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心得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 李国喜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面对未来,面对挑战,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按照总书记要求的,“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忘记走过的过去,不忘记为什么出发”,努力在把握党的性质中理清认识,在学习党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在对照讲话精神中树立标准,把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合格作为终身追求。
把合格党员的要求严起来。一个政党的属性,决定了政党全体成员从哪里出发,向哪里前进。我们党是具有严明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必须维护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五个必须”,拥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个铁一般”,以及“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四讲四有”。这些标准和要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导向,贯穿着强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指明了努力方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认真对照、坚决贯彻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八个方面要求,把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最新教材,作为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根本遵循。只有把八个方面的要求融入自身建设全过程,坚决不忘初心、矢志继续前进,才能以不变的信仰、信念、纪律和担当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
把成功经验的智慧学起来。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的建设史。不忘初心,就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特征的理解,自觉遵守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当时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党的建设,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整体上提升了党员政治素质,成功建设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培育合格党员的成功经验,一是把加强学习作为重要前提。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在之后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中央把22个文件列为整风必读资料,持续不断地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党员干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二是把党性修养作为重要保证。宋平同志曾回忆说,“大批青年怀着抗日救亡的激情来到延安,他们向往共产党,但对党的性质、纲领并不甚了解。”延安时期通过党内思想斗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先进典型等方法,加强了党性修养,解决了党员干部思想入党的问题。三是把纪律规矩作为有力戒尺。一系列诸如《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等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构建了廉洁从政的纪律约束、制度框架。四是把革命实践作为检验标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作战、一面生产”的足以战胜任何敌人的抗大作风,使党员的合格性和先进性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
把政治信念的标尺立起来。政治信念是对党员合格与否最重要、最本质的考量。坚定政治信念,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切实把共产主义作为终身奋斗目标,点亮思想“明灯”,筑牢精神支柱,而不是视其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当作装点门面的“场面话”;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与不变,深刻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根本道理,切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要始终站稳党的立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以理论武装为基础,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纪律规矩的底线划出来。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做合格党员,就要始终在纪律和规矩划定的范围内活动,穿上“紧身衣”,常念“紧箍咒”,当好“螺丝钉”。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总规矩,尊崇党章是第一位的要求。一些党员目无组织纪律、宗旨观念淡薄、对党言行不
一、向党讨价还价,从根子上讲都是因为背离了党章要求。做合格党员,就要把党章作为共产党人的“圣经”,常念常修,自觉用党章提升境界、端正言行。尊崇党章和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相互结合,在学习教育中强化问题导向,增强预防意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守住干事创业的基准和底线。
把道德品行的模范树起来。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道德品行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成事之道。共产党员奉行的道德就应当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容包括大公无私、先人后己,服从大局、自我牺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廉洁奉公、严守纪律等。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行应高于一般群众的道德品行,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培养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各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从政治高度看待道德品行问题,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增添力量,在提升境界上下功夫,在对照检查上见实效,在作风建设上树形象,通过学习教育,切实打牢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品德基础。
把奉献作为的精神传下来。讲奉献、有作为,既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更是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客观需要。发扬奉献作为的精神,就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正确看待利益得失,把个人价值融入党的光辉事业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就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培养为民情怀,保持公仆本色,当好人民幸福的守护员;还要努力做到无论是在领导岗位还是在平凡普通的岗位,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发挥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鲜明旗帜作用。
第二篇:党员心得
保护坏境,不要再“人人有责”了!
雾霾,已经不是这两年才提起的事情。管制的意思早就有了,可惜决心似乎总是不太明显。不然又怎的会让它继续在神州大地横行,而且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按以往,主席微服私访的焦点应是访查的问题才是,现在,顶着大雾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得不说,雾霾的问题,绝对是当下必须抓紧解决的问题。
有些事情一开始看似不只是与自己有关,于是就想着自己势单力薄,一个巴掌拍不响,也就不上心了。于是私家车照样开,空调也从不停歇。于是,坏境保护就成立纸上谈兵的事情。所以我想,不单单是雾霾,所有的坏境问题都一样,最大的问题不是人们不知道,而是人们感受不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是的,一个人的行为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但是一群人的都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
最近我读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书,书中有一个例子,讲的是一个人在和盗贼单对单的搏斗中,如果他只是呼救,可能没有人会响应他,因为大家都想着会有人站出来;但是如果他是说:“那个穿红衣服正义的小伙子,快过来帮我制服他!”这样他就很有可能得到响应。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单单停留在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层次上,我们应该对个人或者社会法人确定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得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现在的确也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存在了太多漏洞。这方面或许可以参考欧美国家,他们也曾经陷入过这种困境,适当的参照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对于个人,应当奖罚并行,在企业和社区两方面建立相应地奖罚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部分人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XX
2014年3月20日
第三篇:党员心得
春 季 培 训 心 得
近期,通过全局集中培训学习,特别是梁局长的讲话,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拓宽了工作视野,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对于今后的工作,我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更新观念,转变学习理念。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我们要不断强化学习意识,更新学习观念。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要突出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要根据改革发展的实际,突出学习的重点。要加深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认识和理解。要在认真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同时,认真学习中央新出台的重大方针、政策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等。加强一些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学习中还要紧紧抓住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条主线,加强学风建设,增强理论功底,及时准确地把握政策。
