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时的那些事
暑假己近尾声,想着整理收拾一下书柜,翻到了以前念的书《文选与习作》,自然而然想起了那些年念书的那些事,特别是老师要求要背诵的课文,好背的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篇幅短,有个脉络好记,怕的是背先秦时期如《曹刿论战》和那些长的不好记的如以下几篇。
上学时候,就为了背《岳阳楼记》,被折磨的死去活来,这藤子京啊,你已被贬到巴陵,就好好的当你的官好了,干嘛还要怂恿你的难兄难弟,同样被贬的范仲淹,为了帮你留名写了那篇,连累多少无辜学子要通篇背诵的《岳阳楼记》。这范仲淹也是绝了,从没去过岳阳楼,就凭藤子京给的一幅《洞庭晚秋图》,就写出了这篇集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于一身的旷世名作。可这拗口的古文章,想当时,累死累活,起早贪黑的念,终于能背下来了,到现在却只记得“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还有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说冤不冤。
再来说一下文天祥大哥,我知道你被元兵所俘,被关在一“坐一土室,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的牢房里。你不必说从“囚”字就可看出来了。牢房里污秽腥臊,汗臭腐鼠,恶气杂出。你还能写出如此杰作,你的浩然正气,可贯日月,你的节操,天地可鉴。可同样也苦了莘莘学子,你的《正气歌》也是通篇要背。念到唇干舌燥,喉咙冒烟,生无可恋之时,帮您统计一下,题目的“气”不算,整篇用了十六个“气”字,我们也差点被你“气”死,您不愧是进士出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连续用了十二个历史典故。背的我们摇头晃脑的,想着“不如归去”。
最后说说《孔雀东南飞》,作者:佚名。你写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确实让人感动。读来不禁令人唏嘘,所以能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赞叹,不过这作者也写得太长了二三千字啊。人家白居易也写了一首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经典名作《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相依,读来也荡气回肠,人家也就一千多字,你这佚名者写的足足是人家的一倍多。还好编者英明,只让我们节选几个段落背,否则这“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恐怕背到最后,也要学焦仲卿,找根绳子“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