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彷徨》背景(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9:2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呐喊。彷徨》背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呐喊。彷徨》背景》。

第一篇:鲁迅《呐喊。彷徨》背景

呐喊 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 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写于1918——1922年“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说他“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勇敢直前。作者创作《呐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悼于前驱。他应《新青年》编委的约请,“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彷徨》:《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回来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人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篇:第一章鲁迅与《呐喊》《彷徨》

第一章 鲁迅与《呐喊》《彷徨》

教学要求:

1、了解鲁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经历和“弃医从文”等几次重大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在杂文、散文、历史小说等多方面的成就。

2、掌握《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和鲁迅小说的主要特点。

3、重点掌握《狂人日记》《阿Q正传》《孤独者》《示众》等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鲁迅生平与创作概况 P33

(一)鲁迅生平与思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名豫才。1898年到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家庭的影响

绍兴的周氏家族,在清朝后期曾是一个十分兴盛的名门旺族。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勾结英法联军击败太平军后,在绍兴大肆烧杀。周家在这场兵燹中,各房族财产损失惨重,大伤元气。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

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

后来他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受到这段生活的深刻影响。

2.进化论的影响

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

1902年,21岁的鲁迅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怀着救国的理想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日本人专为中国留学生进入各种专门学校而开设的补习学校,既补习日语,也补习普通科学知识,学习期限为两年。鲁迅当时被编入普通科江南班),当时的东京正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小说》等报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精神食粮。鲁迅在课余也开始接触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同时也与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一起开始了中国国民性的探讨。

后来,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回忆说:“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

(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二)中华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然而,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

3.弃医从文

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鲁迅在《呐喊·自序》说:“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正是从那时起,鲁迅遂“弃医从文”。鲁迅的全部创作,包括杂文和小说,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他一方面与周作人翻译外国小说,后结集为《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人之历史》、《科学史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1909年,已经28岁的鲁迅回到国内,先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便以当年发生的辛亥革命为背景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鲁迅陷入了幻灭,沉没于古籍。

4.新文学的旗帜

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散文、白话小说和白话诗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在1925年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1926年离开北京后,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也发生了“四一五”大屠杀,鲁迅要求当局营救学生未果,愤而辞去了一切职务,于同年9月离开广州定居上海,先主编《语丝》,后与郁达夫合编《奔流》,与柔石组织朝花社,再参加发起成立“左联”。在这期间,鲁迅主要以杂文为战斗的武器,直至1936年10月19日病逝。

(二)鲁迅创作概况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3部散文集和16部杂文集。

1.小说集

《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在这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中,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知识分子形象,如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二是农民形象,如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闰土(《故乡》)等。

《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2.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杂文集

《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

二、《呐喊》《彷徨》与鲁迅小说的成就 P38

(一)《呐喊》《彷徨》简介

《呐喊》《彷徨》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再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和阶级关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性二者之间的矛盾。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作品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这十四篇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揭露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就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为民众流血牺牲而不被民众所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辛亥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衬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食血者的代称,其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对此的印象及其反应,来反衬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某亭口,这正暗示着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狱卒和听众们愚妄的反应反衬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阔人祝寿的馒头比喻坟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的阴冷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作品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

逝》《兄弟》《离婚》。

其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P43 鲁迅收入《呐喊》和《彷徨》两部集子中的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辛亥革命和“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1、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2、农民形象

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地揭示出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上的创伤。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因此,他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等,都属于这两个时代。然而,也有不甘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如《阿Q正传》中的阿Q、《离婚》中的爱姑等,他们虽然也与曾经反抗过的狂人、吕纬甫、魏连殳以及涓生子君们一样,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鲁迅仍然将“创造这中国历史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作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3、妇女形象

祥林嫂是被“四权”绳索捆缚的人。族权,不允许祥林嫂守节。夫权,要祥林嫂守节。神权、政权要惩罚祥林嫂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怀疑神权,惟独对压在头上的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没有明确的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

子君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为“五四”革命狂飙所唤醒的女知识青年。她常“谈伊孛尔,谈泰戈尔,谈雪莱”,并以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民主革命思想来激励自己,子君和涓生终于结合了,也曾经有过安宁和幸福。但婚姻自主胜利后,子君却步不前,变得浅薄、庸俗、怯弱,与涓生在人生态度上主生分歧,爱情终于出现了裂痕。成家后的子君,不但没有像涓生一样继续学习和探索,争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女子;而是终日全力理家治内,甘心情愿作一个举案齐眉的贤妻良母,她变得浅薄、庸俗和怯弱。在家庭中所处的从属地位,更滋生了她的自卑心理。她常常看涓生的恨色得事,连一颦一笑也受制于人。当她现现涓生开始冷淡她时,也不敢询问,终日提心吊胆,生怕涓生抛弃她。她自觉但又不自觉地走上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老路,最后连已经实现的婚姻自主也不能自主下去。涓生终于与子君分手,子君在绝望中,又回到了父亲的封建家门,在无爱的人间郁郁而死。

(四)鲁迅小说的成就 P42

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时代要求,而且还在于它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鲁迅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是题材上的突破。

中国的传统小说历来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绿林好汉的世界,即使是描写人世间的生活,也是不离其神仙鬼怪,以追求故事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曲折性为特色。然而,鲁迅的小说,大多取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即使是表现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也常常是通过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小事和生活场景来实现的。

《狂人日记》写的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吃人本质,却只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记来披露。《孔乙己》写的是造成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屈辱历史的科举制度的危害,讲的只是一个乡村读书人的几个片断。《药》写的是启蒙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剧,讲的也仅仅是一个“人血馒头”的故事。《**》写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讲的却只是一场乡场上的“辫子的**”。《阿Q正传》写的是中国人的灵魂,讲的也只是一个乡村流浪汉的生与死。小说题材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在五四时期,鲁迅将小说的题材集中于主要承担启蒙任务的知识分子和长期处于愚昧状态的农民,则具有十分突出的时代意义。

鲁迅小说在五四时期众多取材于普通人生的小说中一枝独秀,则在于它总是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生活中所蕴含的“一切的永久的悲哀”(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925年1月号),并形成独特的冷峻风格。

在《祝福》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故事,一个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女人“祥林嫂”,丈夫祥林去世后,婆婆却行使“家长”的权利,逼她改嫁。经中人介绍,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可还是被婆婆卖到了贺家。然而,她第二个丈夫也去世了,惟一的一个孩子也被山里的狼叼了去,她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可她却成了大家眼中的“瘟神”,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祝福”都不再让她沾边,她只能求助于神,在庙里捐了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以赎自己再嫁的罪过。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鲁家的宽恕,最后,她带着对灵魂是否存在的怀疑,在热烈的爆竹声中静静地死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祥林嫂”的故事,而且,更看到了她无论怎样反抗、挣扎,也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她的第一任丈夫小她11岁,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可婆婆要她再嫁时,她却逃跑、以死相抗,她不愿违背“从一而终”的伦理道德。她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暂时做稳了奴隶,所以,不久脸色就红润了起来。可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了。一个寻常故事,经过鲁迅的讲述,却总是让人沉思,让人不安,甚至让人震惊。

