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读有智慧老师这本书,我们知道智慧的教师是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假期中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这本书是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7位教师共同的著作,这七位优秀教师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的思考,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些小故事蕴涵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实践的智慧,折射出他们积累的经验,是他们教育实践与智慧的宝贵财富,是他们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厚重的铺路石。
读完以后,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改变的东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还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确实差距太大。上课时对学生往往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没有真正用心分析学生,真正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以前总是感觉要让学生尊重你,你就必须维护教师的威严,要说一不二,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才会无条件地服从你的命令。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就经常失去了笑容,板着面孔,渐渐地学生对我也就“敬而远之”了。现在想来,我的这种做法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有个性的人。作为教师,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还要有包容之心,宽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你,乐于学习你所任教的学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学习做一名智慧的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要有教学智慧,要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在教学中还应该和其他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读完这本书,感觉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还应该以学习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课堂的多元化学习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课后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环节,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反思是人对获得知识的反观自照,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喜欢图省事,照搬照抄别人的教案,甚至课后案、教后案。其实,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设计的教案各不相同,我们不可能通用的,还是需要学习创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教案。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教育名著、课改丛书、听名家报告等,与课改为友,研究教育教学和新课改。学然后知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感悟中提高。
只有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落实教学新理念,顺应教育新形势,设计出自己的个性教案,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教师才能逐步成长!反思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习惯。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取教育的真谛。
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具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评价,学会反思,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缘于教育局的读书活动,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反思、研究结晶的书,书中介绍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范畴内得,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智慧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要充满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满智慧。心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
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智慧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得来的。智慧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师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长。
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下面是这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1、学习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爱心
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
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3、读书
智慧来自多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万遍其意自现。”与书为伴,营造自我书香世界。读书是成才的最好途径也是惟一捷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
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
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4、反思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
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5、创新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假期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7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林晓,黄有华,吕淑彩,蔡春龙,陈斌,叶隽,林友深,7位优秀的教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成为了考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让我们明白到教师发展=反思?交流?互动——提升生命质量。
100多篇文章,从三个方面感受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一、真实的生活写照,这是一本关于七位青年名师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读着读着让你感受他(她)就是你,你就是他(她),使做为教师的我们也沉寂其中。
二、真挚的情感,平日自己身为教师不能言、不宜言,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压力等等,可在此找到踪迹……
三、真切的智慧,面对顽劣孩子应有的智谋,面对优生需具备的睿智,面对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须的理智,以及生活中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智略……各种智慧都在此交锋。
借助博客平台,养成反思习惯。在实践中反思,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在反思中升华思想,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是通过这样实践、反思、思想升华、再实践的过程,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基于教育叙事,讲述鲜活故事。“世事洞明皆学问”,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反思中都会迸发出新的智慧,并从中捕捉到科学的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
打开交流窗口,多向互动交流。打破教育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获得四面八方的教育、教学思想营养,教育博客是当今教师成长的一个平台,善加利用,就会起到促进作用。
确实教师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每天都有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发生。这本书中百篇的故事既有对“孩子,你是幸福还是悲哀?”、“要强扭这颗孩子的‘瓜’吗?”等培养学生方面的冷峻思考,也有“帮助孩子告别网瘾”、“给孩子们一个网络上的家”的呵护与关爱;既有“当老师,你幸福吗?”、“教师,你有良好的习惯吗?”的教师人生自我考问,也有对“给台阶后,再拆台阶”、“情中育人,事半功倍”的教育策略的探寻……要成为有效教师,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教师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教育学生学会爱父母、爱别人。同时我们也会赢得他们的爱,赢得他们由衷的尊敬。
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心中才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生活才变得那么迷人。因为学生感受着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懂得尊重、懂得回报。
学生喜欢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喜欢能了解他、鼓励他,给他勇气和力量的教师。我们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来体验成功和欢乐。只要我们内心充满爱,以无私的师恩、高尚的师德、勤恳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就必定嬴得学生们的喜欢,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做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是我一直思考的。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与教学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和思考,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教育思想。读书,读那些传世经典,读那些伟大的作品。在读书中吸取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当代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于永正、李镇西、窦桂梅等都是读书的楷模,作为青年教师,他们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通过读书,我与大师交朋友,通过读书,我接受名师无声的教诲。
读着《做有智慧的教师》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围绕概括教育智慧内涵的智识、智能、智谋、慧眼、慧心、慧情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教师教育智慧修炼的问题。笔者在撰述中摒弃了以往同类书籍从理论到理论阐述、空对空说教、语言呆板艰涩而使教师读起来费劲的弊端。《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注重案例的开发和利用,用典型的案例阐明深刻的道理,注重用清新流畅活泼的语言简明地论说事理,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也唤起我们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细细地看完了这本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是教师对于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
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览群书,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不再做井底之蛙,让自己成竹在胸。凡是有作为的人都是在读书中,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才成长起来的。
第二篇: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1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蜿蜒的弄堂小径通向前方,简陋杂乱的二层楼民居把一幢粉色的小楼包围其中,周围居住的大多是外地来沪人员家庭和生活水平较低的本地居民,这就是我们泗东幼儿园外部环境的真实写照。但是园内却是另一番温馨的景象。这里的环境洁、齐、美,这里更有一支敬业、爱业、乐业的教师队伍,全园形成了人人有师德,个个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现代社会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挑战,在二期课改起步不久的今日,全园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指南,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大胆地展开教学实践,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为孩子们创设丰富有益的环境条件,促进孩子在原有的程度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幼儿教师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做到多元化,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的幼儿,要满足现代幼儿的求知欲,我们的知识既要“专”又要“博”,设置科学的综合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课改对于我们全体教师来说都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因为我园的教师中大部分有着十多年教龄,对传统教法已有些习以为常,对现在这种主题探究式的需要预设与生成相互结合的新课程,一时还不能准确把握,因此怎样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课改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实现自我突破,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在园领导的正确引导下,不断地给自己加压,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带班任务外,还要完成大量的文案打印和记录工作。班里的区角材料制作,围绕教学活动进行的有关准备和主题环境创设化去了我们不少精力。此外,我们每周有三个半天的学习研讨活动,因此各位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只得挤去自己的空余时间,延长工作时间,每天我们一清早走出家门,回到家里已是星星满天了,在家总可以歇口气了吧?不,除了忙完琐碎的家务,夜深人静时便是我们自学和对实践不断思考反省的时间,我们的陈老师虽然已快接近五十岁年纪了,但在现金的课改过程中,丝毫没有输给青年老师,尽管她患有慢性胃炎和肾盂肾炎,但她以超强的毅力克服身体的病痛,常常工作到晚上七点才回家。由于她担任我园家教组长一职,为了策划亲子活动方案和园内的`其它大活动,常常深夜一点多还在写方案,有时为了《家园联系册》能及时地和家长见面,她清晨三点就起床工作了。袁老师和大张、小张老师为了分担园内缺师资的困难,三人承担了两个班级的超工作量,繁重的工作量使他们失去了原本属于她们支配的业余时间。袁老师在累得生病的情况下,一清早去医院吊盐水,待针头一拔,马上又赶至幼儿园来上班。张老师的女儿常常一连四五天吃不到妈妈烧的饭菜,只能以面包和方便面等来充当晚餐。
