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共5则范文)

时间:2020-08-23 20:4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共)》。

第一篇:《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共)

《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如何被造就,人才如何被造就,好孩子身上,为什么总有坏苗头?从降生、母爱和家境,探讨遗传与环境、早慧或晚秀。

伟大的诗人歌德的父母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只有歌德和大妹妹活了下来,而且他一生下来就处于假死状态,也许他能侥幸地活下来就是他成才的原因吧!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从小就显示了不凡的智力,他说:他的毕生成就是他的母亲所赐,记住:周一出生的面孔漂亮,周二出生福禄绵长,周三出生的多忧多愁,周四出生的孩子离家远游,周五出生的仁爱好施,周六出生的孩子谋生不易,周日出生的聪明又了不起。

爱迪生一生只受过四年的正规教育,他从小患有慢性耳炎,是他的母亲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成才。

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五岁以后在继母身边长大,他用了四年的时间没画完《蒙娜.丽莎》这幅几有桌面一样大小的肖像画,他终身未娶,是他的生母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成了他。

普鲁斯特法国文学巨匠,他30岁还离开母亲无法独立生活,但是他是意识流文学中的真正巨人。

傅雷中国的巴尔扎克或罗曼.罗兰是母亲用正统的近乎残酷的教育使他成才。

罗斯福第一位有残疾的四届美国总统,她的母亲坚持写儿子的成长日记达20年之久,在亲人们的呵护下,他早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就是这种自信使他成功。

洛克菲勒家族,三代鼎盛,是他们的教育家规救了这个家族。

巴斯德在人类认识和征服细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小学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他是我班级中个子最小,最羞怯,最不见得有出息的一位学生。他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是父亲疼爱使他成了才。

居里夫人,也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的早死,早年的艰苦生活,成就了她的事业。爱因斯坦对她的评价是:只有把整个身心献给自己事业的人才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师。

巴赫一个音乐家族,前代的文化对于下代有着巨大的影响。

培根12岁进入剑桥,帕斯卡11岁撰写声学论文,贝多芬8岁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道尔顿12岁开办学校,第谷16岁计算出了木星和土星的面积,雪莱15岁时出版了故事集,伏尔泰12岁已经能够与博士讨论,雨果15岁已写众多作品,拜伦19岁出版诗集,高斯小学时能用等差级数,开耳芬17岁进入剑桥,但丁7岁作恋诗,斯威夫特3岁读圣经,莫扎特4岁谱曲,司各特6岁成小学者,舒曼7岁作舞曲,康德7岁上讲坛,赫胥黎7岁闻名,蒙塔莱5岁写名句,托尔斯泰5岁已经懂事。

莫扎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754件作品,但是他的这份天才是从人生的不幸和苦难的泥沼中挣扎出来的,他那残暴的父亲其实是他的最合适的监护人。

达尔文他从小就迷上了采集标本,但要到20岁后才能取得生物学家的自信,15岁的萧伯纳智力远胜于学校的教师,伟大的爱因斯坦在16岁间已经熟悉了数学,其实他们在少年时期并不笨,而是他们对教师和教学环境不适应。

所以,我们要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人只能被他自己所造就。

第二篇:《做个“坏”父母 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做个“坏”父母 教出好孩子》读后感

每个孩子的开始就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大人们正确的引导。既要充分尊重他们,又要让他们懂得分辨是非。我们不仅不应该一味地去评价孩子的好坏,更不应该用世俗的标准来为孩子制造框架或打上标签。真正优秀的父母,是需要同孩子一起不断学习和成长的。父母们首先要从内心接受自己“家长”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地承担起好家长、好父母的职责。孩子的世界如同一张白纸,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读完陈廷编著的这本《做个“坏”父母教出好孩子》,你就会发现,其实“坏”父母才是真正可爱的父母,“坏”父母们的教子之道,值得当下父母和老师借鉴。

“坏”父母的“坏”与我们传统概念中的坏可谓大相径庭。“坏”父母懂得将孩子的幸福观融入于对孩子的教育中:“坏”父母还能够不动声色地让孩子从“艰苦”中锻炼出成才的潜能:“坏”父母还很会偷懒,凡事都放手让孩子去干;“坏”父母还是个大孩子,喜欢突发奇想、异想天开,他们不会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甚至比孩子对梦想还要执著„„

