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通用)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通用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1韩寒——这个陌生的作家,熟悉的导演,优秀的赛车手。用这个《我所理解的生活》,灌溉了我干涸的心田。
喜欢他的文风——不羁与锋利,幽默又成熟,他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除了造谣以外,去造其他一切东西,我心中的造化就是创造了多少文化。”
这句话很好,生活的意义何在?造物主造就了我们的序曲和终章,留下漫长而又短暂的中间部分让我们谱写。有的人奋笔疾书,风风火火的生活。有的人呆若木鸡,浑浑噩噩的存在。我对生命要求很简朴,像韩寒那帮为这个世界多多造化则足矣。
喜欢他的向上——潇洒的献上退学申请书,平静地对老师说:“我会靠版税稿酬养活自己。”他说:“历史只会记得你的作品和荣誉,而不会留下一事无成者的闲言碎语。”
一个人的不平凡,不在乎他的特立独行。而在于他敢于打破常规与条条框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勇敢的去追寻。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都会有自己的使命。一个人心灰意冷的待在房间,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看电视,现在内心深处广阔的世界里,为梦想而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是这些来得有点疯狂。走吧,让历史的笔记中有自己的一个小小角落。
喜欢他的乐观——赛车生涯的跌宕起伏,新手上路时的失败,开着最坏的汽车,用着最差的部件。他说这个世界再黑,甚至这个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你只需要笑,而且要裂开嘴笑,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不去在意人生一关又一关的障碍,他让淹没在草丛中的野花开放,他让独自在山涧流淌的小溪歌唱,他让悄悄飘逝的落叶舞蹈。成长路上风风雨雨,一路笑着前行,又何尝不是征途?安之若素,淡然处之!
谢谢你,韩寒。你所理解的生活教会我太多,你说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他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Just to do!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2“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韩寒
这几天,一直在看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还未看完,就忍不住半夜爬起来,打开电脑,敲点感想。
人的生活如福州变幻莫测的天气一般,时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而突出阴霾,狂风暴雨。生活的晴朗与阴霾取决于人的心态,取决于人对生活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最本质的自己,简单的说就是韩寒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果说一个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谈何生活?那样活着的生活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只有活出了最本质的自己,才有说我所理解的生活的话语权。做真实的自己固然是难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会被很多的东西所左右,或金钱,或权利,或……但做真实的自己依然是简单的,你只要遵循来自自己心灵最底层的声音就可以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世间万千恩宠,但请做回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从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始。
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生活它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我也不觉得留有遗憾是一种缺憾美,相比之下,干砸了倒是一种美。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别忘记了享受生活的宁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回归乡村,回归大自然,我想这是人们开始慢慢的发现物质外的宁静是一种美好。也许有人说宁静的生活是人不敢奢求的一种生活的状态。其实不然,生活不需要风生水起,生活不需要奢华。也许一个温暖的午后,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一张藤椅,一本书就是最安逸最美好的生活。宁静不是奢侈品,很多人眼中奢侈的宁静只是被他的现实生活中物欲纵横所蒙蔽。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从福州回来,带了很多茶叶与咖啡,到家第一天就上网邮购了若干本书。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一本书,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下午。多么安逸,多么舒适。如果可以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更甚是美好。