小班的尹老师刚休完产假来上班,幼小的孩子多么需要母亲的关爱和照顾呀,可是为了园内的工作,为了尽快使自己跟上课改步伐,尹老师每天一小时的哺乳时间都放弃了,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上,全园教师为了课改的顺利实施,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无私奉献,各位都知道明天是由每一个今日垒成,有向往、有行动、有坚持,才会使刹那变成永恒,使梦想变成现实。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投入全部力量,才会把他的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我们的泗东幼儿园内,就有这样一支具有爱心的教师队伍,尽管园内三分之二都是外地孩子,他们的家中大多有两个孩子,仅靠父母微薄的打工收入维持生活,尽管他们的衣着并不光艳,他们的见识并不开阔,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我们有些不合拍,但他们同样是我们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因此,我们对这些孩子一视同仁,一如既往,用自己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我园有一个孩子叫蔡齐章,他长得漂亮可爱,但由于从小是祖辈老人带大,溺爱有加,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倔强,顽皮多动的坏习惯,他常会做一些小动作,搞一些小破坏,如把肥皂扔进各位喝的菜汤里,把玩具丢进便池里,把饮水机的开关悄悄打开,使水哗哗流了一地……小班的两位老师针对他的这种表现,除了在幼儿园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教育他外,还通过不断的家访,电话联系,争取在教育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上和家长取得密切的配合。开始效果并不好,家长也显得有些急躁,和我们产生了对立的看法,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放弃,只要把孩子放在我们幼儿园,我们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把他教育好。通过进一步和家长沟通,使家长明白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漫长的过程,并不能因一时看不到效果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于是,我们家园重新携起手来,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艰辛的耕耘终于有了些许的回报。孩子的行为在一天天转变,正在一天天朝我们期望的道路上走来……可就在这时,命运似乎和孩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孩子在今年夏天被诊断出患了先天性糖尿病,这种病在孩子身上的发病率是二十万分之一,而且这种病是不能治愈的,只能靠药物控制,但生命的期限是有限的。可恶的病魔降临在五岁孩子的身上是多么残酷!当我们听说这个消息,全园教师都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虽然他现在已不能继续来园了,但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永远是孩子们中的一员。开学初,我们就组织全园师生进行了一次献爱心募捐活动,带着全园师生滚烫的爱心捐款,我们去看望他,并经常地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我们期待着医学的发展能够治好他的病,挽救这条脆弱幼小的生命,使他能得到其他儿童一样幸福愉快的生活。我们爱孩子,爱他们如同幼苗。爱他们如同白纸,爱他们如同新玉。我们爱孩子,所以我们悉心灌浇他们,培养他们,我们爱孩子,所以我们耐心帮助他们在白纸上描画,我们爱孩子,所以我们精心呵护他们、雕琢他们,选择了做教师,就选择了与天真无邪的心灵一起跳动,就选择了同小树苗一起成长,就选择了与祖国的花朵一起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2
《做有智慧的教师》是七位优秀教师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的思考,写成的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些小故事蕴涵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实践的智慧,折射出他们积累的经验。
这些小故事看来亲切,很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镜头,有的案例更类似于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蕴藏着以下“三真”:
1、真实的生活:全书是厦门外国语附属小学七位青年名师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让你感受他(她)就是你,你就是他(她)。
2、真挚的情感:平日自己不能言、不宜言,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可在此找到踪迹。
3、真切的智慧:面对顽劣孩子应有的智谋,面对优生需具备的睿智,面对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须的理智,以及生活中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智略……各种智慧都在此交锋。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两个小故事:
事实上,对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时机或情境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应该成为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出发点。大体上,应该以赏识孩子为主,以批评孩子为辅,实现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辩证统一。不讲孩子的具体情况,一味地赏识孩子或一味地否定孩子,都是走极端,都是偏颇的,都会走到教育的反面。
第二,林友深老师的《改变一小点,前进一大步》讲的是:教师对一位不爱交作业的学生的改变。这个改变说是一小点,其实也不小,就是把辅导做在前面,减少答题的难度。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对于文中小盛这类的学生,这种做法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以前没想到呢?这是因为教师往往会复制自己旧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以惯性重得自我,以至于缺乏教育创新意识,根本意识不到面对新的学生新的特点。所以要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追求新的教育效果。改变一小点,体现大智慧!
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涤荡了我的心灵,引起我长久地思考。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是教师对于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
如此可见,教育呼唤教育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呢?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好的心态是关键。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
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实践。
我觉得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教育在线、中国知网、特级教师家园的网页等,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经常阅读名家教育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要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常言道:两人智慧胜一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
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育呼唤智慧,智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拥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古人常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断提高教育艺术,逐渐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3
书香校园是我校倾力打造的五园之一。因此,每到寒暑假来临前,学校都会给我们赠阅一些专业或人文地理类的。
书籍。
一如既往的,暑假前两天,我就拿到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
《做有智慧的教师》是从由厦门外国语学校的七位骨干教师组威的“叶晓龙博客”团队这个知名教育博客上收集的近百篇优秀博文编成的。这七位优秀教师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的思考,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些小故事蕴涵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实践的智慧,折射出他们积累的经验。
这些小故事看来亲切,很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镜头,有的案例更类似于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蕴藏着以下“三真”:
2、真挚的情感:平日自己不能言、不宜言,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可在此找到踪迹……。
3、真切的智慧:面对顽劣孩子应有的智谋,面对优生需具备的睿智,面对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须的理智,以及生活中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智略……各种智慧都在此交锋。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两个小故事:
事实上,对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时机或情境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应该成为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出发点。大体上,应该以赏识孩子为主,以批评孩子为辅,实现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辩证统一。
不讲孩子的具体情况,一味地赏识孩子或一味地否定孩子,都是走极端,都是偏颇的,都会走到教育的反面。
第二:林友深老师的《改变一小点,前进一大步》讲的是:教师对一位不爱交作业的学生的改变。这个改变说是一小点,其实也不小,就是:把把辅导做在前面,减少答题的难度。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对于文中小盛这类的学生,这种做法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以前没想到呢?这是因为教师往往会复制自己旧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以惯性重得自我,以至于缺乏教育创新意识,根本意识不到面对新的学生新的特点。
所以要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追求新的教育效果。改变一小点,体现大智慧!
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涤荡了我的心灵,引起我长久地思考。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是教师对于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
如此可见,教育呼唤教育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呢?
一、智慧来自健康阳光的心态。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好的心态是关键。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二、智慧来自知识的日积月累。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实践。我觉得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教育在线、中国知网、特级教师家园的网页等,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经常阅读名家教育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三、智慧来自对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要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四、智慧来自与他人的精诚协作。
常言道:两人智慧胜一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育呼唤智慧,智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拥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逐渐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4
《做有智慧的教师》是七位优秀教师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的思考,写成的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些小故事蕴涵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实践的智慧,折射出他们积累的经验。
这些小故事看来亲切,很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镜头,有的案例更类似于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真人真事。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蕴藏着以下“三真”:
1、真实的生活:全书是厦门外国语附属小学七位青年名师平凡生活的真实写照,让你感受他(她)就是你,你就是他(她)。
2、真挚的情感:平日自己不能言、不宜言,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可在此找到踪迹。
3、真切的智慧:面对顽劣孩子应有的智谋,面对优生需具备的睿智,面对最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必须的理智,以及生活中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智略……各种智慧都在此交锋。
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两个小故事:
事实上,对不同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时机或情境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应该成为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出发点。大体上,应该以赏识孩子为主,以批评孩子为辅,实现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辩证统一。不讲孩子的具体情况,一味地赏识孩子或一味地否定孩子,都是走极端,都是偏颇的,都会走到教育的反面。
第二,林友深老师的《改变一小点,前进一大步》讲的是:教师对一位不爱交作业的学生的改变。这个改变说是一小点,其实也不小,就是把辅导做在前面,减少答题的'难度。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对于文中小盛这类的学生,这种做法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以前没想到呢?这是因为教师往往会复制自己旧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以惯性重得自我,以至于缺乏教育创新意识,根本意识不到面对新的学生新的特点。所以要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追求新的教育效果。改变一小点,体现大智慧!
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涤荡了我的心灵,引起我长久地思考。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而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是教师对于教育工作规律性的把握、创造性的驾驭和深刻的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制应对的综合能力。
如此可见,教育呼唤教育智慧。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呢?
