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读后感
《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其中共有25篇作 品,其内容和形式呈现现代化特征,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
鲁迅的作品以“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题材,张定璜在《现代评论》中 指出《呐喊》“里面有的,只是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选材的现实性加强,符合 “五四”文学革命所倡导的现实主义的时代要求。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去 观察他们,通过敏锐的感知生活的洞察力,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震撼人心的东 西。
鲁迅作品里的农民形象,应该说很好的反映了现实,他们生活上受到地主豪强 的压迫,封建社会礼教观念麻木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但同时鲁迅在一些作品中也刻 画出农民身上的美德,如勤劳,善良,如《社戏》中的六一公公,《祝福》中的 祥林嫂。但是不可否认,鲁迅在塑造他作品中的农民时,着重是展现他们与社会的 矛盾,揭示他们自身的弱点,也就是说鲁迅基本上是以悲剧来写农民,像《社戏》 中那种惬意,闲适的生活在鲁迅的小说中毕竟是不多见的。鲁迅创造这些农民形象 表达了他自己对农民生活困苦,精神愚昧的同情,同时也寄予了他希望农民们觉醒 起来,反抗封建礼教,克服精神痼疾,为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抗争。
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一 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如《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还有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 者和牺牲者,如《白光》中的陈士成。鲁迅对三种知识分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第一种,鲁迅是极端鄙夷,只批判不同情;对于第二种,他们有了一定的现代 意识和进步思想,作者对他们是赞扬和鼓励的态度;第三种知识分子,深受封建制 度的毒害,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息,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又有同情。
在《呐喊》这部集子的开头,鲁迅先生写了一篇自序,在自序中鲁迅用了形象的手 法,解释写这些小说的原因“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 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 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用象征的手法,把中国民众比成了 闷在铁屋子中的人,写出了他们的特征——精神愚昧无知,精神世界闭塞,他想 做那个将民众唤醒的人,用自己的纸和笔,让
中国民众清醒过来,挽救祖国,挽 救中华民族。
鲁迅写小说,虽然经常使用犀利的语言,用讽刺,象征等手法,也常在他的作 品中营造出阴森甚至恐怖的气氛,深刻的反映现实,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但就 如他所说:“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 在于将来,绝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人之所谓可有。”鲁迅是希望 用自己的创作为国家为民众做些什么。在这篇读后感里,我想就4篇(《呐喊》2篇,《彷徨》2篇),我比较喜欢或感受较深的作品写一些我的看法。
一,《药》
《药》中作者安排了2条线索,一明一暗。明线是华小栓患痨病,需要人血馒头来 治病;暗线是夏瑜为革命流血牺牲。2条线索交织,故事由此展开,但是这2条线索 都是悲剧,一方面是愚昧无知的农民阶层,以华老栓为代表,倾其所有买革命者的 鲜血,做成人血馒头,荒唐的用其来治病;另一方面,是革命者夏瑜为民众共同的 权利流血牺牲,却得不到民众的理解,甚至用他的血做成人血馒头来治痨病。2者 互相映衬,更显示出强烈的悲剧气氛。
鲁迅先生擅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华老栓一家以及华氏茶馆里的客人作为整个社 会的民众的缩影,显现出了下层民众精神上的愚昧与麻木。而夏瑜的失败也有更深 远的内涵,其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革命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 群众,没有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鲁迅先生还擅长用一些细节来暗示读者,这些细节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却能反映出 一些问题。如华大妈给小栓盖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家窘迫的经济状况,增添了读者对于华老栓花大钱买无用的人血馒头的悲叹;再如夏四奶奶上坟是看 见华大妈在看她,脸上便“显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 坟前”这几个细节显示出连夏瑜他自己的母亲也不理解他的举动,更体现出了以夏 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可悲。
鲁迅先生在对待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态度方面,是不同的。对待像华老栓这样的下层 农民,鲁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对待夏瑜这样的为唤醒民众流血 牺牲的革命者,作者是赞扬并且是同情的。
