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斗争精神 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一曰政绩观,古人遵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又提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意为官者,应以努力造福百姓为政之本,不能只贪一时之功,应胸怀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正的政绩是经得起人民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其第一检验者自然是人民群众,检验的第一标尺自然是时间,诸如林则徐江苏治水、阮元两广兴文,影响深远,人人为之传颂,赞咏佳句永垂千史。然,人自有七情六欲,手掌权力之时,要真正做到“天下为公”并非易事,这需要掌权者既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政治品格,又需有不畏强权的清廉政治本色,更应具有真知灼见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本领。因此,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握权一日,便要斗争一日,与人性弱点斗、与外部强权斗、与愚昧无知斗,才能不断增进修为,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保持同自我的斗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十八大以来,我党的反腐败政治斗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抓出不少“老虎”“苍蝇”。纵观他们的政治生涯不难发现,无一不是在权力日增的道路上,放弃了同自我的斗争,放纵自己的虚荣作祟,使其贪欲之心渐增,最终迷失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最初的理想信念,做出损人利己之事。由此可见,只有日日反躬自省,加强精神世界的改造,同自私本性斗,同不断增长的物欲斗,同不断滋生的情欲斗,同不断升级的欲望斗,自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时刻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做到即使自己身处于污浊,也不沾染淤泥。此外,党员领导干部在保持同自我斗争的同时,更多地要带头抓好党建这项基础工作,履行好党建主体责任,做到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同志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转换自身角色,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努力干事创业,在为人民办实事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净化政治生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保持同强权的斗争,守住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确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伟大事业的成功往往伴随着伟大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艰辛的革命史,如今我们步入了惊险万分的改革发展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束缚”。诚然,现阶段关键领域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阻碍,期间暗流涌动,牵涉甚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改革的推行者必然会面临各类糖衣炮弹或威逼利诱等不可预料的手段和危险。为此,必须保持党员真本色,不断增强勇气和信心,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手握清廉这把“宝剑”,与一切黑暗势力作斗争,坚持正义,以排除万难的魄力和担当,大力推动改革进程向前迈进。
保持同虚假愚昧的斗争,增强求真务实的本领。践行正确的法治政绩观,要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干部拥有洞察史今的智慧、开拓创新的魄力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破除万难,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的革命纲领和政策,最终使党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深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仍需坚持和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同无知愚昧、思想僵化作斗争,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系统科学的政治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辩证法的思维能力,坚持理论与时俱进、实践不断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才能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创造好政绩,才能在实践中真抓实干,做出好政绩,才能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错位政绩。需知,领导干部的能力得不到提升、站位不准就会出现担当不足、形式主义、急功近利、思想僵化、方法固化、求稳怕变、消极应付等系列问题。如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案后体现出来的“宁可毒死,不可穷死”的错误发展观;又如此次新冠肺炎公共事件中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面对央视记者提问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反映出来的是官员作风不实,工作不细致的问题。其暴露出来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人民的立场看问题,不够求真务实,加之能力不足导致的恐慌无为,最终酿成大祸。由此可见,以学习增才干,以本领强能力,以务实求担当,以实干求落实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