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共五则范文)

时间:2022-04-14 03:2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

第一篇: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3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1

非常感谢女儿曾经的语文老师秦勤,她布置孩子们阅读《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一书,我在女儿未读之前先睹为快了。一下子被作者夏昆对唐朝诗人的解读俘获,让我重新审视我对初中语文诗歌的教学。

曾经到沿海城市参加过两岸三地的语文诗歌研讨活动,聆听了大陆和台湾以及澳门、香港语文届优秀教师对于诗歌同课异构的教学,当时对于来自台湾的教师讲授的《过零丁洋》一诗,时至今日还记忆犹新。没有高科技的课件做辅助,只有老师的讲解和孩子们静心的聆听。当时的我很不以为然,可是今天我要重新评判这一课了。在我三十一年的教学生涯里,讲过、听过有关诗歌的课也数不清了,但是至今还能让我不忘怀的,不过尔尔,《过零丁洋》一诗就是其中的一首。如今我又在夏昆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大唐帝国是让我着迷的一个王朝,不仅仅是他的盛世和唯一的女帝,更有灿若星辰的文化————诗歌。感谢唐朝,更感谢作者夏昆,让我在他的书中遇见唐朝遇见诗。

正如书中自序中云:“当唐朝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同时,我们却越来越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浪漫与潇洒,自信与豪放,甚至清晰地听到只能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的笑声与哭声,看到他们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完全归功于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这个词在那个时代逝去之后,几乎成了汉语词典中最富神奇魅力的一个词语,它就是唐诗。

你知道唐诗最伟大的一页由谁掀开的吗?你知道是谁还诗歌一个男儿身了吗?你知道是谁将绝句咏成绝唱了吗?你知道寂寞于神灵和人群之间的诗人是谁吗?你知道谁的人生比诗歌更寒冷吗?你知道是谁用诗歌的长矛挑战了命运的风车吗?你又知道是谁吹响了衰飒之气中的一缕清音吗?你又知道在那个中国人最奔放最诗意最潇洒最自信的时代谁和谁高山流水觅成知音了吗?

大唐帝国一个个让我瞠目的诗人,在作者夏昆的笔端滚滚奔流,倾泻而至,一边甘霖如贻,一边散发着酒香。正如作者所说:“在写这些文字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地感觉到,我不是一个讲述着,而是一个瞻仰者。透过那些文字和词语,我第一次感觉到一个曾经属于过我们的时代,一个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伟大时代的伟大精神,这精神,就是境界。”

是啊,读诗歌,读诗人,读情感,其实就是在读境界,读人心。作者说得多好啊,当人开始仰望苍天思索时,曾经的蝇营狗苟被抛在身后,现实的功利被遗忘,人们开始知道,有些东西,是永远超越于当下的欢乐幸福、悲哀痛苦之上的;人们开始相信,这世界有一些普世的维度和标准,即使不为当下接受,但是它必超越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而不朽。

来,打开书,带你走进一段历史,让唐诗的精灵带你穿越漫天的风沙和深邃的时光隧道站在你的心面前。心会告诉你:这一切,都值得。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2

上次看随园散人的《最相思莫如宋词》差点酸掉牙,书名起的挺好的,可内容实在不敢苟同,让我再次吐槽一下。满篇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对这类书青眼相待。

可我对诗词爱的深沉,忍不住还是点开了它

这三颗星,一颗给书中美学,一颗给书中哲学,一颗给精到赏析。

以前以为,诗只是诗,就是用来背诵考试的诗。最意外也就是只能陶冶情操,读的越多越有感觉。就在两天前,我真正从内心感受到教科书上说的诗是诗人一生的写照。今晚,又悟到诗人写诗,真是用心血在写,用生命在写。不记得是谁说过,还是上天赐予我的,心头响着“写诗是痛苦的”这句话。

不想在这里再说书里面说过的言语,唐诗的地位我也不再重提。这些都是已经说过的话,我再说就是废话了。

说说诗词对我的启发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好多人是不是很纳闷的想,我虽没熟读唐诗三百首,但也有七八十首了,而且都是唐诗中经典中的经典,为何我什么感觉都没有?说实话,我也是这种感觉,直到有次走在路上,在大脑毫不思考的情况下,我很自然的吟出一句诗来,到这里,我还是没那种感觉,这只我是突破瓶颈的征兆。后来又大量背诵,才发觉可随便吟咏诗词。这样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竟然面对景物可以自己写诗赋词。可依然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机缘巧合下,我看了美学,哲学,《周易》,再次回头看诗词,我好像看到那些诗人在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气节。到这里,我才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这里讲的是突破,突破人生境界,《周易》教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些有关这个见解我前面写了思考,可参考)还有很多卦象,这里我才知道《易经》是人生的学问,美学,哲学还是自我突破的一个助力。

突破之后最明显的改观就是精气神的变化,神采奕奕,读书有思,学习有劲。

二:这个层次比较浅,就是我现在会写写诗词,喜欢诗词的朋友可以一起讨教,诗文唱和,倒也是一大乐事。

三:真的很推荐《周易》这本书,周易不是市井流传的迷信算卦之类的言语。我读来它就是人生哲学,用东方哲思理解天地万物。你看它多神奇,以八个卦象变化就可象征天地万物。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哲思,是教人如何走上圣人之道的。

其次就是美学,哲学,读唐诗宋词,不懂哲学,美学如吃西餐没有刀叉,你无处下口。哲学,美学是诗词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少了这两个,味同嚼蜡,不如喝白开水。

有思考的诗友,书友,可一起讨论思考。微信读书就缺这个讨论劲,思考劲。我们不能成为别人口中的“这届读书人水平太差”。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3

