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时间:2019-05-14 12:5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第一篇: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摘要: 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追寻鲁迅的脚步,学习鲁迅的精神,使我们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又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认识。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探寻鲁迅小说的写作模式,诸如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从叙述模式,观鲁迅笔下国民的思想,以观20世纪初期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呐喊》;《彷徨》;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

i On the Narration Style in Luxun's Novel of

Nahan and Panghuang

Abstract: Luxun,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ti in the 20th.Nobody can reach the same height in literature but him, just because he has special and deep feeling, developed mind and his sharp words.By following his steps and learning his spirit, we can get a wider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By explor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his novels in Panghuang and Nahan, such as the style of lookers, eating people and returning to hometown, from those all styles we can see people’s mind in the literature, so we can see the whole Chinese’s appearance in the 20 centry.Key words: Nahan;Panghuang;mode of tourist;mode of killing and being killed;mode of returning

致谢

首先,我要对我的指导老师某某和某某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给与我学术上的指导以及一直以来热情的鼓励。他们耐心谨慎的看完我的论文稿并指出其错误。所以,这篇论文的全部长处都是得益于我的指导老师。当然,我深知此篇论文不免疏漏之处,对此,我有责任。

真诚的感谢某某学院的全体老师们,在大学里的那些有趣而又增进知识的课程让我受益颇丰。从他们的渊博的知识,突出的技能及学术的造诣中,我所学到的对我未来事业与生活具有持续的重要性。

同样,也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他们在我大学期间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与信心。

最后,对我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他们分担了我的焦虑,沮丧以及共同期待我在最后完成论文时的幸福与快乐。

作者:某某

2011年4月30日

目录

导论………………………………………………..…………………………...1 1 看客模式..…………………………………………………………………..1 1.1 看客的呈现方式与爱好………………..……………………………….1 1.1.1 看客的呈现方式…………………………………………………......1 1.1.2 看客的爱好…………………………….…………………………….1 1.2 鲁迅描写看客的原因……………….…………….……………….…….2 1.3 分析鲁迅作品《示众》,剖析看客形象…………………………………3 2 “吃”与“被吃”的模式……………………………………………………5 2.1 看客和“吃”与“被吃”的关系………………………………………….5 2.2 环境吃人………………...…………………………………………….....5 2.2..1 封建礼教吃人 《狂人日记》……….………………………………5 2.2.2 儒释道吃人 《祝福》…………………………………………………7 2.3 学问吃人《孔乙己》………………….……………………………….....11 3 还乡模式…………………..…………………………………….…………14 3.1 归乡的过客“我” …....……………………………………………...14 3.2 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之二重故乡……...…….……..……………………15 3.3 儿时美好的记忆《社戏》……….……………….………………………16 结语…………………………………………………………………………….18 看客模式

1.1 看客的呈现方式与爱好

1.1.1呈现方式

“看客”无疑是鲁迅小说中经典的人物,他们偶尔以个人方式呈现,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时常以集体的方式呈现,他们是一群人。有时候他们是纯粹的观众,他们喜欢冷眼旁观,喜欢喝彩喜欢鼓掌。有时候他们又像是群众演员,但他们永远只是配角,而主角,往往是作者心中的勇士,看客眼中的“逆反者”。他们一边看,一边听,还一边说。

1.1.2 看客的爱好

在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人们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犯人,游街,示众,杀头。每每有斩首的片段,人们总是忘不了从十里之外赶过来,就怕错过这些“好戏”。阿Q曾经也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他进城看革命者被杀头,也跟着喝彩,回到未庄还得意的问那些乡下人,“你们看过杀头吗?”十分的自豪的语气,看过杀头,似乎是他人生颇具色彩,颇具意义的经历。只是想不到自己也稀里糊涂的被杀头了,待到他走向刑场的时候,他醒悟了,这是绕倒法场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向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之中,却在路旁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吴妈。

看的人,不仅最后被看,还被杀了头。稀里糊涂的阿Q,稀里糊涂的中国人。

1.2 鲁迅描写看客的原因

为什么在鲁迅笔下会有那么多看客,鲁迅对这些看客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在鲁迅的回忆散文有一段写到: 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片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右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少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生却特别听得刺耳。刺激回到中国看,我看见那些先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是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日本学医无意中看的那一段视频,被杀头的有中国人,看杀头的也有中国人,大声叫好的还是有中国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中国人?被杀头的中国人,鲁迅感到惋惜,大声叫好的中国人们,鲁迅感到痛惜,医治了身体又怎么样呢?神经不是一样还是麻木不仁吗?这也是鲁迅弃文从医的原因之一吧。

他要从精神的高度去拯救这群中国人。那怎么才能从精神的高度呢?鲁迅正是通过他笔下的看客来治疗广大的中国看客。

1.3 分析鲁迅作品《示众》,剖析看客形象

《示众》是鲁迅经典的小说之一。鲁迅有两篇小说是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的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就是《示众》。《示众》也鲁迅描写看客形象的众多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篇。“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去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去的鲈鱼”。这些看客夸张扭曲的表情,好像就在我们眼前。

《示众》采取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而填充这些空间的,正是一层一层的看客。作者一开始着力描写环境,火焰焰的太阳,酷热满和的空气,到处充满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热得伸出舌头,老乌鸦也张着嘴喘气。

即使在这么炎热的环境下,人们依然可以很镇定的站在烈日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比肩接踵,还不断地想往前面挤。

应该说,每一篇小说都应该又一个思想明确的中心人物,可是,在这篇小说中,没有第一人物,只有无数看客,就连他们都不关注自己的思想,因此作者也没有必要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变成了一群没有思想的躯壳。这群人,有不同的职业,车夫,小商贩,巡警,无论何时都不忘研究文字的迂腐的八股文人,老妈子,工人,农民,小学生。作者没有细致着笔去刻画每一个人,只是对他们中的某些人进行粗鲁的形象描写,他们只有男女老少的大致区别,和高矮胖瘦的大体类别。

可是,他们都固守一个动作,那就是看,当然,他们在看的时候,也免不了被别人看。例如,秃头研究白背心的文字,白背心研究发亮的秃头,胖孩子也跟着研究起秃头来。小说的整篇叙述也是在这群人的看与被看的二元结构中

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的看客心态正是通过这种二元结构得到艺术的显现。

但是对于这一群看客,作者却没有任何明显的情感流露。只是在外貌上,动作上,写尽了他们的丑态。

似乎在鲁迅笔下,最典型的中国人是看客,看客最典型的形象是无知,爱热闹,缺乏理性,没有人格观念,没有同情心,甚至可以抛弃民族意识,他们不关心国家的命运,他们只是愚昧的好奇。

2“吃”和“被吃”模式

2.1看客与“吃”和“被吃”的关系

“吃”与“被吃”,无疑是鲁迅小说最深刻的思想主题。鲁迅想要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改变国民麻木不仁的情深状态。一方面,他们又是弱者,可是无知的他们只知道欺负更弱者或者谄媚他们眼中的强者。他们被时代的大毒瘤蚕食,最后成为那个时代的陪葬品。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扮演看客的角色,要么看更勇敢的人,要么就是看更懦弱的人,对于勇敢的人,他们不会仰望,看客只会不屑一顾,更不会理解他们的行为。对于懦弱者,看客又是高高在上,俯看懦弱者被戏谑刁难后的丑态,只是他们不知,此刻,拍掌叫好的看客,他们的丑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得不说,看客既是配角,也是帮凶,很多时候,主人公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被慢慢的吃掉。

2.2 环境吃人

2.2.1 封建礼教吃人——《狂人日记》

最早提出礼教吃人的不是鲁迅,而是被胡适称为是吴虞。1919年11月1日,吴虞在《新青年》第6卷第六号上发表了《吃人与礼教》一文,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主题做出了精辟的揭示。他说:“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1]他直接把礼教和吃人画上了等号。

到底是什么样的礼教才能造就吃人的局面呢?我苦思不得其解。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为什么是仔细找了半天,狂人才在字缝里面才找出“吃人”这两个字呢?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了之四》中提到,中国正史“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查小底细来。正如透过密叶投射在霉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2]

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就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是鲁迅对封建思想的定

义,也是他对中国社会多年思考得出的结论。作品借狂人的眼睛,观察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可他们那个时候的脸上,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3】他们不但没有反抗吃人的人,反而也要吃人。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狂人的哥哥)起头;要劝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到后来,狂人无意之中,发现自己竟也食了自己妹妹的肉。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显,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4】

《狂人日记》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开端,但是作者在小序中却用的是标准的文言文。因为“我”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也是正常人,当然是要用文言文写作。也只有狂人,用白话文,颇有满纸荒唐言的意味。当时的人看不懂白话文就像现在的我们看不懂文言文。

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症的精神特征,“赵家的狗,何以多看我两眼”,“今天全然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颜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等等,但是作品的深层含义却一步步的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前吃人的社会现象。大哥亲口说过的“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狂人由此联想到前几天佃户告诉大哥吃心肝的事情,哥哥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大哥请来医生,狂人怀疑是侩子手,因为医生得祖师爷李时珍也明明说过人肉可以煎吃,医生叫他静养,他认为是他们要把自己养肥,可以多分一点肉吃„„作品虽然满是狂人非逻辑心理特征,但是始终围绕着中过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可考或者不可考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

2.2.2 儒释道吃人——《祝福》

从《呐喊》的儒礼教吃人,到《彷徨》里,已经上升为儒释道吃人。从铁屋中的“呐喊”到荷戟独“彷徨”,作者以更加深邃的目光洞悉整个社会,对病态的社会进行全面的剖析,得出了更深刻更残酷的结论,其表现风格也由激情的呐喊变得更加深沉和富于理性色彩。

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过儒教,释教,道教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当儒释道会吃人时,不禁令人毛骨悚然,是不是,大家都逃脱

不了这样的厄运?还是仅仅是可怜的祥林嫂?

