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读后感(共五篇)

时间:2020-05-06 11:0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雍正王朝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雍正王朝读后感》。

第一篇:雍正王朝读后感

《雍正王朝》是作家二月河所写的清朝宫廷小说,与康熙和乾隆构成一个系列。但是其中最精彩的同时最引人深思的大概要算是《雍正王朝》。我以本书中的社会为整体思考的背景,写下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清朝鼎盛便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康熙与乾隆都是久坐皇位的,只雍正做了短命皇帝。这之间的种种关系需要做一个简单描述。康熙是治乱的皇帝,天资聪颖,宽厚爱人,早年平内廷,撤三藩,收台湾,民政上为民生做出不小贡献;其后平西边准葛尔叛乱。但晚年精力不济,吏治腐败,政令不行也都是有的。雍正是治平皇帝,在康熙晚年就被称为“冷面王”,为人“苛刻”、“刻薄”,与康熙帝比起来,看似竟全无仁慈可言。但是,雍正皇帝上台接手的是一个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党争严重的朝局,他的苛刻与刻薄,带来的是吏治的刷新,国库的.充盈,政治的改革,刚直不屈,果敢无畏,为之后的乾隆皇帝创下了盛世的的基础。

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为什么康熙精力不及时国家就出现了危机,吏治、经济、民生全现颓势?因为康熙老了,他的老为什么对朝政影响如此之大呢?因为制度,或者说是封建社会,我们可以理解到在古代国家兴亡全在皇帝身上,只有勤政并有能力的皇帝才能治出盛世王朝、中兴天下或力挽狂澜挽救家国天下。雍正就是这样的皇帝,他面临兄弟竞争皇位、西边叛臣有虎狼之心。吏治严重腐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等严峻的问题。因为众多危机,他勤政的程度几乎任何一位皇帝都不能企及,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每天工作到凌晨,早上六点便又起身,所有奏折一一细览,动辄便是数千字的朱批,一个一个的接见县官进行考核,可以讲事无巨细。正是这番努力,才成就了他刷新吏治的理想。

从个人来看,勤勉是极其重要的!事实上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团队、国家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次就是个人的宽厚和刻薄,这些都是相对的,存善心而误错就不会罚,甚至要表扬鼓励,若要存有邪念,即使成功也要罚。这些对于我们来讲应当作为自省的话。用在王道上是一种巩固势力,保护能臣贤臣的做法。

从全局讲,要说的是吏治。即便是今天,吏治也是极其重要的。在现在的制度环境,比起当时要强上百倍千倍,可钻的漏洞也少许多许多,但是,仍然有漏洞会被人所钻,这就是所说的犯罪。现如今国家所讲的正是吏治,结合近些年所见媒体报道的事件,事实上问题出现在法令政令不能施上。因为往往势、利纠缠不清,一件事就可能会牵连一大批的社会名流,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影响国家发展,所以往往法制为人视而不见,虽欲治而不能,会留下更大后患。所以,吏治一定要痛下决心,此时此刻,国家应当刚正无畏,破除阻碍,由此而兴中华!

【雍正王朝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1.雍正王朝观后感

2.雍正王朝电视剧观后感

3.《名人传》读后感范文-读后感

4.边城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5.《如画》读后感范文

6.《与爱同行 》读后感范文

7.《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范文

8.《蜕变》读后感范文

第二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千古奇者邬思道

康熙最后语重心长地对他煞费苦心选出的接班人四王子说:“朕将千斤重担交付于你,望你刷新吏治,匡扶朕的过失,这串佛珠朕赐于你,你性情过于急噪,待人有欠宽和,望你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1722年11月13日深夜,康熙皇四子在畅春园继位,史称雍正皇帝。在激动人心的时刻,背后却有一位奇人在鼎力相助。

