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红楼梦》有感优秀
读《红楼梦》有感优秀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红楼梦》有感优秀1一部旷世奇作掀起了一场时代的热潮,一首绝代的史诗唤醒了一种葬花的美妙,它就是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
在这部古典名著中,那顽世不恭的贾宝玉,心思缜密的林黛玉,热情善良的薛宝钗,还有那巧舌如簧的王熙凤,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出生就被寄于厚望的贾宝玉,仪表俊美,行为痴狂。他给我留下的印象便是成天在女孩堆中胡闹,与姐妹、丫鬟们亲密玩耍,还经常说些奇谈怪论。由于受到贾母溺爱,宝玉较少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贾宝玉不喜欢学习当时的《八股文》,却对《西厢记》情有独钟。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丫鬟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但贾宝玉对待他们十分平等,体贴入微,这也体现出他对封建观念的大胆挑战。
贾宝玉淡泊名利,从来不走富贵路,看不起科举,在一家人再三劝告下,走进了考场,可在他中了第七名举人时,竟出家当了和尚,这也表明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再说一下林黛玉,林黛玉是个聪慧女子,她初进贾府,时时在意,处处小心,将贾府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宝玉生病一段,见凤姐没有探望,想着凤姐没这个心,在贾母面前是假装的,却闹出了一场笑话。
可以说,《红楼梦》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还有待一步挖掘。
我爱读《红楼梦》!
读《红楼梦》有感优秀2可想而知在那时生活的不自主。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读者们有没有想过呢?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在那时,贾母是她唯一的亲人,而贾宝玉和他的爱情,就像林黛玉唯一的依靠一般,她很害怕失去,所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
我曾想过,如果她出了家,又会是怎样的一生呢,我想那仅仅只剩下一捧清水的淡然,并不可能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可是最后第结局却永远那么苦涩,但我想黛玉并不后悔自己的抉择,我相信如果她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如今那苦涩的结果。而如今的她,也解脱了,不是吗?
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酸,也表达出了知音难寻的无奈何苦闷。
《红楼梦》中散发的那股悲凉,让我思考了很多,或许,时间根本就不存在完美一说,事事不能符合人意,不能得到完美,人同样如此。
读《红楼梦》有感优秀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全书共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创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贵族公子贾宝玉,娴静稳重的薛宝钗等等,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如:“黛玉葬花泣残红”早晨宝玉和黛玉在聊天。宝玉无心说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话,黛玉哭着就跑了出去。黄昏,黛玉以为宝玉被别人叫去一整天,心中担心,晚饭后过来看他,丫环没听出来是谁,没让黛玉进去。
黛玉听了,气的愣在门外,想到自己孤苦伶仃。不禁落下泪来,她回房抱膝含泪坐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宝玉听到山坡那边有人在低声哭泣,边哭边诉说,非常伤心。宝玉止住脚步细心听,只听那人念得悲悲切切,痛彻心扉。原来这是黛玉因为昨夜被关在门外,伤心难过,将这些残花落瓣拿来掩埋时因感而发吟出一首《葬花吟》。当宝玉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只是谁”时,不禁大哭,黛玉看见是宝玉,就质问他,昨晚为何不让丫鬟开门?宝玉发誓说不知道这件事。黛玉想可能是丫鬟偷懒,于是原谅了宝玉,,两人破涕为笑,重归于好了。
精彩故事还有很多,建议大家看一看。
读《红楼梦》有感优秀4今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让我原本惆怅的心情好了许多。我闲着没事做,便从书柜里拿出了一本《红楼梦》坐在沙发上细细品读。《红楼梦》是我看过很多遍的,可每看过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它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盛衰败。其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还有薛宝钗三个人的感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主要故事是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试,在成长中相知,以“木石前盟”为信念相爱。但最终宝玉却在半清醒状态下被骗而娶了长辈眼中“金玉良缘”的薛宝钗。而林黛玉终只有在落得焚稿断痴魂,旧离恨天。
当宝玉清醒后,发现所娶之人并不是林黛玉,便丢下怀孕的薛宝钗独守空闺,离家出走当和尚。其他主配角皆红颜薄命。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最终没落。
读罢,心头竟然觉得酸酸的`,不知是为四大家族的衰落而叹息,还是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而痛心吧!宝黛之间的爱情悲剧真真切切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包办婚姻的黑暗。四大家族相互相互勾结一损皆损的境地也揭示了封建贵族的腐朽。
《红楼梦》里的人物是悲惨的,但它却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及封建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体现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的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给了我莫大的感慨和反误。
读《红楼梦》有感优秀5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不知何时,我喜欢《红楼梦》的字句之间寻找园中人的无奈与悲哀,追随那一个个华丽却伤情的背影!