当然宁静与追求物质满足是不冲突的,人活着毕竟不是单纯为了存在于这种宁静的状态。人是需要追求物质满足的,这点毫无疑问。无物质,无生命。但请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别迷失了自我,别忘了享受宁静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如韩寒所说的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千万别刻意,别勉强。
众所皆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但为什么有人活得累有的人却活得轻松。一句话,生活,千万别刻意,别勉强。有句老话,幸福是勉强不来的。人生短暂,需如韩寒所说的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如音乐,如人,如一切的一切。试想想,每天和自己喜欢的人,或宠物,或花花草草,或书籍在一起,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生活就该如此,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这样——真实,宁静,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3生活是什么?旅行是什么?生活是人与自然互动所创造的内容,旅行的本质无非就是生活的交换与体验。
当这本韩寒近几年博客访谈的个人杂文随笔集《我所理解的生活》一面世,我便迫不及待要读他,想走近他。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重复。一来是这本书原本就是博客文章的收录,有很多我已看过;二来是韩寒的三观虽然和世界一样在变化着,但心态和三观的走向基本是不变的,也像他自己在文章中反复提到多次的,他知道自己在不断重复的写相同的东西,只是他觉得有很多读者需要看到那些道理。这社会虽然并不好,但这样的态度也很容易让人抓住“韩寒根本就没东西可写”来大做文章。书中选的文章多是韩寒近些年的作品,思想深刻,观点独到。韩寒说,很多人恨特权,因为特权没有在自己手中。韩寒谈微博:看起来微博能改变很多东西,但事实上在微博时代,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得太快了,有些特别重大的公共话题也只能延续一天甚至半天。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随便哪个人出来喊一嗓子,注意力就会被分散。
韩寒在文中写到:每一个人,纵然缺点一身,但必然有一些地方是长于他人的,那时你区别于他人的标记,也是造物者公平的地方,就看你能否找到这些标记。他人的鼓励是助燃的汽油;他人的笑话,也是汽油里的添加剂。你的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远行。远行不重要,去哪里不重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才重要。千万不要放弃,千万不要怕被人嘲笑。
“我所理解的生活”这句话本身的构造就相当吸引人。让人觉得亲近和可接受是因为不是题为“生活”,一个夸张的概念,一个欲强加于人的感觉,一个居高临下的视点;而是“我所理解”,只是我,我这么看,不代表你和他,也不代表生活本身;“我”呈现出来而已,坦白无虚,你可以反对,你可以不屑,甚至可以攻击;这个构造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可爱的标题。再比如题为“当我们谈论爱情,我们谈些什么”就远比“爱情是什么”可爱多了。
觉得韩寒文字亲近的原因有好几个,说两个。很难找到比他更诚实的写作者了,你会说自己的博文就是公厕吗?你会承认到现在还在随地小便吗?你会承认你看过岛国爱情动作片吗?迟迟不开微博的原因是因为清楚地在微博活动中窥见了自己的虚荣心,而且认识到自己以前年少轻狂写下的一些话是学识太浅太过骄傲的妄语(要是他还认为现代诗作者只需要掌握一个技能:使用回车键,我才不会支持一票的版税)……能够在几千万双眼睛下依旧诚实的文章,最起码已经达到了文艺追求的第一个境界。我相信这和写作者本人秉性有关,想创造是创造不来的,想刻意也是会留下痕迹的。韩寒不染学院的文绉绉,不染学术的浑气,不染所谓高等教育的虚伪。所有均来自生活。
他不时流露出对八十年代香港文化的怀念。比如写了一篇少有的煽情文风的《写给偶像》,看这篇毫无之前戏谑感的文章,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也是个文青。比如他反对“香港是个文化沙漠”的说法,理由是“一个曾经有那么多好电影的地方,绝不是没有文化的地方。”比如一进他的`博客,耳边就会自动响起《大话西游》的经典主题曲《一生何求》(这首歌我觉得是最好听和最难学的粤语歌之一)……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4《我所理解的生活》是韩寒今年最新出版的杂文集,里面收集了一些韩寒博客上面的文章,文字依旧犀利,见解依旧独到,剖析依旧准确,看过之后,自己对生活也多了一份了解。
