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文言小说《怀旧》看鲁迅的初声吟唱 - 副本(大全)
一曲《怀旧》哀不幸
初声吟唱启天明
-----------------从文言小说《怀旧》看鲁迅的初声吟唱
摘要: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怀旧》作为他最早的一篇小说,以其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真实地再现和反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从此拉开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的序幕。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性和创新性,它借小说革新,呼唤着新小说的诞生,为革命思想启蒙作了有力的探索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怀旧》是从晚清进步的遣责小说通向五四文学革命,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之作,具有开启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言小说 初声吟唱 辛亥革命 思想启蒙 历史教训
《怀旧》作于鲁迅归国次年(即辛亥年)冬,最初发表于1913年4月的《小说月刊》。它是作者最早的一篇小说,也是唯一以文言文写就的作品。小说以冷静的现实主义笔法,较为真实地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现实,有着独到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不过,这篇《怀旧》所受到的关注,相对于鲁迅其它的小说篇章,以及众多杂文而言,可谓鲜为人知,备受冷落。
作为中国新文化的先驱,鲁迅把文学看着改良社会、人生和斗争的武器。其作品一开始便与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关注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对中国旧有封建陈腐思想和传统观念进行深刻的剖析与鞭挞,表现出浓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进行社会变革的强烈要求。“揭示痛苦,引起治疗的注意。”作者把向民众进行革命启蒙思想教育,改造国民性、唤起同胞的觉醒作为其小说创作的宗旨。他的这篇《怀旧》与后来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有着一种剪不断的血脉联系,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抑或艺术风格上,都体现了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呐喊》、《彷徨》的许多篇章在内容题材的构成,以及表现手法上,都可以从《怀旧》中找到渊源。
一
一九一一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国。小说《怀旧》并没有盲目陶醉于这场革命的胜利喜悦之中,它通过描写辛亥革命风声在中国南方某偏僻小镇激起的微澜,反映出了那场资产阶级革命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势力这一历史事实。鲁迅早期小说“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的实践,就由此拉开序幕。
小说从一个学童的眼光和感受,去透视了辛亥革命在豪绅金耀宗和“吾”师秃先生,家仆、乡邻等各阶层中所引起的不同态度和反响,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辛亥革命的世态图画,揭露了乡绅土豪及其帮闲文人的投机、卑怯,愚顽,同时也嘲讽了乡镇居民的庸人自扰,富家姨太太的荒唐可笑等。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插曲,太平天国时代替地主看门的赵五叔和帮佣吴妪,在主人逃走后留守以抗拒太平军,因而落得死亡的结局。作为最底层的贫民百姓,就其社会地位而言,本应追随太平军去获取自已的政治经济和人身权利,相反,他们却努力维护那本应砸碎的封建枷锁和自己悲惨的生活现状,对这场革命视之如大敌,抵死抗拒隶属于本阶级的并帮助他们摆脱苦难的武装力量。到了辛亥之际,身处下层的民众对革命同样如此,当革命的消息传来,大家竟懵里懵懂地误为又是发生了“长毛变乱”,众皆恐慌逃难,当金秃二人探得真情,而自嘲先前的惊慌失措时,雇工王翁、女仆李媪和围聚“吾”家的农民,也都相随哄笑而散去。他们同样主动积极地附和地主阶级,愚蠢地把革命视为异类和叛逆,甚至用“长毛初来时良可恐,顾后则何所有”的历史来推论眼前这场革命不足为功。中国新兴革命势力的浴血奋战,只给那些不明真情与尚不觉悟的农民佣仆们,晚间纳凉增添一点“长毛”稀奇古怪的传闻轶事和“新乱”的谈资,只勾起他们对旧事的追怀,只引发他们昔日的自豪与荣耀。
《怀旧》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即辛亥革命并不为广大下层农民所知晓,他们对革命采取了一种冷漠、抵制,甚至仇视的错误态度。从作品我们清楚地看到,存在于那些朴实的乡村劳动者身上的是非不论,敌我不分的可怕的精神病态。群众的这种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它在过去的封建社会,特别是长期处于落后闭塞的中国广大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和严重。