用孩子的幸福观去教孩子P14 惩罚,请三思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管教可以说是必须的。现在的父母,已经很少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了,相反,更多的父母对孩子也总是赞美居多。然而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做到“奖惩分明”,所以面对孩子,怎样惩罚,什么样的惩罚适度,则非常值得讨论和深思。

事实上,适度的惩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懂得何为犯错,该怎样改错,但是过度的惩罚就可能成为“严教”一族,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一旦家长使用的惩罚手段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还伤及了孩子的内心,那恐怕会造成无可弥补的后果。

此外,不适度的惩罚还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导致孩子形成一些错误的思想,相信下面的例子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深有体会:

学校里有些班级常常出现这样的怪现象:第一节是班主任的课,课堂上总是静悄悄的,很多学生甚至连大气儿也不敢出,专心听讲,表现得特别守纪律,而第二节是科任老师的课,情况就截然相反了,学生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闹天宫,表现出一副不是班主任的课,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一下了的样子。

试问,为什么学生如此害怕班主任呢?正是因为孩子们害怕惩罚,是不当或过度的惩罚让学生学会了依赖外界的刺激,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此外,我们在惩罚孩子的时候还会犯主观的失误,并且固执己见,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有时会把责任全强加在孩子身上。于是很多孩子只想到的是如何逃避责任,有的孩子渐渐养成了推卸责任的思维习惯。如许多孩子明明做了错事,却谎称是别人做的;或是很多孩子明知道做了错事,却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故意隐瞒自己做过的一切,甚至欺骗父母。过度以及微小的事情所带来的惩罚令孩子完全失去了主观判断的能力,让他们无从分辨错误的大小和性质,只记得住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以至于不择手段地应对。

说了这么多,那么究竟怎样的惩罚才合适呢?面对惩罚,我们又该如何三思而行呢?或许下面的例子能带给父母们一些启示:

王女士的儿子调皮捣蛋得很,一次,他在前排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将几颗图钉放到了那位同学的凳子上,结果那位同学坐下时被扎了,疼得大叫,老师将此事告诉了王女士,王女士气得命儿子两天不许吃饭,在厨房站一夜。老师知道了王女士对儿子的惩罚举措后大为吃惊,赶紧劝王女士不要用这种方式惩罚孩子,太重了。可王女士却觉得儿子过于调皮,轻了根本记不住。于是老师便出主意让王女士的儿子每天负责接送那位受伤的同学上下学,过了没几天,王女士惊喜地发现了儿子的转变,儿子不但总是把那位同学的伤情挂在嘴边,嘘寒问暖,更把家中的创可贴、云南白药带到了学校去给那位同学治病,王女士由此感慨良多,可谓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只懂得服从和赢得大人的欢心,而是要让孩子成长为成年人之时懂得承担责任,如果教育者一开始就能带头敢于承担责任,我想孩子也会慢慢学会负责任的品德、拥有宽阔的心胸。

其实,惩罚并不可怕,也并不是惩罚孩子就一定是错的,在西方,许多对孩子适当的惩罚方式就非常值得中国父母们借鉴。这些方式在许多中国父母们的眼中或许还有点儿另类,甚至颠覆了中国父母们思想中传统的“好父母”的评定标准,但正是这种“坏”父母的“坏招”,却有着与时俱进的优势。父母们以犯“坏”来惩罚孩子,其实归根结底也是为了达到深刻的教育目的,所以一些所谓 2 的“坏招”反而更能有效地让孩子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且留下深刻的记忆。

如在大洋彼岸的新西兰,打孩子是违法的行为,因此当地的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作为一个顽皮孩子的母亲,贝尼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在公众场所犯的错误。有段时间,贝尼的儿子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石子,每每儿子这样做,贝尼就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也弄乱了,水池都不漂亮了吧?”然后贝尼还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他扔进去的石头捡出来。儿子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听话,有时候也会不管不顾。这时贞尼一般不会强迫他去,反而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他玩儿,贝尼就会借机教育孩子:“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时间陪你玩儿。”这样一说,儿子便会认识到他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贝尼认为,孩子并非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应该先教他学着约束自己。