据周作人考证,祝福,作为一个节日可能是综合了吴“过年”和越“谢神祖”的内容而来,而二者又都是古代祭百神“腊”的遗风。范寅《越谚》卷“风俗”门下云;“祝福,岁暮谢年,谢神祖,名此,开春至祭曰‘作春福’。”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过年”项下云:“择日选神轴,供佛马,具牲醴糕果之属,以祭春福。神前开炉积炭,锣鼓敲动,街巷相闻。送神之时,多放爆竹,谓之过年,云答一岁之安。” 【5】

这些材料中反映的风俗意图和具体操作过程与小说的“祝福”仪式中的“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等描写无疑是有相同之处的。通过鲁镇风俗对福神的供奉,不难理解它与儒释道的关系。尤其当我们把目光投射到鲁镇风俗的主体,那些认真履行并恪守其风俗信仰和禁忌的人——其中既有“讲理学的老监生”鲁老四爷,又有“善女人”柳妈,那么“鲁镇文化”儒释道杂糅的性质就更容易理解了。

“鲁镇文化”的秘密之一就是其风俗,信仰,禁忌等都建立在“巫鬼”的基础上,因而它与祥林嫂之间的关系始终带有一种类似原始文化的愚昧性和野蛮性。祥林嫂对于“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没有形成任何实在的威胁。她能干,勤劳,驯服,无须以孔孟之道教化就甘于其奴隶地位;她尽管有逃婚的反抗举动,其意图却是为 守节,遵从正统的贞节观念;婚后,也未受到贺老六的责难,相反倒因此过上了“交了好运”的幸福生活。可是,她依旧不被“鲁镇文化”所接纳。由此看来只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有玉皇大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为鬼神系统”的神权收到了真正的威胁。确切的说,祥林嫂之所以不为“鲁镇文化”所接纳,是由于她无意识的触犯乃至亵渎了其植根于“巫鬼”的关于妇女的观念和其风俗中关于寡妇的禁忌。

鲁镇的风俗,有更多道教——包括道家,阴阳家,神仙家,巫等——的色彩。在这里,人们遵守各种奇怪的禁忌,如“临近祝福,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拜请福神享用福礼的“自然只限于男人”等等。祥林嫂刚进鲁家时,“四叔便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个寡妇。当她由于丧父失子第二次进入鲁家时,便被进一步视为“不干不净”和“败坏风俗”,禁止参与祭祀事务。在这里,决定鲁四老爷视闲林嫂为不祥的观念至关重要,它是导致其“被吃”的关键原因。

“鲁镇文化”的秘密之二就是人际关系具有一种审美性,正是它促成其文化表现的冷酷形态。从鲁迅笔下的看客就可以知道,“看客”现象的实质正是把实际生活艺术化,把理应引起者正常伦理情感的自然反应扭曲为一种审美的反

应。在“看客效应”中,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都能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对象和体验。正是如此,当鲁镇的人们知道祥林嫂交了好运的时候,有些扫兴。可是,当祥林嫂带着巨大的悲痛再次回到鲁镇的时候,人们开始津津乐道听她的故事,甚至有些老女人是特意寻来,要来听她的故事,还颇有同情的陪出几滴眼泪来,最后满意的离开。她们总是习惯性的欣赏别人悲惨的遭遇。可是当她们厌倦的时候,就换成了鄙夷的目光,祥林嫂的故事犹如陈旧的玩物,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道教式人生态度,不讲究修身齐家,而是以实现个体人格、满足其身心愉悦为主要追求的审美人格。也正是这种在现实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寻找满足的含混价值取向,才塑造了表满上麻木,混沌,实际上精明,残忍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它使人心安理得的咀嚼悲剧,喜剧,欣赏丑恶,残忍。

根源于“巫鬼”的文化禁忌和道教式人生态度分别造成和加剧了祥林嫂的不幸。但是它们并没有使她认识到自己在其如信仰和禁忌等意义结构中的真正含义,也就是说,祥林嫂的内心没有所谓的罪恶感和恐惧感。直到她遇到善女人柳妈时。

“„„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打望只好把你锯开,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非常苦闷,第二天早上两眼上便都是围着大黑圈„„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暗,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就呆坐着,只是一个木偶人„„。

鲁迅以相当严峻的态度对待被分尸的图景给她带来的精神恐惧。鲁迅说:“我常常感叹,印度小乘佛教的方法是何等厉害:它立了地狱之说,借着和尚、尼姑、念佛老妪的嘴来宣扬,恐吓异端,使心志不坚者害怕。那诀窍是说报应并非在眼前,却在将来百年之后。” 【6】因果报应,唤醒了祥林嫂潜意识里的迷信思想。佛教成为一种被强制推行的代表儒教意志的力量,“死鬼丈夫”、“阎罗大王”成为一种威慑手段,对死人的恐惧的迎合,在鲁镇一年中极重视的“冬至的祭祖”中叶闪烁着这一文化情结。祥林嫂只有一死,才能回复“鲁镇文化”的既定秩序和安全。

祥林嫂之死是一个文化的悲剧,是从风俗制定到思想信仰整体的悲剧。鲁迅不但抛弃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且彻底否定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并为我们清醒地把握其文化的根源和内部运行机制,从文化最深层摧毁“吃人”的文化提供了模式和规范。

2.3 学问吃人——《孔乙己》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的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样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这便是孔乙己名字的由来吧,细观鲁迅的作品,很多人物都没有用自己的本名,像阿Q,大概姓赵吧,却被赵大爷打了耳光。祥林嫂呢,她是随夫姓吧,九斤老太呢,出生时候刚好九斤,便唤作此名,而她的孙女六斤,足足比她少了三斤,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看似简单的名字,却有鲁迅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不叫“丘乙己”,“丙乙己”,其实很简单,从张志公考证“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7】就想到中国是怎么样教育儿童的,用孔子来训化童蒙,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具体为何意,而且还要配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就足以见“孔教文化”之獠牙了。

孔乙己的儿童时代,无疑也是这样的,如今,他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他又是怎么样一步步走向没落呢?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且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身材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是长衫,可以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是一个自命清高的文人,同时,他可以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可是他又穷又懒,于是偶尔偷盗,因此脸上时常添些新伤疤。

在咸亨酒店里,被笑的只有他一个,其余全是笑他的,就连“我”,最开始是同情他,最后也毫不客气的去嘲笑他。人们笑他的思想和语言,其实就是文言和那种教人半懂不懂得异化的了孔教言论,取笑的源头却又不是其语言和思想,而总是偷,这正是给那道貌岸然的孔教最沉重的打击。他生活在夹层里,颇有些双面胶的难堪,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层次,孔乙己似乎都占了一席之地,但是他却是两边受排挤,颇有些“腹背受敌”的滋味,无论是坐着慢慢喝酒的长衫帮,还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在这个时候,都喜欢“团结”起来,嘲笑他一人。长衫和语言,那是他的自我标榜,他始终不肯丢弃,除了给他带来嘲讽之外,一无所用。

孔乙己,在落魄的文人时代艰难的挣扎。第二次看见他的时候,已经是中秋过后: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的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从破衣服

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过来的。【8】此刻的他,已经因为窃书,被人打折了腿,他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现在,他连站着喝酒的资本都没有了,穿的不是长衫,也不是短衣,而是破夹袄。脸上又黑又瘦此刻的他,已经完全成了个乞丐。

以前还能言善辩,现在已经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只是用眼色恳请掌柜,不要再提他被打断腿的往事。他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惦记着,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可是直到第二年中秋,还不见他,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清白是他的幼稚期,迂腐的学问,把他异化得异常清高,异常清贫,最后确实是潦倒不堪,那就是大约的确已经走向死亡。

鲁迅的小说创造主题是一以贯之,并一步步深化,越往后,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就越为峻急和严厉。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制度及国民性的怀疑否定态度也越为彻底而坚决。还乡模式

3.1 归乡的过客“我”

冷眼看尽了看客的麻木,吃人的悲凉,是不是应该寻找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让我,尚且能喘息一下,或者,当人在外面的世界,看多了,看烦了,看透了,总会想起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家。

儿时的故乡,有淳朴的风气,率真的儿童,朴质的农民。无论是谁,对于故乡,总有一种美好的希冀。我以为,故乡会和记忆中一样美好,可是当现实无情粉碎我们对故乡的完美记忆时,故乡,已经全然陌生的地方。当我们重返故乡时,颇有一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无奈和悲哀。

鲁迅的笔下,总有很多人,是看客。但是总有一个人,是归乡的过客,那就是“我”。“我”常常回到我的故乡,原因很多,可能不是真的因为想家。《狂人日记》里,“适归故乡”;《故乡》里,“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祝福》里,“我正是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在酒楼上》里,“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总是有一个归乡的“我”。

“我”明明已经回到了故乡,为什么故乡还会离我那么远?

