜品。举行过祭灶后,便要扫尘,新春扫尘其用意是要把“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三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守岁年吃饺子放爆竹给压岁钱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过年都有贴门神春联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旁,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春联原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大红纸上,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守制要用白绿黄三色。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一直吃到深夜,而饺子则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到半夜子时吃。当新年钟声敲响时,整个中华大地上爆竹声震响天宇。下面就是给压岁钱,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了。

正月初一开门炮仗拜年聚财春节早晨,开门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拜年的形式一是走亲戚的拜访。初一必须到长辈家,须带礼物。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般寒喧两句就要告辞。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一年来欠人家情,就要借拜年之机买些礼物。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见面彼此说:“恭禧发财”

另外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

正月初二祭财神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鳌山灯杆、火树银花,这是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张灯放火、观灯游赏是元宵主要的节俗活动。元宵节真是中国的狂欢节过了正月十五,这一年的春节算是结束了

关于春节的社会实践报告7

摘 要:随着时时代的改变,科技的日益更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重头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春节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这个国家,春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关键词:春节 送灶 压岁钱 春晚

正 文:在我国要说节日的隆重恐怕没有什么节日能比得上春节了,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历时方面春节都是其他的节日所不能相媲美的。春节的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就把夏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即“年”),春节从那时候开始便这样定了下来,流传至今

春节并不像其他的传统节日那样一天就搞定了,春节是慢慢过的,以时间为横轴,气氛为纵轴的话那么春节的图像就是一个抛物线。几乎是从冬天开始,大家就会想到快过年了。尤其是灶祭之后,也就是送灶,送灶的日期是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在这一天要送灶王爷上天。按照习俗这一天早上要起早吃糯米饭,同样的灶王爷也要吃,就把糯米饭涂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可以上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吃人的嘴短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哈哈其实送灶还有一个后续的环节,显然,灶王爷被送走了不能不会来吧,那什么时候回来呢?这个就有讲究了,按传统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会给诸神引路带来这家当年应得的吉凶祸福。这天只要换一个新的灶灯烧个香就行了,可是现在这个环节差不多都被省略了,起码就很少有哪家还换灶灯的。

送灶之后这年味就可嗅可闻了。接下来大家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置办年货了,有的甚至这之前就开始置办的差不多了。灶祭之后紧跟着就要蒸花馍了,我们这里叫做蒸糕,上面印有福禄寿喜才等等字的那种,要用到模具,很有雕版印刷的意思。打记事时起就很少有人家做这个了,但是爷爷每年都做好多还送人,越到后来就越来越简单了,但是每次都要把亲友召集起来一起蒸包子馒头什么的,从早忙到晚,小孩儿当然是从早吃到晚啦。 写春联这个是必须要进行的环节,没有春联就没有气氛。小时候每年快三十的时候庄上家家户户就忙着请人写春联了,写了十几年春联的老人如今都快80了,当然他也很久没有再写春联了,至今仍记得他当年泼墨挥毫在朱色纸上落下一个又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时的那种豪情。那时候他才刚刚有点儿老春联的内容是很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以前的春联好多现在都不怎么能看到了,比如“天恩深似海, 地德重如山”等等这一类的。有些老春联还在用,比如“瑞雪兆非年,红梅报新春”,其实也不是很老,如今的春联增加了很多的现代元素,看了春晚的都知道。以去年的春节晚会就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说:(北京)上联:三海九门 京华迎奥运(上海)下联:一江两岸 世博靓申城。

既然是过年嘛,那么在如此隆重的节日之前很显然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扫除了,我们这里都叫做掸尘。小时候的时候都要用竹枝绑在竹篙上掸尘,现在都买现成的毛掸了。为什么要扫尘呢?其实就是因为尘与陈字同音,人们为了涂个吉利,又因为确实需要,所以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扫陈布新,把不好的东西全都扫出门,望即将到来的一年能够好运滚滚!

接下来可就是重头戏了,相信年夜饭在所有人的心中都占着最重的分量。打家都辛辛苦苦了大半年了,盼望的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幸福的吃个年夜饭,幸福的看看春晚。这个

晚上是有很多内容的。首先是它的传说,联系到它的名字除夕。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的时候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这个其实只是个插曲,最重要的还是主题。这个年夜饭吃了是有讲究的,丰盛自然不用说了,一定要有鱼。还有的就是吃饭的时候不允许争执任何事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因为这样对来年的家庭和睦有影响,奶奶对这个管的超严但是这个现在几乎没人在乎了,既然是年夜饭么,当然是要吃的开心,至于形式那个随便了。

在此重头戏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头戏,显然是发压岁钱嘛。每次除夕夜的年夜饭总是吃的最快,然后幸福的等着爷爷发压岁钱,知道妹妹也想早吃完的时候我才把这个第一让给了她。小孩子最期待就是这个环节了,记得小时候三个姑姑还没出嫁的时候每次过年她们的零钱便都是我的了。如今时代变了又变,我们也从收压岁钱到了发压岁钱的年纪,但是压岁钱这个环节始终这么有人气。

