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读后感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读后感1周末,我阅读了《中学生是怎样当上大学教授的》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深刻。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华罗庚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好不容易攒够了钱让他上完初中,初中毕业后便开始挣钱养家,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读书学习,在数学海洋里尽情遨游。当他发现大学教授的论文里有错误时,敢于向大数学家挑战,并发表论文来证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华罗庚偏偏这时染上了伤寒,虽然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但他的左脚坡了。熊教授发现了他在数学上超凡的才能,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当教授,从中学生到教授,华罗庚用自己的勤奋和才能创造了中国科学界的奇迹。
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想必大家一定都和我一样,既好奇又不解:中学生怎么可能成为大学教授呢?可当我们读完整篇文章时,我们不得不感慨万千。华罗庚逆境成才是因为他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很多,例如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需要我们去咬牙坚持、锲而不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这时选择放弃,那成功只能是梦想。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读后感2今天,我从新闻上看到了两则新闻报道,一则是讲一个叫龙环胜的中学生,他家住在贫困的山区,家里很穷,经济条件特别差,龙环胜读书时,家里连生活费也都交不起,更别说交什麽学费了。在龙环胜要高考的时候,爸爸又患上重病,妈妈为了不给龙环胜增加心里负担而隐瞒了事实,由于家里没有钱而妈妈向村里的邻居借了钱,最后,连唯一一头能养活家里人、能产小猪的母猪都卖了,凑足了钱治病,爸爸的病情才有所好转。龙环胜从小懂事,多年来,为了不给家里人增加负担,边勤工俭学,边读书,不但顺利的读完小学、初中、高中,今年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第二则讲的是一个内蒙古叫古拉格的.高中生,因父母双亡而不得不准备辍学找工作,打算挣足了钱继续上学。学校知道后,决定让古拉格留下来上学,因为她是班里、年级里的尖子生;还因为从古拉格小时候家里就非常贫穷,她也有机会获得别人的资助,但她总是机会留给更需要资助的同学,自己利用假期挣得一些钱作为生活及学费。
看完这两个人艰辛的求学之路,我被深深感动了。我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为国家效力,让那些贫困山区的儿童能有钱上学,让人们远离贫穷。同时我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多接触社会,不怕困难,从社会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人生知识。
第二篇: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巴尔扎克说:“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辽阔苍穹中飞翔的雄鹰,必是经历了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一个不经历苦难的人就像一粒不经历风雨、干旱、烈日、虫灾的麦子,终将是干瘪、无价值的空壳。
苦难,能铸就辉煌的人生。司马迁是历大悲苦之人,但他并没有向苦难竖起降旌,因为他在历史长河中看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于是,他昂然向世人告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了生,苦难的生,在苦难中写下光耀千秋的《史记》。若非半世“肠一日而九回”的苦难,他又怎能为自己不完美的人生建起了一座完美的丰碑?
苦难,能淬炼豁达的胸襟。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黄州、儋州、惠州四处漂泊。然而面对种种苦难,他却能以开朗阔达的胸襟,从容突围,笑看人生。翻开东坡年谱,他的一生几乎“在路上”,不是在“被贬谪”的“路上”,就是在“被起用”的“路上”。被贬谪,没见他愁肠百转;被提拔,也没见他意兴遄飞。真正是宠辱不惊如云卷云舒,得失不惶随花开花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是品他的茶,吟他的诗。试想,若非在苦难中淬炼出豁达的胸襟,他又怎能“回首向来萧瑟处”,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唱?