3.2 理想与现实的割离——二重故乡

说到故乡,最忘不了的就是儿时的记忆。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

在“我”的脑海里,少年闰土的形象活泼又鲜明。

时代在变,故乡在变,人也不断在成长,当我们忽略时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时,回到故地,见到故人,故人的改变有些让人猝不及防:

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是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9】

【10】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而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此刻,“我”依然觉得和他很亲近,依然可以像小时候一样,叫他一声“闰土哥”。而他的态度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们之间,彻底隔了一层后障壁,不仅没有了共同语言,而且有了等级之分。杨二嫂也不是把“我”当成城里的“贵人”了吗?不仅我和闰土,“我”和故乡,都有了一层厚障壁,使“我”,再也无法和故乡亲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一些作家流派纷纷开始了乡土题材小说的创作,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中收录了如《故乡》,《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等作品,对东南沿海乡镇的人事都有出色的描写。鲁迅笔下的故乡,似乎很少找到温馨,宁静,优美,田园牧歌式的风情,他笔下的故乡,总是显得异常的寒冷,人情也异常淡薄。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就透露过他对故乡的情感:“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为寻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 【10】鲁迅对于故乡是如此决绝,这也是鲁迅文学作品中,思想如此深远,情感如此叛逆的原因。鲁迅在他的故乡,看见了深渊,看见了分裂。每次回到故乡,都不是因为思念故乡,而是总有些事情要办,办完之后,就匆忙离开,似乎,从来没有在这里停留过。

对于《故乡》中的两个故乡,一个遥远而美好,一个现实而又残忍,两个完全分裂的故乡,形成强烈的对比,亲切的情感荡然无存,原来,自己只是一个陌生人,在故乡,找不到能容纳“我”的寸土。故乡的气氛总是让人觉得压抑。

3.3 遥远的记忆——《社戏》

其实,故乡以前不是这样的,到底是故乡变了,还是心态变了?为什么儿时的“我”,总是觉得,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情,单纯又可爱。

忽然想到《社戏》,那里有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热情,好动,善良,淳朴,还有许多长辈,他们一样是好客又慷慨。在儿童眼里,只有善的美的简单的,没有恶的丑的复杂的。儿童没有那么丰富的情感,也没有深邃的思考方式,他们总是用喜爱的眼光观察整个世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节选),《社戏》(节选),都选入了初中语文的课本,文中,我们感受到的,都是令人欢快的节奏。百草园本是一座荒园,在“我”眼里,却是一个美丽的小世界;阿长给“我”买了一本《山海经》,“我”好高兴,以至于至今记得书的内容;闰土哥一起捕鸟,天天盼望下雪,又盼望

夏天去闰土哥家和他一起捡贝壳;一群小鬼去看戏,去偷罗汉豆,那是“我”看过最好看的戏,吃过的最好吃的豆。

那时,读到这些,总是给我一种美好的想象,向往这种快乐,无拘无束的生活。家乡,就是一片快乐的土地,有天真的孩童。我宁愿相信,是“我”在变,而不是故乡在变。宏儿和水生,不是已经成为好朋友了吗?儿童的天真,至少得以延续下去。

结语

无论是看客模式,“吃”与“被吃”模式,鲁迅带给我们的,都是20世纪初中国残酷而又冷漠的社会现状。对于鲁迅还乡题材的小说,从鲁迅开始,有了乡土小说的创作,可是鲁迅却没有用过多的描画乡村生活的美好,也没有像其他乡土小说一样,过多的去描画乡村的美景,即使有那些美好,都只是儿时的记忆罢了。鲁迅总会把现实社会摆在我们面前,由不得我们过多的去遐想。鲁迅不善于写浪漫题材,就连他关于爱情的作品也只有一部,起主题也并不是要歌颂爱情。

鲁迅,总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整个时代振臂高呼,他的呐喊如此强烈,如此振聋发聩,他的呐喊,深入我们的心灵深处,即使是一个世纪以后,我们仍然能感受他那不息的力量。可是他的灵魂依旧孤独,他想对整个民族大声呼喊,说出他的心声。犹如他狂人,他发出“救救孩子”的阵阵呼喊,可是人们却把他看做痴人。

时代在变迁,思想在深化,他们是麻木不仁的听众和看客,纵使你喊破了嗓子,那些愚昧的人,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荷戟独彷徨,正好印证了鲁迅观念的转变,文人观念的转变必然表露在笔下,言为心声。对于救治国民的方式,从最开始想医治身体到医治心灵,这是鲁迅人生最大的转变,他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医治心灵,才能使国民真正健康起来。可是,面对越来越冷峻的现实,鲁迅有些犹豫了,呐喊,是不是最好了方式?他犹豫,他踟蹰,他彷徨。可是,无论如何,他都没有停止过他想医治国民的初衷。

注释

[1] 吴虞.吴虞文录[J].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2][3][4][6][8][9]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 王建华.越谚点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7] 张志公.张志公文集[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10] 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参考文献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程凯.《民众的精神世界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与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

鲁迅.《鲁迅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高远东.《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王吉鹏 于九涛 荆亚平.《鲁迅民族性的定位》.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石一哥.《鲁迅的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平心.《人民文豪鲁迅》.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鲁迅.《鲁迅书信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倪墨炎.《鲁迅的社会活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第二篇: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模版]

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有多篇小说、杂文、散文及散文诗。《呐喊》《彷徨》是他的两本著名的小说集,收录多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等,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关键词:

鲁迅小说 反封建思想 艺术特色 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五四文化文学的先驱,他向封建主义发动猛烈的攻击,先后发表《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多篇小说,后收录进《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以彻底的反封建思想和卓越的小说艺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现代中国小说的基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一、《呐喊》与《彷徨》中的反封建思想

《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也是现代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小说伟大奠基工程的第一块基石。同时,《狂人日记》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以文艺形式出现的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

《狂人日记》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过程,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造成了对社会的恐惧心理,他认定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而他自己正处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之中,半夜起来查看历史,却看见满纸都写着吃人。小说通过对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的“吃人”本质,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对人的迫害。

《狂人日记》深切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它对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的彻底揭露。小说将“吃人”与“仁义道德”并提,有其深刻的含义:“吃人”是指对人肉体的蚕食和精神的虐杀,体现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凶残;“仁义道德”则是对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的美化,体现着封建蒙昧主义的虚伪。而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交相使用,就构成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实质性内容。因此,《狂人日记》对封建主义的揭露,并非局部或枝节性的,而是具有总体的或根本的性质。

从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揭露与否定中,升华其对新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是《狂人日记》的又一重要思想内涵。当狂人洞察一切后,就开始规劝、警告吃人者们

不得继续“吃人”,预言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孔乙己》是鲁迅又一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吃的悲剧。

《孔乙己》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道路,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科举制度给吃掉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造就了他的愚蠢、可怜、可悲,所以说孔乙己的生与死是科举制度决定的,那么这个制度的本质已经深入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孔乙己在潜移默化中成了旧时代的殉葬品。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描写,揭露了没落的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毒害。孔乙己一次次的参加科举考试,却连秀才都未曾考上,浪费了自己一生的宝贝光阴;而愚昧的人民大众因孔乙己是读书人却碍于贫困只能和他们一样站着喝酒而不断地嘲笑他、讽刺他,毫不同情地践踏他那已所剩无几的自尊。

鲁迅的其他小说皆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对人民大众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深刻批判,反封建思想极其浓厚。

二、《呐喊》与《彷徨》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创作所受的外来影响主要是来自俄罗斯文学、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与日本文学。鲁迅以“拿来主义”态度融合了这些外来艺术营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现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呐喊》、《彷徨》在艺术表现上做出了多方面成功的创造。

首先,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作品多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汲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心理分析等现代主义的长处。

