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就是修行的读后感
人离不开凡尘,需要生活就需要工作,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中提升自己,工作就是就是一场修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作就是修行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工作就是修行读后感一
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稻盛和夫
每个人对工作的态度不会一样,就像每个人的长相不会一样,相由心生,每颗心都有她自己的感悟和归属。我不知道,我每天努力工作,美好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就像大师说的唾手可得;我也不知道,每天该怎样培养崇高的人格?我更加不知道的是,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现有的工作。
很多人说,职场如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脱颖而出,这也不失为一种修行。《甄嬛传》将是一部绝佳的教学器材。善良美丑,勾心斗角,精于算计,你死我活,这已不是修行,而是修炼,然而高处不胜寒,于是我想,是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拼了命去争那皇冠?争到了又能如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竞争,适者生存,弱肉强食?那么只要进入了职场,只要我们参加了工作,是不是就永远也逃不出这两条铁的定律?我不得不说,是的。但不得不说,没有竞争,人的惰性会无限增大。良性竞争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并不是缺了谁就不行了,所以每一个岗位都会存在竞争。竞争不是嫉妒,如何正确的摆正心态,需要的是个人修养。工作场所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我非常赞同。不论哪一种工作,都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所有的工作场所,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彼此修炼精神的参照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在学童时代,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事先做人。出门靠朋友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懂,怎么才能交到朋友?交友先交心,交心先修身。工作伙伴,先成为朋友,才能更好的合作,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难免会有懈怠,甚至是厌烦。怎么才能坚持?不忘初心,方能始终。道理每个人都懂,但做起来,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到。我们选择一份工作,可能专业不对口,可能兴趣不相投,可能预期不达标,但总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让你选择留下来,那就是你的初心。无论你最初是应急也好,还是两难选其易,你的初心,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过上稳定的生活。在其位,谋其政,何尝不是一种修行?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尽责职守?
很多人频繁的换工作,委屈了就辞职,厌烦了就换岗位,永远都是新的开始,但也永远都只是在起点。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方向,坚持自己的道路,何尝不是人生中最大的修行?
其实你以为是你选择了工作,其实是工作选了你。不论在哪一个岗位,尽职尽责,做好本分工作,已然是最好的修行!法律规定人权的底线,道德明确为人的底线,工作则是一种修行!有些人,修禅,有些人,信佛,有些人,膜拜上帝!与其说这是信仰,还不如说是个人的修行!修行,是内在的,内需!不需要你跑到深山老林,不需要斋戒,不需要冥思苦想,其实工作场所就是修行场所。禅道也好,佛道也罢,追求的是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没有百分百的满意,只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修行讲究循序渐进,工作也不可急功近利!修行在意完善人格,工作力求完美。做每一份工作,将你的每一分有价值的、有品质的贡献出来,细心,谨慎,严格,认真,谦虚,如果这些都在工作中贡献出来,你的人格也一定是很高尚。这就是修为,这就是工作中的修行!不会游泳,经常换游泳池,也还是不会!学会游泳,有水的地方就是泳池!
工作就是修行读后感二没有谁是完美的,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断完善自我。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但我的工作需要我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所以我选择了《工作中的自我修炼》这本书,来改进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生活中的我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对于工作我的心态也是一样的,只是我的责任感要求我在工作中更加认真一些、小心翼翼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几天前读了《工作中的自我修炼》这本书,可以说,真的是学习到了很多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到的东西。我一直以为,在工作中我只要本本分分完成我的本职工作,做到没有差错事故,不犯错误就可以了,我的工作就很优秀了,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完成工作不应该成为我的唯一追求,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养才是更重要的。
一、耐得住性子
不会忍耐的人也不会有能耐,在工作中因为一点摩擦就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我们不能乱发脾气更不能随意轻易发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制怒,不要任性。忍是一种工作的技巧,忍也是一种智慧。所以我们需要戒骄戒躁,保持平常心,不畏难,不怕输,善于总结,不断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顶得住压力
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压力是追求成功的动力。压力是一种挑战,人的一生中会面对很多挑战,如果每一次面对挑战,我们都因胆怯止步不前,那我们会变的碌碌无为。压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的对待压力,可以使人进步。反之压力则会成为失败的根源。所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面对压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自我调整,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正确处理压力。
三、挡得住诱惑
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犯错误,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会做到挡住诱惑,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四、挺得住困难
