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大全五篇]

时间:2019-11-02 08:4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

第一篇: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

感谢工会活动让我有机会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只是想随便翻翻而已,哪知开卷一读,竟爱不释手,如获至宝。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于老师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

本书中写道,于老师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的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老师写上四五句,他非把作文揣烂了不可。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直到今天也没发表,但那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

在本书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张斌的小朋友,作文成绩不好,有一次,张斌终于写出了一篇较通顺的文章,于老师想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可他考虑到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靠的是形象,于是就把话变成了一幅画,他在作文本上画了一只翘起的大拇指,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张斌来了劲,从此,他的作文都写得很认真。是啊!在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吝啬他的表扬,象春不吝啬他的风,不吝啬他的雨。他用表扬扬起了学生理想的帆,并把它鼓的饱饱的,不容你松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确实能给孩子以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所以,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也应为他的努力而翘起大拇指。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甚至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去年教的是托班,他们刚刚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什么也不会,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于是我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在教的过程中,我发现表扬对于教育这些托班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件法宝。比如说,在教孩子们学习叠衣服的过程中,由于托班孩子的自制能力差,难免会有些小朋友会开小差或做小动作什么的,这个时候我只要说:表扬某某小朋友,她的大眼睛就认真地看着我,因为她知道要学新本领了。那么刚刚做小动作的孩子会立刻坐得端端正正,好像在等待我的表扬,那我就顺势表扬他一下,这一节课他就能认真地听讲了,还能动脑筋,一起动手尝试。这样的表扬,其实是很容易就能给孩子的,所以我想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要吝啬这样的表扬,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能扬起孩子上进的风帆,是很值得的。我在教学中,除了不吝啬这样的口头表扬,也会像于老师那样,小朋友们都以能拿到“你真棒”为荣,我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小心地把自己奖到的“你真棒”收集起来,把它们当宝似的。

于老师的书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读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第二篇: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口气读完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不自觉的拿起笔来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慨。

于老师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让我更喜欢教师这个行业。我很欣赏于老师的“翘起大拇指”的做法,原来教育的魅力也就在这些小的细节上。本书中写道,于老师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的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老师写上四五句,他非把作文揣烂了不可。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直到今天也没发表,但那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在本书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张斌的小朋友,作文成绩不好,有一次,张斌终于写出了一篇较通顺的文章,于老师想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可他考虑到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靠的是形象,于是就把话变成了一幅画,他在作文本上画了一只翘起的大拇指,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张斌来了劲,从此,他的作文都写得很认真。

是啊!在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吝啬他的表扬,象春不吝啬他的风,不吝啬他的雨。他用表扬扬起了学生理想的帆,并把它鼓的饱饱的,不容你松弛。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确实能给孩子以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所以,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也应为他的努力而翘起大拇指。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甚至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踏进学校这个大门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甚至什么也不会,不知道上课的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于是就需要老师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在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表扬对于教育这些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件法宝。

于老师的书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读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第三篇: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

人生的积淀 智慧的结晶

——读于永正老师《教海漫记》有感

记得还是很多年前,同事外出带回了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教海漫记》,我借来看看。一翻开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并在几天内就把读完全书。后来参加名师在农大千课万人观摩现场,在会场门口购得这本书,并请于老师亲笔签名。

“它是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它将领你走上讲台,教你辅导孩子,助你成为名师!”封面上的几句话,映衬着满天的朝霞,扬帆的船只,给人一种力量,一种希望。整本书按 “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它篇” 分为四个版块,共7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不是很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的中心,也就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文章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在讲故事。”于老师以这种“人性化”的方式讲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的感悟,让高深的理论变成了亲切的文字,处处折射出理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序言中这样写到:“本书是于永正老师数十年教育实践的经验集萃,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值得认真研读。

启示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贯穿本书的70篇文章中的,也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于老师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1.“要学会宽容” “教师的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忍耐•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于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花朵是色彩斑斓的,学生当然也是五彩缤纷的,做老师要学会宽容。

他说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年刚接新班,前任班主任告诉于老师,这个班部队子女多,不好教。第一节课一跨进教室,班长刚喊“起立”,站在第一排的一位黑脸男孩便“嘭”的一声站起来,右手朝前上方一举的同时,吼了一声“哈依”!全班震惊,看来是给新老师来下马威。于老师送给全班同学一个笑,示意其他学生坐下,微笑着走到这位黑黝黝、个子不高的学生跟前:“你是从哪儿来的?”这下,那学生不安起来,感到手足无措。“说你是德国留学生吧,可嘴里说的 1 是日语;说你是日本留学生吧,你举右手的动作又像德国法西斯的军礼。你到底是从哪国来的?”班里发出一阵笑声,学生更不安了。于老师郑重地说:“我很喜欢你,真的。你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样做,证明你是相当有勇气的。”然后拍拍他宽宽的肩,请他坐下。从此,他再也没有在班里搞恶作剧。