三、要改进方法,提高学习的时效性。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主动自学,要把学习理论和学习新知识结合起来。把终身学习作为求知、处事、为人的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局的重大决策上来,从而思考个人工作在本部门、本单位如何同步发挥服务、协调等作用。并针对个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论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做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有机统一。为早日实现肥东文广新事业新跨越做出贡献。
第四篇:党员心得
紧抓学习灵魂,为海西建设做贡献
第一组 洪其丰
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福建农林大学第十四期预备党员培训班,通过认真学习及与优秀的党员同志交流思想,结合科学发展观及我校学生党员所肩负的责任,我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课题,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教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基层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宣传者、执行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仅能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奠定坚实的基础,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加快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而且将为实现持久的科学发展插上强有力的翅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几年来,正是由于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的任务,特别是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战胜艰难曲折、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始终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适应,有力地保障了不同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传统的自上而下号召发动的学习方式,在党的思想素质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不少党员、干部不重视学习,缺少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应付学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格格不入。新时期以来,大的学习活动每隔几年都要进行一次。这些学习活动对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党内存在的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要真正建设起一个学习型政党,不能就学习谈学习,而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不断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真深入地分析总结以往学习活动效果不理想的症结所在,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根本入手,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建设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建设。
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只有把党组织的学习要求变为
党员、干部内在的学习需要,并把这种需要调动起来,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取得扎实的效果。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党组织的学习要求变为党员、干部内在的学习需要和持久的学习动机,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探索和遵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切实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把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整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广大党员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就目的而言,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培养和造就一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党员和干部队伍;就内容而言,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
因此,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等各项制度,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等等固然重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把德才兼备和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根本依据,加大民主选拔干部的力度,赋予群众更多的监督权,切实发挥考核结果运用的激励导向作用,则更带根本性。
作为学生,学习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同时又是党对我们提出的一项应尽义务。要作一个合格的学生党员,就先要做一个不断学习的党员。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我们正处于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我们青年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习惯。
同时,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学习宏观经济、交通建设及专业知识。学习重在实践,理论要联系实际。要向有实际经验的老同志学习,提高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我们目前对社会的接触少,还不能完全正确的明辩各种事物的实质,很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这就需要通过理论学习给自己一双“慧眼”。同时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党员是未来海西建设重担的承担者,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作为大学生党员,要努力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增强使命感,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实际行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平凡岗位,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于和谐社会建
设。此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深入实际,了解国情,增长才干,为家乡建设“献一言、献一计、尽点心、出点力”。
第五篇:党员心得
心得体会——新宪法、十九大报告中的医疗
第二临床医学院 2016级 中医妇科 周畅晓
近期热映的影片《我不是药神》,取材于真实案例“陆勇案”,在“药神”故事的深处隐藏着一个宪法学问题:医疗保健权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宪法权利?
医疗保健权承载着公民获得基本医疗救助或者长期医疗保险照顾的理想与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与目标,围绕此而展开的医疗改革一直是各国学界、政界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这种权利早在1945年便作为一种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被加以承认,世界卫生组织则于1946年进一步将医疗保健权明确地规定在其章程之中;此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欧洲社会宪章》等国家条约中都对于医疗保健权加以进一步的明确。
我国已经存在诸多法律规范来对医疗保健权加以规定,如宪法层面上对于国家义务的规定,以宪法第21条与第45条规定为例,其中确定了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义务以及公民在疾病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从中我们可以解释出公民可以有获得医疗保险和救助的权利。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层面上确是极为缺失的,至今为止,一部较高位阶的统一性的卫生法律依然是不存在的。
近年来,医疗改革作为重点改革项目之一,一直在挫折中不断前进。特别是2003年的SARS疫情和从2005年沿续至今的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争论,不仅暴露了中国卫生体制当中的诸多漏洞,而且使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该领域可能对经济、社会甚至政治层面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两个事件之后,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关注力度。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意味着“健康中国”从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十九大报告中与医疗健康有关内容具体整理如下: 1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4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5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6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其中大健康的思路,与中医千年以来始终提倡“养生”“治未病”的思路一脉相承,但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医疗卫生、生物技术、营养保健、健康护理、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酒店与休闲等方面,形成以人为中心的全新服务体系和产业、业态。我国的健康服务业刚刚起步,未来市场前景广阔,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突破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2016-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为4.9万亿元,2021年将达到12.9万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26%。与大健康密切相关的是大数据,从事互联网科技运营的专业人士认为,移动医疗将是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有两个改变是必然的。第一个是付费方的改变,第二是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转变。2016年底,一款针对糖尿病的APP推向市场,虽然初期平台很小,但却迅速搭上了大特保等互联网保险企业一起打造新型的保险产品,成功迈出移动医疗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一步。
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报告称,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也认为,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人瞩目。多位医疗领域的专家、经济学家认为,十九大报告中的医疗体制改革整体布局观念,是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领先思想。其中推进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联动,构建从中心医院到县乡基层医院的“医联体”,解决医疗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药品流通进入“全程透明监管”时等等都是医疗改革的一系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