工作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坎坷、泪水、困难等等……但是要想成功,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挺得住困难,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在困难面前,我绝不能俯首帖耳,屈服于它,只有勇敢的与它抗衡并且击倒它,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在困难面前我们往往选择逃避、不理会,但是通过对这次的阅读我知道了,困难就像橡皮筋一样,你弱它就强,当你勇敢的面对困难,你会发现,其实并不难。原本以为的困难会因你的努力而改变。我会做一个勇于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人。
五、经得起折腾
每天的工作都是循环作业,面对的问题反反复复。有的时候很害怕别人的“折腾”,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都会抱怨。但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在工作中应该不怕折腾,反复的折腾其实就是坚持不懈的磨练自己。要想成为核心骨干,就要经得起折腾,因为骨干是折腾出来的,不经历折腾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以后的我在工作中体会领导的良苦用心,不把折腾当折磨。把折磨化为力量从中得到成长。
六、担得起责任
想把工作做好,能负责是不够的,还需要尽职尽责,要担得起责任。做一个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我觉得我在这个方面做的还是可以的,从没因为一些小事无故空岗,请假。在工作中恪守本分,尽职尽责的做好手中每项工作。我会不断提高标准,不仅要做完还要做好,更要做到位。
七、丢得起面子
常常我们都很注重自己的面子,宁愿皮肉受苦也不想丢面子。但面子往往是自己给的,不是别人给的。害怕丢面子会让自己丢一辈子的面子,害怕失败会失败一辈子。被领导责备、被同事比下,常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心里会想很多。但是阅读后我觉得应该看淡面子,放下架子。人活的累就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撇不开面子。能看的淡面子的人一定拥有非同寻常的胸襟和肚量。放下架子,看淡面子,这是能力,更是智慧。最后,我们会为自己赢得面子。
八、受得了批评
善于接受批评,敢于面对打击并努力纠正自己缺点和不足的人会取得双赢的结局。批评让人成长。只有把挫折当作锻炼,把挫折当作磨练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以后再遇到批评,面对打击的时候,我会用更好的心态来面对,被误解的时候微微一笑,委屈的时候坦然一笑,吃亏的时候开心一笑,危难的时候泰然一笑,轻蔑的时候平静一笑。人没有一帆风顺的,在成长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质疑很多的批评,我们都应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虚心接受。
九、改得了错误
人不可能不犯错,有些时候我们甚至想掩盖错误,最终会被自己所犯的错误拖累。相反,坦然的承认错误,正确的面对错误,然后改正,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检讨自己的错误,吾日三省吾身,不会留下不必要的隐患。
在自我提高、自我修炼的过程中要做到上述九点、要面面俱到是很难的。耐得住性子、顶的住压力、挡得住诱惑、挺得住困难、经得起折腾、担得起责任、丢得起面子、受的了批评、改得了错误,这些条件看起来很简单,实现起来却不易。耐心解答客户的疑问;扛起责任和压力;微笑面对失败等等。记得香港首富李嘉诚说过:“一个人只有不断磨练、锻炼、修炼,才能不断成长,才能获得成功。”是的,这就话说的很对,在成功的路上,从来就不缺有韧性和坚持的人,为什么最后他们还是没有成功?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只是懂得坚持不懈,没有意识到在磨难中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在困境中修炼意志,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在困境来临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只是拥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还要有历经磨难的信念,在困难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第二篇: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个人的朝圣读
后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
在上海出差的几天,读完了这本书。现在读自己喜欢的书就感觉像偷吃了特别美味的零食,因为每天都要啃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关于书,我从小到大都有一种依恋感,小时候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我实在是太喜欢那些新书的味道和那么多让我离不开的童话故事。直到现在,我还是比较排斥电子书,只有拿着一本厚厚的纸质书,才让我心里有厚重的满足和踏实感。
以前,不太喜欢看这种很平淡的书,总是喜欢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那种,觉得那样看起来才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可能是年纪大了,经历也不一样了,在看这种平淡故事的同时会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很平凡内向的酿酒厂退休的老人,因为一个老友的一封信,而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步行过程。与其说这个过程是对生病老友的一种救赎,不如说是对自身的救赎。
在行走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不一样的人,都有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和自己的故事。有人相信你,有人质疑你,有人嘲笑你,有些人,只是那么短暂的一面之缘匆匆而过,还有些人会进入你的生活,能够陪伴你走过那么或长或短的一程。有些人,是真心的想陪着你往下走,也陪着你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可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比如小狗和凯特,我在看得过程中特别希望那只小狗能够陪着哈罗德一直到最后。还有些人,只是因为他自身的需要,或者对你的利用,选择和你走一程,比如维尔夫和里奇。虽然哈罗德也相信每个人都保留着一点天然的善良,也相信自己能发掘出维尔夫的善良,我也是特别的希望,可最后维尔夫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不是童话故事,我们都有美好的愿望,总希望一切都好,可是生活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握和把控的。
生命中一路太长,过客匆匆。但如果发现,在最艰难的时候,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帮助你鼓励你,陪你到终点的,是那个你最爱也最爱你的人,此生足矣。
一路上,会受伤,会孤独,会害怕,会丢失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也会怀疑和否定自己。但是,不管怎么样,要坚持出发时的理想,要一直往前走,哪怕最后的结果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也不后悔。
第三篇:生活就是修行的人生哲理
居尘学道,即俗修真,乃达人名士及愚夫愚妇皆所能为。
——印光法师
有一天,一个叫源律师的人问慧海禅师:“和尚修行用功吗?”