邬思道是康熙皇四子(后来是雍正皇帝)身边那位不动声色、尽算先机的极有分量的人,腿瘸,走路拄拐棍,被皇四子尊称为“邬先生”。他在康熙三十六年曾以举人身份参加应天府会试,期间率领五百考生大闹贡院,触犯国法,被康熙镇压收容了十多年,幸蒙皇四子相救,最后成为其府邸高级幕僚,潜心参谋政务十年。他虽未象诸葛孔明那样羽扇纶巾,但却有足不出户便洞明天下事态、人心善恶之智,仅凭风声耳报就能洞穿错综复杂的朝野局势,建言献策,一语中的,在皇四子走向雍正皇帝的坎坷道路上竭忠尽智,居功至伟。大功告成后又不贪恋富贵荣华,急流勇退,半隐江湖,既有散仙逍遥自在之乐,又无达官遭疑召祸之忧,常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神龙现首,点到即退。仅举几例以证之:

1、皇四子提出“以不争为争”的竞争策略,切合当时实际。

康熙废掉太子后,太子之位已成空缺,一时间议举储君成为朝野关注热点。号称“八贤王”的皇八子胤祀派人到处拉选票,给老皇帝施加压力,皇四子内心也骚动不安,但苦于势单力薄,放不甘心,争又无把握,邬先生看出主子心思,经反复考虑后,献出妙计,他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大富人家,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地,老爷子逐渐老迈,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群。交给谁哪?一时拿不定主意,等等看吧。于是,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却从不参与争斗。争来争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不好。于是,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

邬先生讲完故事后又提炼出观点:“这就叫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实,邬思道讲的这个十分浅显的故事揭示了康熙王朝中整个夺嫡的复杂过

程。管家和治国同一道理,皇四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把“以不争为争”作为自己的竞争策略,使本来好象没有多少希望的他逐渐取得了皇阿玛——康熙的理解、信任和赏识,最后水到渠成。

2.忠告皇四子跳出争嫡矛盾旋涡,推荐皇十四子任“大将军王”。

康熙晚年,新疆准葛尔部叛乱,朝廷六万平叛大军因种种原因全军覆没,朝野震惊,此时众皇子夺嫡争斗如火如荼,谁能到西北带兵平叛,谁就有了兵权,皇八子、皇十四子、皇四子都志在必得,朝臣意见不一,皇上也很为难。这时邬先生忠告皇四子放弃这次没把握的机会,向皇上推荐皇十四子任“大将军王”,经略西北,并保举心腹干将年羹尧押运粮草,即向康熙表明自己无意争“大将军王”的淡泊心境,又缓和了与皇十四子的关系,也牵制了炙手可热的皇八子,同时冠冕堂皇地把自己的嫡系安插到事关平叛成败的关键职位,可谓一剑四雕!退一步海阔天高,真是高明之至!

3.在皇四子即位的惊涛骇浪中居中调度,举重若轻。

康熙传位于皇四子后归天之际,众皇子都在宫内,形势瞬息万变,皇八子早已串通军界,准备武力夺位,当时却昧着良心说未听清皇阿玛传位给谁,其党羽——皇九子、皇十子随声附和,推波助澜,两个年幼的小皇子却说了真话,诸皇子争论不休,当即打斗起来。皇四子严令九门提督隆克多守住宫门:“谁敢出宫一步,立刻锁拿”。隆克多是康熙用恩威并施之术打造的一把锋利宝刀,这时派上了用场,唯新皇之命是从,立即派人将畅春园团团围住,皇八子兵变的信息没有传出去,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皇四子在皇上传位后,立即派人带皇帝金牌回府找邬先生,邬按事先商量好的计策,持金牌到宗人府放出最得皇四子信任的“侠义十三郎”胤祥,胤祥火速持皇上金牌进入卫戍京城的丰台大营,以霹雳手段提升三个强悍旧部为副将,杀死八爷走卒——丰台大营主帅程文远,带兵火速勤王救驾。“老十三”进宫后,皇四子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八爷见大势已去,只好在隆克多宣读康熙遗诏后,很懊丧地随同众皇子朝拜新君。

继位当晚,雍正以“乍逢大变,宫中情形不明”为由回府过夜。老谋深算的邬先生安排五路人马护驾,彼此互不统属,由“老十三”居中指挥,保证万无一失,并不准任何人接近皇上,吩咐府中人说:“公事找张廷玉,兵事找十三爷,如私事则答天子没有私事”。

每逢大事有静气,邬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知机之明、谋事之精、成事之略

令人叹为观止!