“诗人是人间最孤寂者”。唐诗似来,撩起了一个时代的面纱。

248张,47个诗人,夏昆笔都显示所有的敞亮现实生活中,我听到了钟声,给他最好的回应。张提起,很多人顺嘴回了“关于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诚然,留下了共计三十余第一“枫桥夜泊”的背后脱颖而出,素称世界精品。这是钟声,击昏人假装睡着了,但它带来了一千年的电话。

钟,侧耳进行倾听,鸣中自有定数。闭上眼,夕阳辽远,默默诵出这名句,一个具有鲜活的人物角色形象勾画在我们眼前。他些许有些忧郁着,连史书的.人都没有形成完整的身份信息介绍,不自雕饰,眼神沿转着祖国发展大好中华河山,自然环境也是一种孤独的。作为中国一名学生并不需要合格的“京漂儿”,在京城混了个一年半载的诗人,无官职,无妻儿,不屑于巴结权贵,只一身没有超然狂傲。就这样,他与寒山寺来了场美丽的邂逅,笑着饮着,挥一句感发人心灵世界深处的字字。这位“谜”一样的男子,可能万万没想到在一千二百年之后他们会有一些自己的姓名,流传于世。因为这是一首《枫桥夜泊》,从此让他和寒山寺,和枫桥,和苏州,再也感受分不开了,就此表示张继生命活动之中得到一朵生活孤独并绚丽的花朵盛开了,盛开在公司大唐,盛开在当今。

不知道什么时候,庙里的晨钟鼓为钟声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仅是时间的概念,是一个来不及传达的声音,仿佛在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张记考了吗?”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关注下,北京大学女博士陈庚也落在这个问题上,令人遗憾。根据家族的记载,才知道他是一个学者,过程没有很大的记录,让人记住他,不怕是一首诗,也让人困难似乎没有什么大惊喜。还有,让这位理工科女医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次“中国诗词大会”的经历,从容不迫,动情地朗诵了一句唐诗宋词,这无疑是她个人的表演大赛。“功夫不负有心人”,获得了冠军,对她最好的肯定。她是对手眼中的“神”,但如果你不得不用一句话来形容陈庚,相当平易近人,遇到问题,国王的风格,是我们每个人,遇到问题,猜测,猜测对,就会幸运,是我们每个人;猜错,就会心烦意乱,也是我们每个人。她让我觉得诗歌是凡人的东西,离我们很近。

张吉,不眠不休,给了我们一千年不知疲倦的吟唱。他在唐朝只是昙花一现,但留下了很多空间给遐想。陈赓,快点,快点丢分白费,从不把握命运,从不等待审判,又有多少人的女神啊。

一个铃铛,听到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故事,模糊清楚的知道在爱情唐宋真正的人。这不正是唐孤独的花朵,飞翔的灵魂世界。

第二篇:《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最美是唐诗

最美是唐诗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

刘骁月

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最优美的一页莫过于唐诗。即便千年之后,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孩童,也总能随口吟出几句唐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自幼喜欢唐诗,上大学后课业减少,有幸在学校图书馆二楼翻阅背诵了很多喜欢的诗句。尤记得上学时,每次听不进去课,就会在书页的边角处写下自己喜欢的诗句,思想仿佛飘到了诗中那一幕幕美丽的图画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但是以前读的诗词方面的书,基本都是对单首诗的简单释义。夏昆老师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将每一首诗都放在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对诗歌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而且这些解释很多都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作者文笔优美流畅,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尤其是每次读到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再听听作者娓娓道来关于诗的故事,不由莞尔一笑。

本书结合唐王朝的兴替,介绍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代表性诗人的生平及作品,从作者的笔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唐诗世界。原来初唐四杰中的卢照龄竟因患有半身不遂身心崩溃而自杀离世。“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也并非简单的思乡情怀,竟是诗人宋之问逃跑回乡时所作。“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只从中感到物是人非的伤怀,作者却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读出86岁的贺知章是个可爱的老顽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作者却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读出孟浩然的慈悲大爱之情,诗人感受到了花儿的疼痛,悟到了“一花一世界”的真谛。从我们给孩子教这首诗开始,就不知不觉在给他们的心田播下了善良的种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也不单是写景,原来是诗仙李白遇赦放还后喜出望外,因而忘却路途困顿,在几声猿啼中便觉“轻舟已过万重山”.最让我赞赏的是作者关于战争的认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首诗不仅是读起来对仗优美朗朗上口,作者亦看到了诗歌背后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战争,不仅是我方战士和百姓受苦,胡儿也是人,也深受离乱之苦。诚如作者所言,只有把敌人当人看,才会真正把自己人当人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战争经常被政客们涂抹上神圣的油膏供奉在宗庙高处,但是对芸芸黎庶来说,这只是一场由肉食者导演的灾难……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无疑是诗坛上最璀璨的两颗明珠。可是,他们的人生遭遇和绝大多数诗人一样,不是半生失意就是一生困顿。“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的仕途并没有诗歌中那样得意,他46岁才得中进士。那些少年举神童,二十多岁中进士,早年得志的才子们呢?他们往往是以成年之后遭受生活更严酷的折磨为代价的。如诗仙李白,他诗名冠天下,却只得翰林供奉的闲职,虽赐金放还,但如何施展一生的抱负?流放他乡的路上,他是否还记得昔日的狂傲?“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可惜,人生能有几年少?转眼老之将至,“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生活的艰难让杜甫的幼子竟因饥饿离世,自己也病逝于孤舟之上。“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纵有旷世之才济世之志,谁人能给回转天地的平台?虽然关山难越,但仍然不能阻挡诗人自我人格的觉醒,自由灵魂的飞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亦难以抑制诗人的兼济大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仕途上的失意让很多诗人流连于山水之间,最著名的当属“诗佛”王维,他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王维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幅幅颜色鲜明秀丽俊美的山水画仿佛就在眼前。最重要的是他以佛入诗,诗中处处体现出其从山水中寻找到的人生智慧和哲学领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如果能有如此顺势而为的豁达心态,一切又何足挂怀?

