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共五则范文)

时间:2020-05-02 10: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和自由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和自由读后感》。

第一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和自由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和自由读后感1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是金融学,我的专业和我现任工作没有一点联系。而我对幼儿教育也不是很了解,知道的只是简单的,很浅的传统教育方式。中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都不太了解的我,现在有机会尝试西方的幼儿教育。

爱和自由,起初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很理解。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的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就是爱。而自由,是由自己作主;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不受限制和约束。蒙特梭利说:“儿童只要依靠爱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幼儿园里,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上得以发挥。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在中国,遗憾的是,大部门家长却不懂得这些,他们做了些什么呢?一方面,他们总在孩子没感觉的时间强制孩子。另一方面,他们在孩子有感觉的时间没有把相应的词语同孩子内涵的感觉配上对。

孙老师的《爱和自由》让我了解到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来到这世界,他(她)们是伴随着内在的一种东西来到这世界,蒙特俊利把这称为“精神胚胎”。孩子的思想是很简单的,成人要是和他们说话太多或者复杂的时候,孩子的思维就会被成人弄的混乱,用简单的话去和孩子沟通,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很乱。成人有太多的“专制”和“越权”,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大人的安排,可不知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成人常常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经历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我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体恤,要学会相信,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爱和自由读后感2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做《爱和自由》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细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明白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境,感知儿童的苦难。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应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自我有限的教育经验是否能够满足于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本事”之一。

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我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让孩子觉得自我是“坏孩子”更容易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能够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我原有的优势,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发现,原先作为教师,我是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急于批判学生。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聆听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本事,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样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本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经过阅读《爱和自由》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同时,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我们火热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期望的火花,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个学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

爱和自由读后感3

《爱和自由》的作者是孙瑞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的创始人;这本书的写作是基于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

看到书名——《爱和自由》,我们首先会思考爱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无法用言语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孩子的爱也是伟大的爱,但是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的定义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简单的说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本书可以说自由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面对孩子,有时我们却又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

对于孩子的爱和尊重,我们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很多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得很累,所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我知道给孩子爱和自由,如果只是所说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却不是那么轻松的,传统的教育,传统的文化,传统的风俗,好多好多的传统限制着我们今天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当我们觉得孩子是这样的时候,他们呈现的却总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给他们的偏不要,我相信父母此时一定在想,我都把最好的给他了,他总是不要,我有给他爱啊,我是如此的爱他,为什么他还是不如我的意呢?要做到真正的给孩子爱和自由,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痛,面对即使是孩子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是他是他,你是你的这个事实,要放下对孩子的期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我是一名教师,也需要面对这痛的,期待是老师的期待,如果将其投射在学生身上,那便是在禁锢他们的自我发展,是在压抑他们的自我发展,要给他们全然的自由和爱,必须先放下内心的期待,放下对孩子们的那些不允许,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们自由并且给他们真正的爱。

爱孩子,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在生活中给予点点滴滴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愿意给我们沟通,因为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希望让我们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孩子们而又给我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4

读了《爱和自由》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也有一些困惑:

一 触动:

书中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关于父亲的爱对女儿的影响这一段,“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夸奖的话,她长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较失败.......”这一段虽然这不是这本书的主流思想,但的确对我的触动很深。我小的时候爸爸从来不夸我的,他不是不爱我,也不是不喜欢我,但他们那一代人似乎不懂得怎么去爱孩子。当家里有客人来我家,客人夸我哪里哪里很好的时候,爸爸都会说:“好什么呀”这让我很灰心。

前段时间和老公有些问题,那天我们半夜跑到小区的草地上谈心。

老公问我问什么做什么事情都那么需要他的肯定,我说:“我那么尽力地去做一件事,都得不到你的肯定,我当然不舒服。以前工作的时候有老板和同事的肯定,现在不工作了,一个全职家庭主妇,能得到谁的肯定呢?当然是你。”老公说:“你为我和为我们这个家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里,我知道你为我们也牺牲很多,但我觉得没必要总是挂在嘴上啊?如果你真的这么在乎,我以后每天都夸你好了。”

看了《爱和自由》后我明白了,原来是我在小的时候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足够的夸奖。

二:困惑

关于配对,对于一个小BB,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我们说的和他感觉的配上对呢?就如书中的例子,一个孩子咬一下梳子,再咬一下毛巾。如果这个孩子在咬毛巾,我们是该说“柔软”还是该说“毛巾”?

我弄不明白,我们怎么能知道孩子这时候的注意力是在这个东西本身,还是他对这个东西的感觉?

还是这个东西的颜色?蒙氏要求简洁,要求将一个概念和其他事务隔离开,而在实际操作中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比如教具色板,举起来,说:“红色”,但孩子可能注意的是这个木板的形状哦。

三:疑问

蒙氏的孩子走到社会上真的能完全适应吗?书里有谈到这个问题,但她说的是纪律,这个我没有疑问,我有疑问的是其他方面的适应。就比如尊重这个问题。蒙氏的孩子在院里是受到尊重的,可是到了社会里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尊重别人,那么对别人没有理由的不尊重孩子会如何应对?书里有谈到一件事情,讲作者的朋友把她的儿子逗哭了,她说她们院里的孩子是没有人逗的。但孩子不能总生活在幼儿院里呀,他要出来呀。出来以后的环境完全是不同于院里的,孩子怎么适应?目前社会的大环境还不是蒙氏,那么怎么解决蒙氏和非蒙氏接口的问题?

四:感慨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爱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断地学习。如果因为爱孩子而毁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让人痛苦了吗?我从《爱和自由》学到的,该怎么爱我的孩子!我才有资格和权利对孩子说:“妈妈爱你!”

爱和自由读后感5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做《爱和自由》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

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自己有限的教育经验是否能够满足于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能力”之一。

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更容易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己原有的优势,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发现,原来作为老师,我是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急于批判学生。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聆听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能力,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 通过阅读《爱和自由》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同时,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我们火热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个学生像一棵棵小苗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

爱和自由读后感6

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过,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记得曾经有位姐姐带着自己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师?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接着,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

怎么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

爱和自由读后感7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8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从事幼儿教育四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与爱心的老师,但是看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宝贝来说是一种不好的感觉。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够,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潜力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但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因此我们处处留意,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貌,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老师的吧,老师是为你们好,老师爱你们。”

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老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宝贝真正的爱与自由。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教师,我们怎样去“教授”知识呢。,我认为我们就应改变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超多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孙老师说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此刻我们忘记了自我的童年,忘记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记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记自我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这是我们的遗憾,因此我们更就应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就应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快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完美的未来。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

爱和自由读后感9

我越来越喜欢孙瑞雪老师的书,尤其是《爱和自由》,我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位好朋友,尤其是孩子的妈妈,做好一位母亲,尤其是好母亲真的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自身的成长能够给予孩子无穷的力量。

我自己也是一位四岁孩子的妈妈了,在没有接触《爱和自由》之前,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总是想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懂规矩、爱学习的好孩子,班级最好没有调皮的孩子多好啊!读完《爱和自由》后,自己简直有点无地自容了,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要你做好指导、观察、协助就可以了,《爱和自由》改变了我,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如果是以前,如果一个孩子犯错误了,我一定会大声训斥,并告诉他下次不要这样做了,在这样做就会……一些威胁之类的语言,现在我不会了,无论孩子犯什么样的错误,我有时候情绪也会有些波动,但是我时刻告诉自己,放松心情,毕竟是小孩子吗,有时孩子会把玩具摔在地上,还会用脚去踩,这时候,我们首先告诉他,请你把玩具捡起来,我来帮助你一起把玩具归位好吗?有的孩子会和你一起做,而有的孩子根本不理会你,跑掉了,其实没关系的,一次、两次……总有一天,他会非常高兴地和你一起收拾玩具并归位,老师对孩子的爱与包容、还有亲切的口吻时刻都在感化着孩子,慢慢的孩子们也学会了“请”“对不起”……这些语言,他们也会爱老师、并且关心老师!

