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品格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国民的品格素质决定了其文明的程度,高尚的品格是我们取得成就的基石。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品格的力量读后感,欢迎阅读。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品格的力量》,读了这篇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决定卖掉自己的美国收音机,而这收音机总是常常出问题,经常要修,所以父亲要把它卖了。在路上,他一再的叮嘱女儿要和服务员说收音机是被修过的,不然买主的利益会受到损害。父亲跟服务员说了又说,因为他知道,不诚实的话是很可怕的。结果,收音机就卖了6元钱,这个就是诚实的代价。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诚实,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像我以前,撒一个谎,说我没有拿完成的钱买玩具,妈妈就相信了我,而我的内心却深感愧疚。这件事就在我的脑海久久没有忘怀。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细节,能够体现他的道德修养,而且比一些大人物展现给大家的都真实、生动、具体。就我们来说,在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是展现我们品格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心灵,即使他拥有了金钱、权势、名誉,也不会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我们有美好的品格,即使其他一无所有,我们的人生也将是有意义的。品格的高贵与受教育的程度、财富没有必然的联系。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权势,而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培养高尚的品格,也许并不能使你在物质方面富有,但是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样的回报是和物质不能相提并论的。诚实也是高贵品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生的财富之一。
人生高贵的财富莫过于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它是美好意愿的表现。培养高尚的品格,或许不能让你在物质方面富有,却可以赢得人们的赞美和尊敬,这样的回报是物质所不能比的。因此,养成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在这个国语追求物质享乐的年代,我们决不能忽略品格的价值。这是一本值得你一读再读的书。”
《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的,虽然写于一个多世纪之前,但丝毫没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对于身处当今物质享乐年代的我们仍具有很多启迪。
作者在这本书里,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这题目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在当今世风日下的社会,人们首先要抓住的是保护自己背囊,道德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难道诚信不应该是我们首先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品格来维系吗我疑惑不解,但《品格的力量》给了我答案。
其实金钱、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
而且更加明显的一点是,有钱并不意味着品格高尚。财富与高尚的品格之间更缺少必然的联系。拥有财富的人品德不一定高尚,相反,财富往往是品德败坏和堕落的重要原因。财富与腐败、奢侈、罪恶,彼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财富掌握在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或对欲望缺乏调节的人手中,只会是一个诱惑,或是一个陷阱——他们最终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读过塞缪尔·斯迈尔斯的《品格的力量》中《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一章后,深有感触。由于作者所处社会当时的女性绝大多数禁锢在狭小的家庭范围内,所以作者把家庭教育的责任及功过完全归结于女性,这固然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但文中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精辟论述仍然值得今天为父母者学习、借鉴。
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因为正是在家庭中孩子接受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斯迈尔斯在文中写道:“从婴儿脸上第一次露出微笑开始,您就应该抓住机会开始教育。”确实,从孩子一生下来甚至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都应该这样。笔者曾亲眼看到这样的事例:一位母亲眉飞色舞地当着孩子和其他家人的面精彩地描述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争玩具这个3岁小男孩和另一个4岁小男孩当着双方家长的面打了一架,打架中这个小男孩毫不畏惧,事后这位母亲还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小男孩在母亲的表扬和娇纵下,流露出十分得意的形色。
看到这个场面,我就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呢。可她振振有词:现在的社会是老实人吃亏,我的孩子虽比人家弱小可气势上一点不输。还继续鼓励孩子:以后再碰上这种情况,你就使劲打,不要怕。事后不到一个小时,小男孩就把邻居家一个2岁多的孩子打得哇哇大哭。孩子的奶奶责问她,他回答:我妈告诉我这样的,今天我跟小朋友打架,我妈妈还说我狠咧!当时,我感到十分震惊,也许那位母亲,只是想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太软弱,可是教育方法却极其错误:她不是先问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教育孩子不要和别人打架,而是当着众人(包括孩子)的面,很得意地描述孩子打架的“英勇”。产生后面的后果也就在所难免了,生活中就是这样:错误的教育方式往往如灵丹妙药般很快就在孩子身上产生了不良反应,而良好的教育却要靠父母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能看到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为人处世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例比比皆是:如果孩子的父母言语粗俗、动辄打骂,孩子往往也学会了骂人;而生长在知书达礼、父母都温文尔雅的家庭中,孩子多半懂礼貌、有修养;如果父母好逸恶劳、心术不正、行为放荡,那么在这样家庭中长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幸,会让他们具有道德缺陷和道德方面发育不良。当然这有别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封建血统论,它所能说明的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在道德品格教育方面往往更具影响力。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个体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拯救的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幼年时期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对道德品格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有一位母亲带孩子去擦鞋,擦鞋人提醒让孩子自己动手,这位母亲不高兴了:又不是不给你钱。殊不知从这样的事情中孩子将学会的只会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不会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尽可能地包办孩子的一切,而不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却不去想一想父母必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应该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这样,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他才能尽快适应,实现自立。否则只会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活力,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然而家庭并不都是培养良好品格的最优秀的学校,它们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学校,关键就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教师——为父母者。