有的人不喜欢韩寒,原因多种多样,也常常因此而不去看他的文字。我看过韩寒的一些杂文集,所以就有一些朋友来问我为什么喜欢韩寒,这让我挺郁闷的,喜欢一个人的文字跟喜欢一个人关系并不大,不管是因人废文还是因文废人,都不是正确的读书态度,因为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好书,或有趣的人。
因为这本书是寒假看的,内容已经被我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还是来谈谈我所理解的生活就行了吧。
我所理解的生活,其实就只有一句话:生活没有应该是什么样子,生活就是自己想过的那个样子。
我所理解的生活,应该是随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被外部因素影响,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为蝇头小利而焦头烂额,不为他人眼光而装酷装B。遇到快乐时可以尽情快乐,遇到痛苦时也无需刻意去说服自己对眼前的痛苦表示欣赏,然后在这痛苦中寻找机会。生活就是自己心里的那个世界。
我所理解的生活,当然应该是积极的,那些内心阴暗思想消极的人不在上述之列,对自己的生活保持乐观,才是在对自己负责。
生活还在变化,每天都可能有惊喜发生。一代美女老去了,总会有一群新的女孩丰满起来,所以无需担心快乐的生活会消逝太快,用心去过生活,生活就会回馈你快乐与希望。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走在广商路上又将让自己产生审美疲劳。看着路上那些白花花的小腿,恍惚间,以为看到那些超短裙在飘动,茫然地不知道是风动还是裙动。后来顿悟:色者心动。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5最近能静下心读的书就是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了。其实看他的书已经有很多年,从刚开始的《三重门》,尖锐讽刺,锋芒毕露,在我那个年纪看来,写得还是很大快人心的,因为批判了应试教育。到后来《通稿 2003 》,《毒》,《草》到《可爱的洪水猛兽》,《青春》,到今天的《我所理解的生活》,其实他的文笔在不断的进步和成熟,眼光也越来越开阔,近年来关注到了社会的很多问题,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写过说过的那些话。《南方周末》采访韩寒的时候,有一句话写得很好:花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少年终于走向青年。那个恃才傲物,无礼冒犯的韩寒,和那个一路漂泊,勇敢向前的韩寒终于握手言和。
以上只是对韩寒的一些看法,虽然喜欢他,但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韩迷。去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的题目是《韩寒》,其实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韩寒到底代表了什么,还有一个也不断被提及的郭敬明又代表了什么。这么多年来,这两人一直被推在风口浪尖,被无数少男少女追捧,无论有怎样的丑闻还是炒作,大家分来分去,还是两派,好像我们的青春里,只能是非郭即韩一样。看韩寒的书,我总是会在想一个问题,到底青春是什么,到底这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做些什么,但答案总是很难讲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下,我们好像是很难去追逐什么远大的梦想,或者是过分关心政治,就好像《我所理解的生活》里,反复的提及到体制,民生问题,但杂文写得再好也经不起悲剧的一再重复。多少人在这段年少里,可能踌躇满志,想要为国家、社会做些什么,甚至挥斥方遒,但又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想要收起一腔热诚,过点安逸小资的生活,内心又总是不安和迷茫,好像无论是韩寒还是郭敬明,我们都做不了,也学得不对。
人生最邪恶的事就是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所以还是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就够了。记得一篇文章中曾经写过:我们都渴望在年少时吐出惊艳世界的箴言,却从来都没看破过迷眼乱花。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写的文字,都有青涩的梦想,但大概从来就见不得光。但是那又怎样,如张国荣的歌里唱到,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并不敢说是要让每个人勇敢的去追梦,但最起码,在这段仅有的青春里,我们要试着去多做一些无悔的事,对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多一点坚持,对那些看起来遥远冒险的事,多一点尝试。等到将来,我可以告诉自己,我当初坚持一些事情,绝对不是因为我当时幼稚不懂事。因为青春就是这样,它是酸,少年强说愁,但它也无限强大,有无数希望,有以后再也看不到的青草繁花。就像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春萍,我做到了》一样,当终于拿到年度拉力赛总冠军的韩寒对着当初打死也不相信他会成功的春萍说“我做到了”的时候,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这句“我做到了”,我明白并不是为了要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我们的青春,青春无悔而骄傲。