鲁迅最初怀着极大的热情迎来了辛亥革命,然而胜利后的景况令人大失所望。白旗“貌虽如此,内骨子依然是旧的,因为还有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朝花夕拾》)皇帝和清朝统治者虽然被赶了下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并没有结束,篡国复辟的风潮迭起,封建经济和封建思想并没有被摧毁。人们满眼看到的是,中国社会依然如故被剥削阶级所控制的这一严酷现实。于事实面前,鲁迅意识到辛亥革命的流产和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归于了失败,进而对这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开始了认真的观察与思考。鲁迅把人民是否觉悟和革命是否符合人民的要求看作成败的重要标志,没有实质性的社会变革,任何朝代的更替或改头换面都不是革命的真正目的。在未庄人们既看不到革命党人的纲领宣传,也没有发现革命组织和行动踪迹,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怀旧》中人们从金秃二人那里探得革命真情一样,举人老爷的逃难竟成了未庄人知道革命消息的唯一来源。无怪乎“阿Q们”对革命全然不知。当时民众对革命陌生的程度,是着实让人吃惊的!这正是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民众不理解革命,要求革命却缺乏觉悟的真正原因。觉悟毕竟不是天生的,是需要通过革命过程的启蒙和教育来逐渐形成,没有群众的觉悟和群众的支持,无论革命者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脱离群众,不能唤起和发动民众,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严重失误和致命弱点。也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结局。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的封建压迫和精神奴役,是世所罕见的。建立在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之上的封建正统观念、等级观念,纲常伦理道德,中庸保守等一套完整的封建思想,已经牢牢地把广大人民塑成了愚昧、冷漠和自私的机器,剥削阶级不仅统治着全社会人的肉体,也统治了整个社会群体的灵魂。《怀旧》中,群众这种身受压迫而不自觉,饱经苦难却不自醒,盲目维护既存现实的极端愚忠,使中国广大农民命运的悲剧色彩更为浓烈。作品对国民弱点与劣性的忠实刻画,民众这种重压之下自得其乐的“恣睢”和辛苦麻木人生状貌绘写,寓托着多么强烈而复杂的情感!鲁迅对当时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怀疑和否定,还有启蒙愚昧和对全新理想人生的向往等现代意识,在这篇小说中已开始展露和绽放出来。这是作家在创作中与众不同的特殊贡献。
《怀旧》所表现出的群众的愚昧、麻木和对革命的不理解,在鲁迅后来的《呐喊》、《彷徨》里得到了广泛的铺展和深入的发掘。作为处在社会底层备受蹂躏的广大人民,从根本上是欢迎革命和想投身革命的。一方面,对极端生活痛苦长期忍受的闰土们,已经变得苍白无力和完全听认于命;另一方面,虽然难以承受的剥削压迫使农民不得不向往革命,但王翁那种“打宝”发财的物质贪欲也发展成为阿Q式的报仇、发财、讨老婆,“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极端虚妄,自私与堕落的个人主义思想。阿Q式的革命既没有对土地的愿望,也没有对政权的要求,更缺乏对革命性质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植根于谋求私欲土壤而产生起来的,目光短浅而愚蠢的革命观,正是小生产者遍布城乡的旧中国国民灵魂的病根所在。鲁迅抓住这一时代特点,在小说《怀旧》、《呐喊》和《彷徨》中创造出一系列典型人物,对这些不觉悟农民和已经觉悟了的知识分子的革命及其遭遇描写,形象而中肯地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鲁迅小说的革命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鲁迅在揭示“愚弱国民的魂灵”的同时,苦苦探索和寻找革命的前途和出路。长期逆来顺受,缺乏是非观念,丧失自主意识和斗争精神的广大民众,灾难深重却如铁屋般死寂和黑暗的专制社会,这就是作家当时所目睹与痛切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作家多么希望中国民众能放眼世界发展潮流,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摆脱那沉重的传统桎梏,冲破和抛弃人们头上的精神枷锁,走向一个全新的天地。“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狂人日记》),要真正改变这种人们不能不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又缺乏民主革命觉悟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何等艰难!特别是《怀旧》里面昔日助纣为虐,帮助官府截击太平军的众乡民与《药》中那个蘸满烈士鲜血的人血馒头,更触目惊心地向人们展示了民众的原始愚昧与革命的严重冲突。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对启蒙主义的思考更趋冷峻,像《彷徨》中吕纬甫、魏连殳和涓生等这些觉醒的知识分子,其新的思想价值观在与封建伦理道德碰撞和较量中,最终也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苦闷、虚无和寂寞的境遇,他们最终都逃不脱封建思想的重重包围和残害,逃不过悲剧的命运终点。在这些担负着启蒙重任的人物形象中,融进了作家对启蒙主义的怀疑,它反映了在没有找到共产主义思想这个斗争武器之前,鲁迅作为一个启蒙者所感到的历史性悲哀。即便如此,民众的觉醒以及发掘蕴涵于他们身上的巨大革命力量,却始终是鲁迅首肯并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这却是与革命完全相通的,是革命的第一要务。如果不唤起民众,将革命变为劳苦大众自觉的行动,革命断没有成功的希望,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堪忧。爱之心切,恨之亦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深叹惋,寄寓着鲁迅满腔的忧国忧民之情。
鲁迅满怀忧愤地描绘出自古以来“要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种人生的同时,又热切期待着“中国历史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的出现,把进化的希望寓托于未来新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在小说《怀旧》中,饱含热情地描写了一个聪慧敏锐,生性活泼的小学童对窗外自然人生的热望,在这个比那些顽冥不化的成年人要率真、清醒得多的孩童身上看到了新世界的一抹曙光。但是作家不满死气沉沉的私塾教育,篇未“惊噩梦”一笔,使我们看清陈腐的封建教育制度进一步走向了没落与死亡。鲁迅对少年闰土的挚爱,对《社戏》中孩童那纯朴自然,勇于助人的活泼天性的赞美,以及对渐受社会污染的幼小者的忧虑,都可以在《怀旧》中找到共同点。在“救救孩子”的隐隐呼声中,寄予了作者对孩童纯朴天性遭受压抑的深切同情与呼唤!