浩瀚的诗海中,我最喜欢的是描写日暮时分的诗。“日暮苍山远”,站在楼头亦或独立江边,望着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看着远山茫茫消失于天际。此时涌上心头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旷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还是“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淡淡愁思?我最向往的是那竹寺钟声里,披着斗笠消失在斜阳里的身影:“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亦愿回到那渡头落日墟理孤烟的小村庄:“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转瞬之间,辉煌的唐王朝走向日暮。日暮时分,仍然有美丽的诗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此唯美的诗即便不懂其深意,仅吟咏起来就觉得美不胜收,回味无穷。这大概就是唐诗神秘的魅力,叫人如何不喜欢呢?

第三篇:漫步大唐感受唐诗

特级教师研修 漫步大唐感受唐诗

玉林市

冯 林 前言:参加广西特级教师高研班,聆听张明非教授讲座(《唐诗的魅力》),为唐诗魅力再次震撼,引发笔瘾。乘寒假,找笔记,查资料,再思索,整理此文,权当一次再学习。

没有高科技一打就跨,没有传统文化不打自跨。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得不联想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理应首推古典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神奇功能。入世的精神。古典诗歌大多弘扬主旋律,积极向上,激荡人心,奋发励志。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铿锵有力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 李商隐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安定城楼》); 王维的“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女中豪杰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做鬼雄”;还有“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的陶渊明,他用“平衡、率真、清明、高尚”人格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田园画卷,陶冶了多少人的情操。

抒情的本质。《毛诗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 特级教师研修 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而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则是叙事与抒情交融,堪称典范。

含蓄的艺术。古典诗歌的含蓄艺术,钱钟书这样说:“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同样,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读者看来,西洋诗里空灵的终嫌有痕迹、费力气,淡远的终嫌有烟火气、荤腥味,简洁的终嫌不够惜墨如金”。好诗总是让人“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把人带进“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境。庄子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有人说,汉字是天生的诗的语言!简约的语言,凝练的笔墨,这就是汉字的魔方,使善于驾驭的诗人的诗句,有诗韵,有屯藏,有哲理,有深意。如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很多好诗都尽显含蓄艺术,使诗意藏锋于字里行间。特级教师研修 都说唐诗、宋词、元曲,说到古典诗歌必定要数唐诗。

唐代(公元618-907年),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此催生了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诗人辈出。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此之外,还有二千三百多知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就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题材广泛。有反映社会状况和阶级矛盾的;有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的;有描绘祖国河山秀丽多姿的;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情长,诉说朋友衷情、人生悲欢离合的„„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俗,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唐代诗人敏锐的目光,被他们捕捉为笔下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更有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范式。

唐诗形式多种多样。唐代的古体诗,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一般认为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诗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特级教师研修 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有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又叫古风。近体诗格律严整,又称为格律诗。

唐诗的发展,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阶段之说。

初唐(618—711):自唐高祖开国至唐玄宗以前,是唐诗发展的奠基时期。其贡献主要有两点:①诗风转变:从六朝浮艳的诗风转变为较刚健清新的诗风,内容从宫廷走向广阔的社会。代表人物有初唐四杰王勃、扬炯、卢照邻、骆宾王。②近体诗的成熟:沈佺期、宋之问及杜审言等完成了律诗的定型。

盛唐(712—761):唐诗发展到最辉煌的阶段。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代表着唐诗的两座高峰。还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盛唐,是唐代诗歌达到繁荣的顶点时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里,涌现出了十几位大诗人,他们以不相同的风格,投入到了盛唐之音的大合唱之中去。正如李白《古风》其一所说:“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杜甫无疑是两位最伟大的诗人。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一批诗人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另一批诗人分别以或宁静优美、或豪迈奔放的音符,弹奏出盛唐之音的不同音 特级教师研修 韵。这一代诗人大都具有宏伟的理想和抱负、蓬勃热烈的感情,他们的诗歌大都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青春活力,他们用诗歌发出了盛唐之音。

中唐(762—826):从代宗到敬宗为中唐时期。德宗贞元和宪宗元和年间,是唐诗发展中几乎可跟盛唐媲美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派:一是写实讽谕诗派,即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二是险怪奇崛诗派,以韩愈为领袖,著名诗人有孟郊、贾岛、卢仝、姚合。中唐诗人大约五百七十人,诗歌数量最多,约一万九千余首,诗歌流派也最多,所以被称为“中唐之再盛”。盛唐诗歌在艺术上已达到了成熟完美的境界,为中唐诗人在诗歌艺术的创新与开拓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唐诗歌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出现了竟相创新的局面,诗人及流派的创作“如危峰绝壑,深涧流泉,各自成趣,不相沿袭”。

晚唐(827—907):文宗以后为晚唐时期。晚唐最杰出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唐末关心民生疾苦的著名诗人有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罗隐、陆龟蒙等。晚唐诗人有张祜、李频、朱庆馀、薛逢、马戴、张乔、崔涂、许浑、郑畋、韩屋、陈陶、张泌、秦韬玉、杜秋娘等。

唐诗在唐代的地位和对唐人的影响是空前的。诗是唐人的一种生存和竞争方式。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的制度,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特级教师研修 直接刺激了唐朝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行卷”制度,就是唐代习尚,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称为“行卷”。通俗的说是把自己的诗作送给名人点评,这种方法更奏效。很多人就因此红袍加身,当上达官权贵,做上乘龙快婿。唐代的这种竞争风习和选拔制度,很自然地形成了全民学诗做诗的时尚。因此有了白居易16岁写下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有“京城米贵,买之不易,有如此才,买之不难”的感慨。更为天才李白,地才杜甫,人才王维提供诗作的沃土。