二,《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这篇作品也是我比较喜欢的鲁迅作品之一。因为它的短小精悍,并且 它的风格与其他大部分作品不同,这篇作品扫去了散布在许多作品里的那种阴霾以 及笼罩着的阴森沉郁的气氛。
《一件小事》主要讲了“我”——一个知识分子与一名人力车夫之间的故事。不可 否认“我”与人力车夫的知识
水平和社会地位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在与一名老太太 发生纠纷后,“我”与车夫却有着不同的反映,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我”的公德心 还不如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车夫。这里应该说有一些讽刺和鞭挞的意味。当然,在 小说的末尾,“我”在目睹了车夫的所做作为后有所震撼,有所反思,有所行动,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反省过程。
应该说读了《一件小事》这篇小说后,我更加佩服鲁迅先生对于生活中的素材的敏 锐的洞察力,他从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挖掘写作源泉。《一件小事》中蕴含了深刻的 内涵,那就是:灵魂的高尚与纯洁与否,与物质世界中财富多少,地位高低没有任 何关联。物质的匮乏也会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高尚的灵魂,高贵的精神。
三 《肥皂》
《肥皂》围绕主人公四铭和他的太太,以及整篇文章的线索——肥皂展开。
鲁迅先生曾经精辟的论述了讽刺艺术“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支流。”“讽刺和普通的趣闻又是截然不同的。它不是简单的只招人笑,一读自然往往会笑,不过笑后总还剩下些什么,——这就是问题。”《肥皂》充分使用了讽刺手法。
《肥皂》在一系列的矛盾与冲突中塑造了四铭这一形象,他本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家长,一个熟知封建正统文化受人尊敬的人,一个维护旧文化旧道德的封建卫道士。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一开始塑造的形象体系完全瓦解。他是家长,但却把自己在买肥皂时被几个学生骂的气撒在了儿子学程的头上;并且几次三番对儿子学程挑茬儿;在女儿招儿打翻了饭碗,他“尽量的睁大眼睛,瞪得她要哭”。顷刻间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形象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聊,自私,卑鄙的小人。他还是熟知封建正统文化的受人尊敬的人,他与他的几个附庸风雅的朋友,又是创办移风文社,又是拟定什么征文题目,乍一看以为是什么高雅之事,但仔细看一看那个征文的题目,仔细推敲一文社的名字,让人顿生鄙夷之情,揭露了他们复古保守,仇恨新事物,反对改革的反动政治面目。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三个形象的颠覆,他看到那个乞讨的十八九岁的姑娘,心里的邪念便有些萌芽。当听到那几个光棍的话,尤其是“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狠狠地勾起了他心中的欲念。但回来后,他仍然装成一副正经的道学面孔,口是心非地批判那几个流里流气的光棍,愤世嫉俗地批判周围围观的人群,更不知恬耻地向他的妻子讲述光棍的话。但是他的“自炫为美”的伎俩被他的妻子识破,引起了他的妻子的妒意,她将四铭的假面孔揭去,是他的丑恶
的灵魂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在他妻子揭开隐情的具体描写中,小说的讽刺效果得到了充分得展示,有力地鞭笞了假道德。四铭的两个朋友何道统与卜薇园,尤其是何道统,他的反映与四铭互为映衬,都起到了讽刺的作用。四 《幸福的家庭》
《幸福的家庭》主人公就是“他”,整篇小说就围绕主人公想要写一篇文章,具体写了他构思的过程。这篇小说主要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主人公“他”的构思中的生活与他本人所过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在“他”的写作过程中,还充斥着他的妻子在为生活精打细算和教训孩子的声音。
《幸福的生活》中描写了理想与现实的生活的巨大差别,在小说中“他”的女儿和“他”的妻子分别代表了理想与现实,“他”的女儿就是几十年前“他”的妻子的缩影,但是生活的重担使他的妻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理想最终被现实吞没的过程。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自慰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的心血之作,他在这两部作品中寄予了对民众对国家对民族的厚望。上面的读后感只是我的一些看法,鲁迅先生的作品还值得我们继续去品味。
第二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疮痍,热血的青年奋起反抗,期望毁灭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于是有了“五四”运动,鲁迅先生写下了《呐喊》,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发出了沉重的宣战。“五四”运动后是新文化阵营的分化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从,“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但鲁迅先生虽彷徨却不放弃。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这又证明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尽管遭到失败的打击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呐喊彷徨中的25篇小说,大多篇幅不长,描绘的内容也往往是些俗不惊人的小事,但作家却以深邃的洞察力研究并把握某些重大社会事件的本质和一定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从小事中选择和提炼出某些具有生活气息,揭示出具有历史政治意义的深刻时代主题。