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园》读后感
《说园》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园》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说园》读后感1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寸草有致,片石生情”,虽“半亩方塘”,却追求“天光云影”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亦如神游林泉花木,山水亭台之美尽得之。陈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他的着述既是园林理论,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文,诚如叶圣陶先生所的那样评述:“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说园》是同济大学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的著名园林代表作之一。此书写于1978年至1982年之间,全书共五篇,曾先后刊登在《同济大学学报》上。因分载各期,翻检困难,且索者不绝,学报编辑室遂汇编成册,以应教学与科研之需。事隔经年,各方面求书益广,1984年同济大学出版社遂将此书正式出版。俞振飞老先生为《说园》一书题眉,蒋启霆先生毛笔楷书,孙骊、巫漪云、毛心一等先生英文翻译。为增加艺术欣赏性,还附上了清代浙江海盐徐用仪的徐园图32幅,封面为清汪荣所绘的江苏南京随园图。自此之后,《说园》一书享誉海内外,曾被译成日、俄、意等六国文字,为中国园林艺术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也成为同济人馈赠外国友人和亲朋好友的礼品。
《说园》是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建筑、栽植的专着,是高度提炼后的理论精品,正如陈先生自己所说:“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余写《说园》连续五章,虽洋洋万言,至此江郎才尽矣。半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空论,亦自实中得之。”陈先生一生从事中国古建筑及园林的研究,《说园》可以说是他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今天的人,亦无人可及。现撷选《说园》中的部分精彩文字,以飨读者。
造园一名构园,重在构字,含意至深。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非仅土木绿化之事。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过何氏园五首》,一路写来,园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与景合,景因人异。吟得与构园息息相通,“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园中景也。“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石阑斜点笔,梧叶坐题诗”,景中人也。有此境界,方可悟构园神理。
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
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北国园林,以翠松朱廊衬以蓝天白云,以有色胜。江南园林,小阁临流,粉墙低亚,得万千形象之变。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景中有景,园林之大镜、大池也,皆于无景中得之。
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故古今中外,造园之史,构园之术,来龙去脉,以及所形成之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在在须进行探讨,然后文有据,典有征,古今中外运我笔底,则为尚矣。
《说园》一书既是对中国园林文化的总结,也是一本内容丰富,值得一读的好书。要想理解和欣赏中国园林,只有认真反复地阅读《说园》,领会原文的涵义,才能对中国园林有所了解,才能领会中国园林生生不息、源源流长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说园》读后感2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解释过“园”字,将各种元素围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园”。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但是这围合起来的元素却大有学问在。读过陈从周的《说园》更让我对中国园林感到震撼,更让我不禁感叹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园林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有假山的山脉清晰,有水的清澈碧绿,有树木的形态万千。“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造园的意境完美的像一幅画。
《说园》中讲造园要有静观、动观之分,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静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然而在园林设计中也有着这一手法。何为“美”,相信中国园林用动静来表现的已经是淋漓尽致。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在园林中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也算是精妙的`表现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还有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对于造园元素来说,中国园林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其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中国古典园林借助具体的景观——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风景画面来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同时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意境的内涵。与借景抒情有异曲同工之效。并且在布景中更是妙在含蓄,耐人寻味。