唐诗是唐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唐人除习有大量的“应制诗”外,生活中的宦海浮沉,婚姻嫁娶,朋友聚散,生离死别,也常常以诗助兴,以诗抒怀。这种风习还深入民俗,比如当时婚典中,女方要以扇遮面,合扈相见才撤扇,谓之“却扇”。要见新娘之面, 男方例须作“却扇诗”。敦煌卷子中保留的:“青春新夜正芳新,鸿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李商隐的“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到团圆是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两相比较,雅俗共赏,可知那时诗歌盛行之广泛。敦促新娘打扮离家,还有“催妆诗”。如贾岛的“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语气温存而迫切。再看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王昌龄的 特级教师研修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见,唐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无不用诗会意。

唐诗也是唐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唐人状物言志,或者表达曲折微妙的情绪,索性直接以诗为言,信手拈来。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的“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简捷曲折地传达了新娘温情。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活脱、灵动、鲜明、跳跃,句句含寓意深远。诗歌是唐人思维的第一反应,是思考问题和表情达意的首选。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唐诗不仅供奉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活跃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从今天父母教给孩子的第一首《静夜思》,到大型文艺活动里常现的《将进酒》、《琵琶行》,就连流行歌曲也大量借鉴唐诗的元素。从风花雪月、关山大漠、大江东去、枫林晚秋、野舟横渡的景象,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除了诗歌,还有什么语言能进行绝妙的诠释。难怪有李白登黄颧楼时说的“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 连人的喜怒哀乐也每每陷在唐诗的情臼中。得意时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时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过年过节时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亲思乡时的“只愿化作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特级教师研修

唐诗缘何有这么巨大的魅力?因为唐诗的贴近生活,情真意切,艺术高妙;因为唐诗丰富多彩,生动具体,意境悠远,涵义深刻。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都足够人们去品味去遐想。

紧贴生活。如崔郊的《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坊传唐宪宗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丫鬟叫春红,生得姿容秀丽,与崔效互相爱恋。崔郊的姑母发现后,把春红卖给显贵于頔做丫鬟,但崔郊却念念不忘,思慕不已。寒食节,丫鬟春红外出与崔郊邂逅巧遇,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名篇《赠婢》。于頔偶尔读到此诗被崔郊真情感动,便把丫鬟春红送给崔郊,传为诗坛千古佳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是桃花佳人相映衬,今年只见桃花不见人。物是人非的失落。)杜牧的《怅诗》:“自是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机缘已误,时不再来。真生活就是有那么多的缺憾)

情真意切。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自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特级教师研修 一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岑 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柳宗元的“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的《离思》:“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元稹的《遣悲怀》:“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个个悲欢离合的场景,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诗歌,都在字里行间倾诉这诗人喜怒和哀乐。

艺术高妙。如李白的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维的“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元稹的《宫词》:“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 特级教师研修 宗。杜 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刘皂的“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的“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是诗歌与艺术的绝妙合璧。

诗中有画。在唐朝的诗人中,很多都像王维一样能诗会画,或者有着画家观察生活裁剪素材的本领,他们大量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就是一幅幅秀丽多姿的风景画。如李白描绘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高山深涧,碧水东流,孤帆远去尽收笔下。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丰富多彩,描绘了明月、青松、岩石、溪流、竹林、莲花丰富多彩的画面,使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萧杀的秋天景色经诗人一提炼,也能成为千古绝句。柳宗元的《冬雪》:“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面冷 特级教师研修 艳、超脱。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个画面,有黄、翠、白、青四色,有近中远景。这不就是画吗?此外,唐代诗人描绘的对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关山大漠,戈壁草原,三山五岳,长江黄河,春花秋月,小桥流水,楼台亭阁,都溶入了诗人的艺术创造和人生感受,实令后人难以超越。

诗中有情。有人说,愤怒出诗人;有人说,悲伤出诗人。道理都对,诗人要有情感,诗人要有生命的激情。情动辞发嘛。好的诗歌都是诗人抒发出真挚的情感来感染读者,唐诗的情感像窖藏的美酒淳香醉人。杜甫的“至君尧舜上,每饭不忘君。”“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们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充满着浓浓的爱恨情愁。还有像杜甫的《石壕吏》;李白的《丁都护歌》;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李贺的《老夫采玉歌》;聂荑中的《咏田家》等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也可以说,唐人已有了浓浓的人文色彩。在唐诗中描写亲朋情长的诗歌更细腻动人。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对妻子思念的殷殷之情跃然纸上。“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与琵琶女素昧平生,一个是流放的贬官,一个是流浪的歌女,在特定的情景中两人产生了特别的感情。这句诗千百 特级教师研修 年来慰籍了多少天涯孤旅寂寞的心灵。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表现闺中少妇对远征丈夫的思念,对功名事业与家庭团聚矛盾的取与舍。唐人的送别诗更是情感真挚,个性鲜明。你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青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多么的情真意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没有送别的话语,只有景象描绘,但浓烈的离别之情在诗中汩汩溢出。

诗中有史。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圈可点。文功武略,经济发达,文化灿烂,人才济济。定南越,通西域,开疆拓土,国力强盛。诗人用诗歌的形式尽情记录历史。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百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四通八达的大道与纵横交错的小巷相联通,街上车水马龙,珠光宝气,好不繁盛。“梁家画栋中天起,汉帝金陵云外直。”画栋飞梁的宫殿建筑,鳞次栉比的豪门宅第,充分展示了大唐的繁华。唐朝的边塞诗更是为我们展示了当年战争的壮观场面和神奇惨烈景象。岑参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上 特级教师研修 将拥旗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旗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不脱马蹄脱。”多么逼真的战争场景。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军人为国征战的雄心壮志是多么坚定。诗圣杜甫,也用大量的诗篇描述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场景,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童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无家别》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合成一部安史之乱社会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军官、小吏、士兵、难民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反映了战争造成的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揭示了战争的灾难,批判统治阶级的好大喜功和穷奢极欲。