二
从日本留学归国的鲁迅,以进化论、人本主义为武器的思想特征和以启蒙主义、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观已基本成型。同时,外国文学为鲁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有力的表现手法,其创作特色指向,也由于学习借鉴,以及翻译出版《城外小说集》而基本形成。其创作个性的诸多方面,都在小说《怀旧》中得到了展示,并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定型化趋势。
在艺术上,《怀旧》率先尝试了“不为常俗所囿”的西方近现代小说技巧。正如捷克学者普实克所说的“用忆童年经历的形式叙述故事,以及故意不去发展故事情节,这是十分新颖的成份;然而这篇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的最大区别,还在于记录这种无关紧要的谈话。”(《国外研究论集》)。首先,作家用叙事口吻,采取回忆式的内视角方式,以书房和青桐树下为中心,绘出一个个社会人生场景,将众多生活——现实人生与心理幻觉,太平天国的历史事件与辛亥革命的眼前现状交织一体,展现出普通民众那种“辛苦麻木”的悲剧式生活。这种用心理时空代替物理时空的现代小说结构方法,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以情节故事为框架的平铺直叙程式,节省了许多繁琐的铺叙联结文字,从而使需要表现的内容鲜明突出,增大了短篇小说的思想容量,而且富于抒情的情调。其次,《怀旧》突破了中国小说重视情节因素的老套,不以讲述故事为主,而是以展现生活,刻划人物性格为重点;不以情节曲折、故事离奇取胜,而是截取了生活的若干横断面,将创作的重心置于人物性格塑造,场面描绘和作者主观意绪情感的表现上,深化了作品对辛亥革命脱离群众,以及对民众非人生活批判的主题。又由于作家对学童“吾”心理的准确把握,并利用其简单幼稚地对众多社会现象所作的推理谬误,产生了一系列误会、荒诞和夸张变形,使《怀旧》在沉重、灰暗和冷峻压抑中又呈现出许多喜剧因素。但是,由于鲁迅那种“衰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基调是那样的浓郁,以致于这些喜剧因素最终带给人的是“含泪的笑”。《怀旧》中这种第一人称的使用,人物性格塑造和心理描写,以及圆熟的讽刺写作手法,成了鲁迅以后小说中的惯用技巧。特别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对“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把握与抒写,已经达到了运用自如和淋漓尽致的地步。
《怀旧》是在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土壤上萌生起来的,具有举足轻重、独具慧眼的力作。这篇小说已经褪去了革命时期狂飚似的热情,而代之以反对专制暴政的冷静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它是鲁迅小说“古为今用”和“外为中用”的心血结晶,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创新,它借小说革新,呼唤着新小说的诞生,为革命思想启蒙作有力的探索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怀旧》是从晚清进步的遣责小说通向五四文学革命,高扬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因而它在小说史上具有开启性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充分肯定《怀旧》的同时,无需讳言,也要看到作品的文言形式,既妨碍了对历史大动荡时期复杂社会生活的全面深入表现,也限制了自己对丰富人生阅历和精深社会见解的自由表达,限制了这样文情并茂、引人深思的佳作的普及传播。从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趋势来说,白话小说取代文言小说,实属必然。
参考文献:
[1]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第一版。[2] 乐黛云主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大出版社1981年版。
[3] 叶子铭、丁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2期。[4]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第二篇:从鲁迅小说看细节描写的特点(最终版)
从鲁迅小说看细节描写的特点
宋平山
(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22)
【摘要】鲁迅的小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奠基作,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超群绝伦,堪称典范,故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的剖析,来探讨和总结细节描写的特点。
【关键词】细节 描写 特点
细节描写是记叙性文章和文艺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景物场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作者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超群绝伦,堪称典范,故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剖析,来探讨细节描写的特点。
从写作和欣赏的要求来看,从对生活细节描写的选择,运用及加工过程来看,从细节与其他文学要素的联系,区别来看,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精细性、特征性、整体性和丰富多样性。这些特点对于每一个细节来说,一方面各有侧重,一方面又密切联系,具有可塑性。