孩子是否犯错误了?有时候我们常常把孩子们的探索当成了犯错误,我的孩子也常常模仿大人拖地,现在我允许他做这些事,还有他特别喜欢用抹布擦桌子,但是还想模仿我平时用水洗完抹布再去擦,由于空间的有限我还是没有给他充分的自由,没有允许他这样做,只是给他一块我拧好的抹布,他擦了一会,于是拿起自己的吸管水杯喝了一口水吐出来,反复这样做,抹布便吸了很多水能拧出来了,他很高兴,用自己的小手拧抹布,擦地、擦桌子、擦门、还去擦自己的小鸭子便盆……干的特别的起劲,虽然弄得地板湿湿的,但总比要去水盆洗好的多,我只能一会再来收拾了,如果换成从前,我也许不会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去做,其实小孩子不一定就喜欢在一个地方玩玩具,看书、生活中的这些事情都是在帮助他成长的!是孙瑞雪老师改变了我,使我允许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误,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家长怎样看待孩子们的每一次错误,最好用积极、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一味的重复这项错误,我们大人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情来解决孩子们的错误!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必须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他以后过不好的生活;我要让他出人头地。好像只要我们努力了,孩子就能过上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实际上,儿童是依据内在的理性独自发展的,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然的,而不是大人强硬的灌输进去的,所以,儿童应当自我去亲身体验,将经验肉体化,才能构成属于他自我的概念。

蒙台梭利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玩具火车玩,他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火车必然要在轨道上走,这是成人的规则,而孩子用这个火车在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当在火车轨道上走。”爸爸给儿子示范怎样走。他的孩子不想这么做,但爸爸认为应当这样做,他就不断地干涉孩子。

我们是不是也经常这样做?我们带回家的玩具,孩子并不按常规的方法来玩,而是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玩。

我给阳阳买的玩具汽车,刚拿回家,教他放在地上跑,可是他却拿起来用手转动汽车的轮子,专心致志地看着它转。无论我怎样示范正确的玩法,他都不为所动,依旧执拗地看轮子转,并且一玩就能玩很长时间。我遂放弃了教他的想法,任他自由去玩。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能够让汽车在地上跑的飞快,比我玩得都溜。我想这或许是他发展到了这一步,或者这只是他研究汽车的一部分。

因为他有时候还会将发动起来的汽车不是让它向前跑,而是让他撞到物体上,然后再将汽车拉回来,反复地撞。奶奶着急的喊他:别这样玩,把汽车就撞坏了!他不听,照玩。我看了孙教师的《爱和自由》后,认为他是在找寻属于他自我的独特的感觉,所以我不去干涉他。

经常受到外力干涉的孩子,在感觉上的发展会有必须的缺陷。孙教师说的“济济”小朋友的表现,让我看了感到十分心疼。一个幼小的孩子,别的小朋友每当按自我的方式去玩玩具的时候,他都要去干涉,让别的小朋友按他的方式玩,搞得别人压抑得受不了。而他自我呢?得经受多少次如此的压抑才能构成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心态?大人那些自以为是的正确方法是多么地伤害孩子的感知本事!

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我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我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的,那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用自我的感觉来感受属于他的独特的世界!

【爱和自由读后感】相关文章:

1.《爱和自由》读书心得

2.读书心得《爱和自由》

3.爱和自由读书心得

4.爱和自由的读后感

5.《爱和自由》读后感

6.《爱和自由》800字读后感

7.爱和自由读后感3篇

8.《爱和自由》的读后感

9.爱和自由读后感6篇

第二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四年前就看过孙教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以往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教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我和孩子都很痛苦。一向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我好像已经尽全力了,可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教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教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异常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供给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向在充当一个主角——“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我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供给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我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向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我喜欢的工作中,教师不会把自我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我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我身体很累的时候,心境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样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十分的无力也十分的无奈。此刻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白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期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靠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我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明白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我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爱和自由读后感2

书的第一句是:这是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这句话概括了我们家长阅读的目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而且特别适合我们中国家长阅读,我经常会在书中阅读到这样一句类似的话:一个人情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他的智商,情商的培养远远比智商更为重要,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是我一直困惑的难题。这本书恰恰用“自由”两个字点开了我的疑惑。我应该试着像书中说的一样,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

我孩子自上一年级以来,突然表现出很多缺点,比如不认真、注意力分散,这些情況在没有上一年级之前都很少发现,而且孩子变得没有以前自信和开朗。我反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孩子的父亲都做好了孩子上一年级的准备,从一上学,我们就很重视,学习也抓的比以前紧的多。父亲从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变成了严厉话多的家庭辅导员。妈妈更是变成督促孩子学习的复读机。一下班,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问孩子说:作业完成了没有?今天在学校有没有被表扬,有没有被批评。作业没有写,就严厉批评;作业写完了,没有认真检查有错题,照样批评;作业写的很好,赶紧趁着还有时间继续复习。我们家孩子从上小学就变成了这样子,放学回来就是家长让孩子赶时间抓学习。

这些天我通过读书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高效的学习,为什么我们父母要暴躁地教育、辅导孩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是不是一种伤害?对我们亲子关系是不是一种伤害?这个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读这本书,我了解到自由的更多含义。孩子上学学习知识并非一件痛苦的事情,完成作业也是孩子在成长阶段自己自身能力提升的一种体现。就像书中所说的,孩子有自己的自然生长规律,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我觉得是我们家长间接地把孩子的学习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如果一件事情被认为很痛苦,那么就会加深事情的解决难度。我们不停地催促和批评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痛苦和更糟糕,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反而把学习的事情变成了家长的责任,一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妈妈写,为了老师写,而不是自己,如果学习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孩子的学习会失去很多动力和兴趣。如何快乐成长?如何快乐学习?是家长都想知道的,这一点很难得到确切的答案,因为有无数的教育专家和老师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喜好都不一样,我们只能慢慢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去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孩子在学习,我们也要学习,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学习的方法多了,也许就能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孩子快乐成长和学习的方法。

我最近在我们家做一个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和孩子的父亲商量好,用一个月的时间不批评孩子,用激励和鼓励的方法进行教育,用扣分和积分制度管理孩子,还有就是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她的责任心,这些方法也许很老套,没有什么新意,我们以前也做类似的积分奖励表格,效果不好,但是这次最重要的不是积分,也不是奖励的奖品有多好,孩子有多喜欢,而是我们家长的改变,改变我们教育辅导孩子的态度。我们家长约定好了一个月,不批评孩子,然后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可以快乐学习,为什么要痛苦的学习呢?如果这个效果不好,再继续找其他方法。

这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适度的爱是自由,过度的爱则是剥夺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3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一直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己好像已经尽全力了,但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老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老师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

“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己身体很累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非常的无力也非常的无奈。现在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赖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己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知道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爱和自由读后感4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曾经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形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己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幼儿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己,我该怎么让幼儿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但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知道该如何人来面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但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更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但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而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己。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那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

但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来爱和自由真的可以并存,而且非常重要。爱和自由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有趣,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现在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爱和自由读后感5

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看书的过程中,会回忆到自己儿时的记忆,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学习的记忆,更多是玩。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期学习的过程更多像是玩的过程,从中来获取感受,就像孙瑞雪女士说的,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实在童年时期建立的,这种认识将持续整个人生;安全感、独立性、自信都是源自一个稳定的哎的环境;让孩子成为自己,需要的是自由。正如书名“爱和自由。”

爱,是给孩子充足的爱。不是给予肉体的生命,而是从身体的完整到精神的完整。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在接触到幼儿教育之后,我的意识发生变化的是,关于孩子,并不是单纯的给孩子带来生命,在生理发育上,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而是在儿童0—6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感受到儿童的情绪、心理、智力,而这些衍生出来的,而是让孩子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影响到孩子自我、尊严、幸福、价值的感受。作为老师,在指引的过程中,不是直接给予结果,或先入为主。而是需要引领孩子,在认知过程中帮助孩子去区别概念,理解概念,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感觉,慢慢长大。

培养儿童的认知和感觉。书里有一个孩子玩瓶子的例子,儿童内在精神的冲动支配着身体去实现,这个过程的变化,行程了儿童自身的实体化。这就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注意到一个感兴趣的物体。通过精神的冲动支配着身体去感受事物,建立概念,在与现阶段的'认知形成连接,产生了认知。但对于大人来说,习惯从自己的经验干预孩子,从而让孩子产生认知的过程,总忍不住破坏孩子探索的过程,不自觉的破坏了孩子的发展点。而殊不知儿童,也需要在感受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的累积。