鲁迅的小说常常让人震惊,不是因为它在题材上有所突破,也不是因为它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有多么细腻,而是通过心理描写配合言行描写“画”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药》中的华老栓的愚昧,是通过他去杀人现场买人血馒头的过程,特别是他用手摸藏在内衣口袋里的“硬硬的”银元和在现场专注在馒头上的眼神表现出来的。《肥皂》中的四铭封建道学家的虚伪脸嘴,也主要是通过他与妻子和几位同道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然而,在这些人的话语和行为中,越是具有生活阅历的人,就越是能读出更多更丰富的“潜台词”,读出人物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这被后人们看作是中国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对后来的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在小说体式和语言上的艺术创新。

中国传统小说是在文人的史传文学和勾栏瓦舍里的说书艺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既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也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鲁迅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优点,却打破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常规,从西方小说那里学习到了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顺序,而根据内容需要安排情节,并借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了种种不同的小说体式,如抒情诗式的《伤逝》,散文式的《故乡》,独幕剧式的《孔乙己》等。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中国传统小说中,大多是笔记体和章回体,并多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品中的语言,小序是标准的文言文,正文却是标准的白话文,其白话文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又绝不亚于文言文,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狂人日记》虽然从题目和体式上都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内容上都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本民族的生活、思想和意识,创造出了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而且,鲁迅小说在体式上总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正如茅盾在1923年的《读〈呐喊〉》中说的:“至于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

第二章 郭沫若与《女神》

教学要求:

1、了解郭沫若留学日本、组织创造社、倡导革命文学和投身救亡运动等主要经历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

2、了解郭沫若在诗歌和历史剧等多方面的创作成就,以及其诗歌的意义和贡献。

3、掌握《女神》《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郭沫若的生平及创作

(一)郭沫若的生平及思想 P47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时启用的笔名,取自于他家乡的两条大河:“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

郭沫若生于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读小学时的“撕榜**”,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梁启超、章太炎等激进的改良主义者的政论文章,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期间,他亲历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既给他带来了失望和苦闷,也激发起他不屈的反抗精神。

1914年,郭沫若赴日留学。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但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并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试笔即新诗,并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这一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如《死的诱惑》等。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经在国内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的郭沫若,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找到了“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的“喷火口”和“喷火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并在翻译歌德诗剧《浮士德》过程中,创作了《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等诗剧。

1920年,《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重要代表作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后,郭沫若开始在文坛上引人注目(《时事新报·学灯》与《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民国

日报·觉悟》一起,被称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这些作品后来大多收入他1921年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剧曲诗歌集)。

1921年6月(一说“7月”),差不多已经疯狂了的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1922年创办第一份刊物《创造季刊》,后陆续创办有《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的副刊)和《创造月报》、《文化批判》等。1922年在《创造季刊》1卷1期上发表《天上的街市》,这以后的作品(包括《彷徨》十首等)后结集为《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出版。

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比鲁迅回国晚14年,后多次返回日本,鲁迅从此不再回日本),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鲁迅辞官后不再任官职)。1924年4月再赴日本,同年11月回国。1925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学长,这期间创作有《聂嫈》等3部历史剧。1926年弃文从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七人主席团成员、总政治部主任与宣传委员会主席,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上海、日本。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加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并出版有《前茅》、《恢复》两部诗集。

1937年7月下旬,从日本冒死回国的郭沫若立即投入了救亡运动,担任了《救亡日报》社的社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出版有诗集《战声集》。1940年第三厅解散,另建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创作有《屈原》等6部历史剧。在历史题材方面,以郭沫若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战国史剧”,以及阳翰笙、欧阳予倩、陈白尘的“太平天国史剧”等,都体现出当时历史剧普遍具有的“影射”特点。

1949年后,任文联主席等行政职务,并创作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诗集和《蔡文姬》、《武则天》两部历史剧等。

(二)郭沫若的创作概况 ▲

1、诗歌创作

1921年8月,郭沫若的《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磅礴的气势,狂热的激情,全新的形式,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激进的态度,震撼了文坛,使人战栗,使人惊喜,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胡适的《尝试集》。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初期白话诗”时期的结束。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第一部个人的白话诗集,是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那么,《女神》则是现代第一部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新诗集,是成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

《女神》除《序诗》外,共分三辑。第一辑为《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三部诗剧;第二辑为《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30首具有五四时代特征的作品;第三辑为《死的诱惑》、《日暮的婚筵》、《上海印象》等20首最初试笔和回国后创作的具有优美风格的作品。其中,第二辑最能代表他的成就和风格。《女神》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豪放”,一是“秀美”,也有人称之为“暴躁凌厉”和“优美别致”,而最有代表性的风格是豪放。以前,人们一直将《凤凰涅槃》看作是《女神》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现在,研究者们认为,豪放风格的代表应该是《天狗》之类的作品。

《凤凰涅槃》由《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和《凤凰更生歌》六节组成。其中,又以《凤歌》、《凰歌》和《凤凰更生歌》最为重要。

《凤歌》以屈原的《天问》的情绪和气势,对“茫茫的宇宙”提出了质问,但是,诗人没有像屈原那样提出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问题,也不是像屈原那样着重表现一种探索的精神,而是仅仅为了要否定宇宙,要对污

秽的宇宙进行诅咒。因此,可以说,《凤歌》是一首诅咒之歌。诗人所要诅咒的宇宙也并不是太空,而是现实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的中国。

与《凤歌》的诅咒不同,《凰歌》尽情地诉说了“五百年来”的悲哀,表现了人民“好象那大海里的孤舟”的命运,同时,还发出了对已经失去的年青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的呼唤。因此,也可以说,《凰歌》既是一首悲哀之歌,也是一首希望之歌。

诗中这种渴望自己和祖国都能获得新生的进取精神,在《凤凰更生歌》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与《序曲》、《凤歌》和《凰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悲愤之情截然不同,《凤凰更生歌》献给人们的是一派欢乐景象,凤凰不仅欢呼着自己的更?生,也欢呼着“一切”的更生。因此,《凤凰更生歌》既是一首欢乐之歌,更是一首预言之歌,它预言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与《凤凰涅槃》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比较接近的还有《炉中煤》、《棠棣之花》等。

《炉中煤》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但诗人通过一个副题“眷恋祖国的情绪”,就将一首爱情诗转换了一首以“恋歌”形式出现的爱国诗篇。正是这一转换,表现出了鲜明的五四时代特点。就爱情诗而言,郭沫若热烈,饱含着对祖国的献身精神;汪静之纯情,旨在反抗封建礼教;徐志摩欢乐,暗示着他对理想的追求;闻一多执著,寄托着海外游子的赤子之心;李金发充满异国情调,直接表达出他对女性的崇拜。

在许多爱国诗篇中,人们习惯于将祖国称作“母亲”,而诗人则将祖国称为“我年青的女郎”。诗人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第56页)。五四时代是一个以“个性解放”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歌唱爱情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也是创造社浪漫主义作家最为普遍的题材。因此,将祖国比喻为姑娘也最为符合诗人的个性和当时的心情。一般来说,将祖国比作母亲较为适合表现一种深沉的爱,而比作姑娘则较为适合表现一种热烈的爱。当时,诗人正处于一种诗情的爆发期,感情几乎达到了狂热的沸点。这首作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诗人选择了既黑又丑的煤炭作为寄托感情的形象,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煤转换为地位低贱的“黑奴”的形象,再以煤自况,使“炉中”正在燃烧的“煤”具有了十分丰富的内含。在此基础上,诗人还以煤的燃烧来表现自己爱国的方式和状态,既符合煤的特点,又与《凤凰涅槃》等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牺牲来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相一致,是一曲爱国主义绝唱。这种甘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在《女神》的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

