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药与祝福看鲁迅的孤独
从《药》与《祝福》看鲁迅的孤独
高中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和《祝福》,虽然来自不同的小说集,表现的主题也大相径庭,但是透过主人公的遭遇,我们或许都能从中窥见作者深深地孤独。
《药》创作于一九一九年辛亥革命前后,它的主题是描写群众的麻木与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是革命者不为民众所理解的悲哀。夏瑜因为群众的愚昧与不理解而被砍头,他的血却被用来当做治病的良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们需要的只是疗救身体疾病的药吗?就像鲁迅先生早年弃医从文一样,“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夏瑜是悲哀的,究其悲哀的根源难道不是因为孤独吗?他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在牢中还劝牢头造反的事,让茶馆中的人们听的义愤填膺,他对阿义的“可怜可怜”,竟让“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最后只能用“发了疯了”来解释,这样的不理解与隔膜,难道不是夏瑜孤独的体现吗?夏四奶奶去上坟,看见有人羞愧的不愿抬头,这是因为她对儿子行为的不解,这不也是夏瑜孤独的体现吗?夏瑜是“铁屋子”里先醒过来的那个人,虽然他竭尽全力想要唤醒身边的人,可惜他们都在梦中睡得香甜。《药》的结尾处,夏瑜的坟上多了一圈红白的花,那或许是后来者对他在天之灵的告慰,只是那花环是鲁迅先生为了“听将令”凭空添上的,是先生“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的做法,而现实中又何尝有呢?
革命者的孤独显而易见,而群众又何尝不孤独呢?华老栓为了儿子的病,怀揣着希望和对幸福的向往终于买到了人血馒头,茶馆的看客们热热闹闹的说他交了好运,可有谁想过他心中的苦呢?他唯一的儿子,他的血汗钱都没了,而生活还是要继续,他能向谁诉说呢?还有小栓,那样年轻鲜活的生命,还没享受过生活的美好,就这样在错误中死去,他不孤独吗? 《祝福》写于一九二四年,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看惯了城头变幻的大王旗,它的基调或许还要灰暗些。丧夫丧子被人嫌弃最后丧命的祥林嫂是主人公。第一次她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一人担当全部的家务活,“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时的她是不需要朋友的。第二次她走投无路又到鲁四老爷家。这回她是个有故事的人了,她头上有伤疤她心中有阿毛,于是鲁镇的人争相来到她面前,听她的“我真傻”,陪她留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或者刨根问底“你那时怎竟肯了?”,她也渐渐明白人们的用意,“就整日闭紧了嘴唇”。
或许柳妈可能成为祥林嫂唯一的朋友,可是这个善女人不仅给祥林嫂增添了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还把和祥林嫂的谈天传扬开去,成为鲁镇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祥林嫂在快要死时碰到了我,她象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而我却又很悚然,支吾着不知所以,打发走她后,就惦着“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了。
如果祥林嫂有朋友,如果有人真正关心她,如果她不是那么孤独,祥林嫂会死吗?祥林嫂不想死,否者她就不会多次到鲁镇讨生活,尽管她知道人们鄙薄她,厌恶她。可是她还是死了,为什么?为什么?是孤独,是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倾诉,没有人同情„„这样彻骨的孤独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
还有“我”,这个比康有为还新的新党。在旧历年前独自回到没有什么朋友的鲁镇,住在没有什么话说的四叔家里,即便回城“往日同游的朋友”也已云散。我害怕祥林嫂的问题,可是我又何尝没有满腹的疑问呢,只是我该向谁求助呢?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政局混乱,前途迷茫,各种革命者都还在摸索着救国的途径,改良的,民主的,保守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那条路才是救国的良策呢?作为先驱者的鲁迅,自己经历也看过了各团体的变迁,也亲眼所见流血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群众微乎其微的影响。他相信前途的光明和年轻人的进步,可是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却着实