再如在美国,父母和老师常用所谓“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比如孩子不听话就把他关进他的卧室,让他独自待上几分钟,其实跟我们国内的“面壁思过”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隔离时问过后,父母们准时把孩子叫出来,并借机进行教育,对督促其改正缺点大为有效。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因为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感,把犯了错的孩子单独隔离出来一小会儿,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并且也暗示他们:淘气是不为大家所接受的。而让淘气的孩子暂时离开,还可以大大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给孩子一个冷静的空间对错误的反思。

总之,惩罚孩子,我们要三思而后行。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我们要了解他们的心理,不该一味地管教,更不该一味简单粗暴地惩罚,而是应该真心真诚地与他们合作,才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2014-5-18 3

第三篇:《坏邻居》读后感

突然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来了。虽然有许多人对它早已耳熟能详,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再讲一遍: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坟墓附近,他做游戏就做埋死人;孟母便将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做游戏又学商贩的叫卖;孟母又将家搬到学校近旁,孟子做游戏,便学起揖让进退的礼仪来了。孟母认为,这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于是便定居下来。后来,孟子果然成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周围环境的好坏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学校对每个人的成长有种要影响,营造静谧、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需要学校注重培育和造就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学习氛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传播媒介从舆论上影响、引导广大学生,促成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用榜样的力量、楷模的力量去影响引导学生。

第四篇:《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

《好战略,坏战略》读后感

看完理查德.鲁梅尔特的《好战略,坏战略》后,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企业管理都是对资源的发现、控制、分配、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有利契机发挥自身长处是任何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战略,它包含了企业的管理指导、行动纲领与蓝图、优势与变革、战略调整机制等内容。没有好战略的企业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始终会被时间遗忘,我想简单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它。

一、好的战略对企业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目标、计划等起着权威性的指导作用,它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基础,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从总体资源利用上所作的各项工作指标部署,如目标、计划等,并且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它能成为“企业的杠杆”,使企业统一思想、目标、集中力量并将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就是企业的战略蓝图)

二、好的战略是企业蓝图和行动纲领,它规划了企业未来长时期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是企业一切行动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它实施和开展(也就是企业蓝图);同时也规定企业所有的领导都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弱化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并根据社会责任、社会定位、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定位,把握好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要实现蓝图的顺利完成,这就是行动纲。

三、好的战略能发挥竟争优势与质的变革。它深化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拓展市场,强化阻隔机制,在企业受到外部环境造成危机时,能拔乱扶正,使竞争对手无法轻易复制或模防。在书中也告诉我们战略早期的形成来自于军事的谋略,只有制定出好的谋略军事目标才能成功,企业也是一样,只有好的战略才能强化内部机制的连动性,增强综合,以企业自身条件,形成竟争优势,质的变革才能成功。

四、好的战略必须具有一个好的战略调整机制,如果没有这个机制也就没有一个完善的执行战术,那么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将其偏离正确轨道,也将导致企业出现失败的结果。战略调整机制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而变化的,即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新的机会,以及未来发展预测的改变,对其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以保证好战略对企业不可预见性的与有效性的经营管理。

回到书中其中有一句话“像战略家一样思考问题”给我很大的感触,是的,好的战略不仅能敦促企业实现目标或愿望,还能清楚认识到当前与未来的挑战,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如果能识别出一个好战略,拥有好战略,并且随时调整好战略。我相信我们的企业一定能走得更加平稳更加出色。

第五篇:《好服务,坏服务》读后感

《好服务,坏服务》读后感

(一)——好的服务是有灵魂的服务

近期有幸拜读了《好服务,坏服务》这本书,对于爱读书又从事服务行业十几年的我来说,真的是如获至宝。苏先生作为服务行业的先锋和教育者,从专业的角度,客户的定位,解析了各行各业中好服务带给人们的有感体验。苏先生的书中所提及的好服务,让我感触颇深,对服务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这里结合乘务工作的体验,分享一些个人感想。