诗剧《棠棣之花》通过战国时代韩国的聂政舍身刺杀相国侠累的故事,表现的也是这样一种精神。在诗剧的最后,诗人借聂政的妹妹聂嫈之口唱道:“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自由之花,开遍中华!”以此为题材,郭沫若在1925年创作了历史剧《聂嫈》之后,又于1941年再次创作了同名历史剧《棠棣之花》。

郭沫若与闻一多、艾青并称中国新诗史上的三大爱国主义诗人。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不是诗人们的标新立异,而是时代和社会的必然反映。因此,在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表现形态也是不同的。郭沫若的诗歌产生于“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其表现形态是“激昂”;闻一多的诗歌产生于腐朽黑暗的军阀统治时期,其表现形态是“深沉”;而艾青的诗歌产生于祖国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其表现形态是“忧郁”。

《天狗》历来被看作是《女神》中最有特色的作品,它与《凤凰涅槃》和《炉中煤》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内容上,都是通过毁灭自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在表现手法上,都是借助某一形象(或天狗,或凤凰,或煤)来表现主题。但是,不同的是《天狗》的感情更为激烈,更为狂暴。正是为了表现这种不可遏制的情绪,诗人没有再选择凤凰这类传说中的“吉祥鸟”,而选择了传说中的“凶神”。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天狗是天上的“破坏者”,天上出现日蚀或者月蚀,便是天狗吞啮了太阳和月亮的结果。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其用意就是要把自己比作天狗,把天狗当作是一切旧事物、旧制度的破坏者来赞美和歌颂。作品的开始,就宣称“我是一只天狗

呀”,就把自己树立为正统社会的对立物,紧接着,便宣布了自己的主张,亮出了自己的旗帜。在人们的眼里,月亮和太阳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但我要“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对此,有人不高兴吗?那好,我就“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与《天狗》风格较为接近的作品还有《晨安》、《匪徒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胜利之死》、《巨炮之教训》等。

如果说,《天狗》是豪放风格的代表,那么,《日暮的婚筵》则可以说是秀美风格的代表。《日暮的婚筵》描写的是一幅日落大海时的美景,在诗人眼中,夕阳渐渐沉入大海,是因为“新嫁娘最后涨红了她丰满的庞儿,被她最心爱的情郎拥抱着去了”。这首诗在构思上主要受到德国浪漫诗人海涅《北海》一诗的影响,只是在海涅笔下,美丽的太阳所嫁的海神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老头子”。这种悲剧结局是狂热中的郭沫若所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将“枯燥无味的老头子”转换成了姑娘心中“最心爱的情郎”,从而使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成为了一首理想主义的浪漫曲。在《女神》中,与《日暮的婚筵》相近的秀美之作还有《霁月》、《晨兴》、《夜步十里松原》等。

《女神》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情绪饱满地表现了以爱国、反抗和进取为特征的五四精神,而且还在于它以形式上的“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真正做到了“诗体的大解放”,并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让人们关于“白?话能否入诗”的担心成为了多余,使白话新诗真正取代了传统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

《天狗》句式参差而短促,韵脚变换自然,全诗首尾相连,一气贯通,充分表现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特点。特别是全诗一共29句,句句皆以“我”字开头,新奇不俗,不但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反而觉得自然天成,同时也有利于造成一种急不可待的气势和步步紧逼的节奏,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由于有泛神论思想作基础,诗人艺术想象得到了无限的发挥,不但可以说“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而且可以“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同样具有豪放风格的《晨安》则句式铺张而气势浩荡,面向世界,一口气喊出了27个“晨安”,大有将整个地球从沉睡中唤醒的宏大气概。《凤凰涅槃》以诗剧的形式出现,作品不求形式的完美,只求感情的表达。作品以传说中的凤凰集中自焚而从火中得到新生的故事来结构全剧,使作品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预言一个新时代到来的主题。

《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自我表现,强调个性解放,强调理想追求。诗人在抒发内心的情感时,常常是直接倾诉,既不着意客观描写,也不顾及读者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一任感情的发泄,完全靠感情去撞击、震撼和感染读者的心灵,以引起共鸣。二是在抒发情感时,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主要借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然而,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虚幻形象,还是历史故事中的真实人物,都只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他们所唱出的反抗之歌,都是诗人自己的心声。

五四时代的郭沫若,就像他自己笔下的那只狂放凌厉的“天狗”,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狂吠,使中国现代诗歌很快地结束了“尝试”时期,迅速地取代了传统旧诗,开始了它的新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是时代创造了《女神》,同时,《女神》也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新诗全面取代旧诗的时代。

2、小说和戏剧

郭沫若一生著述甚丰,在文学上的成就除诗歌外,主要还体现小说和戏剧两个方面。

以诗歌著称的郭沫若也是创造社重要的抒情派小说家之一。他的《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和《十字架》三篇)和《行路难》等,也表现出抒情派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强调诗化和散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受到日本小说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他的《残春》和《喀尔美萝姑娘》等,则较早地借鉴了西方现代

小说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运用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细腻地描写人物的梦境和潜意识,对后来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上的创新树立了榜样。

郭沫若最早的一些长诗因同时具有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而被看作是“诗剧”。除了《女神》中的《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三部诗剧外,还有《凤凰涅槃》和《星空》中的《孤竹君之二子》等。

郭沫若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比小说更大,而且集中地体现?在历史剧的创作上。其主要作品,在20年代有3部:《聂嫈》、《王昭君》、《卓文君》(1926年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有6部,其中,4部以“战国”为题材:《屈原》、《棠棣之花》(根据20年代的同名诗剧改编)、《虎符》、《高渐离》;2部以“元末”和“明末”为题材:《孔雀胆》、《南冠草》;50年代有2部:《蔡文姬》、《武则天》。

二、《女神》: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P50

(一)《女神》的思想内容

1、《女神》倡导、张扬了反抗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充满“动”与“力”的五四精神。

2、作品讴歌了个性解放思想,塑造了一个个充满自信、具有吞吐宇宙气魄的“自我”形象。

3、倾诉了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

4、表达了热爱和尊重工农的感情。

(二)《女神》的艺术成就 P52

1、《女神》中的许多诗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

2、《女神》流泻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具有一种气吞山河的宏大气势。

3、《女神》充满丰富神奇的想象和诡异奇特的夸张。

4、《女神》以“情绪的自然消涨”形成起伏跌宕、骤缓自如的节奏,保证了浪漫主义激情自由而合度的抒发。

三、郭沫若诗歌的意义和贡献 P54(略)

第三章 郁达夫与《沉沦》

教学要求:

1、了解郁达夫人生道路的变化对其小说和散文创作的影响。

2、了解小说集《沉沦》和小说《沉沦》的主要内容和个性特点以及引起争议的原因。

3、了解小说《沉沦》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郁达夫小说的成就。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

(一)郁达夫的生平及思想 P58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1908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之江大学预科等校学习。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因参加**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国,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终年四十九岁。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二)郁达夫创作概况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1982,花城(今编入上海高二语文教材中)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二、《沉沦》(1921)P61