因为他有军人的气质,于老师“封”他为“班长助理”——做操、放学时负责整队。他很卖力,工作很项真。有一回,隔壁班的班主任陈老师说这位“班长助理”几个淘气鬼中午到校后,把笤帚放到半掩的门上。一位女学生推门进教室,扫帚正好砸在她的头上。”后来,这位“班长助理”主动找于老师来了,眼皮也不敢抬。于老师什么也没有说,重重地拍了拍他宽宽的肩。后来,这位名叫崔世成学生随军转学到东北去了。他参加工作后曾给于老师来过一封信。信中说:“我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宽容。您没有把我看死,盯死。您的宽容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人。要知道,在您以前,没有一个老师喜欢我,我一动,他们就瞪眼,发火,斥责,我自然也不喜欢他们,甚至怀有敌意。”

于老师的宽容,使一个孩子懂得如何做人。他懂得了老师的那一份真诚,那一份爱。爱孩子,还要求我们:

2.“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许多错的一面,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蹲下来看学生》一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他们教研室王晓虹老师的孩子读二年级,一天到晚鼻涕邋遢。每次到教研室,他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快去擦鼻涕!脏死了!”有一回,于老师就对他妈妈说:“小王,不要老师老是这么说,他是个孩子!”孩子一听,高兴地跑到于老师跟前,说:“于爷爷,你知道鼻涕是什么味道吗?”他妈妈一听,急啦:“啊,你吃过鼻涕?!”孩子好象没听见似的,悄声对于老师说:“鼻涕是咸咸的!那天,鼻涕流到我嘴里去了,我用舌头舔过!”妈妈哭笑不得。

是呀,蹲下来,才会理解孩子。于老师常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和孩子们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情感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能敏锐的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当教师难,当小学教师更难,难就难在一个“小”上。因为孩子们小,很稚嫩,需要细心呵护;因为“小”容易受熏陶感染,因此要尽可能地给予正面积极的影响。于老师依然童心未泯,在课堂上,有时“装猫扮狗”,逗孩子在乐中学;在课外,2 引孩子玩,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去感受人生,在感受别人爱的过程中,学会爱人。

3.“爱是一门艺术!”“爱要讲究方法,爱是一门艺术。”于老师娴熟地运用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懂得利用小纸条的魔力,或在作文本上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或是写上几句赞扬与鼓励的话语……

《纸条的魅力》有这么一个故事,家庭学习小组组长向于老师报告,小炳在小组里捣乱。他把一只小狗带到小组里来了,吓得女同学直叫唤。这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他把一只死麻雀偷偷放在小霞的书包里,差一点把小霞的魂吓掉。于是,于老师给小炳写了一张纸条:“请你明天早晨到校后,来办公室一趟。”并请班长递给他。第二天一早,他就来了,低着头,老老实实地站在我跟前。于老师请他坐下,用十分平静的语气问:“知道我请你来干什么吗?”“知道。”他说,“昨天中午,我爬上了停在马路边上的一辆汽车上,三摆弄两摆弄,汽车就开动起来了……”“后来呢?”于老师的心骤然一抖,差一点叫出来。“司机看到车动了,跳上车,一下子刹住了。”“好险!”于老师提到嗓子眼的心慢慢地回到了原位。于老师继续问:“还有呢?”“还有,前天我在家庭小组里捣乱。”没等于老师插话,他接着说:“于老师,我错了,我一定改……于老师本想写个纸条,让他认识认识在家庭小组犯的错儿,没想到带出了“开汽车”的惊险事!否则,他怎么会说,怎么会如此诚恳地表示痛改前非,引以为戒呢?

一张小小的纸条,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内中的原因人人都可以揣摩出来。写纸条并不是于老师的创造,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就有这么一条。

在《翘起大拇指》一文,于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小看这么小小翘起的大拇指。向学生伸伸大拇指,对我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可不要低估了它。文中于老师回忆了自己上中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语文老师在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两句:“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他把这篇作文投寄了出去。虽然直到今天也没发表,可是,这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

于老师也像他中学的语文老师一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他用爱把孩子们的童年编织成了一只花环,上面的每一朵花都散发着幽香;他用爱把孩子们的童年创编成了一首有情趣的小诗,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闪烁着火花。

启示之二: “要努力使我们的每一节课艺术化”