真的很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青春里不留遗憾的奔跑,永远保持一颗炽热的心,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
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6前几天去新华书店逛了逛,发现显眼的地方架满了韩寒的新书《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的小说看了不少,可他的杂文没怎么看过,一是本身不怎么喜欢看杂文,二是上网的时候也不会有时间去关注他的博客。随手翻了翻,发现价钱挺合适,买回去当摆设也行,抱着这样的心理,我买下了这本书。
买回来后摆在桌子上放了几天,一直没有去看,想着以后有时间了再说,所以说要是真心想去看一本书,最好是把它从图书馆里借回来,这样在还书期限的催促下还有可能看完。直到有一天寝室停电,百无聊赖下我拿起了这本书,想着拿它消磨消磨时间,不得不说韩寒的文章中充满了讥诮与幽默,在这些幽默中我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用了差不多3小时浏览完了这本书,只能说是浏览,翻到哪篇看哪篇,然后又用了半小时把整本书看了一遍,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怎么还没来电,都停了一下午了。没错,这本书给我的思考没有来电给我的思考多,又或许是我的经历还不够,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体会不到这个社会的大不公平,当然,社会中的各种小不公平或多或少我也碰到了。
这本杂文集里最负盛名的恐怕就是韩三篇了,每篇讲一个问题,第一篇说的是中国需不需要变革,第二篇说的是中国应该从哪方面变革,国家制度或是公民素质,第三篇则是韩寒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民主和法制的“讨价还价”。韩三篇在年前引起了网络上的轰动,因为不少作家都不能或不敢或不想讨论民主和法制的问题,他们都被中国的体质框在里面,束手束脚。韩寒挑起了这面大旗,引发了网络上对民主和法制广泛的讨论,算是一次小小的文艺复兴。说到文艺复兴,我讲一个书上的段子,韩寒当初办《独唱团》的时候往有关部门报的是“文艺复兴”这名字,没给批,说是带“文艺”两字的都不批新杂志了,于是他启用了第二个名字,也就是现在的“独唱团”,没出几期杂志,带“文艺”两字的杂志都让批下来了,后来他才明白,不是“文艺”有问题,而是“复兴”有问题。中国的专制体制久为外国人诟病,我就听过这样一个事,说是外国的学生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接触,竟然以为中国人都享受专制,而不喜欢民主。外国学生在一起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往往是政治,而中国学生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却往往是网络游戏。中国人口众多,在当下实现民主有一定困难,但困难不代表不可能,也不代表你可以忽略这个困难的问题从而不作为,路要一步步走,不然怎么走得到尽头,有一句广告词用在这里正好,路再长,也长不过我37码的脚步。
韩寒的这本书中除了韩三篇,其余的则是一些访谈记录和短篇,有讽刺现实的,有谈论自己生活的,其中带着不少机智的闪光点,能让读者会心一笑。在《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这篇文章中,他描述了自己朋友带自己在长安街上违规调头的事,牛逼哄哄的享受山寨特权带来的好处。里面有一句话让我笑了,“没过十秒,那辆奥迪突然满血,全身能闪的地方都闪了起来。随即,我被后车用扩音喇叭披头盖脸的骂了一顿”,想象一下,这辆车的画面和车主气急败坏的表情,从车主的脸色和行为都让我联想到螃蟹这种横行霸道的动物。
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浏览一遍能记住的也没多少,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无关于体制,无关于民主,只是做好自己,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并且能够不碰到壁。
第二篇:读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1.【生命有时终须有,生命无时需强求】
这种观点是与随遇而安相对立的,却又统一。该拼搏的时候就该放手一搏,去努力地争取机会,我要。即使最后失败,却可以对自己说:我曾经奋斗过。对于随遇而安,我认为它是一种对待困难或挫折的一种态度,不过分计较,不生烦恼心。年轻时我愿拼搏进取,暮年时愿我随遇而安。
2.【关于韩寒的“政事”】