(一)《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1921年10月出版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写成的《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他们在异乡他国备受歧视,身体孱弱,精神空虚,神情委顿,受着“生的艰难”和“性的苦闷”的双重折磨,精神和肉体都无所依归。他们敏感、懦弱又极度焦虑,面对异性时都具有近似变态的性心理,最终都在孤独中或死或病,结局悲惨。

小说集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那独特的写作方式——大胆的宣泄和直白的抒情,以此倾诉了年轻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苦闷,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性”描写的争论。

(二)性苦闷与艺术视点的关系

1、郁达夫的个性解放观。表达爱国的主题可以有许多种方式,郁达夫为什么要用这种有违传统道德的极端的性苦闷来表达呢?在五四时代,凡是介入这场运动的人,都有自己对这场运动的理解和切入点,也就是说有自己对个性解放的理解。当时,郁达夫远离运动中心的北京,他是从自己在日本留学的切身感受来理解个性解放的。郁达夫在日本时就是一个很狂热的“个性主义”者,他从人最基本的自然要求切入,呼唤被封建礼教压抑千年的人性。我们在读作品时有没有发现,主人公每当产生欲望或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后,而且他也没有伤害到别人,可他总是很痛苦,自责、羞愧,觉得自己是在犯罪、是一个最下等的人,最后是因羞愧而自杀。这本来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甚至弄得要自杀?这就是他从小接受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与正常人性要求产生矛盾的结果。所以郁达夫认为个性解放应从关注最基本的人性做起,而这又是与传统道德最相撞的一点,也是一般人不敢做的一点。

2、郁达夫的心理性格。郁达夫三岁丧父,童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和孤独,使他形成一种内向、忧郁的心理性格,这种心理倾向的人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和细腻,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郁达夫的忧郁使他经常严厉地内省,自已折磨自己,但又渴望把胸中积郁的苦恼烦闷倾泄出去,他特别欣赏卢梭“回归自然的精神和真率的气质,他很推崇卢梭的《忏悔录》,认为它是一部以雄伟的文字和特创的作风,赤裸裸地将自己的恶德丑行,暴露出来的作品。卢梭认为:装饰对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善良的人乃是一个喜欢赤身裸体上阵的角斗者,他鄙视一切足以妨碍他使用力量的下流装饰品,以及大多数只是用以遮掩身体上的某种畸形的下流装饰品。很显然,郁达夫是赞同卢梭的这些观点的。

变态的道德行为是不可取的,但问题是,正人君子们一方面促使着人正常的情感、天性走向变态、畸形,另一方面又要穿上庄严的礼服,努力装饰自己,并以“完美、高尚、圣洁”来赞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揭示人性的变态、畸形,反而就具有了某种道德革命的意义,是对虚伪礼教的挑战,也是在引起人们对自我的关注。

三、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成就、特点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这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

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郁达夫对现代小说的贡献与影响

郁达夫对现代小说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他以自叙传小说的模式确立了中国20世纪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并创造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和前期创造社的作家都信奉法朗士关于“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说法,他们的文学生涯又大多开始于在日本留学期间,当时正流行的佐藤春夫、田山花袋以及葛西善藏等的“私小说”(身边小说)给他们提供了现成的学习榜样。虽然这种自叙传小说并不等同于自传,但作品中的人物、人物的经历,特别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都是作家自己内心世界的赤裸裸的袒露。以真情告白的方式,倾诉自己心中的情感,以唤起读者的共鸣,既是这类作品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吸引众多文学青年争相效仿的主要原因。这种用真情倾诉方式塑造出来的作品主人公,也同样具有感人的真实性,他们与当时社会上许多年轻的知识分子一样,都曾受过新式教育,具有科学民主思想和文化知识,但在社会上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多余人”。在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中,最能体现他所受到的中西文化的深刻影响。无论是“我”,还是“他”,也无论是“于质夫”、“老郁”、“文朴”,还是古时的“黄仲则”,也都是作家自己的化身,是传统的“才子佳人”或“倡优士子”模式中才子名士的现代翻版,也是屠格涅夫《罗亭》和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中国制造。他们是理想的幻灭者,是现实的失败者,剩下只有一腔热血和满怀的爱情,然而,当他们的热血和爱情无处倾洒时,最后也在精神的严重扭曲中成为了性爱的变态者。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不仅在于形成了自叙传的基本模式和创造了“零余者”的独特形象,而且还在于具有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与感伤的情调。无论是日本的私小说还是中国的自叙传小说,都是抒发作家心中情感为主的一种小说样式,因此,它不重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的安排,只是一味地倾泄情感,一篇小说,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都是作家的情绪,这情绪就像一条河流,一条沸腾的河流,是生的颤动,灵的叫喊。在结构上,以主人公为中心,具有单纯而松散的散文特征。而在语言上,则又具有主观性和跳跃性的诗歌特征。在《沉沦》和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这样的文字几乎是俯拾皆是:

槁木的二十一岁!

死灰的二十一岁!

我真不如变了矿物质的好,我大约没有开花的日子了。

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无法让他唱出欢快的歌声,只能抒发自己的内心苦闷,因此,他的这些用诗化的散文、或散文化的诗写出来的文字,不能不呈现出一种病态美或感伤美。作者曾说:“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惨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故国的陆沉,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女一般,毫无力气,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了许多非难的《沉沦》”(郁达夫:《忏余独白》)。虽然周作人凭借自己在当时的威望,为他挡住可以把人淹死的唾沫,但人们仍然把他视为“颓废派”的代表,以至于十多年后,郑伯奇还在为他辩护:“郁达夫给人印象是‘颓废派’,其实不过是浪漫主义涂上‘世纪末’的色彩罢了”(郑伯奇:《中国新

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后来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几经变化,其总趋势是从以《沉沦》为代表的“病态美”,向以《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代表的“感伤美”,再向以《迟桂花》为代表的“宁静美”转变。

第三篇: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

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

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的,他就是揭露世人真面目的鲁迅,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带领一批批莘莘学子走上了真理与正义的道路,是当时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

在恶势力面前,他决不妥协;在人民面前,他俯首甘为牛马。这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他用他的笔写下一篇篇引人深思的小说、杂文,我就在假期读完了一本合辑——《呐喊·彷徨》。

一声来自铁屋的呐喊,充满了鲁迅救国救民的希望,《呐喊》来由与此密切相关。

《狂人日记》是《呐喊》中的一篇代表之作。小说里的主人公(狂人)对周围的事物十分敏感,并且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与幻觉,感到自己时时处于被迫害的境况下,于是不断产生疑虑与恐惧,心绪不宁。鲁迅小说里的狂人正是这样的。他看透了这个“人吃人”的世界,惶惶不可终日。这篇小说不算很长,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封建压迫。

《彷徨》是鲁迅的另一篇“黄金之作”。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当时社会的黑暗、残忍,是大家看见世人真面目。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幽默辛辣的讽刺,包含的是他的一颗幽愤深沉的爱国之心。《祝福》也算是《彷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农村的低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迅用包含同情的笔墨写出了她的不幸,抨击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祥林嫂的不幸从她嫁给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开始,她还有一个严厉的婆婆。丈夫死后,她便以逃跑的方式挣脱苦境。她来到鲁四爷家做女佣,这是一种受剥削的奴隶生活,然而她却很满意。祥林嫂的结局故然是很悲惨的。封建传统不仅剥夺了这个善良而又劳苦朴实的劳动妇女生前的一切,而且竟残酷到使她的终身幸福不能自主,悲惨地度过了一生。