以前,我听过于永正老师不少课,有现场课也有录像课,我还邮购了一套《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不同的是时间、地点,相同的是惊喜和震撼。很多熟悉的课文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会变得非常精彩,很多学生到了他的课堂上总会变得更加可爱。每每听完课,我都是感慨良多——那课,已不是课,哪里还有课的痕迹。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了呢?在本书中,于老师直接论述教学的文章达29篇,其余的文章也都和教育有关。读了这本书后,我有了更多的感受。

他说:“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是相通的。”(《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于是,他学京剧中的“默”功,“默”起了语文教学。他常常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到的主意。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老师注意到鲁迅先生送给侄女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但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如果是鲁迅的话,那么他关心的就不仅仅是侄女周晔一个人了。他特意托人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去查,一查,这两本书果然是鲁迅翻译的!上课时,他把这一点告诉了学生时,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对课文中关于给鲁迅“送挽联送花圈的何以有学生”一句的理解就更深入了。

他说:“处处留心皆文章。”(《“什么都能和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于是,他把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的瓜叶菊端回了学校;他把妻子准备送给朋友的礼物——电动玩具狗请进了课堂;他把报纸上的漫画当成学生写作的素材;甚至是学校垃圾箱里一块只咬了一口的面包,也成了他作文课的话题。

他说:“ 教师走进课堂,要目中有人。”(《目中有人》)于是,教学中要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时而高兴,时而焦虑,时而困惑,时而顿悟。他则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或微笑,或注目,或抚摩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

他说:“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教学相长》)于是,他跟昆明的一位小朋友学,在《草》的教学设计中增加了“启发画风”的环节;他跟学生彭晓明学,知道了汉文帝时的缇萦;他跟一位不知名的小学生学,纠正了“烧”字的写法。

他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努力使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于是,他钻研导入的艺术、造句的艺术、解词的艺术、揭示寓意的艺术、阅读中写的艺术、命题的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李伯棠教授这样评价他的课堂:“于老师把每一个教学环节组织的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使孩子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先生听了于永正老师的课,用八个字作了概括性评价:“炉火纯青,潇洒自如。”杨再隋教授用这16个字评价于老师的教学风格:“淳朴恬淡,本色天香,外表平易,秀色内涵。”

启示之三: “老师,也是一本教科书!”

在《老师,也是一本教科书》一文中,于老师是这样书写这本教科书的: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写上新的内容;一方面,要不断地修改过去已经写的那一部分。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断地学习。他家中长年订阅两报一刊,即《报刊文摘》、《参考消息》、《读者》。他每天报纸必读,订的刊物必读,好书必读。而且恪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读到精彩处必记。于老师每天晚上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必看,每天早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节目毕听。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不断地琢磨。于老师读书看报爱琢磨,备课爱琢磨,上完了课爱琢磨,听别人讲话爱琢磨,听别人上课也爱琢磨,有时真是思得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于老师这样说:“不善于思索的人,读书再多,实践经验再丰富,他的知识、经验也只能是一堆零散的砖头、瓦块。”今天的教师应该做个研究者,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应该不断加以总结、反思与改进,以建构自己的教育理想,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人的实践知识。

为了写好这本书,他坚持爬格子。从中学到现在,从“有老舍风格”开始写小说、诗歌,投稿。参加工作就坚持每天写教后记、日记,从未间断。文革时丢失了不少。他接到编辑部的退稿已积满了一大箱子,但他从不气馁,有种“屡败屡战”的韧劲,从1980年,39岁的于老师在《江苏教育》上发表第一篇论文《选 5 材与命题》起,至今一直没有停过手中的笔。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与老师的第一本专著《于永正课堂教例与经验》,以后又先后出版了《教海漫记》、《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于永正文集》等。他这样告戒青年教师:“不要懒惰,不要强调自己忙,一定要拿起笔写东西,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

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说的:“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一个肯思考,肯记,肯写的小学教师。”“我不同于别人,恐怕就是因为我喜欢思,喜欢记,喜欢写。”这不是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吗?

我想,读这样一本书,就是安顿自己的心灵,静心思索该怎样关爱孩子,怎样追求教学的更高境界;读这样一本书,就是与名师对话,听他述说对教育,对教学,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我们也许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名人,但我们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如何严谨治学,如何不断丰厚教师这本教科书!