唐人还用诗歌成功地描述了公孙大娘舞剑,琵琶女弹琴,画家挥毫泼墨,宫女长袖歌舞等场面。甚至能用诗歌语言表现音乐。你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之贴切,音节之跳跃,成了描写音乐的千古绝句。唐诗触及了几乎所有的国家大事,描写的对象上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到耕夫走卒,市井游侠。唐诗为后人留下一了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因此可以说,唐诗就是一部唐朝的诗史。

诗中有魂。有人说,诗是灵魂的自白,心灵的梦呓。有人说,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好诗总是诗魂与人魂的对接,特级教师研修 所以常常是诗如其人。“如迷突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唐诗突出的特点就是自由、开放,诗人尽情展示生命的状态,不管是辉煌还是落魄,入仕还是归隐,唐诗使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活脱的生命。你看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傲岸不曲的精神。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登高》)用诗句表征了自己的辛酸与悲愤。再看“李杜”两位诗风迥然诗人的山河咏叹。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嘲讽统治阶级的奢侈享乐,白居易用了“奔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重赋》)“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宫人白发歌?”(《上阳白发人》)诗人意到笔随。诗风含蓄的杜牧用《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来讽刺唐玄宗。用《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统治阶级提倡佛教,劳民伤财的讽刺。两首诗,看似写景,实用隐晦方法飘逸讽喻味道。诗僧寒山用“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来描绘了超脱尘世,充满禅气的僧侣生活。李白用《独 特级教师研修 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来表达孤独和寂寞。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显露活活脱脱的老顽童形象。这些诗歌字字珠玑,句句含魂。

后缀。孔子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歌德说:“鉴赏能力不是靠阅读中等作品所能达到的,必须阅读最优秀的作品才能养成。”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的诗到唐朝已经做完了。”再看现代人的感叹:现在想表达的意思,唐代人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很多典雅的有深意的优秀表达,包括流行歌词,已是明显地浸润了古典元素。是啊,没有古文化的熏陶,读文章也就只不过是读点皮毛罢了。写点东西也只能是抄袭拼凑抑或是格式化的复制。要提高自己的鉴赏和表达能力,必须提高语言文字底蕴。提高文化修养,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是首选,而唐诗恰恰是最富有涵养的。

唐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且历经千年依然活力四射,璀璨纷呈。让我们走进大唐,走进唐诗,走进诗人的心灵,去领略其中的奥秘吧。作为教师,让我们多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教育人生。

第四篇:唐诗里的中国读后感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唐诗里的中国读后感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直就想写这个人,迟疑到今天。

有人曾说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苏轼之后便喜欢上了王维,越来越觉得这实在是一个生错年代的人。盛世之唐,那是一个开放甚于今天的年代,那 是一个狎妓风流的年代,那是一个狂放不羁的年代。而王维,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实在是一个完美得无可挑剔的男人。

这是一个琴棋书画文皆精通的男子。论文学造诣,他是盛唐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有诗心富惮意,并不曾遣词造句,苦心推弈,随手拈来,便是诗词。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他的诗词固然不及李白那样天纵绝才,也不及苏子那样疏迈旷达。而他天生的艺术气质,独有的画家,音乐家的敏感是旁人难及的。就连那陶潜诗中也隐有剑气,也 有抑郁难吐之欲。而王维晚年的诗,真的是清淡的毫无烟火之气。而写惯了田园山水,偶尔一写边塞诗,直可叫那些写边塞诗的诗人们直接歇手。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怕就连那岑参读了,也是要汗颜的。

论琴棋书画,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我们多数只知道他是一个善写田园诗的诗人,很少只道他是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深湛的艺术修养不是随便一个文人才子就可以达到的。

他年少时,岐王带了他去引荐给公主。他带了丝竹,琴艺精湛,再加之王维一皙白俊美少年,生得风度翩翩,使公主甚为惊叹,又复献上诗词文稿,太平公主折服于 他的才华。后来王维与公主,岐王及许多权贵都甚是交好。而他亦有一颗明净之心。他心仪公主,而那太平公主心中只有薛绍一人。他离开。只怕再晚一步,我便要 爱上你。他真是生错了年代,冷静理智得犹如现代男子。

他作诗《息夫人》——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个被后世称为红颜祸水的女子,楚王垂涎她的美貌,以武力将息夫人抢去作为夫人,息侯岔郁而死,息国自此灭亡。息妫虽然为楚王生了两个儿子,但她三年未与 楚王说过一名话,最终自尽而死。可笑自古祸国都是红颜的错,但他心怜息妫,他以一个男人的敏感之灵,慈悲之心怜惜她。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后来安史之乱,他略受牵连,不过总也安然无虞。有许多人过隐士生活,是因为仕途不得意,以此反抗,你天子不用我,你便失去了一个可用之才。若是那皇帝有召 回之意,早屁颠颠的蹦上京了。而王维晚年半官半隐的生活则是顺其自然,做也可,不做也可。隐也罢,不隐也罢。这是将佛意悟到心中的人才有的随意淡然。

他,论才华,论修为,论人品都是值得一写的。他一生无侍妾,发妻死时,正值三十壮年,再无续弦,从此更专心于佛学,隐于山水。他的思想情态,尤此可见。这 在盛世之唐,实在是难得再难得。女子都可以公然大张艳帜,以道馆为名,行云雨之事,男子有个三五十个歌妓,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就连那江洲司马青衫湿的 白乐天也是士大夫底色,也家蓄歌妓半百。王维,己超越了那个时代。