以小博大的服务,宠爱客人的服务

以小博大的服务,宠爱客人的服务——细微和较少被注意的地方,正是决胜关键。服务业真正的竞争者不单是同行,也不只是工作人员心中的绝对高标,而是每位客人的经验。东航白金卡的推出,实现了服务档次的更高提升,让白金会员享受到随心随行随享的高端服务。公司在各方面逐步完善服务细节,最近推出了“心意卡”的使用,这张精致的卡片,也是我们诚意的体现。当白金卡贵宾乘坐东航的班机,乘务员热情邀请他免费升级到头等舱,在为他提供预先准备的服务用品的同时,送上满含祝福的心意卡片。为提升空中餐饮体验而打造的“机上餐食地面预订”的服务,可以让贵宾享用到自己提前预选的中意可口餐食。感受旅途温馨而周到的机上服务后,他还可以在目的地机场享受到东航所提供的高端旅客接送机服务。相信每一位白金卡贵宾收获的不仅是高端旅客的荣耀,更是周到细致的温情和来自东航的服务诚意,感受到在不经意的地方有温暖,在陌生的地方有善意。

正中心坎的服务,有温度的服务

正中心坎的服务,有温度的服务——提供这类服务的可贵之处是背后的贴心处。近期公司刚刚完成了《两心三动》服务项目的推广,作为受众群体,“三长建设”的一员,深刻理解了在带领团队时,要做到用心关注组员,细心制定辅导目标,主动积极开展辅导,通过有效沟通互动,让组员感受到带飞人员的用心和细心,收获感动体验。另一方面,在执行航班任务时,要用心观察旅客需求,用细心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主动积极与旅客沟通,双向互动,提供卓越服务,创造旅客感动。在几个月前的温哥华航班上,我遇到一位身患多疾又独自飞行的老人,高龄和疾病让她对长途飞行产生紧张和压力,乘务员细心观察到这一切后,帮她调换到周边无人的舒适空位,我蹲在她身边详细全面的了解了她的身体情况,得到她本人确认状况适航后,耐心安抚她的紧张情绪,细心的帮她水杯倒满温水,嘱咐她按时吃药,让她放心的把我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我们会好好的照顾。这一路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一个孤独旅行的老人感受到了温情,她竟然感动得落下泪来,一直拉着我的手感谢,她是一名基督教徒,表示回去以后会在教会上积极的宣传和赞扬。而在一旁目睹这一切的金卡客人也很是动容,主动写了表扬信对我们的服务表示肯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用心善待每一位旅客,细心关怀弱势群体,打动人心的服务,正是由这点滴的温情中体现。苏先生也在书中提及,我们即将面临老龄化的社会,早意识到早得先机。

接轨式的服务,不留遗憾的服务

接轨式的服务,不留遗憾的服务——这样的服务要连结客人的心情,还有预先满足客人的需求。去年公司在行业内领先推广了空中WIFI的服务项目,作为客舱经理深刻感受到让“期待更快相见,让相见代替思念”这一宣传标语的真正含义。很多客人也因空中互联服务项目的推出,而选择搭乘东航的班机,上网办公,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络,让十几个小时单调枯燥的飞行旅途变得丰富多彩。同时空中互联也让我们东航的各个部门更好的配合,做到空地互通,从而更有效的做到接轨式服务。近期,在北美线多次发生了客人突发重病的事件,我们利用空中Wi-Fi实现了空地互通,有地面专业的人员指导乘务员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拯救客人的生命,同时地面对空中情况的了解后,更是提供了后续有针对性的高效保障。让我们挽救了更多的生命,也给客人提供了完善的接轨式服务。日本首富柳井正有句名言:“即知即决即实行。”空中互联,空地互通做到了全体动员的服务执行力,实现了卓越的服务水平。好的服务,是一个团队的群策群力,是各个部门的配合和保障。

苏先生在文末提到服务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尊卑主从的下对上服侍:第二,是金钱和专业交易的对等行为,第三种也是最高层次的服务,是一种发自情意的款待,服务的人以专业和热情,像主人款待自己的朋友一般,主动为对方提供贴心的照顾,进而达到宾主尽欢。研究过迪士尼服务理念的人都知道,迪士尼告诉员工,你们得到的不仅是一项工作,而且是一种角色。你们不是卑微的服务人员,你们是乐园的主人。你们身着的不是制服,而是演出服装。当每一个人身着制服踏入园区时,你们不仅是为顾客表演,而是在热情招待自己家庭的客人。