第四篇:于永正教学艺术研究

于永正教学艺术研究

阅读指导艺术

阅读课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课,其重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通过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规律的发现,以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者的指导,就在于带学生走进教材,导学生参与实践。在阅读指导中,于永正老师注意以明确的目的、多样的方法、相机的点拨、及时的调控、鲜明的层次,把学生带进神奇的境界,为我们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一、读出趣:享受读书快乐。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实践表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那么,他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可谓欢声相连,笑语不断,要是借班上课,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围着他难分难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以有效的导读手段,让学

生获得了读书的乐趣。请看《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阅读课就是读书课,上节课大家读得真好,特别是最后那位读狐狸老虎话的同学,口气大,连我都被蒙住了。(笑声)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它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读好,必要认真读。

(学生认真读书。然后指名读,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着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头饰。)

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

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走。因为书上 说了:“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二位导演读书真认真。——小兔啦,野* 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把课文读懂了,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一位小朋友读7、8两节,由5位表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生:(扮演老虎者)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 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的一声,撒腿就跑。)

师:(问“鹿”)你们为什么跑?害怕谁?

生:(扮演鹿者)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生:谁怕它呀!(人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对他们的表演有意见吗?(小朋友们给予充分的肯定。)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通过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夸张性赞扬,对精彩情节的阅读前提示,对阅读任务的具体性明确,对读书效果的表演性检查,对学生演出的随机性点拨,使学生消除了读书的枯燥乏味,感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使学生摆脱了课堂的束缚,获得课堂的自由。这样引导,学生怎不感到读书的无穷乐趣呢?

二、读出形:感受语言形象。

张光鉴先生在他的 《相似论》中曾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在阅读教学中,深切感知内容,是引导理解语义,感受语境,品析语技,积累语言的重要基础。而小语教材大多是客观事物或想像事物的描述,引导感知内容,实质就是感知语言所描述的事物。随着自我生活的丰富,影视接触的增多,课外阅读的拓展,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了课文内容的相似的形象画面。阅读中,须以有效的方法激活贮存的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引导他们凭借联想想像,将语言文宇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确实是别具匠心,他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转化、形象还原能力,或读中联想,读后描述;或读中揣摩,读中表演;或边读边演,边演边读;或读中板画,边画边读,使语言与形象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请看《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生: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谁再说?

生:(动情地)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

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一生朗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位互相说。)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我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在上述片断中,为引导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于老师一是要学生借助想像,描述形象。要学生在仔细读第一节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从而使学生经历了“课文语言——语言形象——自我语言”的转换。二是要学生借助绘画,展示形象。他让一学生慢读课文,师生作画,再让同桌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燕子,进而指名登台介绍老师所画的燕子。这样引导,促进了“语言一形象一语言”的转换,使学生加强了对语言形象的感受,促进了语言文字的内化。

三、读出精:感受语言情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因此,在读出语言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人情境,充当角色,以深切体味蕴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知识基础,认识能力,生活积累的差别,学生在阅读中又大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感受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异,以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块,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确实是煞费苦心。请看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片断:

师:(一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最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

(老师范读)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是个逗号,可是老师为什么停了较长时间?

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师:志愿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说——

生:说不下去了,所以说到这时停了较长的时间。

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为引导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于老师饱含深情地描述了老大娘不顾年迈,不怕路远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动人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又以“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你会怎样向这位朝鲜大娘道别?会以怎样的感情读志愿军说的话?” 以引导学生充当角色,设身处地,进入情境,感受其境,体会其情;还注意了语境的提示,语速的指点,语情的诱发,尤其是范读的引导,使学生与教师、作者和文中人物构成联系,达到了朗读的理想境界。

四、读出神:感悟语言蕴含。

虽然小语教材大多通俗浅显,但不少课文在浅显的文字中不乏丰富的语言蕴含,如借物喻人、借事论理的记事状物文,警示人生、启发明理的寓言童话文等。而就小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而言,其内涵的解决不是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讲解所能把握的,须以有效的方法带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方面,于老师总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尽力把教材的语言形象展开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触摸,去感受,以形成真切的自我感受。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救扶车夫的部分内含丰富,情感真挚,由于时代的变迁和阅历的不足,学生难以理解,于老师没有讲解,没有描述,而是借助朗读,引起共振。请看片断:

师:最难读的是最后的第8、9两个自然段。难读,也难懂。请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文章的意思。(学生读第8、9两个自然段。指名读,没读出感情;老师范读,读得很动情,全班学生都被感动了:全班学生再读,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次是读进去了。)

师: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得像冰,手和脚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学生读得生动、感人,全场肃然)

师:(非常动情地)还能让他说什么呢?他还能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深深的叹息中。像这位同学读得这么动人,也就够了,不要讲了,一切意思都在朗读里。(示意学生放下书)

在这里,语言的意义蕴含、情感蕴含都寓于作者深沉的感受中,伯父严肃的神情里,按我的动作上,深深的叹息中。这种蕴含,于老师靠着自己非常动情的范读深深感染了学生,感动了学生,震撼了学生,使他们全身心进入了情境,这种语言的蕴涵是学生用心去感悟,用情去拥抱的,这种朗读的情境,可能将会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其语言蕴含的理解是任何语言的表述也无法比拟的。