比如说《**》描写的是一个乡村禾场上晚餐时的小小纷争,实际上却通过侧面写张勋复辟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别开生面地深刻地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的极端不彻底性。《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很小的小事,却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我”坐在人力车上,看见一个突然横穿马路的老妇人,衣服兜上车把,轻轻地跌倒在地。事情发生后,“我”和车夫的思想行为,显示出极大的差异,一直发展到车夫在“我”的“诧异”之中,主动挽着伊的臂膊向巡警分驻所的大门走去。这时“我”突然感到车夫那“满是灰尘的后影”无比“高大”,“须仰视才见”,对自己“几乎变成一种威压”深感自我的渺小。简略的事件勾画,分外突出的行动描绘,异常细致的心理刻画,构成了一幅对照鲜明的艺术画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劣根性。
除此之外,小说中幽默、夸张和讽刺手法的运用的十分巧妙。幽默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带喜剧性的讽刺,有时以夸张的手法予以揭露,突出社会生活中敌对事物的矛盾所在与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鲁迅的小说中喜剧性的兴奋,但主要是以沉郁浓重的悲剧气氛为基调的。讽刺和幽默总是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并且同悲剧性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不得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即使像《祝福》这样的悲剧,在沉郁中也蕴蓄讽刺的激情。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成为令人悲恸的渊薮,更化为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利刃,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鲁迅的讽刺艺术的卓越成就即在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反映当时社会的某些重大的方面的问题。这样子使得小说在沉重的气氛中不失一种具有的号召性战斗意识。
而夸张的手法在《呐喊》与《彷徨》中也较为突出。夸张主要用在细节描写上,以达到讽刺效果和突出人物性格的目的。如:四铭对“恶毒妇”的刻骨铭心;对流氓侮辱孝女的下流话憎恶,而内心却欣赏;儿子无意中吃了他已经看准了的一棵菜心的反感等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四铭的本质。
王晖曾经说过,鲁迅的小说在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同时,“又把否定的锋芒指向知识者自身。”我想,这便是鲁迅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吧!即使过了这么久,鲁迅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第三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第四篇: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呐喊彷徨>读后感
徐瑞明
鲁迅先生作为五四新文化的先驱和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之一,他的作品虽为后世称颂,可真正继承其革命精神衣钵的人在当代却太少。我在几近成年之时才拜读他的名作《彷徨》,说来也是惭愧。
彷徨一词意为“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反映了鲁迅此时在革命征途上的迷茫,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时期。字里行间充斥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各类人违心的选择。我个人尤其对《在酒楼上》和《伤逝》感触极深。
《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与朋友的一次偶遇长谈的经过。从朋友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他也曾是一个会为了国家前途命运,与他人争执不下,乃至拍案而起的爱国青年。那是那个时代,甚至当代许多青年人形象的缩影。不得不说,每每想象这样的人物,仿佛看到了样板戏的宣传画,人人右手举至胸前的画面,很理想化。然而,就像大部分人一样,他不可免俗地沦为一个麻木为生计的人。结尾的环境描写——“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中”,前途的不定,心中的彷徨便融于环境描写之中了。
《伤逝》描绘了涓生和子君两个虚构人物的爱情>故事。实则涓生更像是现实中的鲁迅,而子君又何尝不是许广平的化身呢?在故事中,原本与主人公同为战友的子君,最终由于长期持家,抹去了本来锋利的棱角,以致最后完全退化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对于涓生的话越来越不能理解。两人的感情最终破裂,子君的生命也或多或少因此而走向了灭亡。这是鲁迅惟一一篇写爱情的小说,或许鲁迅预见了自己与许广平相似的命运,而破例为自己的爱情提前写了一篇“缅文”。
以这两篇小说为代表,再加上《>孤独者》等,都在描述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革命者因为艰难的生活,忙着寻求生计而忘却了对于信仰的忠诚,变得驯化,理想与现实的天平向后者倾斜。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是许多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看到社会有了一些进步便停滞了,全然没有马丁。路德金面对不公时“绝不满足”的呐喊。国民性中的种种劣根性,是鲁迅一生的敌人和口诛笔伐的对象。然而今天呢?我们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吗?只能慨叹一句伟人已逝!