1.真实性.真实性就是作者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必须是撷取于生活,用以表现生活,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从而成为艺术的真实。可以说真实是细节的生命,没有细节的真实,就不能给人以高度的真实感。恩格斯指出:“椐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恩格斯是把细节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因为“越具体的所在,就要求越高度的细节上的真实。”〔2〕而且只有真实,才能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才能产生认识生活的指导价值和教育作用。
鲁迅先生是非常注意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的,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失去阿毛以后,逢人就一字不变的叨念着:“我真傻,真的……。”这一细节便将失子的打击带给祥林嫂精神的痴呆和内心的哀痛准确地表现出来了,比写她呼天唤地的恸哭更真实,更感人。这是因为祥林嫂历尽艰辛磨难,欲哭无泪,欲诉无词,只好重复这一句话。小说中对祥林嫂脸部的细节描写也是非常真实准确的。起初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后来是“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最终是“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或者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三次对祥林嫂脸部变化的细节描写,极真切地绘出了祥林嫂这个不幸妇女的苦难一生。
细节反映的真实,使鲁迅小说中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故穷形尽相,令人信服,这是形成鲁迅先生严峻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主要方面。“可见,现实主义重视细节的真实,一来是为了加强真实感,而更重要的却还是为了要更好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离开了这一根本的目标,细节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3〕
2.精细性.细节不同与情节,情节往往是连贯性的完整事件,它要完成的是性格的整体。细节则着重表现完整事件的某一侧面,性格的某一局部特征。它要对景物和场面进行细致入微地描绘,对人物的外貌和每一个神态、动作、每句话、每种心理精雕细凿。所以,细节讲求一个“细”字,它重要的特点就是精细,包括着三层含义,一是“细腻”、二是“细小”、三是“含蓄”。细腻,即细节描写必须是精雕细凿,细致入微的。诚如 亚里斯多德要求的那样,“诗人在安排情节,用言词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应竭力把剧情中情景摆在眼前,唯有这样,看得清清楚楚——仿佛置身于发生事件的现场中。”〔4〕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描写都经过一丝不苟的严密构思,细腻的描绘。《药》中描写围观的人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伸”一“提”把人们的神态和体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把人们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细小,即描写对象小,是人物、事物、环境、事件的一个细小部分。想要细腻的描写事物,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势必要从小处写起。鲁迅先生就很善于从大处着眼,细小处落笔。如写祥林嫂的篮子、破碗、下端开裂的竹竿;老栓家满幅补丁的夹被,阿Q的毡帽,六斤捧着的有十八个铜钉的饭碗,…… 这些东西看来是极细小的,在小说中俯拾即是,仿佛是作家漫不经心的抛洒,但是他们都在特定的情景中适应着不同性格的特征,渲染了这些人物的生活和思想。
含蓄,指细节描写既“细”又“精”。它笔触精益求精,表意含蓄隽永,寓丰富于细微,以小见大,能够引人品尝无穷的弦外之音。《故乡》的结尾处有一段既生动形象又含蓄深沉的心理细节描写。“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里不仅蕴含着鲁迅先生能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相信农民一定能走出一条解放的道路,希望广大农民得到解放的强烈愿望,而且意味深长,富有人生哲理,所以长期为人们传诵。我们由此看出,含蓄的细节描写,由表及里,富有吸引力,它有着深刻的寓意,很强的认识作用。
细腻、细小、含蓄构成了细节描写的精细性,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特征性.特征性就是说,细节描写要着眼于人物,环境,事件的个性,善于抓住个别特征。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是千姿百态的,都有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点。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由于地位,社会经历,民族和地位习俗,职业,文化教养和个人习惯的差异,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特点。细节描写就在于抓住这些个性特点,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些差别性和特殊性。
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只要在头顶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5〕鲁迅强调了只能给阿Q带毡帽,因为只有毡帽才符合阿Q这个贫苦农民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才能传神。鲁迅先生这句话不仅提出了细节描写必须真实的要求,而且揭示了特征性细节对于塑造典型形象来说是何等的重要。阿Q的典型性正是包含在毡帽、瘌痢头、辫子,以及忌讳别人说蜡、光、亮之中;包含在处处吃亏,又处处能用“儿子打老子”的话语和想法来安慰自己之中;包含在跪着向吴妈求婚,偷萝卜抓住时的无赖言语之中;包含在打不过王胡,只能和小D打个平手,却去欺侮小尼姑之中;还包含在公堂上画押,赴法场唱戏之中。正是这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出阿Q所特有的性格。
