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强调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110年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有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总书记重要讲话自始至终贯穿着“振兴中华”这个鲜明主题。
回望历史,在19世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1894年,年仅28岁的孙中山先生提议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以
“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为宗旨。此后,民主革命人士多次组织武装起义,撼动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统治。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点燃推翻封建王朝的战火,宣告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赞扬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虽然受到历史进程、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总书记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明确指出,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武昌起义后,全国范围内的大起义风暴席卷而来。湖南、云南、广东等13个省和上海纷纷高举义旗。
此外,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否定清政府的封建教育,倡导男女平等,革除封建陋习……
孙中山先生还亲自推广一种穿着方便的新样式男装,这种男装被后人称为“中山装”,广为流行。
2016年11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深深崇敬之情。总书记指出,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是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孙中山先生始终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他于1917年至1919年写出了《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构想了中国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大力发展农业、制造业
……
在20世纪初的旧中国,这些宏大构想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昔日的宏伟梦想终成现实。“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
回顾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遗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也带给我们深刻的历史启示。
如今,“振兴中华”这一宏愿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民族复兴历史演进大势中,台湾问题必将随之解决。
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