一、智慧来自健康阳光的心态。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好的心态是关键。有了平和的心态,才能有冷静的大脑;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调动大脑创造的活力;有了辩证的心态,才能避免自己的思维陷入极端主义的陷阱。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教师每天在进行着“备、教、批、辅、考”的工程,平凡与繁琐的日常事务让我们的工作更细微化,更具体化,也更程序化。
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我们在感受着平凡者的平凡事。要想把平凡的事做得很出色,我觉得教师要有三颗心:宽和的平常心,幼稚的儿童心,纯朴的博爱心。平常心是留给自己的,儿童心是给孩子们的,博爱心则是参与社会的。作为一名教师,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在平凡中显露出智慧。
二、智慧来自知识的日积月累。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来自于学习,成功更来自于实践。
我觉得经常浏览有益的网页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教育在线、中国知网、特级教师家园的网页等,里面都有很多浪里淘沙得来的精粹。经常阅读名家教育博客,如同跟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无疑是一种蓬勃向上的享受;倘佯于大师的教育博文,如同走进无穷无尽的教育宝库,思想意识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我们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才有深厚的底蕴。走到课堂上才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三、智慧来自对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教师要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学习、实践、反思、写作。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学习的最重要途径是读书。要使阅读变成习惯和享受,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践行是关键,做了才有发言权。要在课程开发、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践,并视为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反思是智慧型教师最关键的思维特质之一,同样的事件中,智慧型教师的反思更为深刻和持久。写作不为张扬,而是为了盘点和内敛,为了更清醒的前行。所以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好的。因为,坚持反思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阶梯。
四、智慧来自与他人的精诚协作。
常言道:两人智慧胜一人,众人拾柴火焰高。佐滕学教授认为:“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所谓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与学习,共同发展。
许多研究发现,教师一起密切沟通,休息时的相互交谈、备课时的疑难问题商讨、公开课的观摩与评价,都是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育呼唤智慧,智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拥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古人常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我们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断提高教育艺术,逐渐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通用5
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反思、研究结晶的书,书中介绍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范畴内得,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智慧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
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要充满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满智慧。心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智慧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得来的。智慧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智慧的教师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健康成长。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下面是这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
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
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
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智慧来自多读书。“读书万遍,其意自现。”与书为伴,营造自我书香世界。读书是成才的最好途径也是惟一捷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
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
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
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第三篇:《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这与我们一直在说的做一名智慧型教师不谋而合。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假期中,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书中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开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开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应该能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情感态度、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根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将好课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人文的程度,更让人觉得无法捉摸,无从评判,但也吸引了我细细读下去。
书中认为好课应让学生受益一生,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应表达新课程理念,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适当、课堂组织高效,并且给好课定了三条评价标准:学生喜欢,质量合格,根本功过关。说实话,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互动,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现象,是无法进行量化,自然也无法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好的课堂应该是讲究效率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凑的,都是目的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语言是生动的,流畅的,具有启发性的,是可以让学生有所感悟的。我想看一个老师的课是否受到学生的`认可,只要看这个老师踏进课堂时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堂好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文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老师都关注的,毕竟它会在考试中显露无遗,而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那么是潜移默化的。一堂好课必定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触动,即使是细微的。因此教师就是要尽自己的力,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首先,智慧型教师必须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儿童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指最正确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沉着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师必须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较高的科研理论,要有较浓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其四,智慧型教师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管理校园的智慧,并在管理中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师还要有创新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和谐的人际环境。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鼓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该地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2
在幼儿园读书节活动中,我遇见了《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初见这本书时,映入眼帘的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应该是本理论性较强的培训书籍,读起来应该比较枯燥。但当我打开书籍,看到卷首语时,就被作者的行文方式所吸引,作者每一个观点的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案例,每一个案例就好像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出现过一样,那么熟悉,那么真实。是啊,同样年龄段的孩子,同是幼儿园生活,发生雷同的故事,也实属正常。但雷同的故事,同样的问题,老师们的处理方式却不尽相同。我佩服案例中教师遇见问题时的机智反应,更惊叹于他们面对幼儿出现问题时巧妙又艺术的处理方式,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教育智慧。那么怎样做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呢?书中也给我们的成长路径指明了方向,让我很受启发。
一、切换角色,从教育者到观察者
前苏联心理学家巴浦洛夫一直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告诫学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如果不学会观察,也当不了好老师,更甭说教育家了。说到教育家,不得不让人想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曾先后教过3700名学生,对他们逐个观察、了解,写了3700页观察笔记,坚持观察和记录让苏霍姆林斯基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还有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就是我国的'“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先生将自己的长子陈一鸣作为自己的研究实验与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对其从出生起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了连续跟踪观察和记录,记录儿子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什么时候小便,什么时候顽皮……连续808天连续跟踪观察和记录,让先生完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两项了不起的成果,也为陈鹤琴教育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关注到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注重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幼儿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逐渐实现从教育者到观察者的转变。
二、关注心理,助力幼儿树立积极情绪
健康分为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人们往往认为身体健康了就是健康,或者认为在幼儿阶段不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在《指南》中明确指出:“3~6岁幼儿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长远的影响,幼儿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的,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在幼儿阶段,孩子情绪就像多变的天气,一会儿晴一会儿雨,如有了新玩具、交了新朋友、被老师批评、受到老师表扬等,都会使幼儿的情绪有所变化。此时,我们老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到幼儿的情绪变化,当孩子不开心时,不仅要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同时也要采用多种方式,助力幼儿树立积极情绪如:在教室里创设一个“心情小屋”,在幼儿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到“心情小屋”宣泄情绪;在活动室设置一块“心情涂鸦”,可以让老师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心情变化;利用音乐有利于人愉悦的功能,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选择悦耳且适合活动氛围的音乐,让幼儿保持平稳的情绪,从而使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达到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功效。
三、尊重幼儿,善待幼儿的“过错”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有限,在一日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违反常规的顽皮、捣蛋的行为,即我们成人所谓的“错误”和“不良行为”,如:他们会把自然角里的植物拔出来,看看它们的根是怎样的;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会故意当捣蛋鬼,搞恶作剧……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往往第一反应是批评孩子,没有及时去了解、分析出现错误行为的原因及表现水平,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师幼关系,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在面对幼儿“过错”时,应以尊重幼儿为前提、理解、宽容幼儿并透过幼儿的错误行为,寻求幼儿的真实需求,顺应幼儿的兴趣,接纳幼儿的错误,通过助、推、导等方式,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四、学会欣赏,与幼儿一起成长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大人是,孩子也是。同样,每一个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培根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洁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幼儿生命中无形的阳光、空气和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去欣赏幼儿的“异想天开”“刨根问底”“特立独行”“心灵手巧”……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地观察孩子,运用智慧教育孩子,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和成长。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3