喜欢中国园林的幽幽小径,漫步其中时饱尝到了作为古人的风采。也很喜欢中国园林的漏窗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透过漏窗,青竹摇曳,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建造的石洞,石阶,都显示着自然的美色。难怪会有无数文人游园作诗、讨论文学,造园犹如作文学,相互有感相互感染。看来园林中也夹杂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说园》读后感3本周已经开学了,孩子们进入小班后,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已经比较的适应,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但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她需要教师精心地去治理。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使班级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呢?我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由“木桶效应”说反思幼儿园班级管理》一文,看后对我启发很大,我认为可以在今后自己的班级管理的实践当中进行尝试和借鉴。下面我将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分享如下:
一、概念:什么是“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说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二、部分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治理。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碰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在班集体建设中,“木桶效应”说经常被教育者引用,用来强调对班级薄弱环节的关注,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水装的更多更满。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只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制作与维修须由木匠去完成。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治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把握孩子发展的脚步。因此,班级管理呼唤充实型、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
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念。俗话说:想让孩子有一瓶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要有一条奔涌的知识河流,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教师要勤于向书本学习、勤于向孩子学习、勤于向专家和家长们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教育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向经验学习。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天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品”,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碰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
最后,班级工作要善于总结,从反思中提升。教师应随时对自己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我是否按照新《纲要》的理念?”“班级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总之,反思是提升的基础,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的班级工作更加完善。
三、体会与感受。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新举措,只有成为了一位学习者、研究者,就能根据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确定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儿童的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对照教育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就拿班级的日常工作来说吧!教师要注重自身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给幼儿以榜样的作用,让幼儿在教师的行为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幼儿就像一张白纸,这要就看每一位教师如何去描绘了。如:在幼儿的常规培养方面,许多年轻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该怎样有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分配工作的时间,一旦事情多了就会感到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对日常手头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完成时间。这方面我谈谈个人的一点小经验,1、教师在制定一项常规时,要把事情考虑清楚,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幼儿会不知所措。2、班级物品的各种摆放,要让幼儿知道放置的位置,特别是中、大班的教师,要更加的注重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和习惯的培养,让幼儿真正成为做教室主人的目的。
总之,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我们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第二篇:说园 读后感