4.功成身退,半隐自保,千古绝顶聪明之人。

综观皇四子夺嫡史,邬先生居功第一。但皇四子继位的同时,乌先生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以后怎么办?是留还是走?乌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后者。

皇四子继位当晚,回府后第一个要找的就是邬先生,他淡淡地说,“你的名分我已经想好了”,但没说是啥,实际在观察试探邬的态度,这早在邬的预料之中,邬不假思索地说,不想做官啦,原因有三:第一是说他是残疾人,腿瘸,不宜在朝廷上行走,不符合领导干部应有的形象;第二是说他是先皇废弃之人,不宜就仕新朝;第三是说“臣虽小有才气,但以阴谋为体,皇上行光明之道,用的应是光明正大之人,臣纵有些才气,也是熬干了的药渣,何堪再用?”仔细想来,邬先生说的三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当官儿靠的是脑子,身体残疾不是主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不用的新皇就不能用啦?先皇康熙为平定台湾而在东北马场启用的姚启圣不就是顺治皇帝下旨永不任用的吗?至于善于搞阴谋诡计也说不通,管人治军治国的方式都能拿到桌面上来吗?

雍正在追问归隐的方式时他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臣想采取半隐的方式,理由:一是不挣点银子晚年生活没有保障,二是跟随主子多年,情义难断,想主子的时候可以来看看主子;三是主子需要奴才的时候,能够找着了„„云云。

这几句话说的实在,也说到皇帝心里去了。雍正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如果皇帝真的有心,完全可以留下邬先生,但是他没有,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邬先生提出辞职告退,他也就照准了。当晚把酒言欢,不过是客套而已。就这样,邬先生悄然离开了雍正,以后虽无大贵大富,却有衣食之源、逍遥之乐、全身之保!

5.在国家需要时,神龙现首,排忧解难。

年羹尧在西北平叛期间,月耗白银700万两,国库空虚,拖欠国家官银的达官显宦都被免职抄家,朝廷已到山穷水尽地步,此时年的20万大军虽已对叛军形成合围之势,但找不到叛军主力决战,皇上忧心如焚。而年羹尧飞扬跋扈,大肆铺张,地方运粮官因雨迟到一日就地正法。每天派一些有家室的军官打探叛军藏身之处,打探不到就杀全家,一时间,西北大营血雨腥风,人心遑遑。当此危难之时,已经半隐在河南地方官田文静幕府中的邬先生,在粮草不够、无人敢押粮去西北大营之时,主动请缨拄着拐杖去年营送粮。年知道邬有通天彻地之才,又曾是雍正红人,破例迎出帅府,寒暄之后,单独置酒,为邬接风洗尘,并诚心求教平叛之策。是夜二人秉烛查看战图,胸有成竹的邬先生谈笑间一句“灯下黑”令焦头烂额的年大将军豁然开朗。叛军主力既未钻天也未入地,就在大营附近。年羹尧在邬先生的指点下,一战功成。

邬先生表面上既帮了田文静也帮了年羹尧,待遇自然不薄,但暗地里实际上是帮了雍正度过难关,实现了自己归隐前的诺言,其见识、胆略、心智都无不令人拍案叫绝,这才是高人!