东航的每一位员工都需要有这种主人翁精神,当我们身着制服,踏入机舱——这个公司为我们搭建的舞台,我们就应该有这份深刻的使命感。公司致力于服务品牌,服务质量的提升,面临着新国际化的趋势,各种新服务产品的推广,大量新机型的引进,大批不同国籍的人员加入,使得我们每一位员工的舞台越来越宽广,越来越炫目。

东航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致力于建设一个“员工热爱、顾客首选、股东满意、社会信任”的世界一流航空公司,为全球客户架起安全高效的空中桥梁。我们站在公司为我们构建的国际化舞台上,要为这份荣耀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当舱门打开的那一刹那,就是我们的舞台拉开帷幕的时刻,所有的聚光灯都将聚焦在我们身上,每一位员工都要展现出自己最完美的那一面,用灵魂演绎,用真情碰撞,热情款待到来的每一位客人。

《好服务,坏服务》读后感

(二)每每有客人在航班中与我闲聊问起:“姑娘,你干这行有多久了?”我都浅浅一笑地回答:“时间不算长久,但也十年有余。”有些客人听了,竖起拇指表扬得很直接,有一些,欣赏地点点头。无论如何,我知道,我获取了他们的信任,我令他们满意。

关于服务,简直是一个太大的课题,我才疏学浅,唯恐不能诠释得很好。提及技能,我似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升,路漫漫,唯有努力随行,方能点滴成型。说到经验,算是小有积累,那么多年,无论好的坏的都能凝结成一种收获了。可成果甚微,怎敢在各位前辈面前班门弄斧。

最近读完这本《好服务,坏服务》,就我来谈谈体会,分享数年来从事服务行业的感受,不知能否唤起各位的一丝共鸣。

苏国垚先生在书中写到:与陌生人擦肩时千万不要刻意回避,友善的四目相交点头微笑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刚入行是时难免有些羞涩胆怯,特别是每当与客人问好时不太敢用双眼去正对他人。有时客人闲来无事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会显得不自在,有意地躲开。其实这些现象也频频发生在新参加工作不久的乘务员身上。我在带班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这样的状况,一定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她们。我当年其实也一样,改善的秘诀就是保持自信才能展现优雅大方,倘若你对对方可能会作出的回应有顾虑,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对方和你一样恭敬有礼,那么太好了你的努力立刻就有了回报,如果对方含蓄内敛,匆匆走过,其实他也已经被你打动,只是羞于表露。如果真的出现了一个无理傲慢之人,你就更应该充满善意,微笑待之,因为你将如此大方得体,深入人心。

我们常常会提到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这虽是一句老话,但在生活的任何一个场合这都是对的。一个人做事能不能成功,年轻不是问题,有个性也没有问题,关键在态度。而我们服务性行业中,态度和热情也的确能够有效地掩盖能力上的不足。当我曾经是两舱乘务员时,有一次飞行一个日本航班,一名旅客携带着家人入坐了我们的公务舱,他上机时就显得非常的不悦。由于受语言沟通限制,我无法得知他的心事,只能小心翼翼地进行很基础很流程化的服务,而他也似乎没有任何回应。(网)由于流量控制,我们的航班又延迟起飞了,用餐时间旅客也表示对餐饮毫无兴趣,公务舱的乘务员都在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局面,然而并不奏效。落地前我们照常归还衣物,我突然发现这位旅客的大衣的最上面一颗纽扣几乎要掉落了,其他乘务员告诉我挂衣服时就这样了。当时正直寒冬,东京的地面温度已经在零下了,如果旅客的大衣上部没有纽扣就不能抵挡寒风,想到这里,我决定要做些什么。乘务长箱包里的针线包终于派上用场啦,我悄悄地开始缝补纽扣……当旅客收到归还的衣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她的太太不好意思的说:“出门时才发现,还没来得及,这应该是我做的事,真是不好意思啊。”此时旅客本人也感激地说:“我原本并不期待这次的旅程,因为MU经常晚点,令我很失望,可是工作在上海又避免不了每周一次往返。可我真的没想到你们会为我做这些,我真的有所改观,我想我会继续关注东方航空的,谢谢你们。”这位旅客以及他太太能如此流利的说中文我们也很差异,原来他们早已是中国通,之前的沉默源于以往不尽如人意的航班经历。然而当我们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对方并努力去改善,付诸诚意来对待旅客终能让人感动。所以我总是对组员说,好的态度不是当事情发生后一味认错道歉,而是一开始就努力避免错误发生的可能,如果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无法避免,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弥补,改变局面。虽然你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但总有一些事你可以去做,只要你有意愿。