接下来便是守岁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来辞旧岁迎新年。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的普及守岁不再那么单调了,全家人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聊天,其乐无穷。

到这里其实还没完,这时候年纪越小便会越兴奋,因为明天早上大年初一要起早拜年。从这里开始,好吃的好玩的享用不尽,就这样一直到初五迎财神气氛不减。再接着走亲访友一直到十五元宵元宵节也是一个重头戏,从明代时在北京就已经很常见了。

结论: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第五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民俗调研)

题目: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

系部名称:旅游管理学院 专业:酒店管理 年 级:大二 班级:高职八班

姓名:刘嘉(09101071)、隋拓(09101061)、何勇兴(09101102)、任鸿鹏(09101106)

实践单位: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

实践时间: 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 共20天

实践目的:为响应我院对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我们于xx年1月29日 至 xx年2月17日期间在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开展了体验民俗文化,感受节日氛围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新春佳节来临的契机,依靠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作业。

实践内容:在开展活动之前,根据我们各自的特长及优势结合实际,进行了如下分配。任鸿鹏同学在美食方面比较感兴趣,因此安排他与隋拓同学一起在组织活动期间调查传统节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饮食文化习俗。何勇兴与刘嘉两位同学则负责组织活动期间调查大连市各市区及乡村的文娱及传统活动。

在调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大连市的文化习俗时,我们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方法进行调查,在此期间我们发现大连人的过年习俗其实和东北人的差不多。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特别多。

有民谣道出东北过年的习俗:二十三,送灶王;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

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扫尘

腊月二十四,为扫尘之时,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在年前将房间里外打扫干净,为一年最大的一次大扫除,也叫除旧迎新,彻底清理粉刷干净迎接新年。

春节的准备

杀猪:在农村,旧时没有冰箱,最好的杀猪季节为春节前,一是喜庆,二是此时天气最冷,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杀猪的时候要宴请左右邻居好几桌人热热闹闹的,现在也有二十六买猪肉之说。

蒸馒头:旧时为了春节期间来客人做饭锅不够之备,所以要提前蒸几锅馒头备用,也为春节祭祖用,也做粘豆包之类,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即指此,也有称二十九把油走,意指做油扎食品。

置办年货:采购春节用品,如无论家里已经多出多少碗筷,为了人丁兴旺所以每年春节都要买几个;给孩子买新衣服,以图喜庆;春节期间出去给长辈拜年的礼物等等。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一般是在二十九或者三十早上。

贴窗花、挂年画

“破五”吃饺子

“破五”吃饺子,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过年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早在宋朝时,送穷风俗已相当普遍。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送穷风俗的仪式大多是: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糖瓜祭灶

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冀“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些酸味儿。

春节时,老东北祭神祭祖一般用糕点,有蜜供、萨其马等,这些不仅是东北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的食品,也是东北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东北人还有除夕夜吃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就和“吉庆有余”相联系。所以,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老东北过年还会备很多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现在的什锦果脯。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实践总结:春节,全国各地除了一些共同的习俗外,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地域色彩。如东北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区一样之外,自身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近些年来,社会上关于传统民间习俗问题的争论不少。有人认为应该移风易俗,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对者认为,如果把以前的习俗都改了,节日就会不像节日,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人提出,如果一律不放鞭炮,那么过年还像过年吗?正因为此,所以一些城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又改为有条件的开禁。

由于价值取向不一样,喜好不一样,遇到具体事物时,各人会有各人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传统习俗,我们不妨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大家保留各自的观点和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趋于一致时,自然而然就实现了与时俱进。如果不顾现实和民众心理,单凭理想就去推行所谓的新政策、新观念,那会遭到群众抵制的。传统习俗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我们只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下载春节社会实践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春节社会实践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春节将至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之人群消费方向调查 2012年春节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过大年”呢?他们的年夜饭会在哪里吃?哪些消费领......

    2015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节文化

    HUNAN UNIVERSITY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题目 湖南省沅江市春节民俗调研 学学专 生生业姓学班名 号 级 曹淑勋 201318110718 金融1307班 一、实践单位 沅江市各市区及乡村......

    社会实践报告(共五则)

    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一转眼就过去了,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我体会到很多,感受也很深。通过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使我从内心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光荣。在寒假里我做了一回推销员。 邻......

    社会实践报告(共5篇)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杨慈婵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以为着在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可就是学长学姐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

    社会实践报告(共5篇)

    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摘要 2013年暑假已经到来,许多的学生放假在家。他们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各种补习班,或外出旅游等等。假期本就是一个放松......

    社会实践报告(共5则)

    暑期辅导班老师社会实践报告 新学期开学后,我就成为大四学生了,因为没有要考研考公务员的想法,再加上这是最后的一个暑假,所以想要把这个暑假过的更有意义,而且,明年我就要......

    社会实践报告(共五则)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打工只是一种磨......

    社会实践报告(共5篇)

    学东昌名葫芦,传承民间艺术 ——聊城东昌葫芦雕刻工艺 前言: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继续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迎接即将来临的十八大,传承中国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