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彷徨呐喊读后感作文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彷徨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是帮助当时中国人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麻木,愚昧的重要的精神良药。
我第一次听说《呐喊》这本书是在很小的时候,当时经常听家人讲孔乙己的故事,但是当时忠于看寓言之类的书籍,几年后这本书就淡除了我的脑海......一直到初中学习了《故乡》《社戏》才又一次回忆起了这本书,学了《呐喊》自序后决定认真读一遍,可是直到现在才找到了机会,同学们好多都读过不只一遍了。
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给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孔乙己》与《药》。
孔乙己,一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小人物,明明处在社会的最下层但是却一心向往着贵族人的生活的专职骗子,被打断了腿,最终离开了大家。作者借写孔乙己这一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的人物造型,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作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描写众人嘲笑可怜的孔乙己的场面写的也是有滋有味,用众人的哄笑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文章不仅写出了孔乙己一个人痛苦的生活经历,也表现出了社会同仁的不同情,相反的却是取笑,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
《故乡》中的人们麻木,迷信的造型更是在《药》中被表现的完美无缺。《药》,我认为是这本小说集中最能令读者悲愤,同情的文章。什么“人血馒头”......听来就感到可笑,可是在今日看来可笑的事物在当时却成了可以治不治之症的良药,华老栓他有医不求信“馒头”,千方百计去找人血,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这些问题,什么“革命”“造反”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了。革命者被残害的时候,众人看热闹......都是因为长期在封建重压下生活的结果,他们一代人是这样,但是受残酷的封建制度的影响的国人可不只一代。
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愤怒而又激励着当时中国人,向被深深蒙在鼓里的国人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而此时,中国摆脱了封建社会的影响,正在健康的,正确的朝者美好的未来奋力前进。我们要站起来,继续努力,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彷徨呐喊读后感
《药》描述了在黑暗的近代中国,一个平民百姓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人士夏瑜的鲜血?成人血馒头来为儿子治病的故事。革命者们为了人民的解放而牺牲,可民众却把的的鲜血当作治病的灵药!这是长期封建统治给人们造成多大的麻木和愚昧啊!
在文章的最后,小栓子(华老栓的儿子)还是死了,人血馒头不能治病,小栓子终究没能逃过一劫。
当我读到吃下去——就好了时,我感到荒唐;当我讲习读到包好,包好!这样的趋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病都好的。时,我感到恶心;当我读到店里的坐客便又出现活气,谈笑越来。时,我为当时人们精神上的衰败而感到悲哀!英勇就义这种悲壮的事在人们口中为何成了笑话?过去的人们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我有很多疑问
小说的最后更是引人深思。夏瑜的墓碑上被人放了个白色的花环,而其它的人没有!这是为什么?有人拜过他!他为革命而牺牲,出于发自内心的敬意,便有革命党人去拜祭!
题目药,所指的其实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救星——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者们!
彷徨呐喊读后感
记得在我孩童时,曾读过一些鲁迅的小说,可能那时年幼,看不懂它们,近几天,我重读了《彷徨》,让我深深地感到先生那种深沉、愤慨,犹如匕首投枪,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复杂心情。
《彷徨》收录1924年的《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和1925年的《孤独者》、《伤逝》、《离婚》等,共11篇。《彷徨》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更多的注意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同《呐喊》相比,《彷徨》较多的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同样是清醒和深刻的。《彷徨》中有关农村题材的作品,都是表现农村妇女命运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性命运,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又一次有力控诉。《离婚》是鲁迅先生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现实,表明农村妇女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彷徨》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苦难”“怒其不争”的关怀。
最触动我灵魂深处的是《祝福》和《伤逝》这两篇。《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读后感《彷徨-读后感》。《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伤逝》是先生唯一一篇爱情小说。真的是大家手笔,有很多真理的光芒闪烁。“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生活是第一要素。人首先要能好好活着,才能言爱。
有爱,并不等于有牛奶和面包。子君和涓生爱的破裂重要因素就是现实生活的压力。好在现在的女孩子比子君更幸福的是经济上独立了。所以,女孩,当你在爱和事业中面临选择时,千万记得,没有事业的爱犹如无根之萍,多半会飘荡出你的视线。有立足之本才有爱,这是最基本的道理。《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负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
《彷徨》中有不少热情向光明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消生”。现代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下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但是,先生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并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着“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读着《彷徨》,我感到一阵阵的痛苦,为那时凄惨的现状而痛苦,为那时麻木的人群而痛苦,然而在这痛苦之中,我又为有先生这样清醒的人们而感丝丝安慰。
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铁肩担道义”的勇者,独立潮头,振臂呼喊,这样,时代才有希望,历史的车轮才能向前推进!