慧海禅师爽快地答道:“当然用功啊!”
源律师紧接着问道:“那您是如何用功的呢?”
慧海禅师平静地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源律师很不解:“所有人都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算什么用功啊?”
慧海禅师摇摇头:“不一样。”
源律师不依不饶:“有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禅师解释道:“世间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索取;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一样。”
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养一颗平常心,更要修炼一颗责任心。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他看到有一个青年在池塘边踩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肯定会像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可以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那你什么时候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我就可以无牵无挂地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无相禅师问道:“你最了解水车,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是什么样子呢?”
青年答道:“水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运上水来。”
无相禅师说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不够,更要发普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应该持有的态度。”
一个人如果真心修道,那么出家还是在家其实都无关紧要,关键是要有一颗普度众生的佛心,即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心。尽自己所能,在日常生活中把每一件该做的事情用心做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就可以称之为修行!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是因为还不明白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以为自己的生活只和自己的生活圈有关,和之外的世界无关。其实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与众生有关:你做好一件事情,对你自己、你的亲人、你的同事、你的单位,甚至整个国家、社会都会有积极的意义,这就是你对众生的贡献;反过来,如果你搞砸一件事情也会给很多人造成伤害,这是你对众生的罪孽。
我们每天的忙忙碌碌,不管是生活琐事,还是工作业务,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与天地万物的繁衍生息、与整个世界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只要怀着这样一颗“天地之心”、“民生之心”去生活、去做事,你就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时,就不会去较真,不会有不满,就如慧海禅师所说,“吃饭时不百般索取,睡觉时也不千般计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乐。
第四篇:工作时最好的修行读后感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速读有感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这本书是作者甄选14本经典3826页的精华提炼。却要利用五个小时来速读完这一本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更好的吸收书里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端正心态,不是非要面面俱到,只要有所收获就是值得的。
这本书分为了五个阶段:正心、修术、精进、协同、开创。我感觉这应该是有内在联系的,就像是《大学》里说的:格物、至只、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可能脱离一,直接去讨论二。这样看来虽然五个篇章都相当精要,但要学习就必须要一步步来,不可能正心没正好,就去修术。但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每篇都去细读,不可能逐句、逐字的去研读,就只能在大略的基础上去稍微研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何为“正心”?所谓正心个人认为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其中讲到匠人,秋山木工培养一个匠人需要经历8年这么长久的一个过程。我认为开始是磨砺,后来就是沉淀。就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匠人明白心态的重要性。曾看过国内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在中国一些能撑得起“匠人”这个称号的工作人员,他们基本上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者,但是都经历过时间的考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遇事不乱的态度,都对自己的工作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与尊敬。钳工在大多数人眼中那是一份又脏又累的工作,但是钳工胡双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30多年,创造了打磨工件100%合格的记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很多全新的零件,就有很多是胡双钱亲手打磨出来的。他为什么会在钳工这个岗位一干就是30年?他为什么在他手中打磨的零件从没有失误?是因为他是老员工吗?是因为他的技术高吗?这些或许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但他也不是一参加工作就是老员工,就是技术高超啊!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他对钳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是不论做什么零件都有一种必定要做的不出一点失误的决心,是端正的心态,这才是他能成为真正的“匠人”的原因。这种心态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自己身上也是一样,不论做的是什么都要怀揣一颗积极的心,从内心深处就要有这种想把事情做好的态度。