五、读出技:领悟语言规律。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剖析中品出语言规律,品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使其形成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阅读教学中,于老师善于把作者表情达意上的规律展示于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感受领悟。请看《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燕子点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浪。

(师随手板画)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有的学生习惯地摸出字典来查)

师:大家都应养成查字典的习惯,遇到不认的字,不懂的词随时查字典,不要放过。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关。

一个“小圆晕”蕴含了丰富的形象内含,情感内含,语言技巧,为引导品出其规律,教者引导借助板画,显示形象;借助字典,了解词义;借助联想,想像意境;借助描述,显示情感;借助朗读,表达情感,从而使“小圆圈”与“小圆晕”的差别,突显于学生面前,使他们具体体会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感受到了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真谛。

课堂练笔的艺术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范例随处可见。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看起来,于老师是“突然想到”,而实际这是他的精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学生就能真正懂得课文中的每一件事情、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旧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决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他们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他们的活的库存。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板书:话别人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什么呢?现在我想把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其次是学习课文,明确方法。在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于老师及时以“与大娘分别”为例,引导理清说话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方法,自我叙述,进行细心指导。再则是及时评析,强化效果。在学生写作后,于老师及时引导评讲,引导朗读,抒发感情。一学生以“小金花”的身份是这样叙述的:(读)“志愿军叔叔,我不是不刚强,我是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妈妈牺牲以后,是你们为我报了仇。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我更忘不了罗盛教叔叔,他为了救我们的小伙伴崔莹,献出年轻的生命。叔叔,我长大了一定到中国去看望你们,一定为你们唱《捣米谣》。叔叔们,再见!”这样通过课文对应画面的想像描述,学生不仅把握了“告别话语”的写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

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例经常可见,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如:《新型玻璃》教学中,于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家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

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像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教学中,于老师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请看《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陈赓打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像,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把小红军抱下来,一边流泪一边说:‘小兄弟,我对不起你呀!师插话:“这句话应加上‘拍干粮袋’几个字,改成我怎么没有注意你拍干粮袋的动作呀!”)说完,他把小红军用草盖起来,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师插话:”在‘军礼’前加上‘庄严’就更好了。“)

师:写得真好!陈赓一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使劲地摇着小红军,哭着说:‘小兄弟,你醒醒,你醒醒!’可是小红军闭上了眼睛。陈赓把小红军放在马背上,脱下军装,盖在他的身上,说:‘小兄弟,等到革命胜利我一定会把你的事迹写下来。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说完,扶着小红军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时,太阳落山了,天空出现了一片霞光。

不难看出,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

五、迁移课文的写作知识。

引导运用课文写作知识进行练笔,这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类似的训练决不是简单的迁移,更不是简单的移植。他善于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把读与写的训练融合于一体。请看《月光曲》的教学片断:

师: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发短文,内容如下。)荷 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竟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研。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学生认真读,认真修改,老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于老师请了三个同学读修改过的短文,一篇比一篇精彩。下面是第三篇,现实录于下。)荷 花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来到荷花池塘边观赏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花儿从荷叶的逢隙中伸出来,白的、红的,全开的、半开的,婀娜多姿,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花儿摇动起来,我觉得荷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的绿裙子,为我翩翩起舞。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落在了上面,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在读中分辨事物与联想,在事物与联想的联系中理解内容和中心;在写作中写好事物和联想,在事物与联想中表达中心,这是阅读《月光曲》的重要目标。为此,在教学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补充阅读中引导领悟写作方法,在拓展写作中消化写作方法,使读与写有机结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造句,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但纵观教学现状,不少教师对造句训练仅仅满足于词语的正确运用;更有甚者,竟要学生抄范句、背例句。这种应试式的造句训练,削弱了造句训练的整体效益,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用词造句的指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他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充分表露,是他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的充分展示。

一、启发想象,完善具体情境

有些词语,由于学生生活缺乏相关情境,或生活情境未与相关词语构成联系,如果直接让学生造句,他们往往感到困难。对此,于老师往往给学生提供情境的一部分,让其想像补充,完善情境,并用上相关的词语。请看下列片断:

师:先看看“寻找”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一读。

生:“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师:大家注意。我说上半句,看谁接下去说下半句,要求用上“寻找”这个词。——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食物。

师:他饿了吗?(笑声)“食”改成什么字,相信你会想出来的。

生:(改正)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猎物。

师:看脑子多活!再听。不过,这次要求大家不说寻找食物。——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在寻找它的妈妈。

师:它跑丢了,是吗?找到了没有?接着往下说。

生:它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

师:找到了就好,我们放心了。(笑声)还可以找别的吗?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口渴了,到处寻找小河。