例如,《狂人日记》里,作者以高远立意和精妙构思,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有机融合,使狂人这个既有高度真实性品格又具强烈象征性意义的人物形象,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学典型。一方面,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方法,刻画了一个真实的狂人形象——他以病态的敏感所感知的人们要从肉体上吃他,以及由此而生的联想、幻觉与荒唐言行,都符合迫害狂患者的病理特征;另一方面,作者又以象征主义方法及双关、隐喻、暗示等手法,从整体上赋予狂人病态感知、联想、幻觉及疯言疯语以鲜明的象征意义——狂人所感知的“吃人”

幻象,实际上是封建专制及其礼教道德从肉体上摧残人,更从精神上奴役人,使人异化成“非人”的象征。而作者关于封建主义的“仁义道德”就是“吃人”的结论,对“吃人”现象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怀疑与质问,对没有“吃人”的社会的憧憬和“救救孩子”的呼声等等思想、情感与愿望,都是通过狂人之口呼喊出来的,这显然又表明着小说的浪漫主义因素。

《狂人日记》的这种冲破传统手法,大胆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缺少前者,所谓礼教“吃人”的思想会变得非常抽象,而缺少后者,则小说至多只能提出“吃人肉”的问题,小说也就失去了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性。

其次,在美学风格上:悲剧,兼容幽默、夸张的喜剧因素,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风格。

例如,《阿Q正传》就是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一出出喜剧:阿Q种种可笑的行径,未庄人的种种可笑可鄙,阿Q的衙门受审等等。但在这种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都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我们在被那些喜剧场面引得发笑的同时,又总是有一股无情的力量,把我们的笑变成一种含泪的笑:我们在笑阿Q精神胜利法时,又不能不为中国国民由失败主义引起的变态心理而感到悲痛;我们在阿Q可笑地厉行“男女大防”和“排斥异端”的行径中看到的是封建思想对人民思想的扭曲;在阿Q滑稽的求爱场面里感到作者对30多岁孤苦伶仃的阿Q的同情;在阿Q与王胡比虱子而大逞武功中,看到了阿Q极度困窘的物质生活悲剧和极度空虚贫乏的精神生活悲剧;我们更在阿Q可笑的革命中,看到了中国辛亥革命被“咸与维新”,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剧„„作品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色彩,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在塑造人物方面,借鉴传统戏剧和绘画艺术的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重在“神似”、“诗意”的美学追求;也不乏对人物心理、幻想等的描写。例如,《祝福》中前后几次对祥林嫂眼神的描画,非常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阿Q正传》中,写了阿Q的“革命狂想曲”,借人物由幻象形成的幻觉,直接揭示了阿Q的病态心理和偏狭的“革命”目的。同时还注重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所谓箭垛,好些人的事情都有堆积在他身上”,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在阿Q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最后,创造了与现代思维相适应的富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张力的新文学语言,形成了“洗炼、峭拔、含蓄而又幽默”的个人风格。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

度个性化。

三、《呐喊》与《彷徨》中的知识分子现象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在未能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时,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暗色,缺乏鼓舞人心的光彩。这不是什么“世纪病”,而是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划“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评论家所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也非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呐喊》与《彷徨》中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确有所揭露,有所批评,那也正象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所揭露和批判。他同情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替他们说话,替他们抱不平,同时也尖锐指出他们的弱点和缺点。闰土的麻木落后,七斤的胆小怕事,祥林嫂的容易满足,鲁迅都不无非议。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是他所深恶痛绝,批判得十分尖锐。人们读了鲁迅写农民的作品,都不说鲁迅对农民主要抱批判或批评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偏偏读了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主要是批判。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既没有偏袒,也没有夸大,态度上也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把这些弱点和缺点放在适当的位置,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是以喜剧方式表现这种悲剧的杰出作品,它概括了各种受科学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典型。但是,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性格和遭遇又带有辛亥革命前后近代动荡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丁举人的淫威固然说明了封建势力的猖獗,但孔乙己们的落魄也正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孔乙己和陈士成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的赘疣,恰好表明他们所附着的肌体已经腐败。一句话,许许多多的孔乙己们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他们可以照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吕纬甫和魏连殳更是如此,他们思想性格中新与旧的矛盾,反抗与失败的痛苦,正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吕纬甫和魏连殳的民主思想和反抗要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看到,象吕纬甫,魏连殳这样一批知识分子是怎样具体地受到

新思潮的影响。他们本来是应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一步的。遗憾的是由于封建力量的顽固,也由于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实际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经历一次小小地震后又一切恢复了原样。吕纬甫的颓唐,魏连殳的死亡,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和严酷。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不但主人公的痛楚使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认清了一个社会。至于子君和涓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年轻一代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从各个方面把罪恶的手伸向它的叛逆者,以便最后使他们失败、屈服。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鲁迅当时写小说,着意刻划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他们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是否也作过这样的分析,今日不敢断言,但从他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深刻认识,从他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看,他是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我们不应否认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原因,但也应当承认我们主观

上的原因。孔乙己,陈士成和后来的知识分子不同,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批知识分子,在这点上就不用说了。至于吕纬甫,魏连殳,或是子君,涓生,他们不都有一个跳出个人的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吗?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更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不也是那样靠自己个人的力苦撑苦战吗?最多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这样,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呢?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这一点,鲁迅当时是否看得那样清晰,那样深刻,我们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和鲁迅的思想实际。因为当时他一面提出知识分子的“孤独”,一面又指出“国民性”的落后,一面批评知识分子沉湎于个人情感,一面又认为旧中国是“漆黑的染缸”,从家庭走到社会是否是正途,他也没有明确肯定。正象他自己所说,他只能肯定一点,即遇着“岐路”,“不哭也不返”,遇着“穷途”,便“跨进去,在刺丛中姑且走走。”但是,作为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就可能通过作品的形象写出生活的本质。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他最了解知识分子,既知道他们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既看到他们的不足,又看到他们的苦难。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很多痛苦。在旧社会里,他们和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他没有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之间划一条鸿沟,而是认为他们“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才不致于过于强调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鲁迅小说所体现的反封建思想在如今依旧对我们有启发意义,我们仍需要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的各个方面值得我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借鉴。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史志谨 【4】《读鲁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何满子

【5】《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严家炎 【6】《鲁迅精读》、郜元宝

【7】《现代中国文学史》、周晓明、王又平

第三篇:论鲁迅的《呐喊》与《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呐喊》和《彷徨》是在两种不同的观念下所产生的作品,有人从字面上作品相之谈,以为《彷徨》显示了作者的更浓重一些的“悲观思想”,或者另外有人从《彷徨》的卷头所引《离骚》的句子,认为这表示了作者思想“转变”的起点,故“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我看来,这两个见解,都成问题,我以为《呐喊》和《彷徨》里所表见的作者宇宙观并无一致,但是作者观察现实时所取的角度却显然有殊。《呐喊》是作者在一方面虽然觉得那时”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未能”彻底“,但另一方面又认定在反封建这点上应给予赞助,——是在这样的立点上他发出了他的”呐喊“的,所以《呐喊》主要地表现了那些长起受封建势力压迫与麻醉的人们,在怎样痛苦地而又麻痹地生活着,他们有急怒,而又如何愚昧,他们不明白生活痛苦的来源,他们有起见,固执,然而他们能哭能笑,敢哭敢笑,而且敢于咒诅;象一条红线似的贯穿于他们的痛苦而又麻痹的生活之中的,是他们对于生活之执著,他们的生命力之旺盛和坚强!他们是”大地的儿女“从泥土里出来,被缚札于泥土,终身不能离开泥土的人。在这样的人们身上,作者看见了革命的力量,然而还没有看见革命的人物;这一股革命的力量,需要去唤醒,但唤醒了以后,需要给他们以斗争的”武器“,作者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者“那里,没有看见那种武器,所以他曾说,唤醒了以后而仍旧被禁在黑屋子里是加倍的痛苦。然而作者终于发出了雄壮的”呐喊“。

《彷徨》呢,则是在于作者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毕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在这方面,主要地表现了那些从黑暗中觉醒,满肚子不平,憎愤,然而脑子里空空洞洞,成日价只以不平与牢骚喂哺自己的灵魂,但同时肩上又负荷着旧时代的重担,偏见,愚昧,固执,虚无思想,冒险主义,短视,卑怯,——这样的人们。这样的人们,也是革命的力量?当然是!而且他们将是革命的工作者和组织者。《彷徨》中间不少热情的向光明的人物,但是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梦想着深山大泽丛林伏莽的”涓生“,还有一个带有旧时代的深重缺陷的人,而由热极转化为冷极的”孤独者“的主人公亦然。但这位主人公于愤激而以冷酷自我娱乐的当儿,他仍然有”热“,——即对于天真的孩