彷徨呐喊读后感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苦难,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苦难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彷徨呐喊读后感
看完了《呐喊》这本书,我深刻的体会到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的背景下,人们的无知和愚昧。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背景是三年自然灾害下发生的。明显的反应了社会的黑暗与丑陋,人性的可怕,人们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心狠手辣的事。在那样的年代,没有粮食,人们饥饿到了恐惧。开始人吃人这一可怕的行为。在面对饥饿,面对自然灾害时,主人翁的哥哥吃了自己的妹妹,又筹划着,吃自己的弟弟,就在这危险面前什么情同手足,什么亲情全抛至脑后,荡然无存了,剩下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只为填饱自己的肚子,只要达到这目的,哪怕不择手段也则所不惜!
可是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你吃了别人,又怎么能知道,哪一天别人会吃你。而在当今社会,不是人吃人,而是利益关系,金钱关系。社会的黑暗,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得到好处,可谓能“大义灭亲”不惜手足之情,友情。只为个人己私而贪图一点点小小的利益。就因为这利益,你还必须是不是提防别人陷害你。
在文章的结束,鲁迅写道:“没有吃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如今大人们是孩子们的榜样,大人们的举手投足,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为了下一代不再辛苦的生活,为了下一代能有一颗感恩的心,请放弃你们那一点点小小的私利,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
“救救孩子……”
“救救这个社会……”
这句惊天动地的呐喊,怎能不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呢?
这整本书,让我有了对社会的另外一个 认识让我对鲁迅先生,更多的仰慕!
第二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第三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但鲁迅先生虽彷徨却不放弃。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尽管遭到失败的打击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呐喊彷徨中的25篇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却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深刻时代主题。比如说《**》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除此之外,小说中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的十分巧妙。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鲁迅的小说中喜剧性的兴奋,但主要是以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为基调的。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得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的方面的问题。这样子使得小说在沉重的气氛中不失一种具有的号召性战斗意识。
而夸张的手法在《呐喊》与《彷徨》中也较为突出。夸张主要用在细节描写上,以达到讽刺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的目的。如:四铭对“恶毒妇”的刻骨铭心;对流氓侮辱孝女的下流话憎恶,而内心却欣赏;儿子无意中吃了他已经看准了的一棵菜心的反感等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四铭的本质。
王晖曾经说过,鲁迅的小说在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同时,“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知识者自身。”我想,这便是鲁迅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吧!即使过了这么久,鲁迅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第四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第五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其中共有25篇作 品,其内容和形式呈现现代化特征,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鲁迅的作品以“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题材,张定璜在《现代评论》中 指出《呐喊》“里面有的,只是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选材的现实性加强,符合 “五四”文学革命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的时代要求。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去 观察他们,通过敏锐的感知生活的洞察力,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震撼人心的东 西。
鲁迅作品里的农民形象,应该说很好的反映了现实,他们生活上受到地主豪强 的压迫,封建社会礼教观念麻木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但同时鲁迅在一些作品中也刻 画出农民身上的美德,如勤劳,善良,如《社戏》中的六一公公,《祝福》中的 祥林嫂。但是不可否认,鲁迅在塑造他作品中的农民时,着重是展现他们与社会的 矛盾,揭示他们自身的弱点,也就是说鲁迅基本上是以悲剧来写农民,像《社戏》 中那种惬意,闲适的生活在鲁迅的小说中毕竟是不多见的。鲁迅创造这些农民形象 表达了他自己对农民生活困苦,精神愚昧的同情,同时也寄予了他希望农民们觉醒 起来,反抗封建礼教,克服精神痼疾,为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抗争。
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一 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如《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还有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 者和牺牲者,如《白光》中的陈士成。鲁迅对三种知识分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第一种,鲁迅是极端鄙夷,只批判不同情;对于第二种,他们有了一定的现代 意识和进步思想,作者对他们是赞扬和鼓励的态度;第三种知识分子,深受封建制 度的毒害,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息,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又有同情。
在《呐喊》这部集子的开头,鲁迅先生写了一篇自序,在自序中鲁迅用了形象的手 法,解释写这些小说的原因“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 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 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用象征的手法,把中国民众比成了 闷在铁屋子中的人,写出了他们的特征——精神愚昧无知,精神世界闭塞,他想 做那个将民众唤醒的人,用自己的纸和笔,让