说园 读后感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真是“寸草有致,片石生情”,虽“半亩方塘”,却追求“天光云影”之意境,极富诗情画意。走进中国园林就如同走进了中国艺术的殿堂,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亦如神游林泉花木,山水亭台之美尽得之。陈先生将文史知识与园林建筑理论结合起来谈,他的著述既是园林理论,也是婉约清丽、畅快明达的文学小品文,诚如叶圣陶先生所的那样评述:“熔哲、文、美术于一炉,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说园》是同济大学古建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1918-2000年)的著名园林代表作之一。此书写于1978年至1982年之间,全书共五篇,曾先后刊登在《同济大学学报》上。因分载各期,翻检困难,且索者不绝,学报编辑室遂汇编成册,以应教学与科研之需。事隔经年,各方面求书益广,1984年同济大学出版社遂将此书正式出版。俞振飞老先生为《说园》一书题眉,蒋启霆先生毛笔楷书,孙骊、巫漪云、毛心一等先生英文翻译。为增加艺术欣赏性,还附上了清代浙江海盐徐用仪的徐园图32幅,封面为清汪荣所绘的江苏南京随园图。自此之后,《说园》一书享誉海内外,曾被译成日、俄、意等六国文字,为中国园林艺术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也成为同济人馈赠外国友人和亲朋好友的礼品。
《说园》是系统论述中国造园理论诸如立意、组景、动观、静观、掇山、理水、建筑、栽植的专著,是高度提炼后的理论精品,正如陈先生自己所说:“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余写《说园》连续五章,虽洋洋万言,至此江郎才尽矣。半生湖海,踏遍名园,成此空论,亦自实中得之。” 陈先生一生从事中国古建筑及园林的研究,《说园》可以说是他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今天的人,亦无人可及。现撷选《说园》中的部分精彩文字,以飨读者。
造园一名构园,重在构字,含意至深。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非仅土木绿化之事。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过何氏园五首》,一路写来,园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与景合,景因人异。吟得与构园息息相通,“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园中景也。“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石阑斜点笔,梧叶坐题诗”,景中人也。有此境界,方可悟构园神理。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
园林中求色,不能以实求之。北国园林,以翠松朱廊衬以蓝天白云,以有色胜。江南园林,小阁临流,粉墙低亚,得万千形象之变。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无声处求声,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景中有景,园林之大镜、大池也,皆于无景中得之。
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若境界不究,风格未求,妄加抄袭拼凑,则非所取。故古今中外,造园之史,构园之术,来龙去脉,以及所形成之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在在须进行探讨,然后文有据,典有征,古今中外运我笔底,则为尚矣。
《说园》一书既是对中国园林文化的总结,也是一本内容丰富,值得一读的好书。要想理解和欣赏中国园林,只有认真反复地阅读《说园》,领会原文的涵义,才能对中国园林有所了解,才能领会中国园林生生不息、源源流长的艺术与文化内涵。《说园》五篇,文笔清丽可诵,引人入胜,对造园和赏园亦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可供园林、建筑及旅游工作者参考。
第三篇:读《说园》有感
园说
——读《说园》有感
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解释过“园”字,将各种元素围合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园”。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但是这围合起来的元素却大有学问在。读过陈从周的《说园》更让我对中国园林感到震撼,更让我不禁感叹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园林讲究“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有假山的山脉清晰,有水的清澈碧绿,有树木的形态万千。“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造园的意境完美的像一幅画。《说园》中讲造园要有静观、动观之分,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静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然而在园林设计中也有着这一手法。何为“美”,相信中国园林用动静来表现的已经是淋漓尽致。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在园林中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也算是精妙的表现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在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还有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对于造园元素来说,中国园林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其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中国古典园林借助具体的景观——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风景画面来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同时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意境的内涵。与借景抒情有异曲同工之效。并且在布景中更是妙在含蓄,耐人寻味。
喜欢中国园林的幽幽小径,漫步其中时饱尝到了作为古人的风采。也很喜欢中国园林的漏窗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透过漏窗,青竹摇曳,亭台楼阁若隐若现,园林建筑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楼有台。人工建造的石洞,石阶,都