有些灰心与失望,而这又是没有人可以言说的,只能“荷戟独彷徨”了。鲁迅先生并不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读者,只是在创作中这种思想者的孤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进入到小说中,让我们这些后人在为小说思考时,也为先生的处境而满怀敬意与同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孤独并没有使鲁迅先生消沉,相反越要先生“呐喊”,用他的孤独去拷问每一个有志青年的灵魂,是“爆发”还是“灭亡”,是要孤独终老还是要奋起一搏,试着去“创造个新的世界来”!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路了。”鲁迅先生就是那位最先上路的“漫游者”,这个孤独的开拓者最终带领大家来到了“新世界的绿色牧场”。那么今天我们这些后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请试着去体味一下先生的“孤独”吧!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马丽442000
第二篇:从《药》看鲁迅作品的对话艺术(精选)
从《药》看鲁迅作品中的对话艺术
秦皇岛市抚宁县第四中学杨志玲
叙述性的文字中,最难写好、最见功夫的要数对话。对话不但要起到叙述事件发展变化、交代线索脉络的作用,还要传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风貌,反映出人物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所以,对话艺术的教学是叙述性文字中高难度、高技巧的一环。
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伟大是多方面的,他的作品对话描写的凝炼、深刻、个性化的纯熟技巧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以,对话教学取材于鲁迅作品最恰当不过。
鲁迅作品很少有长篇大论的,就是在一些较长的对话中,其语句也往往简短精警,一般每句只七八个字,很少有超过十多个字的长语句。句子短,就容易口语化,就更象是在对话。要在短语句中议事、传神、达意,这是很不容易的,但鲁迅做到了。请看《药》开头华大妈和华老栓的几句对话: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
“唔。”„„“你给我罢。”
看来似乎都没能把话的内容完全说出来。要是让一般学生来写,话就不止这么多,怕读者听不明白,就什么都说。但说多了,有时反而不恰当,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间的关系。上面的对话如改为:“小栓的爹,你就去买人血馒头么?”就不恰当了。如改为更具体、更详细的话“小栓的爹,你就去买人血馒头来给孩子治痨病么?”就更煞风景了,也就不再是华大妈口里说出来的话了。
1华大妈,一个善良、怯弱、愚昧的小民,她此时此刻,满怀心事,对“人血馒头”、“痨病”这样的词语是非常害怕而忌讳的,她断不会这样说,何况此事是他夫妻俩早已合计好了的,只一提,彼此就心领神会了,自不必细说。因此,老栓的答语也只“唔。”„„“你给我罢。”就够了。下面当老栓把人血馒头拿回家时,夫妻的对话也一样很简短,只是“得了么?”“得了。”没有说出得了什么。因为那样的词语,是只有刽子手康大叔才说得出口的。在茶馆里,康大叔就当着华大妈的面嚷着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说得华大妈非常尴尬,只好搭讪着走开了。话如其人,在那个社会里,粗野、凶残的刽子手可以大叫大嚷,逞能惑众;而怯弱、愚昧的小民却只能轻声细语,话也不敢多说。人物的性格风貌,从对话里我们完全可以揣摩得到,这是非常成功的对话描写。
鲁迅作品对话描写的成功不仅在于凝练、传神、富于个性化,还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在《药》中,茶馆里背景人物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的一些平常的对话,也都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疯了。”——觉醒了的革命者对群众的愚昧感到“可怜”,哀其不醒;愚昧的群众却把革命者的觉醒当作“发疯”,疑其“疯”了。从中不难看出,革命者未能深入群众和群众的尚未觉醒,正是这场革命失败和群众依然生活在黑暗中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通过茶馆里的几个普通人物的一些简短、集中
而有气氛的对话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了,这就是鲁迅作品对话内容的深刻之处。
总之,熟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物,了解他们的富有社会内容的独具的语言,经常揣摩各种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这些是写好对话的必要条件。在这方面,鲁迅作品中的对话艺术给我们提供了良多的成功经验。
寄编者语
我是《中学语文》的忠实读者,多年来获益于贵刊的宝贵财富,又运用于本人的教学实践,可谓收获颇多。久蒙雨露恩泽,也时常产生”写点什么”的欲望,只是囊中羞涩,笔端拙劣,故而久未成文。今天斗胆一试,只想多向大家学习,恳请提出宝贵意见,如有可能,请予斧正。谢谢!