苦难,能坚定追寻的脚步。清政府一觉“天朝上国”梦,让中国人背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中华民族在列强的宰割下苦难地呻吟。但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并没有在苦难中终老,他们纷纷踏上追寻救国真理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执著而无悔。终于,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天安门前缓缓升起,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若非在苦难中矢志不渝的探索追求,又怎能有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过后见彩虹。生命只有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意志只有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没有苦难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苦难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它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苦难是一股生命的力量,它推动我们不断前进。哲人说,我们不仅要会在欢乐时微笑,也要学会在苦难中微笑。让我们珍惜所拥有的苦难吧。
第三篇: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读吴官正《闲来笔潭》有感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时代主人》编辑室
江先贞
近日,笔者利用工作余暇认真拜读了吴官正同志的《闲来笔潭》。这是一部极其独特的领导人著作,书中没有任何工作文稿,都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洋溢着质朴的真情实感。可谓是一部别致的饱含生命情怀、政治情怀和人文情怀的心灵随感录。
掩卷沉思,笔者感慨万千,其中最大的感受莫过于“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童年、少年乃至青年吴官正的经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苦难”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童年时,“当时爷爷奶奶、我们一家,还有大叔一家、细叔都挤在一幢很小的三间瓦房里。”“全家六口挤在一张旧床上”“家里生活非常苦,常常吃了上顿难保下顿”“只能吃糠拌菜,两天拉不出大便”“9岁那年,在殿嘴上耙田时,不小心摔倒了,脚被耙齿割得鲜血直流,痛得死去活来”„„
求学期间,吴官正为了筹集上初中的学费,“我四处捡猪粪、拾瓜子,备钱上学。”在余干中学上学时,冬天“还只穿一条单裤,袜子也没有,手像鸡爪子”;保送到鄱阳中学上高中报到时,他身上“只有八角钱,还要留下用”;考上了清华大学,却“愁的是到北京去的路费”“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晚上常饿得肚子痛,有时爬起来喝自来水。”
结婚时,吴官正“只有两床高中读书时盖过的旧被子,就住在牛栏里,床是破船板拼的,上面还有很多钉子。”参加工作后哪怕是担任武汉市科委副主任,“酷热的夏天我们也从没买过一个西瓜吃。”当了武汉市市长后“生活仍然很艰苦。爱人下班后常到菜市场去买扒堆的菜,有时买上几十斤,晒干做咸菜。整幢楼几十家,就我们一家晒菜,而且晾在阳台上的被子、衣服破旧,连小偷都不愿光顾。”
„„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吴官正经历了太多的酸楚和无奈,生活中的这些磨难,不仅没有压垮和摧毁吴官正,反而给了他同苦难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他把这些艰苦岁月作为人生的一番难得阅历,把这种坎坷经历作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个人的学习、工作中更加刻苦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最终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经历了苦难才使他懂得要更加发奋学习。也许是差点失学的原因,吴官正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动力十足,“抓紧时间记,抓紧时间领会,抓紧时间做练习”到初二下学期,他就把初中的数理化全部学完;刚上高中就把高一的全部课程自学完了;高一期间就把高