这是一个有才华,品格佳,富修养,有洁净灵魂,具艺术气质,温和淡泊的男人。再加上专一内敛,又生得英俊儒雅,实在是完美得无可挑剔。

第五篇: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最近喜欢上唐诗,诗的美感,诗的韵律让我印象深刻。

有人说,你想要去了解唐朝的历史,你就得去读唐诗;你若想了解唐朝当时社会,你就得去读唐诗;你想去了解唐朝人的精神面貌,你得去读唐诗;你想要去了解诗人的一生,你就得去读他的诗,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鬼白居易,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田园诗人孟浩然,边塞诗人岑参……他们都留下许许多多经典的诗作。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出的唐朝读书人的困难这一社会现实。而你想了解盛唐的精神面貌,你就要读李白的诗,他的诗代表了唐朝鼎盛的文化艺术。读杜甫的诗,你就能了解唐朝的历史和社会民生。还有很多诗人的作品中体现的是自己人生写照,比如李商隐的《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这些诗让我们更加了解诗人,了解唐朝社会很好的史料。

这些都是老祖宗们给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我喜爱唐诗。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2

严羽讲,“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我特别欣赏这句话。

纵览唐诗三百首,我注意一个事实,在盛唐那个时代,诗人的笔下,诗情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真的是在“理”之外。细读唐诗后我才明白,只有当诗歌插上了浪漫的翅膀之后,它才有可能尽情地翱翔在“理”的上空。

诗有别趣,其趣令人动情。日前重读唐诗,感慨颇多,现归纳体会如下:

其一、高明的诗人往往会驰骋其想像力,空所依傍,以求其境界出人意料。譬如读到一首好诗,而其技法、灵感及境界又为自己所不能时,我会由衷地感叹:泼墨简笔描之难。诗和禅一样,重在心悟而离言说。诗在技法上讲究“妙悟者不在多言”。当一首诗能达到一种禅境时,就更属不易。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喜欢那些具有禅意的诗作,因为它所表达的意境能够直指人心。

其二、一个博学有品位的诗人,总是一个能够纵览诸家的聪明人,总是一个能够改其习端,习禅心法的觉悟者。日久天长,他的诗作自然会达到一种无碍的境界,诗人也会活泼泼地创新出一道为世人所瞩目的风景。

其三、一个有成就的`诗人,一定是一个经过了几十年的修行研磨,已经到了一种“志于道、游于艺”境界的人。因为只要读他们的诗作,读者总能够品味出一种大自在的境界。就像架在千刃绝壁上的木桥,那是一种无心之心。

其四、一个体悟了禅境的诗人,一定是一个“夺一切境,入诗歌三味;乘境深处,自由无碍”的人。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3

这个假期我读了《唐诗三百首》,读完后,我觉得里面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伟大的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和诗魔之称。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的意思是:多么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岁岁循环不已,野火虽将那大片枯草烧的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速的`长势重新覆盖大地。虽然古道成慌,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复青春,行路人看见齐齐芳草而想起了离愁别苦,似乎着每一片草叶都包含别情。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果我家下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画画,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透过窗户,看到了一株抬头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风雨战斗,风嗷嗷地说:“哈哈,小草你是抵挡不了的,我比你强多了,哈哈哈!”小草轻轻的发出声音,坚强地说:“我不怕,我一定会战胜你的。”“小草,你就别做白日梦了吧!”风洋洋得意地说,风呼呼吹着不一会儿小草断掉了。这时,我还以为小草就这样完了,第二天早上,我起了一个大早,吃完饭后,飞快的跑到楼下,我很惊讶,小草活了,这时我情不自禁的吟诵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以,我们也要像小草一样不向困难低头。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4

这个寒假由于疫情的关系,假期不断延长。老师经常让我们读读背背《唐诗三百首》里的诗,刚刚开始我觉得很枯燥,难背。但渐渐地,我学会了看诗意背诗,觉得故事读起来很有韵律,郎朗上口,非常有趣。因此,我越来越喜欢读古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诗,它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句诗告诉我们看的书多,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了读书的作用很大。以前读书时,我总是心安定不下来,眼睛盯着书,心早已飞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看书很认真,每次看得都入了迷,看完一篇还想看一篇。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诗是无名氏的《金缕衣》,是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年华,花开适宜折时就要抓紧时间去折,不要等到花谢了去折空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是学生,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学习,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为了将来打好扎实的基础,时间不等人,时间是无价之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诗三百首》里还有许多像这样广为流传的.诗,有颜真卿的《劝学诗》,有杜甫的《望岳》,王维的《相思》,李白的《赠汪伦》……这些都诗人们智慧的结晶。他们的聪明是我们难以达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让我们以诗为伴,学习更多知识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5

如果说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么唐诗就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那简洁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可以说《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历久不衰的一种唐诗选本。

书中各种诗体都有,如:五言律诗、绝句、七言诗……在各个诗人笔下出现了一首首名诗,一个个名句。

既有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侣、歌女,甚至无名氏等“小家”。

书的取材也十分广泛,不拘一格。

不仅有描写自然风光的,也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还有表达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的。

既有描写归家时的复杂心情,又有描写君王爱情的悲剧……从市井风情到边塞风光,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这本书是应有尽有。

每一首诗的风格都不一样。

每一首诗出自不同诗人的笔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他像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做事上,时刻教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每一首诗都是那样耐人寻味,那样含义深刻。

拿起这本书再次细细品读,我发现: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都在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

品读书中的古诗,能让一个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让心灵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诗三百首》将唐代诗歌的精华,永远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一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6

一开始,我是不喜欢唐诗的,觉得它枯燥,故事性不强,没有其他它的书看起来有趣,所以不感兴趣。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很是着急,她就告诉我关于唐诗的一些故事。

妈妈告诉我,今天的我们,能读到唐诗其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古代,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更没有什么电脑手机百度,想保留和传承这些优美的诗句,真的是很难很难,要把它们全部收集整理到一起,可能要翻阅无数本书,说不定还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写记录。就像《春江花月夜》,这么了不起的'唐诗,它的作者叫张若虚,是“吴中四士”之一,到今天留了多少首诗给后人呢?你一定会猜,一百首?八十首?答案是让人震惊的,只有两首。还有我们都能脱口而出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它的作者是王之涣,而王之涣也仅仅只留下六首诗。一千多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好诗灭绝失传。如果大家都知道唐诗的来之不易,还会不好好读它吗?