以下是笔者的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第四中学
姓名:杨志玲
邮编:066300
电子邮箱:fnszyzl@163.com
第三篇:从《祝福》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从《祝福》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作为一个民族性的作家,鲁迅的意义非同寻常。鲁迅去世后。他的遗体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书写着“民族魂”三个大字。新中国成立后,鲁迅一度被人们奉为“神”。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如今,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很大一部分人认为鲁迅作品不合时宜,鲁迅思想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解读鲁迅。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评判一位作家呢?要理解他就必须走进他的文章,走进他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本文就以《祝福》为例,从“祥林嫂”、“看客”以及“我”三个方面看鲁迅的现代意义。
一、从“祥林嫂”看国人的“奴性”
祥林嫂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旧时代劳动妇女形象。她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她是一个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迫害压制下,变为“非人”的“病态”的生命个体。她的这种“病态”在她一生中的几件大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祥林嫂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奴性”,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从来就不缺。鲁迅就曾经将中国的封建史一分为二地划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在鲁迅的笔下也从来不缺这种角色,比如闰土,比如阿Q。更发人深省的是这些角色不仅仅活在鲁迅的文学作品里,而且一直都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可能就是你、我、他。
所以,鲁迅在小说《祝福》里给我们塑造的这个被封建社会摧残的“病态”的祥林嫂形象,她不是一个个体形象,而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也不是死去的文学作品中的祥林嫂形象,而是一直活在我们生活中的“祥林嫂”。作者对她病因的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一直存在于国人骨子里的“奴性思想”,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小”来。
二、“看客现象”及再审视
在小说《祝福》里,作者除了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外,还给我们刻画了一群“看客”。
《祝福》里有这样的文字:“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是“狼吃阿毛”的悲惨一事在鲁镇上激起的“波澜”。人们是抱着“听故事”的心态来的。自然,“故事”一定要够曲折够惨烈才更吸引人。男人们“没趣的走了开去”,是不是说明在他们心里这故事没意思?女人们打心眼里看不起这样一个“不干净”的坏女人,流露出“鄙薄的神气”,但还要故作姿态地“陪出许多眼泪来”,表明着自己俨然的高尚。老女人却是拿祥林嫂的悲惨经历做着自己生活的调剂品,在别人的苦痛里抚慰着自己干瘪的灵魂,因为她们终究是“满足的去了”。
鲁迅曾说“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更可悲的是,这一切在当下生活中仍然不断地上演着。面对不良的社会风气,面对不公正的事情,甚至是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是不是太多的时候都在做着“旁观者”,做着“看客”的角色?我们是不是也曾经在咀嚼别人的“故事”中快意着自己的人生?
三、“我”与“鲁迅”
这里的“我”指的是小说中的叙述者。文中“我”的形象是一个在封建重压下刚刚觉醒的新派知识分子。我们要探讨的是,“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祥林嫂的死亡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而反观鲁迅其人。
小说不是纪实文学,文中的“我”当然不是“鲁迅”本人,但“我”的身上不可避免地有着“鲁迅”的影子。这就不能不说是鲁迅精神的可贵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国人总是喜欢拼命掩盖自身的不足,很难做到正视自己的弱点。而鲁迅却能拿起手中的“解剖刀”,狠狠地给自己几刀。这就是勇者的行为,是自救也是救人的行为。因为只有揭开伤疤,找到病根,才能给以疗救的希望。个人如此,民族亦如此。
综上所述,小说《祝福》让我们看到了鲁迅一贯的思想以及人格魅力,即正视现实的批判性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永远都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勇士。
作者单位
陕西省靖边中学语文组
编辑
薛小琴
第四篇:我看鲁迅的药
我看鲁迅的《药》
对于鲁迅,总有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第一次结识他源自课本,随着课堂上老师一次次滔滔不绝的描述越来越熟悉。然而他的文章读完后总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是我们未经历那个时代、也许是我们思考的不够。那些作品对于我竟有些生涩难懂。”那时的我想。
再一次捧起他的书,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呐喊。了解一个人才能更好的了解他的作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为他作品最好的概括。