潇湘妃子之林黛玉------总不知,今夜飘落的花瓣谁来埋葬?只怕有了这景,却没了那情,没了那哀忧婉绝。飘落于树下,旋舞于天际,终于随风飞到天尽头。它可知花落红颜尽,葬花惹谁怜?遭受了一生的劫,还尽了一世的泪。如今,也只是随花飞到天尽头,终换了个花去人亡。
蘅芜君之薛宝钗------她是端庄的,她穿着“不见奢华,但觉淡雅。”她在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一方面抱着“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她循规蹈矩地过着生活,一步步走向封建礼仪给她挖掘的坟墓,宝玉终究钟情于黛玉,只留下宝钗独守空房,寂寞终生。
贾府贾宝玉------他,玉树临风、面如桃花的富家公子,从小在女儿堆中长大。他与黛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但最后,也只是“焚书断稿”、天各一方。一场无言的结局,一个悲剧……
曹先生引用了宝黛之恋的悲剧,批评了当时社会的腐朽。这也恰是宝黛之恋成为悲剧的主要原因。
《红楼梦》到底还是宝黛的凄婉爱情,任谁都插不进脚,只怕对那伤了的宝钗,太不公。
第二篇:读《红楼梦》 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还是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作为一个女孩,我觉得应该是嫉妒和惋惜吧。
羡慕宝黛的才情,惋惜她们的命运。
林黛玉一首<<葬花辞>>,就彰显了她的才情,同时也表明了她的命运。“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就是林黛玉,不拘于礼教的反骨女子的傲骨。然作为挑战那个时代的反骨,黛玉的命运自然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我欣赏黛玉的傲骨,但不喜她的多愁善感,虽说是寄人篱下,好似无根浮萍,但史湘云与她身世相似,却能肆意的生活,这是黛玉的不足之处。我欣赏黛玉的才情,“冷月葬花魂”是她自身的写照,却不太喜她的悲凉。世人都说宝黛的爱情悲剧是时代的产物,但是黛玉身子弱神经纤细何尝不是一个原因呢。
再观薛宝钗,则是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她端庄稳重,精于世故,深得贾府众人的喜爱,最终成为宝二奶奶。以花比
之,她就是艳绝天下的牡丹,被人们誉为” 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在《爱莲说》中是世人最爱,为什么呢。因为她迎合了当朝统治者的喜好,在这点上可以说,宝钗是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女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薛宝钗为人处世的写照,她从不会没目的的帮助人,她在大观园中对丫鬟们施与小恩小惠,是为了得人心;探望病中的黛玉,关心生活起居,又何尝不是在作秀呢,虽说我的想法有点偏激,但宝钗的装憨,给人的感觉实在不是一个憨厚的人。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上的画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而判词内容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株枯木是林字,悬着玉带,分明是林黛玉。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谢道韫典故。谢安雪天吟诗: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黛玉有此文才又能如何?这般才女结果怎样?玉带林中挂而已。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分明便是薛宝钗。宝钗有停机之德。停机德,是汉代乐羊子的妻子,在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时,她停机断布,以厉丈夫继续求学。宝钗有这样的德行,结果如何?金钗雪里埋而已。而“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暗示虽然最终宝玉会和宝钗成婚,但心却永远留在了黛玉那里,而宝钗则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
“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
意难平。”宝黛与宝钗三人的爱情纠缠不清,结局是一死一出家一守寡,这究竟是谁的错,又该怨谁,谁是谁非谁又说得清呢。
附《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三篇: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诗词有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每当读到这首《葬花吟》,总会感叹曹雪芹那出众的才华,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么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才能写出这么感人肺腑而又优美的诗句?作者的这首诗把林黛玉的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描写的淋漓尽致,表达了林黛玉不孤傲不阿的气节。当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把林黛玉的那些“使小性子”、“爱生气”得毛病全都抛诸脑后了。原来在柔弱的外表下面竟有如此令人钦佩的骨气。
相比于宝钗的圆滑、有心机,我更喜欢黛玉的单纯与善良。第一次读《红楼梦》时,我对黛玉的爱哭很不理解,当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才发现黛玉是个多么可爱而又美丽的女子,她教香菱学诗、从不阿谀奉承权贵。也许正是因为她处事不够圆滑、不会讨长辈的欢心,才注定了她不能与宝玉走到一起。
黛玉是完美的,完美到她并不适合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俗世中生存,也许死对于黛玉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正兑现了那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本来就不是凡人,可能又回到属于她的仙境中去了吧!