第五篇:呐喊彷徨[推荐]
自我认识与社会探索的双重嬗变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5呐喊6和5彷徨6共同表现了鲁迅对20世纪初现代中国现实的宏观感悟和自我生命的认识。但是深入梳理考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之后会发现,两本小说集在内、外两个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嬗变轨迹,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正是在上述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5呐喊6与5彷徨6分别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貌
呐喊6和5彷徨6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石,共同展示了一幅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令人震惊的人生画卷,凝聚着鲁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悲哀和忧愤以及他个人的灵魂。由于写作时间相差好几年,鲁迅思想的发展和创作技巧的变化,必然会在作品中有所反映,因此两本小说集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应有某些不同之处。对于5呐喊6和5彷徨6两本小说集之间思想和艺术的不同以及从5呐喊6到5彷徨6鲁迅思想的发展变化,鲁迅自己曾有所论及,他在53自选集4自序6中谈到5彷徨6的出版时说道,与5呐喊6相比,5彷徨6的/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5彷徨6,愿以后不再这模样。0[1]此外,他还在53中国新文学大系4小说二集序6中指出了自己创作上的发展和变化,/此后虽然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如5肥皂6、5离婚6等,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所注意了。0[2]上述的文字说明,从5呐喊6到5彷徨6,虽然技巧渐趋成熟,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文本中蕴含着创作主体思想认识、生命体验的变迁。作为文化体系中的文学,既是创作主体的自我把握过程,也是他对社会探索的一种努力,这正是文学的文化特质和价值意义所在。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5呐喊6和5彷徨6)))两本小说集的写作,其深刻性和超越性正在于此,由对自我在生命过程中的价值、意义和作用的细微体察、哲理概括和艺术表现,而通达于对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人生社会的客观把握和理性批判,将自我把握的艺术社会探索的一种努力统一起来。由这样的观照视角切入5呐喊6、5彷徨6,便可发现其中的小说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嬗变:一是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二是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这两方面嬗变在表面上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在深层也蕴涵着创作主体鲁迅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潜流。正是在上述内、外两方面嬗变的作用下,在由
5呐喊6到5彷徨6的创作过程中,作者鲁迅/一面也减少了热情0,/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0。
一、自我把握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
回顾鲁迅一生的经历,/五四0新文化运动使他脱颖而出成为社会和公众的中心,但社会背景、一系列生活事件又将他一步步从社会的中心逼迫到了边缘,使他看清了自己的处境和位置,对自己及中国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试图在极大的人生困境中寻找出新的出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将5呐喊6、5彷徨6的写作看做是鲁迅自我把握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观这20几篇小说,可以发现其中潜藏着一个作者自我认识的变化轨迹)))优越意识到无
能为力。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和社会道德的维护者,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沉沦与否的标志。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儒家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0的人生观,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以道自任。西方近代社会也提出过/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0的观点,都把知识分子看作社会的栋梁、民众的导师。/五四0这个中国社会转型期,一切原有的精神立足之地都显得漂浮动摇,文化的选择、民族的未来、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话题,成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必然思考探索的问题。/五四0那一代知识分子深受传统观念的熏陶和影响,自视很高,他们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发动了一场旨在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新文化运动,潜意识里无不以救世主自居。