“寻找”一词,学生容易理解,且现实生活中用到“寻找”的情境也一定不少,但要学生即刻就能想到并进行表述,却有一定难度。为此,于老师由文中的句子入手,运用“森林”这一特定的场所,拓展情境思路,使人物由“老虎”变为“猎人”、“小鹿”,寻找对象由“食物”变为“猎物”、“妈妈”等,再加上于老师在学生情境描述出错时,及时点拨,在学生造句过于简洁时,予以提示,从而给句子赋予了生动的情节,给造句赋予了生动的情趣。

二、引导回忆,活用生活情境

就一般情况而言,课文要求造句的词语,学生生活中都有相关情境。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相关的情境往往难以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造句多还感到无话可说。对此,于老师常用的方法是沟通词语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引导回忆相关情境,进而运用词语描述情境。如:阅读《狐假虎威》,他这样引导用“管理”造句:

师: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老太爷派我来管理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是干什么的?

(学生纷纷举手,其中一个说他妈妈是会计。)

师:你妈妈当会计是干什么的,知道吗?说说试试。

生:我妈妈在杂品公司当会计。她是管理......师:有知道的吗?——我告诉大家,是管理财务的。

(又有一个学生说他爸爸是交通民警。)

师:交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管理交通的。

师:能不能根据你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

生:我爸爸是交通警察,他是管理交通的。

师:好,“管理”这个词用上了。——谁接着说?

生:我爸爸在路灯管理所工作,他是管理路灯的。

师: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后路灯不亮就找你爸爸。(笑声)

生:我爸爸在监狱工作,他是管理犯人的。(笑声)

要二年级学生用“管理”造句,是比较困难的,但经过于老师的指导,学生却很容易掌握。其原因就在于,于老师善于把造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起来,先引导,由本班的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抽象出了“管理”这一词语,进而由“你们的家长是干什么的”,引出家长的职业和他(她)的职责,这就使用“管理”造句变成了用“管理”介绍家长的职业和职责。这样引导,能有效地沟通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沟通生活库存与言语实践的联系。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三、多向开拓,创设现场情境

语义抽象的词语,直接让学生造句比较困难。对此,于老师注意运用课堂,随机创设情境,再让学生造句。请看下列片断:

师:看看“流利”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说的是什么。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很熟练。——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吗?谁来背?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XX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不流利。

师:学过一年了,一时紧张没背好。我想,现在他已想起来了。再背一遍,怎么样?(该生又背,这次背得很好。)

师:这次背得怎么样?谁再来说一说?

生:XX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谁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

生:XX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我在于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

(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下水。)

师:谁来说一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

(于老师用另一支笔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草体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紫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流利” 一词,意思抽象,学生造句较为困难,然而通过于永正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词语的意思便化作了具体的形象,而造句便成了具体形象的描述。这样引导,造句训练与课堂情境形成了自然的联系,这种造句给予学生的绝不是抽象的句子,而是具体的情境,这样的训练将可能使学生终身难忘。因此,对一些词义抽象的词语,如果我们都能像于老师这样,有机创设情境,那么就能通过词义的活化促进造句的趣化、那么词义的情境、造句的情境,就能化着具体的形象贮存于学生的记忆仓库之中。

四、逐步引导,描述多样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于老师还注意充分运用课堂教学情境、图片情境、延伸情境,寻求其与造句训练的联系,让他们在具体理解词义和词语运用基础上,寻求词语与诸多情境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对课堂情境进行观察、描述,用上所给定的词语。请看下列教学片断:

现在我们用“安安静静”说话。(看表)现在快11点半了,你们看看后面的老师怎么样?

生: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安安静静地听于老师讲课。

生:现在快11点半了,可是后面的老师一点也不觉得累,安安静静地坐在后面听课。

师:说得真好!——我这里有一幅图(出示两个小朋友看电视的画图),看了以后,谁能用“安安静静”说一句话。

生:两个小朋友在安安静静地看电视。

师:我要求说出什么时候、谁和谁在什么地方看电视。

生:一天晚上,小明和小华坐在客厅的电视机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电视。

生:“旁边”应当改为“前边”。(众赞叹)

师:改得好!坐在旁边看什么呢?(笑声)小朋友们都知道,孙悟空生来爱动,坐不住。有一天,唐僧叫孙悟空坐下来念经,*八戒一听笑了,他在唐僧旁边说了一句话,里面有“安安静静”这个词。小朋友们猜一猜,*八戒会说什么?