二、高三的课程全部自学完;从高二开始,用了两年时间学完了大学数学的极限、导数、微分、积分、概率论、复变函数和偏微分方程等课程。发奋读书,刻苦学习,使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并获得校长颁发的奖章和证书,还得到了校长和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领导接见。这种发奋学习的精神深入了吴官正的骨髓,一直延续到他数十年的工作生涯中。
经历了苦难才使他懂得要更加勤奋工作。不管是在工厂当技术人员还是担任地方领导,乃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吴官正一心扑在工作上,干任何事情都一
丝不苟,对自己严格要求,有时近乎苛刻,立志要将自己的所学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在武汉葛店化工厂时,他“工作十分卖力,技术也好。平时在工厂里转,没有故障时,就坐下来看书、设计、做实验,晚上常在值班室睡觉,一旦新上的技术系统出现故障,就立即赶过去。”在地方担任主要领导时,只要“出现紧急情况,他总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这一切无不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无限忠诚。
经历了苦难才使他懂得要更加亲民爱民。“童年经历的人间苦难,令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感同身受,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出生贫寒农家的吴官正,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走到哪里都不忘亲民爱民。在江西工作时,他多次把自己的稿费寄给困难学生。在山东工作时,他曾经“有两次发火,印象比较深刻。”其中一次是一个县连续发生了三起乡镇干部作风粗暴,方法蛮横,造成群众伤亡的恶性事件,他“非常震怒,拍了桌子,拿起电话训人。”要求必须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这就是素以廉政和体恤民情而著称的吴官正,从他的所作所为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心为党和人民鞠躬尽瘁的赤子之心。
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曾说:“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读完吴官正同志的《闲来笔潭》之后,我对这句名言似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第四篇:苦难的人生
苦难的人生
——读福克纳《我弥留之际》有感
馨馨
合上了这本书,闭上我平时因为大睁而迷离的眼睛。闭着嘴起伏胸口深呼一口气。我的眼前清晰的跳跃着这一个个人物。福克纳是一个狠心的人,他把这些人一个个揪出来,一个个拿来解剖。被解剖得最多的是安斯的二儿子达尔。解剖到最后把他合上,送进了疯人院。或许在众人那里,勤勉于思考的人都是疯子。一天不做实事的在胡言乱语。直到最后这个疯子奉行自己疯子的思想干了疯子的举动。或许可以说,苦难是可以令思考人发疯的。作家,诗人都是思虑过剩的疯子,没有成为疯子就不是什么作家,诗人。只有发疯的人才会想着怎么把苦难告诉众人。才会想挨家挨户叫醒沉睡的人群,搅了人家的好梦,给人家带去灾难性的消息。驱赶着人们迷离的眼神,迷离的脑子去当头一棒的清醒发疯。
我想起了鲁迅的困惑。他说,人们都沉睡在铁皮子里,这个铁皮子正在被慢慢加热,也就是说这个铁皮子的人正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中有一些人醒了,他要不要叫嚣让所有人都醒来呢。可是这些人注定将死在这铁皮之中。
可是鲁迅还是叫了。一段时间里无数人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也终于踏着无数死尸人们爬出了铁皮。没有当初那些死尸,也没有今日获得自由的我们。
我想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让每个人都站出来说话,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苦难,什么是苦难的根源。