《药》主要描写华老栓为了患痨病的儿子花尽积蓄去买“馒头”,而“馒头”独特的来历--那正是革命者夏瑜,用鲜血浇灌的人血馒头。以及由此在店里展开的一系列对话。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初读这篇文章时便被这一幕震撼到了。那到底是多么荒唐的一个故事,竟有人会傻傻相信沾有鲜血的馒头能治病。看着文章上描写的周围人群随意附和,不知不觉竟有些痛恨、厌恶起来。慢慢的了解下去,一遍遍仔细阅读,看到了另一个革命者不屈的故事,那是与底层不幸愚昧者截然相反的一种人,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他们在抗争,却得不到谅解与尊重;他们只会大声谈喧哗,却完全不明白自己才是最大的愚蠢者。
瞧,无知的人们!那个迷信、落后、没有同情心的老头。当夏瑜处决,他根本不想知道是谁,而是一心落在馒头上,他把孩子生的希
望完全寄托在了人血馒头上。那多么愚昧,最后换来的是孩子的去世。茶店内还生存着各样无知麻木的人们: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他们无不用言语、行动反映着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最可笑的是花白胡子,他喜欢奉承讨好人,逢人就说吉祥话,喜欢打听新鲜事,好奇心使他放下了尊严。年纪如此之大还要喊华老栓大叔,看着他们滑稽可笑的“表演”有些许同情。
看,夏瑜的悲哀!他为祖国奋斗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宣传革命却遭来毒打;在刑场上,是众人的冷眼旁观;在店内,被人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牺牲时鲜血被当“药”吃;就连母亲都为他羞愧,不愿当人面上坟。种种的不解,陪伴他的只有坟顶一圈红白的花。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无奈悲剧。
我想那不仅仅是麻木人们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那是对无知者深深地讽刺。文章的最后:只剩下两位失去爱子的母亲,在周围死寂一般的坟场上,无限的伤痛。
药是最苦最良的药。它苦的令人无可奈何、哑口无言,它苦的让人由希望到绝望;药是文中沾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是治愈痨病的偏方;药是精神食粮,能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鲁迅用他那独特的笔触语言,带我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社会。他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投射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发人深省。
汉语111班30号
竹芳
第五篇:药鲁迅
药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明、暗两条线索相互连接、交织、融合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主旨;
2、理解华老栓、夏瑜及人物群象,深入把握小说主旨;
3、理解环境描写对表达主旨的作用。
教学重点
华老栓等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夏瑜等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文体常识简介:
1、回忆小说的发展历程:
先秦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小说——明清章回小说——白话小说(现当代小说)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如何阅读小说:(1)了解背景
(2)理清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①抓线索
明线(主要内容),暗线(主题思想)②抓标题
(3)分析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肖像、神态、衣着)、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4)把握主题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小说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有关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景物等。社会环境: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
①渲染气氛
②交代时代背景
③烘托或反衬人物的心情
④揭示主题,为人物出场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二、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本文写于1919年4月25日,“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它是以秋瑾和徐锡麟的被杀为背景创作的。徐锡麟和秋瑾,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们都是浙江绍兴人,并都曾经留学日本,进行革命活动。1906年春,徐锡麟、秋瑾回国。徐锡麟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不久去上海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后来回绍兴,与徐锡麟办大通学堂。他们组织光复军,暗中联络革命力量,约定于1907年7月19日,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但因徐锡麟的活动已被清政府觉察,随时有被破获的危险,徐锡麟乃于7月6日乘学堂毕业大操之际起事,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攻据军械所,因弹尽被捕,当天被害。徐死后被挖了心,给清兵炒食净尽。接着,秋瑾被人告发,清兵于7月13日从杭入绍,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奋战力尽被捕,7月15日被杀害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鲁迅和徐锡麟、秋瑾是熟悉的,对于他们的遇难很激愤。