何为“修术”?修是培养,术是技术,字面上来说就是培养技术,但修术说的又不仅仅是培养技术。修的更是一种品格,一种能力。就像书里说的对时间管理能力。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首先就要明确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在明确了事情的基础上,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时间。将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这也是一种技能。在管理时间的同时我们可以修“行动力”,培养行动的能力,再完美的计划,都会败于拖延。如何才能克服拖延?就是要马上行动,想到了,记下来,并且马上去行动,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开始。摆正心态,一定要在心里认为这件事情需要马上去完成,并且督促自己尽快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行动力。就像自己经常说要跑步,大多数时候只是停留在想一想上,有一小部分时候都已经做好了跑步的计划,就像计划每天下班之后去附近的公园跑上半个小时。计划是有了但什么时间开始执行就是又一大难题。我是怎么开始跑步的呢?下班之后不回宿舍,直接去准备跑步的地方,让自己没有偷懒的理由和借口,人都已经到了,完成今天的计划再回去,让自己必须马上开始行动,这样跑步就开始了。首相自己有了想跑步的想法,心态是好的。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发现只有晚上给你下班有块空余时间,所以把跑步安排安排在有时间的晚上,最后就是克服拖延让自己马上行动起来。用时间管理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
何为“精进”?精进就是在已经掌握且有一定的基础之上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练习,充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持之以恒,想要上进的心,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重点就是刻意练习,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机会就去练习,并从不断的练习中吸收经验,就像是练字一样,一开始都是写最简单的一、二、三这种笔画简单容易上手的汉字。慢慢的在掌握这些笔画简单的汉字之后就开始写一些笔画稍多的汉字像说、谈、讨,笔画很多写起来有难度的汉字像是踌躇、尴尬都是放在最后联习。练字不可能永远只练一二三,必须要脱离习惯的这个范围,去尝试联习更难写的汉字,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要想成功掌握一门技能,就不断的去刻意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吸收经验,并且要去尝试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只有这样才会有进步,才可能达到“精进”。
何为“协同”?协同在公司内部就是协调人员关系。身在什么位置,就必须承担这个位置所带来的权利与责任。就拿自己来说,身处研发这个位置,有些事情需要领导确认,像是平时画个图就需要去找领导批改、确认,这就是向上协同。研发出新产品,需要生产加工,就要和生产的同事沟通、交流,确定生产的工艺,要达到的要求,这就是向下沟通。这些相对来说都比较容易。难度在于平行协同,需要考虑的部门人员更多,就像是售后支持的反馈一个问题,挡车杆断了,需要重新加固,然后就要和售后的沟通交流,是从哪里断的?断的挡车杆是什么款式的?重新加固在现场要达到什么要求?加固时能使用的工具都有哪些?然后根据这些得到而信息设计一种加固板,画出图纸后找领导确认。然后找采购询问有没有合适的加工厂商,加工能不能达到自己的精度要求,以及加工的工期是否合适。都可以之后就是下单采购,买回来之后在家里试一试是不是合适,确定是好的再交给售后让他们去维修。维修现场会不会又有别的问题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考虑的,一件事情直接联系了售后、采购、领导,还有间接参与的采购,这就需要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多方面进行协调。能够很好地协同这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学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在其位必当尽力。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学会协同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
何为“开创”?开创就是创新,如何创新?创新就是“无中生有”或是在有的基础上做的更好。如何才能更好的创新。就是能自如的在用户与设计者之间转换身份。用户知道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者知道用户的需求之后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书中讲到设计师帕蒂因为小时候观察到奶奶因为关节炎而难以使用普通工具,长大后因为这个原因。也是患关节炎病人难以使用普通工具这个现状,帕蒂设计了一款专门适用于关节炎患者的工具结果大受欢迎。为是么帕蒂会有这种设计?是因为在小时候帕蒂从他奶奶身上发现了患关节炎病人的这种需求,所以才有了后了的设计。但是一个人很难即是用户,又是设计者,所以就需要换位思考,虽然现在是设计者,但是把自己当成是用户,体会用户会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好产品。身为研发的自己,需要的就是一颗创新的心,不论做什么都不能一味地闭门造车,闭门造车的结果只能是徒劳而无所获。换位到用户的立场,才能设计出能产生利润的产品。作为研发的自己必须要明白创新的精髓是在于换位思考。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过程,而要学习,就要一步步来,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正心。以前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刚开始是因为喜欢,所以选择了这个工作。后来是选择了这个工作,而喜欢上了他”。这就是心的成长吧。
第五篇:人生就是道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人生就是道场,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内心就是信仰,灵魂就是图腾。你把内心修成什么样,你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别总说命运在上天手里,其实你一出生,上天就把一半的命运交给了你。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折算你的生命价值,只不过,有的人是叠加,而有的人却是在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