第三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二月河的“三部曲”早已经浏览过,比较痴迷于书中总所描写的故事情节,比较喜欢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我甚至想亲自拜访一下老先生,请教几个我所关心的,又搞不明白的问题。曾经和一位“才女”师妹聊天,她告诉我,二月河的“三部曲”是文艺创作,是编造来的,不是写实,不是历史。这让我很惆怅。

有些人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看电视剧太简单,属于白痴型的,不用思考,而看书就恰恰相反。我也不太喜欢看电视剧。不过,《雍正王朝》确实是一部值得看的电视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鉴于明朝的教训,在大清朝,有两件事情控制的比较严格:一.严禁宦官干政。二.严查结党营私。第一条做的比较到位,太监们始终没有发挥出巨大的政治作用。而第二条就不好办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情就没有间断过,一直延续了下来。有一种野史说,康熙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了十四阿哥,而不是四阿哥。我觉得,总有那么几个闲的无聊的人,而且这些人现在还比较普遍,编造,跟风一些有影无据的事情,来打发一下自己空洞的时间或者来实现某种目的罢了。康熙皇帝的谋略不是一般,雍正王朝的到来不是偶然,康乾盛世的来临就是一种必然。

电视剧是以争夺帝位开始的,也贯穿了整部电视剧。首先,是康熙的儿子们争,然后是雍正的儿子们争。皇帝的宝座是个好东西,皇帝的儿子们都愿意接着坐。其实,宝座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在面对宝座的时候,必须得有自知之明,不要犯

僭,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不要自掘坟墓。当然,毛遂自荐,当仁不让也是应该做的。

康熙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同时比较注重儿子们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了有思想,有抱负的人。而正是这些不是蠢材的儿子们,为了帝位展开了明争暗斗。如果他们都想开一点儿,团结一点儿,明智一点儿,让有德者居宝座,会发挥出怎样的社会效应?就不会发生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了。我个人认为,是雍正杀了自己的儿子弘时的。正因为雍正经历了与八爷党争夺帝位的斗争,深知兄弟相残的难处,杀则对不起祖宗,留恶名于天下,不杀就有人背后放火,麻烦不断。索性就杀了吧,为乾隆做皇帝铺好道路。

雍正王朝最为轰轰烈烈的人物莫过于年羹尧。其文武全才,战功显赫,是稳定新生的雍正王朝的坚强柱石。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很快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多少个年羹尧在历史的轮回中不断的徘徊,又有几个大丈夫划过长河夜空?

李卫是我比较喜欢的人物之一。沦为乞丐的狗儿,人称鬼难缠,被胤禛收为家奴后改名为李卫。刚开始,李卫仅仅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小人物,没读过书,不识字,等到当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之后,仍然认不了几个字,浑身透漏着“俗气”,但是不失雅气。李卫办事,不拘小节,不寻常理,但维护大局,事半功倍。喜欢李卫,不仅仅是因为他幽默风趣,性格随和,聪敏机变,还因为他始终阐释着“忠义”两个字。这就是他和年羹尧的区别。

田文镜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作为地方大员,一省的最高长官,最终累死在任上,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细想一下,河南巡抚田文镜手下有多少官员,而没有一个和他一条心,没有哪一个不是和他对着干,确实很可怕。田文镜是一个清官,难道河南巡抚之下就再也没有一个清官?田文镜不是一个好官。好官就要发挥出应有的作为。一个人是干不成事的。不能从大局着想,固执己见,累死,只能说是一个悲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雍正王朝,雍正是一个好皇帝。他刷新吏治,改革弊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从另一个方面讲,无论雍正多么英明,都只是一个封建土地所有者。

第四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来源: 范悦的日志 韩愈曾经讲到写文章,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第三次看完电视剧《雍正王朝》后,心中实在窃为雍正不平,于是写一篇观后感算是因寄所托吧。

史学上把康熙到乾隆的历史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民间则俗称“康乾盛世”。这一俗,非但雍正的贡献没了,胤禛更是被刻画成了一个篡位,弑父,矫诏,好色的暴君。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被港台电视剧蛊惑,从小对雍正的印象就是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第一次看《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在初中,看完之后雍正的形象才在心中“拨乱反正”。后来读了二月河的小说,又二看电视剧,不过那时过分关注于九王夺嫡外在的紧张凶险,忽略了对雍正内心世界的感悟,当然,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即使有心观察,恐怕也无力感受。就像李宗盛歌里唱的那样,“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终于,今天,再一次看完《雍正王朝》时,感觉自己走入了雍正的内心。思绪充盈而来,郁于中而必泄于外也。