鲁迅也是如此,他在日本的弃医从文已经表明对文学在社会变革时期可能产生的社会作用的重视,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让他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文学创作为启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5狂人日记6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宣言书,通过狂人那种强烈的热情和信心,我们或多或少也可以窥见作者鲁迅对自己的某种认识:/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0[3]423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毫不畏惧、毫不妥协,同时还具有犀利的目光,/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吃人.!0[3]425鲁迅分明是将狂人定位为一个精神界战士和思想叛逆者,他的卓越超群、他的批判意识、他的勇敢清醒,分明是蕴涵着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代启蒙者的精神特质。通过狂人的形象,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慷慨激昂、决意要为社会变革做点事情的鲁迅,也看到了他在自我认识过程中的某种优越意识,毕竟在当时中国这样的/铁屋子0中,觉醒的人只占极少的一部分。狂人身上那种时代精神为5药6中的主人公夏瑜所继承,/这个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0[3]445之所以会在牢里劝人家造反,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革命者仍然坚信以自己的力量能够启蒙这些沉默的国民,鲁迅此时对启蒙的态度还未转变成为彻底的绝望,因此他为夏瑜的坟头添上了一束花圈,至少暗含着对革命者的某种肯定。而鲁迅本人毫无疑问也是现代中国较早觉醒的革命者之一,他小说中对夏瑜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也是对自己以及所从事的启蒙事业的肯定。而且整篇小说中,鲁迅始终以一种启蒙者的姿态批判着国民的愚昧、冷漠和麻木,可以想象他当时在自我认识上还处于某种优越的状态当中,无论是在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认识上,还是在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的定位上,鲁迅和沉睡的国民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在两相对比之中他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鲁迅自我的优势地位并没有保持太久,到了5彷徨6集里的5祝福6一篇,鲁迅显然已经消除了5狂人日记6、5药6中的忧郁意识,他在小说中着意表现了/我0在祥林嫂面前的含糊其辞,让我们很容易想到鲁迅这篇小说关注的中心并非祥林嫂,而是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出现的/我0,而/我0的这种/说不清0的困境与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启蒙的半途而废之后的情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用祥林嫂的连续质问展现了作为启蒙者)))/我0的内心矛盾的激烈交战,/我0在祥林嫂面前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是启蒙沉睡国民的主体,但是就是这个普通妇女的提问却几乎让/我0无言以对,这实际上就是暗示了启蒙主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无能为力。
后来的小说更是以吕纬甫那段著名的/绕圈子说0无奈地抒发了自己在现实的启蒙事业中的无能为力,用魏连殳自戕的结局来宣告知识分子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注定无所作为的命运,它不是指向外在他者的拒绝,而是指向内在自我的否定,因为它导源于鲁迅内心的挣扎和纠结。狂人充满信心的呼喊、夏瑜宣传革命真理的坚执,到了5伤逝6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涓生无奈的忏悔和用/遗忘和说谎0做前导的前行,/我要将真实深深地埋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0[4]130,可以说,连这前行也在证明着涓生、甚至是鲁迅本人的无能为力。鲁迅似乎只是经历了一小截貌似英雄的时代,不仅没有机会登上历史的前台,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反而被社会排挤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边缘地带。启蒙主体在新思潮的沐浴中虽然有启蒙民众、改革社会的理想,现实中存在的守旧势力却使他们的理想和现实形成了难以缓和的尖锐矛盾。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启蒙主体个人的行动与奋斗无疑会显得单薄而无力,注定了必然失败的命运。此外,启蒙者自身性格和精神上的特征也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想以个人的力量反抗强大的封建社会,而软弱的性格和空虚的目标又使他们在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立刻消沉、颓唐、悲观。5彷徨6中吕纬甫、魏连殳的经历不仅代表了一代启蒙者的心路历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鲁迅自我把握上从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的身心体验,读后令人感到灵魂的震撼。从自我把握的视角来观照、考察鲁迅的小说,爬梳、整理叙述表层之下作者在自我认识方面的发展变化,从居高临下俯视国民的优越意识,到无能为力的挣扎轨迹,看到一个痛苦的灵魂/涅槃0的历程。
二、社会探索的独特悲观到彻底绝望