放了暑假,离开了可爱的孩子,少了工作的繁忙,有了些许宁静。独坐书房,一杯香茗,一本心怡的书伴我度过没有学生的寂寞时光。短暂的一个多月,身体得到休养,心情得到放松,经验得到沉淀,思想得到升华。当然,这有赖于《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的引领与启迪。《做有智慧的教师》是七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林晓,黄有华,吕淑彩,蔡春龙,陈斌,叶隽,林友深,七位优秀教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成为了拷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也无疑得到提升。厚厚的一本书,100多篇文章,鲜活的教育教学故事,真实的教学生活写照,真挚的教师情感,真切的教师智慧,发生在你我的世界里,植根于你我的教育教学沃土里,闪现于你我反思的星空上。回首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颇有“似曾相识燕归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着,读着,脑海中不禁生出这样的感慨与体会:爱能生智,思能生慧。
一、爱能生智
爱是教育的全部,有爱才有教育。爱教育,爱学生,爱家人,爱同事,等等,都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但真正静下心来,俯下身子,躬行实践,关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捕捉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勤于反思,精心育人,收获一份精彩,创造一个奇迹,却难以做到。教育的策略、原则、规律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心中有爱,就会生出爱的聪明才智。心中有爱就会想出爱学生的千金妙方。书中“用爱和智慧播种希望——蔡春龙老师专辑”,“爱是成功的钥匙——陈斌老师专辑”,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只要是我的学生,爱你没商量”,当然只有捧着一颗爱心,行走在教育的原野上,就会收获真善美的庄稼。七位教师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切。自己的教育经历更与他们不谋而合。
十几年前,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个叫王帆的小女孩,教室内从不开口讲话,课间总是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默默无语,黯然神伤。经调查得知,王帆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三人年龄差不多,爸妈重男轻女,把爱都倾注到弟弟身上。好吃的,先让弟弟享用,好衣服,先让弟弟打扮。不论什么,弟弟优先独占。稍有顶撞,便受到训斥。在家无地位,来到学校也倍感卑微。不敢说,不敢动。自惭形秽,少自信,乏勇气。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在课堂上开导孩子,哪怕她说上一句话,哪怕她咧嘴一笑,我都会带领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间,我让孩子们与她主动玩耍、游戏。在她生日的那天,我们专门为她庆贺生日,虽然没有生日蛋糕,没有贵重礼品,只是一个苹果,一张贺卡,一句祝福的话,但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绽开的久违的笑颜。从此,课堂上,她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课间校园荡漾着她的笑声,教育的成功来自“善”的不懈努力,教师一定要善待每个孩子,给他们关爱,给他们期待,这样才能与其共享成长的快乐。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怀着一颗爱心,处处关怀学生,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爱与责任的践行中,创造着一个个教育奇迹。用心点亮一盏盏灯,收获了教育智慧,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二、思能生慧
要成为优秀教师,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教师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七位优秀教师都从事繁重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工作之余,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进行思考,用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实践中反思和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在反思中学习,在实践中深化思考,逐渐养成思考与研究的习惯。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地实践——反思——思想升华——再实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改变自己的行为,促进自身的发展的。如“我思,故我新”——黄有华老师专辑,“我思,故我行”——吕淑彩老师专辑,就反映了他们教育思维品质提高的轨迹。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是你最珍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反思是一种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
受此启迪,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断纠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智慧,现举例佐证。
伴着晨读的清脆铃声,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可眼前的一幕大煞风景,心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只见陈其新同学两手沾满墨水,脸上分辨不清哪是眼睛,哪是嘴,活脱脱“黑脸包公”再世,真令人啼笑皆非。但最让人忍无可忍的是纯净的地面砖上流淌着一条条黑色小溪。怒火中烧的我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将陈其新同学臭骂一顿,并下了最后通牒:下课把地面砖擦干净,否则,让你做一周的值日。说罢,拂袖而去。当我快到办公室门口时,好事的韩天翔追上我说:“老师,陈其新哭了。”“不要管他!”余怒未消的我没好气地吼道。
第一节课,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尘不染的地板和判若两人的陈其新,脸上还有泪痕,但已露出笑容。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已经帮助他擦干净了,请原谅他吧!”听罢,我的心隐隐作痛,脸上火辣辣的,像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孩子犯错误是天性,为师者应当宽容为怀,不仅不能训斥惩罚,而且要引导他,帮助他改正错误。可我还不如学生,他们在危难之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同伴解决困难,使同伴绽开笑颜,这怎么不令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呢?教育不是惩罚,而是引导,服务,帮助,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进步。我们老师要用爱与智慧工作,还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而要拥有智慧,首先必须心中有爱,爱事业,爱孩子,以博爱的胸怀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件小事,对待好每一个学生。其次,必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反思,只要我们把每天的教育活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进行及时反思总结,就能出成果,简言之,爱能生智,思能生慧,让我们努力去爱,认真反思吧。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4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中,作者从幼儿成长、教育经验、教育智慧等多个方面将自己对幼儿教育的看法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在此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角度对当前幼儿教育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以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幼儿教师以教育方法启迪;以教学后的及时反思给老师们亲身示范。其中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震撼人心。在作者眼中,幼儿教育不再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主题,而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在作者平凡细腻的笔触中,近乎完美的教育之爱、事业之情被生动的诠释着,这也不禁令我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智慧型教师应当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也表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中,作者就以真诚炙热的态度,带着我们去感受教育的真谛——以本真之爱心,浇灌求知之心灵。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教育教学中,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怀揣着“两颗心”工作,一颗“爱心”,一颗“耐心”。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园就像是为他们的发展打基础,只有基础打的好,幼儿方可茁壮成长。
智慧型教师应当善于反思。
日常工作中,我也在不断反思,怎样才能做到更好。在孩子眼中,我就像是陪伴他们成长、一起玩耍的“大朋友”。看着这一张张天真稚嫩的脸庞在一天天变化,在成长与进步,我满心欢喜。
智慧型教师应当提升自我。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展望未来工作,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将继续秉持自己的矢志初心,努力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挥洒汗水,放飞青春梦想。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5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幼儿教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我认为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学前教育则是为他们的发展打基础的,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存在着个体差异,而作为教师,我们对待幼儿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个性,正确看待幼儿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用我们无私的'爱去包容幼儿,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幼儿丰富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教师一味的教,幼儿被动的学,真正的做到让每个孩子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独立地探索并思考问题。老师的角色仍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活动的精心设计与组织。幼儿应该是活动中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这样幼儿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本领,而且也学会了探索和发现。
最后,我想告诉所有的幼儿教师,幼儿的心灵是幼小且脆弱的,我们一定要用满满的爱心去呵护他们,爱幼儿,就要用心去观察,用智慧去引导和教育他们,那么幼儿回馈我们的必将是你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6
“真是一部好书啊!”这是我读完后说的第一句话。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而且我刚看完一小段,就忍不住把这70万字看完了。这本书以智论史,以史论治的方法,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书里面的奥妙。我来说说这本书的简要吧!
真是一本好书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波涛激流之中流逝了多少英雄故事,其中有成功的,抑或失败的;有欢乐的,亦或者悲伤地。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带给我们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然而经过千百年的酝酿,他给我们沉淀出最本质、最重要、最原始的东西:关于成功的经验,关于失败的教训。我们为成功者高唱赞歌,为失败者扼腕叹息;我们为敬佩名垂千古的英雄,我们唾骂遗臭万年的小人,观历史,沉浮起落之中,我们别有一番豁然开朗的感触,知道了如何去追求成功,如何去避免失败;敬仰唾骂之间,我们汲取了历史深刻的'教训,充实了自己的精神,洗涤了自己的灵魂。历史之中,包含着华夏先哲无穷的智慧,博大精深;字里行间,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源远流长。我们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体会到了越王勾践坚持不懈;我们从“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了解到了霸王项羽的豪气凌云。晏子使楚、完璧归赵,历史,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笔丰厚的遗产;纸上谈兵、霸王别姬、历史,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一条条鲜明的教训。
《读史有智慧》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人生的道理,我们要如何做好自己,能与别人友善交往,如何磨练自己,这本书都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
这本书主要讲了如何去做人,做好人。有如何做好自己和如何去与人交往两大板块。我先介绍如何做好自己这个版块。做好自己要先立德,因为道德是做人的第一步,道德是成就人生和事业的第一步,没有道德,就不能完善自我。做人第二个基本就是守信,信用是做事的根本,没用信用人就不能再审会上立足,业无诚信不旺,家无诚信不和,民无诚信不立,官无诚信不忠,世无诚信不宁,国无诚信不稳。我们做人还要谦逊一点,谦逊的人,因为看得透,所以不躁,因为看的远,所以不忘,因为站得高,所以不傲,因为行的正,所以不惧。谦虚能带来特有的魅力。我们还要学会不时的自我反省,因为自我反省能找到自我的缺点,反省是一剂良药,使你从失败走向成功,反省是成功的基石,反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这种反省使人自然放松,放弃错误的锁链,从而走向成功。人还要有自知之明,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高估自己会半瓶水晃荡,低估自己会自卑所以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人还要学会宽容别人,宽容者路也宽。宽容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代表了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也是我们生命和幸福的永恒秘诀。智者是宽容的,越是有智慧的人胸怀越宽广。我们要容忍别人的缺点,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发挥因有的才能。
这本书用以前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这本书还讲了如何交往,交往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本事。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交往,与朋友交往,与上级交往,和下级交往,与对手交往。交往就要学会沟通,交往好的就能与朋友更加亲近,与领导更加和谐,与下级更加亲密,甚至还能化解对手的矛盾。
我们要争取做到这些,这样就能使我们更加完美。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7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读完之后不由得反思自我,怎么做才是智慧型的教师?