初读,只是泛泛而论。其实真正的震撼确是在阅读过程之中。我也有必要亲自买一本回来重读。或许它可以成为我了解人生的底蕴。虽然我明了我会感到痛苦。但我需要奋斗以寻快乐和幸福。
看了两遍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里面的人物的思想还有埋葬的旅程慢慢的一点点的浮出。安斯和艾迪一家有5个孩子,卡什、达尔、朱厄尔、杜威.德尔、瓦达曼。其中朱厄尔是艾迪和惠特菲尔德发生关系所生。艾迪死前就要求一家人把她尸体送回艾弗森老家埋葬,而这个要求仿佛是她对别人恶意的惩罚。仿佛是她早就想好了的如何长眠的通道。
艾迪是一个敏感的、有生命冲击力的女人,她渴望存在感,她的这种存在感在鞭打学生的过程中得到了轻微的满足。如果不这样,她仿佛只体会到永远的孤寂。她试着嫁给了安斯,她生了卡什,生了达尔,她从中感觉到的不是很多作品很多真实的人给我们讲的温暖的母性、母爱,家庭的欢欣,家庭的强大心理支持力量。她感受到的东西深入骨髓的绝望,这种绝望让她决定在生完瓦达曼之后长眠。这种东西是什么?是沉重的爬行的生活、是人互相不理解的孤寂、是对宗教的罪恶说的蔑视但又找不到自己归属的无着无落。她试着跟非丈夫的男人发生关系,但这个也救不了她。于是她死了,于是她死前要报复,要让一家人去走那个艰难的旅程。
安斯被无形的轮子推动着,这个轮子要求他找一个老婆传宗接代,要求他生很多后人,要求日子这样过下去,尽管生活拮据,他渴望已久的装一副假牙可以体面吃上帝赐予的食物的钱都抠不出来,他心安理得的继续这样的日子,有时太苦了就发发牢骚。这也是他跟艾迪的不能沟通交融的一部分。他在乡亲的眼中是懒惰、爱贪别人便宜、胆小的人。到了最后,这段旅程结束后,通过跟家人遭遇的对比,似乎只有他得到了好处,装上了假牙又娶回了新的厉害媳妇。
卡什在我眼中是一个理性的人,理性到似乎已经没有了人的正常的情感,特别是对母亲的死,他一点没有反应,他反应的是应该用什么工程原理把棺材做漂亮,他反应的是怎样把这个目标(把死者运到艾弗森)实现。对于自己他也十分苛刻,腿的剧痛,他可以平静的无视。他是一个极端守规矩的人,极端到没有了人味。
达尔对母亲由爱转恨,我不知道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也许是母亲对他的无视,也许是母亲最后的弃绝。在达尔的眼中,三弟朱厄尔是一个爱马的家伙,是一个固执倔强有毅力脾气暴,走路髋部以下活动的像一个木偶怪的家伙。当朱厄尔骑马跟随大车上路的时候,他疯了似的哈哈大笑。他在笑什么呢?他在笑朱厄尔对规矩的藐视?还是在笑朱厄尔本身?达尔后来烧了棚子,烧了棺材,虽然被众人抢救下来,并把达尔送往精神病院。但是达尔的自我思想分析确清晰明了-----“可是我拿不定谁有权利说什么是疯,什么不是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好像有另一个自我,这另一个自我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正常和不正常,他怀着同情的恐惧与惊愕注视着这个人的正常的和不正常的行径。”
朱厄尔对母亲有原始的爱,他不愿意看到母亲临时前受苦,不愿意叫卡什在她面前做棺材,但是朱厄尔自己本身的思想是好像是贫乏的,他几乎没有多少心理活动的描写,他对马儿的喜爱也是一种原始的亲近,他在众人眼中是脾气暴躁的,他跟其他的交流也是直直的,要求似的。他要的马儿,他拼命劳动去获取。他蔑视别人给他提供帮助,他只信自己。这种蔑视是跟父亲的对抗中,在从小的家庭生活养成的。但是他心地却仍然善良,当父亲懦弱的可怜表示自己的牙都没有钱装还要养活一大家人的时候。朱厄尔默默的把马送到了交易地点。
杜威.德尔是个有女性魅力的女孩,对于莱夫,她并不想拒绝。她想做,但是做这件事好像不那么守规矩,于是她跟莱夫说要是到棉花地尽头树荫那,口袋里的棉花还没有满的话就是上帝的旨意。于是莱夫把自己采的棉花全放进了她的口袋里。杜威很淡定,她并没有慌得不知所错。她也没有怨恨,她到药店被伙计诱骗后也只是说这个坏小子,我知道他这个办法是不行的。她想不深。她顺应天性而为。却要顺应社会把孩子打掉,她的身体是受到了伤害的。
瓦达曼还小,瓦达曼几乎就是一个孩子的视角来阐述整个事情。他认为是胖胖的皮医生杀了母亲,他认为母亲是一条鱼,他好奇一路跟踪腐尸的兀鹰晚上在哪歇脚,他也见到了一些秘密。他对橱窗的小火车念念不忘。他交流最多的只有他的姐姐杜威。其他的哥哥母亲父亲对他并没有表现太多的爱。
其他的乡邻,在劳动力不发达的地区,乡邻保持着互助的习惯,如果不这样做,他们也保全不了自己。如果不帮助安斯把腐尸送走,他们也没办法生活。如果男人们不帮助安斯尽早埋掉艾迪,信仰基督教的女人们对丈夫也暴跳如雷。女人们不能看见这种场景,她们害怕这样的场景,害怕自己的埋葬也会变成这样。
全文结束的场景是什么呢?是艾迪的腐尸终于埋葬在艾弗森,卡什的断腿可能不会再复原,达尔被疯了,朱厄尔拼命获得的马失去了、杜威注定要分娩、瓦达曼不会有小火车,安斯娶了带来音乐播放机的新太太,装上了假牙。然后呢?然后他们一家可能偶尔会一起听听音乐。然后人物各自的日子会是怎样呢?