第二篇: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的力量》出自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之笔。可以说,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伟大著作,对于身处当代中国的你我而言,依然值得深思领悟。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生的价值,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人民的品格。作者在此书中,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他从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性情、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娓娓道来,讨论了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全书通俗生动,亲切自然;例证恰到好处,论述精辟准确,二者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才学总是博寻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诚如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中所说,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盲目追求才学、名利,却淡漠了精神价值。其实,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品格高尚者则是世人敬重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狡诈、邪恶,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作为一名大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正直善良、责任心、诚信等,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年轻一代的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开创美好明天的重任,所以更应做到这些。懂得感恩、学会善良、豁达内心,做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方可收获人生的幸福;勤奋博学,如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视野,方能提升自身素质。
感悟《品格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正如《时代周刊》评论道:“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 愿你我在学习中改变、在感悟中升华,培养更为高尚的品格、拥有更为纯粹的人生。
第三篇: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暑假到了,老师发下了《阅读年选》,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看,品格的力量读后感。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精彩,其中的一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是《品格的力量》。
我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知道了文中一件事的主要内容:一个孩子的父亲决定卖掉一台美国牌子的收音机,在那个年代它值150块钱。时间长了,收音机不免要坏,父亲就花钱修好了,然后带着他的儿女们去寄售商店,还一遍一遍地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对售货员讲清楚,这是台修过的收音机,不说清楚会对买家造成伤害的。谁知,收音机只卖了6块钱。
我看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位父亲的做法很可笑,收音机肯定是售货员买的。可是,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找到了答案。这位父亲不仅给孩子做了榜样,而且是严格操守个人人格的一种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中,父亲不担心自己的荒唐可笑,因为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诚实。诚信,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又永恒的道理,我们从幼儿园就学过,可是能终生操守这个理念的人又有多少?贪污、贿赂、欺骗、造假,这些看似是成功的道理已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早把很久以前就有的美德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是这个世道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在这个阶段被人们认为是真理的假丑恶,将来不会永恒下去,更别说几千年后。
我们要学习这位父亲,相信诚实,相信美德,相信品格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决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
影音: 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为这段《时代》周刊的评价,我毫不犹豫地从书店里选择了这本名叫《品格的力量》的书。
当今的社会,人们首先要教会孩子的应该是怎样保护自己,在世风日下的社会环境下,可能很多人都会道德是那样的软弱无力。难道正直、善良、真诚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吗?难道这个社会不需要道德来维系吗?我疑惑不解。但是在读完《品格的力量》之后,它给了我明确的答案。
马丁·路德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诚然,品格的力量成就伟人,但大多数人还是平凡而普通的。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正直、诚实、光明磊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是在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后感《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当然,这个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受到欺侮,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希望大家都找个时间,细细地品位让人洗涤心灵,获益匪浅的《品格的力量》这本书,真的能改变你对一些事情的偏执看法。
“才学总是博寻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的确,正如作者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这似乎又是影响和塑造我们年轻一代高尚情操与美好心灵的内醒途径。
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我坚信:人的一生,应该用自己的品格和才智照亮前程。
“个人修养”—— 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性
一直以为,注重个人修养,应该从“孝道”开始,当我们懂得感恩之时,才有更大的能量去回报社会。一个善于容忍、懂得体谅的人,一个心地善良、内心豁达的人,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或者说,一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善良、忍耐和体贴人的品格,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收获幸福。
“勤奋博学”——拓宽人生的视野
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的携带者,传播者,更该成为发扬者。80后,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又何以扛起如此重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
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且只有不断学习的人,善于从多种途径学习的人,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的视野,方能改变自身的素质。
“人格魅力”—— 赢得幸福的婚姻