儿童的心智发展。我们都知道,随着现在社会竞争给予成人的压力,会让我们将感受到的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变得优秀来应对这种社会压力。所以很多大人会给孩子报很多提升自己的课程,却没去尊重孩子是否感受到压力,因为儿童的语言有限,其实不会清楚的表达自己接受还是拒绝,只能通过哭、逃避、不专注来做反馈。所以,儿童心智发展是重复和连接的,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过分的干预。不是纯粹的知识输入,却与生活无关,通过知识量去判断儿童的智力水平。而是儿童可以独立的观察、思考,从而感触,感受,顺其成长规律的理解了物体的概念,掌握了技能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智力的形成过程了。

孩子的自由,是独立。独立从外部因素上,有生活常识上的经验,表达,自主。从精神上,是有安全感、自信、与幸福感。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将孩子放在与我们平等的水平线上,从语言的沟通,行为的秩序,保持着耐心与不约束,让充足的爱使孩子独立,自由,心有归属。

让孩子自由、快乐、积极主动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件事简单,却又不简单。这要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容忍孩子在做与自己认知世界向背驰的事。这就是给予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探索的自由。使其保护了自己的兴趣,从而掌握了规律,

这本书也让我丰富了对幼儿的认识,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有了判断与方向。并提醒我,与孩子相处,尊重孩子的思想,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孩子完整,独立的童年。对成年的我们,学习什么是爱,爱会使人独立,心安,踏实,精神上的安全感。从而变的自信,做到真正的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6

暑假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一书,认识了孙瑞雪和她的蒙特梭利教育,书中观点提倡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去尝试。书中认为:“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孩子6岁前,其成长更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信息环境,让孩子接收积极信号。在6岁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因为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自由到极致,他就变得自律与顺从。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畏惧强权,迷失真正的自我。

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幸福。但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儿童,往往失去了本身属于他们的时间与自由,大人们对于孩子的一些“专制”与“越权”,使得孩子不得不“被逼”着去做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做的事情,只是为了达到家长的虚荣心。家长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必须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才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效果。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程序和心理。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这不得不让我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产生反思,虽然我没有像一些夸张的父母让孩子学这学那,兴趣班也安全按照孩子的意愿,孩子的周末也是轻松度过的,但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预”,当儿子做事动作很慢时,我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相反我会全力包办。正是因为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错误地理解对孩子的”爱”,所以儿子虽然很有礼貌、很懂事,做事认真、静心,但儿子还不太会系鞋带、剪指甲……

而作为一位教师的我,往往也会“剥夺”孩子们的“自由”,对孩子有太多过分的“呵护”,我怕沙子会伤眼睛而不让孩子们去沙坑玩,怕孩子不会扫地而每天不辞辛苦自己搞卫生,怕孩子们意外受伤而禁止他们奔跑……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的爱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自由呢?

首先,我觉得不论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控制”孩子的想法,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行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孩子很爱模仿,他就像一面镜子,会毫不保留地将父母和老师的样子在他人面前折射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不仅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

其次,给孩子犯错的自由空间,比如:孩子由于粗心考试不理想,有的家长见状就会一味批评孩子,指责他,有了这些经验,孩子可能一到考试就担心,担心考差就会遭到父母的批评。这样,孩子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中,他失去了犯错的自由,这样的孩子还能学好吗?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 ,与他分析原因,告诉他,在今后怎样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这样,孩子的内心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孩子不会自卑,也得到了自由。

爱是什么?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无止息的等待。一位教师或家长如果用爱的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一定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的,更会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和生活。

爱和自由读后感7

今天收到了一份欧阳老师给我的,关于一位家长在看过《爱和自由》这本书以后写的读后感。读罢我深受感动。虽然我还没有看过《爱和自由》这本书,但我已从这位妈妈的文字中感受到额,作为一个家庭,特别是作为家长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从这位母亲发自内心的深刻感受中,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教育上存在的诸多不正确的方式,对孩子所造成的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

新的学期,我把孩子送到了新的学校,虽然学校离家很远,我也没法天天看到孩子,也不能在孩子身边唠唠叨叨地嘘寒问暖。但是我的内心已经意识到了:我必须这么做。因为我已经从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不让他学会独立,可能会耽误了他一辈子,也必将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我总认为: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好好的,让他衣食无忧,只管学习,其他什么不用管。这就是母爱最好的体现。可是我错了:每次出差我都会心神不宁,怕他衣服穿少了,书包整理好了吗?洗完头,头发吹干了吗?凡此种种,唉!就是因为平时对孩子的照顾太多,以至于孩子这么大了还像个六七岁的孩子。自己也总觉得他怎么老是长不大,却没有发现时自己错误的放回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人。

“爱的同时也包括了自由,没有自由的爱,也不能称其为爱”。看到这句话,我也思绪万千。是啊,想想他这么大了,除了读书,我们到他到外面走走的时间太少太少。有时候,甚至他想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自由都会被我剥夺。我和他爸爸平时工作很忙,等到节假日只想在家休息,一点也不想动。我没有想到:孩子在这个阶段正是要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多带他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自然美好的风光,让他的心情能够彻底放松下来,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平时我们和孩子沟通的太少,总是用自己主观的意识去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不许怎么做。却不会想到我应该在告诉孩子我的想法的同时,也听听他的想法,并通过沟通来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满意的答案。这样一来,孩子开心,自己也开心。否则,孩子会认为他只有接受的份,再也不想说出自己的看法。是我剥夺了他表达自己心声的看法的机会,同时,还葬送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和欧阳老师才接触了两次,但是从她的谈话中,我能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回头想想,老师才接触了孩子两三天,却已经把孩子身上的问题看得很透彻。而我和孩子天天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却还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至于现在孩子的问题严重了,我才开始着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并没有正确地爱孩子,关心孩子,而对孩子而言,他也没有被真正地爱过。想想真是惭愧,我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幸运的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来到新的学校,来到了西外这个大家庭。同时,他也幸运地成为了欧阳老师的学生。我相信:我的孩子有救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反省自己,好好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从中汲取别人好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我想只要我有心去做,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孩子要走的路还很长,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为他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他真正感觉到:他拥有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爱和自由读后感8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从事幼儿教育四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与爱心的老师,但是看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宝贝来说是一种不好的感觉。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够,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潜力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但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因此我们处处留意,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貌,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老师的吧,老师是为你们好,老师爱你们。”

我相信,这是大多数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老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园密切合作,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宝贝真正的爱与自由。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教师,我们怎样去“教授”知识呢。,我认为我们就应改变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超多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孙老师说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此刻我们忘记了自我的童年,忘记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记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记自我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这是我们的遗憾,因此我们更就应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就应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快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完美的未来。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

爱和自由读后感9

《爱和自由》是孙瑞雪的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它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她以往说过“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代替: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务本质的本事,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我……本书将蒙氏思想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如精神胚胎,孩子的工作,感觉练习,敏感期,智力的构成等作了通俗化的介绍,并用相应的事例做了说明,虽然有些事例似是而非,但增强了可读性。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我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能会记住一些叮嘱,会改善你的一些行为,给孩子“爱和自由”。但如果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把这些作为望子成龙的手段,而不是从本质上放弃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有权利做自我的决定,有权利选择自我的生活,并为自我的行为负责,那么这些改良能坚持多久呢?当升学的压力和诱惑摆在你面前,能给孩子多少真正的选择自由呢?