一、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充满爱心。
因为有了爱,教师的心中才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只有让幼儿感受到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才会在心中生出爱的萌芽。
二、智慧型教师的知识建构要广泛、多元化。
教师是支持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索的引导者,因此拥有多元的、广泛知识的教师是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前提。
三、智慧型的教师是编剧、导演。
设计一节教学活动就是在编写剧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幼儿智慧的头脑,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了解分析幼儿的前期知识经验,心理状态、把握各个幼儿年龄段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智慧型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时,能回答出幼儿所能理解的答案。
四、智慧型的教师要不断学习。
教师除了接受正规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更要靠个人长期不懈的自我精神修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广采博取,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教学活动中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8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受益匪浅,我才真正明白了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的真谛。
有智慧的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有智慧的教师要有创造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在课堂教学中,有智慧的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快乐学习,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对所学知识是感兴趣的。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对学生真诚地表扬,热情地鼓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的指点。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能坦诚地尊重。
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让课堂呈现创新的活力。有智慧的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防止学生盲目地创新,一味地生发,随意的自主和形式的组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诱导。
总之,《有智慧的教师》是一部启迪心灵,陶冶性情的文章。这本书让我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通过学习,我更加感悟到,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9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资料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异常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忙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忙,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我”,“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提高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想想自我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明白。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坚持心理平衡。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0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是一本的幼儿教师入门和提升的教材。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表现甚至令人匪夷所思,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对幼儿积极引导,这就需要教育智慧。全书分为理论篇和随笔篇两部分,以他人的视角令幼儿教师对自身工作产生更多思考与感悟,深刻理解幼儿教育这一工作的特殊性。这让幼儿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累教育经验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白怎样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教育智慧化解幼儿的难题,成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须从与孩子谈心开始,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是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当你赢得了孩子的'心,那么,你说的话就可以“一句顶一万句”,反之,即使你说上一万句,也只不过是一万句废话而已。教育原本是心灵的对话,爱孩子,与之心灵交融,它也就变得简单了。如何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最重要的就是:用孩子的逻辑,化解孩子的情绪。
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具备这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这四心缺一不可。孩子是天真的、可爱的,与孩子在一起固然快乐,但长期地与多个孩子在一起遇到的事自然就多了。谁吐了,谁尿湿了,谁跌倒了,谁莫名其妙地哭了,谁不肯吃饭,谁把谁推倒了……这些事时有发生。那么怎样让我们这些长期与孩子接触的老师仍然保持快乐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心。爱工作,爱孩子。而最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那份爱心。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真心地为孩子的高兴而高兴,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其次就是细心和耐心,在外人看来做幼儿园老师好像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其实不然,静下来仔细想想,每天孩子会发生多少事?游戏、生活、学习等等,各方面,各环节,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方面都有很多隐藏的问题或危险,所以,老师一定要做到细心和耐心,关注每个环节,关注每个小朋友。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接班人。要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开拓进取,善于与人合作,具有高尚品德和创新、竞争意识的人。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当从这一培养目标的高度出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热爱儿童、教育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去创造环境和设计活动,事事处处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以饱满、愉快的情绪与幼儿打成一片,每天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倾心交谈,要了解熟悉每个幼儿的特点,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要求,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耐心地教育他们,尊重他们,不偏爱或溺爱孩子,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把幼儿看成是独立的人,经常地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在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鼓励幼儿进步。当孩子的不足出现反复时,教师不应失去信心,而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使其尽快地修正不足,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要当好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有社会主义觉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和坚持幼教工作。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学前教育则是为他们以后的全面发展打基础的,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尊重他们的成长特点让他们自由选择学着去探索,只有当教师成为陪伴幼儿一起成长的同行者,走进他们的心灵,教育才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而最好的教育就是——爱。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1
在这个暑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当我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我想:教育与智慧同行,我要做新时代的智慧教师。
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他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们信奉的职业操守;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欢乐地与学生交往,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是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在他们看来,教学就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他们“贵在自塑、自律,执着地追求一种真正的教育生活”。这样的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理想、乐观的态度、丰富的阅历、进取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启迪学生、熏染学生、唤醒学生,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
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造人格,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培养兴趣,立足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除了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叶圣陶先生说:“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我定当努力并将上下之求索。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2
在没有阅读《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前,我本来以为,只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上起课来轻轻松松的就是有智慧,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认为这个想法真是太片面了,想想原来的我上课时对学生往往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没有真正用心分析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以前总是感觉要让学生尊重你,你就必须维护教师的威严,要说一不二.....渐渐地学生对我也就“敬而远之”了。现在想来,我的这种做法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所欠缺的“智”、“慧”还很多,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已经认识到这些,并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我想: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课堂上,也才可能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
其次,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让自己跟自己对话,记下我们心灵律动的惊鸿一瞥,记下我们灵光乍现的智慧火花,记下我们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记下我们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智慧不会凭空产生,要想拥有教育的智慧,成为智慧型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争取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3
这段时间看完《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感受很深。这本书告诉我不仅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而且要学会思考、钻研,只有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才能得到提升,要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下面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他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们信奉的职业操守;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在他们看来,教学就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唤醒学生,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
有智慧的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在课堂教学中,有智慧的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开始就精神饱满,快乐学习,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对所学知识是感兴趣的。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中能对学生真诚地表扬,热情地鼓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的指点。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能坦诚地尊重。
叶圣陶先生说:“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善于反思,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是一部启迪心灵,陶冶性情的文章。这本书让我身心浸润于教育智慧的滋养中。通过学习,我更加感悟到,在人类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教育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4
教育是智慧的行业,教师就应该是智慧的工作者。在我看来,智慧的教师肯定是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学起来又轻轻松松的老师们。于是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我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
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他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们信奉的职业操守;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在他们看来,教学就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唤醒学生,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觉得很有启发。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
智慧来自学习。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广采博取,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善于反思,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培养兴趣,立足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还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叶圣陶先生说:“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
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5
《做有智慧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深圳市福强小学教师,特级教师,李楠的著作。这本书是有关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读本。通过这本书,我获取了很多班级管理的新理念,同时也期待自己可以成为一位有智慧的班主任。
这本书中作者罗列了近40个有关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所遇问题的案例。同时也阐述了每个案例中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其中感悟与反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就是书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会有一个问题严重的家庭。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因忙于事业而忽视孩子的教育,祖父母的溺爱与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等。帮助和转化这样的学生是令教师们感到头痛的事,通常会消耗教师大量的精力,却不见得有起色,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学生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很难改变;二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应对此类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教育策略。
作为一名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熟悉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为日后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做好准备,建立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是开学初班主任快速的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捷径之一,也是班主任要做的常规工作之一,做好它有助于教师及时快速有效的'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为家校联系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一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更要做好分类整理,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及时疏导辅导,并做好记录,以备跟踪。
要让每个学生都相信,他是你的最爱,这样才能增进师生感情,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最爱”不是无原则的爱,班主任要做到不纵不溺,均衡施爱,首先是在爱中建立规则,再用规则约束学生,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的。其次是用人文关怀去感化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教师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到“眼中无问题,心中有问题”。很多问题学生都是在行为习惯方面有问题,他们身上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闪光点”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欣赏鼓励,因势利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心,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要关注教育理论,锤炼教育艺术,提高教育应变能力,不断积累教育智慧,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不是凭空而来的灵感,而是在琐碎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品出来悟出来的。同样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迥异的教育效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爱学生,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精彩绽放。
第四篇: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智慧教师,我奋斗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缘于教育局的读书活动,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反思、研究结晶的书,书中介绍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范畴内得,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智慧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要充满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满智慧。心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智慧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得来的。智慧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师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长。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下面是这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1、学习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