在此之前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带领民主战士发动了辛亥革命,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实行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辛亥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所攫取,1917年张勋又拥赙仪复辟;在北方张作霖、段祺瑞、冯国璋等军阀还在混战„„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有病是要吃药的,只有如此才有痊愈的希望。20世纪初叶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许多革命者和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寻找疗救中国的良药。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先驱者,他用小说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实。什么样的药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呢?他找到这剂良药了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小说《药》
三、初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给每一部分拟标题。
1、情节结构: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华大妈上坟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本文到底讲的是一个故事还是两个故事? 明确:两个。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夏瑜
以夏瑜为中心,把每一部分换个角度概括出来:
夏瑜就义——夏瑜血被吃——茶客议瑜——夏四奶奶上坟
3、这两个故事的交接点在哪里? 明确: 刑场——茶馆——茶馆——坟场
4、小说有两条线索现在能不能找出来了?哪条是明线,哪条是暗线? 明确:华家(明线)、夏家(暗线)双线连接、交织事物:人血馒头
两条线索通过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由连结到交织,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作者把华老栓一家的悲惨遭遇作明线,而把革命者夏瑜的英勇斗争作为暗线,最后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写,特别是选择华老栓的小茶馆作为主要场景,让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可以简明地表现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性格,使情节集中,结构严谨,更好突出主题。
四、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据说鲁迅写《药》的时候,受到了19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干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的深刻影响。这篇文章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下面给同学们念一念这篇文章。
做脏活的工人:你干吗来纠缠我们?你想要什么?你不是我们的人……走开!白手的人: 我是你们的人,兄弟们!
做脏活的工人:但愿如此!我们的人!你想得真美!你就瞧瞧我这双手吧,看他们有多脏!又是大粪味儿,又是柏油味儿,可瞧你那双手,白白净净的,它们有什么味儿吗?
白手的人:(伸出自己的手)你闻。
做脏活的工人:(闻手)真奇怪!好象是一般子铁腥味儿。白手的人:正是铁腥味,整整六年了,我手上戴着手铐。做脏活的工人:这又是为什么?
白手的人:这是因为,我关心你们的福利,想要解放你们这些庸碌的,愚昧的人,我起来反对压迫你们的人,我造了反……人家就把我关在牢里。
做脏活的工人:关在牢里?你何苦去造反呢?
[两年后] 同一个做脏活的工人(对另一个):彼得!……你记得吗,前年有那么一个白手的人跟我们谈过话?
另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记得呀……怎么?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你听着,今天要把他绞死呢,命令下来了。第二个做脏活的工人:他还造反?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还造反。
第二个做脏活的工人:啊……我说,是这么回事儿,米特莱兄弟,我们能不能把那根绳子搞到手,就是绞死他的那根;人家说,这玩意儿能给家里,带来大大的好运呢!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你说得对,应该搞到手,彼得兄弟。
下面请同学们随便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中的“做脏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怎么看?
双手白净的人,是一个革命者。因为他对“做脏活的人”说,“我是你们的人” 称他们为“兄弟们”;而且为了“做脏活人”的福利,解放这些“做脏活的人”,而造了反。
“做脏活的人”是下层民众,他们特点是“愚昧、迷信、麻木”,他们不仅对革命不理解,还要想方设法的弄到那根绞死“双手白净人”的绳子,因为那根绳子据说能给他们带来好运。
请你站在革命者的立场上,你觉得他们泉下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触?——觉得革命者泉下有知,会感到很悲哀。——为什么是悲哀,而不是悲壮?——因为革命者从事革命,本来就有死的打算,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他们可以无所畏惧。可是革命者为了民众的解放而死。民众不仅不理解,反而幸灾乐祸地要从中谋取一根绞绳。这就使得革命者感到悲哀,甚至死不瞑目。鲁迅说,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革命者为民众死了,愚昧的民众反而以为这个牺牲可以享用,这正是革命者的悲哀之所在。
如果要拍一部电影,你觉得最重要的道具是什么?——绳子。那么,《药》当中的关键物品就是那药——人血馒头。
通过刚才对《干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的分析,我们来分析《药》的主旨。这个故事很明显是一出悲剧,是谁的悲剧呢?