如今,我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对于孩子的“爱和自由”更需要理解和相关的知识。有时候我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时候会忍不住经常问自我,我该怎样让儿童能更加好的学习,更加做到在游戏中学习。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时候会让我忍不住发火,可是我爱他们,爱的那样深切,爱的那样无奈,更让我不明白该如何来应对他们。在那个时候,我就会用一些规矩来压制他们,虽然我也明白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很好,可是在爱和自由中,我不明白该如何抉择,那时候的我甚至认为爱和自由不能存在。可是孙瑞雪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她说无人打扰的儿童是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的,他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姿态。而那些对环境无法感知的儿童是因为他受到的压制太大了,当压制大到足以使他的痛苦时,他不但不能把握这个环境,并且他一旦发现这个环境中没有人约束他,他就开始破坏,发泄自我。

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靠于自我的断定,那些不守纪的现象就变成偶然的现象了。可是在我们的国家中,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知识和道德,这样我们必然走到了一条歧路上。

原先爱和自由真的能够并存,并且十分重要。爱和自由能够让幼儿在生活中学的更趣味,学的更加自信,学的更加开心。作为教师,让孩子学的开心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不学。此刻起,我该试着让孩子在自由中学会自我学习,在我的爱中幸福的过完每一天。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从事幼儿教育四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与爱心的教师,可是看完孙瑞雪教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宝贝来说是一种“虐待”。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够,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本事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可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所以我们处处细心,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貌,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教师的吧,教师是为你们好,教师爱你们。”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教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仅有家园密切合作,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宝贝真正的爱与自由。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教师,我们怎样去“教授”知识呢。,我认为我们应当改变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很多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孙教师说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仅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仅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欢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此刻我们忘记了自我的童年,忘记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记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记自我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这是我们的遗憾,所以我们更应当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应当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教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欢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完美的未来。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

第三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保持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待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

《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现在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这是我们的遗憾,因此我们更应该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应该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快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向都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明白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呵呵。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2

《爱和自由》一书从20xx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10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0-6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会有多少孩子能幸运地获得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呢?孙瑞雪说,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无人能够替代。他们用嘴啃东西、用手触摸东西、扔东西、摔东西、他们自己吃饭吃得哪儿都是,他们打小朋友……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卫生、不礼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觉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直接决定着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限制了这种对生命的探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外公给自己的外孙买了一辆很好的小汽车,外孙看到后很喜欢,就拆着想看看怎么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车被拆坏了觉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车放到大衣柜上藏着了,说要等到孩子不会拆的时候再给他玩。过了几年,等再把小汽车给外孙的时候,外孙已经对拆小汽车不感兴趣了。如此这般,买这个小汽车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给孩子一件东西,不让他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车相处,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那这个东西是买个自己呢,还是买给孩子的呢?显而易见,这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的这一想法。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爱和自由》读后感3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保持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待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应该清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直告诉她“宝贝,你一定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直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一定会是美好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今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间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4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光,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就应是“活泼机灵”的。应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我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我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续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应也是需要一点时光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决定,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立刻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透过行动来构建自我。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齐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带给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必须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就应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这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一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就应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5

之前自己曾经读过一本《童年的秘密》,《爱和自由》和《童年的秘密》里的观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秘密》。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这本书自己感触深的地方摘出来谈自己的感受。红色为摘录《爱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顺序不是原文顺序。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玻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晒的一坛子柿饼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表叔用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

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看下面:

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这一条我这个妈妈感觉做的还比较好,从来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语不去关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时,我抱出去,看见她在看什么,或者她可能会看到什么,我都会把我的注意力变成她的注意力,然后轻轻的告诉她她在看什么,这个豆豆说话比较早以及现在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觉得应该和她从小跟她说有关系吧。另外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爱和自由》读后感6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7

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我觉得接受孙瑞雪老师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孩子们真的很幸福,每看到这八个字,心里舒服,很和谐。

因为我心里也渴望这样不被束缚,跟着自己的内心走,不受外界的干挠,做自己,爱自己,感受自己。

书中有几处我心里的感触颇深的。

在未加入爱如是幼儿园并还读了几年的学前教育的书竟不知道胎儿在妈妈体内形成的时候,她内在本身就有一样东西,等孩子出生就指引孩子去发展,去捏什么,去抓什么,蒙台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

是的,我们太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成人给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甚至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们,按其我们所希望那样让孩子成长。

想想就觉得很难过,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做他自己,甚至孩子想玩个沙或玩水,家长都要去制止生怕会弄脏衣服,但孩子这时地心情很不舒服的,心里的欲望被压抑。

当有天情绪不好时,会一齐爆发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不是限制他不许玩我们觉得很脏东西。

有时,我们大人觉得这个破的'玩具没什么好玩的,可孩子会释他如宝贝,这就是孩子,也不是给孩子灌输自己各方面的经验,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并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会发展的很好。

如今,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

每个人的脚步都是匆忙的,生怕一不留神就退步了。

越多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可以看到母亲们从胎教到早教,凡是觉得有益于孩子的就一味的灌输给孩子。

如,报早教机构培训班。

还记得去年,我在外面的一个书法培训机构兼职,孩子们每周双休日都会来这里培训,大的有初中生,小的只有四岁,有一大班的孩子跟我说我周末都不能休息,我问为什么,他说周六我上午写书法,下午学唱歌,晚上学英语,周日早上学画画,下午弹钢。

我听了不懂该说些什么,看到他无奈的表情,心里很是替他难过。

这种现象还不止他一个。

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孩子因为父母希望他多才多艺为他报这么多培训班也是用心良苦,可我们试想下,孩子学这么多他真的喜欢吗?学了真的能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吗?是有学到,但并不多,父母觉得让孩子多学点是为了孩子好,全然没想过孩子感不感兴趣,喜不喜欢,如果可以一定要把自由还给孩子,他们非常的需要,也很喜欢。

孙老师说,实际上技能不重要。

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在这这么多的孩子中,我很少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有的话不多,真的好想说各位妈妈们,这样真的很不好,不好。

有一次我记得开会林老师说,孩子的注意力高于一切。

当时我还是不够清晰。

但在爱如是幼儿园我发现老师跟孩子讲话时轻的,温和的,亲切的。

走路时轻的特别是在室内,生怕打挠孩子正在工作。

如果孩子在专注于某个工作,即便这孩子鼻涕要流出来,教师是不可以过去打挠他,有需要这孩子会自己解决的。

但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在专注某工作时或是在思考时都会时不时的被大人们所干扰。

曾回想起自己也犯这样的错误,罪过。

重要的是我已认识这点,在努力克服中。

另外,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是宝贝的不得了,舍不得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吃饭,一来嫌孩子慢,二是觉得孩子还小不会,干脆一切包办,疏不知,年龄越小的孩子他的手是停不下来的,而且他们也乐于操作,虽动作有些慢,但哪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的,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爱如是幼儿园,我喜欢这样的教育,这里的老师,孩子,环境,和这些老师相比我没有经验处理孩子们发生的冲突,和孩子比我不会表达爱,深深的记得之仪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你的手好冰啊,接着之仪帮我暖手,用她的樱桃小嘴帮我呼暖气,更让我感动的是她把我手放在她的衣服里,说实话我眼泪在里头打框了,我的手一直是冰,特别是冬天很少和人牵手,之仪没有嫌弃我,是心疼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很幸福。

不管如何,我都要努力学习,告诉自己要加油!

《爱和自由》读后感8

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当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发现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同时这本书也是让每个家长和我们幼教工作者更进一步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从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书名中可以看出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爱和自由”。那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又是如何赋予孩子们什么样的自由世界?而我们有怎样保证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呢?