子的爱惜,现代的人不能没有缺陷,因为现代的人是前代人的后代,而且是长期被压迫的人们的后代,又是被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包围,被种种偏见与愚昧包围的。但作者并不以为这种缺陷是”命定“的,是天老地荒终日如斯的;正因为他不信永远会如此,所以他要无情地剥露这些缺陷的所以然与根源;也正因为他不信,所以他借”无有“写他的渴望,而《离骚》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他的渴望的暗示。

如果我们觉得上面的解释,还有些道理的话,那么《彷徨》应该看作是《呐喊》的发展,是更积极的探索;说这是作者的”悲观思想“到了顶点,因而预兆着一个”转变“,——这样的论断,似乎是表面而皮相的。

那么,所谓”悲观思想的色彩“,在《彷徨》与《呐喊》中完全没有吗?如果认为没有,那么,作者自己在《呐喊》序中所说,作者在别处对于《药》的注释,都完全是反面话吗?回答是:此又不然。盖不是对于中国人民终于能得到解放表示悲观。这是通读了鲁迅作品以后显然可见的,如果我们不把他的作品和那时代的一切割断了来看。

但也不要以为《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就象用刀子来裁过那样整齐分为两面,河水不搀井水似的各归各的,两者之间,还有错综的地方,甚至于在一篇之中也有错综着的。不过主要的调子,我以为不外如上所述。艺术家的杰作之特点是内容决不单纯,所以严格分类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一件蠢事,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决不是象翻阅书本子那样一页一页过去,井然有序,前后决不重复的,而艺术家的形象思索为尤然,拘泥执著地来论谈,所以常有危险,即如”阿Q“这典型,究竟是属于那一个阶层呢?或谓为农民,或谓为流氓无产阶级。然而我以为不能那样单纯。阿Q这典型,带有浓厚的”破落户“的意识,说他是农民典型,自然欠妥,但“破落户”也不就等于所谓流氓无产阶级,“破落户”的有些性格,阿Q也没有。阿Q不势利,但他也并非“义侠”之流。阿Q也常常反抗,然而又“善忘”,事过境迁,他的反抗意识又消散了。所谓“精神胜利”这法宝,从一方面看,固可作为被压迫者反抗失败后精神上不屈服的表征,然而亦未始不是麻痹了斗争意识的“奴隶哲学”;在《阿Q正传》中,这所谓“精神胜利”,是作为“奴隶哲学”被讽刺着的,鲁迅在别的地方,也屡次反对过这种所谓“精神胜利”,阿Q之所以成为不朽的典型,就因为它不单纯,它是那样的复杂。

第四篇:第一章鲁迅与《呐喊》《彷徨》

第一章 鲁迅与《呐喊》《彷徨》

教学要求:

1、了解鲁迅在不同时期的主要经历和“弃医从文”等几次重大变化对他创作的影响,以及他在杂文、散文、历史小说等多方面的成就。

2、掌握《呐喊》《彷徨》的主要内容和鲁迅小说的主要特点。

3、重点掌握《狂人日记》《阿Q正传》《孤独者》《示众》等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鲁迅生平与创作概况 P33

(一)鲁迅生平与思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名豫才。1898年到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家庭的影响

绍兴的周氏家族,在清朝后期曾是一个十分兴盛的名门旺族。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勾结英法联军击败太平军后,在绍兴大肆烧杀。周家在这场兵燹中,各房族财产损失惨重,大伤元气。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

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

后来他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受到这段生活的深刻影响。

2.进化论的影响

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

1902年,21岁的鲁迅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怀着救国的理想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日本人专为中国留学生进入各种专门学校而开设的补习学校,既补习日语,也补习普通科学知识,学习期限为两年。鲁迅当时被编入普通科江南班),当时的东京正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小说》等报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精神食粮。鲁迅在课余也开始接触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同时也与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一起开始了中国国民性的探讨。

后来,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回忆说:“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

(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二)中华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然而,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

3.弃医从文

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鲁迅在《呐喊·自序》说:“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正是从那时起,鲁迅遂“弃医从文”。鲁迅的全部创作,包括杂文和小说,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在与许寿裳、周作人等筹办《新生》杂志因经费等原因而失败后,他一方面与周作人翻译外国小说,后结集为《域外小说集》(1、2),一方面介绍西方的哲学、文学思想,著有《人之历史》、《科学史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1909年,已经28岁的鲁迅回到国内,先在浙江当中学教员,讲授化学、生物学等课程。1911年便以当年发生的辛亥革命为背景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袁世凯复辟后,鲁迅陷入了幻灭,沉没于古籍。

4.新文学的旗帜

1917年,当风行一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的心情,仍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正是在这种寂寞的心情中,应新文学朋友们的邀请,几乎是同时开始了白话散文、白话小说和白话诗的创作。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于1918年发表时,他已经是将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在1925年的“女师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受到极大的震动。1926年离开北京后,再也没有回到北京,也再没有任过官职。先是去厦门,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后到广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州也发生了“四一五”大屠杀,鲁迅要求当局营救学生未果,愤而辞去了一切职务,于同年9月离开广州定居上海,先主编《语丝》,后与郁达夫合编《奔流》,与柔石组织朝花社,再参加发起成立“左联”。在这期间,鲁迅主要以杂文为战斗的武器,直至1936年10月19日病逝。

(二)鲁迅创作概况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3部散文集和16部杂文集。

1.小说集

《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作于1924年。末一篇:《离婚》作于1925年,也是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作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在这两部现实题材作品集中,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知识分子形象,如狂人(《狂人日记》)、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子君(《伤逝》)、陈士成(《白光》)、孔乙己(《孔乙己》)、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二是农民形象,如阿Q(《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单四嫂子(《明天》)、爱姑(《离婚》)、七斤(《**》)、闰土(《故乡》)等。

《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作品中的人物“黑色人”名叫“晏之敖者”,而“晏之敖”正是鲁迅的一个笔名。

2.散文集

《野草》:散文诗集,共23篇。另有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共7篇)发表于1919年,开“独语体”散文开河。

《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两地书》书信集,1933年出版,与许广平先生的通信。

3.杂文集

《热风》(1925)、《华盖集》(1926)、《坟》(1927)、《华盖集续编》(1927)、《而已集》(1928)、《三闲集》(1932)、《二心集》(1932)、《伪自由书》(1933)、《南腔北调集》(1934)、《准风月谈》(1934)、《集外集》(1935)、《花边文学》(1936)、《且介亭杂文》(1937)、《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集外集拾遗》。这些杂文集的命名,有的具有连续性,如《华盖集》与其“续编”,《且介亭杂文》与其“二集”和“末编”,《集外集》与其“拾遗”,还有的具有对称性,如《华盖集》与《而已集》,《三闲集》与《二心集》,《伪自由书》与《准风月谈》。

二、《呐喊》《彷徨》与鲁迅小说的成就 P38

(一)《呐喊》《彷徨》简介

《呐喊》《彷徨》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一面镜子,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再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和阶级关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性二者之间的矛盾。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遂成现在的14部。作品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这十四篇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于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在艺术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态特征,而且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狂人对封建势力作得象征性描绘,将写实的手法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得天衣无缝,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是语言性格化。《狂人日记》使用的是现代文学语言。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语言杂错无伦次”的狂人。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揭露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画,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就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为民众流血牺牲而不被民众所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发人深省的剖析了辛亥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历史原因。本篇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衬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食血者的代称,其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对此的印象及其反应,来反衬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某亭口,这正暗示着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狱卒和听众们愚妄的反应反衬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阔人祝寿的馒头比喻坟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的阴冷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入鲁迅先生1924年至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作品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

逝》《兄弟》《离婚》。

其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都表现了知识分子觉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是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三大杰作。

(二)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P43 鲁迅收入《呐喊》和《彷徨》两部集子中的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辛亥革命和“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1、知识分子形象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2、农民形象

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地揭示出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上的创伤。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因此,他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等,都属于这两个时代。然而,也有不甘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如《阿Q正传》中的阿Q、《离婚》中的爱姑等,他们虽然也与曾经反抗过的狂人、吕纬甫、魏连殳以及涓生子君们一样,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鲁迅仍然将“创造这中国历史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作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3、妇女形象

祥林嫂是被“四权”绳索捆缚的人。族权,不允许祥林嫂守节。夫权,要祥林嫂守节。神权、政权要惩罚祥林嫂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怀疑神权,惟独对压在头上的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没有明确的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