粗略翻看韩寒的政事,对之不太感冒。对于政治,没有那么多吐槽的也用不上吐槽。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无法指望负载太多的中国乘着火箭一步登天,理解,并相信我们会逐步变好。对于那些不足之处,自然有专业人士研究解决,个人无需吐槽抱怨,耗时耗力。当你真正的做到了一个位置,有能力去改变一切的时候再大谈想法做法(这也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了)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不关心国家大事,有什么政策还是积极响应的。所以,身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市民,关心响应政策还是好的,但主要是做好自己,管理好做好自己身边的事情为妙。
3.【对小三的看法:很多人的感情都是从第三者开始的,尤其是眼界高的人,你能看上的人,他(她)没什么理由和概率是单身的,要么你战胜,要么你共享。婚姻应该是开放的,就是说,在获得前配偶的理解和许可下,你应当可以叠加婚姻的,男女都是这样。你也许觉得这是对爱情的亵渎,我倒是觉得你也许不懂爱情】
这是我不很认同的一个观点,作者只是站在个人的方面,提出了什么所谓爱情的升华。却未看透我们是人。作为动物,本能就是占有,繁殖后代,无所谓责任或道德。但人不一样。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不应该也不能去那样做事。既然成立了家庭就要对这个家庭负责专一地培养情感,经营这个家庭。这是我现在的观点也将来也会是。
4.【„„想发财千万不能来赛车圈和出版圈,但是很幸运这些都是我喜欢的行业,赚的再少十倍我也愿意】
这种职业观念赞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自己做着所爱好的工作,人生会很幸福。我的职业观念如下:不做违背道德法律的职业;做不很愿意却挣钱很多的职业,但前提是有充分业余时间拿挣到的钱去做我喜欢的事情;或挣钱可观非常热爱的职业。
5.【你是哪种日后会对追求你女儿的人指手画脚的老爸吧?如果有人追我女儿,我肯定三天之内把这个人查个底朝天,然后把资料放她桌上。我会告诉我女儿泡妞的手段是怎样的,什么该地方。不如我觉得如果一个女人答应和一个男人单独吃饭,单独看电影,就是答应和他上床了。】
在暧昧或恋爱中,肯定会有自己的主观臆想或感情用事。应像韩寒的观点一样,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客观的来看待感情,不要让它冲昏了头脑。
6.【我不讨好任何人:所谓活出敢性,也许是一个契合我的标签。可以后会,但不留遗憾,有很多事做了以后发现自己傻了或者失败了,但还是要去做】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活得是自己的人生,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眼光呢?被别人目光所奴役的人是不幸福的,更是傻到极致。自己就是自己,不用为任何人去做自己不愿的改变,不用做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Just be yourself,活出敢性。
7.【红灯永远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
一个人若想在社会立足,亦或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首先要有个人必备的素质与才能。若是脑袋空空,口袋一定不会是满的8.【我常说一句话:人,可以不上学,但一定不能停止学习。】
学无止境,学习,永远也没有个头。像苏轼曾说,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升自己。人生中,不断学习,不断体验,方不白走一遭。
9.【我要说的是,你去哪里一点都不重要,路途上任何一样景物,你要去的任何目的地其实真的不重要。但是你的伴侣很重要,如果你和一头猪同行的话,你去哪里都会觉得像在猪圈里。】
我认为,去哪里很重要,目的地很重要,伴侣也同等重要!选对人,幸福一生;选错人痛苦一生。
10.【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爱你者的神,你所支配的世界里的神。行善不作恶,创造不伐异,即为神。那些享有绝对权力而作恶者,是妖是魔,不是神。被神化者更非神。神不保佑你,因为神就是你所理解的你自己。】
做自己的神,自己的贵人!
(对于韩寒个人,不褒不贬,不狂热不淡漠。读书就是这样,了解各种观念及做事方法,各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中吸取前人经验,提取出精华,摒弃掉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第三篇: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之经典语录
我所理解的生活
1.既然三十年前,我以一挑亿,跑赢了其他所有精子,那么我生来就是牛逼的。我只负责制造产品,不负责用户体验,也没有售后服务,更不会根
据大家的口味来改进。——序《我所理解的生活》
2.我老家的那条河更是惨不忍睹,一周七色,看一眼就知道今天礼拜几。
中国的老百姓和小龙虾很像,最能忍最能扛,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生存,虽然有两只钳子,但常被人在背后捅刀,而且也夹不到对方。一有惊吓,第一反应就是往后退。——《什邡的释放》
3.钓鱼岛的契约难道是藏在中国人自己的后备箱里么?民族崛起的秘籍难道是刻在其他人爱车的底盘上么?这究竟是反日还是在反华?