生:师父,你叫大师兄安安静静念经,那是办不到的。

生:师父,我从来没有听见猴哥安安静静地念过经!(笑声)

生: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念呢?(众笑)

师:*八戒是这么说的!(众笑)谁把刚才的故事连起来讲一讲。

生:有一天,孙悟空犯错误,唐僧叫他坐下来念经。(师插话:“出家人不犯错误也得念经。”众笑。)*八戒一听,笑了,他对唐僧说:“师父,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坐下念经呢?”

上述片断中,教者先后采用了课堂老师听课的情境、画面孩子看电视的情境、画面延伸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多样情境的观察、想象、描述中,讲行了造句训练。这种创造性是老师聪明才智的体现,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第五篇:《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3篇

《教海漫记》读后感1

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学习的机会,踏上三尺讲台好几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级教师叫于永正。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聆听到于老师的古诗教学《草》,从此我便认识了于老师。在课堂上,我被于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深地震撼着。出于崇拜,在活动结束后,我也买了一本于老师写的《教海漫记》。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只是看一下目录,然后随便翻翻而已。由于自身内在的要求,本学期,我认真地拜读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读完以后,感受很深。

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教海漫记》这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作为班主任我对教育篇很有感触,作为语文老师看了教学篇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看了修养篇更是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就得要做到教书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为关注的还是于老师写的教育篇。其中有一篇名为《忍耐·宽容》的文章让我记忆犹新,读了还想读。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就失去了一大半。

我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学生有忍耐与宽容的,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与宽容应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永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去仔细思量,只要你对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就行。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对教育篇中的《翘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触。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表扬鼓励了自己,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的表扬。而受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极少发生的事。

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竖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

教育是一门艺术。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学生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了解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挑战。

此次拜读《教海漫记》,我深深地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汲取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华。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教海漫记》读后感2

最近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著作——《教海漫记》。读着读着,竟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书中每篇文章不长,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爱”.

无论是露一手,还是 对学生的 忍耐宽容;无论是 借 他山石,还是要做到堵截和疏导;无论是翘起大拇指,还是纸条的魔力;无论是批评的艺术,还是尽在不言中;无论是蹲下来看学生,还是教育,有时候很简单……无不渗透着于老师的智慧、于老师的力量、于老师对学生的爱…… 读着这本书,我除了佩服于老师,还是佩服于老师,同时,也更加知道了应该怎样用平等的心去爱孩子,怎样爱才算是真正的爱。

一、尊重学生,把握批评的技巧

于老师认为批评有“说服”和“看服”之分,倘若能把握好时机,讲究点方法,效果会更佳。确实如此,记得有一次上课,我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猛然间,我却发现小霞正在用手捋着飘在胸前的长发,还傻乎乎地笑着,不用说,她走神了。仔细一看小霞,才发觉,今天,她特意梳了一个少女头型:头上部的头发扎成一束,混同其余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再配上她那件漂亮的裙式上衣,简直就是一位美超女。此时,她正在欣赏那飘在胸前的调皮长发。这怎么能行?这可是在上课啊,在我的潜意识里: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同学在课堂上走神!我生气极了,大声训斥,让小霞站起来……一连串的想法在我的脑中闪过。可是,我知道,我不能这样做,怎么办?怎么办?猛然间,我想起了于老师的批评艺术——批评有时候也需要默默无声,事不宜迟,我借范读的机会在教室里巡走。在走到小霞的身边时,我故意将她的手放在课本上,当我不经意地看她时,却发现她的脸红了。接着,我又富有激情地讲起课来……

后来,我想起这件事,还真的感谢于老师。假如对于小霞因梳了新发型而走神的现象,我在课堂上大声地训斥、严厉地批评,肯定会伤小霞的自尊心,使她在同学之间抬不起头来,而且,她可能还会以为我是故意跟她过不去,产生逆反心理,也许,她还会大胆地号召爱美的长发女生“效仿”她……那样的后果,我们是难以收拾的`。相反,在于老师的启发下,我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善意地提醒了小霞不该走神,维护了她的自尊心,使小霞在我默默无声的批评中改正了错误。

二、宽容学生,善待学生。

有人说,爱是一种能宽容别人的感情。于老师认为,宽容更是一种美德,更能使学生取得进步。在这一方面,我深有体会。记得去年,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滕琳的,她从来不写家庭作业。刚一开始,我对她可真是绞尽脑汁,严厉批评,她一脸虔诚;让她课下补作业,她忙得不亦乐乎;请家长来,更是无济于事。别的老师都戏称她是不折不扣的不完成作业的老顽固。怎么办?难道让她继续“逍遥”?这可不行!晚上,空闲的时候,我又翻阅《教海漫记》,深深地被于老师那种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感动不已,他谈到了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宽容,我恍然大悟,要不我也试着宽容滕琳一回?哦,对了,上周五的书写比赛,她还获得了全年级的三等奖呢,我要以此为契机,试着“改变”她。第二天,我把滕琳叫进了办公室,只字不提她不写作业的事,一改往日对她的严厉像,对她说:“滕琳,你看,你的书写多有进步啊,竟然获得了全年级的三等奖,这说明你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学生。如果,你的各方面都像写字一样,你必成大器。好,你回去吧。”只见滕琳一脸疑惑地看着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我依旧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回去。