子君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为“五四”革命狂飙所唤醒的女知识青年。她常“谈伊孛尔,谈泰戈尔,谈雪莱”,并以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民主革命思想来激励自己,子君和涓生终于结合了,也曾经有过安宁和幸福。但婚姻自主胜利后,子君却步不前,变得浅薄、庸俗、怯弱,与涓生在人生态度上主生分歧,爱情终于出现了裂痕。成家后的子君,不但没有像涓生一样继续学习和探索,争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女子;而是终日全力理家治内,甘心情愿作一个举案齐眉的贤妻良母,她变得浅薄、庸俗和怯弱。在家庭中所处的从属地位,更滋生了她的自卑心理。她常常看涓生的恨色得事,连一颦一笑也受制于人。当她现现涓生开始冷淡她时,也不敢询问,终日提心吊胆,生怕涓生抛弃她。她自觉但又不自觉地走上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老路,最后连已经实现的婚姻自主也不能自主下去。涓生终于与子君分手,子君在绝望中,又回到了父亲的封建家门,在无爱的人间郁郁而死。

(四)鲁迅小说的成就 P42

鲁迅小说之所以既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又是现代小说的成熟的标志,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五四”启蒙运动和思想革命的时代要求,而且还在于它将西方小说的手法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题材、构思、心理描写,以及小说的体式和语言等方面都对传统小说进行了革命性的突破,实现了中国小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鲁迅小说最重要的贡献是题材上的突破。

中国的传统小说历来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绿林好汉的世界,即使是描写人世间的生活,也是不离其神仙鬼怪,以追求故事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曲折性为特色。然而,鲁迅的小说,大多取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即使是表现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也常常是通过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些小事和生活场景来实现的。

《狂人日记》写的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吃人本质,却只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记来披露。《孔乙己》写的是造成几千年中国知识分子屈辱历史的科举制度的危害,讲的只是一个乡村读书人的几个片断。《药》写的是启蒙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剧,讲的也仅仅是一个“人血馒头”的故事。《**》写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讲的却只是一场乡场上的“辫子的**”。《阿Q正传》写的是中国人的灵魂,讲的也只是一个乡村流浪汉的生与死。小说题材的变化反映了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在五四时期,鲁迅将小说的题材集中于主要承担启蒙任务的知识分子和长期处于愚昧状态的农民,则具有十分突出的时代意义。

鲁迅小说在五四时期众多取材于普通人生的小说中一枝独秀,则在于它总是能够从大家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生活中所蕴含的“一切的永久的悲哀”(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925年1月号),并形成独特的冷峻风格。

在《祝福》中,作者讲述了一个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故事,一个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女人“祥林嫂”,丈夫祥林去世后,婆婆却行使“家长”的权利,逼她改嫁。经中人介绍,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可还是被婆婆卖到了贺家。然而,她第二个丈夫也去世了,惟一的一个孩子也被山里的狼叼了去,她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可她却成了大家眼中的“瘟神”,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祝福”都不再让她沾边,她只能求助于神,在庙里捐了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以赎自己再嫁的罪过。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鲁家的宽恕,最后,她带着对灵魂是否存在的怀疑,在热烈的爆竹声中静静地死去。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祥林嫂”的故事,而且,更看到了她无论怎样反抗、挣扎,也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她的第一任丈夫小她11岁,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可婆婆要她再嫁时,她却逃跑、以死相抗,她不愿违背“从一而终”的伦理道德。她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暂时做稳了奴隶,所以,不久脸色就红润了起来。可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了。一个寻常故事,经过鲁迅的讲述,却总是让人沉思,让人不安,甚至让人震惊。

鲁迅的小说常常让人震惊,不是因为它在题材上有所突破,也不是因为它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有多么细腻,而是通过心理描写配合言行描写“画”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药》中的华老栓的愚昧,是通过他去杀人现场买人血馒头的过程,特别是他用手摸藏在内衣口袋里的“硬硬的”银元和在现场专注在馒头上的眼神表现出来的。《肥皂》中的四铭封建道学家的虚伪脸嘴,也主要是通过他与妻子和几位同道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然而,在这些人的话语和行为中,越是具有生活阅历的人,就越是能读出更多更丰富的“潜台词”,读出人物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潜意识。这被后人们看作是中国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对后来的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小说最显著的特点,是他在小说体式和语言上的艺术创新。

中国传统小说是在文人的史传文学和勾栏瓦舍里的说书艺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既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也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鲁迅小说继承了传统小说重视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优点,却打破重视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常规,从西方小说那里学习到了截取生活“横断面”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顺序,而根据内容需要安排情节,并借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造出了种种不同的小说体式,如抒情诗式的《伤逝》,散文式的《故乡》,独幕剧式的《孔乙己》等。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中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中国传统小说中,大多是笔记体和章回体,并多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作品中的语言,小序是标准的文言文,正文却是标准的白话文,其白话文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又绝不亚于文言文,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现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的过渡。《狂人日记》虽然从题目和体式上都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但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内容上都很好地表现了中国本民族的生活、思想和意识,创造出了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而且,鲁迅小说在体式上总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正如茅盾在1923年的《读〈呐喊〉》中说的:“至于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

第二章 郭沫若与《女神》

教学要求:

1、了解郭沫若留学日本、组织创造社、倡导革命文学和投身救亡运动等主要经历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

2、了解郭沫若在诗歌和历史剧等多方面的创作成就,以及其诗歌的意义和贡献。

3、掌握《女神》《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郭沫若的生平及创作

(一)郭沫若的生平及思想 P47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郭沫若”是他1919年9月11日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时启用的笔名,取自于他家乡的两条大河:“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青衣江)。

郭沫若生于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读小学时的“撕榜**”,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梁启超、章太炎等激进的改良主义者的政论文章,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期间,他亲历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既给他带来了失望和苦闷,也激发起他不屈的反抗精神。

1914年,郭沫若赴日留学。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但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并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19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最初的试笔即新诗,并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这一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如《死的诱惑》等。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经在国内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的郭沫若,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找到了“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的“喷火口”和“喷火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并在翻译歌德诗剧《浮士德》过程中,创作了《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等诗剧。

1920年,《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等重要代表作在国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陆续发表后,郭沫若开始在文坛上引人注目(《时事新报·学灯》与《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民国

日报·觉悟》一起,被称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这些作品后来大多收入他1921年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剧曲诗歌集)。

1921年6月(一说“7月”),差不多已经疯狂了的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1922年创办第一份刊物《创造季刊》,后陆续创办有《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的副刊)和《创造月报》、《文化批判》等。1922年在《创造季刊》1卷1期上发表《天上的街市》,这以后的作品(包括《彷徨》十首等)后结集为《星空》(诗歌、戏曲、散文集)出版。

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比鲁迅回国晚14年,后多次返回日本,鲁迅从此不再回日本),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鲁迅辞官后不再任官职)。1924年4月再赴日本,同年11月回国。1925年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学长,这期间创作有《聂嫈》等3部历史剧。1926年弃文从军,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七人主席团成员、总政治部主任与宣传委员会主席,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流亡香港、上海、日本。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参加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并出版有《前茅》、《恢复》两部诗集。

1937年7月下旬,从日本冒死回国的郭沫若立即投入了救亡运动,担任了《救亡日报》社的社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出版有诗集《战声集》。1940年第三厅解散,另建文化工作委员会,任主任,创作有《屈原》等6部历史剧。在历史题材方面,以郭沫若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战国史剧”,以及阳翰笙、欧阳予倩、陈白尘的“太平天国史剧”等,都体现出当时历史剧普遍具有的“影射”特点。

1949年后,任文联主席等行政职务,并创作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诗集和《蔡文姬》、《武则天》两部历史剧等。

(二)郭沫若的创作概况 ▲

1、诗歌创作

1921年8月,郭沫若的《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磅礴的气势,狂热的激情,全新的形式,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激进的态度,震撼了文坛,使人战栗,使人惊喜,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胡适的《尝试集》。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初期白话诗”时期的结束。如果说,《尝试集》是现代第一部个人的白话诗集,是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那么,《女神》则是现代第一部真正取代文言旧诗的新诗集,是成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

《女神》除《序诗》外,共分三辑。第一辑为《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三部诗剧;第二辑为《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30首具有五四时代特征的作品;第三辑为《死的诱惑》、《日暮的婚筵》、《上海印象》等20首最初试笔和回国后创作的具有优美风格的作品。其中,第二辑最能代表他的成就和风格。《女神》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豪放”,一是“秀美”,也有人称之为“暴躁凌厉”和“优美别致”,而最有代表性的风格是豪放。以前,人们一直将《凤凰涅槃》看作是《女神》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现在,研究者们认为,豪放风格的代表应该是《天狗》之类的作品。

《凤凰涅槃》由《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和《凤凰更生歌》六节组成。其中,又以《凤歌》、《凰歌》和《凤凰更生歌》最为重要。

《凤歌》以屈原的《天问》的情绪和气势,对“茫茫的宇宙”提出了质问,但是,诗人没有像屈原那样提出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问题,也不是像屈原那样着重表现一种探索的精神,而是仅仅为了要否定宇宙,要对污

秽的宇宙进行诅咒。因此,可以说,《凤歌》是一首诅咒之歌。诗人所要诅咒的宇宙也并不是太空,而是现实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的中国。