雍正一定是孤独的。康熙曾对他说,“要有一个做孤臣的心,才能把事做好”。不知道雍正面对这道选择题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与翻滚。不做这个孤臣,则上可不开罪王公贵胄,下可坐享仁爱美誉;可是做了这个孤臣,则前为群臣诸公所制约掣肘,后遗千秋万代之骂名诋毁。八爷选择了第一条,遂得“贤王”美名传于天下。而雍正选了后者。从治理黄河,追缴户部欠款开始,到登基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雍正一步一步地得罪了各级官员,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无间道》里韩琛说,“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雍正从那个岔路口做了决断之后,就再没有回头。他选择了前行,便一路只顾风雨兼程。古人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诚哉斯言!他走向远方,这个远方叫“上无愧于国家社稷,下无愧于黎民百姓”;然而这个世界是官员和士绅的,所以他留给世界的便只有背影。我曾经自问,雍正这样做心中难道不会后悔么?然而,我现在想明白了,他一定是无怨无悔的。正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是仁?仁是心中的一个信念,一种理想,一团炙热。有了这个信念,就不会临阵而动摇;有了这种理想,就可以坚定前进的方向;有了这团炙热,就会虽九死,其犹未悔。有了这个仁,一股浩然正气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就会凛然于天地之间,横槊于沧海之际。所以《白鹿原》中白嘉轩在面对全村人跪求为小娥立祠时可以昂头说,“我就不信,邪还能压了正!”;所以,《射雕英雄传》里,众人都不敢惩治裘千仞时,洪七公可以疾声令喝道,“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有了这个仁,就可以对自己诚,不自欺,才能不欺世而盗名。所以杨震在面对受贿时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有了这个仁,就会真正的无私,而心底无私,天地始宽。儒家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无一事不可对人言”,便正是如此吧。有了这个仁,才能心中有光,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无怨无悔,才能在离别人际之时像王守仁说的那样,“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斯人已逝,然而如下事实是不容忘记的:雍正即位时国库存银不足700万两,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十三年后驾崩时,国库余银已超过5000万两;雍正在位时废除贱籍,使得平民有机会翻身;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稳定了国家边疆;雍正的朱批有上千万字之多,平均每天要批七、八千字,自古君王勤政,未出其右者。看明白了这些,也就懂得了为什么雍正之得到一个千秋的骂名了。所有的新政,无一不是福荫于百姓,而有损于士绅。然百姓颂扬无口,而士绅毁之有笔。雍正对弘历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读书人!”雍正得罪了天下读书人,给弘历留下一个太平盛世。所以乾隆得以和康熙并列,而雍正只能数百年来背负着如此骂名。雍正写《大义觉迷录》时内心的孤苦,岂是区区“委屈”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必须承认,电视剧里把雍正的想象过分拔擢了,然而明知是虚,我也宁愿信其实。这不是要把雍正描绘成伟光正,而是要给心里画一个太阳,树一座高山,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了这座山,能让我心中有杆秤,有把尺,有棵松,可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可以让我懂得敬畏,心中有光。叶梦得说,“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就让我在梦中与《雍正王朝》再会,且让我在这座深山中大醉不归。

第五篇:《雍正王朝》观后感

又把电视剧《雍正王朝》大略看了一遍,太费时间,太耗精力了。

记得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或者说还没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电视剧《康熙王朝》很好,我也熬神看过。后来听说是《雍正王朝》唐国强主演的,便开始产生了兴趣。暑假实习结束后回家,开始用电脑看,“爱不释手”,专心致志。我爹问说:“看这个于学习有用吗?”我回答说:“有点用。”稍微节制了一点。去清河打了半个多月的工,回来之后便开始接着看,早怀此意。甚至一个人在房间里看到了深夜凌晨4点左右,从未“快进”,细节都仔细看了。连续两三天晚上熬夜,我娘发现了很心疼,劝我不要这样,可我是非常地爱好它啊!我本来就喜欢历史剧,而且这电视剧有很好,焉能自制?