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爱心
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3、读书
智慧来自多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万遍其意自现。”与书为伴,营造自我书香世界。读书是成才的最好途径也是惟一捷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4、反思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5、创新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智慧教师,我奋斗的目标
宫春红葛家中心完小
第五篇:《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
教育是智慧的行业,教师就应该是智慧的工作者。在我看来,智慧的教师肯定是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学起来又轻轻松松的老师们。于是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我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
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他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们信奉的职业操守;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最高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他们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在他们看来,教学就是艺术,教学就是创造;教师以自己崇高的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唤醒学生,教育因此便有了灵性和生气。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觉得很有启发。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
智慧来自学习。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广采博取,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
智慧来自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善于反思,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培养兴趣,立足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还有教学艺术的魅力是可以调动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与潜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叶圣陶先生说:“果真要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顺应他们的心情。”学生具有好奇的天性,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
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么倾听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2
教育是智慧的行业,教师就应该是智慧的工作者,近期我读了《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书中是这样诠释智慧型教师的:她们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自己的生命”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们信奉的职业操守。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什么才是智慧型的教师,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充满爱心
因为有了爱,教师的心中才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因为只有让幼儿感受到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才会在心中生出爱的萌芽,书中的校长林晓,她以幽默的语言书写跟孩子们之间的故事,从她的字里行间,我仿佛活生生的看到了那个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们的“懒老师”、“懒妈妈”那个布置作业时让孩子们的感叹词“好多”变“多好”的数学老师,那个利用活学活用的契机搞定捣蛋天王的聪明副校长,也看到了一位时刻思考如何做好一名优秀智慧型的校长的心路历程,林老师的优秀,让我想到作为班主任老师,每天必须要以健康阳光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幼儿,陪幼儿一起做游戏,一起讲故事,一起生活,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幼儿。
二、智慧型教师的知识建构要广泛、多元化
教师是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索的引导者,因此拥有多元的、广泛知识的教师是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前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三、智慧型的教师是编剧、导演
设计一节教学活动就是在编写剧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幼儿智慧的头脑,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了解分析幼儿的前期知识经验,心理状态、把握各个幼儿年龄段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智慧型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幼儿提出一些问答中,回答出幼儿所能理解的答案。
四、智慧型的教师要不断学习
教师除了接受正规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更要靠个人长期不懈的自我精神修养,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各种知识和信息扑面而来,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广采博取,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教学活动中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智慧型的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3
《做有智慧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深圳市福强小学教师,特级教师,李楠的著作。这本书是有关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读本。通过这本书,我获取了很多班级管理的新理念,同时也期待自己可以成为一位有智慧的班主任。
这本书中作者罗列了近40个有关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所遇问题的案例。同时也阐述了每个案例中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其中感悟与反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就是书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会有一个问题严重的家庭。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因忙于事业而忽视孩子的教育,祖父母的溺爱与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等。帮助和转化这样的学生是令教师们感到头痛的事,通常会消耗教师大量的精力,却不见得有起色,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学生的不良习惯已经养成,很难改变;二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应对此类学生,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下教育策略。
作为一名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熟悉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为日后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做好准备,建立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是开学初班主任快速的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捷径之一,也是班主任要做的常规工作之一,做好它有助于教师及时快速有效的.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为家校联系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一些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更要做好分类整理,针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及时疏导辅导,并做好记录,以备跟踪。
要让每个学生都相信,他是你的最爱,这样才能增进师生感情,产生情感共鸣,启迪学生心灵。“最爱”不是无原则的爱,班主任要做到不纵不溺,均衡施爱,首先是在爱中建立规则,再用规则约束学生,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处罚的。其次是用人文关怀去感化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教师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到“眼中无问题,心中有问题”。很多问题学生都是在行为习惯方面有问题,他们身上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闪光点”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欣赏鼓励,因势利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心,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当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要关注教育理论,锤炼教育艺术,提高教育应变能力,不断积累教育智慧,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不是凭空而来的灵感,而是在琐碎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品出来悟出来的。同样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迥异的教育效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爱学生,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精彩绽放。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4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幼儿教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我认为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学前教育则是为他们的发展打基础的,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存在着个体差异,而作为教师,我们对待幼儿要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们的个性,正确看待幼儿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用我们无私的爱去包容幼儿,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智慧的幼儿教师。
其次,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幼儿丰富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教师一味的教,幼儿被动的学,真正的做到让每个孩子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独立地探索并思考问题。老师的角色仍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活动的精心设计与组织。幼儿应该是活动中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这样幼儿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本领,而且也学会了探索和发现。
最后,我想告诉所有的幼儿教师,幼儿的心灵是幼小且脆弱的,我们一定要用满满的爱心去呵护他们,爱幼儿,就要用心去观察,用智慧去引导和教育他们,那么幼儿回馈我们的必将是你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5
放了暑假,离开了可爱的孩子,少了工作的繁忙,有了些许宁静。独坐书房,一杯香茗,一本心怡的书伴我度过没有学生的寂寞时光。短暂的一个多月,身体得到休养,心情得到放松,经验得到沉淀,思想得到升华。当然,这有赖于《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的引领与启迪。《做有智慧的教师》是七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林晓,黄有华,吕淑彩,蔡春龙,陈斌,叶隽,林友深,七位优秀教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成为了拷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也无疑得到提升。厚厚的一本书,100多篇文章,鲜活的教育教学故事,真实的教学生活写照,真挚的教师情感,真切的教师智慧,发生在你我的世界里,植根于你我的教育教学沃土里,闪现于你我反思的星空上。回首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颇有“似曾相识燕归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着,读着,脑海中不禁生出这样的感慨与体会:爱能生智,思能生慧。
一、爱能生智
爱是教育的全部,有爱才有教育。爱教育,爱学生,爱家人,爱同事,等等,都能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但真正静下心来,俯下身子,躬行实践,关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捕捉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勤于反思,精心育人,收获一份精彩,创造一个奇迹,却难以做到。教育的策略、原则、规律来自于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心中有爱,就会生出爱的聪明才智。心中有爱就会想出爱学生的千金妙方。书中“用爱和智慧播种希望——蔡春龙老师专辑”,“爱是成功的钥匙——陈斌老师专辑”,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只要是我的学生,爱你没商量”,当然只有捧着一颗爱心,行走在教育的原野上,就会收获真善美的庄稼。七位教师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切。自己的教育经历更与他们不谋而合。
十几年前,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个叫王帆的小女孩,教室内从不开口讲话,课间总是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默默无语,黯然神伤。经调查得知,王帆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三人年龄差不多,爸妈重男轻女,把爱都倾注到弟弟身上。好吃的,先让弟弟享用,好衣服,先让弟弟打扮。不论什么,弟弟优先独占。稍有顶撞,便受到训斥。在家无地位,来到学校也倍感卑微。不敢说,不敢动。自惭形秽,少自信,乏勇气。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在课堂上开导孩子,哪怕她说上一句话,哪怕她咧嘴一笑,我都会带领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课间,我让孩子们与她主动玩耍、游戏。在她生日的那天,我们专门为她庆贺生日,虽然没有生日蛋糕,没有贵重礼品,只是一个苹果,一张贺卡,一句祝福的话,但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绽开的久违的笑颜。从此,课堂上,她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课间校园荡漾着她的笑声,教育的成功来自“善”的不懈努力,教师一定要善待每个孩子,给他们关爱,给他们期待,这样才能与其共享成长的快乐。在平凡的工作中,我怀着一颗爱心,处处关怀学生,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爱与责任的.践行中,创造着一个个教育奇迹。用心点亮一盏盏灯,收获了教育智慧,感受到了教师的幸福。
二、思能生慧
要成为优秀教师,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要善于反思,勤于反思。教师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七位优秀教师都从事繁重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工作之余,他们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进行思考,用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实践中反思和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在反思中学习,在实践中深化思考,逐渐养成思考与研究的习惯。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地实践——反思——思想升华——再实践,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改变自己的行为,促进自身的发展的。如“我思,故我新”——黄有华老师专辑,“我思,故我行”——吕淑彩老师专辑,就反映了他们教育思维品质提高的轨迹。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是你最珍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反思是一种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
受此启迪,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断纠正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总结自己的教育智慧,现举例佐证。
伴着晨读的清脆铃声,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可眼前的一幕大煞风景,心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只见陈其新同学两手沾满墨水,脸上分辨不清哪是眼睛,哪是嘴,活脱脱“黑脸包公”再世,真令人啼笑皆非。但最让人忍无可忍的是纯净的地面砖上流淌着一条条黑色小溪。怒火中烧的我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将陈其新同学臭骂一顿,并下了最后通牒:下课把地面砖擦干净,否则,让你做一周的值日。说罢,拂袖而去。当我快到办公室门口时,好事的韩天翔追上我说:“老师,陈其新哭了。”“不要管他!”余怒未消的我没好气地吼道。
第一节课,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尘不染的地板和判若两人的陈其新,脸上还有泪痕,但已露出笑容。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已经帮助他擦干净了,请原谅他吧!”听罢,我的心隐隐作痛,脸上火辣辣的,像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孩子犯错误是天性,为师者应当宽容为怀,不仅不能训斥惩罚,而且要引导他,帮助他改正错误。可我还不如学生,他们在危难之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同伴解决困难,使同伴绽开笑颜,这怎么不令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呢?教育不是惩罚,而是引导,服务,帮助,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进步。我们老师要用爱与智慧工作,还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记得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而要拥有智慧,首先必须心中有爱,爱事业,爱孩子,以博爱的胸怀做好教育教学的每件小事,对待好每一个学生。其次,必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反思,只要我们把每天的教育活动,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进行及时反思总结,就能出成果,简言之,爱能生智,思能生慧,让我们努力去爱,认真反思吧。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6
读完这本书之后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务必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
幼儿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这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己经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许多价值和目标,所以只要是在交全的前提下,教师就应该顺应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知识。但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教师不同,顺应幼儿的兴趣和观点会使幼儿有安全感,因为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幼儿作出的回答和解释会真诚地来源于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因此,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预想的结果不同时,教师要特别引起注意,更要尊重并努力互动方式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发展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能力。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7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读完之后不由得反思自我,怎么做才是智慧型的教师?