/五四0是一次旨在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运动,鲁迅正是借新文化运动这一绳梯试图逃出自我内心的深渊,所以他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是指向社会探索的,由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深刻了解与剖析,汇聚而成宏大悲壮的启蒙呐喊,体现/五四0的时代精神。但是在以小说创作进行社会探索的过程中,鲁迅具有区别于他人的心灵体验,可以说是经历了从独特的悲观到彻底绝望的发展变化轨迹。5呐喊#自序6中的那段与钱玄同的对话对于我们理解鲁迅参加启蒙运动时的心理和想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确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0[3]419鲁迅在这里已经说得相当坦率了,虽然已经准备参与新文化运动,为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呐喊助威,心境却和当时其他的参与者迥然不同,/别人的那种真理在手、理想必胜的信念,那种慷慨激昂、志在天下的乐观,都是鲁迅所没有的0[5],他那时唯一确信的就是那座/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0的铁屋子。正是在这种非同一般的确信背景下,鲁迅怀抱着一种特殊的悲观心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加入了为/五四0启蒙运动呐喊的行列。就在别人热烈呐喊、确信将来的同时,鲁迅却以他深邃的目光清醒地
指出这呐喊多半得不到什么响应,将来也大约并不光明,这正是他区别与当时其他启蒙者的独特的悲观。
5呐喊6中的第一篇小说5狂人日记6就以狂飙突进的/五四0时代精神,叙写了一位洞察了几千年历史/吃人0本质的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遭遇。狂人经历了/狂0和/常0两种状态,在/狂0的状态下他翻开历史,从字缝里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0,在/常0的状态下则称日记中所言/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0。鲁迅将狂人在两种状态下的行为和言论通过正文和小序两个部分并置于小说当中,在小序中,那个高喊着/救救孩子0的/狂人0也/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0,小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正文的一次颠覆。这种对启蒙主义的悲观情绪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5药6通篇描写的都是国民的愚昧麻木以及他们与革命者之间的隔膜,整篇小说都笼罩在阴郁冷峻的气氛之中,尽管作者在结尾给革命者的坟头添了一个花圈,但是作品的压抑氛围并未因此而有所改变。革命者夏瑜为了躬行启蒙事业,将自己的精力甚至是生命都贡献给了人民,在狱中仍然坚持宣传革命真理,反倒不被国民所理解,还被认为是疯子。这篇小说在社会层面上的涵义就是:烈士被庸众所疏远和虐待而成为孤独者,但这孤独者只有在为庸众的牺牲中才获得了生存的意义,这就注定革命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启蒙事业无法成功,已经潜伏下了从悲观到绝望的转变因子。5头发的故事6应该是鲁迅在社会探索过程中从悲观到绝望的一个关键,他借N先生的口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了渐渐平塌下去了。0[3]462这样的话很容易就联想到5药6中特意描绘的夏瑜的坟,不但坟上的花环已经不在,就是那坟本身恐怕也在岁月的流逝中被人渐渐遗忘了。N先生的议论也与狂人的最后呼吁已经形成了一定鲜明的对比,狂人向社会抗议和/拯救孩子0的热情在N先生身上已经消失了,他在社会探索中的亲身经历恰恰证明了鲁迅个人在现实中的某些体验,那便是/铁屋子0的万难破毁。/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得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0[3]465N先生的话似乎是在重申5自序6中那个关于/铁屋子0的比喻,在此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到了鲁迅心中那份绝望的心境。由悲观到绝望的变化轨迹在5头发的故事6中初露端倪之后,后面的5**6则显示了社会上风起云涌的革命事业在中国农村所产生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
没有因为社会变革而有所变化,他们依然处于沉滞中。5故乡6结尾处那段著名的关
于路的名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0[3]485这句话曾被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广泛引用,认为这是鲁迅在现实的社会变革中具有坚定信念的明证,但是将之与此前的小说对比,对于希望和路的积极解释和反复说明多少有些勉强的感觉。这也是狂人/救救孩子0的呼吁的重复和强调,却缺少/狂人0做这呼吁时的信心。但是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既然已经选择了/呐喊0,就不能不/听将令0而有意地压抑自己的某些绝望,以与启蒙主义的时代思潮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也就是说,尽管怀疑/铁屋子0是否能彻底/破毁0,但仍坚持破毁/铁屋子0的努力;尽管怀疑启蒙主义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但仍不放弃启蒙的努力。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5呐喊6中的小说在透露着鲁迅独特 的悲观的同时,还能以其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为当时启蒙运动的呐喊呼叫。