另外,我很欣赏苏老师在书中提及的一点,优秀的服务人员,高层次的服务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读懂人心。书中描写了一段机舱里的小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当旅客在用餐时玩弄手中的餐具和食物而并非热衷于品尝时,你会做些什么?询问旅客是否不合口味,更换种类?默默关注及时提供他需要的服务?还是选择视而不见,觉得是旅客的个人习惯,过一会儿收走便好了。那么当旅客告知你:“这已经是我今天的第三份早餐了……”你会以什么方式去回应呢?然而最后乘务员一句:“苏先生,您辛苦了。”彻底温暖了旅客的心。在一个奔波忙绿的清晨,自己的辛劳得到了理解,自己的无奈被人读懂,还有什么所求呢。了解对方的想法,读懂对方的心意真是太完美的服务了。

服务行业包罗万象,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执行最基础的劳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它需要有意愿,有热情,有初衷的人才能担任。我们周而复始地循环执行,我们是否还存有当初的热情,是否坚持曾经的信念,是否还愿意为做到更好儿不懈努力。在三月的一个美国航班上一位年轻的外籍女性旅客突发疾病,四肢失去了行动能力,痛苦不已。我们在机上立即组织急救,广播请来医生诊断后表示该旅客曾经背脊受过创伤,加上旅途奔波劳累,可能旧疾复发。我们询问医生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答案是虽然病情没有严重到危机生病命,无需过多处理,但病患会非常痛苦,注意控制情绪,帮助她按摩四肢,可以尝试做一些四肢运动,其余的只能到落地后送去医院进一步医治了。在之后的近十小时航程中,我们谨遵医嘱,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每隔一小时帮助她进行按摩,对她进行情绪上的安慰。最为艰难的是使用洗手间,由于使用机载轮椅要多两次起身入座的动作,病人无法承受,有考虑到适当的四肢运动,每次我和安全员要齐心协力帮助她进行位移。虽然受到一些沟通限制,但关切的眼神,积极的行为,温暖的言语让病人感到安心,她终于愿意吃些东西了,也开始寻求帮助联系家人。同时通过机上WIFI在北美保障群中各位同仁的大力帮助下成功做好地面准备,申请医疗援助,通知家属等。当护送旅客下机的瞬间,她拉住我的手,感激而泣,我也一再鼓励她,一切都过去了,很快会好起来的。当这一切结束后,我们已经劳累的不想多说什么了,然而大家都觉得一种精神在燃烧,一种能力量在传递。我们需要这样的品质,更要培养它,持久的,永恒的。

新的航程又要开启,我们的服务需要不断提升,改进,但无论如何不要丢失那份真诚,那份执着。让我们带着它高飞,让它带着我们远行。

下载《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好孩子有坏苗头》读后感(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要做好孩子》亲子共读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亲子共读读后感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五年级三班张筱钰这个学期,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印象最深得是《我要做好孩子》。书中的主人公金玲聪明伶俐、为人善良,而且十分......

    我要做好孩子最新读后感(共五则)

    在今年的假期里,我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里面的主人公金铃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我喜欢她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她长得非常可爱,就像书中说的“因为胖,她的脸、鼻子、嘴巴都圆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 国庆中秋小长假里,我看了一本叫《我要做好孩子》的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金铃。金铃,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善良、热爱生命、性格开朗、......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 黄蓓佳写的《我要做好孩子》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金铃有一颗坚强高尚的心灵,她的种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金铃......

    《好孩子 好习惯》读后感(5篇)

    好孩子需要好习惯 ——读《好孩子,好习惯》有感 吴坤朋 好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财富,它可以使人走向成功。 怎样使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体验中养成好的......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 这个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了《我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金铃和她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之间以及中考的故......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 《我要做好孩子》这个作品着力刻画了的六年级小学生金玲,是我们似曾相识而又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个普通女孩,她想是生活在我们......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刚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裘老师就给我们集体订阅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刚拿到书我当即被书的标题题目和封面给吸引了。她笔下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