一、智慧型的教师应该充满爱心。
因为有了爱,教师的心中才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只有让幼儿感受到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懂得尊重别人,才会在心中生出爱的萌芽。
二、智慧型教师的知识建构要广泛、多元化。
教师是支持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索的引导者,因此拥有多元的、广泛知识的教师是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前提。
三、智慧型的教师是编剧、导演。
设计一节教学活动就是在编写剧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幼儿智慧的头脑,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了解分析幼儿的前期知识经验,心理状态、把握各个幼儿年龄段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智慧型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时,能回答出幼儿所能理解的答案。
四、智慧型的'教师要不断学习。
教师除了接受正规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更要靠个人长期不懈的自我精神修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广采博取,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教学活动中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8
在没有阅读《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前,我本来以为,只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上起课来轻轻松松的就是有智慧,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认为这个想法真是太片面了,想想原来的我上课时对学生往往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没有真正用心分析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以前总是感觉要让学生尊重你,你就必须维护教师的威严,要说一不二.....渐渐地学生对我也就“敬而远之”了。现在想来,我的这种做法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所欠缺的.“智”、“慧”还很多,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已经认识到这些,并找到了改进的方向。我想: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课堂上,也才可能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
其次,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让自己跟自己对话,记下我们心灵律动的惊鸿一瞥,记下我们灵光乍现的智慧火花,记下我们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记下我们和学生们的点点滴滴,在教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智慧不会凭空产生,要想拥有教育的智慧,成为智慧型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争取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9
看完《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感受很深。这本书是7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林晓,黄有华,吕淑彩,蔡春龙,陈斌,叶隽,林友深,7位优秀的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告诉我不仅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而且要学会思考、钻研,只有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才能得到提升。这本书让我懂得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智慧型的教师,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因为有了爱,教师的心中才总有一种温暖的感觉,生活才变得那么迷人。因为学生感受着爱,懂得了爱,他们才会懂得尊重、懂得回报。书中林晓老师作为一校之长,年轻有为仍不忘坚持领军博客写作。以幽默的语言书写跟孩子、跟学生之间的故事。从她的字里行间,我仿佛活生生的看到了那个将自主权交给孩子们的“懒老师”、“懒妈妈”,那个布置作业时让孩子们的感叹词“好多”变“多好”的数学老师,那个利用活学活用的契机搞定捣蛋天王的聪明副校,也看到了一位时刻思考如何当好“官”的校长的心路历程。林晓老师的优秀,让我想到不管春夏秋冬,作为班主任的我每天都要坚持微笑着面对学生,陪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锻炼。因为优秀就在身边,爱每天都在。
书中的黄有华老师作为一名老师,始终在不断的反思中创造着新的天地。博客上除了记载一些数学教学,关于学困生、问题学生等文章也有很多。《请你静静地听我说》一文,深有感触,因为它也说出了很多教师的心声。在我们课堂上,也是常常发生看到类似的情况:对于一个问题,已有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可再请另一位学生回答时,这个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说出不完整的答案,或者,与其他人在旁若无人地讨论着自己的答案……这种种乱糟糟不和谐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倾听,缺乏良好的倾听的素养。如何改进?黄老师说,这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并学会指导学生学会专注地倾听、理解地倾听、欣赏地倾听,并且,需要从很小就开始抓起,从进入课堂第一秒时就要求养成“细细地听,慢慢地说”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总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最佳教育效益。
智慧型教师的知识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教师是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引导者,因此拥有多元的、广泛知识的教师是成为智慧型教师的前提。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
设计教学活动就是在编写剧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背景、心里状态、学习愿望等。把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学生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除此之外,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例如,在课堂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就体现出教师的大智慧。
教师除了接受教育机构正规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外,更要靠个人长期不懈的自我精神修养。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各种知识和信息扑面而来。人类登上月球的事已不再新奇,因为人类的脚步已经登上和将要登上我们周围的许多星体;“克隆羊”的话题已被我们从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抹去。瞬息万变,绚丽多姿的世界要求我们继续学习,抓紧时间学习,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教法,不断地补充新的血液,使自己充满青春的活力。枯竭的源泉。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是你最珍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这本《做有智慧的教师》就是教育实践与智慧的宝贵财富,是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厚重的铺路石。拥有智慧也不在一朝一夕,但是,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就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逐渐成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缘于教育局的读书活动,寒假里我有幸拜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这是一本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反思、研究结晶的书,书中介绍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以前在我的理解范畴内得,有智慧的.教师应该是博学的,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智慧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智慧的化身。我想做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我希望在我今后的生活中,要充满智慧;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要充满智慧。心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的,智慧不是别人给的,智慧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去努力才能得来的。智慧的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更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智慧的教师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健康成长。书中着重讲了解决教师课堂教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唤起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下面是这本书对我的一些启发。
1、学习。
智慧来自学习。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释放知识能量的同时,也是挖掘自身知识库藏的时候。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爱心。
教师的智慧来自于爱。爱,是人类最伟大、无私的感情,爱所有人,更爱我们所有的孩子,要尽力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有心才有智慧,心中有学生才有智慧。记得一位学者说“做教育爱是前提,爱是智慧,爱学生就是爱自己。”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异,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用自己教育的智慧和真情唤醒每个孩子的理想和信念,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许他们并不完美,也许他们只是迟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善于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就能促使其成才。能真心的爱学生,永远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感到师爱之后,学会爱别人,学会怎样以爱心与人相处。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人生价值,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将一把石子递给杂货铺老板“买糖”,杂货铺的老板迟疑了片刻后收下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终生。”这个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与情怀,他没有以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所以也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3、读书。
智慧来自多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万遍其意自现。”与书为伴,营造自我书香世界。读书是成才的最好途径也是惟一捷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过去的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心的教师会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4、反思。
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反思是一种工作态度。对一件事情进行反思,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前进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升华思想、凝结智慧。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自我教学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将反思理论指导实践,融于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提升理论。一个经常地并自觉地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越是发现问题,就越是有强烈的愿望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关注问题并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树立自己的科研意识,并潜心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反思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不断学习和思考,通过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突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突出教育教学规律的探寻,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5、创新。
智慧来自创新。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将成为我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假期中,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书中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应该能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情感态度、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将好课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人文的程度,更让人觉得无法捉摸,无从评判,但也吸引了我细细读下去。
书中认为好课应让学生受益一生,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应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适当、课堂组织高效,并且给好课定了三条评价标准:学生喜欢,质量合格,基本功过关。说实话,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互动,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现象,是无法进行量化,自然也无法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好的课堂应该是讲究效率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凑的,都是目的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语言是生动的,流畅的,具有启发性的,是可以让学生有所感悟的。我想看一个老师的课是否受到学生的认可,只要看这个老师踏进课堂时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堂好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文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老师都关注的,毕竟它会在考试中显露无遗,而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一堂好课必定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触动,即使是细微的。因此教师就是要尽自己的力,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首先,智慧型教师必须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儿童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指最佳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师必须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较高的科研理论,要有较浓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其四,智慧型教师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管理校园的智慧,并在管理中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师还要有创新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果。能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和谐的人际环境。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以后,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改变的东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还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现在想来,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身为教师,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还要有包容之心,宽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你,乐于学习你所任教的学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学习做一名智慧的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要有教学智慧,要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在教学中还应该和其他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读完这本书,感觉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还应该以学习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课堂的多元化学习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课后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环节,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教师才能逐步成长!反思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习惯。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取教育的真谛。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具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评价,学会反思,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师。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以后,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改变的东西很多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为一名有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还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现在想来,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身为教师,就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还要有包容之心,宽容之度。要有完善的人格魅力,要有人情味,能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心对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你,乐于学习你所任教的学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学习做一名智慧的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超越自我。要有教学智慧,要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在教学中还应该和其他老师一起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记读书笔记、写教育日记、教学反思等。读完这本书,感觉名师们深刻的教育思想、渊博与睿智的大家风范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启发,仔细回味每一个小故事,处处精彩,在充满智慧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无不引领着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教育者。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还应该以学习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课堂的多元化学习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课后反思。每一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都有不完美的环节,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补充、修改、反思,教师才能逐步成长!反思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习惯。优秀的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取教育的真谛。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具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评价,学会反思,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才能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0