爱是什么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心灵感悟

爱表现在

洞察孩子的行为;

理解孩子的心理;

滋养孩子的心灵;

协助孩子成长;

给予孩子能力;

允许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长、发展,

而不是服务于成人的目的。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在这里我们教师是观察者、协助者、倾听者,是环境的维护者,在儿童有需要的时候上前协助。儿童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完成自我创造的历程。

自由表现在

自由地活动身体,来代替应该如何活动;

自由地看和听,来代替应该如何看、如何听;

白由地说出所感和所想,来代替应该如何说;

自由地表达情绪,来代替被压抑;

自由地感觉所感的,来代替应该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想要的,来代替总是等待对方允许。

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孩子们进餐时自主取餐、用餐、归位餐具,这时我们老师会关注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点滴的细节中协助孩子能够享受到自己照顾自己的快乐,走向独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的`需求不同,对材料的选择不同。这种方式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需求,并获得本质的帮助。儿童在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时会高度专注,不被打扰,久而久之,这种专注的品质就会固定在身上。活动室里是我们的课堂,而活动室外、大自然中也是我们的课堂。自由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身体,不仅能发展身体,同时也能发展儿童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与精神。在这里,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进入的空间,自己选择自己的伙伴去活动。

规则表现在

教师、家长、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家长、孩子共同遵守规则

教师、家长、孩子共建秩序和平等

我们要从关系的纠葛和强权中解放出来

在幼儿园里,我们建构了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规则维护着秩序,保障着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友爱。

平等表现在

尊重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尊重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需求;

尊重每个孩子个体的独特性。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社会实践课,带孩子走进真实生活中——例如严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孩子在超市进行采买东西,制作腊八蒜,带领孩子们进行制作糖葫芦,我们在消防日进行“消防安全,牢记心中”的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我们也可以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进最尖端的科技领域(科技馆、天文馆……),也走进最美妙的艺术天地(大剧院、美术展……),我们走出学校,视野延伸向心灵可及和未及的边缘。我们幼儿园里会举行“亲子迎新年,欢乐中国年”的主题活动,亲子运动会等等,我们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享受欢庆的时刻。

当儿童在充满爱,拥有自由,建立了富有人性而清晰规则的平等环境中成长,儿童将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判断力,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人格特征也随即自然呈现。

毕业时刻,孩子们在舞台上绽放生命。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爱使我们带着生命成长的积淀走向未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爱孩子——表现在生活点点滴滴中

爱孩子——让它成为他自己

爱孩子——就关心孩子的成长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

《爱和自由》读后感9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读过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书,如今再重新阅读还是感受良多。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一本现成的教科书教你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不是机器零件可以拿卡尺去衡量,纠偏,批量生产,只能因材施教。孩子很小的时候,这本书是我们教育过程的指引,现在孩子长大了,反过来去看走过的路,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误的懊悔,时光不能倒流,只有总结经验,做更好的父母。

一直很接受蒙氏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条件的,不求回报的。但是这种爱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爱,那么爱也会变成温柔的虐待。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把我们的观点和做法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不自己愿意做的事,或是让他们被迫接受不同的观点,这实际是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绑架和伤害。父母的爱是有原则的,既不能溺爱也不能粗暴,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蹲下身子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去倾听她的意见,正确的要去鼓励她,错误的要去引导她,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和心灵是空白的和纯洁的,父母怎样去填补这个空白是非常严肃和重要的一个课题。父母给与孩子的首先是正确的爱,是在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快乐幸福成长为前提的基础上的无私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爱,才能学会怎样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把爱和善良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们看到很多高智商人才的犯罪,这些人的人生轨迹令人痛心和惋惜。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是缺失的或者是扭曲的,那么这些孩子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他们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他们始终渴望弥补童年的缺失,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做一些反人格反社会的'事情。所以再高智商的人才如果没有健全的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们一定要给与孩子足够的,正确的爱。

给孩子自由,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充分的自由,这个范围,我理解是不会发生危险,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做她喜欢的事。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在一定的距离内看管孩子,主要是防止发生危险,在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去探索,满足她的好奇心。而孩子长大后,随着孩子心智发育的成熟,父母更多的是去引导孩子在社会规则和道德框架内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兴趣为先,培养能力为主,健全优良品德为准绳。通过引起兴趣,引导孩子主动去做她喜欢的事情,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再加上适当的鼓励,会把喜欢的事情深入并持续下去,越深入,越有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小的时候学过古筝,围棋,画画,这些课程都是在她学过一段时间后真正的感兴趣才确定下来的,我们并没有用大人的眼光去强迫她选择和学习,而一旦确定下来就一直坚持,风雨无阻。在学习过程中,会促进孩子性格及习惯的养成,无形中培养她坚强,乐观,勇敢,毅力,专注,主动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的陪伴非常的重要,这种陪伴不是仅仅陪伴在孩子旁边照顾她的起居,而是完全融入孩子的生活,就像朋友一样,一起成长,完全体会孩子的快乐与悲伤,分享她的喜怒哀乐,温和而坚定的做她精神世界的朋友。

理论上的道理每一对父母都懂,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就会有很多偏差。回看走过的路,感觉有很多失误的地方,一是太着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充分了解孩子的心智发育程度,渴望孩子出成绩,超出了她的智力水平,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反而破坏了她的兴趣点。二是作为母亲,与孩子的距离太近,更偏重于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患得患失,没有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她放手去探索,使孩子过度依赖父母,影响孩子的性格。

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原生家庭的点点滴滴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很多时候方式和尺度的把握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父母的责任任重道远,共勉。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大人的天性,在儿童教育家孙瑞雪看来“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疑问。她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每个孩子都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要遵循孩子的这种内在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时引导。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会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成人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就能对某项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练。但现在的家长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去帮忙,去帮孩子规划好自己认为好的课程或技能,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愿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实现。

记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她说本来她没有很着急想让孩子报辅导班之类的,她觉得孩子还小,等稍微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之后再报,可是当她发现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学画画,有的在学舞蹈,有的在学弹琴,有的在学打鼓等等,她就开始慌了,她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概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草草报了一个家长选择最多的打鼓兴趣班。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因为来到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动听的声音,他觉得好玩极了,就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喜欢打鼓。妈妈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是没过几个月,孩子的新鲜劲过了,妈妈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打鼓这件事提不起兴趣了,孩子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拍,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我归属感,于是慢慢变得自卑,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她这才意识到她当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实际去考察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盲目的跟随主流给孩子报班或替孩子做决定,她后悔极了。

0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奶奶带着孩子天天跳广场舞,结果那个孩子跳的广场舞和大人一模一样,我们看了后都不禁大笑。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议论孩子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让家长当小朋友,学的口气、动作和老师一模一样。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孩子没那么的细心,不太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提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出老师的情绪,精神状态,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计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爱“汉堡”就走到我身边问:“木子老师,你肚子痛吗?揉一下就会不痛的。”说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我揉了起来,顿时我的内心一阵感动。这些都反应出幼儿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儿童的环境。除了教具、教室环境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就是教师的精神。在教学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把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联结。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准备好自己的精神。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成长的一切,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爱”同我们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照顾,对孩子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真正被爱的孩子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可见,爱孩子应建立在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多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条件和帮助。

《爱和自由》读后感11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譬如,我们班上的妮妮(两岁两个月)刚入园时,妮妮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哭闹的厉害,只要什么事情不依着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个新的环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会用哭闹来发泄情绪。为了使她不哭闹,情绪可以稳定下来,起初我们采取放松措施,上课时妮妮可以不进入教室,只要有老师陪着不让她受伤她到哪里都可以。可是很久以后我们发现妮妮在院子里有老师专门陪玩之后索性吃睡玩都不进教室了,经过讨论和反思我们知道,对待很小年龄段的新生我们没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爱和自由》读后感12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持续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13

《爱和自由》是一本充满爱的书,它在教我们如何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没读这本书前,一直以为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其实不是,孩子是带着精神胚胎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内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父母不需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满满的,持久的,无条件的爱和自由的空间。只需这么做,孩子便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很多父母都声称自己是爱孩子的,他们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给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的爱他们。然而这些所谓的爱,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小时候无法享受到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强加给孩子的特长培养,也只是随大流,亦或是成为同事和朋友间炫耀的资本;至于,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爱意,想来是给不够强大的内心多一些安全感。其实这不是爱孩子,这是爱自己。当父母的心智发展的不够好,自己都还是个缺爱的“大孩子”时,又怎么能够给孩子真正的爱呢?