看完整个小说,我仍然不能从时空的方面来理解分析,那需要我去阅读很多资料后我可能才会有一点点感受,我能理解到的只能在我已有的阅读积累地基上建筑。我甚至不能理解艾迪的思想和报复行为。艾迪是读过一点书的人,所以她不像我熟悉的山妇那样平和的安于生活操劳,她平和的外表下是暴怒灵魂。的我也不知道瓦达曼在这里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小孩好像处于一种偏执的精神狂躁状态中。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写作耗时两个月,修改打印用去一个月,可以说是一本成书极快而又收效甚好的书,全书似一气呵成。贯穿一部小说的仅仅是十天之内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如此便可想象,对于每一天的描述有多么极尽所能的详细。
小说开始时,艾迪·本德仑卧病在床,这个农妇在受尽了几十年的煎熬后终于即将撒手人寰,窗外是晦暗的黄昏,大儿子卡什在窗边为她赶制着棺材,艾迪的丈夫曾经保证过会在她去世后将她的遗体送往娘家人的墓地安葬。于是在三天的准备与入殓之后,全家人开始了向杰弗生的一次苦难历程。一路上,历经磨难种种,大水差点冲走棺材,大火几乎烧毁遗体,腐烂的尸体及其散发出的越来越浓重的尸臭引来了大批的秃鹰,最终一家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安葬了安迪。而在此过程中,拉车的骡子淹死了,大儿子卡什失去了一条腿,老二达尔进了疯人院,老三朱厄尔丧失了他最心爱的马,女儿杜威·德尔没能打胎,小儿子瓦达曼也没能得到他想要的小火车。反倒是一家之主,刚刚历经丧妻之痛的安斯·本德仑配上了假牙,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我弥留之际》这本书写的是一家六人与磨难同行的历险,在这一点上虽与《奥德修记》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所表达的主旨却远远不及《奥德修记》所表达出的英雄主义。然而在写作风格上,这种令读者苦笑不得的感觉则会令人不禁回忆起阅读《堂吉诃德》时候那种笑中带泪的体验。这本书的风格更加倾向于荒谬派,然而在此书成书之时,这个派别还未产生,所以如何对此书的风格、主旨下定义便成为了一大难题,却也给了每一个人各抒己见的机会。
纵观福克纳的其他基本作品,不难看出,福克纳一直以人类在忍受苦难的折磨并最终可以不同程度地战胜他们这一主题贯穿他的作品。他的另一部被人们熟知的作品《喧哗与骚动》一书的结尾——“他们在苦熬”便可以作证这一点。而这极能触动人心并激励人们的一点却很少被作家如此重视地贯穿于他一生的作品之中,这应该也是福克纳荣获诺奖的深刻意义之一。
算上本书“弥留”的“我”——艾迪,一家七人,都或多或少地在这本书中体现出了他们所受的磨难以及他们如何应对它们。
首先是艾迪,这个小学教员很遗憾地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热爱自己的学生,工作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而她的感情同样令她心伤,同时孤儿的夫妻或许最能体会对方需要什么,然而对方需要的自己也同样需要,这样一来给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而艾迪的情人胆小懦弱的个性也让她更加心寒,感情所回报给她的也只能是加重她的难过。如此她才会迫切要求与娘家人合葬。这令人叹息的一生本身也就是“在苦熬”。
老大卡什是一个只知闷头苦干的老实人,老实的人往往就会被欺负,就会吃亏,会受苦,而老实巴交的卡什应对苦难的方式就是一言不发地自己去克服。
老二达尔由于出色的判断力、观察力而招人厌恶,但他却是能做出最理性的判断的人。他认为送母亲尸体去那么远的地方是不合理的,于是他以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纵火来解决这一问题。却被一直看他不顺眼的人诬蔑为神经病送入疯人院。这种来自他人的你自己无法反驳的不利说法往往最令人无奈,因为你除了被迫接受别无他选。
老三朱厄尔极其爱马,对于这一点作者的描述也是深入人心的,令人无法将朱厄尔及他的爱马分割开来。他也正如马,他是性情火爆的烈马,是生性骄傲、趾高气昂的名马,也是心中确实很爱母亲很孝顺母亲的良驹,然而这样一匹千里马却难以在没有伯乐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正如他丧失了自己最心爱的马一样,他也在逐渐地丧失自己身上那些可贵的东西。
女儿杜威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的代表,她没有自卫能力,于是只能在堕胎未果之后回乡生下这个私生子,但同时她却又是凶残的,可以加害于人,例如她会揭发大二的纵火。矛盾的人最为痛苦,她事后会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感到后悔莫及,这也是受苦难的一种,而她懦弱的一面决定了她只能“苦熬”。
小儿子瓦达曼是一个弱智儿童,才会做出将母亲与大鱼混淆,在棺材上钻孔而穿破了他母亲的脸这种荒唐可笑却又令人无法开怀大笑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他这不同常人的一点,在家中他并没有很高的地位,一个玩具对他来说都是那么地难以得到,便可想象到以后的人生当中,难以随他心愿的时还会有很多。