一直到了5彷徨6时期,鲁迅在社会探索过程中所体验到了绝望感如同汹涌的潮水在他的小说中喷流而出。5长明灯6与5狂人日记6一样,描写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疯子,但是狂人那种挑战一切的勇气早已在疯子身上泯灭,文章结尾,吉光屯/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0[4]66这样的安宁和寂静显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势力,预示着现实的启蒙事业根本无法战胜现实的黑暗势力,5狂人日记6结尾/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0,/救救孩子0的呼声和期望在5长明 灯6中得到了呼应,那就是这样的愿望在现实中无法实现。5在酒楼上6、5孤独者6以吕纬甫和魏连殳两位启蒙者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启蒙事业在现实中的虎头蛇尾和半途而废,应该是对在5长明灯6中已经明显暴露出的绝望情绪的一种延续。特别是5孤独者6,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始终突出的感受就是极端的绝望,魏连殳是何等骄傲、坚强的一个人,却被社会一步步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小说情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残酷性,写整个社会如何将一个异端者残 酷地驱除出外,这种驱逐的残酷无疑将鲁迅内心对社会变革的彻底绝望凸现出来。5伤逝6以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反思了/五四0启蒙主义,我们往往将这篇小说的主题简单地理解为爱情的失败,但是在某种意义上,鲁迅是以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经历模拟启蒙事业在社会中的具体实践。涓生可以说是子君人生启蒙导师,他将子君从封建家庭的牢笼中解救出来,追求爱情的自由和婚姻的自主,但是启蒙主义在唤醒子君之后并不能为她预约将来的幸福生活,在现实的压迫和失业的打击之下,涓生终于向子君表达了分开的愿望,小说以子君的死亡宣告了启蒙 事业的失败。在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的人生悲剧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鲁迅面对社会启蒙时的彻底绝望,他已经从/五四0时期的悲观发展而成为此时的完全绝望。吕纬甫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0[4]60无聊,就是没有意义,/狂人0那/救救孩子0的理想和呼声,5故乡6中虽然微弱但仍然存在的希望,甚至是N先生那种意在肯定自己的冷嘲都已不存在。鲁迅对那曾经激起他生命本能的启蒙事业彻底绝望了,并将在绝望的指引下走向虚无的 道路。
心灵突围的挣扎与探索
———从《呐喊》到《彷徨》的嬗变
《呐喊》和《彷徨》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共同表现了鲁迅对 20 世纪初中国国民的深刻认识,其中既包括对自我之外的他者的关注与拷问,同时也包含着对自我的无情剖析知。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视角下,从《呐喊》到《彷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嬗变轨迹。一从精神危机的深渊辗转挣扎出来之时,鲁迅在不断地寻找着摆脱内心悲观虚无情绪的出路,因此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他者以及自我,通过对他者在社会现实中的描述和探索来完
成他心灵突围的目标,而这种描述和探索随着外部环境与内部心境的变化而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格局,《呐喊》重在对他者的探索,《彷徨》以反观自我为中心。前者的这种探索更多的是在社会改革意义上的现实考察与社会批判,后者则转变为存在意义上的自我剖析和灵魂拷问,由前者到后者的转变过程是鲁迅试图实现心灵突围目标的表现。
他者与自我是完全对立的一对概念,他者是除了自我之外的其他存在,自我则是指向个人的与他者相对的存在。如果说我们需要通过“他者”来观照自己,那么,他者对于我们理解鲁迅自我也就具有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也许正是基于上述的“他者”对“自我”的意义,鲁迅才将两者并置于他的小说当中,在对他者的关注的过程中反思自我,并在剖析自我的过程中观照他者。他者与自我以其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共同出现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分别获得了特定的角色定位和定性,并得到了关注和凸显。通过对两本小说集中二十多篇作品写作内容的观照,可以发现其中伴随着鲁迅从对他者的热切关注到对自我的无情拷问的回归,其中又以一些自我生活侧面、情感波动和心理矛盾在小说中的投注为这一回归的契机
。在以《狂人日记》步入文坛之前的六、七年当中,精神上的危机使鲁迅长期处于沉默的状态,他用抄古籍、拓古碑来排遣心中的寂寞和悲哀。直到 1918 年前后他接受了《新青年》的邀请,参加了杂志的编辑工作,才在《新青年》同仁的力促下写稿,参与当时的启蒙运动和文学革命。为了不再陷入“五四”之前近十年的心狱,摆脱内心那些“悲观”的确信,鲁迅以生命本能的潜在欲望对这场新文化运动做出了热烈的回应,尽管内心不乏理智的消极认识,他仍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社会,试图以他的小说创作唤醒在“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他者”成为这一时期鲁迅小说创作的关键词,旧式文人、愚昧国民、沉滞的农民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孔乙己》《药》《**》《白光》等都以社会上的“他者”为表现和描写的重点,而较少涉及自我的生活和思想,无论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形象,还是愚昧无知的国民形象,鲁迅都以较为超然的心态呈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况。他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 害,揭示传统文化造就的国民劣根性,展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无知愚昧,孔乙己、华老栓、七斤、陈士成都是他现实观照的具体人物,在这些作品中,鲁迅试图通过对他者的塑造来驱除内心的“鬼气”。这些小说的创作显示了鲁迅已经摆脱了“五四”前夕心灵的困扰和纠缠,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自我之外的他者。《端午节》应该是鲁迅小说由他者到自我回归的一个前奏,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已经忍不住要描绘自己,小说主人公方玄卓身上有鲁迅自己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方玄卓是鲁迅给自己的一幅生活画像,他在某部做官,又在学校兼课,还给杂志写些文章,还有沉闷的夫妻生活,这些无不与鲁迅有着惊人的相似。正是因为主人公的身上或多或少有些自己的影子,鲁迅在描绘这个人物的时候难免会陷入对小说之外的自己在现实中生活境况的沉思当中,所以他已无法像表现他者的小说那样从容自如,进退有据,方玄卓在艰难中苦苦支撑,而又日渐沮丧的那份心境,悄悄地缠绕住了鲁迅的笔端,讽刺中又有同情,揶揄中又有袒护,让你觉得这小说似乎是在描写他者,又好像是在暴露自己。