4.整体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细节孤立的看,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可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完整画面,对于整个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正是由它们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品,如果缺少了他们,就会使人物形象受到损害。这就说明,细节描写在作品中不是孤立的,它们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使描写对象得到生动,形象,真切的表现。
《**》里赵七爷这个形象,就是通过“辫子”细节的演化过程刻画出来的。辛亥革命,“赵七爷将辫子盘在顶上,象道士一般。”张勋复辟的消息传来,他又将辫子放下来,显示出“光滑头皮,乌黑发顶,”并且恶狠狠地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来吓唬农民。最后“辫子军”失败了,他只好把“辫子又盘在顶上了。”通过辫子的盘上,放下,再盘上这样几个细节描写,把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代表人物赵七爷的顽固而没落,凶恶而虚弱的面目暴露无疑。如果单独地看某一细节,这个人物的性格就反映的不全面,不鲜明,不突出。也是在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写九斤老太婆七次“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立体地表现出她
不满新生事物,留念旧事物的顽固态度。与小说中赵七爷的“辫子”相配合,构成了一幅辛亥革命后农村的风俗画。
以上这些细节描写是推进式的,几个细节有连续的作用,彼此牵引,相互辉映,步步推进,融会贯通,充分体现了细节描写的整体性特点。
5.丰富多样性.“生活的细节则象是浪花飞溅似的,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样式。如果不能容忍许多曲折独特的细节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势必影响某些作者不能创造性地处理丰富多彩的题材,而总是满足于‘一般的情节’。结果就会使这部分作品减少了光辉。”〔6〕这就是说,世界气象万千,生活丰富多彩,人物纷繁复杂,要求艺术细节也应当是绚丽多姿的,细节描写的形态和方法应当是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可以从动态的,静态的方法去写;也可以用上比喻,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就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动态的。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吃茴香豆,先写他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后,眼睛都还望着他的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他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一段动态细节描写既写了孔乙己的动作,又写了他的语言和心理,非常生动形象。
静态的细节描写,如《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书房,“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 ‘寿’ 字。”“一边的对联已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案头上放着的“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这些环境描写展现了封建势力代表鲁四爷书房的陈腐,残缺,散乱。
上面,我们剖析了鲁迅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一些特点,不难明确细节描写对于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很好的研究,总结,借鉴。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2页
〔2〕 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第260页
〔3〕 秦牧《艺海拾贝》第51页
〔4〕 《诗学.诗艺》第55-56页
〔5〕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177页
〔6〕 秦牟《艺海拾贝》第48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in Lu Xun’s Novels
Songping-Shan
(Xichang college , Xichang, Sichuan, 615022)
Abstract :The LuXun’s novels are the foundation works of new literature history inChina , in which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is preeminent , and is called a typical model.This essay attempts to delve further into the desvription of detail , summari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by analying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of LuXun’s novels.Key Words: Detail;Description;Characteristics.