《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是由厦门外国语学校的七位骨干教师的博客上收集的近百篇优秀博文集成。这七位优秀教师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之余,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对教师人生、家庭、学习等诸方面的思考,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各自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些小故事蕴涵着他们细腻的`情感,凝聚着教育实践的智慧,折射出他们积累的经验。
读完整本书,我发现——教育的智慧来自于平凡: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似曾相识,我们的身边每天也在上演这样的事例。这七位老师正是从平凡中寻找到了教育的契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一堂又一堂平凡的课堂,真正的教育是一些又一些琐碎的教育细节。智慧没有大小,我们每个兢兢业业做事的教师都拥有令人敬畏的学识和无穷的智慧。
反思自己,每天也都在从事课堂教学实践,也一直认为自己非常地认真,但却没有研究的意识,没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只是一味地重复千篇一律的故事。所以失掉了很多宝贵的教育契机。
文中有这样一个事例《老师替你们养水晶宝宝,可以吗?》叶隽老师教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出现“水晶宝宝事件”学生都将水晶宝宝带到了班上养。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原本就容易分心,这股“水晶宝宝热”更是让他们无心向学,全心玩乐了。面对这样的事情,叶老师最终的处理方法,不是没收,而是告诉学生不想让你们养水晶宝宝,是因为它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同学们喜欢就让老师来替你们养吧,等他们生了很多宝宝后,期末老师将他们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并允许学生到办公室去看望水晶宝宝。“水晶宝宝事件”就这么平复了。这件事非但没有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还成为了老师与孩子们拉近距离的桥梁。
我们班上也出现类似的“秀笔风”“卡片风”,作为班主任的我都是采取了没收、开班会的方法,表面上班里是风平浪静,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没有从学生心里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也能换个角度像叶老师这样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有善于捕捉住了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我将带着《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中学到的教育智慧,用心思考,在思考中创生教育智慧,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1
暑假期间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读完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具有了敬业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就必定会嬴得学生们的喜欢,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有智慧的教师。
这些小故事看来亲切,很贴近我们的实际工作镜头,有的案例更类似于我们平时遇到的一些真人真事。也让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什么是教育智慧?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的。由于教师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活动是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了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教育的'技能、技巧是可以模仿,可以培训的,但教育智慧是训练不出来的。培养、造就智慧型教师除了接受教育机构正规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外,更要靠个人长期不懈的自我精神修养,包括个人阅历、生活经历与职业经历的体悟与反思、对人际的洞察与敏感、勤奋的写作等,而这一切又都与他自己的直接教学、教养及教育管理工作有关。教育工作职场是教育修养提升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智慧从何而来呢?仔细阅读这本书不难发现:
首先,我认为智慧是靠“想”出来的。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教师如果能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就能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其次,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那么就需要以勤奋来弥补。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
第三,智慧是靠“交流”出来的。虽然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能在讨论中迎刃而解。
第四,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第五,智慧的课堂,要求我们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让课堂呈现创新的活力。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但也要防止“盲目的创新”“一味的生发”“随意的自主”和“形式的整合”。因此,在智慧的课堂中,老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计,灵活诱导和推波助澜。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本领,而且学会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锻炼自己争取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这“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又一个平台。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2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资料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异常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忙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忙,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我”,“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提高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想想自我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明白。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坚持心理平衡。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3
《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中,作者从幼儿成长、教育经验、教育智慧等多个方面将自己对幼儿教育的看法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在此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角度对当前幼儿教育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以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幼儿教师以教育方法启迪;以教学后的及时反思给老师们亲身示范。其中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震撼人心。在作者眼中,幼儿教育不再是一个严肃刻板的主题,而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在作者平凡细腻的笔触中,近乎完美的教育之爱、事业之情被生动的诠释着,这也不禁令我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智慧型教师应当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鲁迅先生也表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在《做有智慧的幼儿教师》一书中,作者就以真诚炙热的态度,带着我们去感受教育的真谛——以本真之爱心,浇灌求知之心灵。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教育教学中,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怀揣着“两颗心”工作,一颗“爱心”,一颗“耐心”。幼儿的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园就像是为他们的发展打基础,只有基础打的好,幼儿方可茁壮成长。
智慧型教师应当善于反思。
日常工作中,我也在不断反思,怎样才能做到更好。在孩子眼中,我就像是陪伴他们成长、一起玩耍的“大朋友”。看着这一张张天真稚嫩的脸庞在一天天变化,在成长与进步,我满心欢喜。
智慧型教师应当提升自我。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展望未来工作,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将继续秉持自己的矢志初心,努力成长为一名有智慧的幼儿教师,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挥洒汗水,放飞青春梦想。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4
一、要全身心地爱教育事业爱孩子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和智者在一起,你会变得更睿智;和乐者在一起,你会变得更快乐。”这句话表明,人是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与感染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也会有烦恼和不开心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幼儿一个健康快乐、五彩斑斓的童年,为孩子搭建一个爱的家园。尽管孩子会犯错,但如果教师只盯住幼儿的过错,无疑是加重疮疤的疼痛,对于幼儿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侵蚀,是一种伤害,教师应做的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爱每一位幼儿。
二、要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孩子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与成人一样受到尊重,幼儿时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教师当着全班幼儿的面指出幼儿的错误或者训斥幼儿,可能会令幼儿产生羞辱感和抵触心理,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自尊心。比如幼儿身体不舒服发生呕吐现象,是一件极为普遍的事,教师切忌不要做了情绪的`俘虏,看到脏物火冒三丈只会让幼儿惧怕教师,更加不敢承认错误。我们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而正确的位置上,尤其以做幼儿的好朋友的身份来教育引导幼儿,这样才能真正地去教育好幼儿。当某个捣蛋鬼天天做着恶作剧,令教师心烦的时候,其实正是这个捣蛋鬼表示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关注。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制止,那么捣蛋鬼的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那就要看教师是否能够将其发现。
三、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幼儿是一本书,要真正读懂他们已十分不容易,更何况要去教育他们!但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幼儿一起成长,用幼儿的眼光看幼儿,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做幼儿的好朋友,当一名幼儿教师就没有那么难了。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青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的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涵养与专业素养,跟紧现代教育的步伐,才能做好一名能够真正育人的好教师。
《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15
霍姆林斯基说:“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可见学生的智慧是靠老师去开启的,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成为一名智者,这与我们一直在说的做一名智慧型教师不谋而合。那么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师迈进呢?
假期中,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这本书,书中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开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开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案例,觉得很有启发。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应该能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情感态度、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根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它将好课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人文的程度,更让人觉得无法捉摸,无从评判,但也吸引了我细细读下去。
书中认为好课应让学生受益一生,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应表达新课程理念,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适当、课堂组织高效,并且给好课定了三条评价标准:学生喜欢,质量合格,根本功过关。说实话,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互动,是一个时刻在变化的现象,是无法进行量化,自然也无法进行标准化的评价。好的课堂应该是讲究效率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凑的,都是目的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的语言是生动的,流畅的,具有启发性的,是可以让学生有所感悟的。我想看一个老师的课是否受到学生的认可,只要看这个老师踏进课堂时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了。
一堂好课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文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知识和技能是每个老师都关注的,毕竟它会在考试中显露无遗,而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那么是潜移默化的。一堂好课必定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点什么,一定会对学生产生触动,即使是细微的。因此教师就是要尽自己的力,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首先,智慧型教师必须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儿童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指最正确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沉着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师必须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较高的科研理论,要有较浓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其四,智慧型教师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管理校园的智慧,并在管理中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师还要有创新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和谐的人际环境。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鼓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该地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