慢慢的,我开始接受唐诗,爱上唐诗,品味每一首诗特有的意境,让我不知觉陶醉其中。我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送别诗,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送别的孤寂之情,而“一片冰心在玉壶”也表达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品质,为后人千古传诵。而孟浩然的一首《春晓》则构成了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情境,给我们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景!

我从唐诗里读到了四季风景,读到了人性光芒,也读到了人间喜怒哀乐,《唐诗三百首》带我领略了大唐精彩绝伦,让我重温了最温暖,最风雅的唐诗记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诗句,一定能够影响我的一生,帮助我一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7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历史的长河中,岁月的浪花冲刷走了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诗却如磐石般沉淀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收集了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诵读,都加深了我对诗歌、对古人、对历史的感悟。

读诗要有三品,品色、品温、品韵。读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们一起先看颜色:绿的酒,红的火炉,黑的天,白的雪,四种颜色呈现在眼前,能说不美吗?再看温度:酒本来是冷的,却被火炉加热了,虽说天快下雪,却让人感到一股暖意。最后看韵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绿色的小蚂蚁,小火炉上的火苗也在跳动,静中有动,整首诗仿佛有了生命。

唐诗的美还在于它的精。现代文章、诗歌的篇幅较长,文字比较华丽、饱满。古诗则不同,虽然大都只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玑,所以读诗要细。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诗,“潜入夜”“细无声”六个字让人感觉到春雨的君子风格,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儒者风范。

为什么这么精简的.文字却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为古人的诗也是源于生活,读诗也就是读生活,诗里有人生、有道理。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惜时;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相思;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壮别;有“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转,遗恨失东吴”的惋惜……

唐诗的美无以言表,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它是读诗人的心跳与呼吸,也是读诗人行走的步伐。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8

在中国文学史中,有这么一些文字发出它那万丈的光芒,它就是古诗,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每一首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字,却如海上的照明灯,风雪中的煤炭,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的哲理。古诗,他并不是哑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他都像老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一首诗,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这些诗人已文明于世,而这些古诗却不得而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人所遗弃,不被众人所知。它们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灿烂。它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

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每一首都是那样的含义深刻。拿起《唐诗三百首》再去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每一首都是一个伊索寓言,告诉别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古诗,能让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让事业的流浪者重新成为有名的人士。古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地去品读,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中国人对文明的梦想。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了不辜负古人的希望,我们要为之而努力,为之而奋斗。不仅是为祖国,也是为我们自己。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9

我在收拾旧书的时候发现了两本配套的唐诗三百首,我就拿起来看。

随便一翻就翻到两首古诗而且都是学过的一首是望庐山瀑布,温习一下吧,估计好多人都忘了。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还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再温习一下也不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又翻了一页,看了一会,都是没学过的诗。有一首是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还有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我去电脑上查了一些有关赤壁和巴女谣的一些资料。赤壁这首诗的意思是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巴女谣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个巴地的女孩骑着一头牛,唱着民歌,沿着处处铺展着荷叶、处处盛开着荷花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记得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我个人觉得能让我们长知识,都了解古诗,所以可以去看一看。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0

从小在老师的引导下,我爱上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读散文,看小说,赏宋词。然而,我最爱不释手的还是那本《唐诗三百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真正领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诗真挚的情感。每当看到妈妈为我操劳时,我就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学毕业了,同学们要分别了,我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期待与他们重逢。

阅读《唐诗三百首》,我发现领略诗人的诗句也是一种享受。我学会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维,享受一会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难于上青天。每当下雨时,我便感受到杜甫对春雨的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听到美妙的乐曲,我会感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辉煌的帝国渐行渐远,在它背后却留下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些巨匠大师使唐诗迸发出最壮美的光彩,而盛唐气象,也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这个世界在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依然会有像你我一样为他沉醉,被他启发。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读唐诗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1

中国有这么一些文字,发出它那万丈光芒,它就是古诗,也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中国曾经的历史文化。

就这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字,却如海上的照明灯,时时帮助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这一切,都离不开古诗告诉我们的.哲理。古诗,她并不是哑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她都像老师那样教导着我们,关心着我们,给予我们希望。每一首诗,都出自不同诗人之手,这些诗人已闻名于世,而这些古诗却不得而知。它们是那样的孤独,被众人所遗弃,不被众人所知。它们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灿烂。她们在干些什么呢?原来它们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们的发现。每一首是都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样的含义深刻。

拿起《唐诗三百首》再去细细品读,我们便会发现,每一首是都是一个伊索寓言,告诉别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品读古诗,能让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让事业的流浪者重新成为有名的人士。古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的去品读,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辈子受益。

《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中国人对文明的梦想。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了不辜负古人的希望,我们要为她而努力,为她而奋斗。不仅是为祖国,也是为我们自己,创下伟大的事业。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2

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读诗,可提升人的智慧与培养情操。唐诗乃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世界文学的璀璨明珠,我初识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之后,我便沉醉于唐诗的世界。