第四篇: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从第一次读《红楼梦》至今,已有一年之久。《红楼梦》是我唯一一本百看不厌的书,可能是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过于感人。
《红楼梦》讲述了贾宝玉和表妹林黛玉、表姐薛宝钗的婚姻纠葛。贾宝玉在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究竟爱谁,他选择了黛玉,他越来越发现黛玉是他唯一的知己,黛玉从不让他去扬名立功,则宝玉与宝钗之间的感情总有一层隔膜,但选谁做宝玉的妻子,宝玉自己不能决定,这要取决于他的祖母和他的父母,他的祖母和他的父母发现宝钗适合做一个贤惠的媳妇,她可以将对宝玉的爱克制在礼法范围,黛玉则往往会流露出对宝玉的爱。因此就造成悲剧。
环绕他们的还有一群聪慧的少女少妇,年轻守寡的史湘云、李纨,出嫁一年被丈夫折磨死的贾迎春,远嫁他乡的贾探春,绝望出家的贾惜春,被强盗抢走的妙玉,在皇宫享尽荣华富贵却早死了的贾元春„„她们是“薄命司”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
《红楼梦》是女性的悲剧,却也是对女性的赞颂,在《红楼梦》中有封建婚姻的悲剧,有封建暴力凌辱女性的悲剧„„她们在封建社会中属于上层,即使是丫头,日常生活起居也是平民家庭中望尘莫及。她们尚且如此,下层女子的命运是可想而知。总之,在当时社会不是一个女子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女子的悲剧。因为封建社会不把女人当人看。然而,在《红楼梦》中有一个人对女性极为尊重—贾宝玉,他曾说“我见了女人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这句话在当时社会是多么了不起!这如果出自一个女人之口,例如,林黛玉曾说“什么臭男人!”当然不能使人另眼相看,但这出自男人之口,说只是奇事,也未尝不可!《红楼梦》也是对女人的赞颂。古代社会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书中的女子结社吟诗,或是自吟自咏,否定了那种说法。《红楼梦曲子》则是对她们的赞颂。
但美丽的女儿国只是贾府中一部分,在这个富丽堂皇的贾府却充满了污浊,就像柳湘莲所说“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罢!”,这不仅仅是说贾府的丑陋,并且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污浊。
《红楼梦》终究像是一场梦,当梦醒来时,才发现一切皆以为乌有!
第五篇:读红楼梦有感
读《红楼梦》有感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题记
一滴冷泪打湿满江清雅,我轻轻合上古书,思绪宛如弦声余音缭绕。微风掠过,脸上冰凉凉的,才明白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倚在窗框边,缄默无语,让自己回到那个愁情缠绵的故事中去,那个青瓦,飞花,冷月的情愫中。
“一杯净土掩风流”,流沙从她的指尖缓缓逝去,掩盖着凋零的怨花。曾几何时,花儿们自认有亘古不变的璀璨,然而今日却是低落的殉葬。曾几何时,她是那么天真清纯,不知世间愁为何物。然而,世事无常,国破家亡之恨,天涯沦落之悲让她的生活彻底倾覆。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浓重的感伤的味道,千年前的词人孤寂的身影伴着孤雁残菊跨越时空而来,憔悴的面容,落寞的神态掩饰不住的是眉宇间的绝代风华。她本应凭借自己的才华去使人生流光溢彩,她本应发散出身上的浓浓墨香去与命运抗争的啊!可她没有这么做,她让自己的愁绪斩断了一切美好的鲜活的希望。让自己同这凋花一般逝去。“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苦呢?我真想说,其实你的追求并不曾如同这满地花儿,为什么要在绝望中这样任红颜寂寞老去呢?
那时,我不懂花的选择,她的抉择,我无言。自是仰起头,让泪水暴露在暖阳之下……思绪仍在纷飞,似乎感到一种逼人的寒气,渗入到心头,是泪害的吧?
安定下一颗纷乱的心,想着她的双眸,似寒星,似银珠;念着她的笑颜,似花蕾,似清潭。此时也逐渐徘徊在香消玉殒的边缘。
那时,我明白花的无奈,她的寂寞,我无语,自是低下头让泪水滑落……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满天是低沉的悼念,却不知是为凋花的完结,还是为她衰落的红颜。也许她本身就是有不同他人的水一般的女儿情怀,也许是感到自己的命运多舛同这飘零的花儿是惊人的相似,殊途同归,都会面临红颜衰败。但她却不知花有选择绽放的方式,却没有静候死神的权利,而她也是这般。
那时,我明白了花的终了,她的哀怨,我不言,自是捧着脸,让泪水风干……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想着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只有清冷的月光陪伴,我泪流满面了。
花自飘零水自流,素花又开,朱颜未衰,但她却不在。
花凋。
泪凝。
人不在。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