鲁迅的小说写得很深刻,很难理解,但你还是能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当你打开鲁迅的小说集,感受那来自内心的警示与批判,留给世人的只有深深的沉思……

第四篇:呐喊彷徨[推荐]

自我认识与社会探索的双重嬗变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5呐喊6和5彷徨6共同表现了鲁迅对20世纪初现代中国现实的宏观感悟和自我生命的认识。但是深入梳理考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之后会发现,两本小说集在内、外两个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嬗变轨迹,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正是在上述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5呐喊6与5彷徨6分别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貌

呐喊6和5彷徨6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共同展示了一幅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令人震惊的人生画卷,凝聚着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悲哀和忧愤以及他个人的灵魂。由于写作时间相差好几年,鲁迅思想的发展和创作技巧的变化,必然会在作品中有所反映,因此两本小说集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应有某些不同之处。对于5呐喊6和5彷徨6两本小说集之间思想和艺术的不同以及从5呐喊6到5彷徨6鲁迅思想的发展变化,鲁迅自己曾有所论及,他在53自选集4自序6中谈到5彷徨6的出版时说道,与5呐喊6相比,5彷徨6的/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5彷徨6,愿以后不再这模样。0[1]此外,他还在53中国新文学大系4小说二集序6中指出了自己创作上的发展和变化,/此后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如5肥皂6、5离婚6等,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所注意了。0[2]上述的文字说明,从5呐喊6到5彷徨6,虽然技巧渐趋成熟,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文本中蕴含着创作主体思想认识、生命体验的变迁。作为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既是创作主体的自我把握过程,也是他对社会探索的一种努力,这正是文学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义所在。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5呐喊6和5彷徨6)))两本小说集的写作,其深刻性和超越性正在于此,由对自我在生命过程中的价值、意义和作用的细微体察、哲理概括和艺术表现,而通达于对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人生社会的客观把握和理性批判,将自我把握的艺术社会探索的一种努力统一起来。由这样的观照视角切入5呐喊6、5彷徨6,便可发现其中的小说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嬗变: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这两方面嬗变在表面上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在深层也蕴涵着创作主体鲁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潜流。正是在上述内、外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在由

5呐喊6到5彷徨6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鲁迅/一面也减少了热情0,/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0。

一、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

回顾鲁迅一生的经历,/五四0新文化运动使他脱颖而出成为社会和公众的中心,但社会背景、一系列生活事件又将他一步步从社会的中心逼迫到了边缘,使他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位置,对自己及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试图在极大的人生困境中寻找出新的出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将5呐喊6、5彷徨6的写作看做是鲁迅自我把握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观这20几篇小说,可以发现其中潜藏着一个作者自我认识的变化轨迹)))优越意识到无

能为力。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和社会道德的维护者,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沉沦与否的标志。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0的人生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道自任。西方近代社会也提出过/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0的观点,都把知识分子看作社会的栋梁、民众的导师。/五四0这个中国社会转型期,一切原有的精神立足之地都显得漂浮动摇,文化的选择、民族的未来、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话题,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必然思考探索的问题。/五四0那一代知识分子深受传统观念的熏陶和影响,自视很高,他们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发动了一场旨在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新文化运动,潜意识里无不以救世主自居。鲁迅也是如此,他在日本的弃医从文已经表明对文学在社会变革时期可能产生的社会作用的重视,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让他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文学创作为启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5狂人日记6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宣言书,通过狂人那种强烈的热情和信心,我们或多或少也可以窥见作者鲁迅对自己的某种认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0[3]423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毫不畏惧、毫不妥协,同时还具有犀利的目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吃人.!0[3]425鲁迅分明是将狂人定位为一个精神界战士和思想叛逆者,他的卓越超群、他的批判意识、他的勇敢清醒,分明是蕴涵着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代启蒙者的精神特质。通过狂人的形象,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慷慨激昂、决意要为社会变革做点事情的鲁迅,也看到了他在自我认识过程中的某种优越意识,毕竟在当时中国这样的/铁屋子0中,觉醒的人只占极少的一部分。狂人身上那种时代精神为5药6中的主人公夏瑜所继承,/这个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0[3]445之所以会在牢里劝人家造反,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革命者仍然坚信以自己的力量能够启蒙这些沉默的国民,鲁迅此时对启蒙的态度还未转变成为彻底的绝望,因此他为夏瑜的坟头添上了一束花圈,至少暗含着对革命者的某种肯定。而鲁迅本人毫无疑问也是现代中国较早觉醒的革命者之一,他小说中对夏瑜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也是对自己以及所从事的启蒙事业的肯定。而且整篇小说中,鲁迅始终以一种启蒙者的姿态批判着国民的愚昧、冷漠和麻木,可以想象他当时在自我认识上还处于某种优越的状态当中,无论是在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认识上,还是在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的定位上,鲁迅和沉睡的国民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在两相对比之中他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鲁迅自我的优势地位并没有保持太久,到了5彷徨6集里的5祝福6一篇,鲁迅显然已经消除了5狂人日记6、5药6中的忧郁意识,他在小说中着意表现了/我0在祥林嫂面前的含糊其辞,让我们很容易想到鲁迅这篇小说关注的中心并非祥林嫂,而是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我0,而/我0的这种/说不清0的困境与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启蒙的半途而废之后的情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用祥林嫂的连续质问展现了作为启蒙者)))/我0的内心矛盾的激烈交战,/我0在祥林嫂面前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启蒙沉睡国民的主体,但是就是这个普通妇女的提问却几乎让/我0无言以对,这实际上就是暗示了启蒙主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无能为力。

后来的小说更是以吕纬甫那段著名的/绕圈子说0无奈地抒发了自己在现实的启蒙事业中的无能为力,用魏连殳自戕的结局来宣告知识分子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注定无所作为的命运,它不是指向外在他者的拒绝,而是指向内在自我的否定,因为它导源于鲁迅内心的挣扎和纠结。狂人充满信心的呼喊、夏瑜宣传革命真理的坚执,到了5伤逝6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涓生无奈的忏悔和用/遗忘和说谎0做前导的前行,/我要将真实深深地埋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0[4]130,可以说,连这前行也在证明着涓生、甚至是鲁迅本人的无能为力。鲁迅似乎只是经历了一小截貌似英雄的时代,不仅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前台,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反而被社会排挤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边缘地带。启蒙主体在新思潮的沐浴中虽然有启蒙民众、改革社会的理想,现实中存在的守旧势力却使他们的理想和现实形成了难以缓和的尖锐矛盾。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启蒙主体个人的行动与奋斗无疑会显得单薄而无力,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此外,启蒙者自身性格和精神上的特征也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想以个人的力量反抗强大的封建社会,而软弱的性格和空虚的目标又使他们在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立刻消沉、颓唐、悲观。5彷徨6中吕纬甫、魏连殳的经历不仅代表了一代启蒙者的心路历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鲁迅自我把握上从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的身心体验,读后令人感到灵魂的震撼。从自我把握的视角来观照、考察鲁迅的小说,爬梳、整理叙述表层之下作者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发展变化,从居高临下俯视国民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的挣扎轨迹,看到一个痛苦的灵魂/涅槃0的历程。