看完之后,我果断地把它(文件夹)删了,不想再耗费精力如此了。删了便转到了电脑的回收站,回到学校后,有一天看电脑,竟把它还原了回去。在学校里忙碌事多,尽量克制自己看视频甚至是玩电脑什么的。可十月一国庆节放假之后,回家看电脑的时候又发现了它,不禁想再大略看看,以至于昨天晚上和今天晚上都没有干正事,睡得也很晚。实在惭愧!

我要把它彻底删除了,在此谈谈我的观后感吧。

此剧用一半多一点的情节描述雍正皇帝潜邸时各个皇子争权夺位的状况,康熙皇帝苦于此甚矣。从中我更看出了康熙的英明,感觉这里的康熙比《康熙王朝》中的康熙还要伟大,实乃“千古一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幼时的师傅邬思道,为胤禛出谋划策,分析康熙之心思,令人感佩心服。与当时的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祀比起来,雍亲王实在堪当大任。在十三阿哥胤祥的辅助下,四阿哥得以顺利照先帝遗命登基,大快人心。

后一半是真正的雍正王朝了,可又许多事物。先是继续追比欠款,又有西北战事,政局难稳。年羹尧胜利后,开始实行新政,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起纳粮当差。新政虽好,天下百官不悦,士绅顾己利而怨,文人闻谣言而意气乱政。廉亲王允祀“八王党”的人一直从中作梗,最严重的一次是他们和隆科多一同谋反,这次也是亏了胤祥力挽狂澜。后胤祥死,雍正也因劳累过度不能日久,弘时在允祀的撺掇下做了很多坏事,雍正因前车之鉴,狠心将自己的儿子赐死,为弘历的登基扫清障碍。

唉!多少王朝更替,多少皇帝治理,百姓仍不能逃苦命也。雍正帝励精图治,虽有时急躁心狠,但也不失为一位明君。而且他宵衣旰食,焚膏继晷,夜以继日,以至于崩殂。嗟夫!吾念诸葛武侯之死,叹为政者之不易也。若果吾得爵禄于党国,意欲为民为国,终必如此般也。呜呼!人生之苦。

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深夜

下载雍正王朝读后感(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雍正王朝读后感(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最近头脑发热刚看完李卫当官,现在最吸引我滴就是雍正王朝,老片子啦,那个时候上初中看不懂,现在看看很有感觉,雍正王朝观后感。感觉《雍正王朝》是难得的国产好......

    康熙王朝读后感

    《康熙王朝》读后感 文学,总会给人幻想,让人飘忽现实之外;而历史,却会粉碎那些幻想,让人重新落回现实。 《康熙王朝》全书分为夺宫、惊风密雨、玉宇呈祥、乱起萧墙四卷。 第一卷......

    康熙王朝读后感

    《康熙王朝》读后感 康熙帝简介: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顺治皇帝的第三子,清兵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康熙王......

    《大元王朝》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叫《大元王朝》的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尤其是成吉思汗,他本名叫做铁木真,是一位军事天才,以为父报仇的名号不断的壮大队伍,慢慢的征服了整个蒙古大草原,被推举为大......

    小议雍正

    一代人杰,雍正王朝 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作为康乾盛世的接力棒,他是多么引人注目。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玄烨第四子,葬于清西陵,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

    雍正语录

    篇一:(雍正王朝)的经典台词 (雍正王朝)的经典台词 1、 邬思道: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2、 皇上早就默定了他的继承人,不把他抬出来,第一是保护他,第二就是正在......

    雍正诗作

    《七夕》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 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 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 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仲秋有怀》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 两地西风人梦隔,一......

    《秦王朝》读后感550字

    读了《秦王朝》这本书,我觉得秦始皇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人。首先,我先说说秦始皇的优点:第一:统一六国。秦朝早期在战国时期是不进而退的,到了秦始皇统治时期,就开始大肆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