作为一名80后,我深感到自己的成长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我没有责怪父母的意思,因为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他们也是摸索着,用自己的爱来抚养孩子。父母是爱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正确。当我犯错误时,妈妈的脸色会很难堪,继而是训斥或打骂。用妈妈的话说,我很犟。哥哥挨打时是默不作声的,而我,妈妈要求我跪下时,我不会照做。妈妈便用按的,但按下后我会立刻站起来,我是不服气的,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对待的。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自己并没有这段记忆。但是妈妈难堪的脸色一直在我心中,那种表情是愤怒,是恨,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只是我很恐惧。于是每当有人生气时,那种脸色都让我非常不安,即使他们生气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我会莫名的紧张和恐惧。原来这是我的心理障碍,我成了看人脸色生活的人。

都说打是疼,骂是爱。相信不止是妈妈,很多父母都是用这种扭曲的方式来爱孩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方式是会延续的。小时候哥哥经常挨妈妈的打,现在哥哥的两个孩子也会挨哥哥的打。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工作压力大,孩子又不听话。是的,父母希望孩子是顺从的,是听话的。但是他们没有耐心用爱来表达,却用打骂来要求。从小到大,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听话一点。我时常羡慕那些被父母拥抱,亲吻的孩子。但妈妈认为,都这么大了还这样,会宠坏的。是的,妈妈需要我做个乖孩子。一个尊敬长辈,顺从兄长,谦让弟妹的乖孩子。于是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一个压抑的“乖孩子”。我只有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假装成为妈妈心中的乖孩子。

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捉蜻蜓,五颜六色的蜻蜓在天空中飞的样子,真的好美,好自由。那天我捉了一只蜻蜓,正在好好欣赏,表妹经过,被蜻蜓吓坏了,哇哇大叫。妈妈闻声而来,立即要求我放飞蜻蜓,我不肯,我不明白这么美的蜻蜓有什么好怕的。但是妈妈夺过了蜻蜓,摔在地上,我眼睁睁的看着蜻蜓在地上痛苦的挣扎,我的内心也随着它痛苦的挣扎,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表妹,我讨厌她跟着我,粘着我,更讨厌她和妈妈告状。但是我不能表达,因为不被允许。于是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不会也不想表达。我会摆一张臭脸,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原来这是我的情绪侵入。

很感谢这本书,让我觉知到我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是父母教育的不妥。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些,才会更愿意用真正的爱去对待别人或是自己将来的孩子。不会给孩子脸色看,不会打骂,训斥孩子,不会剥夺孩子的喜好。我知道这很难,因为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我的内心,我需要学习,不断努力的学习,才能坚定爱和自由的道路。

曾经,妈妈用打骂来爱我,爸爸用鼓励来爱我。只可惜爸爸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在正负能量的抗衡中,我没有很好的成长。值得庆幸的是,爸妈和哥哥是爱我的,我也是爱他们的。只是错误的爱折磨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用真正的爱来改变这一切。虽然我们已是成人但仍需成长,在爱与被爱中成长。感恩!

第五篇:《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保持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待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应该清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直告诉她“宝贝,你一定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直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一定会是美好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今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间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2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譬如,我们班上的妮妮(两岁两个月)刚入园时,妮妮的情绪特别不稳定,哭闹的厉害,只要什么事情不依着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个新的环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会用哭闹来发泄情绪。为了使她不哭闹,情绪可以稳定下来,起初我们采取放松措施,上课时妮妮可以不进入教室,只要有老师陪着不让她受伤她到哪里都可以。可是很久以后我们发现妮妮在院子里有老师专门陪玩之后索性吃睡玩都不进教室了,经过讨论和反思我们知道,对待很小年龄段的新生我们没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爱和自由》读后感3

《爱和自由》是一本充满爱的书,它在教我们如何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没读这本书前,一直以为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其实不是,孩子是带着精神胚胎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内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父母不需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满满的,持久的,无条件的爱和自由的空间。只需这么做,孩子便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很多父母都声称自己是爱孩子的,他们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给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的爱他们。然而这些所谓的爱,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小时候无法享受到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强加给孩子的`特长培养,也只是随大流,亦或是成为同事和朋友间炫耀的资本;至于,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爱意,想来是给不够强大的内心多一些安全感。其实这不是爱孩子,这是爱自己。当父母的心智发展的不够好,自己都还是个缺爱的“大孩子”时,又怎么能够给孩子真正的爱呢?

作为一名80后,我深感到自己的成长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我没有责怪父母的意思,因为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他们也是摸索着,用自己的爱来抚养孩子。父母是爱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正确。当我犯错误时,妈妈的脸色会很难堪,继而是训斥或打骂。用妈妈的话说,我很犟。哥哥挨打时是默不作声的,而我,妈妈要求我跪下时,我不会照做。妈妈便用按的,但按下后我会立刻站起来,我是不服气的,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对待的。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自己并没有这段记忆。但是妈妈难堪的脸色一直在我心中,那种表情是愤怒,是恨,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只是我很恐惧。于是每当有人生气时,那种脸色都让我非常不安,即使他们生气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我会莫名的紧张和恐惧。原来这是我的心理障碍,我成了看人脸色生活的人。

都说打是疼,骂是爱。相信不止是妈妈,很多父母都是用这种扭曲的方式来爱孩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方式是会延续的。小时候哥哥经常挨妈妈的打,现在哥哥的两个孩子也会挨哥哥的打。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工作压力大,孩子又不听话。是的,父母希望孩子是顺从的,是听话的。但是他们没有耐心用爱来表达,却用打骂来要求。从小到大,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听话一点。我时常羡慕那些被父母拥抱,亲吻的孩子。但妈妈认为,都这么大了还这样,会宠坏的。是的,妈妈需要我做个乖孩子。一个尊敬长辈,顺从兄长,谦让弟妹的乖孩子。于是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一个压抑的“乖孩子”。我只有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假装成为妈妈心中的乖孩子。

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捉蜻蜓,五颜六色的蜻蜓在天空中飞的样子,真的好美,好自由。那天我捉了一只蜻蜓,正在好好欣赏,表妹经过,被蜻蜓吓坏了,哇哇大叫。妈妈闻声而来,立即要求我放飞蜻蜓,我不肯,我不明白这么美的蜻蜓有什么好怕的。但是妈妈夺过了蜻蜓,摔在地上,我眼睁睁的看着蜻蜓在地上痛苦的挣扎,我的内心也随着它痛苦的挣扎,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表妹,我讨厌她跟着我,粘着我,更讨厌她和妈妈告状。但是我不能表达,因为不被允许。于是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不会也不想表达。我会摆一张臭脸,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原来这是我的情绪侵入。

很感谢这本书,让我觉知到我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是父母教育的不妥。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些,才会更愿意用真正的爱去对待别人或是自己将来的孩子。不会给孩子脸色看,不会打骂,训斥孩子,不会剥夺孩子的喜好。我知道这很难,因为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我的内心,我需要学习,不断努力的学习,才能坚定爱和自由的道路。

曾经,妈妈用打骂来爱我,爸爸用鼓励来爱我。只可惜爸爸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到外地做生意去了,在正负能量的抗衡中,我没有很好的成长。值得庆幸的是,爸妈和哥哥是爱我的,我也是爱他们的。只是错误的爱折磨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用真正的爱来改变这一切。虽然我们已是成人但仍需成长,在爱与被爱中成长。感恩!

《爱和自由》读后感4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持续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5

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爱的礼物。

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爱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大人的天性,在儿童教育家孙瑞雪看来“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疑问。她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每个孩子都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成人要遵循孩子的这种内在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时引导。我们经常会说孩子会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成人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就能对某项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练。但现在的家长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去帮忙,去帮孩子规划好自己认为好的课程或技能,将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愿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实现。

记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长聊天说到,她说本来她没有很着急想让孩子报辅导班之类的,她觉得孩子还小,等稍微再大一点上了小学之后再报,可是当她发现身边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学画画,有的在学舞蹈,有的在学弹琴,有的在学打鼓等等,她就开始慌了,她不想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大概问了孩子的兴趣之后草草报了一个家长选择最多的打鼓兴趣班。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因为来到这里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动听的声音,他觉得好玩极了,就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喜欢打鼓。妈妈开心极了,她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可是没过几个月,孩子的新鲜劲过了,妈妈也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打鼓这件事提不起兴趣了,孩子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节拍,跟不上节奏,找不到自我归属感,于是慢慢变得自卑,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她这才意识到她当初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实际去考察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只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去盲目的跟随主流给孩子报班或替孩子做决定,她后悔极了。