二、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

/五四0是一次旨在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运动,鲁迅正是借新文化运动这一绳梯试图逃出自我内心的深渊,所以他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是指向社会探索的,由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了解与剖析,汇聚而成宏大悲壮的启蒙呐喊,体现/五四0的时代精神。但是在以小说创作进行社会探索的过程中,鲁迅具有区别于他人的心灵体验,可以说是经历了从独特的悲观到彻底绝望的发展变化轨迹。5呐喊#自序6中的那段与钱玄同的对话对于我们理解鲁迅参加启蒙运动时的心理和想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确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0[3]419鲁迅在这里已经说得相当坦率了,虽然已经准备参与新文化运动,为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呐喊助威,心境却和当时其他的参与者迥然不同,/别人的那种真理在手、理想必胜的信念,那种慷慨激昂、志在天下的乐观,都是鲁迅所没有的0[5],他那时唯一确信的就是那座/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0的铁屋子。正是在这种非同一般的确信背景下,鲁迅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悲观心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加入了为/五四0启蒙运动呐喊的行列。就在别人热烈呐喊、确信将来的同时,鲁迅却以他深邃的目光清醒地

指出这呐喊多半得不到什么响应,将来也大约并不光明,这正是他区别与当时其他启蒙者的独特的悲观。

5呐喊6中的第一篇小说5狂人日记6就以狂飙突进的/五四0时代精神,叙写了一位洞察了几千年历史/吃人0本质的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遭遇。狂人经历了/狂0和/常0两种状态,在/狂0的状态下他翻开历史,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0,在/常0的状态下则称日记中所言/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0。鲁迅将狂人在两种状态下的行为和言论通过正文和小序两个部分并置于小说当中,在小序中,那个高喊着/救救孩子0的/狂人0也/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0,小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文的一次颠覆。这种对启蒙主义的悲观情绪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5药6通篇描写的都是国民的愚昧麻木以及他们与革命者之间的隔膜,整篇小说都笼罩在阴郁冷峻的气氛之中,尽管作者在结尾给革命者的坟头添了一个花圈,但是作品的压抑氛围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革命者夏瑜为了躬行启蒙事业,将自己的精力甚至是生命都贡献给了人民,在狱中仍然坚持宣传革命真理,反倒不被国民所理解,还被认为是疯子。这篇小说在社会层面上的涵义就是:烈士被庸众所疏远和虐待而成为孤独者,但这孤独者只有在为庸众的牺牲中才获得了生存的意义,这就注定革命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启蒙事业无法成功,已经潜伏下了从悲观到绝望的转变因子。5头发的故事6应该是鲁迅在社会探索过程中从悲观到绝望的一个关键,他借N先生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了渐渐平塌下去了。0[3]462这样的话很容易就联想到5药6中特意描绘的夏瑜的坟,不但坟上的花环已经不在,就是那坟本身恐怕也在岁月的流逝中被人渐渐遗忘了。N先生的议论也与狂人的最后呼吁已经形成了一定鲜明的对比,狂人向社会抗议和/拯救孩子0的热情在N先生身上已经消失了,他在社会探索中的亲身经历恰恰证明了鲁迅个人在现实中的某些体验,那便是/铁屋子0的万难破毁。/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得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0[3]465N先生的话似乎是在重申5自序6中那个关于/铁屋子0的比喻,在此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到了鲁迅心中那份绝望的心境。由悲观到绝望的变化轨迹在5头发的故事6中初露端倪之后,后面的5**6则显示了社会上风起云涌的革命事业在中国农村所产生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

没有因为社会变革而有所变化,他们依然处于沉滞中。5故乡6结尾处那段著名的关

于路的名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0[3]485这句话曾被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广泛引用,认为这是鲁迅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具有坚定信念的明证,但是将之与此前的小说对比,对于希望和路的积极解释和反复说明多少有些勉强的感觉。这也是狂人/救救孩子0的呼吁的重复和强调,却缺少/狂人0做这呼吁时的信心。但是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呐喊0,就不能不/听将令0而有意地压抑自己的某些绝望,以与启蒙主义的时代思潮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也就是说,尽管怀疑/铁屋子0是否能彻底/破毁0,但仍坚持破毁/铁屋子0的努力;尽管怀疑启蒙主义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但仍不放弃启蒙的努力。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5呐喊6中的小说在透露着鲁迅独特 的悲观的同时,还能以其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为当时启蒙运动的呐喊呼叫。

一直到了5彷徨6时期,鲁迅在社会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了绝望感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他的小说中喷流而出。5长明灯6与5狂人日记6一样,描写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疯子,但是狂人那种挑战一切的勇气早已在疯子身上泯灭,文章结尾,吉光屯/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0[4]66这样的安宁和寂静显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势力,预示着现实的启蒙事业根本无法战胜现实的黑暗势力,5狂人日记6结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0,/救救孩子0的呼声和期望在5长明 灯6中得到了呼应,那就是这样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5在酒楼上6、5孤独者6以吕纬甫和魏连殳两位启蒙者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启蒙事业在现实中的虎头蛇尾和半途而废,应该是对在5长明灯6中已经明显暴露出的绝望情绪的一种延续。特别是5孤独者6,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始终突出的感受就是极端的绝望,魏连殳是何等骄傲、坚强的一个人,却被社会一步步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小说情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如何将一个异端者残 酷地驱除出外,这种驱逐的残酷无疑将鲁迅内心对社会变革的彻底绝望凸现出来。5伤逝6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反思了/五四0启蒙主义,我们往往将这篇小说的主题简单地理解为爱情的失败,但是在某种意义上,鲁迅是以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经历模拟启蒙事业在社会中的具体实践。涓生可以说是子君人生启蒙导师,他将子君从封建家庭的牢笼中解救出来,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但是启蒙主义在唤醒子君之后并不能为她预约将来的幸福生活,在现实的压迫和失业的打击之下,涓生终于向子君表达了分开的愿望,小说以子君的死亡宣告了启蒙 事业的失败。在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的人生悲剧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鲁迅面对社会启蒙时的彻底绝望,他已经从/五四0时期的悲观发展而成为此时的完全绝望。吕纬甫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0[4]60无聊,就是没有意义,/狂人0那/救救孩子0的理想和呼声,5故乡6中虽然微弱但仍然存在的希望,甚至是N先生那种意在肯定自己的冷嘲都已不存在。鲁迅对那曾经激起他生命本能的启蒙事业彻底绝望了,并将在绝望的指引下走向虚无的 道路。

心灵突围的挣扎与探索

———从《呐喊》到《彷徨》的嬗变

《呐喊》和《彷徨》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共同表现了鲁迅对 20 世纪初中国国民的深刻认识,其中既包括对自我之外的他者的关注与拷问,同时也包含着对自我的无情剖析知。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视角下,从《呐喊》到《彷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嬗变轨迹。一从精神危机的深渊辗转挣扎出来之时,鲁迅在不断地寻找着摆脱内心悲观虚无情绪的出路,因此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者以及自我,通过对他者在社会现实中的描述和探索来完

成他心灵突围的目标,而这种描述和探索随着外部环境与内部心境的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格局,《呐喊》重在对他者的探索,《彷徨》以反观自我为中心。前者的这种探索更多的是在社会改革意义上的现实考察与社会批判,后者则转变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剖析和灵魂拷问,由前者到后者的转变过程是鲁迅试图实现心灵突围目标的表现。