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跳出棋盘的棋子》
4.看见好的捧个场,遇见坏的冷个场,碰见傻的笑个场,等他们自己给自己砸个场。——《我和官员的故事》
5.这帮孙子走路像螃蟹,必须横着走到底;开车像火车,必须一条道开到黑。承诺他人能得到什么,最终他人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只有限制那些承诺者自己的权利,他人才能得到他们本该得到的一切。
——《来,带你在长安街上掉个头》
6.在做事情的时候,我希望看得远一些;但在过日子的时候,我希望看得近一些。——《答台湾记者问》
7.缘分不是走在街上非要撞见,缘分就是睡前醒后彼此想念。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8.KO不了你的,也许让你更OK;没让你倒下的,也许让你更强大。
——《写给每一个自己》
9.不止是人走茶凉,茶都干了,只剩下杯具还放在那里。
——《这事儿都过气了》
10.要知道再坚固的事物都要经过烈火的锤炼,这火光既不能温暖我身,也不能焚毁我心。
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自己没有展露锋芒,就不应该怪别人没有眼光。
世界上再多人企图抹黑,甚至这世界再黑,你只需笑,而且要咧开嘴,因为你的牙齿永远是白的。
——《春萍,我做到了》
11.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远行。——《青春就是一场远行》
12.很多看似英明的决定,其实都是稀里糊涂之间诞生的。
你所关注的一切,就是你所看见的世界。
——《让大家扫兴了》
13.如果你准备好去打仗,你就得知道敌人扔过来的不会是面包;你准备好去探险,就得知道山谷里没有七尺大床。
往往没怎么经历过的人会有一堆感悟,经历越多反而要说的越少,死去活来的那些也许早就生死疲劳了。
——《东望洋》
14.我觉得还是等他们死了再评判比较好,至少死人不会性情大变。
——《我最终想要的是一个和谐的人生》
第四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
读《我所理解的生活》有感
前几天去新华书店逛了逛,发现显眼的地方架满了韩寒的新书《我所理解的生活》,韩寒的小说看了不少,可他的杂文没怎么看过,一是本身不怎么喜欢看杂文,二是上网的时候也不会有时间去关注他的博客。随手翻了翻,发现价钱挺合适,买回去当摆设也行,抱着这样的心理,我买下了这本书。
买回来后摆在桌子上放了几天,一直没有去看,想着以后有时间了再说,所以说要是真心想去看一本书,最好是把它从图书馆里借回来,这样在还书期限的催促下还有可能看完。直到有一天寝室停电,百无聊赖下我拿起了这本书,想着拿它消磨消磨时间,不得不说韩寒的文章中充满了讥诮与幽默,在这些幽默中我才能保持阅读的兴趣。用了差不多3小时浏览完了这本书,只能说是浏览,翻到哪篇看哪篇,然后又用了半小时把整本书看了一遍,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怎么还没来电,都停了一下午了。没错,这本书给我的思考没有来电给我的思考多,又或许是我的经历还不够,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体会不到这个社会的大不公平,当然,社会中的各种小不公平或多或少我也碰到了。
这本杂文集里最负盛名的恐怕就是韩三篇了,每篇讲一个问题,第一篇说的是中国需不需要变革,第二篇说的是中国应该从哪方面变革,国家制度或是公民素质,第三篇则是韩寒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民主和法制的“讨价还价”。韩三篇在年前引起了网络上的轰动,因为不少作家都不能或不敢或不想讨论民主和法
制的问题,他们都被中国的体质框在里面,束手束脚。韩寒挑起了这面大旗,引发了网络上对民主和法制广泛的讨论,算是一次小小的文艺复兴。说到文艺复兴,我讲一个书上的段子,韩寒当初办《独唱团》的时候往有关部门报的是“文艺复兴”这名字,没给批,说是带“文艺”两字的都不批新杂志了,于是他启用了第二个名字,也就是现在的“独唱团”,没出几期杂志,带“文艺”两字的杂志都让批下来了,后来他才明白,不是“文艺”有问题,而是“复兴”有问题。中国的专制体制久为外国人诟病,我就听过这样一个事,说是外国的学生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接触,竟然以为中国人都享受专制,而不喜欢民主。外国学生在一起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往往是政治,而中国学生讨论的最热烈的话题却往往是网络游戏。中国人口众多,在当下实现民主有一定困难,但困难不代表不可能,也不代表你可以忽略这个困难的问题从而不作为,路要一步步走,不然怎么走得到尽头,有一句广告词用在这里正好,路再长,也长不过我37码的脚步。