显示着自然的美色。难怪会有无数文人游园作诗、讨论文学,造园犹如作文学,相互有感相互感染。看来园林中也夹杂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之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第四篇:读《说园》有感
读《说园》有感
风园09-1洪方圆080344127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巧妙组合成的综合艺术,是“寸草有致,片石生情”,虽“半亩方糖”,仍追求“天光云影”之意境,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而读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亦如神游林泉花木,书页间领略山水亭台之美。初翻开这本并不厚的书就被书中隽雅的文词以及秀美的书法所倾倒。通篇读下来,它给我的感觉像是一篇婉约清丽的文学小品,但细细品味,陈先生对于叠山理水.栽花植木.造亭借景等品园、游园、构园的各种深刻见解从那隽永的文字中汩汩流出,引人思考。
惊异与陈先生的文学功底,查阅了他的生平,才知道他毕业于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文学科,后又师承张大千,可谓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史修养深厚。这也是为什么《说园》能从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论述中国园林。虽然现在风景园林被划为工科专业,但学科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确实有目共睹的。如果作为未来的设计师仅仅满足于“雕链是巧,排架是精”,图面漂亮,或许也只能停留在“画图匠”的层次。真正提升我们的其实是凌驾于专业技能之上的对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说园》对于非专业人士是一本文辞清丽的文学小品,但对于园林行业的人来说绝对一本不可多得的造园理论著作。
首先,陈从周认为造园有法而无式。造园之法就是计成所说的“因借而体宜”,即因地制宜,就势造景,适宜得体。但由于园有大小,有动观与静观的区别,周围环境也各不相同,不能用一个定式来建造。书中说道“中国画的兰竹看来极简单,画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戏,亦复喜者,每个演员来不同,就各有独到之处。”造园的道理与这个道理是相通的,造园如果确定一个定式死守之,奉为经典,那么就像八股文一样没有好结果。
其次,书中提到了许多的造园之法。如“园林中求色, 不能以实求之。北国园林, 以翠松朱廊衬以蓝天白云, 以有色胜。江南园林, 小阁临流, 粉墙低亚, 得万千形象之变。白非本色, 而色自生;池水无色, 而色最丰。色中求色, 不如无色中求色。故园林当于无景处求景, 无声处求声, 动中求动, 不如静中求动。景中有景, 园林之大镜、大池也, 皆于无景中得之。”说的就是虚实之理,虚实结合也正是中国园林艺术所反映的辩证思想。另外,书中两次提到动静之理。在书的开篇就提到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要考虑到园有动观、静观之分。动与静的不同于园林的性质与尺度大小有关。在《说园五》一张中,又着重写了动静的关系:“动静二字,本想对而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陈从周认为止水静,游鱼动,静动交织,自成佳趣。
《说园》书成于1978-1982年,这正是中国开始开放国门的时代。国外的造园理念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中国。陈从周在《说园三》中说:“今不能证古,洋不能证中,故中外园林自成体系,决不能容借尸还魂,不明当时建筑之功能,与设计者之主导细想,以今人之见强与古人相合,谬矣。”在《说园五》中又提到:“造园可以遵古为法,亦可以洋为师,两者皆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中用,亦势所必然。”这看似矛盾的观点,实际上是相通的。它告诉我们妄加拼凑古典园林或西方园林,而不深究其园林境界是不可取的。我国现代园林能否取得更大的进展,关键在于对古今中外园林的历史、技术及思想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再灵活应用到实践当中。
第五篇:《说园》读书笔记
《说园》读书笔记
《说园》者,类似于“园话”也。全书一万多字,取文章之形貌而蕴诗话体之精神,其神采全在于一则一则园林赏鉴文字中,连缀铺展成文,具体说明先生对于中国园林艺术特点以及品赏原则的感悟。你如有兴趣,不妨把文中精彩辞章摘抄出来,分类纂辑,加上前言后记,裒为一册,就是一本特色鲜明的“陈从周园话”。
《说园》是一本大书。其大不仅因为内容丰富,更因为格局阔大,打通了古典诗词书画曲多种艺术的畛域,揭示传统文化的奥妙和精髓,传达出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趣味。全书有五篇文章,渊深海阔,要言不烦。其大要则有:中国园林,叠山理水,宛自天开;有法无式,追求独到;注重意境,蕴藉有味;讲究立意,每个欣赏点是一幅不同的画,画面有静观、动观之分,赏景有仰视、俯视之妙。园外有园,景外有景,整体布局,尽赏历史、文化之美。可以说,园林是中国人心灵在大地上的立体展示,故以诗书画曲之理可悟园林艺术的奥妙也。
《说园》既是一部园林艺术的论著,也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运用上,它长短参差,多用短句,多用偶句,多用四字句,畅达明快,而又婉约清丽,有一种地道的汉语味和中国风。“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聊聊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意,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此意在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阅读这样的文字,如游览园林一般,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引人入胜。
先生不求文章名世,然观其所作,皆雅洁可诵,斐然成章。早年曾读过他的散文集《衣带集》,多年来赏玩不置,弦歌不辍。这次重读《说园》,得江苏文艺社汪君修荣之助,惠赠我《陈从周全集》一套,取读《苏州园林》一册。这是一本苏州园林摄影绘图集,是陈先生早年代表作。书中那一幅幅苏州园林典型景点的摄影,题以宋人词句,以及手绘的园林建筑图,美景与诗词并置,古典共现代一体,极大地增添重读的体验和乐趣。
先生一生记园、说园、造园,是传统文化的坚定守护者,连接古与今,中与西,知与行,创造新的园林艺术传统。他胸中有山水,笔下有文章。诚如俞平伯先生在《书带集》序言中所说,“其出行也,访奇考古,有济胜具,足迹几遍天下;其治事也,勤恳孜矻,不避险阻。凡云霞雾阁,断井颓垣,皆立体之图绘也;朝晖暮霭,秋月春花,皆大块之文章也。天赋慧心与躬行实践,既已相得益彰,而命笔遣辞又俊得江山之助”,让人读其书,相见其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