他者与自我是完全对立的一对概念,他者是除了自我之外的其他存在,自我则是指向个人的与他者相对的存在。如果说我们需要通过“他者”来观照自己,那么,他者对于我们理解鲁迅自我也就具有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也许正是基于上述的“他者”对“自我”的意义,鲁迅才将两者并置于他的小说当中,在对他者的关注的过程中反思自我,并在剖析自我的过程中观照他者。他者与自我以其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共同出现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分别获得了特定的角色定位和定性,并得到了关注和凸显。通过对两本小说集中二十多篇作品写作内容的观照,可以发现其中伴随着鲁迅从对他者的热切关注到对自我的无情拷问的回归,其中又以一些自我生活侧面、情感波动和心理矛盾在小说中的投注为这一回归的契机

。在以《狂人日记》步入文坛之前的六、七年当中,精神上的危机使鲁迅长期处于沉默的状态,他用抄古籍、拓古碑来排遣心中的寂寞和悲哀。直到 1918 年前后他接受了《新青年》的邀请,参加了杂志的编辑工作,才在《新青年》同仁的力促下写稿,参与当时的启蒙运动和文学革命。为了不再陷入“五四”之前近十年的心狱,摆脱内心那些“悲观”的确信,鲁迅以生命本能的潜在欲望对这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热烈的回应,尽管内心不乏理智的消极认识,他仍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试图以他的小说创作唤醒在“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他者”成为这一时期鲁迅小说创作的关键词,旧式文人、愚昧国民、沉滞的农民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孔乙己》《药》《**》《白光》等都以社会上的“他者”为表现和描写的重点,而较少涉及自我的生活和思想,无论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形象,还是愚昧无知的国民形象,鲁迅都以较为超然的心态呈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他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 害,揭示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劣根性,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无知愚昧,孔乙己、华老栓、七斤、陈士成都是他现实观照的具体人物,在这些作品中,鲁迅试图通过对他者的塑造来驱除内心的“鬼气”。这些小说的创作显示了鲁迅已经摆脱了“五四”前夕心灵的困扰和纠缠,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自我之外的他者。《端午节》应该是鲁迅小说由他者到自我回归的一个前奏,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已经忍不住要描绘自己,小说主人公方玄卓身上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方玄卓是鲁迅给自己的一幅生活画像,他在某部做官,又在学校兼课,还给杂志写些文章,还有沉闷的夫妻生活,这些无不与鲁迅有着惊人的相似。正是因为主人公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影子,鲁迅在描绘这个人物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对小说之外的自己在现实中生活境况的沉思当中,所以他已无法像表现他者的小说那样从容自如,进退有据,方玄卓在艰难中苦苦支撑,而又日渐沮丧的那份心境,悄悄地缠绕住了鲁迅的笔端,讽刺中又有同情,揶揄中又有袒护,让你觉得这小说似乎是在描写他者,又好像是在暴露自己。

显然,在从他者向自我的回归这个意义上,《端午节》展现出内部分裂变化,充满矛盾色彩,预示着这一转变在小说中萌生的重要前奏。此后,鲁迅在《彷徨》中已经决意敞开自己的心门,赤诚地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彷徨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心理感受在《彷徨》中浮上了叙述的表层。

由他者到自我的回归在写于 1924 年的《祝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可以被视为这一变化的契机和关键,在这一层面上,鲁迅将《祝福》排为《彷徨》的首篇,应该是具有特别的涵义的。从这一篇开始,鲁迅正式将自我作为小说观照的中心和重点。《端午节》中一边从作者自己身上取材,描绘自我生活的某些侧面和内心的某些矛盾,一边又用一种颇为暧昧的笔

调加入一些夸张和演绎的成分来掩饰的犹豫在《祝福》中显然已经消除。《祝福》中鲁迅在用平实的手法描写祥林嫂大半生生活的同时,又特意加入了“我”这个归来的知识分子形象,并让两人在相遇之后有了一次特别的对话。《祝福》中知识分子“我”的出现,标志着“自我”在鲁迅小说中已经正式登场了,并且预示着在以后的小说当中,鲁迅将从对他者的关注转向对自我的拷问。果然,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弟兄》中,鲁迅敞开了心灵的大门,彻底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彷徨和苦闷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 积极地为启蒙事业呐喊的先觉者的表层之下,进入了鲁迅真实的心灵世界和情感天地。接下来写出的《在酒楼上》,主人公吕纬甫简直就是鲁迅“自我”的外化物之一,加上“我”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即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和评判者,两者简直就是鲁迅内心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代表,小说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鲁迅安排的一次独特的内心独白,也是他清理自己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仅仅是吕纬甫的外貌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这简直就是鲁迅!再看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吕纬甫奉母亲之命回家乡为小兄弟迁坟,邻居家的女孩顺姑的病死,明明都是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他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小说创作之中,自我分析的意味不言而喻。即使是作为吕纬甫故事的倾 听者和评判者的“我”,也是鲁迅自我心灵的折射,他用启蒙者的姿态对主人公的敷衍和颓唐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但是小说在展现了二人的异质性的同时,也在对话中通过他与吕纬甫情感上的共鸣显示了二人的同质性,暗示了“我”与吕纬甫可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吕纬甫和“我”两人相结合,恰恰反映了鲁迅内心的完整世界,也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一是像吕纬甫那样消沉,二是像“我”那般坚持到了《孤独者》一文,鲁迅对自我的描绘已经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无论是主人公的外貌肖像,还是行状思想,简直就是根据自己而写的。短小瘦肖、蓬松的头发、浓黑的须眉,完全是鲁迅独有的外貌特征;喜欢发表文章,爱发些议论,相信孩子是好的,也是作者本人思想行为的实录。在鲁迅的全部小说当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像魏连殳这般酷似鲁迅本人,我们可以想象,鲁迅渴望剖析自我的冲动在他的小说中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第三节“我”与魏连殳的一次争论,其实是鲁迅内心虚无感的放大,一个十年前就已经饱尝这一感受的人现在又一次深陷其中,摆脱自我的内心纠结,这样的努力不仅在现实中存在,同时在小说中也被呈现。由此可见,从《端午节》开始,经过《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鲁迅一步步地将自己的内心大门敞开,对自我灵魂深处的 “鬼气”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解剖。至此,鲁迅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 地步。但是鲁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毫无遮掩地情况下暴露在读者面前。无论是谁,一旦他的内心被别人一览无余,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很令人恐惧,鲁迅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心门敞开之后,鲁迅应该自觉地将之渐渐收束,《伤逝》《弟兄》到《离婚》就显示了他主动关闭心灵之门的意图,在最后一篇小说《离婚》中,贯穿《彷徨》始终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剖终于在叙述表层消失了。

第五篇: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模版]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关键词:

鲁迅小说 反封建思想 艺术特色 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一、《呐喊》与《彷徨》中的反封建思想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其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

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孔乙己》是鲁迅又一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道路,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造就了他的愚蠢、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那么这个制度的本质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孔乙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没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毒害。孔乙己一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秀才都未曾考上,浪费了自己一生的宝贝光阴;而愚昧的人民大众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碍于贫困只能和他们一样站着喝酒而不断地嘲笑他、讽刺他,毫不同情地践踏他那已所剩无几的自尊。