初读诗,读的是易上口的语句;再读诗,才读出了诗中字词的斟酌;渐渐的,我在师长地指引下,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情感。我最爱在学校的文化长廊的浓郁书香里,读读唐诗,读李白的豪情,在意境中饮酒放歌;读杜甫的雄浑,让我和他一起忧国忧民;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让自己感染心添一份清雅……每于内心潮澎湃时,仿佛自己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唐诗陪伴我走过人生的种种境遇,当与友人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心中的慰藉。当考试失利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惟有诗,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和精神支柱。

社会迅速发展,物质充盈却精神匮乏的时代,很多人忘记了自己的文化之根源和唐诗,去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外来事物。有新闻报道: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的精粹和内涵,其实质是极其肤浅和悲哀的。如果我们还不警惕外国文化入侵,有一天我们必将在世界民族之林迷失自我,到时我泱泱中华安在哉!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对国学的热爱之情,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迫在眉睫。

我觉得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我们都应该读唐诗爱唐诗,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更是因为唐诗的美,因为唐诗的智慧。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3

起初,唐诗带给我的印象是单调、乏味的。后来,阅读了《唐诗三百首》,我对唐诗又产生了新的印象。

唐诗是多彩的。

唐诗,是绿色的。它既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嫩绿。嫩得青翠,嫩得可爱;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淡绿。淡雅的颜色若隐若现。它们不像墨绿有深沉的颜色牵引住人们的眼球,只是靠着一点点淡淡的绿色博得人们的青睐……

唐诗,是红色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淡红,像泛起了红晕的少女的脸颊;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红,红得灿烂,红得似火。

唐诗,是白色的。是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白,白得纯洁,白得无暇。令人陶醉。是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白。不是那种纯洁的白;不是那种透明的白,而是那一缕缕皎洁的白。白得悲惨,白得寂寥,白得凄凉。

唐诗,不仅是多彩的,也是精彩的。

有“独怜幽草涧边生”的荒野之景。描绘了荒山野岭的独特环境。令人对野草萌生爱怜之心。

与上句相比,我更喜欢、更觉得杜牧的《江南春》更为精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现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雨景。黄莺动听的歌声加上鲜嫩的绿叶与红花,江南城里到处都是酒家的旗子在缓缓飘动。南朝建造的宏伟寺庙,不知有多少楼阁沐浴在蒙蒙细雨中。这美丽的春雨图秀了江南的景,醉了人们的心。

唐诗,是多彩与精彩的!《唐诗三百首》一定会让你对唐诗有很大的了解!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4

唐诗,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诗歌的高峰,而《唐诗三百首》更是唐诗中的精华。从牙牙学语起,父母就教我们背诵唐诗。什么:白日依山尽呀,床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们童年的歌谣。自学习认字后,各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也成了我们启蒙读本。

就诗人而言,我比较仰慕李白。李白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诗仙”啊!我很喜欢他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呀。

我还喜欢李白的《春思》、《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这些语句优美的诗歌。

就诗歌形式而言,我比较喜欢的多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之类的诗,因为它们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容易记住。但有时不足二十余字的唐诗竟也包括多层的意境,而且每个字各具文采。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可谓唐诗中的有名典故,竟会达到得一字而诗意盎然,易一字而诗意全无的地步。这,真让我佩服之极。

现在,许多唐诗都已进入了我们的小学教材中,成了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入门阶梯。而我的书架上,也有几种版本的《唐诗三百首》,它们成了我常读常新的读物,读后令人浮想联翩。我爱《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5

今天早上,我读了《唐诗三百首》。读完后,我觉得里面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是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也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王’和‘诗魔’之称。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意思是:多么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岁岁循环不已。野火虽将那大片枯草烧得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速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虽然古道城荒,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复了青春,行路人看见萋萋芳草而想起了离愁别苦,似乎着每一片草叶都包含别情。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我家后院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画画,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透过窗户,看到了一株抬头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风雨战斗,风骄傲地说:“哈哈!小草你是抵挡不了的,我比你强多了,哈哈哈!” 小草轻轻发出声音,坚强地说:“我不怕,我一定会战胜你的。” “小草,你就别做白日梦了吧!”风洋洋得意地说。风呼呼吹着,不一会儿,小草断掉了。这时,我还以为小草就这样完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了个大早,吃完饭后,飞快地跑到后院。我很惊讶——小草活了,它又重新披上那绿色的衣裳,又重新抬头挺胸的站在地上。这时,我情不自禁的吟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以,我们也要像小草一样不向困难低头,不怕挫折的顽强精神,要让自己在生活中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下载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唐诗里孤独漫步读后感(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诗》读后感

    《唐诗》读后感 《唐诗》读后感1 孔老夫子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吟诗作对,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达交流的寄托所在。《唐诗......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唐诗三百首》这本书,里面有好多描写风景的古诗,比如:李白写的《望天门山》、王维写的《山居秋暝》、张九龄写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韩愈写......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这是一本比我的.年龄还要大的书,是哥哥小时候妈妈给买的,是儿童版带注音,书中个诗配有彩图,特别容易记住。每篇诗的下面都有解说,告诉你这首诗的意思。妈......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古诗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出它万丈光芒。是中国文明的见证。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发的精神力量。《唐诗三百首》中,那简......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孔老夫子言:“诗,能够兴,能够观,能够群,能够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吟诗作对,一般都是文人墨客的表达交流的寄托所在。《......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一开始,我是不喜欢唐诗的,觉得它枯燥,故事性不强,没有其他它的书看起来有趣,所以不感兴趣。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很是着急,她就告诉我关于唐诗......

    《唐诗》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1 今天的“诵千古华章做少年君子”诗词吟诵会让我感慨万千,我不禁想起自己那本读了千万次的书——《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