第三篇: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
从《边城》看沈从文小说对人性美的追求
摘要:《边城》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只剩下翠翠一人在无望地期待着。同时体现了湘西世界的山水美、人性美。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人性美
提纲
一、纯美爱情
二、邻里亲情
三、手足亲情
总结
参考文
注释:
第四篇:从《伤逝》看鲁迅爱情观
《伤逝》读后感—鲁迅文学背后的爱情观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在决定着他们只有分离才能开辟新的道路时,他又意识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这个时候他有一丝不舍,其实,他早预到子君没有了他,只有死。因为子君“她自始自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就算这样,涓生还是因为早晨的时间多,而计划在闲谈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个隐形的坏孩子,把那翻在心里折腾过的“所谓不虚伪的真话”对子君说了出来,而子君听后“她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却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涓生這才意识到当初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恐怕是错误了,因为子君“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
再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如此经典的场面在21世纪已经视为珍宝,更何况在那个世俗的年代。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其实我也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很明显,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可恨的是,这个时候涓生并没有显示出在分手时“所谓真话”的勇气,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种“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那么他当时更应该对子君讲出他的心态,似乎在后来的描述中,他的各种对子君不满情绪他都有所隐瞒,当然除了分手那一次来了个真实的。如果在当时寻住所的路上,他也来个真实的表白,或许会让子君明悟一些,或许将不会有后面的草率同居,更不会淹没子君死的悲剧。因为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子君的爱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执着,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爱情。
于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在开始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别。子君是義無反顾的,从他们最初交际半年时的对话,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我是我自已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直到面对涓生热烈地追求,她果断地舍弃家人,将整个社会抛在身后,毅然地跟着涓生。这是一种对社会的背叛,是不符合大众化的,是当时那个时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却坚强地选择了那样没有退路的爱,其中的勇改和无谓又岂是你我能体会的?但涓生最后却用“所谓的真话”把她推向地狱,虽然文中没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当初他们同居时,她的叔子已经不认她做侄女,可见家庭反对之强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订终身、未婚同居,这诸多罪状,还不够她死一百回吗?这便是涓生悔悟时说的“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她
了”,这重担也便真的“压”死了子君,毁灭了涓生赎罪的机会,完全破灭了他们的爱情。从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负责任,自私阴暗,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的一惯写法,不同的是,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点的阴暗面。
继续进入他们的同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涓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心理描写中,文中用了一个情态副词“渐渐”,写出了时间的流动性,这里似乎也暗喻着涓生的爱情观随着时间而变化着,也意味着激情过后浪漫不再的趋向必然。于是,在锅碗瓢盆的真实生活中,涓生不满子君“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样的生活似乎与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实就現實来说,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见涓生同居之前并没有细想过,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冲动以及不负责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为着“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而不乐。环境總是會改变著一个人,在那个时代的妇女终是不能完全独立出来,之所以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满“全职太太”,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熏得“庸俗不堪”的男人们的真实写照。为什么现代女性总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会,是否她们都曾猜透过子君的悲剧起源呢?人原本是一个个体,即使你是多么地爱对方,你也不能将自身溶纳入爱人的骨髓,只有爱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应付不变中的万变,才不会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爱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怜境地。
在涓生失业的心态變化里,他因为子君频频催他吃饭,而“在坐中给她一点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說教讓她明白之后,却又因不定时吃饭,菜冷而苦恼,甚至想着“自觉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读到这里,我有些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为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已。在我看来,子君爱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烦碎依然是那么可爱,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没有说”。反倒是涓生自已以为子君“大约很不高兴吧”,涓生因为失业环境的改变,因为生活的节拮据,而自以为是地猜想着子君的变化,这在后面的日子突出地更为明显。“我终于从她言动上看出,她大概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认识似乎只是浅薄了起来”。这里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这也便是他亲手毁灭的过程,因为他没有战胜他自已。