——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也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提问: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明确: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那么,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提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当然不高兴。
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没有。
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也没有。原因是什么呢?——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他们没有让把群众号召起来群众一同参与革命。
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麻木者的悲剧)。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
板书: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华老栓、康大叔、夏瑜、华大妈、夏四奶奶、华小栓、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刽子手、一群看客等。
一、分析华老栓形象:
找出对华老栓的描写,看看作者使用什么方法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
1、动作描写:
例:(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2)„„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看关键字,说明华老栓夫妻两人对这一包洋钱这样的态度——十分珍视、谨慎。为什么呢?这一包洋钱,是华家多少年心血的积累,他们要用这一包洋钱来购取他们一家人的幸福,所以这一包洋钱收藏得那样好,要掏半天才掏出来;这包洋钱是那样的难得,所以接这包洋钱的手是“抖抖的”;装入衣袋惟恐装的不牢靠,所以要在外边按两下。老栓万分在意、珍惜这包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人血馒头里,可以看出他们思想上的愚昧落后。(3)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
——胆小、紧张、害怕(善良忠厚)
(4)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 恭恭敬敬的垂着:对诈谝自己的刽子手毕恭毕敬(愚昧、不觉悟)笑嘻嘻:觉得儿子痊愈有望(愚昧)
2、心理描写:
例:(1)倒觉的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
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他的‘兴奋剂’是什么? 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说不定此时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他就成了华老栓爷爷。
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为有机会去买“药”而感到爽快、幸福。(2)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对人血馒头寄予无限希望,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愚昧、麻木)
3、有人说,华老栓最本质的一面是勤劳善良;也有人说,华老栓最本质的一面是愚昧麻木。你怎么看?
人物形象:旧中国一个勤劳善良俭朴而又愚昧无知麻木的贫苦劳动者。鲁迅对这类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小结:他是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可憎,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
二、分析康大叔形象:
文中重点写到康大叔的地方有几处?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1、康大叔的身份——关于刽子手与康大叔的讨论
文章正式出现康大叔这个人物的名字实在第三部分,这个人是第一部分“买药”中的刽子手吗?无论你觉得康大叔是刽子手,还是觉得康大叔不是刽子手,都要提出理由来。
首先认定康大叔与刽子手是一人的理由:
第一,两人都跟刑场相关联。第二,两人说话及行事都非常粗野、凶狠,可以从描写两人的一系列动词上及说话方式上看出。第三,两人都涉及“黑色”。“黑的人”就正是以衣服是黑色有,而康大叔则是“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判断康大叔与刽子手并非一人的理由:
第一,如果是一人,那么,在刑场上“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时,应当相认,康大叔应当能喊老栓的名字,像后来在茶馆喊“老栓”“栓叔”一样。第二,如果是一人,刑场上的康大叔也应当像后来在茶馆里那样“虚情假意”,那样“热烙”。可是刑场上交易却如同陌路人,根本不相识。交给华老栓馒头,收取华老栓的钱时,都非常野蛮、近乎凶残。可是后来的“康大叔”却明显有些“热情”,有些“人情味”。第三,刽子手明明收了华老栓的洋钱,可是后来康大叔在茶馆里却不承认,他当着那么多人居然对华老栓说“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可能是康大叔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避讳收了华老栓的钱。)当前学术界大多数人也主张二人合一,明确:康大叔——刽子手。
2、动作描写:(P5,买药部分)
——“喂”、站、刺、摊、撮 ——嚷、抢、扯、裹、塞、抓、捏、哼 ——这是一个粗鲁、凶残、蛮横、贪婪的人。
3、康大叔在茶馆
外貌描写——闯、披、散、捆、嚷——粗鲁、蛮横
语言描写——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盛气凌人
——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
小结: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三、夏瑜的形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
文章对这个人物形象没有正面刻画,而是通过他人言行侧面描写出来的。
1、刽子手的谈话
①榨不出一点油水——家境贫寒
②行为:关在监狱里还劝牢头造反;语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革命意志坚定,革命目标明确
2、试分析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