一家之主安斯,对于他的评论向来最有争议。我不认同有些批评家说她坚持要将妻子的遗体送往娘家人的墓地是想要换新牙并娶回新太太,这种指责未免太过于“有色”。但我也不得不说,妻子去世不久他便娶回一房新太太太过无情,同时在与他的几个儿女无可厚非的要求、梦想未能实现的情况相比之下,便显得安斯的自私与无情更为突出。相比书中其他几个人物,对于安斯的受苦便似乎根本不算什么,然而细细想来,他的受苦该是心灵的谴责,却真真是最令人心痛不已的,只是“时候未到”。
对于如何通过人物表达人类受苦以及如何面对苦难这一主旨的分析告一段落,接下来,也是这篇读书笔记的结尾之处,我将对于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方面简单说说。便是这本书的行文安排。全书通过不同的主人公的视角来写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同的人物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描述情节,并加上自己的内心独白,不得不承认,这种方法在之前从未见过,因此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很茫然,可以说是完全不知所云,得反反复复地看前后的章节才能明白。
而这样的行文方式却有助于吸引读者注意力,也有助作者在不经意间通过书中人物的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时间有限,读这本书的时候未免不求甚解了一些,只对于主要的故事情节做了仔细阅读与思考,日后有机会细细品读一定会发现更多值得探索的内容。这些便是我浅读《我弥留之际》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想,在此班门弄斧地提出,仅仅是为了向大家推荐这一本鲜为人知的小说。
第五篇:苦难是堂人生课1
苦难是堂人生课
高二(2)班 许永霞
生命伊始,人生的道路很长很长,我们时刻站在人生的起点,随时准备向明天出发。
— 题记
当瑟瑟的秋风卷着枯叶漫天飞舞时,我会回想也拥有过的鲜活的生命;当雨滴无情打落枝头上的残留的花瓣时,我会回想花曾经的芬芳和娇艳;当我遭受挫折时,我会回首过去的成功与欢乐;当我面对望不到边的人生道路时,我会回首那深浅不一的脚印。
曾经,我带着父母寄托的唯一希望,怀着要改变落后山村的稚幼的梦想。三年,我埋头苦读,把每一天当作学涯终点来对待。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得到村人的肯定,老师的赞扬,同学的好评。
始终未忘老师对我们说,只要考上高中,就等于向大学殿堂迈进了一只脚,成功了一半。然而老师的话对于我们急于求成的心却是一个极大的陷阱,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性软弱的一面。
曾经视高中为殿堂的我们,到达彼岸的那以后,面对前面又一重重更为高大的山。暴风雨的阻隔,那一刻,我们失落。曾经的欢乐悲伤、迷茫冲动,希望追求、信念毅力和渴求从此归于沉寂。
终于有一天,看着衰老的父亲,姐埋怨不迭骂说:“为给你挣学费,一个快六十岁的人,扣着一分一厘,还外出给人做活,你为什么一点都不心疼,不好好学习,你这样到底对得起谁?”姐姐的话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紧接着,一串串咸咸的东西滑过脸颊。我知道,这是泪。它的存在证明了悲伤不是一场幻觉,迷失的良心还有知觉。
是的,正如莫泊桑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的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那是一个云淡风轻的季节,阴云却在我的额头密布。我被诊断患有很严重的病,父母的悲伤,还有医生的口述,我意识到它将会成为我未来人生的斑点。那段时间,我变得孤僻,回避所有的人。想要独自承受这份痛苦。看着父母,我告诉自己必须坚强。
我开始去了解海伦、贝多芬……以他们为榜样,给自己灌输坚强的毅力和奋斗的力量。
我始终相信,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快乐与痛苦的交替,就像白昼注定要进入黑夜。我从不相信痛苦会伴随人的一生,就像世界永远不会被黑夜笼罩,黎明最终会到来一样。
星星已系好了流浪的鞋,我也该为自己碌碌无为的日子打上句号。每一清醒的意识里,我也对自己说:“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只要我努力过,在乎过,也许我创不了一个神话,但我仍可以继续一个传说。”
评语:本文的习作者,用较多的笔墨进行叙述、描写、议论,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感受,其中有欣喜,更多是失望,充满艰辛。但立意是正面的,相信明天不是梦。可贵之处:一是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内心感受;二是字里行间真情意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