韩寒的这本书中除了韩三篇,其余的则是一些访谈记录和短篇,有讽刺现实的,有谈论自己生活的,其中带着不少机智的闪光点,能让读者会心一笑。在《来,带你在长安街上调个头》这篇文章中,他描述了自己朋友带自己在长安街上违规调头的事,牛逼哄哄的享受山寨特权带来的好处。里面有一句话让我笑了,“没过十秒,那辆奥迪突然满血,全身能闪的地方都闪了起来。随即,我被后车用扩音喇叭披头盖脸的骂了一顿”,想象一下,这辆车的画面和车主气急败坏的表情,从车主的脸色和行为都让我联想到螃蟹这种横行霸道的动物。
其他的没什么好说的了,毕竟浏览一遍能记住的也没多少,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无关于体制,无关于民主,只是做好自己,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并且能够不碰到壁。
第五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
《我所理解的生活》读后感
昨天看了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这本书,和他的很多作品一样,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书里讲了很多很现实的事物现象,以及作者的自我剖析。因为挺和我胃口,所以一口气看完了。头脑里也有点想法。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韩寒是一个自由人。这是让我十分非常羡慕的。我很羡慕他能够潇洒的递上退学申请书,平静的对老师说,要靠版税和稿酬来养活自己。很羡慕他能够坦然的面对满屋子老师的嘲笑,甚至他自己和满屋子老师一起大笑。
根据韩寒的说法:幸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韩寒一定是幸福的。就算事后会后悔,但绝不因为没事前迟疑不行而空留遗憾。
而这是我绝对不敢做的。并非不想,而是很多时候十分想法十分强烈,只是由于种种羁绊,不能也不敢随心而行,就算事后由于迟疑未动而十分后悔。我和韩寒正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呢。
不要说我懦弱不堪,不要说我踌躇不前。因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和韩寒的不一样,我也渴望很多东西,我也向往许多美好的梦,只是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很多时候我前进的方向总是和自己所想的方向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我也抱怨过,也曾想过放弃,所幸最终我还是没有放弃。我知道韩寒的那种生活方式也许是正确的、美好的,但它只适合个别人。我所理解的生活,或者说我所过的生活方式也许很无奈,但它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并没有什么正确对错之分。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也许你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放弃。你可以抱怨、可以哭泣,只是一定不能停止不前。生活总是要继续的,我们已经朝另一个方向踏上了征程,从踏上第一步起,回头就很困难了。所以咯,只好继续向前走了。况且已经付出了努力,如果中途就放弃,那才是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想想看。心里就不会那么难受,也就觉得这条道路没有之前觉得的那么难以坚持走下去了。由此看来,生活就是一种心态的修炼的过程,经历各种各样的道路坎坷是修炼的必
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才刚刚开始踏入,未来还会有很多要经历。在此献给未来的自己加加油,希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可以坚持下去,永不放弃。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本很好的书。我想,每个人看了之后的感悟一定随个人经历不同而不同的,希望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去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