显然,在从他者向自我的回归这个意义上,《端午节》展现出内部分裂变化,充满矛盾色彩,预示着这一转变在小说中萌生的重要前奏。此后,鲁迅在《彷徨》中已经决意敞开自己的心门,赤诚地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彷徨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心理感受在《彷徨》中浮上了叙述的表层。
二
由他者到自我的回归在写于 1924 年的《祝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可以被视为这一变化的契机和关键,在这一层面上,鲁迅将《祝福》排为《彷徨》的首篇,应该是具有特别的涵义的。从这一篇开始,鲁迅正式将自我作为小说观照的中心和重点。《端午节》中一边从作者自己身上取材,描绘自我生活的某些侧面和内心的某些矛盾,一边又用一种颇为暧昧的笔
调加入一些夸张和演绎的成分来掩饰的犹豫在《祝福》中显然已经消除。《祝福》中鲁迅在用平实的手法描写祥林嫂大半生生活的同时,又特意加入了“我”这个归来的知识分子形象,并让两人在相遇之后有了一次特别的对话。《祝福》中知识分子“我”的出现,标志着“自我”在鲁迅小说中已经正式登场了,并且预示着在以后的小说当中,鲁迅将从对他者的关注转向对自我的拷问。果然,在接下来的几篇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弟兄》中,鲁迅敞开了心灵的大门,彻底将自我内心世界的矛盾、彷徨和苦闷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 积极地为启蒙事业呐喊的先觉者的表层之下,进入了鲁迅真实的心灵世界和情感天地。接下来写出的《在酒楼上》,主人公吕纬甫简直就是鲁迅“自我”的外化物之一,加上“我”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即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和评判者,两者简直就是鲁迅内心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的代表,小说完全可以理解为是鲁迅安排的一次独特的内心独白,也是他清理自己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仅仅是吕纬甫的外貌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又浓又黑的眉毛”,这简直就是鲁迅!再看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吕纬甫奉母亲之命回家乡为小兄弟迁坟,邻居家的女孩顺姑的病死,明明都是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他将这些素材运用到小说创作之中,自我分析的意味不言而喻。即使是作为吕纬甫故事的倾 听者和评判者的“我”,也是鲁迅自我心灵的折射,他用启蒙者的姿态对主人公的敷衍和颓唐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但是小说在展现了二人的异质性的同时,也在对话中通过他与吕纬甫情感上的共鸣显示了二人的同质性,暗示了“我”与吕纬甫可能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吕纬甫和“我”两人相结合,恰恰反映了鲁迅内心的完整世界,也代表着他思想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一是像吕纬甫那样消沉,二是像“我”那般坚持到了《孤独者》一文,鲁迅对自我的描绘已经达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无论是主人公的外貌肖像,还是行状思想,简直就是根据自己而写的。短小瘦肖、蓬松的头发、浓黑的须眉,完全是鲁迅独有的外貌特征;喜欢发表文章,爱发些议论,相信孩子是好的,也是作者本人思想行为的实录。在鲁迅的全部小说当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像魏连殳这般酷似鲁迅本人,我们可以想象,鲁迅渴望剖析自我的冲动在他的小说中已经膨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小说第三节“我”与魏连殳的一次争论,其实是鲁迅内心虚无感的放大,一个十年前就已经饱尝这一感受的人现在又一次深陷其中,摆脱自我的内心纠结,这样的努力不仅在现实中存在,同时在小说中也被呈现。由此可见,从《端午节》开始,经过《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鲁迅一步步地将自己的内心大门敞开,对自我灵魂深处的 “鬼气”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和解剖。至此,鲁迅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 地步。但是鲁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毫无遮掩地情况下暴露在读者面前。无论是谁,一旦他的内心被别人一览无余,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很令人恐惧,鲁迅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心门敞开之后,鲁迅应该自觉地将之渐渐收束,《伤逝》《弟兄》到《离婚》就显示了他主动关闭心灵之门的意图,在最后一篇小说《离婚》中,贯穿《彷徨》始终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剖终于在叙述表层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