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读后感
从小我就喜欢看一些有关古代战争题材的故事,也算是和历史的初次邂逅吧,后来真正喜欢、渴望了解历史还是得从初中的历史课讲起,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听到崇祯皇帝的名号,但也只是知道他是明朝的亡国之君罢了。
亡国之君可不是一个好听的名号,自然当时我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无能又昏庸的皇帝,但历史可不是一个仅凭个人主观臆测便可推知事情真相的学科。在几次不经意的看到后人有关他的评价——苦撑危局,我才发现自己当时的无知和愚笨。崇祯皇帝应该是一个明君吧。
到了高一,班上突然流行起了晚自习读书的风潮,而我便借来同桌的《明朝那些事儿》乐此不疲地读了起来,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在我读到万历皇帝时便忍痛停了下来,后来便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好好读一读有关崇祯皇帝的史书了,这次我便拿起这本《崇祯皇帝》好好地品读一番。
不同他爷爷和哥哥那般,崇祯正如我所想像的一般并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荒淫之徒、不理朝政的昏庸之君。但他却仍和明朝前几代皇帝有着一些相近之处——害怕后宫干政、大臣掌权、将领拥兵自重、宦官当权以及对皇权有着狂热的追求。这些也许是几乎每个皇帝都有的通病,可他明明将魏忠贤这个大宦官给铲除了,但后来却又将军国大事交给一些宦官去做,这实在令我不解。经过后来对他心理的仔细揣摩与分析,是啊,在这些为皇上效力的人中掌握大权后对他皇位威胁最小的就是这些宦官了,换句话说,只有太监最不可能造他崇祯的反。纵使是这样,他仍然对身边的臣子无法给予足够的信任,用于抵抗满洲的各路勤王援军五万竟有三万给一个太监统领。不仅如此,他还优柔寡断,最初本打算先平定内乱向“东虏”求和,后在卢象升慷慨激昂的叙述下又出现了举棋不定、左右摇摆的情况。
这实在与我心目中的明君相差甚远,他到底还是一个普通人,在这样一个困局中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可他有一颗做“中兴之君”的心,他的信念值得我去学习、同情,但我并不认为这能为他的失败开脱。而他最令我感到反感的一点便是对身边之人多有猜忌,我认为如果他当初能给与身边人足够的信任也不会出现后面的险境。但历史就是如此,总有太多遗憾、不如人意、偶然与必然。
崇祯皇帝已经离我们远去,也如同历史上众多人物一样,他们或许名垂青史,或许遗臭万年,又或是默默无闻,但他们会给予我们后人一些启示。而我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探索、不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