①小说写到了他参加反清革命,狱中英勇斗争,宣传革命思想,最后牺牲了个人生命,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语言等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②他讲革命道理,人们感到“气愤”;他在狱中挨打,人们“高兴”;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杀时,人们扯着脖子看热闹;他的血,被老栓当作为儿子治病的“药”;连他的母亲,也为他的行为感到“羞愧”。作者通过群众对他的态度来表现这位民主革命者的孤寂和悲哀。夏瑜的死是悲凉的、寂寞的,是当时的群众所不理解的。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更好地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3、作者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
“夏”与“秋” 相对,“瑜”与 “瑾”相对,而且都从斜玉旁;夏瑜被杀害的地方是有四个暗淡金字“古□亭口”的破匾下的丁字街头,是暗指秋瑾就义之处——古轩亭口。
表示了作者对革命烈士的悼念,对他们所从事的革命的惋惜与同情。
四:茶客的形象:他们对革命毫不理解,思想不觉悟,愚昧、麻木、落后。
看客,是鲁迅笔下一种特殊的人物类型,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作者以幽默但又带有讽刺的语调,描写了这一群体的形象,揭示出了国民的劣根性。正是这样的现象,使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病根的源头,站在“立人”的启蒙文学立场上,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
五:课堂小结: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人民群众、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资产阶级革命者。通过对他们的肖像、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特征,从而也更好地揭示了主题,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探索什么才是医冶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痼疾的“药”。
正如《呐喊》自序里所言;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再一次深入理解《药》的主题: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它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第三课时
一、环境描写分析:
环境描写不仅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题服务。小说的环境描写比其他文学体裁更注重具体可感性,人物的真实性、典型性、情节的可能性、合理性,都必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确定,因此,把握小说中的环境对小说的理解显得很重要。
1、社会环境:
(1)刑场上,士兵号衣上“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 服饰:交代社会背景,是在清代。
(2)描写茶馆——点油灯,用洋钱,茶客无所事事。
交代时代的特征,突出当时世态,为人物的活动创设背景。(3)夏瑜在牢里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语言:交代社会背景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4)坟地:埋葬方式,摆菜,化纸。交代社会习俗。
(5)坟场的一条细路两边“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丛冢描写:反映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
2、自然环境:(1)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开篇写到没有月亮,太阳又没有升起的时刻,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暗示当时的社会就是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社会中的大多数群众都处于一种麻木、蒙昧的状态。
①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
②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2)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烘托出了老栓拿到药后的高兴心情,以及他的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而“黯淡”又反衬出华家幻想即将破灭。
(3)坟场描写,写天气“分外寒冷”,枯草“支支直立”,声音“愈颤愈细,细到没有”,乌鸦“铁铸般站着” „„
烘托出夏四奶奶与华大妈无比沉痛与悲凉的心情,营造出一种异常阴森凄冷氛围,这就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3、小结:
《药》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十分清晰传神,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对作品典型环境的形成与主题思想的揭示起了重要作用。
二、问题研究:
1、小说以“药”为标题,具有什么作用? ①揭示主题
指出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
②概括情节: 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
③连接线索:作为“药”的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药》通过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精神毒害的重要性,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2、赏析独特的暗示艺术
(一)标题暗示
①指人血馒头,是情节发展的线索。②疗治百姓愚昧麻木的良药。③探求使革命成功的良药。
①人血馒头不是药,这是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②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苦痛,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③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二)线索暗示