0到6岁决定人的一生。人特别奇怪,比如说一个坏人,让他去教大学,这个人的东西可能被大学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学生吸收;如果让他来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东西。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奶奶带着孩子天天跳广场舞,结果那个孩子跳的广场舞和大人一模一样,我们看了后都不禁大笑。也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会议论孩子在家模仿老师上课,让家长当小朋友,学的口气、动作和老师一模一样。以前我也一直认为孩子没那么的细心,不太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导和提示。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出老师的情绪,精神状态,记得有一次我身体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计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爱“汉堡”就走到我身边问:“木子老师,你肚子痛吗?揉一下就会不痛的。”说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我揉了起来,顿时我的内心一阵感动。这些都反应出幼儿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就是儿童的环境。除了教具、教室环境的准备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准备就是教师的精神。在教学中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把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进行联结。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准备好自己的精神。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孩子成长的一切,爱是孩子成长的最好食粮。“爱”同我们掌握一门艺术一样,是需要学习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照顾,对孩子精神上的照顾和理解也就是关心他的成长。真正被爱的孩子依恋程度比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快乐无比。

可见,爱孩子应建立在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多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条件和帮助。

《爱和自由》读后感6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光,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就应是“活泼机灵”的。应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我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取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我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取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我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持续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就应也是需要一点时光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决定,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立刻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透过行动来构建自我。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齐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带给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必须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就应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我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我这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一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我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透过幻想来实现自我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构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就应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我,成长自我,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爱和自由》读后感7

《爱和自由》一书从20xx年出版到现在,已经修订到第四版了,每一次的再版,在销量上都有一次质的飞跃。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孙瑞雪的演讲实录,开始的时候,由家长们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在家长内部和网上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整理,出版成书,出版10多年来,这本书给无数的家长带来了思想上的转变,也为无数的孩子带来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的,《爱和自由》的流传,不是因为潮流或者炒作,而在于思想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一本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书。

确实如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打他、骂他、限制他、恐吓他也认为是爱他,可是这真的是爱吗?当然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爱的名义下,控制、压抑或者迫害着孩子,不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平等地对待,总是将自己的诉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和限制,孩子过早地和内心的快乐远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么多的成年人都不快乐,我想可能都是因为在0-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过足够的爱的滋养,而得到了过多的迫害了吧。

在孙瑞雪所发扬的蒙氏教育看来,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是带着一种精神能量来的,这种精神能量被蒙特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在肉体的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已经置入到了孩子的身体里。这个精神胚胎里有孩子的成长密码,这个密码以敏感期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敏感期,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友爱的环境,以及适当的刺激,孩子的能力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发展。即在0-6岁期间,如果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在精神胚胎的内在动力的引领下,发展自己完整的生命。

但是会有多少孩子能幸运地获得真正的爱、尊重和理解呢?孙瑞雪说,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无人能够替代。他们用嘴啃东西、用手触摸东西、扔东西、摔东西、他们自己吃饭吃得哪儿都是,他们打小朋友……这些在大人看来不卫生、不礼貌或者具有破坏性的事情,都是孩子在用感觉获得对世界的认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这种探索行为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自主性和独立性直接决定着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可是,有多少孩子因为父母的无知而被限制了这种对生命的'探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外公给自己的外孙买了一辆很好的小汽车,外孙看到后很喜欢,就拆着想看看怎么回事。可是外公看到小汽车被拆坏了觉得很可惜,就把小汽车放到大衣柜上藏着了,说要等到孩子不会拆的时候再给他玩。过了几年,等再把小汽车给外孙的时候,外孙已经对拆小汽车不感兴趣了。如此这般,买这个小汽车对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给孩子一件东西,不让他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去和小汽车相处,而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那这个东西是买个自己呢,还是买给孩子的呢?显而易见,这不是爱孩子,是爱自己内心对东西的可惜的这一想法。

正如孙瑞雪所说的:“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爱的礼物。”

所以,要真正地爱孩子,不仅需要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和尊重。同时还需要家长觉察自己,看自己是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恐惧、焦虑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限制孩子按照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来发展自己。

归根结蒂,要真正学会爱孩子,就要学会觉察自己,觉察自己内心不是爱的那些东西,然后让自己有能力将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尊重。这样才是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动力来发展的基础。

《爱和自由》读后感8

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我觉得接受孙瑞雪老师“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教育理念的孩子们真的很幸福,每看到这八个字,心里舒服,很和谐。因为我心里也渴望这样不被束缚,跟着自己的内心走,不受外界的干挠,做自己,爱自己,感受自己。书中有几处我心里的感触颇深的。

在未加入爱如是幼儿园并还读了几年的学前教育的书竟不知道胎儿在妈妈体内形成的时候,她内在本身就有一样东西,等孩子出生就指引孩子去发展,去捏什么,去抓什么,蒙台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是的,我们太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成人给什么,孩子就接受什么,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知识,经验甚至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们,按其我们所希望那样让孩子成长。想想就觉得很难过,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做他自己,甚至孩子想玩个沙或玩水,家长都要去制止生怕会弄脏衣服,但孩子这时地心情很不舒服的,心里的欲望被压抑。当有天情绪不好时,会一齐爆发的。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不是限制他不许玩我们觉得很脏东西。有时,我们大人觉得这个破的玩具没什么好玩的,可孩子会释他如宝贝,这就是孩子,也不是给孩子灌输自己各方面的经验,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并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孩子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会发展的很好。

如今,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每个人的脚步都是匆忙的,生怕一不留神就”退步“了。越多的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教育,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母亲们从胎教到早教,凡是觉得有益于孩子的就一味的灌输给孩子。如,报早教机构培训班。还记得去年,我在外面的一个书法培训机构兼职,孩子们每周双休日都会来这里培训,大的有初中生,小的只有四岁,有一大班的孩子跟我说”我周末都不能休息,我问为什么,他说周六我上午写书法,下午学唱歌,晚上学英语,周日早上学画画,下午弹钢“。我听了不懂该说些什么,看到他无奈的表情,心里很是替他难过。这种现象还不止他一个。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孩子因为父母希望他多才多艺为他报这么多培训班也是用心良苦,可我们试想下,孩子学这么多他真的喜欢吗?学了真的能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吗?是有学到,但并不多,父母觉得让孩子多学点是为了孩子好,全然没想过孩子感不感兴趣,喜不喜欢,如果可以一定要把自由还给孩子,他们非常的需要,也很喜欢。孙老师说,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在这这么多的孩子中,我很少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有的话不多,真的好想说各位妈妈们,这样真的很不好,不好。

有一次我记得开会林老师说,孩子的注意力高于一切。当时我还是不够清晰。但在爱如是幼儿园我发现老师跟孩子讲话时轻的,温和的,亲切的。走路时轻的'特别是在室内,生怕打挠孩子正在工作。如果孩子在专注于某个工作,即便这孩子鼻涕要流出来,教师是不可以过去打挠他,有需要这孩子会自己解决的。但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在专注某工作时或是在思考时都会时不时的被大人们所干扰。曾回想起自己也犯这样的错误,罪过。重要的是我已认识这点,在努力克服中。另外,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是宝贝的不得了,舍不得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吃饭,一来嫌孩子慢,二是觉得孩子还小不会,干脆一切包办,疏不知,年龄越小的孩子他的手是停不下来的,而且他们也乐于操作,虽动作有些慢,但哪有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走的,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很庆幸自己来到爱如是幼儿园,我喜欢这样的教育,这里的老师,孩子,环境,和这些老师相比我没有经验处理孩子们发生的冲突,和孩子比我不会表达爱,深深的记得之仪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你的手好冰啊“,接着之仪帮我暖手,用她的樱桃小嘴帮我呼暖气,更让我感动的是她把我手放在她的衣服里,说实话我眼泪在里头打框了,我的手一直是冰,特别是冬天很少和人牵手,之仪没有嫌弃我,是心疼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很幸福。不管如何,我都要努力学习,告诉自己要加油!

《爱和自由》读后感9

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当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发现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同时这本书也是让每个家长和我们幼教工作者更进一步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从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书名中可以看出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爱和自由”。那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又是如何赋予孩子们什么样的自由世界?而我们有怎样保证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呢?