中国民众清醒过来,挽救祖国,挽 救中华民族。
鲁迅写小说,虽然经常使用犀利的语言,用讽刺,象征等手法,也常在他的作 品中营造出阴森甚至恐怖的气氛,深刻的反映现实,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但就 如他所说:“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 在于将来,绝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人之所谓可有。”鲁迅是希望 用自己的创作为国家为民众做些什么。在这篇读后感里,我想就4篇(《呐喊》2篇,《彷徨》2篇),我比较喜欢或感受较深的作品写一些我的看法。
一,《药》
《药》中作者安排了2条线索,一明一暗。明线是华小栓患痨病,需要人血馒头来 治病;暗线是夏瑜为革命流血牺牲。2条线索交织,故事由此展开,但是这2条线索 都是悲剧,一方面是愚昧无知的农民阶层,以华老栓为代表,倾其所有买革命者的 鲜血,做成人血馒头,荒唐的用其来治病;另一方面,是革命者夏瑜为民众共同的 权利流血牺牲,却得不到民众的理解,甚至用他的血做成人血馒头来治痨病。2者 互相映衬,更显示出强烈的悲剧气氛。
鲁迅先生擅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华老栓一家以及华氏茶馆里的客人作为整个社 会的民众的缩影,显现出了下层民众精神上的愚昧与麻木。而夏瑜的失败也有更深 远的内涵,其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革命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 群众,没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鲁迅先生还擅长用一些细节来暗示读者,这些细节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能反映出 一些问题。如华大妈给小栓盖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家窘迫的经济状况,增添了读者对于华老栓花大钱买无用的人血馒头的悲叹;再如夏四奶奶上坟是看 见华大妈在看她,脸上便“显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 坟前”这几个细节显示出连夏瑜他自己的母亲也不理解他的举动,更体现出了以夏 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可悲。
鲁迅先生在对待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态度方面,是不同的。对待像华老栓这样的下层 农民,鲁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对待夏瑜这样的为唤醒民众流血 牺牲的革命者,作者是赞扬并且是同情的。
二,《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这篇作品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鲁迅作品之一。因为它的短小精悍,并且 它的风格与其他大部分作品不同,这篇作品扫去了散布在许多作品里的那种阴霾以 及笼罩着的阴森沉郁的气氛。
《一件小事》主要讲了“我”——一个知识分子与一名人力车夫之间的故事。不可 否认“我”与人力车夫的知识
水平和社会地位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在与一名老太太 发生纠纷后,“我”与车夫却有着不同的反映,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我”的公德心 还不如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车夫。这里应该说有一些讽刺和鞭挞的意味。当然,在 小说的末尾,“我”在目睹了车夫的所做作为后有所震撼,有所反思,有所行动,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反省过程。
应该说读了《一件小事》这篇小说后,我更加佩服鲁迅先生对于生活中的素材的敏 锐的洞察力,他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挖掘写作源泉。《一件小事》中蕴含了深刻的 内涵,那就是:灵魂的高尚与纯洁与否,与物质世界中财富多少,地位高低没有任 何关联。物质的匮乏也会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高尚的灵魂,高贵的精神。
三 《肥皂》
《肥皂》围绕主人公四铭和他的太太,以及整篇文章的线索——肥皂展开。
鲁迅先生曾经精辟的论述了讽刺艺术“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支流。”“讽刺和普通的趣闻又是截然不同的。它不是简单的只招人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还剩下些什么,——这就是问题。”《肥皂》充分使用了讽刺手法。
《肥皂》在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中塑造了四铭这一形象,他本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家长,一个熟知封建正统文化受人尊敬的人,一个维护旧文化旧道德的封建卫道士。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一开始塑造的形象体系完全瓦解。他是家长,但却把自己在买肥皂时被几个学生骂的气撒在了儿子学程的头上;并且几次三番对儿子学程挑茬儿;在女儿招儿打翻了饭碗,他“尽量的睁大眼睛,瞪得她要哭”。顷刻间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形象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聊,自私,卑鄙的小人。他还是熟知封建正统文化的受人尊敬的人,他与他的几个附庸风雅的朋友,又是创办移风文社,又是拟定什么征文题目,乍一看以为是什么高雅之事,但仔细看一看那个征文的题目,仔细推敲一文社的名字,让人顿生鄙夷之情,揭露了他们复古保守,仇恨新事物,反对改革的反动政治面目。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三个形象的颠覆,他看到那个乞讨的十八九岁的姑娘,心里的邪念便有些萌芽。当听到那几个光棍的话,尤其是“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狠狠地勾起了他心中的欲念。但回来后,他仍然装成一副正经的道学面孔,口是心非地批判那几个流里流气的光棍,愤世嫉俗地批判周围围观的人群,更不知恬耻地向他的妻子讲述光棍的话。但是他的“自炫为美”的伎俩被他的妻子识破,引起了他的妻子的妒意,她将四铭的假面孔揭去,是他的丑恶
的灵魂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在他妻子揭开隐情的具体描写中,小说的讽刺效果得到了充分得展示,有力地鞭笞了假道德。四铭的两个朋友何道统与卜薇园,尤其是何道统,他的反映与四铭互为映衬,都起到了讽刺的作用。四 《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主人公就是“他”,整篇小说就围绕主人公想要写一篇文章,具体写了他构思的过程。这篇小说主要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主人公“他”的构思中的生活与他本人所过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在“他”的写作过程中,还充斥着他的妻子在为生活精打细算和教训孩子的声音。
《幸福的生活》中描写了理想与现实的生活的巨大差别,在小说中“他”的女儿和“他”的妻子分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他”的女儿就是几十年前“他”的妻子的缩影,但是生活的重担使他的妻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理想最终被现实吞没的过程。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自慰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的心血之作,他在这两部作品中寄予了对民众对国家对民族的厚望。上面的读后感只是我的一些看法,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值得我们继续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