以至于后来,只有逃出家门,“终于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而这天堂原来也只是为着“装着两个铁火炉”,并非为了看书的高尚。更说他出走的心态,“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里去呢?”这又一次体现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领略冰冷的颜色”,在意识到子君“很带些恐怖的神色”时。难道他没有想过,他的出走只会让子君更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个抛弃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里去呢?深爱着涓生的子君面对男人的变化,依然温顺地守着那个家,“近来也间或遇到温暖的神情,但这却反而增加我的苦痛”,凭着子君对涓生的爱,这小小苦痛变化又怎能逃过她的眼睛,于是“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
这一长段有许多涓生的心理描写,雙方一直按照心里的猜测来对待对方,看似温情,你为我想着,我为你想着。其实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无论涓生心理活动是多么矛盾、挣扎、无奈,但他却一直未向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勾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慮著“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她应该决然舍去”。在这里他又是用了“认为”二字,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着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怜的子君面对这变故的到来,也“只有沉默”,我想在这個時候,以子君的聪明,她已经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离开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选择了沉默,以惯有的温顺成全了涓生的“伟大”,尽管她“瞬间便又苏生......在饥渴中寻找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她“寻求”着却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为她一方面想着曾經与涓生的恩爱,似乎还幻想着会有转变的奇迹;另一方面却对涓生的绝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视这残酷的真实。令到涓生在最后时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这里,涓生似乎还存着一些良知,最后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给挤兑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动,离开了。涓生却只沉浸在“我预感到这新生面便要来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这种近乎轻松的心态,令到我认为他后来对子君死的忏悔都含着虚伪的成份。再则,在子君活着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子君的死。而当有人告诉他子君确实死了时,他却惊得没有话,还不自觉地问是否是真的?可见子君离开他后,他并没有真正为她的处境为她对他的全部的爱分析过。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这篇读后感写得特别慢,写着写着总是会停下来出神地体会一下他们的意境。我在个人感情里似乎偏向着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责着涓生,我脑子里一直闪现著最近一部电视剧的题目《与爱同生》。而子君在她离开人世的那一瞬间,是否也念过这个词呢?与爱同生!多么富有震憾力的坚强。
而涓生的爱情用现代化简单的词来概括,那就是,由冲动的爱开始再由理智的现实来结束,如此看来,在今天这个社会似乎也无可厚非呢?
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
第五篇:从《铸剑》看鲁迅
《铸剑》是收在《故事新编》中的一篇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问世后,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也一再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鲁迅书信集》第941页)《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鲁迅书信集》第1246页)所谓“塞责”、“油滑”,当然是自谦之词,但对《铸剑》特别喜爱,却是溢于言表的。这当然绝非无因,《铸剑》的确是鲁迅交织着自己半生的爱恨、凝聚着自己的全部血泪写成的。
鲁迅一生最反对两个东西,一个是锦衣玉食、残民以逞的反动统治者,一个便是卑躬屈膝、低眉顺眼的奴才主义。即使在自己的《遗嘱》中,他仍这样教导自己的家人:“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且介亭杂文末编?死》)鲁迅看不起那一套忍辱求全的折中调和。看不到这一点,不足以语鲁迅;看不到这一点,也不足以谈《铸剑》。
众所周知,《铸剑》根据的是《列异传》、《搜神记》等古籍所载的“三王冢”的故事。这则故事本来就充满了向反动统治者的复仇主义精神。试想:楚王命名铸剑师干将为之铸宝剑,剑成,不仅不赏,反将干将杀头,这是何等残暴!对这样的暴君能不报复、能不惩罚吗?干将的遗腹子赤鼻果然在“客”帮助下,用父亲遗下的雄剑和自己的头颅杀死了楚王,报了深仇大恨。这则复仇故事,本来就大义凛然;到了鲁迅笔下,就更加生动感人了。
《铸剑》为何写得这样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如前所说,这就不仅有赖于鲁迅对之题材的熟稔,而更得力于他的半生血火交织的斗争经历了。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他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自选集?自序》)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而天真的革命者。他深切地感到:“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娜拉走后怎样》)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秋瑾的被杀、袁世凯的大杀“革命党人”、“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至1926年“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值得注意的是,初稿1926年10月写成后,他没有马上拿去发表。1927年初带到广州后,他还在考虑,还在打磨。直到1927年4月3日,他才正式定稿、寄出发表了。自然,这篇小说也就表现了他到广州之后的新的观察、新的体验。而当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益表面化。“山雨欲来风满楼”,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3月20日的广州“中山舰事件”,舰长、共产党人李云龙的被杀害,正是这场大屠杀的信号和前奏。具有高度革命警觉性的鲁迅,更有把握地修改、定稿了他的《铸剑》,一篇优秀的历史小说便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