爱是什么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

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

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

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心灵感悟

爱表现在

洞察孩子的行为;

理解孩子的心理;

滋养孩子的心灵;

协助孩子成长;

给予孩子能力;

允许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长、发展,

而不是服务于成人的目的。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在这里我们教师是观察者、协助者、倾听者,是环境的维护者,在儿童有需要的时候上前协助。儿童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完成自我创造的历程。

自由表现在

自由地活动身体,来代替应该如何活动;

自由地看和听,来代替应该如何看、如何听;

白由地说出所感和所想,来代替应该如何说;

自由地表达情绪,来代替被压抑;

自由地感觉所感的,来代替应该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想要的,来代替总是等待对方允许。

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孩子们进餐时自主取餐、用餐、归位餐具,这时我们老师会关注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在点滴的细节中协助孩子能够享受到自己照顾自己的快乐,走向独立。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的需求不同,对材料的选择不同。这种方式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需求,并获得本质的帮助。儿童在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时会高度专注,不被打扰,久而久之,这种专注的品质就会固定在身上。活动室里是我们的课堂,而活动室外、大自然中也是我们的课堂。自由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身体,不仅能发展身体,同时也能发展儿童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与精神。在这里,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想要进入的空间,自己选择自己的伙伴去活动。

规则表现在

教师、家长、孩子一起成长

教师、家长、孩子共同遵守规则

教师、家长、孩子共建秩序和平等

我们要从关系的纠葛和强权中解放出来

在幼儿园里,我们建构了一个充满爱的氛围,规则维护着秩序,保障着每个人的自由空间,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友爱。

平等表现在

尊重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尊重每个孩子生命成长的需求;

尊重每个孩子个体的独特性。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社会实践课,带孩子走进真实生活中——例如严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孩子在超市进行采买东西,制作腊八蒜,带领孩子们进行制作糖葫芦,我们在消防日进行“消防安全,牢记心中”的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我们也可以让家长带领幼儿走进最尖端的科技领域(科技馆、天文馆……),也走进最美妙的艺术天地(大剧院、美术展……),我们走出学校,视野延伸向心灵可及和未及的边缘。我们幼儿园里会举行“亲子迎新年,欢乐中国年”的主题活动,亲子运动会等等,我们在各种文化活动中享受创造的乐趣,享受欢庆的时刻。

当儿童在充满爱,拥有自由,建立了富有人性而清晰规则的平等环境中成长,儿童将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意志和判断力,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人格特征也随即自然呈现。

毕业时刻,孩子们在舞台上绽放生命。我们依然清晰的记得,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爱使我们带着生命成长的积淀走向未来。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爱孩子——表现在生活点点滴滴中

爱孩子——让它成为他自己

爱孩子——就关心孩子的成长

让我的爱

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

光辉灿烂的自由

———泰戈尔

《爱和自由》读后感10

之前自己曾经读过一本《童年的秘密》,《爱和自由》和《童年的秘密》里的观念是相同的,包括叔叔和爸爸的例子也源自那本《童年的秘密》。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所以更好懂。

我把看完这本书自己感触深的地方摘出来谈自己的感受。红色为摘录《爱和自由》的文字。排列顺序不是原文顺序。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玻

这个我感触非常深。这里要说起《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我经常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所幸自己的记忆力还不错,多年前的事情一直记忆深刻,这个我想《窗边的小豆豆》作者东彻柳子也一定是对童年的记忆深刻才能完成这本好书吧。我回忆起童年里因为把一群小朋友领到家里把妈妈辛苦晒的一坛子柿饼给分发了遭到妈妈的责备;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盒粉笔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粉笔四溅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本来美好的夏天晚上怎样被表叔用鬼故事吓的不敢回家;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记起不要这样对待我的孩子。所幸我还属于下面这段话的前者。

自己有又知道有的人绝少,而自己有又不知道自己有的人太多。

关于这句话我最想说的是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因此人的整个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关于个性我的理解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受到束缚,这也就是《爱和自由》这本书里提到的自由。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不然的话也就像下面说的一样,只能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在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我们甚至没有在“自己发展”时得到尊重,我们深深的、独到的思维能力丧失了。

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以及怎么样去“教”。首先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的教应该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量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下面的这一条我就非常认同。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看下面:

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

这一条我这个妈妈感觉做的还比较好,从来我抱着豆豆很少沉默不语不去关注孩子,即使她很小很小时,我抱出去,看见她在看什么,或者她可能会看到什么,我都会把我的注意力变成她的注意力,然后轻轻的告诉她她在看什么,这个豆豆说话比较早以及现在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觉得应该和她从小跟她说有关系吧。另外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真的非常喜欢书中的巴学园,如果我们的学校都像巴学园那样给孩子自由多好啊!而不是现在这种“普通的教”。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爱和自由》读后感11

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向都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明白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呵呵。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12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一、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而且儿童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甚至显得“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结合书中描述“正常儿童”的其他论述,着实反传统。传统中人们眼中的孩子尤其是聪明孩子应该是“活泼机灵”的。面对陷入沉思的孩子,很多成人会打断他,叫他的名字,企图将其“唤醒”,抱怨其“反应迟钝”。如此一来,反倒宽心了。

二、儿童只对能够成长自己的工作感兴趣,而对纯粹的玩具没有兴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会舍弃“高档”玩具,而选择沙、水、小盒子和小瓶子的原因吧。文中有个孩子希希自小喜欢形体富于变化,玩法多样的玩具,如小熊换衣、磁铁拼图、立体造型组、磁铁钓鱼组、积木等,对毛绒玩具、电动玩具却反应平平。有次妈妈出差没有给希希买毛绒玩具,而是买了个“魔板”,希希很喜欢,反复摆弄,在变化中寻求快乐和成就感。儿童是最明白自己的,他会根据内在成长的需要选择玩具,成就工作。

三、完成一项工作后,孩子会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观察和思考,大人需要保持沉默,不要急于提醒孩子“归位”。的确如此,结合我园的魔力猴操作,我想孩子应该也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回味刚才的.操作的。

四、“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用心灵感受,虚假的信息儿童用心灵马上能感觉出来。”

五、国际上,幼儿教育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不再用口授形式给儿童进行“教育”,儿童不断通过行动来构建自己。国际上幼儿教师的收入和律师、牙医的收入一起位居社会前三,很多博士毕业后就去幼儿园带孩子,因为0—6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整个社会都将最好的资源提供给了这个阶段。

六、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休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整本书最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关于“顺从”的论述,这一点书中出现多处,第一句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这个顺从的含义比较深刻,不仅仅是我们传统中所理解的。那种感觉就像热恋中的恋人,如果一方请另一方帮忙做一件合理的事情,那么这一方一定会很顺从地去做,顺从中充满了爱恋、自豪和激情。正常的儿童和成人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顺从。当我看到“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时,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七、关于神游。比如一个人下岗了,他明白自己需要重新鼓足勇气,经过在培训,重新找到一份工作,甚至他明白自己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但是,实际中他每天只会在家里唉声叹气,一边想着上述的种种计划和过程。这个人的心和力被分开了,蒙特梭利称之为“神游”。看来,这种状态在很多成人身上明显存在着。

那么,回归到儿童时代呢?儿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的,当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码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却备受阻碍的时候,儿童智能通过幻想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离,神游就此形成。仍是书中的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开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里凭借老师讲述的植树过程来构思一篇植树的作文时,神游就此开始。而这些,不是应该被反思的吗?

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视,养育一个正常的孩子,需要我们成人反思自己,成长自己,首先做一个正常的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这句话太好了!

下载爱和自由读后感(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和自由读后感(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放假有几天了,我读了一本叫做《爱与自由》的书,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专家孙瑞雪《爱和自由——新儿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爱与自......

    《爱和自由》读后感

    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作者孙瑞雪通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

    爱和自由读后感

    看了《爱和自由》,我对儿童的心智成长应该说是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从蒙特利说的角度诠释了如何让孩子“自由成长”,或者说更贴切的应该是“自主成长”。而且特别强调了孩子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

    爱和自由读后感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这本读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更加了解儿童的心理、诉求、想法。这本书告诉我们,儿童教育同样要与时俱进,给我带来几点儿童教育的思考......

    《爱和自由》读后感1500字

    《爱和自由》读后感1500字白马涧小学 朱 静趁着假期,读了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一书。一直听说:"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了什么,他就会显现什么。"但当我打开书的第一......

    家长《爱和自由》读后感

    读《爱和自由》有感——一(8)班贾雯馨家长读书感悟书的第一句是:这是爱孩子的书,不是教孩子的书。这句话概括了我们家长阅读的目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而且特别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