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二天,滕琳竟然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了作业。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滕琳也有过不完成作业的反复,但是,她比以前确实进步多了。

仔细想想,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们的严厉换来的是敬而远之,我们的苛刻换来的是冷漠敌视,我们的批评换来的可能是自暴自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希冀他们不犯

一点错误,希冀他们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那永远只是一种理想。生命需要提醒,也需要呵护与尊重,正如于老师那样,当我们用一种宽容乃至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有失误的学生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发现每个学生生命的亮点。

总之,再次拜读《教海漫记》,我再次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吸取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精华,做一位时刻为学生着想、爱学生一切的教师。

《教海漫记》读后感3

《教海漫记》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育教学成败的总结,很多地方,于老师还勇敢地把自己的短处披露出来了,让我觉得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没有特级教师“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学习”的感觉。

读《教海漫谈》感受之一:

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课堂上不是学生配合教师,而是老师配合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果在篮球课上,学生能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那还要教师干什么?要老师配合学生,就像练教教初学打篮球的人打篮球一样,递球不能用力太猛,他一旦接到了球,就必须掩护他,让他投篮;他投篮的那一刹那,教练就要设想到他可能投不中,赶快跑到篮下准备抢篮板球,好再传给他.只有这样才能让初学者练好,倘若要初学者配合教练,那他无论如何也是跟不上教练的节奏的,久而久之,初学者也会丧失学习打篮球的兴趣

感受之二:“开窗户”的启示

如果你带领一帮人对一个人说:“喂,赶快扒掉你的房子!”那人势必不肯,当他乞求你不要扒掉时,你说:“好吧,不扒也可以,但必须在墙上开一扇窗户。”他准会满口答应。其实这种心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开窗户”其实就是“退一步”的意思。而如果把这种心理特点用到教学活动中来,它的意义是非常积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感受之三:蹲下来看学生

我们应该蹲下来看孩子,不要总以大人的眼光、大人的要求去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要无情地去要求小孩子做大人应该做的事。孩子就是孩子。如于永正老师所理解的那样: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要求我们在要求学生做什么的时候,在处理我们的学生所发生的错误的时候,在理解学生们的所做所言所想所感之时,在和我们的学生进行促膝谈心、交流沟通之时,想一想孩提时代的自己,想过些什么,做过些什么,让孩提时代的自己与自己现在的学生在一起。那么你就会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会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效果较好的处理方式和方法来真诚地对待学生,因为他们就是昨天的自己,我当时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我当时有这样的言行的时候,我希望老师怎样进行处理的,那么,我今天就会怎样处理我的学生,因为我相信:他们会和年少的我有一样的想法的。

感受之四:老师,请翘起你的大拇指

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的最好的诠释。仅管他们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明白他在老师心中是有一定位置的,让他了解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让他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我想以上两个事例都形象地说明了: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的、积极的、良好的、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励的挑战。

感受之五:忍耐与宽容

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已经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学生有忍耐与宽容的,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与宽容应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永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去仔细思量,只要你对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就行。

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平凡的,可怎么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呢?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成长的快些”,我真希望能抽出时间多读些类似《教海漫记》的优秀教育书籍,指导实践。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下载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海漫记》读后感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就像细细地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几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坦露......

    《教海漫记》读后感

    读《教海漫记》有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感触颇深。 说实话,在踏入教育岗位近20年的我,竟然还真的不知道于永正这个人。当我读完《教海漫记》这本书的时候......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手记,集中体现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点滴思考和智慧。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夏持利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学习的机会,踏上三尺讲台好几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级教师叫于永正。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聆听到于老师的古诗教......

    《教海漫记》读后感

    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学习的机会,踏上三尺讲台好几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级教师叫于永正。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聆听到于老师的古诗教学《草》,从此我便认识了于......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盐城市神州路小学史益飞《教海漫记》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1 有一本好书,值得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反复阅读咀嚼,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读一遍有一遍的成长。这本书没有缤纷的色彩,豪华的包装,情趣却是清新雅致;没......

    《教海漫记》读后感

    让自己成为一本书 ——读《教海漫记》暑假里,仔仔细细地把《教海漫记》读了两遍。第一遍时囫囵吞枣,想全面地了解于老师——一个在我心中丰碑一样的人。第二遍则是细加揣摩,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