《药》有明暗两条线索,暗线主要是通过暗示手法来设置的。明线写华老栓买“药”,暗示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群众所吃;明线写茶客谈“药”,暗示夏瑜的身份和狱中的斗争精神;明写夏四奶奶和华大妈上坟,暗示华夏民族悲剧的原因,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如果单写华家的故事,只能反映当时群众的愚昧落后;如果单写夏家的故事,只能赞扬当时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而用明暗两条线索结构则说明了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才是救治民众,救治社会的真正“良药”。
(三)人名暗示
让学生把全文的人名都找出来——夏瑜、华老栓、康大叔、红眼睛阿义。
刚刚我们说过了“夏瑜”与“秋瑾”名字的对应关系。为什么取姓为“华”与“夏”? ——特指“华夏民族”,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为正义为民族而赴汤蹈火的人,一方面是华夏民族有蒙昧不觉醒的人。
“栓”字能让人想到什么?——“栓塞不能”、堵塞等。“康大叔”与“阿义”的取名,是反其意,本来“康大叔”是最不健康的人,鲁迅却让他姓“康”;阿义是最无情无义的人,鲁迅却让他叫作阿“义”。
小说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故事。“华”、“夏”暗示了“华夏民族”之意。华老栓暗示了辛亥革命前的人民群众。栓,是塞子的意思。华老栓、华小栓,暗示了当时的广大群众(从父辈到儿辈)的脑子仍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塞住,尚未觉醒。瑜是美玉,夏瑜不仅暗示指的是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了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即先进的革命者。
(四)人物暗示
《药》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华老栓,暗示父辈的愚昧落后;而华小栓的命运则暗示由于父辈的愚昧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夏瑜的悲剧,暗示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群众,不被群众所理解的悲哀;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形象,暗示着统治者的帮凶是何等凶残、丑恶;华大妈、夏四奶奶,则暗示了做母亲的也不知道儿子为何而死的可悲现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年轻人”,则暗示了从老至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五)环境、景物暗示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提示——这段环境景物描写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暗示作用:①这种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环境、景物,与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②为夏瑜的牺牲制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了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
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坟场——肃杀寒冷,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环境的严酷。
花圈——暗示了尽管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镇压,还是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 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这样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乌鸦——乌鸦的神态、叫声、动作无不营造出一种异常阴森凄冷氛围,这就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思考探究:小说末尾提到的花环以及乌鸦的反应应如何理解 明确:曲笔置花环
“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教参理解:说明夏瑜的死是有意义的,这个花环是对革命者精神的肯定和对革命者业绩的赞许,寄寓了作者的悼念之情和自己的理想(应该结合夏瑜的革命者英雄形象来考察,找出其内在关系)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听了将令”,“凭空添上一个花环”,“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花环与小说的批判性主题(“揭出病苦”)不协调,与小说第四节的整个坟场环境、气氛不协调。
乌鸦的作用:选择判断明确——增添小说的阴冷和凄凉寂寞的气氛。
三、深层的悲凉在哪里?
在全文的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抛出了一个稍微深层的问题。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除了开始时,我们讨论的“麻木者的悲剧”与“先驱者的悲剧”之外,本文更深层的悲凉在哪里?当我们听到夏瑜在牢里喊“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说阿义“可怜”的时候,你们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口号太远、太高、太脱离实际。
——群众自然认为他疯了,自然认为他神经有问题。
你们认为,夏瑜们,怎样才能不脱离实际,怎样才能让群众觉得他们不疯,神经还正常呢?――当然前提是,夏瑜们不能丢失自己的先驱者的信念。——替华老栓们解决现实问题,比如贫穷、疾病等。
咱们设想一下,假如,夏瑜们能够有财力、有精力真的帮助他们解决了他们的贫穷、疾病,那么,华老栓们是不是就对夏瑜们感兴趣?是不是就不去吃夏瑜们的血了?
学生深思后,答:“当然不去了。”
教师补充:华老栓们也许对夏瑜们感兴趣了,老栓们富裕了、健壮了,可能不去吃或者不需要去吃夏瑜们的血了。但是,他们仍然可能去当‘盲众’‘盲从者’,去当‘炮灰’,去喊各种他们自己不理解的‘口号’。这就是鲁迅心目中的中国民众的本相。
在本篇中,鲁迅对夏瑜们是怎样的态度?是不是在讴歌并赞扬他们?
鲁迅对他们是抱有敬意的,但是对他们的过于‘高蹈’的‘革命’却不是完全赞同的。鲁迅觉得,夏瑜们作为‘中国的医生’,疗救中国的病症,没有对症下药。反而让病人把医生的血给吃了。华老栓们吃了‘中国医生’的血,就成了对夏瑜们的一个‘讽刺’。相对来说,鲁迅更高明,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种悲剧、悲凉所在,所以,他写作本篇,就如同给夏瑜们开出了一张‘药方’。
因为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