“生活,如果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如果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如果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阅读此段文字的过程,是呼唤自己的身心一次破茧而出的重生。
80后的我们,总该在这该有的年纪做该做的事情,面对爱情、面对婚姻,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全凭心的抉择,或者说对一个人的认同感,抑或人格魅力。
有人格魅力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人中的蛟龙,可遇而不可求。他们拥有本真的善良、坦荡的胸襟、沉稳的思考、坚定的责任心和浩然的正气。他们如山,内敛敦厚让人安全,细心呵护让人踏实;他们在外辛苦拼搏,在家尽孝疼子爱妻;他们有千回百转的侠骨柔肠,也会有沮丧失落与担心。或许这就是生命中的共鸣,一种男女相吸的磁场。他们用心灵,用文化,用品质,用人格的魅力弹拨所爱的人的心弦。
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我们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沿途风光无限,也只能尽收眼底,带不走,留不住。那么做这样一个人吧:一个思想纯粹、人格高尚的人。
第四篇:《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品格的力量》这本书。一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书中的八位英雄,都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当我读到“申纪兰”这一篇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震撼。
申纪兰是位普通的劳动妇女,打小热爱劳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西沟村合作社的副村长。她走家串户,动员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走进田头、一起参加集体劳动。大胆反抗旧有的男女偏见,为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她组织女将们和男爷们进行三场特殊的劳动“比武”,让西沟村妇女撑起了半边天。尤其是当我读到施肥比武这一部分时,申纪兰跳进粪坑的细节更是让我目瞪口呆,令我无比佩服,这不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当代花木兰吗?1954年,她当上了人大代表,“男女同工同酬”后来也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5年,毛主席亲笔题词“妇女能顶半边天”。
申纪兰身不离农村,心不离人民。初心不改,奋斗不止。不服输、不怕苦、为人民!
当然,《品格的力量》一书中不仅仅写了申纪兰一位英雄。另外七位英雄个个都是共和国的大功臣,他们是:于敏、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这八位英雄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凡人,在经历种种意想不到的苦难时,会迟疑,会害怕,甚至会犯错。但他们依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最终战胜了困难,也战胜自己。在无数个平凡的日子里默默努力,最终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八位英雄身上都有同一种品格: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顽强的奋斗精神,一心为人民。
读罢《品格的故事》,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把它放在书架上,时时阅读、温习。在成长的道路上,以英雄的故事为镜,以英雄的品格为灯,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第五篇:《品格的力量》读后感1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品格的力量》这本书给与许多人以心灵的冲击,被誉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人格修炼的《圣经》 ”。
这本书从女性、劳动、勇气、职责、爱情等多个方面论述品格的精神力量。虽然作者是针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现状进行论述,但其论述对今人的激励和启发作用仍不可小视。品格的精神力量超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再加上作者朴实、清晰、简洁、明快、幽默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和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举出的大量实例,使我们读起来十分轻松而自然。
斯迈尔斯先生曾经说过:”好书可引为诤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该与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还曾说:“一本好书常可视为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铭于心,爱不忍释,成为我们相随之伴侣与慰藉。”的确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心灵震撼,让我不禁回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而且进行了思考:首先是:“个人修养”—— 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性。年轻的我们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太过于冲动,忽略了身边父母还有朋友太多的感受。然而正如书中所说: 其实注重个人修养,应该从“孝道”开始,当我们懂得感恩之时,才有更大的能量去回报社会。一个善于容忍、懂得体谅的人,一个心地善良、内心豁达的人,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或者说,一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善良、忍耐和体贴人的品格,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收获幸福。然后是:“勤奋博学”——拓宽人生的视野 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的携带者,传播者,更该成为发扬者。生活中的我们总是以放松或者没时间为借口,不愿不去读书,而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看青春偶像剧或者热播电影上面。90后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又何以扛起如此重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且只有不断学习的人,善于从多种途径学习的人,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的视野,方能改变自身的素质。不应该缺少的是: “人格魅力”—— 赢得幸福的婚姻。读书的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在爸爸妈妈为我们制定的计划中一路向前。然而,“生活,如果只
有晴空丽日而没有乌云笼罩,如果只有幸福而没有悲伤,如果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这又是影响和塑造我们高尚情操与美好心灵的内隐途径。然而自从读了《品格的力量》之后,我坚信:人的一生,应该用自己的品格和才智才能照亮前程。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品格同样重要。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虽然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但他伟大的品格永远被世人铭记。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冒着强烈余震的危险赶赴灾区,给灾区人民巨大的精神支撑和战胜灾难的勇气。孔子曰:“政者,正也。”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曾讲“故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可见品格的作用多么巨大!或许90后的我们过于浮躁喧哗,在一些方面总是不被大家认可,但是我相信在这个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的时代,我们终将摆脱迷茫困惑,承担起身上的责任,走向品德高尚之路。
其实金钱、才华、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虽然天才总是得到人们的羡慕,但是品格高尚的人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心灵才能真正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人物受人羡慕,而品格高尚的人则是世人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实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