与《凤歌》的诅咒不同,《凰歌》尽情地诉说了“五百年来”的悲哀,表现了人民“好象那大海里的孤舟”的命运,同时,还发出了对已经失去的年青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的呼唤。因此,也可以说,《凰歌》既是一首悲哀之歌,也是一首希望之歌。

诗中这种渴望自己和祖国都能获得新生的进取精神,在《凤凰更生歌》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与《序曲》、《凤歌》和《凰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悲愤之情截然不同,《凤凰更生歌》献给人们的是一派欢乐景象,凤凰不仅欢呼着自己的更?生,也欢呼着“一切”的更生。因此,《凤凰更生歌》既是一首欢乐之歌,更是一首预言之歌,它预言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与《凤凰涅槃》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比较接近的还有《炉中煤》、《棠棣之花》等。

《炉中煤》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但诗人通过一个副题“眷恋祖国的情绪”,就将一首爱情诗转换了一首以“恋歌”形式出现的爱国诗篇。正是这一转换,表现出了鲜明的五四时代特点。就爱情诗而言,郭沫若热烈,饱含着对祖国的献身精神;汪静之纯情,旨在反抗封建礼教;徐志摩欢乐,暗示着他对理想的追求;闻一多执著,寄托着海外游子的赤子之心;李金发充满异国情调,直接表达出他对女性的崇拜。

在许多爱国诗篇中,人们习惯于将祖国称作“母亲”,而诗人则将祖国称为“我年青的女郎”。诗人曾解释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第56页)。五四时代是一个以“个性解放”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歌唱爱情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也是创造社浪漫主义作家最为普遍的题材。因此,将祖国比喻为姑娘也最为符合诗人的个性和当时的心情。一般来说,将祖国比作母亲较为适合表现一种深沉的爱,而比作姑娘则较为适合表现一种热烈的爱。当时,诗人正处于一种诗情的爆发期,感情几乎达到了狂热的沸点。这首作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诗人选择了既黑又丑的煤炭作为寄托感情的形象,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煤转换为地位低贱的“黑奴”的形象,再以煤自况,使“炉中”正在燃烧的“煤”具有了十分丰富的内含。在此基础上,诗人还以煤的燃烧来表现自己爱国的方式和状态,既符合煤的特点,又与《凤凰涅槃》等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牺牲来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相一致,是一曲爱国主义绝唱。这种甘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在《女神》的许多作品中都有表现。

诗剧《棠棣之花》通过战国时代韩国的聂政舍身刺杀相国侠累的故事,表现的也是这样一种精神。在诗剧的最后,诗人借聂政的妹妹聂嫈之口唱道:“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自由之花,开遍中华!”以此为题材,郭沫若在1925年创作了历史剧《聂嫈》之后,又于1941年再次创作了同名历史剧《棠棣之花》。

郭沫若与闻一多、艾青并称中国新诗史上的三大爱国主义诗人。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不是诗人们的标新立异,而是时代和社会的必然反映。因此,在不同时代,爱国主义的表现形态也是不同的。郭沫若的诗歌产生于“狂飙突进”的五四时期,其表现形态是“激昂”;闻一多的诗歌产生于腐朽黑暗的军阀统治时期,其表现形态是“深沉”;而艾青的诗歌产生于祖国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其表现形态是“忧郁”。

《天狗》历来被看作是《女神》中最有特色的作品,它与《凤凰涅槃》和《炉中煤》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内容上,都是通过毁灭自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在表现手法上,都是借助某一形象(或天狗,或凤凰,或煤)来表现主题。但是,不同的是《天狗》的感情更为激烈,更为狂暴。正是为了表现这种不可遏制的情绪,诗人没有再选择凤凰这类传说中的“吉祥鸟”,而选择了传说中的“凶神”。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天狗是天上的“破坏者”,天上出现日蚀或者月蚀,便是天狗吞啮了太阳和月亮的结果。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其用意就是要把自己比作天狗,把天狗当作是一切旧事物、旧制度的破坏者来赞美和歌颂。作品的开始,就宣称“我是一只天狗

呀”,就把自己树立为正统社会的对立物,紧接着,便宣布了自己的主张,亮出了自己的旗帜。在人们的眼里,月亮和太阳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但我要“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对此,有人不高兴吗?那好,我就“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与《天狗》风格较为接近的作品还有《晨安》、《匪徒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胜利之死》、《巨炮之教训》等。

如果说,《天狗》是豪放风格的代表,那么,《日暮的婚筵》则可以说是秀美风格的代表。《日暮的婚筵》描写的是一幅日落大海时的美景,在诗人眼中,夕阳渐渐沉入大海,是因为“新嫁娘最后涨红了她丰满的庞儿,被她最心爱的情郎拥抱着去了”。这首诗在构思上主要受到德国浪漫诗人海涅《北海》一诗的影响,只是在海涅笔下,美丽的太阳所嫁的海神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老头子”。这种悲剧结局是狂热中的郭沫若所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将“枯燥无味的老头子”转换成了姑娘心中“最心爱的情郎”,从而使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成为了一首理想主义的浪漫曲。在《女神》中,与《日暮的婚筵》相近的秀美之作还有《霁月》、《晨兴》、《夜步十里松原》等。

《女神》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情绪饱满地表现了以爱国、反抗和进取为特征的五四精神,而且还在于它以形式上的“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真正做到了“诗体的大解放”,并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让人们关于“白?话能否入诗”的担心成为了多余,使白话新诗真正取代了传统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

《天狗》句式参差而短促,韵脚变换自然,全诗首尾相连,一气贯通,充分表现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特点。特别是全诗一共29句,句句皆以“我”字开头,新奇不俗,不但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反而觉得自然天成,同时也有利于造成一种急不可待的气势和步步紧逼的节奏,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由于有泛神论思想作基础,诗人艺术想象得到了无限的发挥,不但可以说“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而且可以“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同样具有豪放风格的《晨安》则句式铺张而气势浩荡,面向世界,一口气喊出了27个“晨安”,大有将整个地球从沉睡中唤醒的宏大气概。《凤凰涅槃》以诗剧的形式出现,作品不求形式的完美,只求感情的表达。作品以传说中的凤凰集中自焚而从火中得到新生的故事来结构全剧,使作品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预言一个新时代到来的主题。

《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自我表现,强调个性解放,强调理想追求。诗人在抒发内心的情感时,常常是直接倾诉,既不着意客观描写,也不顾及读者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一任感情的发泄,完全靠感情去撞击、震撼和感染读者的心灵,以引起共鸣。二是在抒发情感时,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主要借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中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然而,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虚幻形象,还是历史故事中的真实人物,都只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他们所唱出的反抗之歌,都是诗人自己的心声。

五四时代的郭沫若,就像他自己笔下的那只狂放凌厉的“天狗”,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狂吠,使中国现代诗歌很快地结束了“尝试”时期,迅速地取代了传统旧诗,开始了它的新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是时代创造了《女神》,同时,《女神》也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新诗全面取代旧诗的时代。

2、小说和戏剧

郭沫若一生著述甚丰,在文学上的成就除诗歌外,主要还体现小说和戏剧两个方面。

以诗歌著称的郭沫若也是创造社重要的抒情派小说家之一。他的《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炼狱》和《十字架》三篇)和《行路难》等,也表现出抒情派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强调诗化和散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受到日本小说的影响,带有明显的自叙传性质。他的《残春》和《喀尔美萝姑娘》等,则较早地借鉴了西方现代

小说的意识流表现手法,运用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细腻地描写人物的梦境和潜意识,对后来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上的创新树立了榜样。

郭沫若最早的一些长诗因同时具有诗歌和戏剧的特点而被看作是“诗剧”。除了《女神》中的《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三部诗剧外,还有《凤凰涅槃》和《星空》中的《孤竹君之二子》等。

郭沫若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比小说更大,而且集中地体现?在历史剧的创作上。其主要作品,在20年代有3部:《聂嫈》、《王昭君》、《卓文君》(1926年结集为《三个叛逆的女性》);40年代有6部,其中,4部以“战国”为题材:《屈原》、《棠棣之花》(根据20年代的同名诗剧改编)、《虎符》、《高渐离》;2部以“元末”和“明末”为题材:《孔雀胆》、《南冠草》;50年代有2部:《蔡文姬》、《武则天》。

二、《女神》: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P50

(一)《女神》的思想内容

1、《女神》倡导、张扬了反抗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充满“动”与“力”的五四精神。

2、作品讴歌了个性解放思想,塑造了一个个充满自信、具有吞吐宇宙气魄的“自我”形象。

3、倾诉了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

4、表达了热爱和尊重工农的感情。

(二)《女神》的艺术成就 P52

1、《女神》中的许多诗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

2、《女神》流泻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具有一种气吞山河的宏大气势。

3、《女神》充满丰富神奇的想象和诡异奇特的夸张。

4、《女神》以“情绪的自然消涨”形成起伏跌宕、骤缓自如的节奏,保证了浪漫主义激情自由而合度的抒发。

三、郭沫若诗歌的意义和贡献 P54(略)