鲁迅的其他小说皆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对人民大众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深刻批判,反封建思想极其浓厚。

二、《呐喊》与《彷徨》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创作所受的外来影响主要是来自俄罗斯文学、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与日本文学。鲁迅以“拿来主义”态度融合了这些外来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现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呐喊》、《彷徨》在艺术表现上做出了多方面成功的创造。

首先,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作品多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汲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等现代主义的长处。

例如,《狂人日记》里,作者以高远立意和精妙构思,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有机融合,使狂人这个既有高度真实性品格又具强烈象征性意义的人物形象,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学典型。一方面,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刻画了一个真实的狂人形象——他以病态的敏感所感知的人们要从肉体上吃他,以及由此而生的联想、幻觉与荒唐言行,都符合迫害狂患者的病理特征;另一方面,作者又以象征主义方法及双关、隐喻、暗示等手法,从整体上赋予狂人病态感知、联想、幻觉及疯言疯语以鲜明的象征意义——狂人所感知的“吃人”

幻象,实际上是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从肉体上摧残人,更从精神上奴役人,使人异化成“非人”的象征。而作者关于封建主义的“仁义道德”就是“吃人”的结论,对“吃人”现象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怀疑与质问,对没有“吃人”的社会的憧憬和“救救孩子”的呼声等等思想、情感与愿望,都是通过狂人之口呼喊出来的,这显然又表明着小说的浪漫主义因素。

《狂人日记》的这种冲破传统手法,大胆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缺少前者,所谓礼教“吃人”的思想会变得非常抽象,而缺少后者,则小说至多只能提出“吃人肉”的问题,小说也就失去了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性。

其次,在美学风格上:悲剧,兼容幽默、夸张的喜剧因素,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风格。

例如,《阿Q正传》就是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一出出喜剧: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未庄人的种种可笑可鄙,阿Q的衙门受审等等。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我们在笑阿Q精神胜利法时,又不能不为中国国民由失败主义引起的变态心理而感到悲痛;我们在阿Q可笑地厉行“男女大防”和“排斥异端”的行径中看到的是封建思想对人民思想的扭曲;在阿Q滑稽的求爱场面里感到作者对30多岁孤苦伶仃的阿Q的同情;在阿Q与王胡比虱子而大逞武功中,看到了阿Q极度困窘的物质生活悲剧和极度空虚贫乏的精神生活悲剧;我们更在阿Q可笑的革命中,看到了中国辛亥革命被“咸与维新”,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剧„„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在塑造人物方面,借鉴传统戏剧和绘画艺术的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重在“神似”、“诗意”的美学追求;也不乏对人物心理、幻想等的描写。例如,《祝福》中前后几次对祥林嫂眼神的描画,非常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阿Q正传》中,写了阿Q的“革命狂想曲”,借人物由幻象形成的幻觉,直接揭示了阿Q的病态心理和偏狭的“革命”目的。同时还注重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所谓箭垛,好些人的事情都有堆积在他身上”,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后,创造了与现代思维相适应的富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张力的新文学语言,形成了“洗炼、峭拔、含蓄而又幽默”的个人风格。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

度个性化。

三、《呐喊》与《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现象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在未能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时,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暗色,缺乏鼓舞人心的光彩。这不是什么“世纪病”,而是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划“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评论家所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也非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呐喊》与《彷徨》中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确有所揭露,有所批评,那也正象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所揭露和批判。他同情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替他们说话,替他们抱不平,同时也尖锐指出他们的弱点和缺点。闰土的麻木落后,七斤的胆小怕事,祥林嫂的容易满足,鲁迅都不无非议。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是他所深恶痛绝,批判得十分尖锐。人们读了鲁迅写农民的作品,都不说鲁迅对农民主要抱批判或批评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偏偏读了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主要是批判。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既没有偏袒,也没有夸大,态度上也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把这些弱点和缺点放在适当的位置,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是以喜剧方式表现这种悲剧的杰出作品,它概括了各种受科学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典型。但是,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性格和遭遇又带有辛亥革命前后近代动荡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丁举人的淫威固然说明了封建势力的猖獗,但孔乙己们的落魄也正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孔乙己和陈士成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的赘疣,恰好表明他们所附着的肌体已经腐败。一句话,许许多多的孔乙己们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他们可以照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吕纬甫和魏连殳更是如此,他们思想性格中新与旧的矛盾,反抗与失败的痛苦,正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吕纬甫和魏连殳的民主思想和反抗要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看到,象吕纬甫,魏连殳这样一批知识分子是怎样具体地受到

新思潮的影响。他们本来是应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一步的。遗憾的是由于封建力量的顽固,也由于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实际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经历一次小小地震后又一切恢复了原样。吕纬甫的颓唐,魏连殳的死亡,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和严酷。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不但主人公的痛楚使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认清了一个社会。至于子君和涓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年轻一代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从各个方面把罪恶的手伸向它的叛逆者,以便最后使他们失败、屈服。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鲁迅当时写小说,着意刻划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他们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是否也作过这样的分析,今日不敢断言,但从他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深刻认识,从他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看,他是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我们不应否认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原因,但也应当承认我们主观

上的原因。孔乙己,陈士成和后来的知识分子不同,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批知识分子,在这点上就不用说了。至于吕纬甫,魏连殳,或是子君,涓生,他们不都有一个跳出个人的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吗?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更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不也是那样靠自己个人的力苦撑苦战吗?最多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这样,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呢?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这一点,鲁迅当时是否看得那样清晰,那样深刻,我们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和鲁迅的思想实际。因为当时他一面提出知识分子的“孤独”,一面又指出“国民性”的落后,一面批评知识分子沉湎于个人情感,一面又认为旧中国是“漆黑的染缸”,从家庭走到社会是否是正途,他也没有明确肯定。正象他自己所说,他只能肯定一点,即遇着“岐路”,“不哭也不返”,遇着“穷途”,便“跨进去,在刺丛中姑且走走。”但是,作为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就可能通过作品的形象写出生活的本质。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他最了解知识分子,既知道他们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既看到他们的不足,又看到他们的苦难。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很多痛苦。在旧社会里,他们和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他没有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之间划一条鸿沟,而是认为他们“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才不致于过于强调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鲁迅小说所体现的反封建思想在如今依旧对我们有启发意义,我们仍需要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的各个方面值得我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借鉴。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史志谨 【4】《读鲁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何满子

【5】《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严家炎 【6】《鲁迅精读》、郜元宝

【7】《现代中国文学史》、周晓明、王又平

下载鲁迅《呐喊。彷徨》背景(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呐喊。彷徨》背景(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呐喊》和《彷徨》是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作品,有人从字面上作品相之谈,以为《彷徨》显示了作者的更浓重一些的"悲观思想",或者另外有人从......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徐瑞明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徐瑞明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其中共有25篇作 品,其内容和形式呈现现代化特征,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鲁迅......

    读《呐喊》《彷徨》有感

    读《呐喊》《彷徨》有感我看着两则日记,不禁有些吃惊,将那句“我怕得有理”看了一遍又一遍,沉思了起来……当“赵家的狗,看了我两眼”时,我吓了一跳,同主角一样暗道一声:“不好!”话......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摘要: 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