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处理好“六对关系”
各位同学:
地方工作实践中,领导干部如何认识政绩、树立和践行怎样的政绩观,对一个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要处理好“六对关系”。
一、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经济“蛋糕”做大,是地方工作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理好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关键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速度和质量统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二、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是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必须提升认知、开阔视野,强化系统观念和全局思维,自觉把地方工作放到全国大局中去谋划、去定位。既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执行中央的战略方针,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定位,走出一条既顺应全国发展大局、又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真正以一域服务全局、支撑全局,让地方与全国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三、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处理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关键要有“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以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态度,坚决摒弃短视思维,努力在矢志不移的接续奋斗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前瞻性、预见性,决不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着眼基本民生需求,扎扎实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高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刻认识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长期目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打好“持久战”“攻坚战”。四、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地方工作处于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关键是要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在分析形势时,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密切紧盯粮食生产、能源供应、疫情防控、规模性返贫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堵漏洞、强弱项、补短板。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和红线,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通过提升发展质量、壮大发展成果来巩固和夯实安全基础。将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防范和处置安全风险的能力水平。五、处理好有为和不为的关系。
领导干部在处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时,一定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要善作善为,但又不能胡乱作为,知进知止知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经过科学论证和系统思考的,那就必须有所为;反之,则应该有所不为。关键是要提高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能力,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标准。善于审时度势,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该为时坚决为,不该为时坚决不为。谨守成事之道,深入调查研究,践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克服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尊重客观规律,细致精当地把事情办好办实办出效果。六、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特别告诫“新官上任要善于‘瞻前’、注意‘顾后’”。他说,“对于前任留下的工作,只要是符合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就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多多‘添柴’而不胡乱‘起灶’,不求个人‘风光’而是一以贯之地干下去”。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为将来更好地继承;没有继承就难有创新,没有创新也不能做好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和实践,从来都是遵循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闪亮的特征之一。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在地方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强化系统观念,提升全局视野,增强辩证思维,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切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