第三章 郁达夫与《沉沦》

教学要求:

1、了解郁达夫人生道路的变化对其小说和散文创作的影响。

2、了解小说集《沉沦》和小说《沉沦》的主要内容和个性特点以及引起争议的原因。

3、了解小说《沉沦》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郁达夫小说的成就。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

(一)郁达夫的生平及思想 P58 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1908就读于富阳县立高等小学,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徐志摩同学),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堂和美国教会学堂之江大学预科等校学习。

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因参加**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国,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终年四十九岁。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二)郁达夫创作概况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年,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年,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年,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商务

《日记九种》1927年,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年,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年,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年,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上海春野书店;1930年,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年,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0年,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年,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年,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年,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年,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花城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第三卷)1982,花城(今编入上海高二语文教材中)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

二、《沉沦》(1921)P61

(一)《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1921年10月出版的小说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写成的《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他们在异乡他国备受歧视,身体孱弱,精神空虚,神情委顿,受着“生的艰难”和“性的苦闷”的双重折磨,精神和肉体都无所依归。他们敏感、懦弱又极度焦虑,面对异性时都具有近似变态的性心理,最终都在孤独中或死或病,结局悲惨。

小说集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作者那独特的写作方式——大胆的宣泄和直白的抒情,以此倾诉了年轻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苦闷,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性”描写的争论。

(二)性苦闷与艺术视点的关系

1、郁达夫的个性解放观。表达爱国的主题可以有许多种方式,郁达夫为什么要用这种有违传统道德的极端的性苦闷来表达呢?在五四时代,凡是介入这场运动的人,都有自己对这场运动的理解和切入点,也就是说有自己对个性解放的理解。当时,郁达夫远离运动中心的北京,他是从自己在日本留学的切身感受来理解个性解放的。郁达夫在日本时就是一个很狂热的“个性主义”者,他从人最基本的自然要求切入,呼唤被封建礼教压抑千年的人性。我们在读作品时有没有发现,主人公每当产生欲望或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后,而且他也没有伤害到别人,可他总是很痛苦,自责、羞愧,觉得自己是在犯罪、是一个最下等的人,最后是因羞愧而自杀。这本来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甚至弄得要自杀?这就是他从小接受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与正常人性要求产生矛盾的结果。所以郁达夫认为个性解放应从关注最基本的人性做起,而这又是与传统道德最相撞的一点,也是一般人不敢做的一点。

2、郁达夫的心理性格。郁达夫三岁丧父,童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和孤独,使他形成一种内向、忧郁的心理性格,这种心理倾向的人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和细腻,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郁达夫的忧郁使他经常严厉地内省,自已折磨自己,但又渴望把胸中积郁的苦恼烦闷倾泄出去,他特别欣赏卢梭“回归自然的精神和真率的气质,他很推崇卢梭的《忏悔录》,认为它是一部以雄伟的文字和特创的作风,赤裸裸地将自己的恶德丑行,暴露出来的作品。卢梭认为:装饰对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善良的人乃是一个喜欢赤身裸体上阵的角斗者,他鄙视一切足以妨碍他使用力量的下流装饰品,以及大多数只是用以遮掩身体上的某种畸形的下流装饰品。很显然,郁达夫是赞同卢梭的这些观点的。

变态的道德行为是不可取的,但问题是,正人君子们一方面促使着人正常的情感、天性走向变态、畸形,另一方面又要穿上庄严的礼服,努力装饰自己,并以“完美、高尚、圣洁”来赞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揭示人性的变态、畸形,反而就具有了某种道德革命的意义,是对虚伪礼教的挑战,也是在引起人们对自我的关注。

三、郁达夫小说创作的成就、特点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郁达夫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这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

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郁达夫对现代小说的贡献与影响

郁达夫对现代小说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他以自叙传小说的模式确立了中国20世纪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并创造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和前期创造社的作家都信奉法朗士关于“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说法,他们的文学生涯又大多开始于在日本留学期间,当时正流行的佐藤春夫、田山花袋以及葛西善藏等的“私小说”(身边小说)给他们提供了现成的学习榜样。虽然这种自叙传小说并不等同于自传,但作品中的人物、人物的经历,特别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都是作家自己内心世界的赤裸裸的袒露。以真情告白的方式,倾诉自己心中的情感,以唤起读者的共鸣,既是这类作品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也是吸引众多文学青年争相效仿的主要原因。这种用真情倾诉方式塑造出来的作品主人公,也同样具有感人的真实性,他们与当时社会上许多年轻的知识分子一样,都曾受过新式教育,具有科学民主思想和文化知识,但在社会上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多余人”。在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中,最能体现他所受到的中西文化的深刻影响。无论是“我”,还是“他”,也无论是“于质夫”、“老郁”、“文朴”,还是古时的“黄仲则”,也都是作家自己的化身,是传统的“才子佳人”或“倡优士子”模式中才子名士的现代翻版,也是屠格涅夫《罗亭》和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中国制造。他们是理想的幻灭者,是现实的失败者,剩下只有一腔热血和满怀的爱情,然而,当他们的热血和爱情无处倾洒时,最后也在精神的严重扭曲中成为了性爱的变态者。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不仅在于形成了自叙传的基本模式和创造了“零余者”的独特形象,而且还在于具有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与感伤的情调。无论是日本的私小说还是中国的自叙传小说,都是抒发作家心中情感为主的一种小说样式,因此,它不重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的安排,只是一味地倾泄情感,一篇小说,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都是作家的情绪,这情绪就像一条河流,一条沸腾的河流,是生的颤动,灵的叫喊。在结构上,以主人公为中心,具有单纯而松散的散文特征。而在语言上,则又具有主观性和跳跃性的诗歌特征。在《沉沦》和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这样的文字几乎是俯拾皆是:

槁木的二十一岁!

死灰的二十一岁!

我真不如变了矿物质的好,我大约没有开花的日子了。

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无法让他唱出欢快的歌声,只能抒发自己的内心苦闷,因此,他的这些用诗化的散文、或散文化的诗写出来的文字,不能不呈现出一种病态美或感伤美。作者曾说:“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惨酷,军阀专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故国的陆沉,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女一般,毫无力气,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了许多非难的《沉沦》”(郁达夫:《忏余独白》)。虽然周作人凭借自己在当时的威望,为他挡住可以把人淹死的唾沫,但人们仍然把他视为“颓废派”的代表,以至于十多年后,郑伯奇还在为他辩护:“郁达夫给人印象是‘颓废派’,其实不过是浪漫主义涂上‘世纪末’的色彩罢了”(郑伯奇:《中国新

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后来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几经变化,其总趋势是从以《沉沦》为代表的“病态美”,向以《春风沉醉的晚上》为代表的“感伤美”,再向以《迟桂花》为代表的“宁静美”转变。

第五篇:鲁迅《呐喊。彷徨》背景

呐喊 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 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写于1918——1922年“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说他“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勇敢直前。作者创作《呐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悼于前驱。他应《新青年》编委的约请,“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彷徨》:《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回来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人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载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精选5篇)

    鲁迅呐喊彷徨读后感鲁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的,他就是揭露世人真面目的鲁迅,他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带领一批批莘莘学子走上了真理与正义的道路,是当时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师......

    鲁迅《呐喊〉〈彷徨〉的开头艺术浅谈(样例5)

    鲁迅《呐喊》《彷徨》的开头艺术浅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呐喊》、《彷徨》,其开头艺术千变万化: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式,有曲径通幽引人入胜式,更有自始至终......

    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呐喊》自序

    胡慧琼南昌二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序言的文体知识 2、汲取信息,明确《呐喊》创作的缘由及《呐喊》的创作经过。 3、学习鲁迅反抗绝望,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对鲁迅《呐......

    论鲁迅小说(样例5)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摘要: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对看客现象的揭示和批判,是他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 这一切都源于他作为文学启蒙这一使命感以......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陈丽丽 提要:本文试图突破前人从表现方式、艺术特色、结构功能等方面对鲁迅小说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的局限,从一个新的角度——心理叙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

    从呐喊看鲁迅的心声(最终5篇)

    从呐喊看鲁迅的心声 ——唤醒民众 摘 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高扬时期。鲁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余华:从鲁迅的小说说起

    余华:从鲁迅的小说说起(转载资料:浙江人文大讲堂)余华:从鲁迅的小说说起从窄门走向宽广--从鲁迅的小说说起写作很奇妙,就像人生一样,一个人也许会在宽广的道路上越走越狭窄,但也......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合集5篇)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仇国胜 200403003232 内容摘要:鲁迅一生著作很多,但从小说而言,不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而在一共三十余篇小说中,他塑造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